第一篇:教学中的困惑
教学中的困惑
李红
随着课改的进行,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呈现出“万紫千红春满园”的景象。但是,我也留意到这样的现象,上课学生争抢发言,彼此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孩子们随意地甚至歪歪扭扭地坐着,我对于这样的坐感到很担心,其一,对身体发育不利,其二,不利于专心听讲。孩子完成任务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教室里一片“热闹”,没完成的学生也没有心思完成。所以我的教学困惑:新课改后,还要不要课堂纪律?如何做才能既弘扬个性,又使七八岁的孩子遵守合作的必要的纪律,而不影响别人?波西米亚有一句谚语说:“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夸美纽斯说:“纪律的目标就是要使他们跟随别人,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且实际上自行地走向那个方向。”必要的纪律,既保证了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保证了大家在一起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应该遵守哪些课堂纪律?实践中的经验告诉我,课堂上,学生必须要专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参与活动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自己学习时,不能做影响别人的活动等等,也就是,做独处时的小主人,合作时的小伙伴。
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遵守纪律?夸美纽斯说:“功课学习如果组织的合适,学习本身就有充分的吸引力,就可以利用它们固有的快感吸引一切人。假如情形不是这样,错处不在学生身上,而在教师身上。一个音乐家不会用他的拳头或用一根棍棒去击他的七弦琴,他也不会因为琴声不谐便把它摔到墙上;而是根据科学的原则去工作,为它调弦,把它整理好。”所以,教师科学的组织方法,积极的鼓励制度,对于维护良好纪律是必不可少。魏书生老师对于学生都能做到“多次提醒”,何况是我们这些老师。在我班,我和同学们提出了“一分钟思考”时间,一分钟后谁知道了就先告诉同位,然后小组回答,选出组内最精彩的发言交流。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小组讨论唇枪舌剑,讨论时没有谁是谁非,只有个性和不同的见解。所以大家一样,想多少就说多少,知道多少就发表多少“高见”,真是“童言无忌”“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的方法到位,不盲目地去娇宠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做到既遵守纪律又活而不乱。
第二篇: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音乐是幸福的音符,是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灵丹,是事半功倍的催化剂。在当今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发展学生,音乐教学就尤为重要。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可以使学生在学唱中受到美的熏陶,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健康成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学却受到较多困惑。
音乐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阻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只重视语、数、英等科目。对音乐教学的忽视,一致相当一部分学校停开了音乐课。再者文化课老师每年都可以获得教学成果奖,辅导奖等,顺利评先,晋级。而音乐老师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不得已也改教了其他学科。
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
由于对音乐教学的长期忽视,使之学生对音乐知识知之甚少。即使现在开设音乐课后,根本不能按音乐教材授施教,必须从开始学起,所以困难很大。再者学生受学校、家庭等的不良影响,也认为“歌唱得再好,又不考试”。对音乐学习毫无兴趣。
音乐器材不足。
音乐器材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但现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器材极缺,就连基本的风琴、电子琴、音响设备等都没有。就凭音乐老师的嗓子干唱,太无奈了。
第三篇:分层教学中的困惑
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了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校育开始了一轮新的变革——分层教学。在两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力量,并开展了一系列教学专题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大家一起交流分层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产生的困惑,并一起设想解决困惑的办法和途径。
虽然分层教学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变化,但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不少困惑:
困惑一 在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时,老师要设计和评改不同的作业,就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个课时都这么设计和批改也难免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怎样才能更高效一点呢?
困惑二 分层教学的实质是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我认为分层教学并不是形式上的把每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分出个三六九等,这样做会更大地伤害学生,或给学生造成一种定势,他就是个三等生,如何消除分层设计作业给学生带来的“我差、你良、他优”的消极心理暗示呢?学生敏感的心灵还是会察觉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这不是一种动力而是压力,该怎样合理转化呢?
困惑三 如何使分层更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呢?如果学生自定的层次和老师心里拟定的层次有出入,那该怎样处理呢?
第四篇:地理教学中的困惑
从教初中地理四年,有很多很多的感触,尤其是像我们面对农村孩子进行地理教学的,面临着一些困惑,还望同仁们能帮忙解决,在此我不胜感谢!
随着近几年的中考,地理学科在考试中所占的比分是越来越少。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学校轻视,家长忽视,学生蔑视、厌学。每当我带着满腔的热情走进教室,看到一个个不屑一顾的眼神,心顿时凉了半截。虽被学生把地理定格为“副科”,但我还是每天伏案数小时来认真备课,想方设法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最终才发现这些都是徒劳。教师这个职业就决定了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也有很多次对自己说,就随他们去吧,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可是直到现在还是没有说服自己。
对于大多数农村的地理教师来说,手头除了一本教师用书之外,其他的教学用具是少之又少,就连最基本的教具如地球仪,随堂使用的教学挂图,地型模型都没有,更别说多媒体了。大家都知道,地理教学比较抽象,需要这样一些直观的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农村的学生素质与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过程中又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等相对于城市学生较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新教材还是被作为死记硬背的课本来看待。
教育不是一个人所能及的,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作为一名教师,不会整天在抱怨声中度过。努力!加油!以个人的魅力,定会赢得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的!
第五篇: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花海中学 梁国平
今天,我想把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一些粗浅的想法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困惑一:音乐欣赏课怎么上?
我们又该怎样让学生学会欣赏呢?在教学中,学生并不能向成人一样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形式和结构上,他们常常有一种“求实”心理,只注意欣赏对象的内容,忽略其形式,也无法自觉的注意到对象的审美层。没有起码的音乐基础,怎么能让学生欣赏到音乐的内在美?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发现美的耳朵?我一直思考着,希望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找到答案。
二、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矛盾
通过学习新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所转变,音乐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具体怎样在课堂上实施,怎样把它做得更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困惑一: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又能给予他们什么?据本人观察,学生都喜欢唱流行歌曲,张杰、周杰伦„„的歌是他们的最爱。我曾在课堂上问同学,你喜欢在课堂上干什么?有的说喜欢听音乐,有的说想唱歌。那课本怎么办,课本上安排的好多民歌爱国歌曲怎么办,这样的话难道我们就不爱国了吗?我又问。大家都不作声了。过一会有个同学说:我们自学。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哄笑声,笑过之后,想想这个矛盾是客观存在,不可调和的。教师总想要依据大纲、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磁带,“规范”地向学生传授,课堂有太多的规矩、框框、拘束,而学生注重的是自己的感觉、感受,并依此为出发点,决定对音乐课的好恶,决定在音乐课上的表现。教师有时也能了解学生的需要,但感觉也不能全凭学生做主。我也在课堂尝试让学生自己表演,可能是组织不得法,最后也是草草收场,但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既受全体学生欢迎又使老师自己满意又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方法。
困惑之二:一成不变的教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的矛盾。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虽可能由于教学方法、形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教材确是至关重要。现有的音乐教材使用沿袭至今已有多年,虽也几经修改,但变化不大,和学生、课堂、新课程都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不喜欢,不认可。原因有这么几点:有的歌曲题材比较老,学生很难理解、感受、学起来懵懵懂懂,提不起兴趣;有的歌曲旋律不优美,不流畅,学唱起来比较拗口,学生不喜欢唱;有的创作歌曲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放在教材里,也不知是何缘故,费了好大的劲,学生也不容易学会;还有的教材还是用大纲的要求来设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且也违背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在教学中也给我们教师出了难题,不教吧,弃置可惜,教吧,无从下手。
困惑之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滞后的教学行为的矛盾。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给音乐教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但不可否认,受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局限,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方式不同程度地滞后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例对教材中一些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许多学生颇感头疼的事,正是由于这样,教师也只能讲解和灌输,反复读记一些概念;对教材上要求的器乐学习,由相当一部分同学还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一味地模仿练习花费了许多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对一些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同学,不能循循善诱,缺乏恰当有效的方法,造成两极分化;对学生由于年令所形成的个性特点和需要,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学生年级越高,对音乐的兴趣越低,音乐课堂越加乏味,教师的教学也越难开展。
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对一些观念和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这些理念,进行实践的检验,在不断的总结、发现、交往、探讨中完善对理论的认识。切忌生吞活剥,赶时髦,与人与己都无益,与学生与教育更是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