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初中生教师应该如何激励
教师应该如何激励初中生营造优秀班集体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成绩好,还应该要有良好的纪律,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对于营造这样一个优秀班集体许多老师往往是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表现好大加奖励表扬,学生表现不好横遭指责。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老师具有极高的权威,学生战战兢兢地顺从老师,最终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学生思维局限,缺乏创造性,主动性;在班集体管理上缺乏民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看法,不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缺乏班集体责任感。因此教师如何激励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班集体责任感是营造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关键。
教师有效地激励初中生营造优秀班集体,提高学习主动性必须要先研究了解清楚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身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独立,渴望成年人的尊重,希望更多的自主行事,对于班级管理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学习科目增加,学习任务加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下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具体方法进行激励,通过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增强班集体荣誉感;班集体责任感增强,同时能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为班集体争光,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根据需要层次激励理论总是投入全部精力来获取自己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满足初中生的需要来激励他们。初中生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特别需求归属感,被人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教师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将这些需要与学习,班级管理挂钩,以此激励学生。
一 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兴趣与需求
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研究、掌握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习上设定恰当的学习自由度,减少不必要的学习任务,养成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激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出于学生的“愿意”,而不是“被迫。在班级管理上尊重学生,通过创造机会让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方式进行批评建议并积极采纳,满足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需求,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事务。
二
第二篇:激励应该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差异性决定了其需要也不同,激励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于人际交往也会有很大收益。
虽然老板都要找到聪明,充满活力,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另一方面,要让员工永远保持激情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当他们在努力一段时间 以后,却没有看到任何令他们满意的结果时,他们会产生倦怠。很多时候,老板们最容易想到的激励方法是金钱,但是让他们苦恼的时,有的时候,金钱的激励也常 常失效。有些公司,如google,就是给员工每周有20%的工作时间去自我支配,这些时间内,google的员工完成了他们的梦想,而这些梦想的成果也 极大地帮助了google产品的丰富,以及利润的提升。可以说,gmail,googleNews等都是来自这种激励的结果。畅销书作家 DanielPink把google的这种激励模式叫做“内在激励”。
一般而言,最成功的创业企业开始都是小型、敏捷,而且火力十足。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员工和团队充满激情,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其实员工的激情和高效是企业不断成功的关键。尤其对一些创业企业而言,人少。
虽然内在激励的成功案例让我们兴奋不已,但是并不代表只有内在激励是最好的激励模式。很多人需要金钱,或需要职务,或需要奖励,或需要灵活时间等。每个人 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的需要也是不同的,也许激励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以下是美国作者GeilBrowning根据不同的人,总结的10种不同的激励方式,这里我和大家进行分享。
1、安静的员工
他们不需要大量的那种忽悠,但是他们喜欢私下的,一对一的鼓励。
2、创新型的人
他们必须理解这个原因。对他们而言,一个宏伟蓝图比一个导向命令更有意义。他们喜欢一些非传统的,充满想象的事情作为回报。比如一个表达你敬意的古怪徽章就很有意义。
3、人际型的人
他们希望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他们所作的对这个项目有影响。他们宁愿对哪些对他们能力表现出信心的领导多做事情。他们希望得到一个发自内心的个人性手势作为回报。如果你的个人喜好是书面交流,送一张亲手写的便条给这个特别的人际型的员工。
4、灵活的人
他们和团队相处很好。只要这个项目不和他们的道德和信仰相抵触,任何一种认同,他们都会非常高兴。
5、天生“架构型”的人
他们想了解他们的工作帮助了公司进步。他们希望有一个做事有条不紊,有能力,对细节处理好的领导。用一种针对任务的特定方式,他们希望得到书面,或者及时的态度的回报。所以一封鼓励的邮件是和他们交流的方式。
6、喜欢表达的人
当这个项目被公开讨论,或者大家可以参与的时候,他们感觉更受激励。他们喜欢宏大的、正式的公共认可。
7、维护和平者
他们希望每个人都朝同一方向前进。他们从不要求回报和认知。所以这由你决定回报什么。
8、严厉的驱动者
他们是独立的思考者。如果他们与你意见一致,他们会被极大的激励。他们会让你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额外报酬。无论这是什么,他们希望立刻得到。
9、注意力在员工成员的人
他们必须对领导和项目有信心,否则他们的激励会很麻烦。他们想事先知道他们会得到何种回报。一定要使他们确信无论什么承诺,你都会坚持到底。
10、分析型的人
他们希望了解这个项目是有价值的,他们的工作会最后的成功带来不同。他们需要一个在某些领域特别擅长的领导,他们相信这个领导的特长会使整个团队受益。他们更希望得到与他们的贡献相当的回报。如果他们独自做了大量工作,不要认为你奖励整个团队,他们会高兴。
中国的古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窝粥。”作为领导者,还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仔细观察你的团队成员之间的每种弱联系。如果你的团队中有一个懒人,他做的比别人少,却可以侥幸逃脱不受惩罚,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对别人的激励有极大的削弱。
第三篇:对于学生抄袭作业教师应该怎么办—反思
对于学生抄袭作业教师应该怎么办
杨家小学 徐伟
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可以说都是很普遍的,抄袭作业最明显、最直接的后果,是该课程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从而以后与同学之间的学习水平差距逐渐加大,由于作业不是自己做的,所学新内容得不到巩固,特别是数学,前后的知识联系比较紧,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就跟不上班,为了使教师在教学中制止或者减少学生抄袭作业,促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成绩,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
根据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1、做好双方的工作。从学生抄袭者和被抄者两头做工作,指导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的学习合作,是重要的改正方法。学生之间也有小群体,平时在一起玩得好的经常有互助行为,抄作业也多是抄好朋友的,被抄者出于善意的学生多。作为教师,发现抄袭后,不能仅仅指责双方,而要讲出道理,尤其是要被抄者帮助时讲出如何做的,应复习课本上哪一部分,不要相互照抄。
2、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取当众指责学生的抄袭行为,或进行处罚、辱骂等不当方法,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使学生产生一种敌意感,给教师以后的教学效果带来不利。
3、正面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应以温和与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要像拉家常一样与学生交谈,找出抄袭的根源,向学生说明抄袭的不利之处,教育他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指导他们去独立完成作业。
4、作业尽量当堂完成。教学布置的作业,在一般情况下,每堂课都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作业,但是作业量必须适中,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师的监督下独立思考完成。否则过量作业,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厌倦情绪,可能无形增加学生的抄袭作业的动力。当堂完成作业,这就避免了增加学生负担、课外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能及时了解本堂内容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5、作业难易要有梯级。每堂课的作业除了数量适中外,也要注意难易的幅度,既要有基础性的,又要有难度较大的综合运用。当然,基础性题要相对多一 些,这主要为了复习巩固,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的题
目是起复习旧知识与所学新知识相结合的作用。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产生相应的解答兴趣。差一点的学生碰到题,也能当堂提出质疑,由老师或同学给予启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给自己准确定位,独立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如此,既能防止抄袭。又能调动广大同学思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当天的作业及时批改,及时查找作业中的问题和学生有无抄袭现象。这样一是便于及时掌握情况,积累数据,二是对教学和作业设计及时改变难易度和作业量,更好的解决抄袭问题。
第四篇:初中生应该怎么去学习
初中生应该怎么去学习,第一 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 比如我因为不该错的知识点错了多少扣了多少分,在下次的考试中一定要避免,我一个学生因为这点在基础题的水平上扣了20分。再分析还有多少分扣在了我不是明确知道答案的题上,比较模棱两可的题,一定要去看自己的笔记 或者再去问老师 问学习优秀的同学。最好是问老师。最后我因为多少分是真的不会不懂扣掉了,那么这些是特别要关注的部分,这部分包含了几课的知识点,都是哪几课学到的,这样帮助你自己做学习评价。还有比如说英语题 语法上我真的不会了 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帮我有谱的去蒙。比如单选题 A B C D四个选项中有三个是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有一个是不可数名词。那么反推一下,就是如果带复数形式的是正确的话,那么这三个是不是都能放上去,那就找个特别的找那个不可数名词就是对的答案。我就是告诉你们一种思维方式。
然后再重新分析试卷,那些不会的题 哪些课讲过,在这些不会的题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次重点内容,哪些是非重点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是非重点内容的以后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也许它会成为下面某一课的重点内容,所以看问题要全面很重要。这样层层剥茧的方法就帮助你构建了有效地只是评价体系。适合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学习计划或方案
还有一关是心理,在中学阶段,大家都随着年龄进入了青春期的生活,一种影响是觉得自己挺行的,然后洋洋得意,这是骄兵必败的前兆。还有一种是因为某一次考试不好或者某一次什么事影响自己好久都是沮丧,没自信,然后就开始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持续下滑,其实人的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奇怪,重要的是从种种挫折和磨难中自己站起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后就是当你遇到任何你觉得很棘手很让你困扰或者说痛苦的问题,及时的跟父母去沟通,他们始终是世界上最疼爱你们的人。举个例子比如你骑车子把人碰了,对方讹诈你好多钱,你觉得一千两千对你是目前无法解决的,去跟父母说 不要害怕。总有解决的途径。不管你到了十几岁 二十几岁 一定要记得一句话曾经的痛苦再回头看时 觉得不算个事。一定是这样的 所以不放弃是人生最好的风景。
第五篇:对于热点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于热点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昨天,北京警方公布了红黄蓝幼儿园的调查结果。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结果,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期待能有更多信息的。
不过这一点暂且不聊了。
在这个事件中,所折射出来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借这个事件,聊一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热点事件中去?每一次热点事件,大抵都是这样的模式:
有人爆料,自媒体揭露黑幕,群众的嫉恶如仇和愤慨被点燃,于是将事件推上热点,自媒体们蜂拥而来,进一步整合、传播、扩散,形成势不可挡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呢?
自媒体们为了追热点,会形成一种默契:挑最严重、最触目惊心的内容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情绪和冲动反应,实现传播。
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许多未经确定的传闻,甚至相当不靠谱的谣言,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地添油加醋、人为扩大。
而大多数读者看到之后,又不具备「验证真实性」的意识,只是单纯地被激发起情感。
—— 看到一个热点事件,你会要求它「100%真实」才转发吗?绝大多数人不会。大家只是看一眼,觉得大体可靠,就转发;甚至,觉得不一定可靠,也点一下转发,加上一句「求证实」「求辟谣」。
但是,试想一下,哪怕高达80%的可靠性,也意味着,有20%的内容是不可靠的。在这样一环又一环的转发中,这20%(往往也是情节最恶劣、最触目惊心的内容)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就可能被传得满城风雨。
于是,这些传闻和谣言,就借由这么一个闭环的传播链条,不断得到强化,螺旋式上升,事件被传得越来越复杂。到后来,事件的真相是什么?最初的事实是什么?根本的诉求是什么?不知道。也可能已经没人关注了。
我知道大家都是好心,但很多时候,这只会造成好心办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可能造成两个后果。第一个,叫做失实。
这是传播里面惯用的一个手法,用来消解和封堵舆论。怎么做呢?
一个事件,夹杂着真假信息,越演越烈,于是,任它去发酵、演变、传播,各种传言层出不穷,各种猜想甚嚣尘上,突然,伸出一只手,扼住咽喉:
你这些情节是假的啊,已经辟谣了,大家散了吧,散了吧。你不甘心,想继续追问结果。没人理你。为什么?你的事实有问题啊。
这时候,反面的舆论就站出来了:「我早就知道是假的了」「你们这些人,见得风就是雨」「是不是要追究一下传谣的责任」……
于是,一股舆论的「合力」,就这样不攻自破。
这样的事情,已经上演过许多次了。像上次于欢案,大家不就是揪着某一个具体情节不放?结果呢,被证实是假的。后面就没人关注了。
在群情激昂的顶点,狠狠一拳打下,将士气击垮。后面即使想重新组织进攻,也组织不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叫做失焦。
什么是失焦?就是原本的诉求被模糊,原本的导向被分化。一个热点事件,从齐心协力,到大家各说各的,各执一词。同样,舆论的攻势也就不攻自破。
比如:一个事件发生了,原本应该团结一致,提出诉求,结果呢,有人骂体制,有人说女权,有人说阶层……
讲来讲去,就是不告诉你「具体的人是谁」「我们要谁负责」「我们想要什么」。
于是,这些矛头,纷纷被对立方、以及看不惯其言论的人挡回去。本来一场进攻,变成了什么呢?大家闹起了内讧。一方面,这样只会让路人莫名其妙,起不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
另一方面,这正是对立方想看到的:一个事件,内部被分化,矛头被模糊,基本就意味着,它闹不过几天了。
像这次事件,知乎上有篇文章,把锅甩给家长,说「叫你们反对性教育,这不,出事了吧?」明摆着想蹭热点的心,结果,姿势太难看,被一群愤怒的人骂了回去。
问题是,这么一闹,有什么作用呢?大家的精力都被消耗了,本应凝结成合力的力量,也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士气这种东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临阵调转矛头,是最忌讳的事情。这些现象,有政治上的原因,有媒体的原因,但是,也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群体极化」。
什么是群体极化?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小群体,由100个人组成,这100个人都有着某种倾向。那么,他们组成的群体,总体的倾向跟个人一致,但是在程度上,会更激进、更极端。
无论失实还是失焦,背后的原因,其实都是群体极化。个人的倾向和立场,在群体之中被放大,于是,要么群体越来越狂热、极端,要么群体被分化,大群体变成小群体,互相攻讦、抵牾、内耗。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做过一个研究。他调查了60个政治网站,发现,有35个(60%)链接到立场一致的网站,只有9个(15%)链接到立场不同的网站。而这9个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展示信息的全面」,而是为了引用相反信息,告诉大家它们有多愚蠢。
另一篇1999年的论文则指出:在网络讨论中,许多人到最后,都会形成意识形态同质的「兴趣共同体」(Communities of interest)。他们会主动搜索和传播与己方观点一致的信息,并借此辨别朋友和敌人。而兴趣共同体一旦形成,就会自发地对对立、外部信息,采取审视和排斥态度,从而维护其稳定。这些兴趣共同体,也就是一个个小群体。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关注和推动事件发展,其实只是在攻击异见者。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群体讨论中,大家呈现出「表达自己」和「融入集体」的倾向。为了被群体接受和接纳,大家往往会显得比实际的观点更极端 —— 这样才能更加强调「我们是同一群人」。
这被称为「社会比较和自我展示」假说。
另一个原因是,在群体压力下,如果有人的观点与群体不一致,就可能会遭到歧视、压迫,从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 —— 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认同」过程。传播学中也有相似的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一个事件发生了,必然会有一种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得到扩散。在它的影响下,与其相悖的人,会疑心「自己是少数派」从而不敢发声,担心受到群体的孤立。
但是,这些对立面的观点并没有消失,反而,它们会在这种沉默之间,不断被压抑和强化。等到前一种观点失势了,它们就会倾巢而出,瞬间把局势扭转过来。这就是一整个「沉默的螺旋」过程。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失实」吗?它所利用的,其实就是「沉默的螺旋」。那么,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障碍,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切实推动事件的进展呢? 最核心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性、客观的讨论氛围,不断保持对事件的敏感和审视,抓住核心本质,不断重复诉求。我将其称为「理性的冷酷」。
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目前舆论的特点,我称之为「狂热的闹剧」。
狂热,指的是煽动性和情绪性。自媒体们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量,会不断利用最具煽动性的噱头 —— 哪怕是未经证实的传言,加以极具感染力的句子,不断重复和强化,从而挑起受众同仇敌忾的情绪。
后果就是,我们的激情被调动起来,热血贲张,长时间处于一个亢奋点。但是然后呢? 激昂的热情,永远是无法持久的,因为这不是人体的稳态。所以,我们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夜之间,仿佛幼儿园事件从未发生过,大量反思、科普、知识性的内容,也没有人去关注。大家都关注什么去了呢?北京折叠。那么,这除了揪出几个责任人,让几个人下岗,起到什么积极作用了吗?
更重要的,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学会什么,可以反思什么,可以继续提出什么样的诉求,来维护孩子们的安全。随便举几个例子:
1.如何保证后续不发生这样的问题?幼儿园采取了什么监管措施?能否向公众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其他幼儿园呢?是否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2.如何提高对孩子的保护?像这次事件中,当事家长询问孩子细节,甚至「让孩子演出在学校里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有用、值得借鉴的做法,我们是不是要进行科普?让更多的家长注意到:要和孩子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沟通,而不是直接丢给幼儿园,然后不管不顾。
3.性教育,基本的保护意识,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关系,这些是不是要提上议程?是不是要让孩子们建立起来? 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一切都欠奉 —— 自媒体们大概觉得「这件事已经没价值了」,而读者们也都兴趣缺缺,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面去。—— 甚至,我在想,这篇文章发出来,会不会有人说「炒冷饭」? 这就是「闹剧」。
大家似乎并不是真的关心事件始末,也并不在乎事件能如何解决、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提高什么,相反,大家只是参与其中,看了一场戏而已。那么,什么是「理性的冷酷」呢? 可以参考下面几个原则:1.事实与观点分离
为了避免「失实」,在传播热点事件的时候,不妨先对信息进行最基本的审视:
信息里面,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属于观点?这些事实都可靠吗?
没有确凿证据和出处的信息,宁可保持怀疑,宁可缓一步,也不要太急。
拿这次的事件来说。虐童、打针、喂药,基本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后面的情节,我是存疑的。因为确实太违背人伦、颠覆三观了。
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越是背离常识的事实,需要越强的证据来证明。
否则,我们默认的选项应该是「怀疑」。
这一点太重要了,以至于我必须多写一行,来强调它的重要性。
但是就后面的情节,我所看到的证据有哪些呢?一张无法证实的微信群截图,一条长便签,没了。说实话,这并不足以构成让我去相信的理由。
与此同时,这短短的几天时间,看到许多相关的文章,大抵都默认了所有情节 —— 甚至,有些文章,直接用最严重的情节,作为标题,放在文章开头。
我带着「有没有进一步的事实」疑问点进去,但每一次都发现:他们不过是把网上满天飞的材料,整合汇总起来,再加上一些表示愤慨的话而已。
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这实质上,并不能增加大家对事件进一步的了解,反而,只会落人口实。
甚至,有些文章,有意无意地往敏感的方向引 —— 这除了让消息被封锁之外,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传播消息,不是为了泄愤,而是希望能形成舆论合力,看到行之有效的结果。2.抓住核心诉求
所有学过新闻和传播的人,都会知道2003年引发大讨论的「孙志刚事件」。
也正是在这个事件中,南方都市报确立了良心媒体的口碑和声誉。
它之所以能载入史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整个事件的核心议题是非常明确的:质疑收容制度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废除。
也正是如此,在先后8位学者上书的情况下,在全国的媒体广泛参与、舆情一致支持的前提下,最终《收容遣送办法》得以废除。
但是,换到如今的语境下,不得不说,「噪音」太多了。在热点事件中,无论媒体、自媒体,还是参与传播的人,虽然主旨是一致的 —— 彻查事件真相,但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二级议题、细枝末节,实在太多了。
甚至,还牵涉到阶层、城市、体制、贫富差距…… 什么都说,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在这种情况下,再发生一个事件,受众的兴趣点就很容易被转移过去 —— 因为大家关心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事件的始末」「整个事件如何解决」,而是借由这个事件,抒发自己对于这些议题的关注和站队而已。
说实话,这样的舆论氛围,无需做些什么,放上几天,自己就慢慢分化掉了。
我们要什么。我们要追究谁的责任。要看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满意会继续跟进,不妥协。
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3.保持长期跟踪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2017年,国内发生过哪些大事件?还有多少人能够数清楚?
这些大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相关人士都怎么样了?
又有谁关心呢? 一个事件结束了,但远远不是终点。这个事件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可以如何去反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可以呼吁做些什么 —— 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否则,要冷处理太简单了,拖上几天,等新的事件出来,大家就会忘得差不多。
2016年,知乎对一家抄袭知乎内容的微博营销公司发起诉讼,闹得相当轰动,几乎整个知乎都在声援、支持 —— 一年过去了,终于要开庭了,结果呢?门可罗雀。要不是知乎官方提了下,根本没有人还记得这回事。而微博的侵权内容呢?算了不说了。
正是因为我们的健忘和宽容,才导致各类利益关系方,养成了这样的心态:拖上几天,大家就忘光了。我想,这必然也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更不是我们义愤填膺空喊几句「药丸」「痛心」「移民」能够解决的。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多想一想:它的事实是否可靠?是否属于我们的核心诉求?是否「有用」? 并且,多传播一些有建设性、有价值的文章,少去应和单纯煽动情绪的内容。
如果一个事件结束了,或者暂时划下句点,也请继续保持跟踪。对后期的讨论、反思、倡导,力所能及的,支持一下。如果有路人不清楚,尽可能普及一下。不至于让事件白白发生,又白白地过去。
唯有这样,我们对于热点议题的关注和讨论,才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