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房地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快,经济提速发展,我市房地产业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在这种势头之下,如何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把握发展方向,以实现我市房地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已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我局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比照全国、全省和~市同业发展水平,对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认真地调查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来势喜人,但相对全国、全省而言,发展差距仍然很大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不断拓展,但相对商品房消费需求而言,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得到培育和拓展,市城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日趋规范,房地产交易十分活跃,交易量连续三年以80%的幅度增长。尤其值得一提的市新城区工业园大规模投资开发建设标准厂房及配套服务用房,以租赁或出售的方式供应需求者,这一举措为丰富房地产内涵、扩大房地产需求、扩展房地产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市商品房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商品房特别是住房消费需求来看,我市仍然有着进一步拓展的巨大空间。首先,新一轮消费升级正在形成和发展。随着经济加快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住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居民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加上我市居民住房条件及居住水平客观上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我市改善性住房需求日趋旺盛,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升级换代明显加快,人们已不能满足于“够住就行”,住房消费正由“居住型”向“享受型”转变。在商品房市场上,由小换大、由差换好、由单一居住型向综合配套型转换已逐渐成为居民住房消费主题。根据去年我局的抽样调查,~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2.5㎡,购房意向率为27.4%,近三成居民有购房需求,其中因改善居住条件需购房的占72.6%。其次,城镇化步伐加快将为楼市发展提供有效需求。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强力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多,住房需求也随之增长。住房消费需求进入总量增长期,这为房地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房地产业既是财源性产业,也是民生性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宜都市房地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谈陆城住宅市场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分配制度由福利性分房向货币化、商品化转变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宜都市房地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也不例外,一方面以住宅建设为主的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增长,居民收入的提高及域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作为一个与老百姓关联度较高的产业,越来越引起政府、百姓方方面面的关注,我们了解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房地产业在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房地产业,从而使其更健康的发展。
一、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它还是支柱产业。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带动商业、建材、轻工、机电、林业等行业;也能对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还能带动和影响与房地产业直接相关的建筑、房产中介(评估、测绘、装饰),物业服务等行业,而从我市近二十年的发展来看,房地产开发本身的发展及带动作用是明显的。(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本情况(表一)开发企业企业名称开发项目名称宜昌市宏基置业有限公司名都系列及陆逊嘉苑宜都瑞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官桥丽苑宜都三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清江润园宜都华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绿洲新城湖北嘉置业有限公司锦绣江南湖北大地基置业有限公司雅斯国际广场,都市经典宜都市荣祥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荣祥茗苑湖北九洲方园开发有限公司宜都国际商贸城宜都现代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清江商城宜都丰岛置业有限公司城河花园宜都鑫正置业有限公司同时,宜都现有房地产评估企业1户,房地产测绘企业1户,拆迁公司4户,物业服务公司18户等70余户企业。(二)住房开发的基本状况。宜都市已建成楼盘(小区)一览揽表(表二)楼盘(小区)名称住房套数园林安居·丹桂园196套商品房紫薇苑金源小区清河苑官桥苑园林安居·玉兰苑园林安居·杏林园福泽苑商品房(市纺织机械厂)清沁花园新世纪花园名都花园·系列商品房(高层、多层)佳宁苑商品房(原轻工局)力车厂小区商品房(多层)阳光小区还建房(楼子河村)清江公园还建房(清江公园拆迁)水泵厂小区廉租房宜华一级路小区还建房(宜华路刘家咀)财政印刷厂小区房产公司仓库小区东正街小区宜红路小区城乡路小区宜都市在建、待建楼盘(小区)一览表(表三)名都华庭商品房(高层)名都·陆逊嘉苑商品房(高层、多层)原招待所锦锈江南商品房(原市家具厂-荣祥市场)都市金典商品房(原鑫圣陶瓷厂)商品房(原城河电影院)广场馨苑商品房(原陆城织布厂)150+84(套)解放公寓陆城街办安置房与解放公寓隔排洪沟商铺和住宅雅斯国际广场住宅78094m2商业、办公、住房(原进修学院)文峰中心市场改造廉租房项目(原电线厂-文丰市场)(三)住宅购买方呈现的几个特点:一是乡镇干部、教师在城区购买呈现相对旺盛的一面,且大多数刚性需求。这是因为乡镇教师、干部的工资相对稳定,但乡镇的生活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同时自身事业上的发展,子女教育与及医疗、交通的问题,显然,陆城城区更符合这一购房群体的理想。二是在外打工的农村人员开始在城区购房,且逐步成为最具购买力的一族。父辈的想法是在外出打工后回到农村盖房,70后,80后的乃至90后的新一代的打工仔已经不能截然区分为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唯一的只是一个户口本,他们几乎没有种过田,在续完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后,在城市谋生,也已习惯城市的街景、夜景、生活习惯,反而不习惯农村没有路灯的夜生洲,在大城市买房又不现实,就更现实地接受了既不脱离原有的亲朋关系,又有一定熟悉度的县城生活。三是原有城市居民、公务员、城镇居民的投资性购房、改善性购房。这一群体在陆城大多有相对稳定的居所,一方面为改善自己住房质量,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纯投资性购房。我们以一个一百二十人的单位为例:(表四)购房特征刚性购房改善性购房投资性购房12人备注:【一】在120人中有16人为本单位双职工,本表只统计一人。【二】在其他栏中,有23人属已建有私房,28人属已购有改革公房。(四)我市目前,住宅市场发展呈现的趋势。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市场开发速度明显加快。这几年中,宜都市除了宏基置业开发了名都花园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先后进军我市开发房地项目,既有目标单一开发住宅的,也有开发商住混合小区的;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廉租房建设的力度。二是新住宅小区呈现空置,老城区呈现虚化的情况。随有着城市住宅小区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物业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区核心功能西进,名都花园等小区的业主逐步入住,使城区的人口布局在向西南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陆城的老城区,如栅子口,南门等地已逐步成为老年人居住之地。三是房价上涨幅度明显。宜都市近几年住房平均成交价格表(表五)楼盘名2003-2006年2007年名都花园800-1400元/m21750元/m22100-2900元%m2备注:名都花园在2009年高层、小高层房屋价格是一层即加50元/平方米,2010年上一层加20元/平方米,调查报告《宜都市房地产业发展调查报告》。宜都市人口、户数及居民年均收入表(表六)总户数总人口同期居民年人均可收入同期年人均可消费支出备注:本表数据来源于2005-2009年宜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编。房价上涨幅度明显体现在,一是从表
五、表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到房价的增长幅度明显快于同期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从2005年到2009年宜都市总人口、总户数的增加并不明显,而2009年陆城实有居民41755户、92649人,这里也可能有一个我国户口管理的问题,但是人口的增幅并不大。
二、房地产对我市经济提升发展的推动作用房地产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具体到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住宅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快速扩大了城市骨架,从2003年以来,名都花园、锦秀江南、清江润园、宜化绿洲等小区的建设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市民住房需求。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闲置土地的利用率。在我市的房地产开发中,加速了老城区的改造,加快了城市功能的利用和合理布局,充分提升了闲置土地的利用率,运用招、拍、挂、捆绑等多种形式。对原市纺织机械厂、原城河电影院、原陆城织布厂等住宅小区的建设极大的完善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同时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使原教师进修学院与鑫圣陶瓷厂地块集中捆绑拍卖开发,即较好解决了鑫圣陶瓷搬迁的土地利用问题,又不会使该地块被低估利用,同时也使开发商在陆城黄金地段有能力和条件开发“一个”地标性的雅斯国际广场,是城市的形象得到了一个大幅度提升。三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在表(一)中,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有10余户,但直接从事建筑施工、评估、测绘、监理、拆迁、劳务、物业服务的企业70余户;而与之相关的与房地产行业配套服务的还有装饰装潢,中介等行业,与房产住宅相关的分散的如小区园林养护,修理,清洁,保安,绿化等。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使本市商业,建材等行业创造了极大的市场空间。我们从以上可以看到,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为房地产相关行业创造了发展空间,推动了与房地产行业关联企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岗位,也创造了就业机遇。
三、房地产业发展的建议我市作为湖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七个试点县市之一,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发展对我市实现“二个率先”重要目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应努力进一步加强规范引导,加强宏观管理,使市民居者有其屋,因为仅靠本地人员的购买力是有限的,还是吸引外来人员的购房热情,才能使这一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和步伐;二是进一步加快城市老旧城区改造,加大闲置土地利用率;三是相应控制商品房开发,特别是大户型的商品房开发;四是在已形成的住宅小区加快物业服务,环境配套的措施;五是对外加大宜都市宜居环境的宣传力度。备注:
一、本文不包括东阳光公司滨江小区,枝城港务局有限公司滨江小区,姚店镇红星小区(市法院旁),红春民俗村;
二、本文所列不包括个人和个人合作自建但零星对外销售的住房;
三、本文中表
一、表
二、表
三、表
四、表五是作者根据公开的资料及调查的资料整理,表六根据市统计局公开数据整理;参与文献:
三、《宜都市房地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市房产局课题组,发表于2007年中共宜都市委办公室优秀调研文集
四、《住房制度改革打造“宜居之都”》宜都市房地产管理局发表于《宜都改革开放30年》,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p129。
五、2005-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宜都市房产分析报告》发布于宜都房产局政务公开网
七、《客观、全面、准确认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住和作用》,孔庆平人民政协网2009.3.30不错,这篇调查报告写得蛮详细!根据帖子中的数据,大概算了一下,2003至今已经建成5778套房,但目前待建成房有6801套,还多过近七年高速发展的数量。而住房刚性需求基本已经释放完,但在房价增长大于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改善性需求肯定会被一定压制,在加上现有建完住房的空置率,未来要消化所有建成房,不适当降价就只能提高居民收入,或吸引外来人口。我姓崔,我哥叫牛A,我弟叫牛C,别问我是谁,烦着呢!希望您多发表点这样的文章。感谢三楼的一语中的的评价.因为文章中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了董事长灌水专业户楼主俩太伟大哒。不服不行啊,分析得如此透彻六楼你伟大,耐烦读完哒,谢谢要怎样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房地产在怎么重要,只是造的过程中才能产生GDp,没有人买的话,不可能一直造下去,要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与产业基础,别人才能到宜都来投资与生活,这才是考验宜都政府领导们的执政能力,要使老百姓能真切的感受到没有后顾之忧,手里的钱才能拿出来消费.不是有多少多少高端的空楼盘造就宜都的辉煌.: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qiang:呵呵,明年宜都房价肯定会轻微地震这个调查报告好!助理3级名。颍川堂路过也看过!活着本身就很有意义,挣扎是为了活的有趣一点!楼主的用心!楼主很强大很给力。!工资怎么都涨不过房价很不错。认真的看完。希望楼主以后多出时评怎么没有什么人评论?深圳宝安区的小产权房88-98平米,高层电梯房,售价是12-15万,一路相隔的有红本的房产,84平米房售价是109万,所以我认为这些钱都是被政府收去了,现在出来要调控房价的也是国家,这叫贼喊抓贼。助理1级烟酒生又见一片浮云任何蔑视重型机车的人我都视他为粗糙的灵魂
第三篇: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题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题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大运量、大市场、大开发促进商贸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建立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网络体系的要求,结合市委批转的《政协宜都市委员会2010年工作要点》精神,市政协常委会对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宜都位于长江中上游,是渝东鄂西的咽喉、三峡的门城,自然交通位置独特。港口、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随着三峡“翻坝”公路、沪蓉高速、宜华、陆渔一级公路建成,宜都市将成为全省及中西部重要的物资换载、转运集散中心。近年来,宜都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2009年以交通运输、仓储为主的物流业产值达到21、5467亿元,占第三产业46%;占GDP11、4%,已经形成了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一、有较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具有一定的物流服务功能。
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陆运输能力增强。全市公路货运车辆2400辆(不含农用车),核定吨位6800多吨;水路船舶82艘,总吨位34628吨。港口建设现有6个作业区,共有港口经营性企业54家,码头64座。生产用泊位94个,年吞吐能力2350万吨。宜华、陆渔一级公路、雅澧、鸦来公路,三级以上公路里程318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通车里程达2280公里。铁路除焦枝线横贯我市外,还拥有两条地方专用铁路。第二、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全市工农业货运总量达三千万吨。其中:化工产品150万吨、建材(水泥)350万吨、卫生洁具650万件、成品油5万吨、工业原材料900多万吨、煤炭70万吨、其它矿山建筑等材料(含砂石、碎石)750万吨。
农副产品水果近40万吨、其中:柑桔38万吨。食用油1、8万吨、茶叶近1万吨,蔬菜14万吨、渔业4.5万吨、生猪75万头,山羊26万只。
同时,我市工业产值已占GDP的50%以上,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三、从事物流的企业由少到多,快速发展。
目前,我市从事物流的企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物流企业群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从事物流的企业近180家,物流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
第四、物流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务院和湖北省相继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业发展,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我市提出了打造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宜昌区域辐射鄂西渝东、连接汉沪的现代物流中心窗口区的目标。同时,有关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物流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物流业发展,使我市物流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布局不合理,规划相对滞后
我市物流市场传统上是以红花套镇、宜都市城区、枝城镇三大块为主。但在结构上又比较混乱,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原材料、煤炭、物资商品混为一体,致使物流市场没有完整形象。
我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相对滞后。至今还没有编制《宜都市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我市原商贸、交通部门制定的《宜都市现代物流和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宜都市港口总体规划》,这些规划不但过了时,落了后,而且缺乏相互衔接,操作性不强。
2、物流企业规模小、散、乱,资源浪费严重
我市目前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层次偏低、规模较小、就业人少,网点分散、秩序混乱的现象。
一是物流企业层次低、规模小。现有物流企业近200家,真正在工商注册仅27家,其中:注册资本过100万元的只有6家,10万元以下就有13家。宜都市物流运输除铁路、公路外、还要依靠长江、清江岸线港口,目前,红花、陆城、枝城沿江港口大小码头、货场有92家之多,最小的规模只有几百平方米,年吞吐量几千吨,致使港口资源没能有效利用。
二是物流企业比较零散、经营秩序混乱。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市场经营主体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
一、低效的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严重地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是缺乏大型的工业基础原料供应的专业公司,缺乏为企业供销服务的专业物流公司。
3、物流业信息化程度低,设施设备落后
没有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手段、设施设备比较落后。
虽然目前宜都市物流信息,货运代理不少,但利用网络信息经营的不多,“人找车”、“车找人”现象突出,大多数经营方式还是依托手机联系,个别的挂靠宜昌,武汉物流信息部小范围经营,没有形成气候,发挥不了资源、信息共享的作用。
2009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177家,企业销售收入达210.76亿元。企业物流少则2万吨,多则达近20万吨,运输线路短则在国内各地,远到欧洲。企业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大型专业运输车队,导致企业物流成本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政策引导不够,行业管理不到位
物流业发展不仅需要好的政策环境,还要好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市在物流业发展上缺乏政策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在物流规划、技术改造、查验通关、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财税金融等方面给物流企业的支持也不够。
尤其是对行业及市场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市场混乱,国家税收流失严重,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例如:目前宜都的码头、货场大小150多家,相当部分没有办经营许可证,大部分没能达标验收,经营中更没有部门监管,致使欺客、宰客,骗客现象时有发生,货物混装混堆严重,在安全生产上、环境保护上都存在很大的隐患。
三、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科学制定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物流业发展方向
现代物流业,涉及的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为此,建议我市在制定宜都市“十二五”规划时,市政府要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宜都市现代物流业总体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引领投资,规范竞争,实现公路、水路、铁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在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时,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衔接:一是要注意与国务院、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衔接。二是要注意和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相衔接。三是要与三峡物流中心总体规划相衔接。
2、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物流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建设物流集聚园区是整合物流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物流企业集约化、信息化经营的必经之路。按照我市城乡统筹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
根据我市实际,建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别在红花套镇、陆城城区、枝城镇建立三大物流园区。
一是随着三峡至宜都市红花套镇翻坝公路,沪蓉高速建成,大量货物、物资也将运至红花套镇港口周转。按照国家和湖北省物流业总体布局,在红花套镇依托岸线港口筹建物流园区,使该园区成为集装箱及散货码头、货场、停车场、仓库、冷藏库、信息中心。
二是在陆城城西建设集客运、公交、货运、仓储、饮食服务综合性园区,其功能主要为城乡客运分流,汽配、汽修、物资仓储、运输配送及为宜华、陆宜一级路过往车辆、汽车美容、加油、加气、汽车旅馆等综合性服务。
三是在枝城镇,依托枝城港口、火车站建设以化工、建材、煤炭销售、原材料采购,工业产品外运为主的物流基地和煤炭配送中心。
物流园区建设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积极探索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按股份制方式组建物流集团的新路子,培育龙头企业、组建物流集团。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可以减少或避免物流园区建设中的不必要的损失。三是经营方式上:在资金上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争取上级补助、政府扶持、企业参股、招商等多种形式进行;在土地征用上,可以利用租用、土地入股方式解决。
3、增加物流业投入,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投入。要加快发展民营物流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
对区域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建议由市政府加大项目建设投入。重点建设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发布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
政府要引导现有分散、零乱的物流业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发挥规模效应,逐步把现有物流业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还按照建设大型专业市场的要求,重点支持和加快《宜都国际商贸城》和《清江商城》建设,使之成为宜都物流业的两大品牌企业。
4、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强物流业协调管理
现代物流业既是一项新型服务业,又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议成立市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工作;尽快制定宜都市《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
建议市政府出台财政返还政策,按照物流企业税收增长数,确定比例超收分成;对物流企业用地,按照高于工业的30—40%进行落实,给现代物流业发展更大的优惠与支持。
第四篇: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3
深
州
市
政
协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深州市政协文史委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文史委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在主席、副主席的带领下通过组织实地视察和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旅游资源现状
我市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人口57万,耕地130万亩。地处国、省干线、高速公路、铁路动脉的“黄金十字交叉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淳朴的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布的人缘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生态资源:深州蜜桃观光园,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位于深州市城区西部。近年来,在深州蜜桃集中产区,已建成了大中小三条循环观光游览线路,沿路的自然景观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果、秋品桃”的田园旅游景观。大屯镇陈口温泉,属于“自喷式”温泉,在华北尚属首例,极具保健、医疗价值。东南距衡水湖景区30公里,距离邢衡高速8公里;目前,已开发60亩用于养殖热带鱼和450平米洗浴。深州市东山植物园、双井开发区郝刘
庄村农业生态园、林业局果树场采摘、观光、休闲度假游乐园也成为靓丽的生态旅游资源,突出了自然生态与现代美感。
(二)历史文化资源:深州盈亿义仓,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现存三通记载粮仓修建情况的碑刻;是目前发现黄河以北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仓储建筑,在国内也属罕见。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德昌钱庄,是目前我省古代钱庄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清末民营商业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法尊寺及文化产业园位于法尊法师故里辰时镇南周堡村。兴隆寺位于清辉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毁于太平天国时期,2010年重建后已投入使用。形意拳文化园,位于王井镇羊窝村,形意拳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建设形意拳文化展馆、形意拳搏击俱乐部、训练场等,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修建;目前,形意拳碑林已建成。增楼艺术馆,设计风格独特,馆藏内容丰富,是内画艺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内画作品交流展销平台。
(三)现代文化资源:目前即将建设投入使用的“两馆一院”及规划中的“万亩森林公园”、“深州八景”和已建成的“松阳书院”等景观也为旅游资源增添新的内容。
(四)现有的旅游相关产业:一类是旅游产品和工艺品。深州内画,属冀派内画,有着20多年发展历史。大屯工艺
美术厂研究开发了大量的新型内画艺术作品,如镶嵌式内画、彩光式圣诞礼品、多功能内画瓶、动物造型内画挂摆件等,均获国家专利。2013年,张增楼内画被列入深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州黑陶,已有4000多年烧制历史,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具有黑、亮、硬的特点,是黑龙港流域文化的代表。产品主要有黑陶、绞胎陶和唐三彩等三大系列60多个种类,2011年,深州黑陶被列入衡水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桃木雕刻,从汉代起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被尊为神木。御桃轩"品牌,开发出桃木工艺品二百多个品种。二类是特色、休闲食品加工。深州蜜桃,古时就有“北国之桃,深州最佳”之说。明清两代,作为“贡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支恒良酥糖,以分层多、纹理清晰、色鲜味美、松脆酥软、香甜可口而深受群众喜爱。2010年,支恒良酥糖被列入深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绿树苹果脆片,河北东方绿树食品有限公司选用优质富士鲜苹果,真空脱水精致而成,最大限度保留苹果的营养成分。福瑞特以黄桃、白桃、梨、苹果、草莓、葡萄等水果为主生产罐头和水果果酱,出口日本、德国、美国等地区。三类是服务业。餐饮和宾馆,全市工商注册宾馆731家,其中企业、公司注册17家,其他个体、私营714家;蜜桃观光园核心区的木村乡大小饭店共15家。旅行社,全市主要共有4家旅行社,主要以组织
赴外地旅游业务为主。共有长途客运站一个,主要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周边大、中等城市营运为主;出租车公司两个。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的生态旅游取得初步成效,但目前还是属于起步阶段,自然发展阶段。通过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少必要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旅游业发展涉及旅游、文化、发改、财政、土地等多个部门。目前全市没有行使旅游行政职能的机构,现由市外事办代管,并且外事办也只有2名工作人员,呈现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无投入“四无”现状;由于无组织机构导致全市的旅游工作机制缺少科学性、系统性,到目前还没有旅游整体规划,工作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如:举办桃花节,基本上是抽调相关单位、人员临时组织机构突击打造,未形成一套完备的工作机制;另外,旅游投入不足,特别是在起步阶段,由于投入少,在景区打造包装、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就难以达到实效。这是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旅游景点内容单调、特色不明显
我市旅游资源虽然数量多,但是大部分属于单体直观景点,大部分以简单观光型为主,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旅游景
点结构单
一、内容单调,层次较低,属于原生状态。如:深州蜜桃观光园每年的桃花节只是单纯的赏花踏青,短短的几天时间,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外,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游览层面,大多数仅仅是转转看看,停留时间较短。缺乏符合我市特色的旅游产品,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旅游收入主要来自商贩销售土特产和餐饮方面的消费。
(三)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薄弱
伴随景区知名度的提升,来我市旅游观光的游客大幅增加,景区在公共服务基础实施、接待能力、旅游市场秩序、接待服务质量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如:蜜桃观光园,游客进入景区,看不到标志性建筑和入口;随着自驾游游客的增多,旅游车辆随意进入景区,导致游客已进入深木路便拥堵不堪,即便进得去也无法停下来,最后只得随意停车,游客进入景区没有专业导游引导,只能随心所意、走马观花;景区内交通、安全秩序无法得到保障以及观光园区内现仅有2座厕所,给游客带来不便。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服务功能薄弱是旅游业的发展的短板。
三、发展建议
(一)加强领导,更新观念,优化发展体制
1、建议成立旅游管理组织机构,负责全市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解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筹划
成立深州市旅游局或景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拟定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全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旅游资源的普查、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和旅游统计工作;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做好旅游咨询与旅游投诉受理工作。
2、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完成全市旅游发展十年规划,重点开展深州蜜桃观光园、千年古槐老梨园、法尊寺和兴隆寺周边观光片区专项建设规划,以及市区盈亿义仓、大德昌钱庄特色街区规划。
3、树立“发展抓项目和依托项目办旅游”的思路,拓宽旅游项目的投融资渠道,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步伐。一是做好项目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扶持,将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扶持项目建设之中,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二是加大财政资金对旅游业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规划设计、重点项目论证、项目招商等。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各界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投资开发。精心策划、包装一批优势旅游项目,建立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发布招商信息。
(二)整合资源,提档升级,丰富景区内涵
1、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品牌,选准旅游主攻方向。一
是结合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以及区域特色,建议立足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两个品牌,以深州蜜桃生态观光休闲和盈亿义仓、大德昌钱庄为主体开发产品,做大做强两个龙头生态旅游产品,以大屯镇陈口温泉、郝刘庄农业生态观光为辅助开发产品。二是按照区位条件,将重点观光片区有机串联,打造法尊寺——“两馆一院”——东山植物园 ——永盛公园——蜜桃观光园——兴隆寺;法尊寺——“两馆一院”——东山植物园 ——永盛公园——增楼艺术馆——盈亿义仓——大德昌钱庄两条以生态休闲游和文化历史游为主的精品观光环线。三是通过以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民俗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积极探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的“农家乐”旅游方式等来充实旅游内容。四是针对我市生态旅游开发普遍缺少文化内涵的现状,重点做好国家级重点文物盈亿义仓、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大德昌钱庄、大冯营汉墓等遗址古文物挖掘、整理、宣传等工作,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会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审美享受。
2、加强景区提档升级、包装宣传。重点做好蜜桃观光园改造提升,由国家2A景区升级为国家4A景区。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指示标牌等;二是增加景观建设,挖掘蜜桃文化、刘秀走国历史文化、形意拳文化,建设“深州八景”独特景观,使景区融
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景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三是延长观光环线,依托保衡路、段土路、桃园北路,将“兴隆寺”纳入蜜桃园景区,形成蜜桃园大观光旅游环线。四是提高景点单体质量,依据特色,可将法尊寺、蜜桃观光园打造包装成精品景区,形成“南有衡水湖,北有法尊寺”,“游京南桃花源”的游览观光格局。
(三)完善设施,拉长链条,提升服务质量
1、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旅游业硬件服务水平。重点是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在游客相对集中深州蜜桃观光园、清辉头兴隆寺等区域,设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选择合适位置修建公共厕所、停车场和指示标识;以现有交通主干道为基础,加强景区内部道路建设,让游客真正能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
2、完善旅游功能,向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综合服务。一是突出我市地方文化特色,挖掘润家庄烫面饺、深州豆腐脑、深州火锅、瘦肉带汁等特色小吃,创造出独特的地方小吃品牌以及在适宜的景区建深州特色小吃一条街。二是在蜜桃观光园片区适度建设生态度假住宿设施,突出自然特色,提升住宿档次。三是本着高品位、高层次、多样化的原则,可在县城或主要景区合理布局咖啡屋、健身房、游泳池等娱乐场所,添加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参与。四是依托当地物产,开发具有文化特
色、独具风格、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商品。
3、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积极推行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服务,严格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和旅游市场秩序。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旅游导游人才,规范景区讲解内容,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自觉为促旅游业发展增添光彩、多做贡献,让游客切身感受到蜜桃之乡的热情好客和精细服务。真正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吃得上、转得开、看得好、买得到、走得了;切实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5年7月21日
第五篇: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5月下旬,由市政协组成的调查组。先后对***区的文化产业开发中心、社区文化站及文化产品营销场所、进行了视察,并与当地政协委员、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文化产品经销人员进行了座谈。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上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大新跨越”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统揽,有力促进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1356家,其中:国营和集体、个体演艺单位30多家,音像业经营单位193家,娱乐业经营单位619家,艺术培训单位39家,网络经营单位93家,印刷(复印)经营单位140家,艺术品经营单位93家。实现总产值12285万元,占全市GDP的1.17%,年上缴税金735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780余人。总的来说,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显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特别是2004年省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04〕65号)下发后,市上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贯彻落实意见,提出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制定下发了《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全市文化产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打造文化品牌,极力发展特色文化。我市把打造地域特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成立崆峒武术学院、开发崆峒山主题文化产品、举办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及皇甫谧文化节、建设皇甫谧陵园、西王母祭祀活动、开发西王母剪纸系列文化产品,维修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和泾川县吴焕先红军楼,举办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大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逐步打造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崆峒文化、皇甫谧文化、西王母文化、成纪文化。我市纸织画、烙画、剪纸、挂毯、木雕、高抬、皮影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极富鲜明地方民俗风格的艺术瑰宝,已经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
3突出地域特点,文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通过挖掘崆峒山、王母宫、紫荆山、龙泉寺、云崖寺、莲花台等景区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77%、90.72%。网络经营单位发展到91家,年产值达1862万元。出版发行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已有出版印刷机构426家,从业人员2900多人,年产值达9194万元。全市书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业及各类歌舞厅、KTV量贩、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
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78名民间作者制作的840多件彩灯、木雕、面塑、剪纸等工艺品在2004年首届甘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展出后深受好评。
4、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文化建设资金3.76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局在“村村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光缆传输。平凉日报社累计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平凉日报》彩印工作。投资1??3亿元先后实施了静宁成纪文化城后续工程建设,宝塔博物园环境改造及人民会堂维修改造工程,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试点等重大项目。新建“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16个,改扩建“三馆”13个,使多数县(区)“三馆”建设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旅游业投资2.36亿元,完成景区建设、景点维修工程15项,新修景区道路120多公里,开发旅游新线路5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数跃居全省第二位。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宣传部的协调指导下发展较快,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文艺创作和演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重点。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资3.75亿元,其中:县、乡文化馆(站)建设1.3亿元。新建、改扩建文化“三馆”等设施29个,建成乡镇文化站99个,村级文化室1220个。二是文艺创作精品叠出。近年来,先后创作大型剧本14个,小戏小品42个,歌曲69首,舞蹈47个,书籍30多本,受到观众好评。三是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先后举办各类大型演唱会、灯展及大型节会48次,展演196场次。乡村集会、体育比赛、春节社火、春官赛诗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农村文化艺术,为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创建达标工作进展顺利,先后创建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各一个,全省文化先进县区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示范性文化站、达标文化站、示范书库31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达标文化站、民间艺术之乡、达标村文化室212个,基本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五是重视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逐步壮大文化队伍。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市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增至937人。六是深入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市上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项目名录。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华亭县曲子戏、灵台县灯盏头戏、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平凉春官歌演唱、庄浪县高抬、庄浪县马尾荷包、平凉剪纸),其中华亭县曲子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确定市级重点保护项目45个。总之,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全市文化事业在基础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市文化出版局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之,全市文化产业的初步形成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的结果,更是市文化出版局、广电局、旅游局、平凉日报社和市文联辛勤工作的结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在重视程度、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主导产业方面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存在差距,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上的问题,很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大的突破。此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二是投资主体单一,产业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市、县、乡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但财政用于扶持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受体制影响,民营文化企业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管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导致文化经营单位、个人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上下分割的现象,使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又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合作,依然是各自为政,孤立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当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过去往往习惯于把文化单纯地作为宣传工具,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和产品属性。随着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双重属性日益显现出来。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领文化产业发展,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不断统一思想,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全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制定出台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提升平凉知名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教授,召开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古成纪四大品牌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四大文化品牌知名度,提升平凉城市品位。在大力打造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和古成纪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宣传公刘文化、秦皇祭祖等文化内涵。
崆峒文化凭借“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称誉,依托距今4600多年的轩辕黄帝三临崆峒,问道广成子的历史文化积淀,树立崆峒山道源圣地品牌,抓紧崆峒古镇?问道驿站等项目建设,既展示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带动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开发步伐。
皇甫谧文化要加大力度开发保护和研究,充分利用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主抓皇甫谧中医医院、皇甫谧制药公司及皇甫谧故里旅游等重点项目,尽快申请国家文物局将皇甫谧相关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皇甫谧针灸术”列入国家以至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皇甫谧纪念馆,进一步扩大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的国际影响力。
西王母文化在国内及海外的传播日益广泛,西王母文化既是我市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
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重要因素,尤其是西王母文化对祖国统一,实现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抓紧建设王母宫石窟、瑶池等重点项目的同时,加大西王母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投资上能给予重点扶持,结合大云寺博物馆的开发建设,使西王母景区早日建成,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繁荣发展的一大亮点。
3、发展五大特色产品,提升文化城市品味。一是纸织画和烙画。平凉纸织画做工精细,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年销售收入100多万元。烙画则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其色彩自然天成,画面细腻,赋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是我市特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二是草编。庄浪草编工艺品主要以我市富有的谷草、麦杆为原料,可编制出草篮、草帘、草席、草扇等产品,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按照“户户是工厂,人人是工人”的生产模式,实行集中技术培训,分散加工,统一销售,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三是剪纸和挂毯。剪纸艺术技巧独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静宁挂毯做工精美、图案鲜活,现有从业人员70余人,年产值达100万元。四是木雕。庄浪木雕工艺精美,仿古制作市场前景较好,但规模较小,发展缓慢。五是高抬和皮影。庄浪高抬和皮影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宁夏、青海等邻省每逢节庆、集会都来邀请当地艺人制做、演出助兴。可以成立高抬制作和皮影演出公司,通过宣传推介走出去,打开省内外市场。
4、做强五大文化产业,为发展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使演艺业、文化特色产品进入旅游业,用文化精品包装旅游业,提高旅游业的层次。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四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每年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两次旅游文化活动节,并鼓励全市干部职工、农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凭身份证可在市内各旅游景区(景点)购买半价门票。二是积极支持现代传媒业发展。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媒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巨大的消费群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支持、发展影视业、网络业和创意设计及广告产业,全方位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化、加强社会联系。三是大力发展彩印业、报刊业。我市的印刷业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彩印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受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通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彩印市场,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管理,积极扶持、发展彩印龙头企业,解决市场需求。四是大力培育书画市场。培育书画市场不仅是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一项“树人”需求。要进一步加强交流,聘请名家以书会友、开展学术交流、开办学术讲座,创造文化氛围,提高本地书画爱好者的艺术水平。重点支持纸织画和烙画的发展,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尽快走向外埠市场。五是发展民间民俗工艺品。我市高抬、皮影、木雕、草编、彩灯、面塑、剪纸等民间民俗工艺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值得培育
5、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按照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要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文化单位中的文化企业,要尽快从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转换机制,面向市场。一是建议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加强文化产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建议尽快解决艺术人才紧缺、知识陈旧老化的问题。研究出台文化专业人才引进政策,采取特邀、合作、接纳优秀毕业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地方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壮大艺术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的拓宽力度。文化产业的壮大要靠市场运作。在平凉整体经济、文化事业还不够发达的地方,应该积极引导、支持,先发展起来,在发展中
规范、完善,在协调、服务中引导和支持,在发展中不断加强监管。使文化市场健康运行,建立先进、有序、和谐的文化市场。
6、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切入点。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需要投入资金,要把文化产业项目列入经济建设项目范围内,积极争取,全力抓好。一是着力支持平凉图书馆、柳湖书画院、平凉大剧院、平凉八景恢复建设,积极扶持陇东民族民俗博览园、皇甫谧纪念馆等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通过扶持这些市场潜力大、文化内涵丰富,又具有我市地域特色的文化建设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二是抢抓国家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推动我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要大力加强文化项目招商活动,利用优势项目,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建设,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解决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