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轻纺产业分析材料

时间:2019-05-12 23: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轻纺产业分析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轻纺产业分析材料》。

第一篇:我市轻纺产业分析材料

近年来,我市工业坚持依托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适合市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强市之路。目前,已形成两大工业园区五大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冶金、焦化、建材优势较为明显。从我市工业发展的历程看,我市的工业结构从过去较为单一的资源粗加工型逐步转变为多层次资源开发型为主的新的工业发展格局,由些,推动了我市经济平

稳持续快速推进。如何保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企业调查、座谈讨论、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我市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了分析:

一、工业发展现状

就共工业经济的现状而言而无,我市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主要表现是:

1、工业经济总量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886个,其中规范以上工业企业53个,企业资产总值90亿元,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从业人数达3.6万人。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至2004年增长了1.5倍,gdp增长了3倍,工业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例从2000年的54.6%,提高到2004年的68.6%“十五”期间增幅较大,工业经济已超过了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2、主要产品及其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体现在以资源利用为主的重化工产品的生产并形成一定规范,其主要产品和生产能力分别是:原煤700万吨,洗精煤750万吨,生铁100万吨,钢坯180万吨,钢材65万吨,焦炭600万吨,铁粉40万吨,水泥70万吨,发电量50亿度,炭黑12.5万吨,果汁2.4万吨,棉布1700万米。

3、工业经济构成:

现有工业除冶金、焦化、煤炭、电力、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外,还有轻纺、化工、食品、医药、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年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90%,其中:冶金占51%,焦化占24%,煤炭占10.6%,电力占6.7%,建材占1.3%.随着黑猫炭黑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丰富的煤化工业品的不断开发利用,我市煤化工业正方兴未艾,将成为我市的一个新支柱产业。

二、主要存在问题

我市工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以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工业结构比较单一

我市工业虽然行业种类比较多,但究其各行业

经济总量来说,仍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结构较为单一,、具体表现为:重工业比重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比重大,最终产品比重小;传统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

2、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依赖性强。

我市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得到迅猛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五大支柱产业都与煤、矿石等资源息息相关,且行业关联度较高。如煤——焦化、焦化——化工、煤——电力,一旦某个行业出现大的波动,将有可能引起其它行业

反应,造成经济滑波。

3、资源利用率差

我市具有丰富的工业资源,一是矿产资源,如煤、煤层气、石灰石等;二是工业再生资源,如煤气、煤矸石、粉煤灰等。可是我市工业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低,如粉煤灰不到2%,煤气只有40%,况且矿产资源的利用途径也比较窄,如煤只用来发电和炼焦,石灰石用于生产水泥和石灰等,相当一部分资源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资源利用的空间还很大。

4、规模优势不很明显

煤炭、焦炭、冶金等行业只是一定区域内有规模优势,也即是区域优势,竞争优势不很明显,且个别行业如焦炭虽有总量优势,但分布散乱且规模较小,面临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压力具有较高风险,随着宏观调整控措施不断加强,一些企业生存将会出现危机。

5、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多数企业属于资源玩世不型重工业,设备技术会会含量低,环保设施配套不健全,造成煤粒、粉尘飘散、煤气放空现象常年存在,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工业企业污染物特别是废气的排放,是造成我市空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与国家环保方面的要求程度差距很大。

三、相对发展优势

虽然我市工业在结构上存在一问题,但仍有较强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上几方面:

1、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后劲

多年来,我市工业发展在依托资源型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运用,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基础地位得到了树立。随着工业基础的日益壮大,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工业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我市工业发展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工业对市域经济发展作为更强。目前,我市以西部第七十名、陕西第二名的成绩位列西部百强县市,为我市工业继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支柱产业和集团企业规模的来断扩大以及煤化工等新兴产业的日益发展,也为我市工业的断续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后劲。

2、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带动影响力日益增强

龙门工业园区已被确定为生态工业示范点,属重化工循

环经济示范园区,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政策上的支持,还有利于促使企业不断延长产品链、产业链、形成集聚经济优势。目前,我市已有六家企业正在积极准备大胆探索循环利用,逐步改变单纯依靠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进行低端产品生产的格局,这为我市今后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3、工业经济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方面是部分企业正在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延长产品链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在资源利用方面占有更大份额,如煤化工业。另一方面是农副产品、轻纺、机械加工等初加工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可继续扩大规模,进行泞加工。第三,某些矿产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如煤层气。这说明我市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资源优势的潜力很大。

4、民营资本量大活跃,发展工业积极性高

我市现有大量的民间资本闲置,据预测超过5个亿,同时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使得这些资金非常活跃,如能委好地加以引导、利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加之我市工业发展起步较早,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较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有利因素,调动各方因素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发展企业的积极性,对推动我市工业发展会便加有利。

四、调整方向和重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其期间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把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作为重要抓手,推进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集约型转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应是”继续依托资源,不断扩大规模,注重综合利用,推进产业升级。”

其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效益化、特色化”的要求优化工业结构布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继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市工业要实现主导产业突出,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具有较强市场竟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特点。主要发展目标是:

1、工业经济规模目标:到2010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

2、技术进步目标:固定资产投入年均18亿元;创省高新技术企业1~2家;创国家新产品2~3个;创国家名牌产品2~3个。

3、骨干企业建设目标:

组建新企业集团3~5个;创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4~6户。

(三)发展重点:

1、积极发展冶金工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在冶金工业发展方面,一是发挥龙钢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帮扶龙钢继续扩大规模,发展配套项目,促其达产达效,使龙钢公司产钢规模达60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同时,要引进民间资本投入炼铁、轧钢项目,把我市建成西部“钢铁城”。

2、大力发展煤化工业,提高产业关联度

我市在煤化工业发展方面拥有大量的焦炭副产品,如焦油、煤气、氨等,其下游产品种类繁多,如沥青、酚、苯、精苯等等,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产品用途极其广泛,涉及能源、交通、化工等行业。积极发展煤化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

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巩固我市焦化行业的发展规模,使其长效发展,而且还可以改变焦化企业单产品为多产品的生产格局,实现综合利用。在这方面我市已有一定基础,发展空间还相当大,今后应继续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产业关联度,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和品种,有效利用资源,使煤化工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

3、整合发展焦化工业,增强支柱产业优势

我市焦化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加之我市煤炭资源适合发展国家鼓励的捣固焦,且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逐步得到缓解,这为巩固提高焦化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我们要积极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间资源整合,形成一体化发展,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组建3—5个焦化企业集团,使焦炭生产规模巩固在600~800万吨,同时增加焦炭产品品种,不断增强支柱产业优势。

4、鼓励发展综合利用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市可利用资源还相当丰富,如粉煤灰、煤气、煤层气等,这为发展工业项目拓宽了路子,也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向,应大力支持予以鼓励,使现有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5、扶持发展轻工业,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轻工业在我市还属于弱势产业,一方面要大力支持纺织、食品等轻工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促其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引进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产品项目,使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6、调整提高建材工业

建材行业要以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为重点积极开发新产品。水泥企业要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发展高标号水泥、彩色水泥、道路水泥及大坝水泥等特种水泥。砖瓦生产企业要利用新技术,发展空心砖、免烧砖、粉煤灰水泥砌块、石膏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7、重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一方面,要按照“高整、提高、壮大”的思路,不断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依托我市农业资源特色,精心策划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尽快新上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同时要注重开发绿色产品,创立精品名牌,真正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成为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强势产业。

五、组织落实工作

为了尽快实现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组织落实方面,应抓好以下几面工作:

1、认真搞好规划,切实组织实施。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业发展格局,达到产业集聚,布局合理,有利发展,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业发展规划。在组织规划上,第一,要抓好规划的制定,使其既要结合我市实际,又要符合工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更加注重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第二,要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在落实上一要抓好宣传,形成共识共动;二要加强引导,符合规划要求。第三,经济部门还要加强项目储备和推介工作,促进规划的落实。

2、加快结构调整,实行产业聚集。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产业结构高调力度,重点培育冶金、电力、煤焦化三大产业板块。一是实行资源整合。焦化行业要发挥区域规模优势,着力解决规模小、产品档次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矛盾,引导企业联合,组建集团,强化竞争优势。二是延伸产业链。在增加产业关联度上做文章,积极开发上、下游产品,发展相关企业,促进链式发展。在我市现有循环经济链条的基础上,拓宽发展范围,增加产品品种。三是实行龙头企业带动。着力培植上规模和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断折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龙钢集团公司、黑猫公司、海燕集团公司、二电等大企业项目建设,促使形成集团战斗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形成集聚经济优势,力争冶金、电力、煤焦化三大产业块的产值占到全市的90%以上,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3、继续培植壮大骨干企业。

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度加快骨干企业成长的具体帮扶措施。通过技术改造、调整结构、挂靠联营、紧密协作、外向扩张等途径,加快骨干企业成长。二是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培植力度。落实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调动骨干企业持续发展的积极性,从资金、电力、原材料、动力等方面优先支持重点企业,使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倾斜,为骨干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建设。

在优化环境方面,我们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二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三是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妨碍企业发展经营的各类行为。同时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一是抓好项目的包装、策划、推介工作;二是要加强当地民营企业和在韩投资的外地企业的联系,搞好服务,做到“以商引商、以外引外、以项目带项目”;三是对有意向的项目要积极组织小分队上门招商;四是对签约项目搞好跟踪服务,督促资金到位,协助办理各种手续,确保项目落户并顺利开工建设。

5、推进技术创新,培育精品名牌。

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打造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名牌,形成区域经济带动力。

6、加快园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

首先要加大投入,搞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尽快制定工业园区的管理办法;再次是完善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最后是加强外部环境建设。通过努力使两大工业园区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商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7、切实加强领导,狠抓组织落实。

要努力改变现有经济机构的组织领导,变多元化分设为一体化领导,避免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矛盾,强化经济部门的组织、指导、协调等职能,建设精干高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宏观指导机构。同时要加强经济人才的选拔任用,注重发挥经济人才的积极能动作用,切切实实解决好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更好地促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第二篇:2012年上半年食品轻纺产业运行情况

2012年上半年全市食品轻纺产业情况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食品轻纺企业达230多家,食品产业年加工水产品能力260万吨,产品达3000多种,形成了40万吨冷冻调理食品、30万吨海藻食品、10万吨花生及罐头食品、120万吨冷冻水产品生产能力,以华鹏玻璃和凯丽纸业为代表的轻工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拳头产品,纺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达因制药、鸿洋神生产保健品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量和知名度。今年上半年按照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的发展要求,各级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壮大食品轻纺优势领域、培植行业龙头、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等措施积极推动食品产业基地建设,食品轻纺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趋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0多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利税分别达到27.6亿元、3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4.7%。上半年食品、农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同比减少0.5%,纺织服装出口842万美元,同比减少4.9%。

一、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增长极;产业集群以集聚生产、互为配套形成的优势已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上半年我市重点实施赤山嘉美海洋食品城、人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园、成山海洋食品科技园等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项目44项,总投资50.4亿元,累计完成到位资金14.2亿元。目前几大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已陆续开工、投产,其中赤山集团在去年投资3.5亿元建设的嘉美一期已投入使用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1.5亿元建设嘉美二期,预计 9月份可投入使用。集团以嘉美为龙头,以集团总库容15万吨的冷藏加工群为依托,做大做强鱿鱼精深加工产业。计划今年鱿鱼精深加工产量达到6万吨;达因制药工业园一期已投产,可形成年产软胶囊12亿粒、片剂和胶囊5亿粒、颗粒剂10亿袋、口服液10亿支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二期儿童食品、保健用品项目正全力推进。鸿洋神“年产50亿粒海洋功能性食品项目”,总投资2亿元,目前三个主体车间土建已经完工,其中一个包装车间已于5月1日投入使用,第二个车间将于7月中旬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第三个车间预计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山东鑫发渔业集团有限公司“金枪鱼加工基地”项目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用地206亩,达产后超低温金枪鱼加工车间年加工原料1.5万吨、产值1.2亿美元;金枪鱼鱼柳罐头加工车间年加工原料2.4万吨、产值6000万美元。

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经济形势总体良好。

我市坚持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路子,重视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先后培植出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赤山集团、石岛集团、寻山集团、俚岛海科、海都食品、泓达食品、鸿洋神水产科技等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骨干企业,上半年,新建投产了12多个标准化生产车间,新增食品加工能力10多万吨。

好当家集团主要海洋食品是即食系列海洋食品、鲜活海珍品、冷冻调理水产品、功能性海洋食品等4大类300多个品种。20122 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5 %,实现利润8505万元、利税100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3%、6.9%。

赤山集团今年上半年完成鱿鱼精深加工产量2.8万吨,同比增长24%。1-6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利税1.47亿元,同比增长17.5%;利润9907万元,同比增长17.5%。计划明、后两年鱿鱼加工量分别达到10万吨和20万吨,把赤山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三、海洋保健食品稳定增长,轻工产业有所下滑。达因制药通过加大项目和科研投入,努力形成完整的儿科用药体系,力争早日成为儿童保健和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1-6月份生产主要产品伊可新33494万粒,同比增长66.5%;实现销售收入23220万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11000万元,利税145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46%。鸿洋神集团加强国家级软胶囊中心建设,研究鱼油加工新工艺技术,带动海洋保健品产业化发展,1-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3081万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2505万元,同比增长22.9%。

受大环境的影响,轻工产业有所下滑。华鹏玻璃实现销售收入33637亿元,同比增长3%,利润利税分别降低15.9%、12.6%;凯丽纸业实现销售收入12926万元,同比下降9.8%,利润利税分别降低6.4%、12.2%。

四、企业所需资金、用工、出口、订单签订情况

1、企业资金压力大,影响企业生产和发展近几年,部分企业由于厂区搬迁、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等原因,投入资金较多。而目前,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多次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了公司的贷款难度,央行加息直接增加了公司的贷款利息支出,进一步增加了贷款压力,造成企业的资金压力大,不同程度影响项目建设和经营生产。

2、企业用工情况“先紧后松”,现基本能保证企业运行。今年年初由于受到全国性招工短缺的影响,加上很多职工不愿在食品行业工作,更加突出了食品行业招工难的问题,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特别是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外来务工人员,采取大幅增加工资待遇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用工需求。

3、受人民币升值和欧债危机影响,出口欧洲订单逐渐减少。今年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和欧洲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出口欧洲食品订单减少30%,但是出口日本、韩国订单基本没受影响。

五、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今年,受海洋渔业资源衰竭和海水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水产品原料严重枯竭,同时能源价格不断提升,造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大部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20%以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今年全国各行业劳动力成本继续提高,据统计,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10%左右,而食品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年由4 于受到全国性招工短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向南方大中城市的电子等行业,很多职工不愿在食品行业工作,更加突出了食品行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为了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大幅增加工资,更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3、企业资金压力大,影响企业生产和发展。

近几年,部分企业由于厂区搬迁、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等原因,投入资金较多。而目前,我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多次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了公司的贷款难度,央行加息直接增加了公司的贷款利息支出,进一步增加了贷款压力。造成企业的资金压力大,严重影响项目建设和经营生产。

应对措施:

一是通过考察国内国外市场,增加客户群体;不少企业先后到国外考察市场,与更多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拓展美国、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增加了新兴国家客户。二是通过参加各类食品博览会,增加营销网点;今年上半年,政府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和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帮助企业联系了营销网点,增加了销售力度。三是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扩大销售额度。四是针对融资难的实际,企业采取互保的方式从银行贷款。

第三篇:轻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浅析及招商引资方法探讨

轻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浅析及招商引资方法探讨

2012年3月

轻纺服装产业是我国以及我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苏北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国轻纺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我国其它产业相比,轻纺服装产业属于优势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改善民生、解决就业、增加消费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本人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轻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并就如何做好我县轻纺服装产业招商引资工作谈一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国内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和将我省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是轻纺服装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织造、印染、服装、家用等产品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较完整的产业链,较高的加工配套水平,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为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的结束,促使中国轻纺服装行业保持着快速稳健的增长势头。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主产区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上海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基地形成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集群地区的轻纺服装业规模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近四分之一。2010年,江苏轻纺服装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21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出口创汇稳步增长,人均利创、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里水平全面提高,集群经济蓬勃发展,一批骨干企业成长起来,江苏轻纺服装产业市场的拓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轻纺服装产业属于沭阳县重点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县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内、省内轻纺服装产业良性发展大气候的环境下,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取得较大进步,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大幅提高,有效支撑了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初步形成以棉纺、化纤纺、毛纺、针织、服装、家纺等为主,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基本完整产业链的纺织产业集群体系,而且近年来每年都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新的轻纺服装企业,有效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为我县轻纺服装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沭阳轻纺服装产业集群中心区域在沭阳开发区,核心企业主要包括宝娜斯纺织、邦源纺织、新东旭纺织、创维纺织、1

江苏华厦纺织、华愉毛纺、盈天纺织、月源纤维、嘉德纤维、万润纤维、双金纺织、盛江纺织、鼎盛纺织等,产品涉及:棉化纤纺织加工、缝纫线、氨纶包覆纱、毛纺织、缫丝加工、袜业、毛针织品、各种服装、床上用品、羊毛衫等。截至2011年底,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共有123户企业,其中规模企业63户,用工近4万人,产业门类逐步齐全,产品主要涉及:棉化纤纺织加工、缝纫线、氨纶包覆纱、毛纺织、缫丝加工、棉化纤针织品、袜业及纺织品制造、毛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各种服装、床上用品、各种玩具等,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1年全县轻纺服装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6亿元,实现产值59.18亿元。

二、轻纺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去年以来,我国轻纺服装产业发生了一系列较不利的经济活动状况,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环境。

1、外部环境,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并由此引发了大规模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令全日本企业生产、进出口贸易、金融等一切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日本地震直接影响到我国轻纺服装出口、纺织机械设备进口、化纤原料(PX、PTA)进口及高性能纤维进口。另外,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国际有效需求下降;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再加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纺织产品出口需求有转移到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2、内部环境,我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轻纺服装出口产生负面影响,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利润下1%-4%;另外,棉花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会影响到纺织企业库存及生产供应;石油价格异常波动会影响到化纤原料供应;劳动力和能源等各种成本上涨会影响给本来利润空间较小的纺织产业雪上加霜;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会给纺织企业的筹资带来更大压力。然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纺织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仍面临着国际、国内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又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的重要趋势,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抢占纺织产业新的科技制高点将成为世界各国间新的竞争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县纺织产业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等生产加工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链不完整。我县的轻纺服装业目前尚未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体系,产业门类尚不齐全,产业链尚未完善,配套能力比较差。因织布和染整能力的缺乏,使整个轻纺服装产业无法自成体系。纺而不织、不染,纺纱厂成了

染、织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服装、鞋帽企业成了纯粹的“加工厂”,严重影响了县域轻纺服装产业的经济效益。

2、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的轻纺服装业仍然缺乏支撑力强大的骨干企业,没有大而专、大而精、大而强、能够针对产业发展环节发挥引领作用,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具有强大配套能力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大企业缺乏凝聚能力、中小企业缺乏附着能力,无序竞争现象严重,行业和地区竞争能力很难充分发挥。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没有完善的技术支撑平台和人才、风险投资、资本等服务保障体系,整个行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都很弱。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到目前还是空白,多数规模企业处于无研发机构、无研发人员、无研发经费的“三无状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全县轻纺服装产业省级著名商标只有2家,省级名牌产品只有1家,近年来,产业专利件数为零。

4、企业布局分散。除了开发区较为集中的拥有景晟、腾达、邦源等企业外,塘沟、胡集、汤涧、马厂、颜集等乡镇都有纺织企业,产业布局分散,不利于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导致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差,产业结构趋同化、低档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5、企业发展面临“招工难”。企业生产过程中工人紧缺,新招工人招得来留不住、熟练工人流动性较大、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上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其中之一,就是要继续加大轻纺服装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三、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目标任务

招商引资必须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是,以建设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完整产业链的轻纺服装产业为努力方向,争取实现以下目标:到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21%,占全县工业比重提高到12%,品牌创建工作实现突破,争创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4 个,拥有专利8项;培育销售超5亿元企业2户、销售超亿元企业10户;全县形成棉(化纤)纺150万锭,丝袜超5000万打、服装超4000万件、毛纺面料超250万米的生产能力。到2015年,全县轻纺服装业实现产值100亿元,比 “十一五”末增长66.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户,实现产值80亿元比 “十一五”末增长166.67%,实现税收3亿元。全县形成棉(化纤)纺180万锭,丝袜7000万打、服装5000万件、毛纺面料超500万米的生产能力。

四、关于如何做好轻纺服装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突出产业招商,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纺织企业的产业转移,自2009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加速转移,也正是这两年,我县开发区在不断提高入户门槛,特别是对纺织类企业的入户条件上,要求更高。不光是轻纺服装产业,任何一个产业,其产业链都需要大企业来支撑,来完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当一个产业有了一定的集群基础,高端或终端的一些大项目会自动而来,否则,一旦错过产业集聚配套的机遇,没有形成配套的条件,这个产业的高端或终端项目也很难入户,就是入户也很难做大。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纺织业的转移,抢抓这稍纵即逝的机遇,争取后发快进。

2、明确主攻方向,突出产业链招商 我县轻纺服装产业链不断延伸,但仍未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如染整业、纺织机械生产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要明确主攻方向,针对重点区域,突出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轻纺服装原料加工业企业,设备、面料、辅料生产企业,拉链、五金配件等配套企业。我县轻纺服装产业现需招商对象及其所分布的区域如下:(1)织布染整项目。项目主要内容:引进先进的新型织布、染整设备,建立现代化织布、染整生产线。主要分布于浙江“绍兴”、“柯桥”一带。(2)服装生产项目。项目主要内容:

1、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档服装生产;

2、国内外知名品牌服装生产加工。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一带。(3)纺织设备生产项目。项目主要内容:

1、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所需的检测、试验仪器开发生产;

2、低能耗、低污染、节水型印染设备生产及工艺应用。主要分布于青岛、烟台一代。

3、搭建招商平台,拓展招商渠道尽快组织筹建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协会,搭建招商平台,以便及时与国内知名行业协会、商会进行联络沟通,掌握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投资需求,与我县招商项目进行高效快捷衔接。力争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他们协助我县招商队伍开展活动,推进与行业内企业对接,形成稳定运作体系。

4、以商引商,实现葡萄串效应 精心挑选10家以上落户我县的外来投资大企业作为我县基地企业,通过他们及时掌握其总部及国内同行业投资信息。扶持他们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在此基础上把上下游相关企业引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深度挖掘现有客商背后的市场网络和客商群体,通过他们引荐其他人来我县投资,实现以商招商的“葡萄串”效应。

5、尝试委托招商,完善网络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尝试委托招商。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请国内外著名中介机构进行代理,运用市场化手段,从项目论证、伙伴筛选、项目推介、洽谈、签约、落地提供全程服务,以便更快、更有效地引进重大招商项目。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加强与新兴媒体协作,扩大影响,推介项目,提升招商效果。

五、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招商引资必须做好策划和统筹。首先,招商引资策划要做到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要有战略高度,综观全局,立足长远,要知己知彼,把握优势,要突破成规、另辟蹊径,求新求实。同时要把握时机,适度超前。做好招商引资的统筹就是应有专门机构从总体与全局上把握、协调和控制、与区域整体经济、布局规则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各部门拧成一股绳,规范有序进行,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其次,以项目为中心。项目是招商之本,要增强项目对客商的吸引力,提高引资的成功率,必须认真搞好项目论证和包装。对项目的投资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的市场前景、国内外同行的发展状况等必须进行详细论证,寻求我方与外商双方感兴趣的共同点,做好投资回报率的分析,包装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对重点项目应实施高层次招商,由主管领导带队,实行高层次重点推进。对对口项目实施行业性招商,由行业主管部门带队,发挥行业的带头作用,实行行业配套管理和推进。对高科技项目实施专业性招商,由科技部门带队,进行科学论证和考察,及时争取上报主管部门的支持,推进高科技招商。

(二)以招商载体为核心,变政府招商为企业招商。招商工作的载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应是“政府作指导、部门搞服务、企业唱主角”。政府仍需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企业自行招商。企业集团可以独立招商,中小型企业可以联合招商,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做好招商引资的形象设计、宣传和推介、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和品牌。招商引资的形象问题,归根结底是区域形象问题,随着招商引资难度增大,塑造形象、宣传推介形象,给区域形象注入新鲜感、时代感,提高区域在国内外知名度和信誉,已成为人们招商引资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创新手段、广辟途径、善用媒体、把握重点、实事求是做好招商引资宣传,促使招商引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关于我市茶产业的一些情况

丽水市茶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产业现状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市境介于北纬27°25′~28°57′和东经118°41′~120°26′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又具有大陆气候回春早的特点。由于有大山阻隔,冷空气不易侵入,瓯江流域的龙泉等地常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0℃的初始日是3月14日,比杭州早19天,比温州早5天。特别有利于茶叶生产和名茶开发,是浙江省的重要茶叶产地之一。同时,丽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丽水成为中国茶叶一类适生区,茶叶品质超群。早在199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名茶收录了浙江省69种名茶。其中丽水市占12种,即金奖惠明茶、银猴茶、松阳玉峰、仙都笋峰、仙都曲毫、碧玉春、春来早、处州莲心、莲城雾峰、龙泉白天鹅、凤阳春、仙宫雪毫。惠明茶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曾一度列入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景宁金奖惠明茶、松阳银猴茶在2004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龙泉白天鹅、凤阳春、庆元碧玉春、处州莲芯、云和仙宫雪毫,获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近几年,丽水茶叶品牌新秀不断涌现,如遂昌的“龙谷丽人”自2001年问世以来,先后荣获茶博会奖5次,农博会金奖1次,通过国家有机茶、绿色食品认证。全市有近40家企业约2万亩茶园通过了有机茶认证。

《2008-2012年丽水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将茶叶列为九大优势农产品之首进行重点培育。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抓以“茶树品种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为特色的五优化茶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我市茶叶发展取得了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基本保持茶叶产值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二番的高速增长势头。据调查统计,到2011年春季止,全市共有茶园总面积46.29万亩,其中开采茶园面积40.35万亩,无性系良种率78.58%。201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44.86万亩,投产面积37.90万亩,茶叶总产量21477吨,总产值14.58亿元。2011年全市春茶产量1.14万吨,产值11.76亿元。

2.存在的问题

我市茶产业具有规模小、散、个体化等特点,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产业提升的突出问题。

一是低效益、低附加值问题。茶农将茶叶种植或加工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茶叶生产各个环节只是赚取劳务费或少量的加工费用,没有产生较大的附加值。

二是产能快速扩张,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近年来全市新增茶园面积较大,市场营销和拓展与产业发展速度不协调,茶叶品牌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大,丽水生产的原料茶经常成为省内外茶叶经销商所销售的其他品牌的“嫁衣”。如松阳香茶在山东被当做崂山茶,松阳市场交易量占前三甲的白茶,只能以安吉白茶的品牌出售。

三是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机械采摘和加工设备不成熟且更新快,普及率不高,农资涨价,采摘劳动力紧缺等因素,致使采茶工资、制茶燃料等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处于产业链条首端的茶农经济效益空间逐步缩窄。

四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支撑有待加强。我市茶叶科研单位以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主,科技支撑平台为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丽水综合试验站。目前主要开展茶树栽培、育种、加工、病虫害防治和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支撑的主体地位还未凸显。

五是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我市茶产业发展多集中在产后加工、销售等方面,而在茶树新品种选育、地方特色茶树品种种质资源遗传分析、红茶加工、优质特异茶繁育与产业化等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进行的还不够。诸如惠明白茶、丽水黄、白芽茶变异机理与遗传背景、地方茶树品种及变异植株种植资源圃等研究的还不深入,有的甚至还未起步。

六是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由于我市茶叶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综合实力不强,其带动力弱,辐射影响力不大。至今还未有一家真正集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的上规模、上档次龙头企业。

七是茶叶清洁化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茶厂加工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加工设备陈旧,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影响

茶叶品质和卫生安全,成为我市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追溯保证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

二、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

针对我市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产业提升的技术层次方面需要解决以下技术瓶颈。

一是机械化生产技术。同全国大多数茶园一样,我市茶叶生产旺季劳动力短缺尤其是采茶工紧缺问题逐年加重,急需解决茶叶采制机械化普及问题。要引导茶叶重点生产基地推广实施茶园中耕、施肥、除草、植保、修剪、采摘和产后加工等机械化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安全生产技术。由于我市茶叶种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规模化、标准化茶园面积所占比重较少,在生产中种植者对茶园的管理方式具有自主性和随意性。特别在茶园病虫害防治方面,大量水溶性高毒农药被随意使用,使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日显突出,一方面增加了茶叶种植者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茶叶品质和市场效益,增加了对人体危害的风险。因此急需推广使用具有脂溶性等特点的高效低毒农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方法,降低种植者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和效益,为做强、做大品牌奠定基础。

五是茶叶精深加工。单纯传统的茶叶加工已不能较快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茶叶副产品、夏秋茶开发利用等方面显得日益重要,如茶叶中有效物质的提取,茶渣和花果的综合利用研究等。然而目前我市茶叶精深加工力度还不够,茶叶附加值还未显现,急需引进相关技术进行开发。

一是地方特色茶树品种资源开发利用。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对茶树新品种选育和特色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地方茶产业转型升级、效益提升和产业新亮点凸显的基础工作。因此,急需专门组织科研与科技推广部门,对丽水市地方茶树种质进行收集和保存,建立具有丽水特色的茶树种质资源圃。特别针对部分生物学性状上变异的特异茶树植株,应及时进行收集保存和遗传背景分析,以便进一步繁育和产品开发。

四是名优茶全程机械化加工技术集成。在名优茶生产上,在原有的加工设备或生产线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对名优茶全程机械化加工技术进行工艺研究,根据确定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改造和配套,组建示范生产线。

三、为解决这些技术瓶颈,在省内外有哪些单位可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依托?

国内茶叶科研单位较多,在解决我市茶产业发展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中国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所可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依托。

中国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

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

安徽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第五篇:浅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浅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的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景区建设有条不紊进行,薛仁贵寒窑、龙门景区、高禖庙等几个景区的建设初具规模,旅行社、酒店宾馆的管理日趋规范化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都为尽快发展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正视我们的不足。严格来讲,我市的旅游业,作为现今社会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还不能称之为一个产业。尤其是,我市在运城范围内横向比,处在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在全省范围纵向比,旅游经济收入尚未明显。旅游产业是指旅游业和为旅游业直接提供物质、文化、信息、人力、智力、管理等服务和支持的行业的总称,旅游产业所包括的行业涉及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众多行业。旅游产业之所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就在于它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方方面面。我市的旅游业还远远不能带动其他各行业的发展,旅游产品(即景区景点、游览线路等)还没有诞生,更谈不上卖点。旅游产业的链条还缺乏环节,我市旅游文化、旅游产品等等旅游要素还很匮乏,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旅行社只有输出没有引进,当然就不可能换取外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因此,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但是,随着国家发

展旅游产业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已把发展旅游产业列入我市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当中,省委书记袁纯清来运城调研时也提到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已成必然。下面就对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思想重视是前提。要发展旅游产业,首先要在领导干部思想上明确什么是旅游产业,为什么要抓旅游产业及旅游产业在带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把新兴的旅游产业同传统产业性质区别开来,要把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头戏来抓。

首先,上级政府部门在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加大对旅游产业的资金支持及政策扶持,让下级旅游管理部门、企业敢开发、能开发、开发好;再一方面做好旅游产业所涉及相关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比如城建局在做城市规划及建设时应考虑到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公益宣传如何体现我市的历史底蕴等等,都需要政府统盘考虑,长远着眼,持续发展。

其次,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旅游管理部门更是要全面认识旅游产业,要做出适宜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要站在整个产业链条的顶端合理统筹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中心,改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出击,找准旅游发展适宜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发展。

最后,社会配合。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者、人民群众,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要有目的的进行创业,不要千篇一律,要有地方味,要有特色;门面招牌、街道公益牌等要从整个城市的品味、要求出发,彰显本地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少喊政治空头“口号”,多唱生态、绿色、历史文化“大戏”。

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社会群体三级相互配合,紧拧一股绳,同唱一台戏,上通下达,最终形成政府主导、旅游管理部门牵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群众配合协作的大环境、大氛围。

二、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是关键。景区景点是旅游产业链条中其他各环节存在的载体和依托。有景点才能反映文化,才有旅游产品、旅行社酒店宾馆及旅游运输业、文化娱乐业等的发展,才能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要与我市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发掘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十分重要。也就是说,一要有“讲头”,要充分发掘出我市旅游资源的“讲头”,比如“鲤鱼跃龙门”、“船窝古镇”、“卜子夏讲学”、薛仁贵“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薛暄“游龙门记”等等很多,都是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的;二要有“看头”,要把旅游景区、景点的亮点突出出来,要把历史典故,即“讲头”通过景区景点完美诠释、演

绎出来。现今旅游已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游逛、吃喝玩乐了,更多的是通过旅游来回味历史,来陶冶情操。我们要把景区景点的“讲头”“看头”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尽量规避出现有“讲头”没“看头”或者有“看头”没“讲头”。

另外,我们的旅游开发,还可以与 “一乡一品”“一乡一景”结合起来,发展特色旅游,比如莲池、韭园、桃山、琉璃国、锣鼓等等,通过展示实际的生产生活,展现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来吸引游客。

三、人才培养是保证。

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外来人才,留住优秀人才;要加大对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途径为旅游发展培训旅游管理人才;加强县域间的旅游人才培养合作,相互学习和提高,解决人才短缺之急。切实重视培养、提拔、重用一批有创造性、有进取心、有实干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锻造一批有耐心、有热情、有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为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11年5月10日

下载我市轻纺产业分析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轻纺产业分析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市产业园区调研分析报告(共五篇)

    我市产业园区调研分析报告产业园区是在一定地域内科学规划和布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产业聚集,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区域经济系统,是发挥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带动区域经济......

    四川出口轻纺产品检验检疫情况分析报告

    四川出口轻纺产品检验检疫情况分析报告 近年来四川轻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以纺织、服装、鞋类、箱包、家具等为主的轻纺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据海关统计,2008年5大类轻纺产品出口......

    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5篇

    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居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是江西的西北大门。面积4504平方公里,......

    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

    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

    加快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大力发展“机器人” 助力经济“升级版” ——关于加快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业的核心代表,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引领世界新一轮制造业革命......

    关于我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关于藁城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近几年,随着藁城市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并成为拉动经济......

    我市蔬菜产业现状调研对策

    **市是**第二大城市,位于湘中东南部、湘江中下游,属 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温、光、热资源丰 富,历年平均气温为17.9度,年总降雨量为1337.5毫米,年总日照 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