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提纲)[本站推荐]
第一章 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节 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一、中国为什么进行股份制改革
(一)什么是股份制
(二)中国提出股份制改革的最初动机
(三)股份制改革根本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股份制改革最终目的是通过市场调配社会资源
二、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和典型组织形式
(一)股份制是三权分离而不是两权分离
(二)企业实物资产与价值资产相分离
(三)有限责任制度
(四)产权市场化、商品化、货币化、证券化
(五)股份制企业是一种社会企业
(六)现代公司制度是专家管理制度
(七)现代公司是大型的、综合化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
三、股份制是完善公有制的一种形式
(一)股份制是社会所有制
(二)中国基本上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股份制
四、从深层次上推进股份制改革
(一)中国股份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二)应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
一、所有制与所有权
(一)所有制
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它不仅要回答生产资料归“谁“占有,而且还要回答“谁”通过什么方式占有生产资料的问题。这就是说,所有制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静态的含义,即生产资料掌握在“谁”的手里。另一层是动态的含义,即“谁”通过什么手段占有了生产资料。(二)所有权
所有权首先是一个法律用语。是指对物的所有而享有的各种权能和权利。
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的主体(所有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主体应当是明确的,必须是能够找到的,在享有所有权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由权利而带来的各种义务。所有权的客体(所有物)可以是实物形态,也可以是价值形态。可以是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
(三)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所有制和所有权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一定的所有权制度是一定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由所有制关系产生所有权关系。
其次,所有制是构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所有权的性质。
再次,所有权形式的变化,不能改变所有制性质,但可以影响所有制形式。
二、所有权及其派生形式
(一)完整的所有权
完整的所有权是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种权能于一身的权利,缺一项就不能构成完整所有权。它是最完整的物权。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本源性。即所有权是一切产权的源头和基础,由所有权派生出的一切产权都将受到所有权的制约。尽管制约的方式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二是排他性。所有权主体(自然人.或法人)是独占该物的唯一主体。
(二)不完整所有权
与完整所有权不同,不完整所有权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不能同时集中于一主体上。
(三)债权
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据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债的主体为债权人与债务人。
在企业运行方面,借贷经营是一种典型的债权债务关系。(四)股权(出资人所有权)
出资人购买了某个公司的股票或其他形式的股权,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股东享有股权,股权是一种介乎于物权与债权之间的权利。(五)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
企业法人的财产权是企业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拥有的独立支配的权利。
三、中国传统企业产权关系分析
(一)所有者主体虚化
(二)产权关系不清
(三)产权管理行政化
(四)企业不是独立的法人
(五)产权不能交易
(六)集体企业产权关系
四、改革传统产权制度
(一)确立国家法人的法律地位
我国没有国家法人的概念,<<民法通则>>中只是把国家机关定为法人。
国家法人与现行的国家机关法人不同:第一,从法人分类看,国家法人是一种地域组织体,属于社团法人,第二,从法人地位看,国家法人是不同地域的国家组织体,第三,从法人作用方式看,国家法人是公法上的主体与私法(民事法律)上的主体的统一。
确立国家法人的法律地位后,就使国家财产有了明确与具体的归属。
(二)确认企业法人所有权
所谓企业法人所有权,如前所述,就是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里的收益权是指对收益分配的权利,而真正收益权为出资者享有,即股东权益)。
(三)承认出资人所有权
(四)重视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概括地讲就是公民和法人对他们在科学技术(包括管理)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创造的精神财富(即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可从下图中看出:
(著作权)
(包括服务商标)
知识产权的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无形财产。第二,它必须经国家法律直接确认,第三.它具有专用性。第四.它具有时间性。
五、认识劳动力产权
所谓劳动力产权,简单地说就是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能力的所有权。它本身也是一种资产。
确认劳动力产权的法律地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承认职工集体财产的合法存在,也是中国股份制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股份制的特点。
承认在国有企业中经过若干年运行,有部分资产属职工集体所有,有利于保护老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建立真正独立的企业法人制度
(二)通过股份制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
(三)通过股份制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一)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
(二)“抓大放小”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针
(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六)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七)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三、国有企业改革方法和步骤
(一)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
(二)组织实施若干城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
(三)抓好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
四、国有企业改革对策
(一)彻底改变就旧的“用人机制”
(二)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
(三)解决国有企业债务税费负担过重问题
(四)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负担过重问题
(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关于我国的企业结构
思考题:
1、中国为什么进行股份制改革?
2、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产权和产权制度?现代产权有哪些特征?
4、我国传统产权制度有哪些弊端?如何改革我国产权制度?
5、如何看待劳动力产权?
6、国有企业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如何理解和贯彻执行“抓大放小”的方针?
8、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难点?应采取哪些对策?
参考书目:
曹凤岐:《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版、修订版),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1993年。
厉以宁、曹凤岐、张国有:《怎样组建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企业》(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曹凤岐:《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第一、二、三、四章,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
曹凤岐:《股份经济论》第一、二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曹凤岐:《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一期。
曹凤岐:《再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一期。
曹凤岐:《国有企业改革难点与对策——四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二期。
第二篇: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分析
作者:史 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随着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的深化,我国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经走上现代金融之路。文章就国有银行股改的经验,总结了六条措施使国有银行经过股改成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股份制银行。
[关键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A
第三篇: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的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财力、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与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制度生产计划的前提和基础。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执行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仓储:是仓库储存和保管的简称,是指从接受储存物品开始,经过储存保管作业,直至把物品完好地发放出去的全部活动过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是本企业所特有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现代企业的特征:技术特征、制度特征、组织特征、管理特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战略管理制度、文化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生产作业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流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点: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现代企业组织制度:U型企业制定、M型企业制度和H型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别制度安排战略管理的特征: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相对稳定性企业战略的层次:第一层是公司级战略,第二层是事业部级战略,第三层是职能级战略。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集中化战略又称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专一化战略。战略实施原则:
1.适度合理性的原则、2.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3.权变原则。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控制系统应是节约的,控制系统应是有意义的,控制系统应当适时地提供信息,控制系统应提供关于发展趋势的定性的信息,控制系统应有利于采取行动,控制系统应当是简单的。企业文化的结构(包括哪些层次):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观念层业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社会性,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连续性,再生性。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关键事件法,强制比例法,平衡记分法,交替排序法,小组评价法,360度考核法,目标管理法 工资制度五种类型:技术等级工资制,职务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年薪制。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系统管理职能: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营销计划,市场营销实施,市场营销控制。市场需求测量分析:准备阶段,策划阶段,实施阶段,追踪阶段。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产品策略:
(一)产品组合策略:1.产品的整体概念2.产品组合策略
(二):1.品牌化策略2.品牌使用者策略3.品牌统分策略
(三)包装策略:1.相似包装策略
2.差别包装策略3.组合包装策略4.复用包装策略
(四)服务策略:1.售前服务2.售后服务 生产计划的层次: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生产作业控制: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在制品控制,工序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的程序: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产成品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分层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点图法。仓储管理的原则:效率原则,效益原则,服务原则配送的作用:配送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物资的库存水平,配送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对于生产企业来讲,配送可以实现零库存,配送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配送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来说也起着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四篇: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
1产权制度目标
产权归属的明晰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责任权利的有限性和治理结构的法人性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对其进行公司化改造,明晰企业的产权划分和归属主体,在此基础上引导出多元化的投资来源。同时,根据投资的多少,确立对称的责任和权利,打破国家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的传统体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前提下,企业依照自己的法人财产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规范下,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国家也不再是企业的惟一投资主体。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所有权属分散的股东,企业通过自己独立的法人地位运营全部资产。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分散的股东之间,各自的责任与权利是明确的。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化改造后,在其内部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部门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企业产权关系的有效实施。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2组织制度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原则,即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公司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并存的组织机构框架。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四大部分。按其职能,分别形成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股东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它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以及其他出资者选派代表组成。股东实际上就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大会所形成的决议是最终决议,具有法律效力。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也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制定公司的大政方针、战略决策、投资方向、收益分配。监事会作为公司的又一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监督,审核公司的财务和资产状况,提请召开临时股东会等。经理人员是企业的管理阶层,包括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等,负责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依照公司的章程和董事会的决议行使职权。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实行聘任制,不实行上级任命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又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它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依托。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拥有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和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在生产经营各个主要环节普遍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设置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障。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
第五篇: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
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3、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1)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上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2)要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3)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4)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用于决策与预测的、用于生产组织和计划的、用于技术和设计的现代管理方法,以及采取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