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5个月已推翻多个设想

时间:2019-05-13 00: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5个月已推翻多个设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5个月已推翻多个设想》。

第一篇: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5个月已推翻多个设想

李开复: 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 5 个月已推翻多 个设想
2010 年 03 月 28 日 20:39 腾讯科技咚咏我要评论(2)字号:T|T [导读 导读]李开复表示,其实我觉得任何人创业,就先跳出来开始做,边做边学习边 导读 修正,不要认为自己之前就想一个完美的方案,之后什么都不改。腾讯科技讯(咚咏)3 月 28 日消息,创新工场 CEO 李开复今天在 2010 年深 腾讯科技讯 圳 IT 领袖峰会期间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在创新工场成立前的一些设想已 经不符合当初的预期,进行了修正。

创新工场 CEO 李开复

李开复透露,第一个修正的想法和管理有关。他曾经以为可以组织团队管理 大部分的项目,但是后来发现时间终究有限,无法全部兼顾,因此决定自己团队 做一小部分,其余的精力放在对外投资方面。在创业前,李开复曾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看作是三个平等的方 向。如今他发现,云计算显得很遥远。

他还表示,希望大家的期望值不要那么高,因为也就三四十个工程师,到现 在为止做了三四个月,今年确定会推出几款产品,但是三四十工程师做个七八个 月、八九个月或者十来个月,期望值也不要太高。创新工场不是巨无霸的公司,也不是说有能够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但是做出产品是很有趣的、很实用的。

创新工场 CEO 李开复(腾讯科技摄)

李开复: 腾讯科技对话创新工场 CEO 李开复: 腾讯科技:自从你开始创办创新工厂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在创办之前的 有些想法跟现在的想法有没有一些差别?是否随着发展可能会否定一些曾经的 想法,有过一些怎样的修正?有没有当时没有想到的一些问题? 李开复:有一些。其实我觉得任何人创业,就先跳出来开始做,边做边学习边修正,不要认为自己之前就想一个完美的方案,什么都不改。我们现在做了五 六个月以后,其实整个大方向还是对的,初期的投资,全方位的帮助,青年的创 业者,最优秀的工程师,分析很多国内外的案例点子这些都是 OK 的。有几个地方有点出入:第一个就是,我们本来认为大部分项目可以自己组织 团队来做,现在发现我们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你不可能又去创立一个公司,考 虑投资项目,然后还要再去主导一些创业,所以我们越来越认为我们要有更多的 时间来投资外部的项目。所以自己做一小部分,投资更多外部的,这是一个改变。第二个修正,我觉得当时我们认为说有三个重要的方向,三个平等的方向: 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现在我们觉得这三个是不平等的。移动互联网 是最大的,电子商务也是很大的,云计算比我想象的要更远一些

。当然所谓的近

和远也不是说这三个产业不好,只是作为我们这些技术出身的人来做云计算需要 很大的团队,很长的时间,不适合我们。电子商务其实也跟移动互联网一样好,只是说那些需要技术人的机会会比较 少,那些需要懂得物流的、运作的、懂零售的,这些人反而需要他们的能力和空 间。所以我们现在的比重是倾向移动互联网,其次是电子商务,这个是第二个比 较大的差别。腾讯科技: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总是不停地在问会推出什么产品?这个产品 什么时候推出来,因为期望值太高了,总想知道到底会推出一个怎样特别的产品,这个现在能不能透露一点? 李开复:首先期望值别那么高,我们也就那么三四十个工程师,到现在为止 做了三四个月,今年当然我们很确定会推出几款产品,但是三四十工程师做个七 八个月、八九个月或者十来个月,你的期望值也不要太高。我们不是那种巨无霸 的公司,也不是说有能够改变世界的科学家。我们做的会是很有趣的、很实用的,应该很多人会喜欢用的和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有关的产品,这个主要是我们现 在做或投的项目。更多细节现在不太方便来分享。看好苹果 iPad 产品 腾讯科技:很多人对苹果的 iPad 持很强烈的反对意见,因为现在计算机已 经很先进,速度很快,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功能,为什么苹果要推出 iPad,好 像只是可以运行游戏,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另外有些人认为其实苹果所做的创新 在于让应用更加的容易化,而不是说有一个很糟糕的复杂界面,导致很多老人不 能使用,所以我想 iPad 可能是一个更加具有实用性、应用性,更具有一种科学 美好体验状态的产品,不知道您支持哪种观点? 李开复: 其实我还是看好 iPad,苹果大部分的创新都很成功,除了 Apple TV 以外,过去这五六年几乎每个都成功,所以我不会介意去下赌注。当然大家的顾 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东西是不是稍微厚了一点?为什么没有摄像头?它的生 态系统能不能成功?我们会不会改变我们的使用习惯等等,这些置疑我觉得是自 然的,最终我们会发现这个是否能成功。我觉得苹果的产品往往第一个版本就做 的不错,但是第二个、第三个做的更好,所以我基于这个理由会看好它 第二,我觉得这个产品是基于 iPhone 而不是基于 mac,这个我觉得它是有 长远意义的。短期你可能会批评他说,这个也没有,用户界面怎么这么简单,根 本像个大 iPhone,傻傻的。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想,iPhone 他最大的强处在什 么?在好用。在于它真的是傻瓜型的,任何没有用过电脑的人都能用的,如果我 们真的期

期望做一个任何人都能够一上手就马上可以使用的产品的话,基于 iPhone 是有他的道理的。也代表了这个公司对推广 iPhone 业务的一种雄心壮志,我觉得这个方向性是对的。因为我觉得无论你是在坐车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时候,看着一个平板电脑。

它基于电脑就错了,像 Microsoft 做的 Tablet PC 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 它就是一个 PC,硬要给它做一个翻版式的,还有一大堆插件什么的,你不会用 PC 就不能用,最终没有扩张这个市场。你只是让本来买笔记本的人,改买一个 Tablet PC,然后你希望多收十几二十块的授权费用,这个我觉得不是个革命性 的改变。基于一个 iPhone 的做法也许短期会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我觉得他是一 个易用的,未来长期的象征。因此,我看好它,没有太多的可证明的逻辑思维,但这些是我的思路。谷歌 Android平台还需要时间 腾讯科技:苹果软件商店、音乐商店做的很成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 巨头都在模仿他,包括硬件厂商、运营商,甚至包括他的各大对手。但是我们所 看到的是为什么对手跟不上去?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开复:如果你是说 Android平台现在远远不如 Apple 的平台的话,我觉得 理由可以说是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 Android 起步比较晚,所以你还是要给这个 产品更多的时间。如果把 iPhone 刚开始那段时间去掉的话,我猜想可能不会差 那么多。当然还有很多理由,就是因为 iPhone 全部是一体的,一致化的,Android 要支持各种不同的规格、模式,不是每个运营商跟硬件制造商都支持他的标准,但是我觉得那不是主要的理由。我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和过程,而且像滚雪球一样的,刚开始那批开发 者可能是为了他们的爱去做,我很爱这个平台,这很有趣,我来做这个事情。再 下一批的开发者他们需要看到商业的回报,现在苹果已经滚出了商业的回报了,所以一个新的人跳进去很容易,相对来说其他的平台还没有到这个状态,但是我 觉得只要量够大,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不要太早下定判断说“苹果是唯一的成 功者”,我觉得这不会是只有一个 player 的 game。腾讯科技:如果是一个用户量非常大的运营商推出这样的软件商店,未来有 没有一种可能性,比如说他跟苹果一样可以鼎立? 李开复:我觉得都有可能。我觉得主要看好用户量,谁的用户量最大,他就 应该有希望。从理论角度来说,单一的硬件厂商在一个多元化的软件平台运营一 个商店会比较困难。也就是说某一个硬件厂商在 Android平台上做会碰到一些困 难,如果你只做一个 HP 能用的 Windows 软件,这个不是很奇怪吗?既然是 W

indows 那应该都能用。所以既然要做 Android 就应该都能用,这应该是 Android 的特点,所以我会觉得说只要量大,把软件当做平台,这个应该是未来之路。腾讯科技: 从去年开始,相关部门包括对互联网一些不好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包括注册 IDC、ICP 这方面都有一些要求,这个提高了很多创业者的门槛,有一 大批的创业者有点被拒之门外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李开复:应该更早的去理解整个管理的环境,跟有关的管理机构,如果可能 的话就早点沟通,或者跟业界者做沟通。这方面的话,我觉得其实对创业者是一 个比较不幸的打击,如果更早的沟通,有些情况可能可以避免,但是我也希望未

来这些方面的管理也好、打击也好,能够更早的把这种方式、游戏规则更透明化 的公布出来。我觉得互联网的环境要管治,人人都可以理解,只是说不要突然的,我很惊讶的发现以前是可以的,而现在不行了,这样的状况就很可惜了,因为很 多的精力已经花进去了。所以如果管理的方式和方向、条款能够更早、更透明化 的描述出来,让大家有些时间不要走错方向,或者能够纠正他的方向,我想这是 我希望未来能看到的。腾讯科技: 对于您慎密的回答,创业者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还有一个问题是,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十多年了,刚刚过了经济危机,您对于今年互联网的机会持有 乐观的态度,还是谨慎或者说悲观的态度? 李开复:我是非常乐观的,但是要看领域。刚才我也说了,我们看了很多不 同的领域,我们最乐观的就是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很高的技术门槛,social game 很不幸的在中国没有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得到足够的分成,所以我 不看好。到国外去做国外的游戏平台或者其他平台,面对国外的用户,整体来说 我会比较担心。但是,一定会有一些个体的成功,但毕竟因为国外用户习惯跟中 国不一样,为什么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很困难,中国公司进入国外也不是很容易,所以整体来说我也会比较担忧。也看到一些公司做的还不错,所以应该会有一些 成功案例出现。


第二篇:李开复创新工场

以下是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演讲实录:

李开复:各位腾讯的朋友,各位开发者,大家好!在创新工场的过去这一年半的日子里,我们帮助、扶持中国的创业者、开发者,在刚开始办创新工场的时候,我也在微博上发出了感叹,觉得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不如美国那么开放。所以今天腾讯做的这样一个决定和方向,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也希望这样的一个环境能够帮助中国的互联网越做越开放。

今天我想谈的是根据我自己的背景,谈一下什么叫做平台,什么叫做开放平台?这个很大的程度是基于我过去在国外的一些经验和体验。

另外,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是开发者、创业者,希望在腾讯的平台上或其他的平台上开发自己的软件,然后能够得到巨大的成功,所以根据我过去这18个月的体验,跟1500个创业者接触的体验,给在座的开发者、创业者一些我所领悟出来的一些教训和建议。

最后对于未来的开放平台,我还要再提出几个简单的建议。

首先谈平台这个概念,其实平台并不是过去三年五年,或十年的一件事情,平台已经存在世界上几百年了,无论是过去的电网,还是光纤,这其实都是一个平台。所谓平台,就是一个企业或者国家创造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里面能够很大的程度帮很多创新者、开发者、创业者解决了一些基础的问题,让你们去创业创新的时候,能够不要做那么多事情,帮你把下层的很多事情已经解决了,这样你的创业创新的成本就大幅度地降低,而且重复式的劳动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非常有效率的一个自然规律。

但是这一个一个平台出现了之后,我们感觉到其实平台的力量比想象的更大,我举一个电网的例子,当爱迪生发明电的时候,做第一个电灯泡的时候,当时没有电网的存在,除了发明电灯泡,他还要发明电灯,所以制造的成本是巨大的,当一个一个小的发明出来以后,于是造成了电力公司,造成了电网的存在,一个电网能够促成了更多的创新。但是没有一个电网和电力公司可以发明每一种电器,但是没有电网,也不会有这些创新的存在。所以最终这个平台是促成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他看到了重要的技术和基础,他把这些平台化了,让更多的创业者能够更低的成本来创业来创新。然后这些创新创业者会把用户的需求和技术再带到更高的层次,所以平台和开发者和创业者是两个必须互补互存的。

进入我们今天的互联网领域,这里我举四个例子,在过去的二十年,我们更清晰地可以看到的,就是平台不但存在,而且重要,不但重要,而且有非常快的替换和迭代,而这个替换和迭代最大的因素就来自于开放,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平台如果不够开放,他就会被一个更开放的平台取代,而且取代的非常快。第一个例子是,是七年以前,FACEBOOK是一个小小的网站,在2007年,FACEBOOK做了一个重大的可能也是艰难的决定,就是把它的平台开放出来,当时在一个开放的会议上,他开放了他的平台,从2007年以后,FACEBOOK超过了Myspace。

第二个例子是微软百科全书,可能在座的不知道,微软的百科全书是非常好的一套用传统的编辑方法编出来的书,最后它做成了一个真正的长尾效应,让人人可以参与,把群众的智慧汇聚起来,远远超过任何一个传统的百科全书。

第三个例子是谷歌收购了一个公司,叫做Android,谷歌当时也是看了需要怎么去打败微软,看到微软的技术又好,做的又早,有先发优势、品牌优势,看来是没有办法攻克微软这个竞争对手。所以谷歌就想到了怎么样利用互联网精神,用更开放的方法来打赢这场战争。当时他没有看到苹果是最终的竞争对手,更认为微软是对手。谷歌的这种策略很简单,就是运营商、开发者和手机商,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这就是开放,于是Android现在每年615%的成长,把它的竞争对手又远远的抛开了。

下面谈的是谷歌和雅虎广告的对比,雅虎的业务是在十年前,如果你没有100万美元的广告预算,别想做什么广告,但是谷歌有一个产品现在已经达到每年300亿美金的业务,让任何人,只要有一块钱,就可以购买一个广告,所以他这样激活了全世界200万的广告主,能够自动的在网上加入这个广告平台的业务,然后因此得到了全球的互联网广告龙头的地位。

这里我们看到的四个例子,都是先起者,用开放的方法打败了过去的平台。所以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下,第一个,你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而是与所有你的合作伙伴和开发者的力量来竞争,这非常重要。

第二,你跟开发者有一个分工,你让他们来做他们最适合的事情。

第三,越开放,反而会带来整个生态系统更大的利益,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一些,在美国可以看到一些先例。

到底能够多开放呢?我会把开放的程度用二维的方法来描述,这里继续用美国的例子,美国有比较多的开放平台可以比较。在Y轴我们看到的是数据的丰富度,刚才听到腾讯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努力,而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开放。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只是提供了一个用户入口,其实并没有多开放,但是如果你对一个开发者可以提供用户的基本数据,你就更开放了。

但是FACEBOOK所证实的就是,如果你能把用户的社交链,甚至他的行为、关系,在不违背隐私的前提之下提供给开发者,那么这个就可能带来一个爆发式成长的机会,这个例子里,我想FACEBOOK是最经典的超越Myspace的一个商业案例,如何用开放平台来取代传统的方式,让运营合作伙伴达到最终的胜利。

第二个很好的例子是Twitter,它可能是在X轴达到了一个极限,让你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一些好处和帮助,但是也许会说,我在做某某业务,你不可以介入,或者你可以介入,但是我跟你竞争,可是我有优势。越右边更是全接口的一个状态.Twitter它所做的就是把所有的API都开放了,开放到你可以复制一个Twitter出来,当然我不建议每个平台都这么极端,也可能带来不好的效果,但是Twitter是选择了这么做。

另外是跨平台,虽然每个平台的运营者都希望他的开发者忠诚于他的平台,最好别的平台都不要有,但是实际上开发者一定会最喜欢某一个平台,但是他看到别的平台有赚钱的机会,还是要过去,所以这个时候平台有一个选择,他是要立起很高的壁垒,让人不能过去。在这些领域里,我相信在不影响商业运作,不带来灾难性后果,不影响用户体验的这几个前提之下,一个平台它越做得开放,应该对他和他的合作伙伴都是越好。

还有什么机会呢?还有两个巨大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社交,这里举的一个例子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都知道世界第一游戏,最赚钱的游戏就是《魔兽世界》,他六年在全世界达到了1200万用户。最近新推出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仅仅9天就几乎达到了《魔兽世界》6年达到的用户数,这个告诉我们什么呢?

就告诉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开发者,过去你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积累用户打造品牌。今天如果你有很好的游戏,你用社交链这样一个病毒式的推广方式,你可以非常快的,在两个数量级甚至更多的速度之下,让你的产品被众多的人使用。这也意味着推广已经从过去的搜索,或者是买流量的时代,进化到了一个社交推广的时代,这个在美国已经100%地被接受。在中国,因为过去的社交平台没有足够的开放,可能更多的开发者还不了解这个社交链的开发威力,今天随着腾讯的开放,也希望有更多的业者能够越来越开放,这个带来的机会对开发者,对创业者来说是巨大的。

除了社交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趋势是移动,这里我没有数据显示,但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过去的六个月之中,中国的智能手机、Android手机上的移动的应用的频率增加了6倍,用户数增加了4倍。所以这样在六个月五倍左右的成长之下,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绝对是来临了。如果说社交化造成的是一个病毒式快速的传播,移动化带来的是一个随时随地可以使用,而且多平台、可随身携带,这是一个理解你的用户习惯,理解你的地理位置的智能化的移动平台。

而移动化加社交化,把整个平台又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里举一些美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愤怒的小鸟》,它在仅仅十天达到了一千万次的下载,在Android平台上,有一个公司是完全利用了FACEBOOK,非常快的时间达到1.2亿用户,而且他并不是在FACEBOOK上面做应用,它其实是把1.2亿用户带到了其所营运的网站上,真正获取了这些用户。

我们知道,社交加上移动,它的威力就更大了,可以说是相乘了,这里举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图片分享社区的一个产品,这个公司只有4个员工,但是他在短短的7个月之内,达到了500万的用户,而且这样的一个应用,可能并不会被我们认为是一个非常普及,人人想用的图片社区这样的应用,他为什么能达到呢?就是在今天的移动,非常容易可以拍照,加上社区这样的一个搜索的概念,分享的概念,两个加起来,达到爆炸式的成长。

当然,我们用中国来当例子的话,我觉得微博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微博一方面它绝对是移动化的,让你能够实时传播,它也绝对是社交化的,因为你可以把它传播给你所有的听众。移动加社交,我相信在中国、世界上的平台上,绝对会引爆它的成长率。

所以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者,你们的黄金时代来临了,这里还有几个补充的理由:

一个是用户获取的门槛降低了。在美国用FACEBOOK,在中国你可以用QQ、Q+这样的方式,让你能够更容易的来吸引让用户登录的门槛,非常大程度的降低。左下角有应用商店,在国内腾讯和其他公司也都有商店,让你不再需要去雇一个销售团队,放到网上就可以销售,然后分成。

右上角看到的是开发成本降低,因为有了开源,你不用做所有的开发,而且有了云端的服务,可以让你不用花很多时间去部署你的服务器和带宽。

最后左下角,过去拉投资非常地困难,因为创业成本非常高。要证实互联网创业的想法,可能要几百万美金,现在几十万就可以,像创新工场,也非常容易让那些有潜力的创业者很快可以获取资金,在这样一个非常容易做市场,非常容易开发软件,而且又有平台资助的前提之下,创业者的时代真的是来临了,因为创业成本从来没有在历史上这么低过。

如果在座的已经开始创业了,或者打算想创业,我给各位几个简单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在移动平台上,创业其实跟过去是不太一样的,过去大家想的都是站长、网站、流量,现在更要想的是怎么打造产品,让用户满意,因为用户升级了,在移动平台上,互联网的选择上,用户会有更多的选择,可能会比较高端,这批用户会更高端,所以他们更挑剔,所以你也要理解他们的习惯和需求。还有,过去靠搜索引擎优化,靠优化,可以获取很大的流量,流量来了,用户不那么懂,然后他就被你吸下来,留下来了,但是今天的用户越来越聪明,所以你要去打造好的产品,然后你要第一步获取他,用社区的方法来获取非常重要,这跟过去很多条件和需求,还有需要什么人来做,都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很多创业者听到了移动,就想到了SP时代非常难、非常少的渠道的选择,非常不好的分成模式,还有用户没什么选择就被捆绑了,付了费可能都不知道,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看到在今年智能手机可能达到六千万左右的水平,虽然六千万跟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相比还是一个比较小的比例,但是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端的消费群体,值得我们去开发软件,各位如果想做移动的话,更多的要往前看。用智能手机如果想赚钱,最主要的两个模式,一个是靠移动广告,虽然现在还不足够成熟。第二个,刚开始是免费的,然后是增值的,跟过去SP扣费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因为现在用户精明了,所以你一定要先免费地请他来用一段时间,他喜欢了,他自然会愿意用虚拟物品或其他的方式来付费。

大家都在谈LBS,LBS在美国非常火,在中国也会火,但是现在还没有,现在要开始创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本地线上线下的结合,LBS的创业都可以做,但是如果在座的创业者想做右边的这种业务,可能你要有耐心,因为这样的一个用户习惯和培养,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如果你想做社交,或者是微博,或者是娱乐,游戏这些方面,市场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做。

第三个建议,可能各位也有考虑到,在某些业界一下就崛起了一个公司,很难跟他竞争了,今天如果你说你要去跟苹果等等竞争,都越来越困难,那么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平台化、社区化、移动化的社会里面,这些巨头多快会崛起呢?这个我们也不能精确的确定,但是如果你观察一下《愤怒的小鸟》也好,《植物大战僵尸》也好,或者一些新的技术的崛起这一类的,看来一个细分领域,在某一个平台上出现一个霸主,可能是一到两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今天如果你想创业,然后你看到了一个细分领域,你觉得是有机会的,你只要研究了,理解了,就跳进去做,你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你看到一个霸主已经开始崛起了,你就要算一算你离他是不是已经有两年的距离,如果是两年的距离,可能就要找另外一个领域。

好的消息是,今天移动化和社交化都非常地新,所以整个领域还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机会还是有很多,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蓝海,所以今天赶快要跳过去。

第三个介绍,注意在不同的阶段,创业的时候要有不同的考量。如果刚开始考虑创业,首先的建议,不要坚持创业,如果你今天在某个大公司工作,听了我讲的,觉得不错,想回去创业了,白天上班,晚上创业,这样是不行的。因为移动加社交走得太快,跑得太快了,如果你在这边每天3小时创业,他们在12小时创业,你肯定是没有机会的,所以如果你想做,就跳进去做,就要有承诺,创业是艰难的,是拼命的事情。要找一个非常好的核心团队,要看准这个大的趋势,趋势看对了,其实一切就会非常简单。如果这个产品已经启动的话,你更需要重视的就是要专注地把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推出来,然后以迭代的方式越做越好。如果你的产品已经推出去了,你就要更重点地去推广他,希望很快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使用。

在一个平台商之上,我们当然希望每个平台都非常开放,但是平台自己可能也会想做一些应用的开发,所以这时候你也要小心地去挑选,怎么样一方面完全利用到所有平台推广的资源,但是不要去做那些平台可能自己会做的一些应用,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去增加你真正的竞争地位。也就是说,你在运营方面、技术方面、产品方面、用户的认知方面、品牌方面,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强大的,刚才说的巨无霸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谁都不怕了。

我们创新工场也碰到了很多创业者在初期犯了不少的错误,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具体讲了,欢迎你到网上去搜这一篇文章,我们讲的是非常详细的,是我的合伙人汪华写的一篇文章。

对于平台,这里我再提几个建议,如果一个平台可以更细腻地公开自己长期要做什么项目,做什么应用,还有哪一些是自己永远不会做的,或者一段时间不会做的,然后言出必行,这个我觉得对开发者有帮助。开发者不会天真地假设平台永远不会做任何的应用,那是一个完美状态。所以如果能够更早有这种预警的机制,无论是政策要改变,还是其他要改变,让开发者更早的沟通,是非常好的。

所以在座的创业者,如果你们觉得今天腾讯的开放平台是你们好的合作伙伴,当你们需要资金的时候,当你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希望可以考虑创新工场做你们的投资方,谢谢大家。

第三篇: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的演讲稿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的演讲稿

非常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大家上周肯定已经听到了我离职的消息。网上的说法很多,今天我想还是跟大家交流一下。另外,更重要的是,向大家详细说明我的下一步方向。

2009年,是我职业经理人生涯的第20个年头。从苹果、SGI到微软和谷歌,我踏踏实实地走过了20年职业经理人生涯。但过去半年来,我的心中总有一种急迫感,心中常有个声音告诉自己:是开始职业人生新篇章的时候了。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在北京创立创新工场。

大家都在追问我,为什么?其实,我过去的20年职业生涯中,有过三次职业变动,但不变的是心中的一个追求、一个职业坐标,那就是:尽我所能,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而过去10年来,我接近中国、接近中国青年的梦想越来越清晰。同时,我也希望用最可以掌控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可以说,“创新”、“中国”、“青年”是深深打动我的主旋律。所以,今天的变动看起来是一个转折,实际上却是一种自然的延续,一种跳跃中的传承。

今年4月,我与谷歌签订的四年合约期满。4月20日,公司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和我的直接上司Alan Eustace约我谈续约的事。总部对过去四年,谷歌中国取得的成绩深表满意。为了事业的稳步发展,公司自然希望中国领导层高度稳定。但对于我,公司正健康、稳步发展,功成身退,这是一个最佳时机。于是我非常坦诚地告诉他们,我可能不会续约。我的回答自然出乎他们的预料。但是,他们希望我能回去仔细考虑一下。

我原计划6月底到总部正式辞职,并且当面感谢Eric和Alan对我多年来的支持和关照。但6月18日,一件事情打乱了我的计划:谷歌中国碰到一个严峻的挑战,也就是大家都已经了解的“涉黄”案。我虽然有个人的时间表,但我也明理:绝不能在公司面临这么大危机时离开。我也坚信,我可以带领公司应对挑战。

于是,我们以最快速度过滤搜索结果里的相关链接。同时,最大程度地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7月中旬在和部委领导见面时,领导们一致肯定:谷歌中国在打击低俗内容方面态度认真,而且非常有效,通过了政府的测试。7月中旬开始,谷歌中国重新回到平稳发展的轨道上。

得到这个好消息后,我马不停蹄地带着团队做了一个新的品牌推广计划给总部,内容大致为:公司产品已经领先业界,万事俱备,必须在推广上下大力气、花大工夫。这份关键的报告得到批准并且开始运行之后,我才决定重提个人计划。8月初,我再次到总部和Eric、Alan和其他高管约谈我的离职计划。之前,他们已经给出了破例的条件挽留我,同时,他们看到我在六月危机时的超强度工作,以及在新推广计划设计上的呕心沥血,都以为我会接受续约的邀请。

但是,我对他们说:我非常感谢公司对我的安排。但我想我已经下定了决心,谷歌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平稳的阶段,而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我想去弥补它。我可能去创办一个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创新工场,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想,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这也是我从心的选择。

我得到了他们真诚的祝福。今天,我仍然感谢谷歌让我学到了很多,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在我热爱的土壤上,创办了这么一个有朝气、有创意的公司。我也非常舍不得这些员工。我对过去四年,对于公司,对于我的领导们充满感激、感恩。但是新使命的召唤,让我作出了新的选择,我必须继续向前。

我的创业计划得到好友,美国中经合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宇环先生(Peter Liu)的大力支持。他执掌的中经合集团是中国风险投资的鼻祖。虽然目前整个经济依然没有走出阴影,但他爽快地投入了五百万美金,作为创新工场的启动资金。过去几周,除了刘宇环先生之外,我们还获得了柳传志、郭台铭、俞敏洪、陈士骏等业界精英的投资,确保了我们在未来5年中用8亿人民币打造创新工场的计划。同时,我也非常荣幸,获得北京市政府和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今天,苟仲文副市长能亲临现场,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

下面,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新事业--创新工场这个新模式。

目前,在中国,创业者通常要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缺少创业和管理经验、欠缺初期启动资金、难以吸引卓越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使得创业实际成功率并不高。而美国硅谷这个创业者的摇篮,已经形成了从天使投资到中、后期风险投资的完整的、流水线式的体系。一个好的想法哪怕是在概念验证期都可以获得10~50万美元天使资金的支持。而天使投资人又往往是前成功创业者或公司高管,有着深厚的业界经验和背景,除了资金之外能够给创新公司带来他们的视野和业界关系,导入专业人员和管理经验,之后风险投资会对天使项目后期跟进。2008年,美国的天使投资占风险投资总体盘子的40%至50%,共有26万多个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和组织。然而在中国,虽然2000年以来风险投资快速发展,但是天使投资群体还未成熟,天使投资领域仍是一大块空白。风险投资苦于找不到足够多的、后期的好项目,创业者苦于找不到足够的早期支持。

像美国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天使投资群体在中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创新工场的诞生就是要填补这个空白,带来规模化、产业化的天使投资,用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甄选出最优秀的创意、创业者、工程师,把每一个创业环节和资源进行最佳整合,帮助创业者,确保其初期的良性发展。我们希望开创出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项目,加以研发和市场运营。当项目成熟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剥离母公司成为独立子公司,直至最后上市或被收购。我希望能够建立“天使投资 + 创新产品构建”这样一个全新的创业投资模式。

创新工场将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选择相关技术作为创业起点。

创新工场的主要预期分为三部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我们的帮助下实现梦想、创造奇迹;从公司商业运作的角度,希望每年能够孵化出3-5个成熟的公司,看到他们一天天的成长;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希望在几年之后就能够有对投资者有优厚的回报。

我相信,我的技术背景、我过去20年职业经理人生涯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产业关系、我在业内人才中的影响力、国际化的视野和沟通能力能够很好的帮助创业者建立团队、建立团队文化、提升领导力、提高创业成功率。这也是我们创建创新工场的初衷。

提出离职后,我给潜在的投资人做过几场有关创新工场商业模式的报告。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仅仅一个月就完成了这么大型的融资,获得了业界这么多知名人士的鼎力支持。当然,这一方面表明投资者对我的信

任,但更重要的,反映的是他们对创新工场这个商业模式是看好的,是充满信心的。这样的认可,对于我和创新工场是莫大的鼓舞。

说到创新工场,我觉得,我有太多太多想跟大家分享。今天时间有限,我先介绍到这里。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特别感谢各位过去多年来对我持续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在我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经常得到你们真诚的支持和鼓励。有时,面临互联网上的谣言,因为有你们这些专业的、正直的媒体的存在,让我感到温暖,感觉未来是有希望的。我希望以后你们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和我的工作。我们的友情是永远的。

诸位肯定已经看见了,资料袋里有我特别赠送的珍藏版新书《世界因我不同 – 李开复自传》。书中真实记录了我20年来从业的心路历程、我的信念、我对未来的期许。这本书会在9月中旬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行。今天提前送给大家先睹为快,也表示我对大家的一个特别感谢!

谢谢大家!

第四篇:李开复详解创新工场创意流程

李开复详解创新工场创意流程

“昨天晚上我还接到投资机构的电话,要1000万美元的投资额度。”刚从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离任的李开复昨日接受CBN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的创业计划是开创一个天使投资+创新产品和团队的平台,名为“创新工场”,目标是开辟中国天使投资的新模式。

第一个五年周期内,李开复计划募集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29天之内这个额度就募集过半了,第一轮先投入1500万美元。”李开复表示,他只来得及用一个星期时间去正式拜访投资者,而整个创新工场也只筹备了29天。

在这一个星期之内李开复拜访了12位投资者,其中包括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600811,股吧)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俊。除了陈士俊进行了个人投资外,前三者均代表公司以机构投资者身份介入,目前一共募集了9个投资股东的投资。

“我在去年6月就想离职去美国的一个风险投资机构,但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个人准备不够充分,因此没能成行。”李开复透露,他在6月得病期间躺在床上,再一次仔细思考了自己未来15年的事业方向,最终决定要放弃再度续约谷歌4年,动手开始创业。

李开复表示,募集的不仅是8亿元资金,而且包括联想和鸿海等IT巨头的相关资源,以及柳传志等投资者作为创业导师,每个人都会支持这一平台。

郭台铭表示,他从1991年结识李开复,到今年已经18年了。从苹果、SGI,到微软、谷歌,李开复每加入一家新公司,他们就会有不同的交流,因此他愿意成为李开复的创始投资人。

创新工场的规模被李开复设定为110人,其中包括创业者,以及支持性的法务、财务和人事,采用谷歌内部对于创意项目的筛选模式。这些员工首先产生大批创意,然后在内部进行投票排序,李开复进行最后的评定,每年从中挑选出20个创意去尝试,然后经过测试再挑选出10个项目,最后一步筛选成立5个分公司。此后,李开复会帮助5个公司挑选团队,进行人员搭配,开始真正的商业运营。李开复表示,从创意到项目会用3~5个月的时间,从项目到公司会用6~9个月,整个周期会用1年时间去尝试。

一旦形成之后,内部子公司会脱离创新工场的平台,成为独立公司,这5个独立公司还可以挖走创新工场内部的人,组成团队。李开复会帮助这些公司去寻找诸如红杉和IDG等风险投资,创新工场也会参与追投,持股20%或30%。

随后,创新工场每年会补充被5个公司“挖走”的约50个人员,持续保持110人的规模,同时进行新一轮的创业筛选。如果顺利,李开复计划打造50个公司,支持500个创业者。

李开复表示,创新工场主要的领域是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目前不会对外投资也不会接受商业计划书,只接受创业者进入这个平台,网站在昨日9:30正式上线,创业者可以提交简历。“目前创新工场只有3个人的团队。”李开复表示,只有他和秘书以及一位公关人员。而他需要的创业者是已经有IT公司等工作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也欢迎大学生来应聘,但是提供给大学生的名额不多,因为大学生还缺乏创业经验,并不是十分合适。

“我现在已经接到了很多要注资的要求和几十封自荐信。”李开复表示,整个平台半年内应该会搭建完毕,希望能将天使投资的模式带到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的新境界。

柳传志表示,李开复曾经在中国的谷歌、微软都做过领导工作,既有领导的实践经验,又有创新意识。他用创新工场这种新的模式开展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值得支持。

事实上,天使投资是美国早期创业和创新的主要支柱。在美国,目前的天使投资能够占风险投资总盘子的40%至50%。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下属的创业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表明,2008年,美国共有26万多个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他们为55480个创业企业提供了总额为192亿美元的投资。

据清科集团提供的数据,由于看好中国市场,风险投资大规模涌入中国,与此同时,天使投资却难觅身影。李开复的思考是,希望创新工场的诞生填补这个空白,创新工场将从招聘工程师、创业者开始,打造多个团队,开创出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项目,分团队对不同项目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直至项目成熟,剥离母体成为独立子公司,甚至最后上市或被收购。

第五篇:李开复的创业史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

致富专题 zt.hao315.tv qyue

李开复的创业史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

激情与创意,是创业的最关键要素。从李开复离开Google去创业的选择可以看出,他的创业是有激情的,其商业模式也是极具创意的。然而对众多创业者更有价值的启示在于:一定要去做,即便是充满风险,否则再有激情与创意,充其量也只是纸上谈兵。

下载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5个月已推翻多个设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5个月已推翻多个设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