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浅谈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来源:本网原创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3日 背景:放大 字体 缩小
自实施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以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地税局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税收收入连年递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12万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探讨如下:
一、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2011 年截至3月31日,共受理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4150人次,较上年增加1300人,总计申报年所得额114582.52万元,应纳税额12051.58万元,实际已扣税款11968.86万元,补缴税款82.73万元。
从今年申报情况来看,申报人数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采矿业、金融业、制造业。申报人数位居前三位的职业是:公司股东、企事业高层管理人员、行政高层管理人员。
从行业构成看,主要集中在金融、石油、电力、烟草、保险、房地产、电信、建筑、律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等较高收入行业。
从人员构成看,主要是公司股东、企事业高层管理人员、行政高层管理人员、在华外籍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承包人、编辑、保险经纪人、教授、律师、会计师等。
从所得项目构成看,主要是工资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其中“工资薪金所得”就占总申报人数的90%以上。
从补缴税款情况看,补缴税款的项目有“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及“财产租赁所得”。补缴税款数额最大的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其次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2010年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
二、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中存在问题
(一)造成实际税负不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自行申报的起点定为年所得12万元,不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国外很少采用的纯粹分类所得税制,最大问题是极易使收入相同者由于所得来源不同而导致税负不同。
(二)纳税人“年所得”确定及申报困难。大多数纳税人并未对全年收入有详细的收入
记录,或没有完整地保存收入凭证和完税凭证,造成对于收入项目多、次数多、收入分散,每次(项)收入额相对较小,且多为现金收入的纳税人,准确掌握及申报其全年所得有一定的困难。
(二)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监控难度大。目前,尚未能形成相关部门、支付单位与税务机关之间信息传递的配合机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基础信息的掌握并不完备。同时,各地税务机关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传递和共享难以实现。在纳税人所得项目比较多,支付地点相对分散,又多以现金形式取得的情况下,对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个体从业人员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监控难度大。
二、进一步完善自行纳税申报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意识。税务机关应以税法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税法宣传活动,充分借助于网络、短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发挥电视、电台、报纸等涉及范围广的媒体作用,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样性、多渠道地宣传辅导,特别是对于高收入的涉外企业,要印发中英文对照版宣传材料,要做到使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基本知识家喻户晓,使纳税人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对税法的认知程度和遵从程度,提高自行申报纳税意识。
(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第一,建议尽快调整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以纯所得为课税对象,实行混合所得税制,并最终过渡到综合所得税制。从个人收入总额中扣除各项相关成本,以及赡养纳税人本人、纳税人所抚养家属的生计费用和其他必要的费用,正确反映纳税能力,起到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的作用;第二,制定“年所得”的标准计算公式,提供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代理机构。统一规定各单位工资单(或个人收入凭证)的标准格式,体现出规定口径计算的“年所得”;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必须向纳税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收入凭证和扣缴税款凭证,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年初向纳税人提供上年度符合标准口径的已缴税完税证明。
(三)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提高扣缴申报质量。加强对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信息的分析利用,定期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将双方申报不一致的信息作为税务检查的重点。在建立和完善税务机关之间个人信息传递共享机制的同时,强化相关部门、金融部门及支付单位向税务机关及时传递个人涉税信息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尽快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和准确查询
第二篇: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及改进建议
公共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及改进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岳树民刘泉
摘要:目前,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已进入实施阶段。虽然在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就明确了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要进行纳税申报,但由于人们纳税意识较弱,以及在长期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制度中形成的习惯性依赖,人们对自行纳税申报的认识和准备不足。纳税申报的一些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并妥善处理,在做好本次纳税申报的同时也为以后的纳税申报奠定良好基础。
一、纳税人自行申报存在的问题
1.纳税人前期准备不足,“年所得”确定及其申报存在困难和不便。由于认识不够,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多数纳税人并未就终了后的纳税申报作相应准备,对全年收入没有详细的收入记录,或没有完整地保存收入凭证和完税凭证。这样,对于收入项目单
一、集中,或多为大额收入,以及税务机关着重监管的重点纳税人,就年内收入进行申报相对较为容易。而对于收入项目多、次数多、收入分散,每次(项)收入额相对较小,且多为现金收入的纳税人,准确理清及申报其全年所得确实有一定困难。
纳税人有多项所得,在没有取得或没有完整保存收入凭证、完税凭证,也没有详细收入记录的情况下,确认自己的年所得是否超过12万元,以及进行准确申报,需要分别从任职受雇单位、证券公司、银行和其他支付单位等取得相关的收入凭证和完税凭证,这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相当繁琐的工作,增加了纳税人负担。而此时,相关支付单位是否能够或愿意给纳税人开具相关凭证也是难以肯定的事情,若是异地所得再次索取相关凭证更是困难。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做好本次及以后纳税申报工作非常重要。
按照规定,纳税人即使足额缴清了税款,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也需要办理申报。这样,对于采取自行申报方式且已足额缴清税款的,纳税人必须对同一笔收入履行两次申报义务,税务机关两次受理同一笔收入的申报,增加了征纳成本。应根据节省、简化、便利的原则,对现行制度进行相应改革,避免纳税人两次申报。
2.某些项目的年所得确定存在难度。国家税务总局已出台相关办法,对各项所得的年所得计算方法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计算时仍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工资、薪金的年所得确定依然存在一定困难。根据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及附加减除费用的收入额计算。实际上,纳税人每月实际领到的工资并不等于这个“收入额”。有些单位的工资单并不清晰,如对独生子女费等免税项目并未单独列出,甚至某些单位将部分税后收入直接转入个人账户,并不在工资单中列示,也没有完税凭证;按照现行政策许多需要列入工资薪金所得课税的项目,如旅游奖励、商业保险、认购股票从雇主
取得折扣等收入数额,个人难以准确掌握;在任职单位有详细工资清单和完税凭证的情况下,纳税人也难以清楚掌握“三险一金”的扣缴比例以及超缴的数额。
(2)家庭或夫妻双方共同收入如何确定。从目前来看,家庭或夫妻双方共同的财产转让、租赁取得的所得,家庭储蓄及股票投资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等。这类收入是计入某一特定家庭成员的年所得还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分割后计入各自所得?如允许分割,如何分割?对共同收入分割与否以及如何分割会对纳税人是否达到自行申报标准产生影响。
(3)有关盈亏相抵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一,《通知》规定,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合伙)企业投资的,合伙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但对于有亏损的怎么处理没有明确,是否允许盈亏相抵。若允许盈亏相抵,相抵后为亏损时,又如何处理?第二,《通知》对股票转让所得盈亏相抵为负数的,规定此项所得按“零”填写。除股票之外的其他财产转让盈亏如何处理,以及其他不同类财产有盈有亏时如何处理没有明确。对以上有关盈亏处理做出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合理性,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年收支净额为负、经济处于困境的人仍要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中部分所得确定存在一定困难。对于从股票投资中取得的部分所得,如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的红股,以及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红利,在由支付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记入个人股票账户,纳税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在纳税申报时对这部分年所得确定存在一定困难。同时,纳税人能否区分开资本公积金送股与盈余公积金送股也是一个问题。另外,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价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份、现金等收入暂免征收流通股股东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那么,这部分所得是否计入个人所得申报?如何计入?
二、税务机关实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无法全面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对纳税申报准确性监控困难。目前条件下未能形成有效的相关公共管理部门、支付单位与税务机关之间信息传递的配合机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基础信息的掌握并不完备;同时,各地税务机关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传递和共享难以实现。主管税务机关获取纳税人收入信息的渠道少,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在纳税人所得项目比较多,支付地点相对分散,又多以现金形式取得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自行申报情况的监控存在困难,这是当前及今后需要着力完善的重要环节。
2.某些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存在困难。
(1)《办法》中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每年法定申报期间,通过适当方式,提醒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一是主管税务机关难以完全掌握哪些人年所得超过12万元,使提醒义务难以全面履行。二是为纳税争议埋下隐患。纳税人可能会以没有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的提醒,或以提醒方式不当为由,不履行纳税申报义务。三是这里的“提醒申报”与征管法中的“通知申报”有何区别?“提醒”是否等同于“通知”?税
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属于偷税行为;“提醒申报”而纳税人未申报应如何定性?
(2)对纳税人随意变更申报地点,又不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行为,《办法》没有规定如何处理。在实践中,选择纳税地点容易被纳税人作为逃避纳税义务的手段,也易导致地区间税收恶性竞争。如果纳税人变更申报地点不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原主管税务机关也无法按《办法》的规定将纳税人的信息传递给新的主管税务机关。
(3)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的工作量较大。以北京市为例,按照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为20万人,平均2个小时审核一份申报计算(这里的审核只包括受理申报时的逻辑审核和税收管理员的案头审核和调查,不包括基础信息采集、资料传递、整理、建档等工作,也不考虑调查时需两人执法等因素),需要5万个工作日。因此,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高效的纳税申报审核工作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3.对纳税人取得收入后未及时申报的法律责任问题。对纳税人取得收入时应进行纳税申报却未按期申报的,次年汇总申报时是否处罚?假设某纳税人有从两处取得工资薪金或取得应税收入没有扣缴义务人的情形,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按照规定在次月七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也没有掌握这一信息,因而也没有做出处罚。若纳税人在次年初申报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不申报行为不进行处罚,有违税法规定;若处罚,纳税人很可能隐瞒这笔收入,只对已缴纳税款的收入进行申报,以逃避处罚。从而形成未申报的收入此次仍不申报,使自行纳税申报失去意义。
4.纳税人自行选择申报方式是否恰当。《办法》规定,纳税人可以自行选择申报方式。《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采取除直接申报以外的其他申报方式时须经税务机关批准。下位法与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可能造成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申报与受理衔接上出现问题。
三、完善自行纳税申报制度的建议
我们认为,首先,我国目前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要求自行申报的制度设计超越了目前税收管理的外部基础条件和现有征管技术条件。因此,自行纳税申报的规范和其效果的全面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自行纳税申报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其次,从当前看,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纳税人如实纳税申报还依赖于纳税人的诚实,而不是制度约束。在没有其它相关部门提供个人收入信息及有效收入控管制度的情况下,自行纳税申报的积极作用都将趋弱,因此,需要建立起有效促使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制度体系。再次,若没有对依法申报者的有效激励和对违法者的严厉惩处机制,将不利于全民纳税意识的培养,甚至会恶化税收环境。
自行纳税申报对于我国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增强公民纳税意识等都有着积极意义。推行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制度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必然。针对现实的税收环境、征管水平和技术条件,从做好本次和以后自行纳税申报的角度,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自行纳税申报的配套制度。(1)制定纳税人各类、各项收入按《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和《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通知》规定的口径计算“年所得”的标准计算公式,详尽目前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供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代理机构。统一规定各单位工资单(或个人收入凭证)的标准格式,体现出规定口径计算的“年所得”;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必须向纳税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收入凭证和扣缴税款凭证。具备条件的扣缴义务人应在年初向纳税人提供上从本单位取得的“年所得”的凭证。(2)对夫妻或家庭共同取得的收入是否划分、如何划分做出规定,以准确确定每个人的年所得。(3)取消有关提醒的规定,避免与税收征管法中的“通知”产生混淆;或将其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在每年法定申报期间,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提醒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但税务机关未提醒或提醒方式不当,不免除纳税人不履行申报义务的法律责任”。提醒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税务机关为搞好税收征管而进行的一项纳税服务工作,不应作为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4)对申报地点的初次确定给予纳税人充分的选择权,同时对变更申报地点的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对纳税人改变申报地点进行限制。(5)取消纳税人在取得收入时办理申报的规定,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度的同时,实行预缴制度,终了后汇总申报,多退少补,避免重复申报。此次申报中,对纳税人在上取得收入应进行纳税申报而未申报,在此次一同申报的,应豁免其上应申报而未申报的法律责任,以鼓励纳税人如实申报。(6)向社会公布有资质的税务代理机构和代理收费标准;制定规范、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委托申报协议(合同)范本。可以考虑设计适合记录个人收支的账簿,开发个人(家庭)记账和计算个人所得税软件,免费发放,建议纳税人选择使用。
2.尽快推广个人账户制度,强化非现金结算。在全社会,首先在城镇居民中推广个人账户制度,对个人收支达到一定数额,强制使用支票、银行卡等非现金结算方式,单位对个人的支付一律采取非现金形式,缩小现金交易范围和交易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个人身份为唯一识别标识的个人基础信息及收入征管信息系统,该系统必须拥有海量检索和比对、分析功能,尽快实现全国联网以及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为提升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3.进一步加大对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提高扣缴申报质量。全员全额扣缴申报资料的数据信息对核查自行申报资料具有很强针对性,是税务机关核对纳税人申报是否真实、完整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信息的分析利用,定期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将双方申报不一致的信息作为税务检查的重点。在建立和完善税务机关之间个人信息传递共享机制的同时,强化公共管理部门、金融部门及支付单位向税务机关及时传递个人涉税信息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尽快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和准确查询。
4.建立诚信纳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通过法规的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在办理个人贷款、按揭业务,公证机构在办理个人以工资等收入为他人提供担保,以及其他需要证明个人收入的情形,必须以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或纳税申报凭证作为收入证明。改变目前由任职
受雇单位开具收入证明的做法。也可将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作为判断拟录用人员是否具有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之一。(2)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义务履行情况作为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法规形式将个人纳税信用作为个人申请注册企业、担任企业负责人以及进入公共部门的必要条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受注册或变更申请时,核对申请人和相关人员的纳税信用情况,无不良纳税记录的方可受理其企业注册申请,方可担任企业负责人;行政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将个人纳税信用作为录用标准之一。(3)借鉴韩国绿表申报特别优惠制度和日本蓝色申报优惠制度,建立我国纳税奖励制度,鼓励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5.建立有效的善意提醒制度。作为纳税服务工作,税务机关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个人纳税申报适时进行广泛提醒,如在完税凭证、发票、购物凭证等凭据上印制办理纳税申报的提示语;在各类媒体发布自行申报的相关规定;对年所得可能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利用信函、电话、短信等方式个别提醒,提高提醒的针对性。建立扣缴义务人提醒制度,规定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一次或一个月累计支付金额达到1万元时,应提醒纳税人注意有关自行纳税申报的规定,并发放税务机关提供的申报指南。通过广泛的和有针对性的善意提醒,提高社会成员的纳税意识,为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6.结合今年的纳税申报对纳税人进行广泛宣讲。从现在起应以现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办法和口径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宣传和辅导,让纳税人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办法、个人年所得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申报而未申报或不实申报的法律责任。让纳税人知晓应作好收入记录,为下一的自行纳税申报做好准备。这次申报,作为一个特例,应要求有关单位为纳税人提供进行申报的相关资料数据,以使纳税人准确申报;根据纳税人收入状况,税务机关或税务机关委托税务代理机构辅导重点纳税人进行申报。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及改进建议
公共经济评论
2007年第1期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及改进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岳树民 刘泉
摘要:目前,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已进入实施阶段。虽然在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就明确了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要进行纳税申报,但由于人们纳税意识较弱,以及在长期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制度中形成的习惯性依赖,人们对自行纳税申报的认识和准备不足。纳税申报的一些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并妥善处理,在做好本次纳税申报的同时也为以后的纳税申报奠定良好基础。
一、纳税人自行申报存在的问题
1.纳税人前期准备不足,“年所得”确定及其申报存在困难和不便。由于认识不够,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多数纳税人并未就终了后的纳税申报作相应准备,对全年收入没有详细的收入记录,或没有完整地保存收入凭证和完税凭证。这样,对于收入项目单
一、集中,或多为大额收入,以及税务机关着重监管的重点纳税人,就年内收入进行申报相对较为容易。而对于收入项目多、次数多、收入分散,每次(项)收入额相对较小,且多为现金收入的纳税人,准确理清及申报其全年所得确实有一定困难。
纳税人有多项所得,在没有取得或没有完整保存收入凭证、完税凭证,也没有详细收入记录的情况下,确认自己的年所得是否超过12万元,以及进行准确申报,需要分别从任职受雇单位、证券公司、银行和其他支付单位等取得相关的收入凭证和完税凭证,这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相当繁琐的工作,增加了纳税人负担。而此时,相关支付单位是否能够或愿意给纳税人开具相关凭证也是难以肯定的事情,若是异地所得再次索取相关凭证更是困难。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做好本次及以后纳税申报工作非常重要。
按照规定,纳税人即使足额缴清了税款,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也需要办理申报。这样,对于采取自行申报方式且已足额缴清税款的,纳税人必须对同一笔收入履行两次申报义务,税务机关两次受理同一笔收入的申报,增加了征纳成本。应根据节省、简化、便利的原则,对现行制度进行相应改革,避免纳税人两次申报。
2.某些项目的年所得确定存在难度。国家税务总局已出台相关办法,对各项所得的年所得计算方法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计算时仍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工资、薪金的年所得确定依然存在一定困难。根据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及附加减除费用的收入额计算。实际上,纳税人每月实际领到的工资并不等于这个“收入额”。有些单位的工资单并不清晰,如对独生子女费等免税项目并未单独列出,甚至某些单位将部分税后收入直接转入个人账户,并不在工资单中列示,也没有完税凭证;按照现行政策许多需要列入工资薪金所得课税的项目,如旅游奖励、商业保险、认购股票从雇主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及改进建议
取得折扣等收入数额,个人难以准确掌握;在任职单位有详细工资清单和完税凭证的情况下,纳税人也难以清楚掌握“三险一金”的扣缴比例以及超缴的数额。
(2)家庭或夫妻双方共同收入如何确定。从目前来看,家庭或夫妻双方共同的财产转让、租赁取得的所得,家庭储蓄及股票投资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等。这类收入是计入某一特定家庭成员的年所得还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分割后计入各自所得?如允许分割,如何分割?对共同收入分割与否以及如何分割会对纳税人是否达到自行申报标准产生影响。
(3)有关盈亏相抵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一,《通知》规定,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合伙)企业投资的,合伙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但对于有亏损的怎么处理没有明确,是否允许盈亏相抵。若允许盈亏相抵,相抵后为亏损时,又如何处理?第二,《通知》对股票转让所得盈亏相抵为负数的,规定此项所得按“零”填写。除股票之外的其他财产转让盈亏如何处理,以及其他不同类财产有盈有亏时如何处理没有明确。对以上有关盈亏处理做出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合理性,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年收支净额为负、经济处于困境的人仍要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中部分所得确定存在一定困难。对于从股票投资中取得的部分所得,如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的红股,以及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红利,在由支付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记入个人股票账户,纳税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在纳税申报时对这部分年所得确定存在一定困难。同时,纳税人能否区分开资本公积金送股与盈余公积金送股也是一个问题。另外,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价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份、现金等收入暂免征收流通股股东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那么,这部分所得是否计入个人所得申报?如何计入?
二、税务机关实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无法全面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对纳税申报准确性监控困难。目前条件下未能形成有效的相关公共管理部门、支付单位与税务机关之间信息传递的配合机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基础信息的掌握并不完备;同时,各地税务机关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传递和共享难以实现。主管税务机关获取纳税人收入信息的渠道少,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在纳税人所得项目比较多,支付地点相对分散,又多以现金形式取得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自行申报情况的监控存在困难,这是当前及今后需要着力完善的重要环节。
2.某些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存在困难。
(1)《办法》中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每年法定申报期间,通过适当方式,提醒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一是主管税务机关难以完全掌握哪些人年所得超过12万元,使提醒义务难以全面履行。二是为纳税争议埋下隐患。纳税人可能会以没有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的提醒,或以提醒方式不当为由,不履行纳税申报义务。三是这里的“提醒申报”与征管法中的“通知申报”有何区别?“提醒”是否等同于“通知”?税公共经济评论
2007年第1期
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属于偷税行为;“提醒申报”而纳税人未申报应如何定性?
(2)对纳税人随意变更申报地点,又不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行为,《办法》没有规定如何处理。在实践中,选择纳税地点容易被纳税人作为逃避纳税义务的手段,也易导致地区间税收恶性竞争。如果纳税人变更申报地点不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原主管税务机关也无法按《办法》的规定将纳税人的信息传递给新的主管税务机关。
(3)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的工作量较大。以北京市为例,按照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为20万人,平均2个小时审核一份申报计算(这里的审核只包括受理申报时的逻辑审核和税收管理员的案头审核和调查,不包括基础信息采集、资料传递、整理、建档等工作,也不考虑调查时需两人执法等因素),需要5万个工作日。因此,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高效的纳税申报审核工作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3.对纳税人取得收入后未及时申报的法律责任问题。对纳税人取得收入时应进行纳税申报却未按期申报的,次年汇总申报时是否处罚?假设某纳税人有从两处取得工资薪金或取得应税收入没有扣缴义务人的情形,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按照规定在次月七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也没有掌握这一信息,因而也没有做出处罚。若纳税人在次年初申报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不申报行为不进行处罚,有违税法规定;若处罚,纳税人很可能隐瞒这笔收入,只对已缴纳税款的收入进行申报,以逃避处罚。从而形成未申报的收入此次仍不申报,使自行纳税申报失去意义。
4.纳税人自行选择申报方式是否恰当。《办法》规定,纳税人可以自行选择申报方式。《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采取除直接申报以外的其他申报方式时须经税务机关批准。下位法与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可能造成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申报与受理衔接上出现问题。
三、完善自行纳税申报制度的建议
我们认为,首先,我国目前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要求自行申报的制度设计超越了目前税收管理的外部基础条件和现有征管技术条件。因此,自行纳税申报的规范和其效果的全面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自行纳税申报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其次,从当前看,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纳税人如实纳税申报还依赖于纳税人的诚实,而不是制度约束。在没有其它相关部门提供个人收入信息及有效收入控管制度的情况下,自行纳税申报的积极作用都将趋弱,因此,需要建立起有效促使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制度体系。再次,若没有对依法申报者的有效激励和对违法者的严厉惩处机制,将不利于全民纳税意识的培养,甚至会恶化税收环境。
自行纳税申报对于我国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增强公民纳税意识等都有着积极意义。推行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制度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必然。针对现实的税收环境、征管水平和技术条件,从做好本次和以后自行纳税申报的角度,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及改进建议
1.完善自行纳税申报的配套制度。(1)制定纳税人各类、各项收入按《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和《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通知》规定的口径计算“年所得”的标准计算公式,详尽目前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供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代理机构。统一规定各单位工资单(或个人收入凭证)的标准格式,体现出规定口径计算的“年所得”;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必须向纳税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收入凭证和扣缴税款凭证。具备条件的扣缴义务人应在年初向纳税人提供上从本单位取得的“年所得”的凭证。(2)对夫妻或家庭共同取得的收入是否划分、如何划分做出规定,以准确确定每个人的年所得。(3)取消有关提醒的规定,避免与税收征管法中的“通知”产生混淆;或将其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在每年法定申报期间,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提醒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但税务机关未提醒或提醒方式不当,不免除纳税人不履行申报义务的法律责任”。提醒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税务机关为搞好税收征管而进行的一项纳税服务工作,不应作为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4)对申报地点的初次确定给予纳税人充分的选择权,同时对变更申报地点的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对纳税人改变申报地点进行限制。(5)取消纳税人在取得收入时办理申报的规定,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度的同时,实行预缴制度,终了后汇总申报,多退少补,避免重复申报。此次申报中,对纳税人在上取得收入应进行纳税申报而未申报,在此次一同申报的,应豁免其上应申报而未申报的法律责任,以鼓励纳税人如实申报。(6)向社会公布有资质的税务代理机构和代理收费标准;制定规范、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委托申报协议(合同)范本。可以考虑设计适合记录个人收支的账簿,开发个人(家庭)记账和计算个人所得税软件,免费发放,建议纳税人选择使用。
2.尽快推广个人账户制度,强化非现金结算。在全社会,首先在城镇居民中推广个人账户制度,对个人收支达到一定数额,强制使用支票、银行卡等非现金结算方式,单位对个人的支付一律采取非现金形式,缩小现金交易范围和交易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个人身份为唯一识别标识的个人基础信息及收入征管信息系统,该系统必须拥有海量检索和比对、分析功能,尽快实现全国联网以及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为提升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3.进一步加大对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提高扣缴申报质量。全员全额扣缴申报资料的数据信息对核查自行申报资料具有很强针对性,是税务机关核对纳税人申报是否真实、完整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信息的分析利用,定期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将双方申报不一致的信息作为税务检查的重点。在建立和完善税务机关之间个人信息传递共享机制的同时,强化公共管理部门、金融部门及支付单位向税务机关及时传递个人涉税信息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尽快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和准确查询。
4.建立诚信纳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通过法规的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在办理个人贷款、按揭业务,公证机构在办理个人以工资等收入为他人提供担保,以及其他需要证明个人收入的情形,必须以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或纳税申报凭证作为收入证明。改变目前由任职公共经济评论
2007年第1期
受雇单位开具收入证明的做法。也可将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作为判断拟录用人员是否具有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之一。(2)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义务履行情况作为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法规形式将个人纳税信用作为个人申请注册企业、担任企业负责人以及进入公共部门的必要条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受注册或变更申请时,核对申请人和相关人员的纳税信用情况,无不良纳税记录的方可受理其企业注册申请,方可担任企业负责人;行政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将个人纳税信用作为录用标准之一。(3)借鉴韩国绿表申报特别优惠制度和日本蓝色申报优惠制度,建立我国纳税奖励制度,鼓励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5.建立有效的善意提醒制度。作为纳税服务工作,税务机关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个人纳税申报适时进行广泛提醒,如在完税凭证、发票、购物凭证等凭据上印制办理纳税申报的提示语;在各类媒体发布自行申报的相关规定;对年所得可能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利用信函、电话、短信等方式个别提醒,提高提醒的针对性。建立扣缴义务人提醒制度,规定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一次或一个月累计支付金额达到1万元时,应提醒纳税人注意有关自行纳税申报的规定,并发放税务机关提供的申报指南。通过广泛的和有针对性的善意提醒,提高社会成员的纳税意识,为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6.结合今年的纳税申报对纳税人进行广泛宣讲。从现在起应以现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办法和口径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宣传和辅导,让纳税人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办法、个人年所得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申报而未申报或不实申报的法律责任。让纳税人知晓应作好收入记录,为下一的自行纳税申报做好准备。这次申报,作为一个特例,应要求有关单位为纳税人提供进行申报的相关资料数据,以使纳税人准确申报;根据纳税人收入状况,税务机关或税务机关委托税务代理机构辅导重点纳税人进行申报。
第四篇: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委托书
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委托书
本 人BBB(委托人姓名)AAAAAA(身份证号码),现授权BBBB(代办人名称BBBBBBB(身份证号码)020-********(代办人联系电话)为本人代理人,负责代为办理20**()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自行申报有关手续。
委托人(签章):年月日代理人(签章):年月日
第五篇:最新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2017最新)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财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最新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2017最新)
核心内容: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主要规定了需要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纳税人纳税申报地点、纳税人纳税申报期限等内容。为我国广大纳税人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赢了网编辑为您整理详细内容,仅供参考。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便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规范自行纳税申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条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无论取得的各项所得是否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均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于纳税终了后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本办法第二条第二项至第四项情形的纳税人,均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于取得所得后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本办法第二条第五项情形的纳税人,其纳税申报办法根据具体情形另行规定。
第四条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所称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不包括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本办法第二条第三项所称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第二章申报内容
第五条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终了后,应当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并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报送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纳税人的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军人身份证件等。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年所得12万元以上,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取得以下各项所得的合计数额达到12万元: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七条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所得不含以下所得:
(一)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即: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第八条本办法第六条所指各项所得的年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月16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额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计算。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
(五)财产租赁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六)财产转让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即按照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额全额计算。
第九条纳税人取得本办法第二条第二项至第四项所得,应当按规定填写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应的纳税申报表,同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三章申报地点
第十条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纳税申报地点分别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一)在中国境内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二)在中国境内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三)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者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下统称生产、经营所得)的,向其中一处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四)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无生产、经营所得的,向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第十一条取得本办法第二条第二项至第四项所得的纳税人,纳税申报地点分别为:
(一)从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二)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向中国境内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三)个体工商户向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四)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区分不同情形确定纳税申报地点:
1.兴办的企业全部是个人独资性质的,分别向各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2.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的,向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个人投资者经常居住地与其兴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参与兴办的某一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五)除以上情形外,纳税人应当向取得所得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第十二条纳税人不得随意变更纳税申报地点,因特殊情况变更纳税申报地点的,须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四项第三目规定的纳税申报地点,除特殊情况外,5年以内不得变更。
第十四条本办法所称经常居住地,是指纳税人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第四章申报期限
第十五条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十六条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分月预缴的,纳税人在每月终了后7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分季预缴的,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7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纳税终了后,纳税人在3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
第十七条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取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在1个纳税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7日内申报预缴,纳税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
第十八条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在纳税终了后30日内向中国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十九条除本办法第十五条至第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外,纳税人取得其他各项所得须申报纳税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二十条纳税人不能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需要延期的,按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和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办理。
第五章申报方式
第二十一条纳税人可以采取数据电文、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采取数据电文方式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纸质资料。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第二十三条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申报的,以邮政部门挂号信函收据作为申报凭据,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第二十四条纳税人可以委托有税务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或者他人代为办理纳税申报。
第六章申报管理
第二十五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各类申报表,登载到税务机关的网站上,或者摆放到税务机关受理纳税申报的办税服务厅,免费供纳税人随时下载或取用。
第二十六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每年法定申报期间,通过适当方式,提醒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第二十七条受理纳税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申报情况,按照规定办理税款的征、补、退、抵手续。
第二十八条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为已经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第二十九条税务机关依法为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信息保密。
第三十条纳税人变更纳税申报地点,并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原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将纳税人变更纳税申报地点的信息传递给新的主管税务机关。
第三十一条主管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建立纳税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第三十五条纳税人有扣缴义务人支付的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未依法为纳税人保密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其他税收违法行为,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纳税申报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式样统一印制。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第四十二条纳税申报的其他事项,依照税收征管法、个人所得税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年所得12万元以上情形的纳税申报,按照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规定的施行时间,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有关第二条第二项至第四项情形的纳税申报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5〕077号)同时废止。
财税法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法律顾问的帮助。
来源:(最新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2017最新)http://s.yingle.com/l/cs/215169.html)
精彩推荐:
税负‘痛苦’如何缓解http://s.yingle.com/l/cs/259725.html 开票主体变一变纳税支出更划算http://s.yingle.com/l/cs/259724.html 免费提供零配件要视同销售缴税http://s.yingle.com/l/cs/259723.html 固定红利分配注意两个税务风险http://s.yingle.com/l/cs/259722.html 抵债资产租赁收入不免税http://s.yingle.com/l/cs/259721.html 汇算清缴之不征税收入界定不清http://s.yingle.com/l/cs/259720.html 纳税人生产销售两种以上应税消费品如何申报纳税http://s.yingle.com/l/cs/25971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网吧里销售烟酒和饮料该如何缴纳税http://s.yingle.com/l/cs/259718.html 汇算清缴时莫忘关联交易申报http://s.yingle.com/l/cs/259717.html 私车公用的财税政策分析及账务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716.html 施工方收到工程款延期利息如何缴税http://s.yingle.com/l/cs/259715.html 员工领取双份工资如何申报纳税http://s.yingle.com/l/cs/259714.html 浅析建筑业混合销售行为纳税义务的判定http://s.yingle.com/l/cs/259713.html 报销医保外的医药费可否在税前扣除http://s.yingle.com/l/cs/259712.html 部分进项税额超过申报期能否税前扣除http://s.yingle.com/l/cs/259711.html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应如何进行纳税申报http://s.yingle.com/l/cs/259710.html ‘第13个月工资’缴税政策应明确http://s.yingle.com/l/cs/259709.html 交服务费送定位仪如何缴税http://s.yingle.com/l/cs/259708.html 浙江国税2017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解答http://s.yingle.com/l/cs/259707.html 已经完成重组业务的如何进行税务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706.html 租金收入涉及的各税种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总结http://s.yingle.com/l/cs/259705.html 汇兑损益能否在税前扣除http://s.yingle.com/l/cs/259704.html 税费征缴不能遗忘‘角落’里的税基http://s.yingle.com/l/cs/259703.html 网络服务费应全额缴税http://s.yingle.com/l/cs/259702.html <情景对话>代垫费用的税务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701.html 未给交社会保险的员工其工资能否税前扣除http://s.yingle.com/l/cs/259700.html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纳税申报分析http://s.yingle.com/l/cs/259699.html 离岸外包服务收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698.html 众多‘休眠税’突然睁开眼http://s.yingle.com/l/cs/259697.html 纳税调整问题http://s.yingle.com/l/cs/259696.html 学生公寓转租不享税收优惠http://s.yingle.com/l/cs/259695.html 销售额未达标准(2017最新)http://s.yingle.com/l/cs/259694.html 职工福利费列支凭证如何规范http://s.yingle.com/l/cs/25969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非学历教育’涉税政策热点解读http://s.yingle.com/l/cs/259692.html 企业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时相关涉税问题http://s.yingle.com/l/cs/259691.html 医疗机构涉税政策汇编http://s.yingle.com/l/cs/259690.html 三项设备抵免额当年未抵可否结转http://s.yingle.com/l/cs/259689.html 委托方未代收代缴税款的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688.html 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代收水电费应该怎样纳税http://s.yingle.com/l/cs/259687.html 外企常驻代表机构如何缴税http://s.yingle.com/l/cs/259686.html 既有货物销售又有维修业务收入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标准(2017最新)http://s.yingle.com/l/cs/259685.html 进口应税消费品纳税义务人及纳税期限http://s.yingle.com/l/cs/259684.html 你到底缴了多少税http://s.yingle.com/l/cs/259683.html 递延收入会计核算对企业纳税的影响http://s.yingle.com/l/cs/259682.html 企业中央空调修理费可否作进项税额抵扣http://s.yingle.com/l/cs/259681.html 建筑施工设备缴税有何变化http://s.yingle.com/l/cs/259680.html ‘转型’与‘转变’http://s.yingle.com/l/cs/259679.html 旅游业如何申报、缴纳应纳的税费http://s.yingle.com/l/cs/259678.html 为中储粮食公司代收粮食收取手续费纳什么税http://s.yingle.com/l/cs/259677.html 企业外币结算的汇率价格确认与汇算清缴影响问题http://s.yingle.com/l/cs/259676.html 金融、财税共促城乡二元结构调整http://s.yingle.com/l/cs/259675.html 06年发生股权投资损失可否在2017一次性扣除http://s.yingle.com/l/cs/259674.html 解读《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17最新)http://s.yingle.com/l/cs/259673.html 企业转让商贸批发市场经营权都要交哪些税http://s.yingle.com/l/cs/259672.html 透过‘佣金’表象看本质http://s.yingle.com/l/cs/259671.html 业务招待费的税务处理技巧http://s.yingle.com/l/cs/259670.html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计算http://s.yingle.com/l/cs/259669.html 二手车交易中的涉税问题及政策衔接思考http://s.yingle.com/l/cs/25966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或手续费,税前扣除有何限制http://s.yingle.com/l/cs/259667.html 矿业企业的巷道和专门临时运输道路计提折旧年限如何确定http://s.yingle.com/l/cs/259666.html 本网总结职工养老保险的财税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665.html 原材料被盗如何做进项税额转出http://s.yingle.com/l/cs/259664.html 电信服务系统集成业务应如何缴税http://s.yingle.com/l/cs/259663.html 一般纳税人认定销售额是否含税http://s.yingle.com/l/cs/259662.html 追补确认往年漏报资产损失的税务和会计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661.html 汇缴期间政策变动可重新申报http://s.yingle.com/l/cs/259660.html 粮食白酒的适用税率最新规定是什么http://s.yingle.com/l/cs/259659.html 利用签订合同的变化进行合理纳税http://s.yingle.com/l/cs/259658.html 非居民企业提供跨境劳务纳税有区别http://s.yingle.com/l/cs/259657.html 国税局所得税处就税收实务问题的答复http://s.yingle.com/l/cs/259656.html 个人经营所得纳税起征同步提高http://s.yingle.com/l/cs/259655.html 补缴的税款有进项留抵税额是否可以抵减查补税款http://s.yingle.com/l/cs/259654.html 应付款项超过三年是否调增应纳税所得额http://s.yingle.com/l/cs/259653.html 建筑企业从承包方收取的管理费如何纳税http://s.yingle.com/l/cs/259652.html 代收收入需要缴税吗http://s.yingle.com/l/cs/259651.html 汇缴清算之捐赠违规税前扣除http://s.yingle.com/l/cs/259650.html 厂区内外用地税款缴纳不同http://s.yingle.com/l/cs/259649.html 公司购实物发给员工如何财税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648.html 境外股东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怎样缴纳印花税http://s.yingle.com/l/cs/259647.html 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所在地如何确定http://s.yingle.com/l/cs/259646.html 对外投资时向银行借款的利息能否税前扣除http://s.yingle.com/l/cs/259645.html 进行垃圾处理取得收入应交什么税http://s.yingle.com/l/cs/25964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房地产企业建造管理场所的所得税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643.html 资产转让与产权转让涉税问题区别http://s.yingle.com/l/cs/259642.html 销售旧货应该分以下情况进行缴纳税款http://s.yingle.com/l/cs/259641.html 租入店铺的首次装修费用如何进行摊销http://s.yingle.com/l/cs/259640.html 集资利息缴个税不同于储蓄存款利息http://s.yingle.com/l/cs/259639.html 逾期未申报行为跨补税如何办理http://s.yingle.com/l/cs/259638.html 房地产公司卖房送家电的纳税处理http://s.yingle.com/l/cs/259637.html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用固定资产税率不同http://s.yingle.com/l/cs/259636.html 完成所得税清算才能转让全部股权http://s.yingle.com/l/cs/259635.html 房企借款利息扣除过程中几个关键的税务处理点http://s.yingle.com/l/cs/259634.html 公司庆典收到的礼金该如何财税处理呢http://s.yingle.com/l/cs/259633.html 视同销售收支http://s.yingle.com/l/cs/259632.html 没有代销合同且超期限的代销产品是否属于代销业务http://s.yingle.com/l/cs/259631.html 三行业广告费扣除比例提高多缴税款可申请退税http://s.yingle.com/l/cs/259630.html 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颇的计算http://s.yingle.com/l/cs/259629.html 福利费的缴税问题http://s.yingle.com/l/cs/259628.html 员工报销电话费的税前扣除问题http://s.yingle.com/l/cs/25962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