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

时间:2019-05-13 00:5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

第一篇: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

文章标题: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

扒窃是盗窃行为的一种,它一般指的是在公众场所中,趁人不注意盗窃他人随身携带财物的行为。在熙熙攘攘的市场,繁华的街头,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摸包贼”的身影频频出现,这类多发性犯罪严重影响安定的社会生活秩序。此类行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除“扒窃”犯罪本身的特殊性外,防治措施不力,也

给打击此类犯罪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将结合司法实践,对防、治“扒窃”犯罪提出建议,以供商榷。

一、“扒窃”犯罪的特殊性

1、社会危害性较大。扒窃作案现场一般在公众场所,发案后社会影响大于一般的秘密窃取行为。因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对于1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此解释将扒窃和入户盗窃相提并论,可见,其社会危害性较大,应受处罚性更严格。

2、“秘密窃取”的相对性。一般的盗窃行为都是趁人不备,采取秘密的方式窃取他人财物,此处的他人指的是犯罪以外的人。“扒窃”行为的秘密性,相对的仅是被害人,对于其他人,而往往是公开的。虽然扒窃者内心希望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但其在公众场所的“扒窃”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除被害人外的旁观者熟视无睹,客观上又纵容了行为人的肆无忌掸,对破案及打击犯罪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侦破难度大。扒窃行为实施时间极短,作案地点人多嘲杂,且不会留下明显犯罪痕迹,加之证人流动,被害人未及时报案等因素,侦破此类案件难度较大。特别对于扒窃现金等无明显特征的财物行为,在固定证据、有效的指控犯罪及认定既遂还是未遂上容易产生认识分歧,打击不力。

4、刑法处理“扒窃”犯罪的局限性。认定盗窃行为构成犯罪,一种方式是达到犯罪数额,另一种方式是达到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盗窃次数。对于扒窃行为,其一次扒窃数额往往达不到盗窃犯罪的追诉标准,而将每次的扒窃数额相加则是有条件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1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此处的多次盗窃指的1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的。现实当中,公安机关对于捉获的扒窃者,往往没有固定有关资料,最终很难以扒窃次数将扒窃者移送审查起诉。因此,这给有效的打击“扒窃”犯罪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二、打击“扒窃”犯罪的一些建议

1、追诉标准可以比较一般盗窃罪的适当降低。扒窃者在众目睽睽之下窃取他人财物,有的在失主发现后公然使用暴力。这些说明作案者的主观恶意比一般的盗窃者更大,因此,可以降低追诉金额,以有利的打击此类犯罪。

2、在认定既遂还是未遂上应统一认识,将要求降低,譬如采取失控说。现在一般理论上认为,认定盗窃罪的既遂应采取“失控 控制说”。但是对于扒窃犯罪,此理论显得过于放纵犯罪。对于扒窃犯罪,如果不是当场捉获,只要作案者矢口否认犯罪事实,在证据的固定上是很难的。而对于当场捉获的犯罪,如果按照“失控 控制说”,则往往认定为未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扒窃”犯罪的既遂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

3、法院在判决此类扒窃案件时,可以比较一般盗窃罪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刑。

4、公安机关对此类作案者应加强档案记录和相互联系,加大打击力度。

5、在一些案件多发地带有必要增加一些监控录像设施,以有利于固定此类犯罪的证据。

“扒窃”犯罪有其特殊性,相对于越来越多的扒窃犯罪,可以说打击此类犯罪任重而道远。

《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

第二篇:公交车扒窃犯罪及打防对策

公交车扒窃犯罪及打防对策

扒窃犯罪是在公交车上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在城区发案中占有一定比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类犯罪虽然一次盗窃数额并不很大,但影响极坏,对个人冲击较大,已经成为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影响,必须狠狠打击。

一、扒窃犯罪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

扒窃犯罪极大地损害了失主的利益,有的举家拼凑,购置冰箱、彩电未进商场,现金被盗;有的务工一年,在回家途中却被洗劫一空;有的考生钱包连同准考证一并被掏,耽误报考。由此产生的不满怨恨,全方位发泄,派生了诸多不和谐事端和对社会的不满。2004年秋天,我在某医院亲眼目睹一农村妇女,陪同脸色腊黄身患重病的丈夫,来市里求诊的5000元救命钱被掏,男的瘫坐在地上无耐的流汗喘息,女的哭天嚎地,其状惨不忍睹。

二、公交车上扒窃犯罪呈现出的规律特点

(一)流窜作案,地域特征明显。从抓获的扒窃分子看,扒手籍贯特征明显,本地与外地人员各自为战。作案人员主要以西北、东北及西南部分省份人员为主,本地扒窃人员以城区周边乡镇人员居多,外地扒窃人员春冬季和夏季旅游期居多,异地流窜作案明显。聋哑人员及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往往以自身缺陷、语言交流障碍、携领幼儿等充当“挡箭牌”,阻碍正常的盘问审查,企业蒙混过关、逃避处理。

(二)惯犯居多,团伙作案突出。扒窃人员均无固定职业和收入,“两劳”释放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约有70%的扒窃人员系被司法机关多次处理但屡教不改的惯犯,大多文化层次较低,染有不良恶习,以扒养赌、以扒养嫖、以扒为生趋势明显。常以团伙的形式出现,在选择线路、物色目标、实施扒窃、转移赃款等各作案环节均有明确分工。

(三)手段专业,作案手法娴熟。扒窃案件多发生人多拥挤的车内或站点,在大庭广众之下实施,主要扒窃现金、手机、卡票等易于隐藏消费转化的有价物品,扒窃动作娴熟,作案时间极短。扒窃作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以掏袋、掏包、割包、拎包等手段实施,工具多采用镊子、刀片。伎俩主要有“抱腿子”、“打招呼”、调包等,趁乘客注意力分散而下手。反侦查意识强,往往选择客流量大、乘坐拥挤的线路车辆,快偷快撤,辗转迅速。

(四)流行行话,联络通用暗语。扒窃分子为便于同伙之间的联系、隐藏身份,在相约作案、组织掩护、逃离现场或转移财物时,大多使用暗语、黑话传递交流信息或意向,如“背口诀”、“碰托”、“擦托”、“抽签”、“钓大鱼”、“条子尾巴”等。扒窃分子行语可分为四类,“打飞轮”,即专门在公共客运车上作案;“挤车门”,即不乘车,在登车时制造拥挤,伺机下行;“溜地皮”,即专门在商场、闹市、聚会馆所及其附近公交车站点寻找目标;“蛊惑人”,即在站点或在公交车上设局伺机作案。

(五)区位集中,作案目标选择性强。公交扒窃案件发案最多的是商贸市场、旅游景区、医院学校和交通枢纽的途径点、线,这些线路客流量大、线路长、站点多,且途经市区繁华路段,成为扒窃案件的“重灾区”,这些线路发案量约占总数的90%,站点发案最多的主要是繁华商场闹市区,行人集中,采购匆忙,钱物较多,易于作案,约占案件总数的76%。老年妇女、青年女学生等势单体弱群体易成扒手作案的首选对象。

(六)时间性强,高发案时段集中。从季节特点看,春秋冬季是扒窃案件多发季节,乘客钱包物品多装在外衣口袋或提包内,行窃时不易引起察觉,发案数占全年的60%左右。从时段特点看,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为扒窃案件高发时段,特别是长假及传统节假日,公交车异常繁忙,乘客上下频繁,人多拥挤,为扒窃作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节假日期间警力相对减少,打击力度有所减弱,作案风险相对降低,“收益”相对较高。从具体时间看,以早中晚上下班人流高峰期发案最多,公交车和站点人多拥挤,加之乘客急于上下班,疏于防备,利于趁乱作案。

三、扒窃犯罪成为工作中的打防难点

(一)协作机制不畅,打击合力不够。一是缺乏内部协作机制。由于公交车流动的特点,公交扒窃案件发案地确定难,且多数无现场可勘,各警种分工过细,办案协作主动性不强,孤军作战现象存在,加大了侦破难度,联合作战效果不明显。二是缺乏外部联动机制。目前,大多地市警民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形式和联动机制,部分驾驶员、售票员害怕打击报复、影响经济利益和生命安全等,对发现的现和扒窃行为和长期在本线路作案的犯罪分子,多采取遇险不助、明哲保身的态度,客观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法律法规滞后,打击处理难度大。多数公交扒窃案件涉案数额较小,不够刑事处罚,工作中主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涉案人员进行处罚,力度太轻,震慑力不强,致使大量的扒窃分子得不到应有惩处。此类犯罪具有结伙作案、赃物转移快、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多数扒窃案件无现场可勘、目击群众无法查找或不愿作证,加之扒窃违法犯罪分子反侦意识不断增强,存在“抓获难、审查难”的问题,导致办案中出现了因缺乏证据而抓不能处、放了又抓的问题。

(三)警力保障不足,打击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反扒力量薄弱,目前,大多地市公安机关均无专业的反扒机构和人员,原先个别地市设立的专职反扒打流队伍调查编解散,面上专职反扒警力严重不足,兼职反扒队员仅在集中行动时上线反扒,缺乏实战经验,难以发挥作用。部分地市公安局(交通分局)直接承担公交反扒任务的刑警队伍因民警少而势单力薄,形不成有效地打击力量,难以应付越来越多的扒窃犯罪活动。跟车上线“反扒打流”花费高,车辆跟踪尾随,则花费更高,办案经费捉襟见肘,制约了侦查破案工作。

四、针对扒窃犯罪,应采取的打防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反扒斗争的强大合力。反扒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内容。公交扒窃案件历来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切实加强对反扒工作的组合领导,将扒窃案件的发案升降、扒窃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处率纳入绩效考核目标,严格考核奖惩。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展。各地各警种单位要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防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内外联动,坚持左右互动,建立长效打击机制。加强警种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明确工作分工,联防联动,快速行动,提高打击效能。建立与交通公交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研究工作对策,形成群策群力的部门斗争合力,解决分安单打独斗的现象。

(三)加强专业力量建设,练强反扒本领,提高破案攻坚的实力。反扒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工作,要求反扒队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反扒经验、过硬的反扒本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我市专职反扒警力较少,兼职反扒民警缺乏实战经验、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及时补充一批新生力量加入到反扒队伍中来,通过以老带新、模拟演练、实战磨练,不断提高抓获现行、审查挤挖、侦查办案的水平,不断提高打赢对手的实力,牢牢控制斗争主动权。

(四)加大经费投入,配齐技术装备,加强长效打击的物质保障。针对公交扒窃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机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加大对反扒工作的经费投入,尽快为反扒民警配备用于跟踪追捕的专用车辆、用于收集和固定证据的微型摄像机、用于行动联络的对讲机以及化装侦查必备的技术装备,为实施精确打击、长效打击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和谐正气的社会风尚,全面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和能力。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防扒知识、公交车张贴防扒标语、播放防扒警示录音带等方式,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安机关打击扒窃违法犯罪的成果和决心,营造严打的浓厚氛围。对与公交扒窃违法犯罪作斗争和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打击扒窃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让和谐正气深入人心,逐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使扒窃分子陷于过街老鼠的境地。

第三篇:从避风塘浅谈餐饮行业商标防御策略

从上海避风塘诉人间缘餐饮一案浅谈商标防御策略

案件简述:上海避风塘美食有限公司,是避风塘商标的相关权利人,在2000年开始,上海避风塘公司依次注册了避风塘图形商标、BI FENG TANG英文商标、避风塘图文组合商标。而被告人间缘有限餐饮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多次在其经营场所内单独或组合突出使用文字避风塘、避风塘图文商标“BI FENG TANG”。

此案已经上海市二中院二审审结,认定原审法院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的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判决并无不当,故依法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上海避风塘公司是快饮行业的龙头企业,因为其所处行业的特点屡屡遭遇商标侵权或者商标纠纷案件。下面是笔者分析上海避风塘公司潜在的行业风险:

1、餐饮业从业者众多,商品种类庞杂,容易产生减损商标的形象的同字不同类的商标,如“避风塘臭豆腐”;

2、众多的从业者造成不正当竞争和冒用、擅用商标的几率加大,如本案中的被告;

3、快饮行业门面小、经营方便、适用性广的特点造成侵权成本低,追诉较难,诉讼成本较大。

上海避风塘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不断经历商标争议和商标诉讼,花费的人力物力也颇为可观,充分说明了商标管理对于一个有自主商标形象尤其是有知名商标企业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商标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商标防御策略应该重视并深入研究,笔者结合此案,对企业的商标防御策略做出几点建议:

首先,企业在注册商标时应当注意和市场研发和新产品的开发紧密结合。通常企业注册商标有两种情况:以企业标识为商标进行注册和以主要商品为标识进行注册。大型的企业通常会拥有众多的注册商标甚至多个著名、驰名商标。当企业花费大量财力精力开发一个或一系列新产品时,如果能够先一步为该产品注册一个合适的商标,那么产品的宣传不光有了策划和围绕的核心,产品宣传成功后起企业也同时获得了一笔价值非凡的知识产权资产。

其次,在注册主要商标时尽可能多的涉及到与产品相关的商品类别和近似群。在我国商标是以分类的方式进行注册,一个类别要提交一份申请。有些企业为了图省事和“节省资本”(一个商标一个类别的注册官费不过1000),只在目前直接和经营相关的商品类别上注册商标,在企业影响扩大想扩大经营时却发现自己的商标已经被其他人在相关类别上抢注,悔之晚矣。因此,企业注册商标要综合考虑上下游产品和横向商品的比较。

最后,对核心商标做防御商标保护。防御商标是指为了保护核心商标而注册的和核心商标类似或近似的商标。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为了保护“娃哈哈”这个核心商标娃哈哈集团先后注册了“娃娃哈”、“哈娃娃”、“哈哈娃”等多个防御商标。这些防御商标不会具体应用到生产和经营中,但是却可以有效防止其他企业的恶意注册和恶意仿冒。

除了商标注册防御外,企业也应该考虑建立商标追踪机制,以便随时发现商标受侵权情况及时维权。

(注:本文属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创作,转载请注明。更多相关知识产权知识详见:http:///About.asp)

第四篇: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吴雯婷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

摘要:当前互联网向金融领域不断渗透,冲击了传统的金融服务业。由于互联网存在虚拟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高以及法律法规上的政策欠缺等问题,互联网的运用也带来了很多风险。本文主要从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以及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和不足,提出风险防范与监管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风险

特殊性

监管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许多领域都展现出来便捷的使用优势。“B2B”以及“C2C”模式的出现,使互联网在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这在一方面推动金融行业飞速发展,便利了金融以新的方式进行宣传和资金流动,然而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也表现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的特殊性。不同于传统的金融行业,新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模式,增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风险。为尽量避免在互联网领域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应从各个层面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一)简述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资金活动的一种新的金融形式。与传统的市场直接融资,商业融资模式不同。互联网金融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财产类的交易。相比较以往的融资方式,互联网的融资方式具有成本低,交易迅速,参与广泛,支付便捷,透明度高等特点。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类似于支付宝,网贷,余额宝等新的交易方式出现并被大众所接受,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成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

(二)对互联网金融特殊性的分析(1)稳定性低

虽然互联网金融为小型微型企业解决贷款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且具有广泛的市场。但就从其稳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为互联网在金融运行中使用的是虚拟的货币,具有金融虚拟化的特点。并且运行过程中,多网的交织,增强了其风险的特殊性。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众多。

(2)系统性的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所以对相应的技术设备,技术安全要求比较高。互联网相应的风险控制必须由电脑的程序和软件的系统来完成。因此,要保证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安全,必须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在传输中,如果互联网出现故障,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因素,则会使互联网甚至金融行业的瘫痪。所以,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运行机制中,要加强对密钥的管理并且努力完善加密技术。互联网交易的运行依靠计算机来执行,依靠互联网传输,加强对互联网的安全建设,相关机制体系的完善,防范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提高技术和设备,以保证互联网金融业的顺利运行。

三,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应对的政策及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安全的运行机制,营造出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安全系数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现代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还很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制度和监管支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会遇到很多的风险,要规避风险,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在金融行业的运用进行科学,全面,合理的分析预测,以及有效的预警。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监测手段,在金融数据得以大范围共享的同时,逐步完善经济的平台建设,从而减少不可控风险的发生。同时,建立安全的运行机制需要政府完善审核机制,规范发展。努力将其置于合理有效的监督范围之内。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多方位,全方面的控制及运营,可以从根本上控制风险发生的源头。避免市场盲目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对于金融行业的软硬件加以规范,可以参考国内外的标准,将我国当下的发展趋势同国际上优秀的经验相挂钩,从而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在此同时,也可以提高本企业走向国际的机遇。准备好预备方案是在发展过程中规避风险,随时应对各种危险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利用可知的技术手段作为后备预案,从而为虚拟的金融体系增加一份保障。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合理完善的监督体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行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成为制约金融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几年,互联网的犯罪事件越来越多,犯罪的比例在也相对较高。如果没有相应的完善的法律制度的制裁,没有合理的监督惩罚机制将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对广大互联网投资用户的财产进行保护,用户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同时,虽然互联网的发展迅速,联系也不断加强,但互联网相应的体系还没有建设起来。当前,对互联网的监督体系方面的缺失也是互联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一大弊端,政府需要将监督的主体和广度落到实处。在监督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培养一批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完善监督体系,这样可以起到更好地监督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出更高效的作用。

(三)培养道德意识,提高行业自律,实现良性竞争

互联网在生活中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远远高于传统金融经营模式。网络金融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将资金投入到虚拟的货币基金中,利用高风险、高回报的方式进行金融资金流转。在这一投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未知的因素,发生我们未知的情况。并不是没有任何的风险。而一些商家为了赢得经济利益,打出“高利润,无风险”的宣传。欺骗投资者。在当前法律体系尚未完善,监督机制尚不合理的情况,提高行业的自律意识和行业的道德素质。促进行业内部的监管制定行业内部的规定。并且尽全力保证其正常运营。这样起到的效果要比行业外部的监管,更直接有效。

总之,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互联信息技的发展,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经济效率的不断追求使互联网金融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体会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优势时,也不能忽略它存在的风险,不稳定性,安全性,相关政策的不到位,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特殊性,并且提出监管策略,对未来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

[2]李虹.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02)[3]徐懿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网点“再转型再提升”[J].现代金融.2014(2)

第五篇: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及优化创新策略

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及优化创新策略

摘要: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因受其办学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呈现出的特殊性,指出要有效推进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要深入探索符合民办高校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特殊性;优化创新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3.037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26-03

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强调“服务”,并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在全党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号召和总动员。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民办高校规模和数量的扩张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加强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必要的工作。在新形势下,分析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深入研究并探索符合民办高校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策略,能有效推进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加强和提高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深刻认识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和结构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指在高校党建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意识,突出服务职能,是学校党委服务院系党组织、院系党组织服务全体党员、全校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师生员工及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党组织。其服务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为“三项服务”,即服务发展、服务师生、服务社会。其服务方式是坚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因事、因需、因地制宜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推动发展。从结构来看,服务型党组织包括“三个层级”,即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不同层级的党组织,其定位和职能不同,工作重点和内容也不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和完整体系,在推进的过程中应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思考,同时三个层级也要齐抓共管、协同创新、形成合力,构建学院党委统一部署,党务部门各司其职,院系组织直接负责,基层支部落实到位的工作格局。

二、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

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推进和成效必然受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及其师生思想特点都具有显著的差异,这使得民办高校在党建工作格局上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影响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党建工作认识的片面性和被动性

从师生来看,不少民办高校的师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功利性较强,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求得一技之长就可以了,至于学院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可有可无,忽视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一些民办高校办学者本人在办学成本的核算考虑中,也会不自觉地产生这种被动和片面的观点,这一误区将直接导致民办高校偏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弱化党建工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从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来看,很多党员干部认为党组织在学校某些事务方面的话语权是非常有限的,并潜意识认为民办高校党组织作用不痛不痒,加上党务工作者经常是身兼多职且任务繁重,在开展各项党务工作和党组织活动中容易敷衍了事,被动完成,而党员也同样忽视自身的义务,不重视不配合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导致很多时候党建工作仅限于表面,流于形式。

(二)党建工作发展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其一,党建工作法律规范和党组织建立的相对滞后。我国目前对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法律规范缺乏相应的条文,且民办高校在创建初期,工作重点和精力主要用在解决财源、生源和软硬件设施条件、规模扩张等突出矛盾,党组织组建与学校发展不在同一起跑线,党建工作也未及时列入议事日程。其二,党建工作机制相对滞后。民办高校最先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学院发展中最直接面对的领导体制、用人形式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对于党建工作任务的界定、党务机构的设置、党员作用的发挥等问题主观上由于办学者精力有限只能暂时靠边和推后,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一直处于盲目地探索?^程,一边摸索一边总结,前进的步伐缓慢。其三,党员发展规模和党务干部力量相对滞后,民办高校党建系统尚不完善,党建工作研究成果不多,没有比较成熟完善的民办高校党建理论模型和工作实践模式。

(三)党建考核工作的缺失性与局限性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实质性和有效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从目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服务的实际情况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党建服务工作没有明确和规范的考核标准和体系,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服务行为大部分出于自愿、自发的行为,其工作缺乏服务量化的标准,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党支部和党员个体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不能对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一些民办高校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评价时,往往采取简单省事的方式,以上级党组织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这就容易导致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流于形式,忽视群众利益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服务过程草率敷衍,服务总结大张旗鼓,其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不容乐观。

三、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优化创新策略

(一)强化“师生为本”的理念,构建全员服务的格局

民办高校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必须要以服务为价值取向,抓好服务理念的树立和落实,挖掘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潜能,构建全员服务的新格局。首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师生为本”的理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其次,要加强师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帮助民办高校的师生扭转错误的思想认识,确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和成才观念,引导和鼓励党员和干部当先锋、做表率,在实践中强化和内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的积极性。再者,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史党章,观看感人的党员事迹、英雄人物,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幸福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动员和宣传,让党员重塑形象,带头示范引领。

(二)因需因地制宜,结合院系实际创新服务载体

民办高校大多属于专科层次,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和教学条件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党建工作中极大地增加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面对不同院系的学生,其所学专业和思想特点也不尽一致,因而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更应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和载体,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师生和学院。如我校建工学院创建的“党员阳光岗”活动,就是将学生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针对建工学院学生存在的问题(到课率低、学风差、学生矛盾问题多等情况)而开展的一项有意义并行之有效的活动。这项活动旨在规范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实现党员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实现学生自律意识。

(三)健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和保障体系

1.层级落实责任,完善联系基层和群众的制度

要推进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必须在全校形成自上而下高度重视且层层落实的制度。一是坚持定期调研制度。学校党委及各级党组织要将工作重心倾向基层,深入基层调研并定期召开党委会、座谈会、专题会研究讨论解决基层和师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坚持联系基层和群众制度。校领导班子一方面要走下基层去观察了解师生所想,聆听师生心声,通过随堂听课,随机抽查,走访宿舍、实验室、实训室等基层点,帮助师生解决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后勤服务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走上讲坛,做好解读和宣传,及时进行协调和沟通,对广大师生关心和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疑释惑,传递学院对师生的重视和关怀,并着力解决师生最忧虑最迫切的难题。比如:我校开展的“院长接待日”活动,就是让学生与院长直接对话,面对面提问交流,学生反映问题,院长答疑解惑,还有我校开展的“校长讲坛”“校长第一课”“书记下基层”(书记进课堂听课,进实训室、进宿舍食堂等),都是有效联系基层和群众、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2.保鲜党员品质,完善联系服务师生制度

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党员这一重要主体,因此高校要深化党员联系服务师生的制度,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育人工作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从制度上激励和约束党员,使其最大限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要带头宣扬师德师风,搞好教学科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真心实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学生党员带头搞好班风学风,关怀帮助身边的同学并做好人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工作,带头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服务同学的热情和动力。如:我校思政部设立的党员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旨在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真正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开展的“党员与积极分子并肩行”活动,成立了学生党务工作小组,由党小组成员联系班集体一对一的方式对系内入?h积极分子进行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党课学习和专题小组会议,对其表现进行月考核评分、6季度考核评分和总评,这不仅实现了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同时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两者的共同提高和成长,为党培养后备军和输送新生力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科学评价和激励,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服务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它对于能否有效了解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做到奖罚分明以激励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否则,党组织的建设和服务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因此,服务工作的评价和考核监督机制应当日趋完善。一要确立明确的服务标准。学院各级党组织应根据基层党支部的不同特点和实际,厘清党务工作者的具体职责以及相应服务事项,研究制定党支部整体及党员个体的具体服务清单,落实服务指标。二是要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制度。除了个人自评、组织评价、党员评价外,更加强调以服务对象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加大师生群众评价的比重,突出评价的透明公开性,确保评价科学客观。三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考核应坚持民主、公平、透明,在考核中全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对被评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绩效、工作能力等综合考察。

下载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扒窃犯罪的特殊性及防御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非法经营食盐犯罪的原因策略

    近年来,由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相对薄弱的监督管理,使得食盐市场秩序一度趋于混乱,尤其是农村地区违法经营行为突出,严重地扰乱了农村正常的食盐市场秩序,极大的损坏了农村消费......

    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预防策略

    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预防策略内容提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作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

    谈洗钱犯罪的侦察思路策略

    文章标题:谈洗钱犯罪的侦察思路策略关键词:洗钱犯罪侦查思路侦查对策前言:洗钱(moneylaundering)是伴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复活”(20世纪30年代上海地区就曾有过洗钱犯罪)的一种经......

    上市公司事后防御策略及其典型案例实证研究(5篇材料)

    上市公司事后防御策略及其典型案例实证研究 □ 林平忠 吴晓梅(一) 白马骑士1.骑士在反收购中的作用 黑马骑士(Black knight)是指某些袭击者先秘密地通过收购目标公司分散在......

    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预防策略论文

    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预防策略 内容提要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当青少年犯罪日益成......

    大数据环境下的侵财犯罪发展及侦查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暴力犯罪下降,侵财犯罪走高,对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侵财案件时有发生,犯罪分子作案的职业化特点明显,手段迅速更新,作案的方式也在较为多样化,犯罪主体的流动性强、低龄......

    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本站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 作者:邓玮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5期 摘要: 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