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增势 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时间:2019-05-13 00:1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稳定增势 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稳定增势 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第一篇:稳定增势 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稳定增势 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在我省胜利完成灾后重建规划任务、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科学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审时度势提出了“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对于动员全省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再鼓干劲、爬坡实干,继续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准确分析和把握宏观大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从世界范围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复杂,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经济环境难以明显好转。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相较于国内外更加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省经济发展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却正在发生着质的明显变化。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在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情势下,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两个加快”的基本任务,化危为机、崛起危难,毫不松懈地推进经济发展,全省经济在困境中划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这条“坚强曲线”是我省迎难而进、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所在。谋划明年经济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我省经济发展的阶段走势,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切实增强宏观决策的预见性,发挥化危为机的主动性,努力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发展,努力推动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在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信心和决心,来自于对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中所呈现出的新的态势和趋势的科学判断。自2008年以来,我们虽然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夹击,但由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应对措施,我省发展速度并没有慢下来,反而实现了规模和速度的双双攀升高位,经济增速由长期徘徊在全国中游水平跃升至全国前列,经济总量4年翻了一番。分析我省经济发展走势,不但有“量”的扩张,而且更有“质”的提升,出现了一些带有转折性、跃升性的可喜变化:这种发展,建立在规模扩大后仍然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之上,是一种规模与速度双高的跨越发展;这种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总量与质量共增的优化发展;这种发展,建立在奠基四川未来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当前与长远兼顾的蓄势发展;这种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惠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富民与强省同步的和谐发展。良好的发展态势,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准确把握这种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信心,努力保持和延续得来不易的良好势头。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今年全省经济增速总体上处于高位运行的区间,体现了加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困难挑战不少,有利条件也很多。分析明年我省经济工作基调,稳定增势,就是要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势头,继续在高位的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高位求进,是目前我省经济运行本身所处的状态,体现了“跳起摸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反映了我省作为西部省份需要坚持的发展取向。确定这样的工作基调,既是我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现实需要,也是作为西部大省对全国经济“稳中求进”作出贡献的客观需要。全省干部群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工作基调,击鼓奋进,加力加劲,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机遇,使我省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的更高的台阶。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突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着力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过去两年,我省经济工作的着力重点都是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事实证明,通过抓这两个着力重点,对于我省经济迅速走出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推动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奠基我省长远发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已成为我省发展的主要动能。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除了继续抓好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外,还必须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一项谋划长远的战略任务,尤其是要把“两化”互动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摆在突出位置有力部署,努力把产业做强、城市做大,不断开辟我省发展新的空间。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着力扩大内需,努力保持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要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力争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上赢得更大优势;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总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突出这些着力重点,强化发展举措,竭力为我省经济增长构建更为强劲、更为持久的支撑力量。

明年,是我省灾后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后的第一年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大力提高应对复杂形势、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步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二篇: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当前,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可以说是发展的硬道理。但我们也应看到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出现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至一些社会矛盾的激化,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至使当地的人并没有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及其严重的后果。

一、对我们来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条件。加大农业投入,以科技兴农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前提。目前相对于劳动力各要素中,土地要素更为稀缺,我们应推进以替代土地为主的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观念的转变。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应该注意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小农”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以科学发展观贯穿农业发展的全局,谋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要发挥出比较优势。从全国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地貌,气候,生态具有多样性。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牧业,有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要认真研究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集中发展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只有找准了我们的优势,找准了发展的思路,才能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繁荣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200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39.1%,而世界平均水平是80%,可见我们的城镇化率远远落后,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依托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城镇把大量富余劳动力从生产力剩余的农业部门解放出来。使这部分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农产品供给者变成农产品需求者,这就可以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另外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人均土地面积就会增大,农产品需求就会增加,相对于其它产品,农产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从而使农业人口的收入得到增加。农业人口收入增加后,他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大,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又会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要强化乡镇政府的行政能力

首先,要强化执政意识。近年来,我们看到群众们对乡镇政权组织的依赖性在降低,对乡镇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提高,这一低一高的新变化对乡镇组织行政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的自主性更大了,对乡镇的依赖越来越弱化。一些乡镇干部反映:“现在的群众是‘没有事情不理你,出了事情才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对乡镇的依赖度越来越低”。同时,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广大群众对乡镇干部勤政、廉政、依法行政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群众心中渴望的好干部不仅要懂科技、懂经济、懂信息,更要讲政策、讲法律、讲民主。这种“一低一高”的现实变化,对新形势下乡镇政权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要提高执政素质。近年来,农民靠土地致富的热情在退减,从事非农产业增加收入的愿望在增加,这一减一加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引导群众发家致富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农业效益低下,农民依靠土地实现富裕的希望难以实现,致使过去作为农民“命根子”的土地遭到冷漠,农民离土离乡从事非农产业以增加收入的愿望不断增强。凡是搞得好的,不是村支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强,就是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是富裕大户的思想境界高,带动效应强,就是村级经济新型合作组织的贡献大。而怎么才能让他们更好发挥出作用,就需要我们乡镇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了。

二、生态良性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

第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的发展成本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成本。中国科学院算了一笔账,干同一件事,在世界平均状况下每花1美元,在中国就要花1.25美元。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真的能起这样大的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现在正处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期,是我们实现工业立市的最关键时期,如何发展工业,是走老路,还是走新路。无论从现在的形势和发展的长远来看,我们都别无选择的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这条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可以说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为我们处理好这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它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它通过资源输入的减量、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寿命、使废物成为再生资源,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第二个优势是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共赢”。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产生大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社会经济、人体健康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物质增长转变为服务增长,从数量型的增长转变成质量型的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个优势是循环经济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

第二,保持生态良性发展政府要做好招商选资工作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虽是一字之差,但却蕴涵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一个发展理念的变化。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干部是“捡到篮里都是菜”,对外来投资不加分析,不问良莠,一概欢迎。有的甚至以引进外资多少“论英雄”,全民总动员,层层压指标,仿佛政府的惟一工作就是招商引资。为了引进外资,没有什么条件不敢给的。可以想象,这种盲目引来的资,会是什么样的资?大多数是一些技术含量小、能源消耗高、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严重的产业,不仅没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大量浪费了当地的资源,付出成本太大,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前不久,江苏镇江市因污染因素婉拒了一个2.76亿美元的大项目,而一江之隔的扬州市,自去年以来,已否决了119个污染项目。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表现在引资上,就是强调引资的质量而不单是数量。引来的外资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考虑当地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特别是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健康和其他福利来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那种引来一家企业却毁了一条江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招商时,不仅要“引”,更要“选”。

三、发挥好政府的职能作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一是要实现政事分开。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浆)分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求我们把高层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即把决策权和事权分开,也就是我们说的政事分开。无论是政府的各项决策、各项行政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有任何一级政府的决策、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与上一级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相冲突的现象存在。否则,将不是社会、企业的原因使社会、企业失去了政府的控制,而是政府本身把社会搞乱了。这是地方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产生的根源。强调这一点,对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新秩序极为重要。

二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就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做了,但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呢?关键还在于没有弄清楚政府不能象企业那样来运作。政府和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机构组织:企业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政府的行为动机是使社会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企业的收人大部分来自顾客,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纳税人;企业的动力通常来自社会竞争,政府则来自垄断。因此,作为民主的和开放式的政府而言,其基本的使命是“办好事”,决定社会的前途,而不是挣钱。政府必须经常提供能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所需求的行为,并不问其支付能力与否,这样政府也就做不到象企业那样的市场效率。但政府的效率是通过企业、社会的效率而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效益。因而政府也就不应该有其自身的利益,更不应该参与到生产经营的经济行业。政府是以裁判者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但却不能与“运动员”分享比赛奖品。

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而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才是主力。当前,社会组织应当努力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伸出双手欢迎社会组织的参与。

四是县级政府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做到定位准确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如何看待县域内的资源状况,如何评价县域内的生产要素,如何将要素激活,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主要任务。在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域范围内,除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等相对确定外,其它要素具有不确定性,如资本、技术、人才等,培育要素、整合要素、激活要素、运作要素应成为政府的任务。如果把激活生产要素单纯看成是微观主体的事情,政府不发挥调控、聚合功能,那么,县域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维护好群众利益,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篇:论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问题

当前,各个国家之间较量的已不再是武力、军备,谁能发展得更快、更好才是今天世界各国你争我夺的焦点,我们的发展策略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重点。

一、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一,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改革方略接二连三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真正“攻坚”阶段,这个阶段的完成对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新的阶段和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能否实现高速和更有效率的增长,以及这样的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必将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第二、初步了解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

经济运行受多种因素制约。所谓深层次矛盾,不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性制约因素,而是其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对经济运行具有根本性影响。这些矛盾可以说比较抽象、也很难理解,但又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的,这不紧可以让我们对中央的政策部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帮助我们应付社会发展中要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效率优先

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现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投入多、消耗大、效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不但吞噬着我国宝贵的资源,而且使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这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显然是难以为继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全面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率,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

第二,城乡统筹、富民优先

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用说就是要破解“三农”难题。“三农”问题千头万绪,坚持富民优先,着力点必须放在优先抓好农民增收上。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中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重点。去年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第三,社会发展,生态优先

首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我们现在正处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期,是我们实现工业立市的最关键时期,如何发展工业,是走老路,还是走新路。无论从现在的形势和发展的长远来看,我们都别无选择的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这条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可以说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为我们处理好这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它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政府职能,服务优先

一是要实现政事分开。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浆)分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求我们把高层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即把决策权和事权分开,也就是我们说的政事分开。无论是政府的各项决策、各项行政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有任何一级政府的决策、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与上一级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相冲突的现象存在。否则,将不是社会、企业的原因使社会、企业失去了政府的控制,而是政府本身把社会搞乱了。这是地方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产生的根源。强调这一点,对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新秩序极为重要。

二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就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做了,但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呢?关键还在于没有弄清楚政府不能象企业那样来运作。政府和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机构组织:企业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政府的行为动机是使社会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企业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收人大部分来自顾客,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纳税人;企业的动力通常来自社会竞争,政府则来自垄断。因此,作为民主的和开放式的政府而言,其基本的使命是“办好事”,决定社会的前途,而不是挣钱。政府必须经常提供能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所需求的行为,并不问其支付能力与否,这样政府也就做不到象企业那样的市场效率。但政府的效率是通过企业、社会的效率而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效益。因而政府也就不应该有其自身的利益,更不应该参与到生产经营的经济行业。政府是以裁判者、服务员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但却不能与“运动员”分享比赛奖品。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维护好群众利益,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第四篇:保持持续稳定,实现跨越发展——公司两会有感

保持持续稳定,实现跨越发展

——学习两会精神有感

告别严寒,万物复苏,春光明媚。2012年2月18日迎来了许继集团的“两会”,回顾了2011“产品年”丰硕成果、制定了2012实施“卓越计划”和“质量年”方针,是推进许继集团“第三次创业”、“做强做优”、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重要指引。2012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两会对2012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继续 坚持“炼内功、强产品、夯基础、立品牌”的经营方针,在“质量年”实现公司创新发展,加大新产品研发,提升市场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所有员工立足本职工作齐心协力、高效完成重点装备下达的各项经营考核指标。

根据“两会”会议传达的精神,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转变观念从自身做起,坚持不懈从点滴出发,立足本岗付诸实际行动。我们要明确公司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紧迫积极的投入到生产工作中。以下是我从自身考虑所确定的今年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一、从零开始,自我充实。新年新面貌,通过自我否定、自我批评将自己归零,沉淀下来继续充实、努力汲取新知识,力争新的自我突破。公司有很多的知识技能培训课程和拓展训练,在参加这些充电课程时多听多记多思考多行动。

二、创新工作思路,精益求精。在进行生产工作时,细致观察工作流程,用创新性的思维寻找更快速、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是我们的工作能以最少的时间和成本达到高质量的要求。精益即消灭浪费、降低成本,其重点在于持续坚持不断改善。在工作中就要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公司要达到目标就需要靠每一个员工立足本岗、脚踏实地、辛勤奉献、做好本职工作。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重复做着与众多同事相同的工作,这需要我以一种平稳负责的心态来完成每一次调试工作。工作有时是枯燥的,工作经验是日积月累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一步一步前进将是我一直坚持的工作准则。

过去的一年是丰收的,新的一年更具挑战与机遇。让我们一起在新的征程与新的目标中努力超越,追求卓越,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第五篇: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初探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初探

董成森

近几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逐步改善,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并呈现出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特征。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快推进。

实施差别化和特色化发展。我省县域经济所面临的情况变化很大,县域产业类型各不相同,区位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贫富不均。我们要结合当前状况,研究出台全省指导政策性文件,为各地提供分类指导;鼓励各地根据县情选准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把特色资源作为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可在大城市周边和交通干线沿线,打造三四十个工业强县,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环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沿岸一些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打造三四十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更优的粮食生猪油料;完善重点农业县和生态功能补偿机制,对生态功能县、江河源头县和禁止开发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禁止发展重化工业,优化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确保生态安全和用水安全。

重点抓好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采取贴息、补贴与奖励等办法,特别是将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科技引导资金等向工业园区倾斜,支持各县市工业园区建设。按照“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建设好一批重点工业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引入竞争机制,对省级工业园区实施“淘汰”与“替补”考核。突出产业特色,加强引导协调,实现产业优化配置、功能互补,提升园区

产业集群水平。按照“两型”要求,把园区建设和新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创新驱动,要强化项目规划,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引进一批集约用地水平高、投入产出比率大、技术支撑强、财税增长快的项目,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在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升项目质量、规范项目管理上下工夫。创新工作举措,推广“飞地招商”,探索推行BT、BOT和TOT建设模式,整合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强化行政引导,促进各部门资金、项目的有效整合,破解搬迁安置难题,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和中心社区建设。实施“以县连镇,以镇带村,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功能配套、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及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城镇。做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乡镇合村并点到重点小城镇,将人口吸纳能力小的城镇,合并到周边的大镇。推动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有序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大抓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森林型小集镇,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资本与人口向中心城镇聚集。

发展块状、集群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经验,促进县域农业工业化发展。总结推广一批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杆引领农业、用城乡一体化的机制推进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涉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区结合起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农业发展模式,长株谭等城市郊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湘中、环洞庭湖区重点发展高效集约型生态农业,湘南、湘西等山区重点发展有机无公害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有机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机

械化、设施化水平,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建立节水型栽培模式和灌溉制度,实施优质种苗推广,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加强土地使用的保障。一是提高土地供应能力。允许占用耕地实现跨市跨县占补平衡。尽可能利用荒山、荒坡、荒地、荒水、荒滩建设工业园区,加大土地整理、新造耕地和将废弃地复垦成耕地的工作力度。不搞用地指标分配“平衡”和“一刀切”,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等战略性投资项目以及其他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予以重点倾斜。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据项目投资强度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工业用地的产出率,减少园区非生产性配套设施;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向空中要土地。清理工业园区用地情况,强化土地成本核算意识,检查企业土地使用合同,对没有达到规定的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要求的,应限期追加投入。对闲置土地及其用地指标,应收回并重新进行招商,盘活土地存量。

强化财政金融的支撑力度。一是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各项配套措施。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提高税收返回比例,促进财力分配向县域倾斜,增强县级政府可支配财力。二是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整合专项转移支付的项目,减少专项转移支付使用限制,使县级财政有更大的调剂空间。加强县级财力保障,稳步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健全类型多样、导向明确、分配科学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实行分类分档配套,取消财政困难县的配套任务,减轻县市财政的政策性配套压力。预算安排较大规模的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贴息。三是引导县域走市场化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争取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拓展信券、信托、股权和保险等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县

域,积极利用国外贷款。四是引导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到县域设立分支,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资规模,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引导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货服务功能,对其货款规模实行切块管理。

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认真执行湖南省政府《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同时选择一批经济强县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县,进行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试点,赋予试点县(市)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与市级相同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省级行政审批权,试点县(市)能够办理的,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以及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等项目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试点县(市)。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扩大推广范围。县(市、区)争取上级支持的项目申报实行双轨制,不需市级匹配资金及平衡安排的项目直接报省,国家、省的项目资金由省直接安排到县(市、区)。

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统计评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绿色GDP、幸福指数在激励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依据定量考核和群众评价意见,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作出科学评价和激励。县域经济发展实绩是县市主要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及乡镇主要领导,要优先提拔、重用;对后进县市及乡镇的领导,要实行鞭策措施。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对于评选出的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市和先进县市区,在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表彰;并对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经济增长速度上升较快的县市区,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进一步完善县域领导干部交流挂职制度,积极鼓励强县(市)干部到欠发达县(市)任职。

(本文作者为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办县域经济与农村开发处处长)

下载稳定增势 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稳定增势 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狮岭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5篇

    狮岭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狮岭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9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总产值135.99亿元,比增长13%。2011年,该镇重点项目......

    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研究报告(定稿)

    确保西安经济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研究报告 市委政研室 2000年以来,西安经济在较高平台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平均增速达14.1%,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时期。今年初,省委书记赵乐际......

    揭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行动细则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行动细则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受危机影响,国际市场急剧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原材料价格及运价大幅下降,主......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一主三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性工作,坚持以项目......

    全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推动襄樊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推动襄樊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

    全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推动襄樊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 推动襄樊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大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全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推动襄樊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大力整合旅游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襄樊旅游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只有自觉顺应......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初探[小编整理]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初探 董成森 近几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逐步改善,生活消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