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论学习心得1500个字
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浅谈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发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当前,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邓小平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一、对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继承
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吸取了毛泽东的这些宝贵思想。
对建国后区域经济布局历史教训的总结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理性的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认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已被实践证明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事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老分配的原子时,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二、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经济基础
经济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一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L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
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显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三、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内涵
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其主要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
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应该说,这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条件运筹决定的。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的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
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德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譬如,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讲话中指出:“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他把浦东的开发开放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领头羊,要求把浦东的开发作为我国进一步开放的标志。党的十四大也做出了“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一个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发区—内地这种滚动推进的新格局。
四、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这三步走对应到小平同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第一步,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第二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第三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构想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由此可见,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西部开发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同样具有清醒的认识,并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的继承和发展。
世纪之交,在江泽民“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
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这也正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由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战略构想的英明所在。
学校名称:南平广播电视大学
学生姓名:陈慧芳
学生学号:1***2
班级:2011年春季会计专科班
第二篇:邓论调查报告
邓论调查报告
【关 键 词】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正 文 】
一、拨乱反正——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 邓小平这一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首先,它是建立在对世界形势冷静观察的基础之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战后新科技革命的机会取得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苏联东欧国家改革普遍陷入困境。而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则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挤进了中等工业国的行列。通过对日、美等国的出访,邓小平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现代化了”,感受到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这一思想也是对十年“文革”浩劫的深刻反思。“文革”不仅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败坏了党风、军风和社会风气。因此,要缩小差距,关键是要端正党的思想路线进而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同时,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加快中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围绕这两件大事,这一时期邓小平做了一系列工作,而这一切都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当时在思想领域,“左”倾登峰造极,迷信僵化盛行,弄虚作假、形而上学大行其道。某些人顽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造成党和国家工作的徘徊局面。因此,要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首先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早在1975年整顿时,邓小平就批判了林彪一伙对待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做法,认为毛泽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不能够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片面割裂地宣传毛泽东思想〔1〕(P36-37)。在粉碎“四人帮”后这一段时期,针对“两个凡是”这种新的庸俗化,他特别强调了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党风的重要性。1977年4月,他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党中央,指出要用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5月,他又指出“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1〕(P38)7月,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12月的一次讲话中,他严厉抨击了“四人帮”对军队作风的破坏,指出军队非讲纪律不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团结。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用了很长的篇幅着重讲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9月,又再次强调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许多干部逐渐从“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开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打下了思想基础。在1978年12月13日的那篇著名讲话中,邓小平郑重警告道:“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P143)科技教育领域是“文革”的重灾区。当时,人们以“交白卷”为荣,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学校荒废,科教人才严重断层。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已经开始整顿科技教育。1975年9月,他严肃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1〕(P32)。“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1〕(P34)1977年复出后,他又勇挑重担主动抓
这个“重灾区”。在这年5月的一次谈话时他说,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抓教育和人才。要从小学抓起,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8月,在教育和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批判了“四人帮”一伙全盘否定“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的“两个估计”,并再次强调要尊重人才,切实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恢复国家科委,制定科技规划等。为了早出人才、早出成果,他还毅然决定立即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再搞群众推荐。在邓小平的努力下,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曾被关闭十年之久的考场,27.3万人被录取。时隔半年,610万人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40.2万人被录取。高考的恢复,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社会风气为之一新,教育部门率先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邓小平结合当今世界的现实全面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论述了科学技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关键地位,明确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一个月后,他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特别强调了要抓好被破坏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1〕(P10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从1975年9月26日至1978年12月13日的主要讲话,共19篇,其中,关于思想路线的7篇,关于科技教育的9篇,共16篇,反映了在工作重点转移之前他已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
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形成时期 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邓小平开始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去思考精神文明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提出了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概念是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叶剑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紧接着,邓小平在10月30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P208)1981年1月,他说:“‘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精神上的问题很多,所以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2〕(P179)8月,他又说,精神文明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没有理想、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行,精神面貌可以直接影响物质,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精神有决定意义。1985年9月,他特别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3〕(P144)1986年1月,他说,“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3](P152-154)2.概括了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当时中国科学院负责人给邓小平写信,呼吁要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目标提出来,邓小平批复此信,并在25日的大会讲话中首次论述了精神文明的内容。他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1〕(P367)这实际上已经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3.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1980年12月,邓小平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1982年7月,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P408)9月1日,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将“讲道德”改为“有道德”,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即席讲话,将“守纪律”改为“有纪律”。从此,简练明确的“四有”一词传播开来,精神文明建设具体落实到社会主义新人的培育上。后来他又对此作过多次论述。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党中央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了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以及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指出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保证方向的作用,它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是我国现代化的三大目标之一。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深刻论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党的领导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了系统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正式形成。
三、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至1992年春南巡讲话,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深化时期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各种矛盾纷至沓来,党和国家经历了几次严重的政治**。1986年底,部分城市出现学生闹事事件,1989年春出现更为严重的政治**,接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经受了严峻考验。历经危局,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进一步深化,更加成熟。
1.顶住逆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面对反共逆流,党内外有不少人认为应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重新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对此,邓小平指出,只要中国不倒,社会主义将始终站得住脚,只要保持较快的发展,就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敏锐地看到,没有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六?四”**就过不去,“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3〕(P370-371)他在89岁高龄时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在诸如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防止“左”和右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观点。它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其新鲜的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高涨,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极端重要性。1986年12月,他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至少还要搞二十年,1987年3月,他又指出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因此,还要再加五十年。之所以如此,因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3〕(P284)而资产阶级自由化只会导致国家一盘散沙、全面内乱,根本无法建设。
3.加强对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教育。1989年3月,邓小平在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后来他多次重申这一点。他认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而“四有”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要强化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说服教育工作。
4.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1988年9月的两次谈话中,邓小平三次谈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他看来,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3〕(P279)1992年的南方谈话又特别强调了这一观点。1991年4月,他为高科技会议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他还说,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是一个战略方针、战略措施〔3〕(P275-276)。
5.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总结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教训,邓小平认为,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上去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经济犯罪、卖淫、嫖娼、吸毒、腐败等丑恶现象要通过加强法制或者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去解决。他强调,只要真正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一定可以搞上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并落到实处。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专门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未来15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全面部署。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今年2月,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新思想,6月中央又相继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发展是:思想理论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其写进党章和宪法,作为指导思想,并结合新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理论作出若干重要发展;科学教育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召开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会议,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文化方面,作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的论断;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把“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在实践中,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以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好转。这些,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三篇:邓论和三个代表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和创新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贯穿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就是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3.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考试大)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导思想。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们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考试大祝你好运!
邓小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脱离社会主义的目标、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分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方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这个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是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据。清醒地认识国情,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相对意义上的,指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而言、相对于够格的社会主义满足合理需要的尺度而言是落后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政治方向,造成社会**,改革开放也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也必然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从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看,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发展是目的,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为稳定打下基础。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2.“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务(原文是“活务”,我认为应该是“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完成第三步的目标。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日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意义
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来的战略构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 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全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当代,衡量是否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的质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宜,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考试大竭诚为你服务)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更好地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是与多种经济成分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性。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是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考试竭诚为你服务!)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既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把握,也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把握。从两个文明的角度看,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站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具体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丰富,可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理想建设是核心。理想有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分。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道德建设可划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国家的统一作为一项重要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积极探讨和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在考虑和平解放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变为现实,证明了“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稳定,也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关于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世界政治、经济的两大趋势,是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客观依据。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指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争取的国际环境。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及共产党和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农民是我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重要力量。
2.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由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作风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方向、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2.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第四篇:邓论读后感
邓论读后感
政治学理论 309030201011 谢坤
邓小平理论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条件的,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并且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想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尽快发展起来,就要求一种能够指引我们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走向胜利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以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了新经验。这些,就是产生邓小平理论的源泉。
邓小平理论也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首先,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
撇开以上大的方面不说,纵观整个理论或其形成过程和一些同志的生平事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全文。他全部使用辨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在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例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文革时期,某些国家领导人将“两个凡是”作为行动准则、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根本违背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从而,重新确立了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事实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证明了邓小平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文革过后的拨乱反正时期,他更加深刻地总结了文革的教训,明确指出不能只论个人功过是非,而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分辨是非,总结教训;明确指出我们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承前启后的历史定位上,我们既要坚持维护传统思想的精华,坚持维护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经验总结,也要打破旧的精神束缚、解脱旧的思想包袱,全面、客观、准确的评定一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呆板,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这为全党、全国、全人民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邓小平也毫不吝啬地指出文革中暴露的我国政治体制上的诸多弊端。中国,一个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民主的国家,新中国的建立,确实代表其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逐渐成长的,在此时,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但总体上讲,还比较稚嫩。她的民主化、制度化、政治化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完善,她要在国内、国外均无前例可鉴的环境下,带领全国人民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确实很难。事实上,在受到国内、国外不利因素的影响,错误在不断的加厚,邓小平同志以他完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身份,理论联系实际,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从宪法、基本法到各项法律规范在内的国家法律制度,把国家纳入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正常轨道。从而,我国才真正意义上迈进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建立了符合社会发展和符合社会国情的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同样,另一个让我有深刻印象的是“两点论”。邓小平同志唯物论中“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提出了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邓小平抛弃了忽视生产力发展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彻底改变了当时生产关系扭曲、社会发展迟缓,甚至倒退的情况,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缩短了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着重强调了物质文明是前提,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就不能搞好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西方各种腐朽思想侵入我国,如果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就不能给物质文明建设以正确的智力和精神支持,那样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点。而且,关于这个重点,更能体现出邓小平理论是完全从实际出发的,是科学地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三步走”的目标,和“十个五年计划”。
像这样联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中还有很多。又比如说,他提出的“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一国两制”的思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等,这些科学途径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使我国以暂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我认为,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抓住其核心。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在高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层次上、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并由此得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对于我们排除姓“资”姓“社”的抽象原则争论的干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之后深有体会。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退成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已经把邓论写入了党章,并将邓论作为我党的理论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它贯穿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一理论活的灵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阶段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行,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同样,也只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才能纠正超越革全发展阶段的“左的思想”,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的正确认识,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号召全党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基本任务。”可见邓小平理论已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家,已经迈入了21世纪,有过辉煌,有过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走过了50多个春秋,如今,这个伟大的国家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她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正指导着这个民族大踏步的前进。
邓小平的一个极大贡献,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在知识经济为导的今天,摆正发展思路无疑是十分有现实价值的。在知识经济中,技能和知识成为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都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财富之源,可以作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资产中的比例大大上升,在一些发达国家,许多企业无形资产中的比例已高达50%以上,而县城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灵活快速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今天的美国已被信息技术包围,各公司从中获得了惊人的利润,美国微软公司的崛起和发展速度,就充分地印证了知识经济的力量,微软公司创立仅20年,它的资产已超过400亿美元,如果把它列为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排行榜中,可排在新加坡之前而列第47位,现在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1996年,美国全年新增产值的2/3是靠微软这样的公司创造的。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人类已进入了依靠知识,依靠技能发展产业的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可以设置各种壁垒来保持竞争的一方;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有壁垒可以保护落后,蓬勃发展的世界知识经济产业对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发展问题,使知识密集的生产部门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又进入了新的大调整期,无形资产的投入快于有形资产的投入,社会化和网络化程度极高的知识和信息生产与分配部门的人员已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数,使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我国不仅面临着如何巩固、改造、发展传统工业,尽快实现传统工业现代化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如何超越传统工艺的发展阶段。中国要进步,中国要腾飞,必须在知识经济的竞争中迎头赶上,众所周知,竞争的关键在与人才,而现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是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不断的流失,各国纷纷来华挖人,就是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仅有的几个出色的技术人员也都纷纷“跳槽”进了外企,为什么,只有物质利益的驱使吗?不是的。相信每个知识分子都明白只有为自己国家作贡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人生价值,帮助外国打工只不过是物质利益上的暂时得到了满足,而精神上始终缺少点什么,真正意义推动着祖国前进的人,无疑是自豪的,一些华人科学家在国外获得了荣誉,却一定要加入该国国籍为领奖前提条件。但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盘算着出国,为什么?归根到底是国内的人才竞争和价值回报体制还
很不完善,在国外,他们除了可以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很主要的是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公平竞争,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在国内就相对逊色很多了。要留住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行政上给予人才以极大的鼓励,创造良好的工作研究环境,在价值回报上也要更加合理,要尽量让人才有所施,而不是才皆无用。
如今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江泽民主席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这无疑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指引我们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结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联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式及党面临的新问题,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我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紧密联系起来;从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根本性质的高度上,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证明了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坚持代标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真正保持先锋队的性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行了新的提炼和升华,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与深入,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在新的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争取党的事业的更大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用邓论武装自己,作到头脑清醒,目的明确,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理解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的配合作好国家的各项工作,协助党把祖国推向成功的彼岸。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应肩负起跨世纪发展的历史重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我们是跨世纪的,大有作为的一代,我们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重托,是时代的骄子—我们应该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在正确的道路上为祖国的再次辉煌而奉献自己无悔的青春。
第五篇:邓论-读后感
《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读后感
---伟大的理论创新指导伟大的社会实践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它贯穿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一理论活的灵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阶段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行,必须解放思想,究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也只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才能纠正超越革全发展阶段的“左的思想”,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的正确认识,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号召全党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基本任务。”可见邓小平理论已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引导下,中国进一步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出现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历史越往前发展,就越会显示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审时度势的领导才能,与时俱进的政治勇气和励精图治的工作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尤其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形式上是一部专题性论文集,实际上是一部理论专著。从内容上看,所选论著关涉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因此,这部著作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学术性和权威性,成为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参考书。在研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书中,我深感这是一次重新学习、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深感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