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江桥小学与江桥镇民办沪宁小学牵手小结
2011年3月28日,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那一天,在嘉定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我校与嘉定区江桥小学签订了牵手协议,江桥小学与我校相隔只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是一所有着百余年校史的老校,有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有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该校牵手是我校的荣幸,从此让我校有了学习的对象,感受到上级关怀的阳光。在此,把我校与江桥小学牵手情况做简要总结。
一、领导重视出重拳
从牵手之日起,成立了牵手活动领导小组,由江小校长唐敏任组长,沪宁小 学校长朱关龙任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双方领导非常重视牵手工作,按照区教育局要求,精心制订《江桥小学与沪宁小学牵手工作方案》,方案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就牵手工作目标,具体项目,日常管理办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牵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了明确的方向。
定期召开牵手工作会议,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双方领导成员和相关项目成员都要一起就牵手工作进行研讨、总结。由于双方领导对牵手工作的重视才让沪宁小学的管理、教育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拜师学艺显真招
牵手之初,学校曾经梯次派出老师到江小听课,还邀请江小骨干教师送教到 校,可是单凭
一、两节课怎么能提高沪宁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呢?冥思苦想之余,双方领导达成了批次派出教师到江小拜师学艺的决定。
2012年开学伊始,沪宁小学校长朱关龙携同教导处分管人员到江小拜访,就新学期的教师培训工作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分期分批派教师到江小学习,每周两个半天,全期安排十五周的学习时间,在半天的学习时间内,不仅仅是听课,包括备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学生的辅导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跟踪学习。学习结束,要求师傅为徒弟写出书面的鉴定意见。徒弟回校上汇报课两节,编写上课教案一份,课件一份,并写出一千字以上的学习体会或学习小结一份,由学校教导处就学习教师的情况作出评定,作为学校骨干教师评选的依据之一。目前,第一批派往江小学习的14名教师已经顺利完成,完成汇报课14节,学习体会14篇,课件和教案各14份。第一批“拜师学艺”总结也在江小的承办下圆满完
成。双方校长作了总结,徒弟和师傅代表做了交流发言。
第二批的14名教师也在2012学年度的第一学期的第二周开始派往江小学习。本次学习的方式略有调整,除了过程管理方式不变以外,为了让老师接触到更多的优秀教师,给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成立了以备课组为组长带教的方式,时间安排更合理,每周五下午所有的学习老师参加江小的教研活动或者备课活动,另外一个半天让每位学习的老师都能到自己认为喜欢的学科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更全面的感受不同教师的上课风格,更多的接触到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更好的学习到不同的上课方式。到目前为止,两批学习老师共听课400余节。不仅如此,师傅们把他们的精彩课件,详实教案都全部给我们学习的教师,如有疑问,认真为徒弟们排忧解难。平时如有需要,只要是一个电话,师傅们都给予无私的帮助。
他们严谨的教风,踏实的工作精神给我们教师树立了榜样,我校一位英语教师这样写她的师傅:“在工作上,马老师是一位特别认真,和蔼的好老师,她和她的学生交流时,全程都是笑嘻嘻的。。在旁人的眼里她们就像是朋友一样。在课堂上,马老师的个人魅力特别吸引人,她的语速,她的口语,她的发音,她的引导都是很自然,很流畅,特别有激情,有人情味。在她课后的工作中,她的ppt做的非常的仔细,认真,完美。她自己制作的ppt就像精彩的动画片一样,吸引每个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跟马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关心身边的人,怎样去引导学生,怎样去和学生交流,怎样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还有一位语文老师这样写道:“在我跟随章老师学习的一学期里,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去繁从简,课课找重点。语文教学特别是高段的语文教学,课文的内容很多,课堂时间有限,怎么把握住时间,又使课堂紧凑有序是我面对的最大难题,在篇·段·句的学习中章老师总是挑其重点,言简意赅,让听课的我和学生恍然大悟,接着又是点头称赞。我将用心铭记记章老师告诉我的:好课就是用心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的课。”事实何止这些。这种方式的学习,拉近了当地教师和民工教师的距离,师傅们为我们这些农民工教师感动,我们的教师为师傅们的勤奋而动容,短暂的十五天结下的师徒情已经得到了超越,得到了升华,不可分割。难怪我们的朱校长说:“这种方式将对我们牵手校的教学工作都是很大的促进。”
有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了这样真诚的帮助,才有我校在嘉定农民工子女小学首次青年教师评优课中两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分别获得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二
等奖,这次又被选送到上海市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正因为有了江桥小学无私、真诚的帮助,才有了我校在教学水平上的长足进步。与公办学校的教学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012年的4月至6月,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制作课件的水平,先后为我校信息技术初级班和高级班进行了四次培训,共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结合实际显成效。
为了更多的给予我校帮助,2012年起,又在我校四年级的女生中挑选了14 名学生参加江小女子足球队进行训练,每周五下午2:44分放学后,我们派体育老师护送这14名学生到江小训练,从不间断,他们不要我们任何报酬,免费给我们培训,连暑假集训的费用也是他们全部包办。这次在嘉定浏河营地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当中有一个足球运球的比赛,我校的女足队员们当仁不让,自己冲上赛场,以娴熟的技术遥遥领先于兄弟学校,让兄弟学校惊叹不已。
牵手以后,我们认真学习江小的管理经验。当我们看到他们先进的教学设备的时候,我们羡慕不已,我校校长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两年下来终于积攒了一些钱,2012年9月购买了23台多媒体,包括上级配备的16台,终于达到了班班有多媒体,10月份又购置了60台笔记本电脑,这些措施都来源于牵手校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教育设施的启发。
课程管理方面,同样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在2011年9月份,当我们在整合三类课程不知所措的时候,是他们给了我们方案,让我们参照执行,教导处成员还到江桥小学实地察看“快乐活动”实施情况,于是我们在实施“快乐活动日”有了成功的样板,同样有了底气。也让我们的快乐活动日实施方案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出台,有了今天的46个兴趣班,知道了怎么样上探究课,怎么样去实施拓展课,让这些新型课题迎刃而解。也让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初步彰显,有了“舞蹈队”、“文学社”、“小报编辑”、“合唱队”、“女子足球队”、“田径队”、“书法社”等社团。
校园文化,他们同样给了我们样板,当我们看到他们绿化如此养眼的时候,我们也决心仿效,于是我们投资上十万元,购置香樟树,桂花树盆景,添置绿化带护栏等等;教室里添置了学习园地版图,楼梯转弯处设置了名人名言板块;仿
效江小“读书节”,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读书节活动。这些都是在江桥小学潜移默化中生发出来的。
德育工作帮助我们培训大队部干部,指导我们利用午会课、班队课进行两纲教育,邀请我校学生和他们学校学生一起利用寒暑假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如:参观上海科技馆,参观安亭汽车城,参观上海禁毒馆等等。
总之,学校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深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安排,有兄弟学校的真诚帮助,有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一定会不辱使命,拼搏奋进,谱写教育新篇。
嘉定区江桥镇民办沪宁小学
2012年11月16日
第二篇:碰撞智慧火花 点燃精彩课堂
碰撞智慧火花 点燃精彩课堂
——同课异构活动心得
我校(蒙阴一中),被选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高中片区。本学期1751工程中的高中片区的学校,举行了两次同课异构。第一次,3月22日在我校举行,我校与结对学校淄博实验中学化学和政治两个学科同课异构,每学科2位老师同课异构。我参加政治学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同课异构。第二次,4月26日在凤城中学4个学校(凤城中学、青岛二中、莱阳九中、五莲三中)4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每学科3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我参加了语文学科《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同课异构,听了凤城中学、青岛二中、五莲三中的语文课。第14周,按照学校的安排地理学科在将校内自己举行同课异构活动。
同课异构的基本流程是,上课,说课,评课。上课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设计,新颖的导课方式、激烈的小组讨论、思维与智慧的碰撞,从中受到的震撼与启发。再听一听执教人说课,说他们的教学目标如何确立、说他们的教学设想、说他们的得与失„„。资深课堂观察员的科学、严谨、全面一分为二的深刻点评,深化了认识。前者是不同的老师上同一节课,后者是不同老师来评同一节课。老师们教学设计的巧妙让我们惊叹,评课人的简洁准确的点评也体现对精彩课堂的执着追求。我们在脑海里渐渐清晰课应该这样。我们在智慧的碰撞中品味、思考,受益匪浅。各有各的精彩,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水平的学校同课异构差别会很大,对我们的震撼和启发也越大。
通过参加这两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也看到了我们的课堂和青岛二中、淄博实验中学、凤城中学等之间的差距。我感到课堂要注重教学设计,而且要不断去思考怎样设计更合理、更高效。特思考如下心得体会。
1.教学设计目标化
进行教学设计,先解读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关键是各个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不是把目标解读了堆在教学目标这一栏目里就完事了。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都要紧扣目标,设计是扣住目标,设计完了,再检查评定是否真正贯彻了目标,再删减与目标关系不大,或不够有效的内容,使教学紧凑、简洁、高效。五莲三中的李老师这一点做的好。评课人对她的评价一个字“简”。即“简洁、简化、简明”。
2.教学设计生活化
教学设计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时候,比较理性,不注重在生活中怎么用,或者也不怎么解释它可以用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它是单纯的知识文本。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生活,用于生活。书本的知识又是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因此,我们在教书时,从生活的角度设计教学,还给知识鲜活,它最初源于生活,最终用于生活。在政治课中,淄博实验中学的彭老师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他选用马云创建淘宝网的经历,以材料的方式分阶段呈现各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取其中蕴含的教材知识点,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得出的,不是老师强加的。一个案例贯穿始终。马云和淘宝网都是学生熟悉的,马云甚至是学生崇拜的风云人物,淘宝网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购物方式,也是今天的高中生非常熟悉的,选这个案例最恰当不过了,非常吸引人。其中“量变与质变以及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的道理”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3.教学设计生命化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所以,应通过课堂让学生汲取成长的力量。淄博实验中学的彭老师通过马云的案例用马云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这句话即点破了量变到质变的艰难,又透露出胜利的曙光,做事贵在坚持„„,对学习者的震撼会很大,学生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这句话,心里充满了力量,撼动了心灵促进了生命成长。青岛二中的杨老师,在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把学生导向学习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时,旷达的处世情怀,让人受益终生。
4.教学设计意识化
要有意识的进行教学设计,不要仅仅是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时候进行高效、流程化的教学设计。我们已经培训了很长时间了,新理念、新理论都不缺乏,现在到了我们行为方式改变的时候了。我们可以在上每一节课时都想一想,以前怎样上这一节的,今天可以怎样上,也引导全组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上,怎样让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怎样震撼心灵、汲取怎样的成长力量。不断去设计、不断去完善,甚至自己和自己同课异构。让设计常态化。我在教《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的时候,思考怎样设计才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精神、怎样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我变换方式,变罗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为探究活动。让学生去思维去表达,活动题目为“给你一块土地,你最想种什么?”学生讨论分析。有一组学生回答“如果有水地势较平的话,就种小麦,如果是岭地就载果树”。你看他们开始对空间进行分析有什么条件,这样比我们引导他们罗列条件好多了。然后,再追问“为什么不种水稻而选择种小麦?”“我们这里既可以在桃树也可以载苹果树你选择载什么?实际载哪种果树多?”“你村子种什么多?”随着讨论的深入知识点全部解决。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给你资金你去创业,你最想建什么工厂?为什么?”学生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引导分析了工业区位因素,说不定他们今天愿望在未来真的能实现呢!学生也能形成空间分析区位选择的地理意识。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意识地去设计课堂。
第三篇: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语文教学智慧
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
——语文课堂的教育智慧例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我愿是学生的同伴更愿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欣赏者,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凭借教材中的语言,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的生命活力,根据教材的语言特色、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裁剪,真正把教材当作例子,把学生的问题、困惑、兴趣、经验、感受等作为教学新的生长点,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师生在教学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流,问题的探究,生命的提升,在共同的生命活动中实现了双赢。
在《散步》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到:“假如‘我’决定走小路的话,母亲会是什么感受呢?虽然备课过程中我并没有思考到这个问题,很怕一时无法应对,但考虑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假设,我灵机一动,把这个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母亲不会生气的,因为她最后还是摸摸小孙子的脑袋,决定顺从小孙子走小路。也有的学生说,母亲心里多少是会有些不舒服的。为什么呢?他说不出,我就举了一个自己父母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其实父母年老了就像个孩子,喜欢口是心非,要哄,“我”这么做,母亲心里是很温暖的,我不这么做,母亲不会怪罪,但心里难免有疙瘩。这个课堂小插曲,让学生在感受到浓浓亲情的时候,也体悟了父母的心里,更知道该如何孝顺父母了。
在《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中,讨论到对元方这一人物的印象时,我抛出了“元方入门而不顾”是否失礼”这一讨论,留下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在短时间内沉静,又倏忽间崩裂炸开。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热烈,成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有同学说:不失礼。对于一个七岁孩子不能要求过高,元方只是想用这样的行动让父亲这位朋友受到教育、得到教训。一个7岁的孩子能想到且能做到这点,够大胆、聪明、智慧的了。有同学在继续丰富本小组的见解,巩固观点:认为“元方入门不顾”是“失礼”的同学按耐不住了,争着发言:作为一位父亲的同辈,元方的长辈,人家放下自己的姿态向你这孩子道歉,请求你的原谅,你元方作为一个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不该不给别人机会。不用说,持这方观点的同学还真是慧眼智心。顺着他们的说法,我又在班上强调了一下宽容的力量,渗透德育的教育目标。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应该磨练师生智慧共生的智慧课。具体到课堂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亲近文本并让自己的思想和灵感与文本思想情感碰撞。如何去亲近作者并与之进行心灵交流或者说去与文本、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这样,老师引得精彩,导出特色;学生悟得其神,炼得其法,智慧共生的语文智慧课堂就这样形成了,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通过思维与情感互动,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智慧共生的舞台。
第四篇:教学案例——师生真诚对话,心灵碰撞智慧火花
师生真诚对话,心灵碰撞智慧火花
——《羚羊木雕》案例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繁琐的提问,老师全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来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师生关系成为一种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权,自我意识不强。而新课标强调要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双方彼此应敞开心扉,真诚对话,相互接纳,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平等条件中的“主持人”。教师和学生只有建立起这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心灵才能畅通,思维才会活跃;师生只有通过灵魂交流,教学活动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学习《羚羊木雕》一文时,我试图将学生分组围绕“父母对‘我’的批评是否正确”,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亲情”和“友情”冲突时,你会选择什么?
在争论中,突然,一位同学发问:试问老师,如果你的孩子将你已许诺给他的贵重礼物送给好友,你会忍心批评他、伤害他的自尊心,破坏同学间纯真的友情吗?
(这是我备课根本没有想到的突发问题,不难看出这位同学很重友情,他很机智,将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重合时,试探我作为家长,我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观察我的态度,以寻求支持。)
我思索片刻后,便这样说:
“我作为老师,也是家长,和所有家长一样,并不是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做到理性、妥当,我也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的,那么同学们能为老师提些建议,怎样处理才更妥当呢?”
(没想到,这时同学发言更加积极,以下几位同学的看法让人回味)
生一:“礼物不是因为价值高才贵重,而是因为凝结真挚的友情才显珍贵,希望做父母的能看到这一点。”
生二:“再贵重物品失去都可以可以再买回,但自尊心和友情的损害,却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因而做为父母也不能机械的、简单的一味责怪孩子的不是。”
生三:“相反父母如果能维护孩子的友情,不去伤害它,比你送他礼物,更能使他健康快乐成长,因此父母不怪孩子,可能会更好些。
从大部分同学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否定家长所做的一切,在处理“亲情”与“友情”关系上,显得有些偏颇。对此,我适时引用文中的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老师便以家长的身份和学生平等对话,互相探讨。随后,学生便从文中“我”的身上以及结合自身的经历,认识到同龄人身上的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不成熟,如意气用事,不懂得尊重父母等。在两端分别挑着亲情与友情的天平上,学生们心中都有一杆称,他们与老师真诚的沟通,坦诚的交流意见和看法,使两者都收获颇丰。
学生的积极思考发问,促成了课堂的积极互动与交流,在交流中,师以尊重、真诚探求的态度对待学生,尽可能多营造些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让学生之间展开争论与探讨,才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思维,果敢地发言、交流等,为教学生成增加活力,让彼此的心灵在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第五篇:碰撞,交流,激发智慧火花——记钟楼区小学科学实验操作专题培训
碰撞,交流,激发智慧火花——记钟楼区小学科学实验操作专题培训
11月25日,虽已入冬,寒意还并未深入,和煦的阳光也为本次科学教研活动增添了暖意与热情。来自钟楼区的各小学科学专兼职教师们齐聚觅渡教育集团广化校区的科学实验室中参与第二轮区小学科学实验操作专项培训。还记得9月份的第一轮操作专项培训给参与的每位教师带来了专业的考验与技能的审核,而本轮培训主要对象为全区30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采用的教研方式与第一轮一样,在此年龄范围内的7名科学教师现场也需抽签依次进行实验操作,其余教师们在场观摩,对经验丰富的青年科学骨干教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与考验。
相较上轮培训,本轮现场操作的实验难度增强,科学专业知识性渗透得也更为深入。7位教师必须在规定的40分钟内完成测量当前温度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测量电池电压、测量橡皮泥密度、分离蛋白质四个实验。在持续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参与现场操作的科学教师们认真思考倾力完成,各组评委老师们也对现场操作的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暴露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记录,而其中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也激发起了在场观摩教师们的热情,如何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计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教师们通过回忆力学上的专业知识展开了积极地讨论,而接下来平常教学中鲜有接触的分离蛋白质实验更是让在场教师们交流议论不断,从温水的使用时间到面团的揉搓方法,都掀起了本次活动的阵阵小高潮。操作活动结束后,每位参与操作的教师也都当场拿到了点评记录的回执单,及时获知到操作中的不到之处。
在教研活动总结中,教研员蒋娜老师指出两轮专项培训并不是以考核为目的,而是为了提高各位科学教师的基本技能和心理素质,并指出在此次活动中部分老师的方法很多,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提出了及时的点评纠正:如溶解度实验中搅棒的规范操作,加盐时应遵循先多后少的原则,测量电压及揉搓面团时预估能力的重要等等。
最后,蒋老师也对各位科学教师在今后教学中的操作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学科专业上要做得更细更实更精,全面提升科学教研的品质和内涵。我们也希望可以开展更多的实验操作培训,可以获得更多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激发起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