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时间:2019-05-13 00:4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房价上涨的经济学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房价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篇:房价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大纲

一、提出当前房价上涨的现象

二、对当前房价上涨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1.个人观点

供求关系导致房价上涨

2.其他观点

①土地出让拍挂政策

②长期持续的低利率环境及人民币的升值

三、针对房价上涨提出一些建议

房价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近几年中国各城市房价的急剧走高有目共堵,百姓的购房负担急剧上升,房价问题甚至被称为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房价的虚高和依然攀升的态势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也对面临改革重大关口的中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房价上涨,原因,政策

正文:

最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好像一只氢气球,停也不停地向上飞升。然而氢气球飞得太高就会因为内外压差而爆炸,那么房地产经济是否也会像氢气球一样,最终也会崩溃呢?面对急剧上涨的房价,百姓购房的压力也在增长,同时更是激化了各个阶级,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矛盾,长此以往,必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用经济学的观点理性地分析这一现象,并对之提出改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房价上涨的原因:

在中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房地产这一行业也由原来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城市居民的住房从原来的福利分配为主到目前的自主购买为主,这一转变是购房需求的社会基础。

我们都在课上学过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供求关系,即当开始时的价格高于均衡时的价格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低于供给量时,生产者必然会形成激烈竞争,从而使价格水平下降,价格下降进一步导致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竞争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价格降至均衡水平,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为止。相反当开始时的价格低于均衡时的价格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量高于生产者愿意供给的量,这时就会出现超额需求。为了得到有限的供给,消费者之间也会展开竞争,结果自然是价格上升,这又将导致供给量增加和需求量减少。竞争一直持续下去,直至价格上升至均衡水平。价格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供求关系达到这个均衡状态。

首先看需求方,即消费者。目前主要的购房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拆迁户,这是他们的刚性要求;手头比较宽裕,而住房却是早期购买或是单位福利分配,不能满足现在居住水平需求的人,他们在稳定收入的支撑下,对购房也有着强烈的需求;还有就是因为结婚而不得不购买新房的年轻人,由于中国不知何时流传下的传统,使得他们在还没有足够稳定的生活和事业基础上,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房贷包袱。随着城市向郊区的不断扩张,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居住在城市边缘的人加入了第一类人的行列;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催生了第二类人的不断增加;随着当年婴儿潮出生的人群现在已经加入到大学毕业生和结婚适龄阶段的队伍中,直接导致了第三类人的激增。

之前的一段中已经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者对购房的需求是相当巨大的,而房地产本身由于土地供应的有限性,供给量是有限的,结合供给关系的理论,可以知道在这种需求远远高于供给的形势下,房价上涨已成为一种必然。再加上开发商囤积居奇,炒房团的热钱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对本来已经供不应求的房价更是火上浇油。

而且国人在面对房价上涨这一现实时,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抢先购房,越是涨越是买,使得市场的自我调控“失灵”了,更是导致了房价的一涨再涨。

当然供求关系的原因只是最主要的原因,对于房价上涨其他人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看法。

一、土地出让拍挂政策

各地政府代行土地拥有者之权,土地由地方政府所垄断。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采取纯粹价高者得之的拍卖方式来向开发商出让土地,作为商品土地成本增加,就造成土地价格的突飞猛进,进而使得很大程度上基于土地价格的房产价格也就随之扶摇直上。杭州是最早实行土地出让招拍挂牌政策的城市之一,也正是杭州,最先拉开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大幕。加之在土地在二级市场上的疯狂炒作,如何不使土地的价格更上一层楼。所以,房价永远上涨源自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二、长期持续的低利率环境及人民币的升值是造成房价“泡沫性”虚高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居民自购房需求的激增及土地供应的不足,造成了房价的不断攀升,那么,我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及人民币的升值所造成的投资、投机则是房价“泡沫性”虚高的根本原因。一是低利率导致资金流入房地产业。作为投资或者投机者,之所以保有各种资产如房地产、股票、债券等,是为了从中获取收益。

房价上涨的建议:

针对上述对房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可以相应得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来缓解当前房价过热的现象。

由于市场的失灵,难以进行自我调节,就需要政府动用那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国八条”“国六条”等政策来稳定房价。“加强土地管理”防止土地仅仅以高价出售,控制房地产的成本;“控制城市拆迁力度”可以有效减少拆迁户的产生,从而减少对购房的需求;“对一定时间内的房屋转让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则是针对囤积的商人和炒房团而制定的;“规范房地产外资准入和管理”减少了外资在中国的资本掠夺;“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完善房地产销售的信息披露”则减少了开发商与政府的勾结,使房价公开透明„„这些政策出台以后,虽然显现出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依然一路攀升,各城市房价逆势而上的报道不绝于耳。那么国家和政府还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例如将炒房等行为定为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罪名,或者加强对贪官污吏的打击等等。

参考文献:徐康宁 李东《经济管理基础》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P21-22P23

第二篇:房价上涨原因分析

试论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导致的供求矛盾;投资性需求旺盛助长了房价不断上涨;地方财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保障性住房“门槛过高”。提出遏制对策: 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化的空间;加大普通商品房供应,从根本上遏制房价上涨;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强化市场监管措施。

【关键词】高房价;成因;对策

近年来,房价的急速上涨已经成为笼罩在社会大众心头的巨大阴影。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即低收入的困难家庭需要住房,但因房价之高而无力购买。过高的房价已经超出社会经济系统和大众心理系统的承受能力,最终会影响到经济的稳定乃至社会的稳定。

一、当前房价上涨的成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但在房地产领域,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很复杂,不仅取决于供需关系,还有其他因素:

1、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导致的供求矛盾

这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36%左右,农村人口占54.3%,城市化进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呈加速态势。按目前年均

1.12%的城市化速度估算,每年平均有近15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如果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城市就要增加4亿人口。不断扩大的购房队伍与城市有限的土地供应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房价不断上涨,这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必然趋势,也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2、投资性需求旺盛助长了房价不断上涨

我国居民储蓄率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房价上涨的预期,通过买房实现保值增值成为许多居民的投资选择。不但富人买房投资,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也加入其中,有不少地方投资买房比例甚至超过了居住买房。据新华社报道,在京、沪、深三地各取样2000名购房者进行需求调查显示,在北京的调查中有62%的登记购房者表示如果手上有剩余资金,房产将是首选的投资目标。而这一数据在上海也达到了51%。大量投资客进入楼市炒房,直接助推了房价飙升,造成越有房越买房、越没房越无望的局面。

3、地方财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

这是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据国土资源部去年调查结果,全国地价占房价比平均为23.2%,有的大城市地价已占到房价的46.7%。在土建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地价的不断攀升导致了楼价的疯长。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2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3.4%。再加上各种配套税费,政府收益实际上占房价的32.8%—38.8%,卖地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并且房地产还可以拉动建材、水泥、家用电器、玻璃、窗帘、纺织品、卫生洁具等6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情有独钟绝非偶然,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是快速提高GDP的一个法宝,同时也使地方政府成为高房价的受益者和推手。

4、保障性住房“门槛过高”

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进一步加快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3年内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将有力缓解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的“零地价、低税费”,政府不但得不到收益,反而还要拿出土地,投入资金,致使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保障性住房开发的积极性。保障型住房发展相对缓慢,导致门槛过高、覆盖面过窄、实物配租比例过低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城市出台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保障的对象多限定在城市低保范围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而这只是城市住房困难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大批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够条件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中低收入的居民,被限制在门槛以外,成为“夹芯层”,这是中低收入群体买房难的主要原因。

二、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对策

有效抑制房价持续上涨,是当前一件十分棘手而迫切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家有关政策及某些省市的做法,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化的空间

我国的城市化与房价的关系取决于城市化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的,如果是采取农民进城的方式,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便会造成城市的拥挤和住房紧张的压力。所以要改变农民进城的方式,通过城乡一体化来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据有关方面研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为40%左右,发达国家80%~90%,而我国只有36%。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所以我国要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化的空间。吸引和鼓励农民不断向县城集中、资本不断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大量农民进城的情形,从而缓减了城市住房需求过旺的压力,促进房价下降,使农村和城市形成一个“双赢”格局。

2、加大普通商品房供应,从根本上遏制房价上涨

供不应求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就必须从治本上下功夫,大量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在政策导向上,要采取支持自住性需求,鼓励改善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抑制投机性需求、保障困难性需求,大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稳定市场预期,从根本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3、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

许多地方政府仅关注房地产市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忽视了住房的社会保障功能,这是政府职能的严重缺位。应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的覆盖面。适当放宽廉租住房政策标准,降低准入门槛,把更多的困难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逐步由最低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延伸,实现全部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渐涵盖中等偏下收入家庭,防止形成“夹芯层”。积极借鉴香港公屋经验,加大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力度。对不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条件,又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家庭,应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租赁住房方式,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通行做法。香港有40%的居民租住公房,日本有38%,法国36%,英、美等国均在30%左右,瑞典、德国达50%,可以享受政府优惠租房政策。完善中低收入家庭租房制度,不仅是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的需要,也是解决目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有效途径。

4、强化市场监管措施

一是完善市场监督制度,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资质管理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核管理。二是建立房地产市场价格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地做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合理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和居民理性购房,正确引导消费。三是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力度,重点查处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开发商利用政策、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慌报商品房销售进度、发布不实价格信息、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行为。四是规范房地产价格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对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策指导价,限价销售。严格审核成本费用,控制利润水平。对商品房销售实行一房一价明码标价制度,要求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后,在其售房场所显眼位置设置商品房售房明码标价表,标明位置、房屋、套内面积、价格及其他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中国房价上涨分析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中国房价上涨现象

在所有有关民生类的问题中,居高不下的房价一直是近年来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虽然,近期我国的房价在限购限贷、房产税等政策的影响下有所回落,但对房价的调控不容放松警惕。影响我国房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需求层面看,城镇化、居民收入和婚龄人口是长期影响因素;从供给层面看,土地供应是长期影响因素;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需求和短期供给均形成重要影响。要彻底整治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必须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持续发力,引导房价“回落”到合理区间。事实上,由城镇化、居民收入提高和婚龄人口增加所引致的住宅需求是 自然的、健康的,宏观调控的治理重点是货币超发所带来的虚假需求、投机需求和房产商捂盘行为。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

一、需求拉高价格

人口的高速增长、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人口的阶段性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阶段性积累,使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房价持续上涨。基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多房少的”基本国情,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我国整体房价的不断上涨。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是导致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中国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决定着住房高增长的需求。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让中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住房生产。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决定着家庭分裂的速度。中国的家庭人口平均数已从1990年的3.96人/户下降到了2008年的2.96人/户,并在不断的下降中。正是因为70年代之后的高生育率决定的,80—90后的家庭分裂速度在不断加速,这种加速会延续大约至少十年。中国的城市家庭新增户数从2000年的约700多万户上升到2008年的约1100多万户。而每年市场化竣工的住房大约只有500多万套,仅能满足不到一半新增家庭的需求。

二、供给抬高价格

从供给用度来说,房价的上涨最主要源于开发商的逐利行为。商人是“经济人”,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近几年,中国房市呈随时间推移逐步“波浪式”拉升的特点。开发商往往将不知名的杂费分摊入房价等,这导致房价上涨。由于房地产行业可以拉动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化工、陶瓷、纺织等产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与相关行业形成利益“共荣圈”、共同抵制房价下降,这也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人为减少楼市供给。首先,土地稀缺与土地囤积并

存。近年来,中央政府积极想办法减少土地稀缺给楼市带来的压力,努力扩大土地供给。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开发商“囤地扰市”行为。究其原因,一方面,土地因为稀缺而存在供给刚性和价格上涨潜力;另一方面,开发商欲通过囤积土地,进一步拉动地价上涨而牟取暴利。这加剧了房价上涨的压力。其次,商品房空置与供给不足存在矛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有1亿多平方米商品房未有售出。如这类空置房不能得到妥善的消化处置,会形成“有房无人居,有人无房居”的困境,这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给政府下调房价增加 了很大困难。再次,开发商的捂盘,推高楼价。开发商“囤盘现象”严重,故用伎俩一般为:故意提高楼房的售价,导致有价无市,推迟楼盘的销售速度;在售楼过程中,故意谎称楼房已经售罄,有的拿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仍不开卖,开发商要求市民先交诚意金认购,再等销售通知等等。开发商人为的“捂盘不发售的行为”控制销售节奏,制造房源紧张的错觉,给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使房价积涨难返。此外,开发商一次次不惜重金地购买土地,土地屡拍出天价,开发商在进行商品房买卖时必然将地价作为成本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使将来的房价大幅走高。

三、经济过热,投资性需求旺盛

投资性需求旺盛助长了房价不断上涨。我国居民储蓄率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房价上涨的预期,通过买房实现保值增值成为许多居民的投资选择。不但富人买房投资,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也加入其中,有不少地方投资买房比例甚至超过了居住买房。

首先、团体炒楼现象。团体炒楼的出现与长期活跃,使房价水涨船高,居高难下。在这一群体当中,以温州人的“温州炒楼团”最为典型。参与炒楼不下10万人的浙江温州炒楼团,近几年集千亿元资本,陆续投资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海口等城市的房地产。“温州炒楼团”所到之处,房价应声上涨。针对温州人炒楼行为,各地房产商也积极回应,楼盘老总亲赴温州、杭州考察,与当地的投资商接洽,回来后马上针对温州投资者设计一套大型推广策略。2009年,广州颐和高尔夫庄园开盘,该盘门口竖着一个欢迎牌,写着“欢迎温州购房团到颐和高尔夫庄园 参观”。地产商与投机人群强强联合,房价何以下降?

其次、中介的不诚实经营。中介经营不规范,存在伪造“抢购”销售假象以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存在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等现象。整个房地产行业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卖房的对信息掌握的较为充分,使房价容易被操控,并朝卖房者的期望值目标价上涨。

三、政治寻租

1、非法批地——房价居高的外在诱因。国家对土地实行“招拍挂”政策,即土地的招

标、拍卖和挂牌,价高者得,最直接造成高地价,导致高楼价。商品房的成本构成中,地价始终占最大比重。在高楼价中,地价也占最大比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房开发中的地价和楼价的关系是面粉和面包的关系,即水涨船高的关系。商品房用地价格的不断升高,直接导致商品房销售的市场价格不断升高。一是政府非法批地,二是通过“以租代征”等形式非法占地,三是非法低价出让土地。自方发布的新闻与相关数据说明,全国的土地审批存在严重的“政治寻租”现象,增加了房地产行业的隐性成本,成为房价居高不下的诱因之一。

2、“政绩工程”——政府对地产的内在推动力。某些地方官员将房地产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因为房地产行业是最快捷、最简单地拉动地方GDP增长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途径。通过这些“政绩工程” 迅速拉动本地区“短视”的经济繁荣,将房价推向高涨的“不归路”。

四、金融政策“推波助澜”

1.购房优惠

银行在购房按揭方面,为不少的房客提供了资金方便,但也成为培育投机者的温床。按照国家规定,只要购房者首付30%的购房款便可以买到房子,银行会将其余的70%购房款替购房者支付给开发商。不少投机者巧用购房优惠,加大了货币贷发放量,助长了房价上涨。

2.投资优惠

金融机构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首先,银行以低利率的政策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成本比较低;其次,金融机构推进房地产企业通过股票的方式上市融资,并允许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增加企业的资本积累;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以及房地产信托投资;银行把资金贷给开发商以后,把若干项目的债权“打包”在债市上卖掉等等,投资优惠导致房价快速上涨。

3.外资注入

国内各地的房地产行业存在暴利,外资对房地产的投资也完全遵循投资市场的规则,即当该地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高于他国时,外资就会纷纷涌入资金的涌入会导致对该地房地产需求上升,进一步抬高价格,直到该地的投资回报率下降至接近海外的水平才达到均衡,停止资金涌人。人民币不断升值,楼市的投资回报率不断高涨,使投入我国房地产领域的外资额度很大。国际游资早已栖身中国的房地产业,中国楼市成为了外资的追捧热点。

五、媒体的炒作

除了政府和开发商这两个幕后黑手之外,媒体和部分经济学家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很多理性人士及国外机构纷纷作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预测时。但看看我们的报刊

杂志、电视广播到处都是新房热销的热烈场面,到处是欣欣向荣的销售数据,还想这里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缩影。看了地产广告,你会认为中国人都中产了、都富豪了;中国的房产市场火上30年没有问题。在金钱、利益面前他们只能选择迎合开发商。媒体的摇旗呐喊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房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样,房地产数据统计方式存在“先天不足”。房地产数据统计由哥哥上城调队从开发商那里而不是从市场采集,甚至是由开发商自行填报。当房价上涨较快时,开发商倾向于低报销售价格。因为他们担心房价的上涨会导致政府的政策干预。当房地产行情看淡时,开发商又采取报高价格,给外界造成价格不断上涨的假象,因为他们担心房价下跌会导致销售者购房的意愿下降。这样的统计数据由权威可言吗,可信吗?金钱决定脑袋的经济学家在中国为数不少。央行加息,许多人议论房角要将,马上就有经济学家信誓旦旦的宣称中国房价还要涨上二十年!在金钱和良知面前,经济学家们,你们选择的是什么?中国的房地产是升还是降,只要问问这三只手就可以了。只要这三只手还在有力的支撑,中国的房产泡沫就会不断膨胀,直到崩裂那一天的到来!

六、预期心理的形成在房价下跌的预言多次失效之后,普通消费者开始产生恐慌心理,并形成了房价将会持续上涨的一致心理预期,涨价预期导致的决策就是不少买房人抱着晚买不如早买,买小不如买大的消费心理,盲目追高,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影响房价的因素还有很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国际经济环境、经济周期的轮回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房价的涨跌。房地产商们的炒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助长了这种增长的幅度和趋势。

08年政府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出台了许多措施,紧缩银根,打击囤地,限期开发,提高贷款利率,打击炒房,加大了房屋交易成本等,以减少房屋的成交量,想使房产商迫于资金压力而降价销售,但这些措施提高房产商开发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老百姓购房的成本,银行提息,增加交易税都让老百姓买房多掏钱,而开发商被提高了成本后,必然将成本转嫁给买房者。由此可见政府在调控房价高涨时措施不当,力不从心。

政府应改变以GDP为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各地房价之所以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执政者的通过发展房地产经营城市的理念所致。因此,国家有必要将“把房价降下来”列为地方为政者的政绩考核之中.把颠倒了的政绩观重整过来。要将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合作建房列为各地发展房地产的计划之中。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制定开发数量、开发标准以及考核办法、问责制度。在开发过程 中要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开发成本要做到公开透明,开发利润要有科学的上限标准,绝不允许从中谋取高额开发利润。在土地使用和审批上要优先考虑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合作建房的用地,土地价格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定价。

建立房价调控责任制。我国住房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是城市房价的凋控管理者。而商品房的土地由地方政府供给,商品房的审批、管理由地方政府的土地、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房地产的收益归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城市商品房的直接具体管理者。但房价调控却主要由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地方政府配合执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不足。因此,针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特征,首先由住房、国土、金融等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房地产市场的分类、协调、监督、处理,指导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批准符合各个区域城市房价实际的金融、土地等政策。其次,各个区域把相应的房地产的监督和调控责任通过分层机制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并与他们的政绩考核挂钩,由各区域城市的主要负责人指挥实施。通过房价调控责任制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义务,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房地产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它需要我们改进,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所以,我觉得要解决中国的房地产的问题,需要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其他收入的分配问题,适当的调高利息也可以控制很多信贷乱投放。其次是控制外汇看流入;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打击那些开发商唯利是图的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行为。对于政府来说,目前必须在做到的是把楼市的资金释放出来,让房地产回归它本来的面目。第一,改善投资环境,为中小企业关税,把制造业的资金吸引回来。第二,为中低收入者建保障房,增加供给,商品房爱涨就涨去,任由市场去凋控,政府完善税收制度,从这方面收税就行了,然后拿这些钱去建保障性住房,改善民生。

第四篇:马克思哲学原理分析房价上涨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房价上涨的问题

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房价上涨是因为买方(炒作团队也属于买方)需求大于卖方(惜售也要归结到卖方小的方面)需求,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是物质。卖方提高销售价格,这是意识。

第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房价上涨是建筑原材料上涨的结果,这一规律是客观的,成本上涨,房价必然上涨;但开发商、建筑商及中介机构又利用这一规律,掩盖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房产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房价虚高的现实,而开发商等人从中渔利。

第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价上涨带动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又拉动房价上涨。这一联系是客观的,在经济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第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房价上涨,这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规律,这是内因;外部力量影响,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间商、地方政府利用市场规律,为了追逐暴利,为了地方税收,为了头上乌纱,不惜一切,以房地产立市,以房价高为荣。

2,房地产作为一个普通产业,与其他产业无异。但由于产业内部利润巨大,外部力量不加约束,慢慢形成了现在房价上涨的现象,以至于现在严重脱离现实。很多地区的实例已经证明,严重脱离成本区的商品,最终会泡沫破裂,比如香港楼市,日本楼市,这是量变而质变的道理。

第五,用矛盾的观点:

1,矛盾无处不在,开发商利益与民众渴求房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另外,这必然会造成民众与政府的对立矛盾。

2,矛盾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必须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知道有矛有盾,又必须认识到哪方更重。是应该以地方政府收入为重,还是该以民众需求为重;是该以财税收入为重,还是该以民众生活质量为重?

第六,感性认识反映现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房价上涨是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失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和谐。

2,普通家庭两、三代人的积蓄为了后代而买房,每套房产就能够消灭一个中国的中产阶级,可见这一现象的危害之深,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藏富于民,民的财富大部分被严重不公平的再分配,导致贫富差距剧烈拉大,家庭积蓄严重缩水,人民生存安全感降低,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本质。

一.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房价的上涨说明了事物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二.量变与质变的相物互转化,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房价上涨是经济过热,消费结构不合理所逐步导致的结果,它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转化而成的质变.

三.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

四.认识论的观点.房价上涨是对市场的真实反映.存在决定认识,正确的认识促进事物发展.

第五篇:选修-房地产经济学-关于房价持续上涨原因的分析

关于房价持续上涨原因的分析

摘要针对房价的一路上扬的态势,本文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角度分析了我国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同时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并且, 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解决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房价;经济学分析;供求; 房地产公共政策

近年来,房价的急速上涨已经成为笼晕在社会大众心头的巨大阴影。自l999年房价节节攀升,房价不合理上涨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房地产泡沫”等词不断出现在杂志报纸上.房价问题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

1、相关经济学分析

1.1政治经济学角度

1.1.1开发成本上升

1.1.1.1地价过高 我国的土地是由政府垄断的,由于地方政府以拍卖的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转让,价高者得,带动地方的财政收入增加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有限的土地与巨大的建设需求使得土地价格一路上扬,从而使作为房价的地价也居高不下是导致房价扶摇直上的主要原因

1.1.1.2开发商融资成本过高 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提高了开发商贷款门槛,造成新建房地产项目融资成本上升 而开发商的应对方案无非是减少供给或是提高房产价格回笼资金,从而提高了房价

1.1.2巨大的需求刺激

1.1.2.1消费型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多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同时家庭规模的减小与城市居民自身居住条件的改善引起了需求的迅速增加,1.1.2.2投资型需求

当房地产价格上涨时,消费型购买者预期将来购买会带来更大的支出,投资型购买者希望资产的持有会带来更大的增值,加上投机者利用市场信息 的不对称,利用媒体 诱导消费者跟风,通过 羊群效应造成短期内房价非正常上涨

1.1.3房地产市场的天然垄断性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因其资源的有限性与垄断性,基于地租理论的价格形成机制,容易产生超额利润,具有高成本高回报流通慢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只有少数几个具有极强经济实力的开发商才能进入该市场,又随着市场进入壁垒的提高,房地产市场渐渐被少数几个寡头垄断,他们很容易达成共识,以维持房价高标准

1.1.4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近几年政府不断放宽贷款限制,通过拉动内需 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既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成为制造泡沫产生高房价的罪魁之一。此外,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限制放宽对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的刺激成为支撑房价上涨的内在动力

1.2西方经济学角度

1.2.1需求分析

从需求角度来看,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对于大多数正常物品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涨会引起需求量的减少;价格的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需求量与价格呈负相关 于是我们引入需求价格弹性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的衡量(见图1)

1.2.2供求关系

房子作为一种商品,那么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自然还是供给与需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原因,需求进一步增长;而从供给的角度而言,因我国的土地出让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地方政府官员受到来自财政收入增加与自身发展的激励,以拍卖的形式抬高地价而导致房地产成本上升,使得开发商利润下降部分开发商退出市场而引发供给减小(见图 2)房地产公共政策与房价上涨

为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和治理房地产市场失灵问题,政府采取经济 行政 法律 制度等手段干预和规范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 但由于政策目标间的冲突以及行政垄断等原因,部分房地产公共政策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房价上涨,这些公共政策失灵及其导致的社会

福利损失即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府失灵 因此,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同时存在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来源于公共政策的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

2.1房地产公共政策本身的目的及政策手段间的冲突,促使政策失灵

2004年土地市场治理及改革后,从2005 年开始,房价进入了相对2003-2005 年的快速上涨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同时,紧缩土地供应量并推动土地 招 拍 挂制度,房价由协议出让制度下的平稳上涨步入 招拍挂 出让制度下的快速上涨通道 政策目的不明确 冲突及政策手段矛盾直接导致了这一阶段的房价快速上涨

2.2房地产公共政策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考虑,执行情况不理想

第一,政策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 自2004 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调控政策多以 通知 意见 下发,包括 限购令 都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不确定性较大 同时政策频繁出台 重复使用,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增 加 了 各 市场主体对市场发展不确定性的预期,观望气氛浓厚,影响到了正常的投资和消费 第二,调控政策大都采取了全国一刀切的形式,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的培育成长 第三,有的政策出台后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实施 例 如,2005-2007年调控文件要求增加对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并 加大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但政策落实情况不好,土地供应量持续下降,直接减少了住房供应量

3.针对房价上涨过快应采取的措施

3.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落实中央政策。地方政府要加紧落实中央的房地产政策, 加强宏观调控, 重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严格加强拆迁计划管理。合理确定拆迁规模,坚决制止城镇建设和房屋拆迁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和大拆大建行为,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城市规划避免因为拆迁营造人为地住房需求。

3.2消费者要有理性的消费观念

3.2.1、消费者要积极关注房产信息,不要盲目投入到购房热之中,要有理性的消费观念, 不能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影响。

3.2.2、政府要积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对消费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适时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等机制, 促进消费者合理消费

3.3提高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土地供给力度和使用效率

3.4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稳定房地产市场

3.4.1、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禁止炒房和房屋囤积。

3.4.2、加大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力度扩建租廉房和经济适用房。

参考文献;房价上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韩瑞春(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四川成都,)关于房价上涨原因的分析王国庆(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611130)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高房价成因分析

曹 飞,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

下载房价上涨的经济学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房价上涨的经济学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案例分析中国房价上涨原因

    案例分析中国房价上涨原因 杨玉建 (文传学院2011级汉文(师范)2班201101024062)来源:新京报(北京)编辑:吴焕新 新京报讯2012年12月10日 09:57,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在“国盛证券20......

    房价上涨因素(分析全面透彻)

    影响房价的主客体因素分析及房价调控对策 房价调控必须突破政府只管宏观、不敢深入微观的市场经济管理思维定式,只有把微观管好,管到位,才能把增加住房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的......

    恩施房价上涨原因

    恩施房价上涨原因 恩施州目前商品房价格在市场需求旺盛和开发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带动下,商品房销售价格呈明显上升的态势。从恩施市调查来看,该市2003年初新建商品房平均售......

    近几年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这几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商品房价格跌宕起伏,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稳定房价也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大家都知道,住宅市场是房地产市场......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房价上涨演讲稿(合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关于房价过快上涨的报告时事评论背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20多年来,城镇家庭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6.7平方米增加到......

    如何看待房价上涨过快原因

    如何看待房价上涨过快原因? 时事评论背景: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20多年来,城镇家庭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6.7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超过30平方米,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业......

    应对房价上涨的措施

    应对房价上涨的措施: 1.把防止房地产投资和用地扩张反弹危险与合理调控房屋需求结合起来。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特点是投资和用地讨膺扩张控制已见成效,但房价增长过快的......

    应对房价上涨的措施

    应对房价上涨的措施: 1.把防止房地产投资和用地扩张反弹危险与合理调控房屋需求结合起来。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特点是投资和用地过度扩张控制已见成效,但房价增长过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