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工作总结
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工作总结
共青团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
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紧密围绕‚华东理工大学三年行动纲要‛和校团委‚奋进工程‛,按照‚聚焦与凝聚‛的总体思路,在校党委和团市委的领导下,带领全体共青团员,坚持‚青年为本、以德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主题‛的工作理念,坚持‚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综合推进团的事业整体发展,强化思想凝聚、组织凝聚、服务凝聚和情感凝聚,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力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聚焦社会热点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006年5月,我校依托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组建了‚时代青年理论学习实践营‛,成为了团员青年理论修炼的加油站、理论实践的训练营。设立了网上网下‚学生理论学习室‛,分层次、成系列地开展学习、研讨、实践等活动,增强了团员青年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围绕社会热点和弘扬时代精神,为团员青年开设专题讲座、主题青年论坛、主题团日活动近百场。
2、结合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事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结合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如学雷锋日、植树节、五〃
一、五〃
四、国庆节、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要节日认真组织系列主题活动,以主题团日活动、报告会、座谈会、征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和爱国主义影片展演等形式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扎实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2006年通过开展学习雷锋服务月、环保志愿服务、参与交通协管、倡导无偿献血、宣传中华骨髓库、‚践行荣辱观我随手可做的十件小事‛评选等活动,积极引导团员青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我校团员青年在上海科技馆、上海铁路南站、上海图书馆、上海植物园、龙华烈士陵园及学校周边社区进行社会公益活动达到5000多人次。
二、以弘扬和实践校园精神为核心,营造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1、依托‚校园精神大家谈‛主题活动,积极弘扬和实践我校校园精神
校团委依托‚校园精神大家谈‛主题活动,鲜明了‚弘扬和实践校园精神,做光荣的华理青年‛的主题。先后开展了‚校园精神大家谈‛主题论坛、‚弘扬校园精神,评选我最喜爱的校园十景‛、‚校园精神与我的发展‛主题征文、‚华理号角‛人物访谈等系列活动,带领团员青年总结提炼、宣传倡导、弘扬实践‚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敢为人先、德行并进‛的校园精神。充分发挥团属宣传媒体和阵地的重要功能,加大校园人物的宣传报道,强化校园精神在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了以弘扬和实践校园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
2、依托第十九届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十届思想学术节,打造人文素质提升的平台
第十九届文化艺术节以‚高雅艺术的传承和实践‛为主题,力争经典与时尚齐发展,高雅与通俗共繁荣,先后组织了上海歌舞团专场演出、“华理制造”校园歌手大赛、“华理制造”校园舞蹈大赛、校艺术团汇报演出、校话剧团专场演出、第七届社团节、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阳光五月”系列活动、志愿者风采展示周、东方讲坛、青年走近书法名家等。通过这些文化艺术活动,希望为我校学生搭建舞台,促进建设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高雅艺术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引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二十思想学术节以‚汇聚新思考:时代精英,过程打造‛为主题,通过组织‚与杰出青年面对面‛、‚践行过程思想主题青年论坛‛、‚前沿讲坛‛、‚工业项目大赛‛、‚全校辩论赛‛、‚书韵飘香读书系列活动‛、‚形势政策教育系列辅导报告会‛、‚优秀学生成才报告会‛、‚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会‛、‚第六届生存实践大赛成果报告会‛、‚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以及‚名家走近青年‛等活动,着重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思想学术氛围。
3、依托‚四团一会‛学生艺术团体,提供高雅艺术实践的组织保障
本年度‚四团一会‛通过参与校园10多场的‚新生文艺汇演‛、‚校艺术团汇报演出‛、‚校话剧专场演出‛、‚毕业出生文艺晚会‛、‚校园文化社区行‛等活动,有效提升了近千名团员青年的文艺素质,营造了校园高雅艺术氛围。2006年6月我校大学生话剧团首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了公开演。
三、认真组织科技学术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1、成功承办第四届‚张江高科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全校共青团组织充分珍视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我校举办的机遇,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系统实施,承办工作得到了团市委和上海高校的好评。我校学生在本次大赛中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的好成绩。我校共有8个团队获得了两项金奖、两项银奖、四项铜奖;一个团队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学校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全校共有三件作品进入全国比赛。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动纲要中对创业计划大赛的任务要求。同时在今年的上海市‚科创杯‛创造发明大奖赛中,我校囊括了17项奖励,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2、认真组织第七届‚奋进杯‛科技竞赛,积极备战第十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我校12月8日举行第七届‚奋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理选拔赛立项答辩,共有55件作品参加了立项答辩,最终获得资助的作品有36件,资助总金额20000元。其中10件作品获得A类资助,15件作品获得B类资助,11件作品获得C类资助,为我校做好2007年的第十届‚挑战杯‛的备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年度,完成了对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工作定位、制度规范和活动阵地等建设;一年来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6000多人次;2006年选送了信息学院杨英军、商学院吕春晓、软件与信息管理学院王千、肖春平和邹强、药学院马秀光、化工学院肖正国、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韩弘腾等八位西部志愿者赴重庆、云南、西藏等地服务。组织寒假社会实践100余支队伍;组织了2006年暑期主题社会实践项目248项,活动范围涉及黑龙江、云南、山东、内蒙、安徽等20余个省份,直接参与人数3000多人,加上自主组队和返乡实践,90%以上的学生都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大学生模拟生存实践大赛‛。
2006年我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共有13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荣获市级和市级以上‚优秀项目奖‛,其中‚赴宁夏博士生科技咨询服务团‛获得全国‚优秀项目奖‛;8名学生被评为市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包括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在内的各类媒体对我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报道达到了20多次。
五、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胜利召开第十三次团代会,为共青团事业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大会是在全校上下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我校第九次党代会精
神,积极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加快推进学校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双跨越,努力实现学校‚三年行动纲要‛目标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会回顾和总结了第十二次团代会以来我校共青团五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华东理工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思路和任务。本次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共青团组织机构设置,加强了各项共青团工作制度建设,开创了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2、实施‚四个一百计划‛,全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基层。
2006年校团委集中资源,面向全校基层团支部,选拔了100个活力团支部,培训了100名团支部书记,对每个活力团支部资助100元的活动经费,推出了100个团日活动经典案例,有力地促进了‚活力团支部‛建设。继续实施团日活动主题竞标、每月十佳团日活动评比、年度优秀团日活动观摩等,全力打造充满活动的基层团组织。
2、依托时代青年行为训练营,继续加强队伍建设。
组织校级学生干部联席务虚会议,加强对校级学生组织的主要骨干同学进行业务和技能的培训;组织社团Leader培训班,对全校学生社团会长进行工作培训;组织生理健康培训,服务青年团员的成长辅导;组织第一期分团委书记培训班,加强专职团干部队伍建设;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礼仪系列培训,培养大学生自信面对求职,自信面对人生。全年开设各类培训讲座达到40余次,培训人员达到4000多人次。
3、加强青年工作研究,提供共青团事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2006年编辑《2005年青年学生发展报告》、《2005年共青团工作年鉴》和《华东理工大学100个经典团日活动案例集》等文献,出版《青年工作参考》4期,撰写了青年工作方面的研究论文10多篇,完成了团市委立项课题3个,其中《上海市大学生创业的主客观条件现状的分析及其对策》获得2006年青年工作调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4、强化团务信息平台建设,继续加强组织的影响力。
本年度,建立和完善团委的门户网站,优化了版面和栏目,并持续
更新内容,成为团委展示交流工作的窗口;重新建立了学校新版BBS,并建立了实名认证、积分奖励、网络引导、发贴审核、版主大会等制度,并建立‚时政军事‛、‚领导热线‛等特色板块,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人文关怀;依托BBS建立团务工作信息平台,团务工作信息化程度快速提升,并精简了团务会议,基本实现团务工作无纸化办公。2006年12月,校团委获得上海共青团信息工作优秀组织奖。
共青团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 2007年1月4日
第二篇: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5年中国石化参与共建,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3亩,各类建筑总面积86.7余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量284万余册,收订中外文期刊28,000余种,具有CA、EI等84种大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院系。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 64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EMBA)、法律(JM)、社会工作(MSW)、国际商务(MIB)、药学(M Pharm)、中药学(MCMM)、会计(MPAcc)、艺术(MFA)和工程(含18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A类、6个B类)。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48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450人(其中博士生1416人),全日制本科生16355人。教职员工3550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5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国家级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以及3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
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 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数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英语演讲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1年超过5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56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50多项,国内外专利14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已与美、德、日、法、英、加、韩、澳等国的15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拓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示范中心”。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996年以来连续八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含网络、继续教育毕业生),校友中1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
第三篇: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3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1.2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量299.8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4.3万余种,具有CA、EI等84种大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中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院系。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 65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EMBA)、公共管理(MPA)、法律(JM)、社会工作(MSW)、国际商务(MIB)、药学(M Pharm)、中药学(MCMM)、会计(MPAcc)、艺术(MFA)和工程(含18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48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541人(其中博士生1441人),全日制本科生15425人。现有教职员工3504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5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5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2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以及3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
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2011年、2012年又两次获得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提名;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 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智能车、先进成图技术与信息建模、过程控制仿真、科技发明、英语演讲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2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3年超过6.5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59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600多项,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15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已与美、德、英、法、日、加、韩、澳等国的18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拓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示范中心”。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995年以来连续9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9.93万名毕业生(含网络、继续教育毕业生),校友中1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
(本栏目内容由校长办公室于2014年4月18日更新)
第四篇:华东理工大学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
1、摘要和目录
摘要和目录单独编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形式为罗马数字。摘要要求先中文(“摘要”)后英文(“Abstract”),中文至少150字,英文至少500印刷字符。“摘要”、“Abstract”和“目录”用黑体小二号、Times New Roman粗体小二号和黑体小二号,居中。“摘要”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摘要的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Keywords”)用黑体(Times New Roman粗体)小四号,内容用宋体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包含3至5个字或词组,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目录设置段前为0磅,段后为12磅。目录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
2、论文正文
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
l、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1.25倍行距”。
2、每一章另起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学连续编号,例如1,1.1,1.1.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章名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3、正文用宋体小4号。
4、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名位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表按章编号,例如表2.7为第2章第7个表;图3—1为第3章第1个图。
1.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编号。
2.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该篇文章的标题,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主要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书籍:[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集:[序号]作者(用逗号分隔).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
第五篇: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176万余平方米,各类建筑总面积81.6余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260余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28,000余种,具有CA、EI等74种大型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是全国化工院校情报协作网组长单位;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理工优秀生部、人文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学系等非专业学院。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 59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硕士(JM)、社会工作硕士(MSW)和18个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57万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7551人(其中博士生1359人),全日制本科生18102人。教职员工3594人,其中两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0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6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完成教育部重点规划教材13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0个,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以及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 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8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0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有1300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近年来,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9年超过4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49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00多项,国内外专利1000余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己与美、德、日、法、英、加、韩、澳等国的7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一大批上海市和全国优秀学生、先进集体和文明寝室;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七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10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