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铜陵县学校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指导意见书
铜陵县学校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书
被指导单位法人代表指导类别传染病控制联系电话
一、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一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
二、学校基本情况及手足口病流行概况:
三、指导意见: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管理,预防与控制疫情进一步扩大与蔓延,现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强化晨检工作。晨检时间为早上儿童入园、学生入校时间。要认真按照晨检要求,做好一摸(是否发热), 二看(观精神、五官、皮肤等), 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 发现发热、皮疹、手足口疱疹等身体不适儿童,应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到医院就诊。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缺勤的幼儿、学生,应当跟踪了解他们缺课或迟到的病因。如果因缺课或迟到,要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晨检老师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接触发病学生后要马上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如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症状的,应暂停工作,及时就诊。做好记录,详细填写晨检记录和缺勤学生原因记录,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2.加强防控。要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干净整洁。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桌椅、楼梯扶手、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擦洗式消毒。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冷食,预防病从口入。教育家长一旦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近期假日最好少外出,减少被感染机会。
3.组织培训。要迅速组织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要求人人掌握手足口病的初步观察判断常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广泛宣传。要针对当前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培训良好习惯养成。要向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增强家长的防范意识。
被指导单位负责人签字:督导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第二篇:XX市学校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书(范文模版)
XX市学校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书
指导单位被指导单位指导类别传染病控制联系电话
一、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
二、幼儿园/学校基本情况及手足口病流行概况:
三、指导意见: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管理,预防与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与蔓延,现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落实晨、午检制度。晨检时间为早上儿童入园、学生入校时间,午检时间为下午儿童上课前、学生入校时间。要认真按照晨、午检要求,做好一摸(是否发热),二看(观精神、五官、皮肤等),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发现发热、皮疹、手足口疱疹等身体不适儿童,应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缺勤的幼儿、学生,应当跟踪了解他们缺课或迟到的原因。如果因病缺课或迟到,要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晨、午检老师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接触发病学生后要马上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如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症状的,应暂停工作,及时就诊。做好记录,详细填写晨、午检记录和缺勤学生原因及追踪情况记录,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2、加强防控。要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干净整洁。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桌椅、楼梯扶手、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擦洗式消毒。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冷食,预防病从口入。教育家长一旦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近期假日最好少外出,减少被感染机会。
3、组织培训。要迅速组织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要求人人掌握手足口病的初步观察判断常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广泛宣传。要针对当前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培训良好习惯养成。要向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增强家长的防范意识。
5、其它事项:被指导单位负责人签字:指导人员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第三篇:手足口病防控指导意见书
xx区手足口病疫情调查处理指导意见书
幼儿园 地址: 电话号码
疫情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改措施及建议:
一、每日晨检,逐一检查儿童发热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晨检结果报告辖区内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晨检后,儿童用高锰酸钾消毒液(1:5000)泡手,并洗手后入教室。
三、饭前便后要洗手。老师要鼓励儿童多喝水、勤洗手。
四、上手足口病预防课,让儿童熟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五、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六、开展“致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一封信”活动,儿童带回家,让家长读给儿童听。
七、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半小时以上。
八、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牙具、毛巾等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晾晒被褥等。
九、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桌椅、公共电话等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两次。
十、儿童入托时,校舍门前放置84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
十一、谢绝家长进入幼儿园。如有特殊情况获许进入,进入前洗手、消毒。
十二、家长接儿童时,先洗手。家长工作或外出回家,立即洗手。
十三、教职工入院后,先用洗手消毒液浸泡消毒手,再用清水洗手。
十四、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十五、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患儿痊愈2周后再带课。
十六、晨检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不能入托,立即去医院诊治,不接触其他任何儿童,所有患儿隔离至主要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红疹及所有水疱消退后一周方可返校。
十七、儿童缺课,立即追查原因,做好记录。
十八、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同时办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十九、如果一个班出现1例手足口病病例,全班儿童不得串班、不接收、不转出儿童,如果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并对本班所有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二十、一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并在区疾控中心或当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消毒处理。
二十一、在流行季节,当地有疫情发生时,避免不同托幼机构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托幼机构陪同人签名:
指导人员单位:
指导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本记录一式二份,一份由区疾控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存档,一份留托幼机构按要求整改。
第四篇:学校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书
学校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书
儿童与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学校与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单位。
一、健康教育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根据学校与托幼机构的自身特点,指导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科学知识,增强家长、学生(托幼)和校医防护意识,减少和降低该病发生。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注意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3.通过健康教育,使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并养成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等良好习惯。
5.学校和家长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家长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学校和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二、晨检与缺勤监测
为及早发现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内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晨检与缺勤监测工作。
(一)晨检要求
学校与托幼机构进一步完善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和相关报告制度;落实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的校医、卫生保健老师具体负责本单位手足口病晨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全面掌握学校学生健康状况。
(二)晨检时间
由学校与托幼机构的班主任老师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5—10分钟对学生进行晨检,或指定专门人员每天入学前在校门口组织晨检。
(三)晨检内容
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展晨检工作的内容应包括:①发热;②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散在疱疹等手足口病症状;③因病缺勤情况。对精神萎靡、嗜睡等可疑患病的学生,需要请学校校医作进一步检查,确保做到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四)缺勤/缺课监测
学校与托幼机构的班主任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及时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及时报告给学校校医或保健老师。
三、消毒措施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展通风与预防性消毒工作,具体如下:
(一)通风与空气消毒
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寝室)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二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无法充分通风换气的,可通过安装换气扇、电风扇等实施机械通风;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用紫外线灯悬吊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有条件的可安装动态空气消毒器(臭氧除外),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
(二)环境与用品消毒
1.托幼机构的玩具应每天消毒:耐热的木制玩具,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塑料和橡胶玩具,可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怕湿怕烫的毛类玩具,最好在阳光下曝晒4小时以上;高档电动、电子玩具,可用1:100万洁消毒液擦拭孩子经常抚摸的部分,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2.幼儿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洗后晾干;幼儿被褥、床垫每周曝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餐巾每餐消毒。
3.寄宿制园所儿童脸盆应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每周浸泡消毒一次;浴盆(池)用后清洗、消毒一次,并保持干燥;洗手池每天清洗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擦拭15分钟。
4.便器用后随时冲洗干净,并保持干燥,保持内外清洁,无积粪、尿垢,无异味;便盆、尿壶用毕随时倒掉粪尿,并清洗干净;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不提倡使用座便式便器,如使用,每次用后要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5.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等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6.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消毒方法首选煮沸、蒸汽消毒,也可采用远红外食具消毒柜或化学消毒剂浸泡。煮沸消毒餐具要完全浸没于水中,水沸腾后开始计时,保持15 分钟。100℃流通蒸汽消毒需要20分钟。化学消毒采用25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
7.值日生扫地应先洒水后扫地,保持内外环境卫生。
四、疫情处理
幼托机构若出现聚集发病(学校与幼托机构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则疫情波及班级应停课1~2周。中小学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可综合疫情流行情况、环境卫生情况、防控的人力物力负担以及相应的社会成本等决定是否停课及停课时间长短。
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村、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病人原则上应隔离治疗至主要症状消失,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消退为止。若病人为学生或幼托儿童,在结束隔离治疗后再隔离一周后返校,返校凭社区责任医师证明,学校把好病人返校的关。
四、其他注意事项
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发热、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散在疱疹等手足口病症状病例时,要及时通知其家长带领其到医院排查诊治,排除诊断后方可回校。学校应跟踪观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或确诊诊断病人,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实施隔离治疗。
校医、保健老师要做好学校医务室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等传染病管理工作。校医、保健老师要了解各班学生、教职员工就诊情况,作好记录和统计。若发现同类病例明显增多,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通榆县疾控中心 2013年6月18日
第五篇:手足口病意见书(托幼机构)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意见书
一、基本情况:
二、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建议幼儿园负责组织落实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1、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单等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学生养成“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
2、积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切实加强供水水质安全监管,严防水质污染。
3、认真落实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建立健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机制,设立责任人、监督员、检查员,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全面落实晨检制度、卫生消毒制度、缺课追踪制度,开展上一堂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正确洗手方法课,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教室、寝室经常通风换气,学生食具、用具、玩具进行定时消毒。
4、加强疫情主动监测:凡发现有发热、手足口斑丘疹的学生,应立即安排患者到医院就诊、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2周后再回幼儿园上学,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必要时停课放假,同时报告县教育局、卫生防疫站。
责任人:调查人:
调查单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