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府发[2010]17号关于印发《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01:2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府发[2010]17号关于印发《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府发[2010]17号关于印发《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一篇:甘府发[2010]17号关于印发《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府发[2010]17号

关于印发《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

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属有关单位:

为确保我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顺利开展,现将《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扶贫工作方案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衔接 方案通知甘竹镇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5月21日印发共印30份

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的目标,通过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进一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拓宽扶贫开发渠道,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提高扶贫工作成效,让扶贫政策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惠及更多百姓,让贫困对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基本原则

在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两项制度的整体效益。

一是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扶持范围。

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规模,切忌盲目过大。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经济地理特征和致贫因素,以及当地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制

度的差别,分类指导。

四是符合条件,农民自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将符合条件的确定为扶持对象,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五是坚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帮扶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既要防止助长贫困农户等、靠、要的思想,又要积极整合各类扶贫力量开展到户帮扶,避免扶持不到位的现象。

三、总体目标

努力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奠定基础。

四、工作内容

1、开展扶贫对象摸底调查。按照全镇贫困户人口不得突破2820人规模原则。根据新的扶贫标准,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确认为低收入人口,对符合低收入条件的人口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和统计。

2、按照程序确定扶贫对象。扶贫对象按照申请、审核、审批程序,民主公示要求和收入核查办法进行。具体操作程序,即由户主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委

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再报县扶贫和移民局审批。村委会、镇人民政府和县扶贫和移民局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民主评议意见、审批意见和审批结果。

3、落实帮扶措施。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结合我镇实际,将在到户贴息扶持、扶贫贴息扶持、产业发展扶持、技术培训扶持等方面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通过落实帮扶措施,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水平,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五、实施步骤

整体实施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4月下旬—5月中旬)

1、制定实施方案。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甘竹镇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实施步骤、措施办法。

2、成立工作机构。成立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村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及任务,报县扶贫和移民局备案。

3、广泛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召开全镇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对我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村分别召开动员会,对该项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同时利用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

第二阶段:确定扶贫对象阶段(2010年6月上旬—7月下旬)

按照户主申请——村级民主评议——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和移民局审批的基本程序开展扶贫对象确定工作。

1、户主申请。户主本人自愿申请,并在申请书上签上户主姓名后交村民委员会。

2、村级组织民主评议。各村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9-15人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评议小组。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根据农户申请材料,对本行政村内申请的农户进行民主评议和排序,并根据分配到行政村的贫困人口规模,确定入选贫困农户名单;之后,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入选贫困户、贫困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张榜公示7天。如有异议重新评议。公示无异议后,村委会将名单报镇政府审核。

3、乡(镇)政府审核公示。镇政府以村为单位逐

户进行复查审核后,将审核结果在全镇范围内张榜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镇政府将名单报县扶贫和移民局。

4、县级审批公示。县扶贫和移民局对识别出来的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按照不少于5%的比例进行抽查。抽查合格后进行审批确认,并将审批结果在全县范围内张榜公示5天。如有异议返回有关乡(镇)重核,并对抽查不合格的乡(镇)限期整改。

第三阶段:信息采集和落实帮扶措施阶段(2010年8月上旬—10月下旬)

1、填写各类登记表。组织县、乡、村三级人员对审批确认的贫困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全国统一制定的“贫困农户登记表”;由镇组织填写《行政村登记表》,由县扶贫和移民局填写《县基本情况登记表》。

2、复审各类登记表。入户调查员在填写完成《贫困农户登记表》后,仔细审核无误后,交贫困户本人确认签字或按手印,同时调查员签字确认后交村委会审核;村委会复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在封面上盖章报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再次复核无误后,按档案管理规定存档备案。

3、信息录入及审核。县扶贫和移民局组织人员将识别确认的贫困农户、行政村等有关信息录入全国统一开发的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

4、落实帮扶措施。通过落实帮扶到户措施,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水平,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10月上旬-11月下旬)

对信息录入和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效,并向县扶贫和移民局报送总结材料。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范五川任组长,常务副镇长陈家福为副组长,成员由老建干事余木云,办公室负责人何燕蓉,统计员李林庆,财政所所长饶文圣,民政所副所长欧贵龙等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公室,由陈家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两项制度”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各村按照要求搞好对象识别,并负责督促落实帮扶措施,完善档案资料。

2、强化责任和考核。各村要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3、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4、加强资金监管。扶贫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要加大审计力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实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建立扶贫对象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调查了解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的生活状况。对于通过扶贫开发实现脱贫致富的农村低保对象,要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于超过扶持标准的扶贫开发对象,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意见后,停止相关扶贫开发政策扶持。

第二篇:关于印发《乡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本站推荐)

*府发„2012‟20号

**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乡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支部、村民委员会:

根据南府办[2012]10号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县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我乡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有序高效推进,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确定我乡农村扶贫标准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规模,科学识别低保对象与扶贫对象,探索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1-

充分发挥两项制度地整体效益,对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面实施国家扶贫开发和低保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到2020年稳步实现我乡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与全县、全市、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工作,准确 识别低保、扶贫对象,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针对贫困人口不同的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切实加大直接扶持力度,努力做到对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扶贫对象应扶尽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符合条件,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坚持提高效率。注重实效的原则。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4月18日前完成)

1、成立机构。乡成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并安排专门人员开展工作。

2、业务培训。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小组对乡、村(社)工作人员进行“两项制度”相关政策、程序衔接、动态管理、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方法和信息汇总分析等业务进行培训和指导。

3、宣传到位。要组织召开乡、村、社干部动员部署大会,并

通过村民大会及村务公开栏,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二)贫困户对象识别(4月24日前完成)

贫困农户的确定,必须严格坚持农户申请、入户核查、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进行。

1、农户申请。农户根据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状况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农村贫困户申请书》、申请农户为户籍在本村的农村常住农户。家庭常住人口以户籍为准、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职工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2、群众评议。贫困户登记要以户为单位,不允许拆户、拼户。对部分贫困农户因人缘关系不好等原因而民主评议通不过的,村社干部要加强引导、教育,尽量说服群众,必须实事求是予以纳入;对部分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好但因各种势力通过民主评议的,必须坚持原则,在入户调查中给予排出。在核实的基础上,各村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民主评议低保和扶贫对象,并经村民代表签字。将评议结果在村内公示7天、无异议后报乡审核。

(三)信息审核与录入阶段(4月30日前完成)

对确认为扶贫对象的农户,要认真审核填报《贫困农户登记表》、同时,还要填报《行政村登记表》、户、村表相关信息由乡审核后,组织人员及时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并上报。

(四)落实帮扶措施(5月20日前完成)

1、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对扶贫对象,要根据不同情况,享受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规划到户,责

任到人,努力做到应扶尽扶。

2、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政策。对农村低保对象,力争做到应保尽保。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五保户,安有关规定享受五保政策、(五)动态管理

1、对象管理、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一要坚持同步调整。对两项制度涉及的对象在扶贫、民政的信息中同步进行时间和程序上的调整。二是坚持组织核查。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核查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三要坚持适时对象退出。经过核查,对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要按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异议后,要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四要坚持对象进入。经过核查,对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要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返贫的要将其纳入扶贫对象。

2、更新信息。一要更新家庭人员信息。对已经确定的贫困农户,如果家庭人员有变化,要及时向村民委员会申报,经村民委员会汇总报乡政府审核后,及时更新信息。原则上一年更新一次。二要更新受扶持情况信息,对已经确定的贫困农户,在该贫困农村得到扶持后的三个月内,将其受扶持的情况及时录入到“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

(六)督促检查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村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我乡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村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各社要发挥监督员作用,深化“两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

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第三篇: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一、什么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开发式扶贫是目前我国扶贫事业的两项重要制度。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是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主要含义,就是把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起来,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工作程序的衔接。就是统一组织,使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工作在时间和程序上同步进行。严格按照自愿申请,民主评议,收入核查,审核审批等程序和民主公示的要求,认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二是扶持政策的衔接。低保对象识别出来后,低保金要保证发放到位。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后,相应的扶持政策要到位,帮助低收入人口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效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三是动态管理的衔接。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农村低收入农户档案,对扶贫对象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对进出的情况及时记录,对于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要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于收入超过扶贫标准,实现脱贫致富的,经民主评议和公示后,要停止扶持;对于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要适时地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于返贫的低收入农户,要将其认定为扶贫对象。

二、为什么要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说到底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使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享受到国家“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政策,让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以国发〔2007〕19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从此,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2008年11月25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扶贫开发是提高能力;低保制度是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促进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相互替代。”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同志多次强调,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重大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行政效能和扶贫效果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扶贫工作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是建立扶贫瞄准机制的需要,是建立多部门通用工作平台的需要,是改进贫困识别方法的需要,是扶贫工作实现科学管理、分类扶持的需要。要求各试点单位一定要认真扎实做好试点工作。

(二)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落实好中央关于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客观要求。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扶贫开发提出的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方针。我理解,与以往的扶贫开发相比,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扩大”、“一个调整”。“一个扩大”是指我们的扶贫对象范围由过去的贫困村扩大到所有有低收入扶贫对象的农村,“一个调整”是指扶贫政策由过去进村后面向所有村民调整到扶持真正的贫困户。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摸清底数,找准贫困人口。其次要制定扶持规划,明确帮扶责任。其三要落实帮扶政策,确保贫困户受益。其四要建立信息平台,对贫困户需求、扶持、受益和脱贫致富情况适时监测,实行动态管理。这些工作也就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具体内容。

(三)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扶贫开发水平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扶贫投入,提高扶贫标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一个“加大”、两个“提高”是科学发展观关于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开发式扶贫是目前我国农村扶贫事业的“两个轮子”,如果这两个轮子不同步、不协调,必然会影响党在农村扶贫政策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和扶贫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和认识搞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

三、怎样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这句话内涵极为丰富,做到这一点必须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落实好省委提出的“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回顾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基本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实现两项制度衔接和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前的扶贫开发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过去对贫困人口分为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现在不再划分两类人口,而统一为低收入人口;二是过去扶贫开发主要对绝对贫困人口,兼顾巩固低收入人口脱贫成果,现在农村低收入人口中对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常年生活困难的农民,确定为低保对象,实施低保政策;对有劳动能力但因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贫困的低收入人口实施扶贫开发,着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实现脱贫致富;三是过去对扶贫对象的识别,主要是扶贫部门通过建档立卡来完成,现在是扶贫、救灾、财政、统计、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开展;四是过去的扶贫主要是专业扶贫,随着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低保、扶贫开发、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大扶贫格局正在形成。过去扶贫开发在总体改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方面投入多,而直接到户的扶持措施力度相对较弱,未能达到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要求。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从一开始就强调要按照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目标来落实政策,凡是识别出来的低收入贫困人口,就要尽快落实扶持政策。五是在低收入贫困人口识别上,没有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之前,建档立卡识别的对象就是贫困人口。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出来的低收入人口分两个对象,即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低保制度已经将低保对象维持生存这项“兜底”性的任务担当起来了,扶贫开发要将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对象予以扶持,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这就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即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因此,大家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省委一系列方针政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

(二)注意把握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两项制度衔接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识别出低收入人口,使其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落实好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因此,实现有效衔接工作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关键环节是明确低保救助和扶贫开发的扶持对象,认真落实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首先是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随着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扶贫资金必须瞄准贫困人口,扶贫的着力点必须转向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上。这就要求准确识别扶贫对象。识别贫困户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民主推荐,当然农户也得自愿、申请。只有两项制度在贫困人口识别机制上协调起来,才能健全和完善农村贫困农户档案,实施分类扶持,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真正实现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将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新机制”落实好。

其次是把握好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关键环节。这方面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明确低保救助对象和扶贫开发扶持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的对象都是农村低收入人口,但在具体政策上有区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扶贫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对一部分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贫困的农村低保对象,只要家庭有劳动力,通过扶贫可以促进其增加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摆脱贫困的农户,同时也可以列入扶贫对象。(2)科学设置两类对象的识别指标。低保对象的识别指标现行政策已有明确规定,全省综合平均暂定为1560元,农村扶贫对象的识别指标,也就是我省扶贫标准,即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高于2300元。(3)规范对象识别程序。各乡(镇)政府要统一组织,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识别工作在时间和程序上同步进行。在具体操作上,对于两项制度对象的申请,村民委员会要按照各自的识别指标分别进行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属于扶贫申请对象的,报县级人民政府扶贫部门审批。

县扶贫和救灾部门要严格按照申请、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和民主公示要求,认定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规定执行。确定农村扶贫对象,要依据农村扶贫标准,结合当地的贫困发生率,合理确定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出农村扶贫对象。要由户主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扶贫部门审批。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扶贫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民主评议意见、审核意见和审批结果。

(四)认真落实救助和扶持政策,实行动态管理。

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后,最关键的是要落实扶持政策,使低收入人口享受到扶持政策,这是能否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问题,确保试点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环。县扶贫、救灾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要分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档案,扶贫部门要加强与救灾、统计、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要实行动态管理。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要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要加大扶贫力度,各乡镇可根据不同情况,对扶贫对象实施到户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产业扶贫项目、科技扶贫项目、搬迁扶贫项目、贫困农村互助资金扶贫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村企共建扶贫工程、对口帮扶、社会扶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于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要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于实现脱贫致富的对象,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意见后,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于收入下降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要适时地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于返贫人口,要适时地将其纳入农村扶贫对象进行扶持。

(五)注重做好宣传发动和干部培训工作。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宣传发动要在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县乡工作人员,要讲清楚重要性、必要性和工作要求,使从上到下形成力量较强的工作队伍。二是对广大村民,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扶贫和救灾部门联合认定工作对象,可能使部分农民产生误解,认为认定后会享受同样的政策。因此,试点动员队伍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必须说明哪些人在评定后享受哪项政策。在开展民主评议前,我们就要利用村务公开栏,宣传扶贫对象的扶持政策,要让大家知道扶贫对象与低保对象在享受政策上有什么区别。同时,在召开村民大会时,要详细解释政策。使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以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同志们,搞好两项制度衔接,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政策要求,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抓好人员培训和宣传动员,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全面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努力开创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第四篇:甘棠镇农村集中建房工作实施方案(田)

甘棠镇农村集中建房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推进农村集体建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新农村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村为主体、群众参与、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建设、严控违建、拆旧建新、占补平衡”为原则,有序引导农民集中建房,减少村民建房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严格控制违法建筑,统筹解决农村村民住房分散、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努力把甘棠镇打造成为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农村,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甘棠镇推进农村集中建房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陈 健(镇长)常务副组长:王远芬(人大主席)

— 1 — 副组长:黎先林(纪委书记)副组长:田茂伦(副镇长)副组长:李 维(副镇长)副组长:罗祖军(党委委员)

成 员:胡波、赵梅、张明芬、姜军、邓兰、赵忠明、吴敏、张晓勇、李海松、金志祥及各村支部书记,办公室设在国土分局,由胡波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处理日常事务。

三、农村集中建房村民建房条件

(一)无房户。

(二)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房分户,原住房面积低于分户标准的。

(三)因自然灾害需要搬迁或重建的。

(四)实施城镇规划需要搬迁或原有宅基地被依未能征用。

(五)危房改造户。

(六)镇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凡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改变使用性质或赠予他人的,不再批准新的宅基地。

四、工作重点

(一)加快规划编制尽快起动实施。

— 2 — 科学规划是搞好农村集中建房工作的的前提,通过规划、引导村民集中建房。各村必须在镇国土分局的指导下,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支,确立各村集中建房点,集中建房点的规划原则上以自然村寨的沿伸、扩建,以保护耕地为主,尽量向山坡、荒坡靠近,综合考虑现有水电路基础设施因素确立集中建房点,建房点的个数可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集中建房点一经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2013年11月底前完成两个试点村的规划实施工作,召开全镇集中建房工作推进会。2013年12月底前完成全镇集中建房规划工作,并严格实施。

(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一事一议”、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异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建设、电力设施改造等项目重点向农村集中建房区域倾斜。

(三)几项保障措施的落实。

1.镇国土分局和村镇建设办公室要加大违法建房的打击力度。

2.各村出据水电入户证明时,凡不符合集中建房规划的一律不得出据相关证明。供电所、供水站凡无国土分局、村镇建设办公室的相关证明,不得予以入户或移户。对不按集

— 3 — 中建房规划建设的房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予以供水供电,凡给违法建筑供水供电的单位或个人,予以断水断电处理,并按规划罚款后予以恢复。再次违反的不予以恢复供水供电。对符合条件新建房屋的农户,必须撤出旧房并恢复耕地后,予以出据相关证明办理水电入户或移户手续。镇国土分局、镇村镇建办公室必须统一制定《甘棠镇水电入户〈移户〉申请审批表》《甘棠镇农村建房申请表》,保障农村集中建房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要出台有关违反规定给违法违规建房户办理相关水电入户(移户)等的管理办法,并向群众公布按受群众监督。

3.各村要将农村集中建房规划纳入村的发展规划,并大力宣传,严格实施。

4.在村规划集中建房点严禁个人卖买土地,对抬高土地调剂单价,抄作集中建房点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打击。对规划集中建房点的土地调剂补偿价,原则上不允许超过政府征拨价格。对村集体荒山荒坡,各村必须本着节约集约合理原则做好规划,原则上每户农户占有集体荒山荒坡不超过130㎡,严历打击多占多用。

5.镇必须建立相应档案,设立常设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日常事务,对每月审批的水电入户、移户证明予以公示。

五、工作要求

— 4 — 全镇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村委会、镇村管站要配合各村选址定点,搞好规划编制,镇国分局负责用地指标调剂,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依职做好集中建房区承包土地的调处和登记,综治、司法负责矛盾纠纷的调处,供电所、供水站、文广站等部门支持帮助集中建房区的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该项工作将作为今后一项长期性工作,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确保我镇推进农村集中建房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篇: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陕西省民政厅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统计局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印发《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扶办发〔2010〕133号、2010年9月20日)

各市、县扶贫办(局)、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残疾人联合会:

现将《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

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扶贫工作进入了开发扶贫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扶贫开发是提高能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促进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1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全面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会议精神,按照国开办发 [2010]31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建立健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两项制度”的扶贫作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地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陕西。

(二)总体目标

1、建立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识别机制;

2、建立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象的监测管理机制;

3、建立针对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的分类帮扶机制。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原则。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4、坚持科学、规范、简便、可操作原则。

二、范围对象

(一)工作范围

我省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工作范围为99个有扶贫任务的农业县,重点是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标准确定

农村低保标准,按照维持我省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的测算,确定为1196元;

农村扶贫标准,继续执行国家1196元的贫困标准,同时,参考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情况,按照我省的扶持能力和扶贫工作的长期目标,再以1500元的标准识别长期徘徊在脱贫与返贫范围的低收入人口。

(三)扶持对象

按照我省的扶贫和低保标准测算,扶持对象约为全省20%的乡村人口,包括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低保对象,以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含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扶贫对象一次确定,多年扶持,定期动态调整。

三、主要内容

(一)对象衔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由各级“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工作要在时间和程序上同步进行。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和民主公示要求,认定扶贫和农村低保对象。对于农户的申请,村民委员会要按照识别指标分别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属于扶贫对象的,报市、县扶贫办审批,属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报市、县民政局审批。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市、县级扶贫办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民主评议意见、审核意见和审批结果。对于已经核实的农村低保对象,各市、县民政局在进行复核时,要配合扶贫办将其中有劳动能力和申请意愿的确认为扶贫对象。

(二)政策衔接。对农村低保对象,要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根据不同情况,享受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要加大扶持力度,采取项目直接到户(产业项目、扶贫异地搬迁、雨露计划培训、危房改造等)、实体带动到户(扶贫经济实体股份分红到户)、资金直接到户(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教育免费及补助等)、帮扶措施到户(党员干部帮扶、社会各界扶贫)等形式,确保扶贫对象受益。

(三)管理衔接。各市、县扶贫办、民政局,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要分别建立农村扶贫和低保对象档案,要会同统计、残联等部门,加强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两种对象的调整同步进行。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救助和扶持对象的生活情况。对于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的对象,要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于稳定实现脱贫致富的对象,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后,要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于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农村居民,要适时地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于返贫致贫的农村居民,要适时地将其纳入农村扶贫对象。

四、实施程序

(一)开展宣传动员培训。各级要召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动员会议,组织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安排部署“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同时利用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核定各地扶持规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核心是准确识别扶持对象。识别扶持对象的要采用逐级核定数量、到村认定的办法进行。首先按照县级和村级登记表(详见附表1、2)要求,认真调查各县和所有行政村的基本贫困状况,填写登记表,并录入贫困户管理软件系统。其次,根据全省总的扶持对象规模,省级按照统计局贫困监测数据和各县贫困状况,将扶持对象规模分解核定到市、县。县级根据各村的贫困状况,通过村登记表的相关指标,按照国家贫困系数测算的办法,将扶持对象规模再分解核定到乡镇、村,或采取逐级入户抽样调查测算比例的方法核定乡镇、村的对象规模。各地在逐级核定扶持对象规模时要结合实际,注意向贫困地区和低收入村集中。

(三)扶持对象识别到户。采用参与式群众评议方法,按照个人申请(见附件1)、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告公示的工作程序,将低收入人口按照既定规模识别到户:首先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小组组织群众初评申报对象收入并对各户收入排序后,村民委员会按照统一的收入调查指标和住房、家用电器、农机具等直观指标核实各户贫困状况;根据确定的识别对象规模,村级在调查后集中进行民主评议,初步确定单纯扶贫户、扶贫低保户、单纯低保户、五保户四类扶持户,经公示结果后报乡镇审核;乡镇人民政府经部分抽查审核并公示(见附件2)后报县审批;县级由县扶贫办和民政局、残联共同审批,并对审批情况进行公告,最终确定各类扶持户。

(四)扶持对象建档立卡。对确定的低收入户,县级组织各乡、村调查人员进行入户调查,逐户调查了解各类扶持对象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贫困状况、受扶持情况和扶持项目需求情况,填写贫困户登记表(详见附表3)。此后,将有关档案、资料逐级汇总整理,录入到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见附件3)、乡(镇)有薄、县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资料齐全。同时,按照“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对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分别实行逐年和定期审核,适时调整。通过抽样调查统计监测,根据扶持对象家庭经济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进入或退出扶贫、低保对象,动态调整和完善档卡资料。

(五)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分档实施救助。将老弱病残等靠自身努力无法改变基本生活状况的困难家庭,列为“常补对象”即,进行重点保障,实行全额补助;其他特殊生活困难户列入“非常补对象”,实行差额补助,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也可享受扶贫政策。对扶贫开发对象,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实施扶持。对有劳动能力而没有致富产业的,着力支持发展生产;对人口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或者根据农户意愿实施搬迁扶贫等。对扶持对象中的残疾人家庭给以重点扶持。

总的时间要求是,10月底完成对象识别,11月底完成信息录入,年底回顾总结和查漏补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成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各级政府主管扶贫或主管民政的领导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各级扶贫办,主要负责制定方案、宣传培训、协调落实经费、组织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各村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农户申请、核查和评议家庭收入、农户收入排序、按照标准初步选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并张榜公示。各级要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协作,主动沟通,逐步建立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扶贫部门要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中交叉对象的识别工作,研究提高农村扶贫对象识别的准确率,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同时,对扶贫战略和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完善的建议。民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扶贫部门落实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财政部门要提供工作经费等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统计部门和农调队要及时提供统计技术支持和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对象识别的直观指标。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情况,对扶持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

(三)强化队伍建设。根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需要,各级都要抽调一批专业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人员开展工作。要加大对县、乡、村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并适当招募扶贫志愿者,充实乡村两级力量,确保衔接工作顺利进行。要配备现代办公设备,提供必要工作条件。要完善、整合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健全网络管理,做到信息共享,为各部门提供通用的工作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落实资金保障。在确保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项目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农业、教育、卫生、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政策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要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扶持对象的各项到户资金的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努力发挥资金效益。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下载甘府发[2010]17号关于印发《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府发[2010]17号关于印发《甘竹镇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