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微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率
小学业余篮球训练和比赛是小学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基本功又是重中之重。尤其投篮技术不但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学生技术不过硬。3学生上肢力量差,动作协调不一致。4学生年龄小,比赛经验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于体校的篮球进行交流。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不断总结,提出几点提高投篮命中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
1必须加强正确投篮技术动作的指导与训练。
首先,教师要认清投篮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投篮要有瞄准点;投篮出手要有适当的弧度;投篮出手角度要合理,手腕及上肢的力量要适当;正确运用篮球的旋转规律;协调投篮出手用力动作。
培养和掌握投篮时的肌肉感觉是优先于一切先决条件。这就因加大规范化投篮动作练
习,最终达到动力型。教师要舍得在规范化动作练习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不要基于求成。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培养正确的动力定型;身体素质训练程度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对投篮命中率有明显提高,应把投篮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紧张强、激烈的比
赛中进行,有足够的体力保证投篮命中率的稳定和提高。2二人一组,利用实心球模仿投篮动作练习。
运动员二人相对,相互投实心球,要求出手发力正确出手要有适应的抛物线,压手腕要柔和,球要有向后旋转。这一方法是为了使学生克服对篮球练习时,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球的进与否上,忽视自己动作的毛病。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放在体会身体用力顺序上来,注意发力细节的处理,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
3运用想象训练,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
学生在每次投篮前,想像自己发力后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嗖”一声直接命中,然后再进行投篮动作。这一练习是为了使学生在投篮之前稳定情绪,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强化学生自信心,一个学生一个心理暗示。
4合理运用篮圈后圈投篮练习。
学生在设定投篮目标时,可以设定前圈,圈心,后圈三个目标。在罚球线叫一个比较好的学生看前圈投10个(中1个);看圈中心投10个篮(中4个);看后圈投10个(中7个)。从物理学角度说,看后圈投篮更容易掌握用力,球的弧线也更圆滑,长时间练习可以提高投篮命中率。
5适度运用高速冲刺后交叉步急停投篮练习。
这项练习是学生在高速奔跑15~30米后,采用交叉步急停进行投篮。要求出手要柔和,控制发力。对提高学生自身控制能力,提高在实战中高速度,高对抗的条件下投篮感受,缓解学生心理紧张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总之,培养和训练篮球运动员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只有从小抓起,认真钻研,科学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篮球训练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篮球苗之。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能力Microsoft Word 文档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能力
灵石一中
王富红
一、概念综述及影响因素
(一)弹跳力的概念
“弹跳力”又称之为“弹跳能力”或“弹跳素质”。这三个称谓如果不作特别说明,都表示同一个概念。关于弹跳力的最新解释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跳起腾空的能力;弹跳力是一项综合素质,训练时必需抓住力量、速度和协调性这几个重要因素,还要与技术训练相结合。
(二)影响弹跳力的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身体形态因素。从生理因素分析,一般快肌纤维含量高的运动员,能拥有更好的肌肉收缩速度、力量或爆发力,适宜从事短跑、跳跃项目类的运动,因此有更好的弹跳素质潜力,这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于特定关节的运动不利的关节杠杆作用、不恰当的力—时间曲线会使运动员的弹跳成绩平平,因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学者对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学的测量发现:(1)青少年运动员大、小腿长度与起跳高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而小腿较长有利于起跳效果;(2)足弓高低与弹跳高度无明显的相关,足的机能状态好坏主要取决于维持足弓肌肉在不同负荷后的机能反应。
2.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比如王树金等对两组不同水平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髋、膝、踝三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发现弱侧髋关节最大力量和踝关节快速力量是影响两组运动员双脚起跳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叶国雄通过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高度与各环节肌力数学模型初步研究得出: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腿伸、背伸的等长收缩相对肌力是决定弹跳高度的重要基础。
3.训练方式
训练途径包括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超等长训练法,其相应的训练手段是“跳深”或叫“跳深”和实心球反弹。超等长训练法是一种机械撞击刺激、迫使肌肉产生尽可能增大肌张力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离心减速阶段结束和向心加速阶段开始之间,有一个短时间的冲击性活动。如果这一转变或连结阶段稍微长几分之一秒,那么这个动作就是普通的跳跃,而不是典型的超等长训练。应明确的是,肌肉的超等长收缩与超等长训练是有区别的,前者作为一个部分出现在跑、跳、打击和其它项目的反弹性运动动作之中,后者则是根据肯定的方法学研究把动作作为独特的训练模式加以运用。
另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负重训练。裔程洪通过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实验,证实了以宽上拉和箭步抓为主,辅以半蹲发力(快速提踵)、直膝提踵(垫起足趾)、跳深、负重蹬板凳、大重量坐蹲、负重多级蛙跳等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弹跳力,它比以深蹲为主,辅以它项的训练效果更好。
二.高中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的生理机制分析
(一)篮球运动跳跃的特点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篮球运动中,由于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起跳方式也不同。有时需要向不同方向起跳,可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跳跃动作,这就是篮球运动员弹跳的最大特点。比赛中的抢篮板球、空中作业、封盖投篮、跳投等运用最多的起跳方式是原地起跳、急停双脚起跳、跨步双脚起跳和助跑单脚起跳等。通过对60场篮球比赛临场观察分析统计表明,原地起跳占60 %,助跑起跳占40 %,双脚起跳占70 %,单脚起跳占30 %。通过摄像和图片分析发现,起跳时膝关节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大部分都在1100—1400“之间,起跳时两臂的摆动是同屈膝跳起上升同时进行的,身体躯干倾斜角度在100—120。有时是垂直向上(如在篮下抢篮板球、连续起跳)等运动。
(二)高中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的机理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一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好坏,主要是随意性这一特点:跳的高、快、及时,当然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和膝、踝关节的柔韧性,其中肌肉的爆发力是影响弹跳的主要因素。而发展下肢肌肉力量应以发展伸膝肌和伸踝肌(跖屈肌)为主,同时提高股后肌群和小腿后肌群深层足屈趾肌的力量和伸展性。郭庆芳,卢义锦,卢鼎厚等人在生理实验中对肌电图的分析证明:膝角在135°对股四头肌伸膝作用明显减弱,而股后肌群和小腿后肌群深层的屈足、屈趾肌、伸膝作用增加。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很多情况下起跳时膝角都接近或大于135°,而膝角在大于135°时,屈膝肌群中股二头肌、半键肌、半膜肌、腓肠肌则起着协调伸膝的作用,膝角越大这种作用就越明显。根据篮球比赛中起跳的多样性,关键在于起跳的速度,以30M冲刺跑作为速度练习手段,不但能提高股后肌群力量和伸展,同样也能达到提高弹跳力的目标。卢鼎厚的研究表明:负重深蹲练习能使股四头肌得到显著的发展,使肌肉体积增加,但是它并没有提高浅蹲起跳的纵跳能力,故在负重训练中一般不采用深蹲练习,通常只用浅蹲跳或半蹲跳。在篮球比赛中,很多起跳在起跳前都有一个缓冲(单脚起跳,连续起跳等),缓冲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过程,缓冲对于减震,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张力都起重要的作用。缓冲时,肌肉进行退让性工作(离心收缩),蹬伸时,肌肉进行克制性工作(向心收缩)。篮球比赛要求肌肉从退让性工作(缓冲制动阶段)到克制性工作阶段(蹬伸阶段)的过渡越快越好,因此在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在发展肌肉向心收缩力量的基础上,必须发展肌肉离心收缩(退让性)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
三.高中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方法对策
根据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起跳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弹跳力的训练主要是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爆发力是指人体在腿部肌肉的作用下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对于连续起跳则要注意踝关节力量的训练。连续起跳是篮球运动所特有的一种跳跃方式,要保证连续起跳的第二跳、第三跳起跳及时和起跳高度,关键在于落地时的缓冲情况,也就是下肢伸肌的退让性力量和由退让性工作过渡到克制性工作的能力,连续起跳的膝关节角度都比较大,这时就要取决与踝关节的伸展力量了,这方面应该加以重视。
(一)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方法分析
福克斯(FOX)提出了渐增负荷的适宜方法,以用8RM(RM:表示能重复的最高次数)负荷进行训练为例,当随着力量的增大8RM的负荷逐渐可以重复8次以上,直到能够重复12次(12RM)时,就应增加负荷,遵循这一原则进行最大力量的训练就有个参考标准。
1.负重下肢力量训练(极限重量的80%)采用半蹲跳或浅蹲跳(膝角大于135°),共做8-10组,可以采取肩扛杠铃,手抓哑铃或壶铃,也可以穿沙袋背心,在练习时注意起跳要快。肩负极限重量40%-50%的杠铃做弓箭交叉换腿跳练习,此阶段既能有效地刺激肌肉,又能保证收缩速度,所以能增加股四头肌、臀大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负荷,同时又能增加肌肉的收缩速度,有利肌肉爆发力的提高。
2.腰腹力量训练
出色的弹跳力是“滞空”能力的前提,而实现“滞空”的关键因素是腰腹力量,腰腹肌只有自如地延展、收缩,才能成为协调肢体的枢纽。可利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或利用器械,如在肋木上悬垂举腿,肩负杠铃体前屈,体侧屈、负重转体等。许博在研究中发现抓举运动员的弹跳力都比较好,从宽上拉和箭步抓的肌电图可以看出:宽上拉和箭步抓是一个全身爆发力动作,它能有效地发展股二头肌,半键肌,腓肠肌和趾长屈肌的肌肉力量,有助于腿部爆发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高腰腹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一般是根据个人的力量负荷情况,量力而行,采用30kg左右的重量做直臂抓举,40kg左右的重量做箭步抓。
3.快速起跳及跳高训练
首推超等长练习法,其生理机制为牵张反射,练习时肌肉被极度拉长(退让工作),然后再尽快转入克制工作,目的在于使纯力量转变为爆发力,超等长练习的形式包括跳深、跳箱跳上跳下、跳栏、跳台阶、单双足多级跳等,适宜的练习高度要求练习者落地时膝关节弯曲不至于过大,以减少缓冲时间,练习高度50-110cm之间,较底高度利于发展速度,较高高度利于发展力量。超等长练习强度大,每次可练习6-10组,组间休息3-5m in,通过以上这些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
4.弹跳耐力训练
弹跳耐力主要表现为连续起跳的能力,比赛中常常出现几个人为争抢一个篮板球而连续起跳,另外要有足够的体能保证激烈比赛的需要。在训练安排时主要采用短时间高频率的起跳,如采用全力20次跳,用90%的力量跳30次以上,也可以采用连续起跳摸到篮板为标准,或者进行连续的跳投来加以练习。
(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主要事项
1.制定训练计划,必须考虑三方面问题:目前队员的素质水平;今后计划要达到的身体素质水平;通过什么办法和措施实现这个目标。
2.力量训练力求使训练的内容富有新颖性和挑战性,遵循循序渐进超负荷训练的原则,一成不变的训练模式引起不了肌肉神经的兴奋,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
3.以负重为主轻器械为辅,对大小肌肉群进行全面的训练,并且要注意力量和速度的相结合,生理学证明:肌肉爆发力=肌肉力量X肌肉收缩速度。
4.力量训练应与柔韧、灵敏和比较放松的技术动作(跑、跳)练习相结合,篮球运动对于柔韧和灵敏要求相对高点。例如以举重与做徒手体操、垫上运动、投篮、中速快攻技术、策应配合及放松跑、跳跃练习等相结合,使力量成为“活力”,注意举重疲劳后切忌做激烈动作的练习,以免受伤。
5.力量训练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要做好肩、腰、膝关节的准备活动,严格要求按技术要领做;重量要逐渐增加,练习要有间歇同时要注意保暖。
6.一次训练课中应注意用力肌群的转换,要循环训练,不只限于局部肌群练习,特别是勿使腰、膝部位肌群过度疲劳,以免劳损、受伤,得不偿失。
四 结语
21世纪的竞技篮球运动朝着高、快、全面、强对抗的方向全速发展,我国运动员的身高已不处于劣势,然而很多重大国际比赛我们球队的前场和后场篮板却处于劣势,这有先天的一面,另一面则是我们后天训练不重视运动员的弹跳素质引起的,所以加强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训练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爆发力的培养以及二次起跳的能力。根据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特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训练应在发展肌肉向心收缩力量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肌肉离心收缩(退让性)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由于在膝角大大于135°时,踝角的展幅最大,决定了爆发力的好坏,训练踝关节的力量和柔韧是重中之重。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篮球 运动员的弹跳力能力
灵 石 一 中
王 富 红
2008年5月20日
第三篇:小学生绘画能力提高点滴谈
小学生绘画能力提高点滴谈
小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作指导。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结合使用辅助线,学习对比、比例等美术知识,在内心形成丰富的知识框架,手、眼、脑紧密配合,造型能力和综合绘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完成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充满生命力的绘画作品。
绘画能力辅助作用对比比例小学生学习绘画,一般要经历涂鸦、临习、写生、创作等过程,涂鸦是学习的必经阶段,此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主观意识的自我表现,在临习、写生、创作阶段,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而提高学生综合绘画水平,需要手眼配合、理性思考,这就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以下是笔者对小学生绘画水平提高的点滴认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进步。
一、对称轴和中线的辅助作用
画一个对称的物体,首先要找到它水平或垂直的对称轴,有了对称轴作对比参照,便于对比观察,有利于造型表现,形体塑造就会准确。若是不对称的物体,我们也可以根据目测,找到它的相对中线和中心点,并以此为参照描绘对象,降低了造型难度。对称轴或中线,其实就是造型辅助线,有了他们的辅助作用,学习者在绘画过程中,进行准确造型才会有更大把握。这也是造型过程中最常用、最具实效性的方法之一。
二、角的作用
在素描习作中,常说对物体的造型要“宁方勿圆”,就是观察物体尽量先把一个圆形的东西看成方形的。比如,把一个圆球最先要看成正方体,在正方体的基础上慢慢由外而内的削角,由大角到小角,最后逐渐削成圆球,用这种方法进行素描造型,物体造型准确,笔触有力,立体感强。另外,在画一个物体时,脑海中时刻要用水平线和垂直线这两条辅助线之间形成的夹角来观察物体,根据夹角来确定落笔,再结合角的大约度数判断落笔是否到位,结合观察,不断调整,从而准确的塑造物体。只有角的辅助作用时刻存在于心里,我们才会胸有成竹地将每一笔落到纸上。
三、比例关系的作用
物体的造型是否准确,主要看它各部位的比例关系。比如,画一张头像素描,首先需要确定“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通过眉弓作一条水平线;通过鼻翼下缘作一条平行线。这样,两条平行线就将面部分成三个等分:从发际线到眉间连线;眉间到鼻翼下缘;鼻翼下缘到下巴尖,上中下恰好各占三分之一,谓之“三庭”。而“五眼”是指眼角外侧到同侧发际边缘,刚好一只眼睛的长度,两个眼睛之间呢,也是一只眼睛的长度,另一侧到发际边是一只眼睛的长度,这就是“五眼”。画人物全身像时,就要结合前辈总结出来的“站
七、坐
五、蹲三半”这一比例关系,一个站着的成年人身高大约等于他七个头长(站七),当他坐着时就等于五个头长(坐五),蹲着时刚好是三个半头长(三半)。除此以外,还有其它情况存在,如小孩的头部比例较大,站着时一般为3到4个头高。大个子和小个子又需结合观察调整比例关系,等等。按照准确的比例关系进行绘画,这是准确造型的前提。
四、对比关系的作用
一副好的绘画作品离不开多种对比关系,如一张色彩画,从色彩看,要看它的冷暖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等。从构图看,要看所表现物体间的远近对比,大小对比,疏密对比等,只有处理好各种对比关系,一幅画才会有美感。如果缺少各种对比关系,造型再好也是败笔,反之一样。试想,一幅画中,物体色彩单调灰暗,物体大小一致,疏密关系一致,这样的画面既没有远近关系,也没有层次感,所以就会呆板且缺乏艺术性,就谈不上美,更没有欣赏性。由此得出,没有美术理论知识作指导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小学生学习绘画,可以说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初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情感随意表达自己纯真的童话世界;长期的专业学习就需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在专业知识的引导下,遵循初步造型放长线,构图过程看整体,画面美感多比较的准则,理论结合实际长期实践,渐渐地就会发现理论知识是很好的参考和辅助,内心知识框架越加丰富,画面越有感染力,综合绘画水平和美术素养也逐渐得到提高。
第四篇: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大多夹本地壮话,有的学生用普通话表达都难,用英语表达难上加难。老师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在交际中消除畏惧讲英语的心理。老师要对学生多采取“错误不要紧”的鼓励、肯定的态度,来消除学生怕讲错而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心理,增强他们英语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其次,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开口讲英语。通过开设英语角、举行英语朗诵班会、用英语简单自我介绍、演唱优美的英文歌曲等形式,让学生有用英语说话的机会。
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培养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如对基础较好、反应迅速的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障碍时,应给他们时间,自己反思、检查,引导他们养成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让他们说对、说好;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应采取“扶持”、适当辅导的方式,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坚持把意思表达完整,渐渐养成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
注重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开展学习。因此,要帮助学生培养提高其口语能力,创造有效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1.精选主题,使学生围绕主题尽可能广泛地表达。比如“我喜欢的一个人”。学生能说的范围很广,可以描述人的外表、性格、情感、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没话题可讲了,给学生畅所欲言提供良好的平台。
2.朗诵是英语语言和知识积累的过程,每天坚持朗诵10分钟,熟悉语感。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背诵。视学生的能力而言,要求基础好的同学每周至少背诵1篇短文,基础相对弱的,每周至少背诵一两句,并在班上作个一周一总结,表扬先进者,鼓励后进者。
3.范例摹拟法,即按照英文范例进行创造性地摹拟。可以摹拟一个句子、一段文章、一个对话,也可以摹拟一篇短文或文章。范例提供了学生所要学习的标准英语。以范例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对范例的内容稍加修改,假如是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了。
4.学习英语要循序渐进。师生可以进行课前10分钟的对话,由简单到复杂,持之以恒。这样,学生心里有了固定的模式,强化了他们的口语意识,坚持课前10分钟的口语练习。
5.制定计划,强化书面表达。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英语写日记,每周一篇,每篇60—200个单词,每晚睡觉前总结自己当天学到了什么,掌握了没有,以后该怎样做。
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只要掌握方法,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可以提高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纲要》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激发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可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能积极地开动脑筋,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抓住学生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一种倾向。客观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使学生感到陌生、新鲜、好奇,进而产生学习周围未知事物的强烈愿望。当学生获悉要学习新的语言---英语时,大脑中的一个念头便是“英语好学吗?”“学习英语是否可周游世界?”当学生知道上课要学新句型,要玩新游戏时,就会产生“这种句式难吗?”“这个游戏好玩吗?”等诸如此类的好奇心理。而正是这些好奇心理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和课本的需要,常设计形形色色的教具和学具,尽量为学生提供新、奇、怪的学习对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二、抓住学生好唱心理
活泼好唱是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歌引趣,活跃课堂气氛。如课前组织学生唱英文歌曲“Bingo ”“Are you sleeping?”跺跺脚,摆摆头等。这样可以营造一种师生融洽,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参与了学习活动。在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常把握重点句型联系学生熟悉的曲子。如在教Unit Eight(Book 1)“My friends” 时,就把课中的教学重点改编成学生熟悉的歌曲,套用“Are you sleeping?”的旋律,歌词如下“This is Dongdong.This is Dongdong.He’s a boy.He’s a boy.He’s my friend.He’s my friend.Hello, Dongdong.Hello, Dongdong.”这样,学生通过唱歌娱乐,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抓住学生好胜心理
小学生天性好胜、好强,不服输,适量的竞赛活动既诱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又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心理学家认为,竞赛是激励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而要经常举行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如英语口语比赛,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每堂课都开展竞赛游戏。如看谁听的准,说得快,写得好,反应快等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通过听听说说,读读背背,写写画画,唱唱玩玩等多种活动,满足了学生好胜、好动、好奇的心理,活跃了课堂,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抓住学生好表扬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是有一种成功的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后进生更加要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例如在教学动物名词dog , rooster, cat ,duck时,分别指定几个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上台扮演动物行走时的姿态,叫的声音。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几种动物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并给每位学生送上一种动物的头饰,给予表扬。这样,他们在课堂上不但能大胆发言,勇于做角色表演,而且英语成绩也提高了。事实证明,成功的教学能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学习进步便受到表扬,又能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抓住学生好动的心理
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一般就是15分钟左右。教师在长达40分钟的教学课堂上,要善于察言观色,一旦发现孩子们注意力分散,就要想方设法改变教法,创造新的吸引力,给予新的刺激,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复习Unit Two(Book 1)句型“This is a __________.That is a ____________.”时,发觉有几位学生心不在焉,神不守舍的样子,应
立刻改变“师问生答”的教法,采用听音猜物的游戏法。讲清游戏规则,做过示范后,叫上三位学生表演,其中一位听音说出,另两位学生分别是说出什么名字,什么动物;答对者加个“*”,答错者扣一个“*”。最后得分最高组获胜。如此下来,直到下课时同学们乃是个个精神饱满,且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自然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就产生一种“我要学”的主观欲望。
六、抓住学生好表演的心理
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活泼、好动、爱表演。表演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有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有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表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勇于参与语言实践,最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如在教学Unit 13(Book 1)对话时,就让学生分组台下或台上分角色表演(A—Blob, B—farmer),对表演出色的,除了给予掌声之外,还适当讲给小礼物。到这时,学生激情高昂,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特牢。
总之,教学只有追求学生身心健康规律,根据教材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五篇: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太平乡中心小学史亚龙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因而,一听到“作文”两字,许多学生不是抓脑袋,就是苦思冥想,不知如何下笔,脑子一篇空白。而教师也是紧皱眉头,不知如何教,才能使学生领会怎样写?写些什么?有时教师说了一大堆,以为学生这下会写了吧,而学生的作文还是一塌糊涂。俗话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力求做到: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成为记载自己人生的史
记。我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著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的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①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②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欲望;③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返向成功的基点。
二、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在《语文课程标准》引导下的作文教学改革,锋芒所措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空话,假话,套话”,在内容上,情感上贯穿一个“真”字。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文章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自己的见解感受;写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真实看法。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说真话,说心理话。一次考试结束了,当我把试卷发下去之后,考高分同学的那种兴奋及考低分同学的那种悲观,明显的写在学生的脸上,我适时的抓住这个时机,要求学生把卷子收起来,写下此时不掺一点儿虚假的感受来。这时,学生在作文里尽情倾诉着当时内心的喜与悲,极大限度地发挥着他们的才智。然后,我为他们提供能够展示他们作文水平的平台,让他们感受“真实的美”。
三、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外,我还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我总结写日记的好处是: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②是可为自己的那份美好的回忆。如:“今天我和XX同学吵架了……”“今天开学第一天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以后在回头再看就觉得非常的有趣。开始限制日记的内容,表达方式自由,可以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寥寥几语,做到每天检查,慢慢的改为每周检查一次。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象流水帐的,有的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们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
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四、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新大纲对习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是习作教学的总要求,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矛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那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
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五、训练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字﹑词﹑句是写作的“建筑材料”,而好词好句更是美化大厦的“瓷片”。平时我就注意教学生懂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阅读上,都要求他们把学过的,读过的优美的词和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想办法弄清其意义和弄懂用法,逐步掌握,学以至用。对这项工作我定时督促,指导。学生们的词句库形成了,写起作文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以上是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非一日成就的。只有循序渐进,长期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才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