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全州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2009年全州扶贫开发工作要点.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2009年全州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1号)精神,结合我州实际,拟定2009年恩施州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瞄准贫困群体,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根本,以整村推进“三个确保”为重点和平台,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老区建设、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并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任务:解决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返贫率控制在10%以下;全面启动全州570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当年完成此项工作总量的70%以上;扶持扶贫龙头企业50家;完成搬迁任务3500户、14000人;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8000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
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以贫困群体为工作对象,把解决贫困群体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做到扶贫到户、脱贫到人。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群众参与,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筹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体要求:继续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领导和部门联系帮扶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机制。以整村推进为重点,整合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村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积极稳妥实施扶贫搬迁,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做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的筹备及实施工作。执行新的扶贫标准,把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政策范围。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部队社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按照州抓督办、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安排项目,落实资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资源整合到位。集中80%的财政扶贫资金、同时相应集中以工代赈资金,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和帮扶资金,重点用于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二是重点措施到位。以发展生产、提高能力、增收脱贫为中心,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重点扶持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建立贫困群体长效增收机制;按照稳规模、提质量、扩就业、强管理的要求,大力实施“雨露计划”,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力争做到村村有致富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特色门路、人人有致富创业技能。三是入户扶贫到位。坚持扶贫宗旨,稳步实施扶贫搬迁,落实搬迁建房补助资金;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积极开展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的问题。四是责任明确到位。各级各部门要在积极参与对口帮扶重点贫困村的基础上,以整村推进规划为依据,结合各自职责,落实相关资金项目,切实解决好贫困村行
路、饮水、上学、就医、用电、通信等困难和问题,做好“一建三改”工作,共同完成整村推进“三个确保”任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一)全力实施整村推进,全面改善重点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将启动570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各县市及职能部门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是认真编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每一个村都要按照整村推进标准要求,制定出实施方案。二是集中80%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整村推进,鼓励和支持以县为单位,以整村推进为平台,统筹安排各部门资金投入整村推进村。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整村推进村项目要由农民群众自主决定,发挥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
(二)着力推进“雨露计划”,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一是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作,提高农村村干部综合素质。二是抓好“雨露计划”培训。充分发挥我州培训基地的作用,确保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全面完成8000人的转移培训任务,力争培训合格率达到100%,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三是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四是认真做好重点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扶贫干部培训、“三支一扶”等工作。
(三)倾情搞好扶贫搬迁,改善贫困人口生存条件。采取旧房改造、分散搬迁、梯次搬迁、集中安置等形式,因户制宜,灵活多样,妥善安置。要高度重视搬迁后的产业开发工作,帮助搬迁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确定增收致富项目,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开发好、能致富”的目标。
(四)合力搞好社会扶贫,形成和谐、共享的繁荣局面。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合力,开展社会扶贫。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部队社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做好“1321帮扶”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确定专人负责,组织帮扶专班,将帮扶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要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强村富民、强基固本的互促互动良性发展机制。
二、坚持发展为先,着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一是继续大力培植主导产业。以建立40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为目标,扶持贫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立足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依托各地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培植种、养、旅游等优势产业,帮助贫困农民持续增收。二是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动员组织企业到重点贫困村兴建基地、联办企业、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整村推进联动机制。
(二)提高科技扶贫水平。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科学技术在贫困村的普及率。开展科技示范,积极向上争取科技示范与推广项目,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开展实地培训,现场示范,引导贫困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
三、坚持瞄准贫困人口,探索建立健全扶贫机制
一是做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新的扶贫标准,扶贫部门要会同统计、民政、财政、发改部门组织力量进村入户,按照个人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委会初审、村民代表复审、张榜公示、异议复核、村民大会表决公布的程序,对贫困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今后,只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才能享受扶贫政策。二是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各地各部门(扶贫、民政、财政、统计、发改等)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分类,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农村贫困人口,尽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实现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的有效衔接。三是认真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工作。要认真做好扶贫开发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和利用,建立扶贫开发数据库,并对贫困人口实行台账制动态微机管理,形成科学的监管体系和数据库共建共享网络,努力做到扶贫开发对象明确、措施到位、脱贫到人。
四、坚持优化管理,积极做好配套基础工作
(一)切实做好扶贫责任制与绩效考核。一是做好扶贫责任制考核。根据中央和省关于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分级负责”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把扶贫开发摆在中心位置,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如期完成本地区扶贫计划(特别是整村推进计划)。州扶贫领导小组上半年将组织对各县市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二是积极做好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考评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做好整村推进检查验收。2008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村要按规划和使用扶贫资金备案项目批复要求在年底完成规划任务,2009年启动的整村推进村要完成规划任务的70%以上。对2007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村,在2009年第一季度组织开展检查验收。
(二)认真做好扶贫项目规划与备案审核工作。各级扶贫开发主管部门要协调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项目规划,年初完成考察、筛选、论证、审核、申报等工作;申报的扶贫项目(规划项目与备案项目)要明确建设内容与标准、建设时限与效益、责任主体与资金来源等,扶贫资金主管部门要根据备案批复及时拨付项目资金;要认真做好扶贫项目设计、可行性分析等前期工作,启动扶贫项目库建设,贮备一批扶贫项目。
(三)着手下一轮扶贫规划的编研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要求,围绕扶贫开发战略定位、扶贫范围和对象、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扶持途径、机制体制等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为制订新的扶贫规划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二是做好扶贫规划评估工作。组织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2001—2010年各地扶贫规划实施进行评估,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模式,提高制订新纲要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做好专项规划制订。各级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结合实际,着手制订本部门、本系统新的十年扶贫规划草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好新世纪前十年扶贫规划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和省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项扶贫规划,年底形成下一个十年扶贫纲要框架草案。
第二篇:2014年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要点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的攻坚之年,同时还是水利枢纽和航电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收官之年。全县扶贫移民工作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三会”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县扶贫移民工作政策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攻坚克难,突出项目拉动,强化产业支撑,促进贫困地区和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在全省山区县率先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
一、目标任务
(一)扶贫开发工作:建成国家统一的精准式扶贫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系统;争取到位各类扶贫资金1681470万元,其中,行业财政扶贫资金204951万元,专项财政扶贫资金4198万元,定点帮扶资金300万元;完成1.65万人脱贫解困和1000人劳务扶贫培训;完成13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5个彩票公益金试点项目、1个洪灾灾区财政扶贫项目、4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和“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争取启动实施2个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强化31个村级扶贫互助社管理,争取入社农户达到3000户,资产超740万元,资金周转率不低于200%,资金使用率不低于80%。
(二)移民工作:完成扩迁移民40人的搬迁和生产安置;基本完成航电移民生产安置项目实施工作;完成乐园水库农村移民安置任务;完成、航电、航电移民专项设施建设扫尾工作,实现移民投资13400万元,其中,农村移民搬迁和生产安置投资9800万元,专项工程项目投资3600万元;配合开展、航电移民投资调概工作;争取移民后扶项目资金300万元,移民技能培训150人。
二、工作重点
(一)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和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强发展能力
1.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按照国家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扎实做好我县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建立统一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动态管理。贫困人口识别实行先试点再推广的办法,在省、市扶贫移民局定点联系的五龙镇大树村、东青镇东明村和雍河乡乐园村开展试点后,在全县全面推行。完善干部帮扶机制。建立县级部门和乡镇帮扶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帮扶体系,确保一个贫困村有一支帮扶工作队,一户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干部结对帮扶。完善脱贫措施。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在摸清贫困户家庭现状基础上,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制定家庭脱贫规划,为其找准并培育一个致富项目。探索建立扶贫资金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使贫困农户从扶贫项目中受益。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全年实现脱贫解困1.65万人。
2.科学规划和实施财政专项扶贫项目。严格组织实施去年规划的3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5个彩票公益金试点项目、1个洪灾灾区财政扶贫项目、4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新(观)、龙(王)、(雍)河”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今年实施的整村推进、连片扶贫等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要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后认真组织实施,提高项目实效性。
3.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认真组织编制定点帮扶规划,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1个央企等11个省级部门、20个市级部门和118个县级部门对全县140个重点贫困村定点帮扶力度,争取全年到位帮扶资金300万元。加强与省外资中心、扶贫基金会的合作协调力度,争取国际扶贫项目落户我县,组织开展国际减贫培训考察团来苍考察活动。积极推介一批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引导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家爱心捐赠,探索建立“结对认亲、爱心帮扶”社会扶贫帮扶平台。
4.合力攻坚推进行业扶贫。按照“六进农家”要求,大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五位一体”综合治贫方式,聚合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合力攻坚。充分发挥县扶贫移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职能,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例会,通报工作进度,及时分析研究解决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县级各有关行业部门要按照《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积极争取到位更多项目和资金投放到贫困地区,切实改善贫困村组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和体育、社会保障等工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年争取实现各类投资1681470万元,其中,争取省以上财政投入209149万元。
5.完善金融服务工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大对贫困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的金融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对31个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管理,争取入社农户达到3000户,资产超740万元,资金周转率不低于200%,资金使用率不低于80%,争取省奖励资金20万元。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扶贫帖息贷款额度,增加扶贫帖息贷款规模。
6.完善移民安置规划。严格审定移民扩迁对象,及时编制乐园水库移民生产安置实施规划,认真组织抓好航电移民生产安置项目实施工作。围绕移民“稳得住,能发展”目标,以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力量、整合政策为导向,组织编制、航电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7.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加大对贫困人口和移民的培训力度,通过竞争比选方式确定定点培训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培训工种,通过收取保证金方式,加大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监管和考核力度,突出培训实效,增强培训对象脱贫致富的能力。全年完成扶贫培训和移民培训1150人。
(二)严格项目管理,提高扶贫移民项目管理水平,增强项目效益
8.改革资金分配方式。将扶贫项目和资金重点向我县北部贫困山区、边远乡镇和移民库区倾斜,使项目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通过以奖代补、竞争比选等方式分配,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移民安置项目资金严格按审批方案和概(预)算执行,生产安置性资金打卡直发到村组集体或农户。
9.规范项目审批程序。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实行“村规划、乡镇审核、县扶贫移民和财政等县级部门组成的专家团评审、县政府审批、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的管理体制,搞好项目规划报批和备案。移民项目规划,按照既定审批权限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0.强化项目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单位监管主体责任,建立起建设单位、受益群众、县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监督主体在项目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实行每月工作通报制以及扶贫项目县、乡镇、村三级公示公告制。
11.抓好项目检查验收。坚持县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及联席会成员单位参与项目检查验收的工作机制,将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加强项目实施的检查验收,着重检查项目的竞争性谈判、管理制度、资金拨付、项目调整、制度执行、项目建设规模及时限、运行状况、后续维护等内容。
12.规范项目资金拨付。认真贯彻《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专户管理。移民资金严格按照《省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实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封闭运行。
13.强化项目跟踪审计。改变过去的事后审计为事前介入、事中跟踪、事后审计的全过程管理,加大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移民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扶贫移民资金使用安全。配合国家审计署做好扶贫项目审计工作。
14.加强项目后续管护。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护”原则,明晰项目建设移交后的管护责任,将扶贫项目后续管护责任落实给农户和项目所在的村委会,将移民专项项目后续管理责任落实到县级部门或项目所在的乡镇或村组,最大限度的发挥扶贫资金和移民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强化组织保障,全力营造扶贫移民良好工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15.完善目标考核体系。继续实行扶贫移民工作专项考核、专项奖励,并按照文件规定,提高在党政综合目标考核中的分值。将县级部门联挂村的扶贫解困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乡镇和县级部门的双向考核范围。落实县级部门和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将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和县级部门,完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惩。强化扶贫移民工作督查督办和定期通报。
17.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扶贫移民政策、工作成就和典型经验,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做到“电视有专栏、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网站有信息”,不断营造推进扶贫移民工作的强劲声势和良好舆论氛围。
18.维护稳定良好局面。坚持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及时处理贫困户、移民群众来信来访,提高初信初访满意度,减少重访和缠访。进一步转变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发现和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和事故隐患,进一步维护全县扶贫项目区和移民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通过信访联席会议、扶贫移民工作例会,定期和不定期研判信访维稳工作形势,及时摸排、化解和处置影响稳定的各类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结合“双联”工作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走移民户、访移民人、解移民忧”活动,切实解决库区和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第三篇:涞源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涞源县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县委、县政府确定2018年为“脱贫攻坚冲刺年”,按照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及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将以“抓规范、搞搬迁、上产业、夯基础、增动力、保退出、防腐败”为重点,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现将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抓规范
一是规范档案管理。按照《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建设县精准扶贫档案馆,乡、村档案室。二是规范动态调整。及时调整更新数据,做好人口自然变更、新增贫困人口及时纳入、退出人口及时标注等工作,做到数据精准,保证时效。三是规范信息管理。做好与各乡镇系统管理专员的对接,定时培训,做到数据录入准确、信息使用规范。四是规范数据监管。做好数据的监管和统计,加强问题数据的监管并及时修改。五是规范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河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涞源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确定资金使用方案,规范项目申报、审批、招标、实施、公示、公告。
二、搞搬迁
(一)系统录入标识相关工作
1、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台账。按照最新的各乡镇“五 人签字”上报数据,完善对应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台账。
2、梳理全县贫困人口录入系统存在的可能导致影响搬迁录入的相关问题。注意因新识别贫困户是搬迁户,无法标识为搬迁户问题;核对是否有其他非搬迁乡、村录入错误,出现在搬迁内容。
3、搬迁进度季报表。按时上报搬迁进度季报表。与发改部门沟通对接,及时掌握搬迁人口搬迁入住进度,及时在搬迁项目管理模块录入受益贫困户及人口信息、及时填报搬迁进度季报表。
(二)加快集中安置区片区建设
确保集中安置区按照既定时间节点竣工,并完成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按程序完成对搬迁人口的分房分钥匙,并按省市要求,确保全部完成入住。
(三)搬迁人口后续扶持工作
按照2017年精准识别“回头看”识别结果和2017年底退出情况,对照搬迁人口分类,精准细化后续帮扶计划,明确具体帮扶措施和办法,并完善搬迁贫困人口后续扶持工作台账。
(四)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相关服务保障
加强搬迁人口入住后的社区管理和相关服务保障,组建专门机构,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不同类别,落实搬迁户户籍、子女入学、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政策。
(五)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旧村复垦、综合开发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村庄旧址复垦利用总体规划,加快实施旧址复垦、土地流转、乡村旅游、山区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
三、上产业
以县1+10+23脱贫攻坚方案为统领,实施“四大富民工程”,以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车间进农村:加快县城产业园区、白石山产业园区及其它乡镇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手工业加工厂建设进度,推动容城毛绒玩具、豆豆集团等企业及早进驻产业园区,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在每个搬迁村设置手工车间,在各乡镇、村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增点扩规,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光伏上屋顶:一是加快建设106个贫困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二是全力推进100兆瓦集中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三是全面开展户用分布式电站项目建设;四是通过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山地、滩涂、水库、老民房、老校舍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统筹建设集中式电站。
旅游全县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洲际.桃源文化旅游小镇、白石山温泉康养小镇、京西凤凰谷旅游康养小镇、庄伙村“太行驿站”、上庄“洛亿观光园”、西道沟农业庄园等旅游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游、乡村体验游、康养度假游,全面推进旅游全县域,不断提高旅游带动群众脱 贫致富的能力。
农业产业化:按照农业部帮助我县确定的“三种两养”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猪苓、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及“养猪、养鸡”养殖。一是食用菌、猪苓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000亩,中药材新增10000亩。二是按照宝迪涞源养殖核心区建设进度,2018年计划配套建设100个1000头养殖规模放养基地。三是全力推进“德青源”集团涞源县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早开工、早投产、早运行、早见效。逐步推开玖兴养鸡基地建设,确保当年投产、当年分红。四是利用北京丰台区对口帮扶、高碑店市对口帮扶的有利契机,对接新发地、家兴等农产品销售龙头企业,促进“涞源小米”、核桃、土豆等传统农产品创立品牌,推动市场化运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四、夯基础
一是紧紧围绕华夏幸福的无偿帮扶工作,立足部门职责,全面对接、全程服务,按照“两年三期”工作计划加速推进,确保提前完成村庄拆建和改造提升工作任务,打造一批精品村、示范村。同时契合北京对口帮扶,统筹推进,实现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根本改善提高,贫困村退出指标全部达标。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把乡镇党委书记、农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驻村工作队“四支队伍”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党建促脱贫。
五、保退出
立足于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严格区分产业就业覆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确定2018年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退出目标和任务。认真对照贫困人口退出六项标准和贫困村退出九项标准,全面开展贫困退出的各项工作,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高标准退出,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群众在确保获得感的前提下,提高满意度。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扶贫工作没有终点,要始终坚持脱贫和巩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对脱贫工作的动态管理,建立“互联网+扶贫”大数据系统,不断完善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按照《涞源县巩固脱贫成果实施方案》,对脱贫村、脱贫户做到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减、产业扶持政策不变、帮扶工作队伍不撤、各项惠农政策不改,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六、增动力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调动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深入掌握贫困群众的需求,结合贫困户的实际,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将贫困户嵌于扶贫产业链中。同时紧紧围绕当地实际,奖励和补助贫困户发展传统农业和家庭经济,以实现对贫困户的多层产业覆盖,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找准脱贫路径,增强自 我发展能力。
七、防腐败
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张家口市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做出的重要指示,汲取张家口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的深刻教训,扎实开展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深化自查自纠,坚决整改到位。全面规范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多出成效,不出问题。
八、确保政策落地
围绕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各项扶贫惠农政策的扎实落地,强化政策宣传和政策服务,让贫困户对扶贫政策心中有数。各项需求能有人及时代办、暖心服务,坚决做到把每一项扶贫政策转化为贫困群众的实惠,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同时全面用好国家、省、市对深度贫困县的倾斜政策。
九、借力助推,构建“大扶贫”格局
一是充分利用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张承坝上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继续深入实施“五包一”、“三包一”和“一包一”工作,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及工作对接,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各项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确保脱贫质量。二是深化东西扶贫协作。把握“京津冀对口帮扶,携手奔小康”北京市丰台区对口帮扶涞源县 的有利契机,推进帮扶工作扎实开展,通过帮扶共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三是利用好中直定点帮扶机会,努力争取航天集团更大的帮扶力度,协助确定帮扶项目。四是做好“百企帮百村”工作。在2017年建立帮扶的18个村的基础上,继续协调更多的优秀企业与我县的贫困村进行帮扶对接,开展帮扶。
涞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8年1月25日
第四篇:2011年全州科技工作要点
2011年全州科技工作要点
湘西自治州科学技术局
根据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2011年全州科技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支撑“四化两型”和“创新型湘西”建设为主线,紧密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民生改善,以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努力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要目标: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80项,开发新产品10项;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合作社、科技信息“户”联网等3种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建立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0亩,完成科技培训10万人次;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推进产学研结合,州校(院)对接科技项目累计达150个以上;科技招商引资和银企融资力争有较大突破;专利申请量较上年增长10%以上。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1、加大产学研结合创新力度。加大产学研结合创新专项实施力度,重点探索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提高产学研结合创新效率。改革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优先支持校企、院企联合实施项目,引导产学研紧密结合,使科技项目更好地与企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抓好与北京科技大学等11所合作高校及中科院专家、州人民政府专家顾问签署的科技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跟踪服务,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省、州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逐步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2、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工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试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湘西国家锰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载体,重点推进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力争成为省级创新战略联盟。以恒远植物生化、湘泉制药等企业为平台积极培育植物资源提取、民族医药等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丰达合金、金旭冶化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联合组建锰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吉首大学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将其打造成为我州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地和共性技术的推广中心。依托吉凤经济开发区和县市工业园区,建立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中试孵化基地,提升州级科技服务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积极筹建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湘西分中心,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
3、落实厅州科技会商议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第三次厅州会商的主要议题,围绕我州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凝练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争取上级更大支持,力争通过厅州会商项目的实施突破一批制约我州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认真组织好厅州联合实施项目的督查、评估和验收,组织鉴定一批科技成果,加快推广应用一批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技术与产品。组织筹备好科技兴州表彰暨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
4、加大科技计划的实施力度。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省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结合创新联盟等方面加大项目遴选力度,储备一批有竞争力的项目,加强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汇报衔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计划。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国家、省、州各级计划项目,瞄准当前我州产业发展中的综合性、基础性和超前性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加速成果转化,重点支持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节能减排、民生科技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力争在锰锌铝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深加工等领域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5、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提和关键。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开展科研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创新成果予以重点支持,加速其转化。
6、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在推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衔接协调,整合各类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切实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扩大我州科技投入总量。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组织工作,推动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加强对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和管理,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投融资平台建设,重点争取州人民政府与省高新投联合设立封闭式直投基金,吸引社会资金组建创业投资公司,扩大创业投资资本总量,突破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制约短板。
7、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促进县市科技发展。加强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指导、支持县市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实施省科技厅县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县市区域经济发展专项、县市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等项目。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配合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深入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活动,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向农业流动,在科技项目立项和各类人才遴选方面向科研一线和基层适当倾斜。
第五篇:XX镇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XX镇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重点工作攻坚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年,以决战决胜、全面完成为目标,深入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专项提升行动,查缺补漏,补齐短板,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根据中央、省和XX、XX两级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现就我镇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
1、以脱贫线为标尺,围绕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聚焦“老病残”等重点人员,继续加大相关的帮扶救助力度。综合运用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残疾人帮扶、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统筹解决高龄独居困难老人、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失能半失能、残疾、留守儿童、突发灾难等群体的突出问题,实现应保尽保。收入在脱贫线边缘,有返贫风险的人群,有劳动能力的,设置部分公益岗位;无劳动能力的,进行临时救助。
2、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标准,聚焦短板弱项,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精准精细落实到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针对贫困户家居环境“脏乱差”,进行环境卫生提升;居住房屋需要修缮的,进行修缮;村通户未通自来水的全部落实;3月底前所有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其他情况即时发现即时整改,由党总支统一上报,挨户排查核实,逐一落实整改。
二、进一步统筹资金管理
3、继续落实邻里(亲情)互助政策。加强对失能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救助力度。对新出现重度残疾人、失能人员及时办理邻里(亲情)互助,或者提高互助金以增加失能人员收入水平,由村开评议会议。
4、继续落实孝善养老政策。根据自愿原则70岁以上未办理孝善养老的,动员实施有赡养能力的贫困老人子女,按照按照XX镇2020扶贫资金使用方案落实,争取全部办理孝善养老。
5、加强扶贫项目监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估,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营,扶贫资金的安全,协调项目实施主体和相关部门间扶贫工作的开展,确保收益及时发放,增强贫困户的获得感。
三、进一步精准动态管理
6、切实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工作。健全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坚持党总支、村周报制度,及时掌握脱贫监测户、即时帮扶户和XX市标贫困户的动态变化情况,精准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对建档立卡外边缘户(五保、低保)和一般农户中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等可能致贫或返贫的困难群众,即时发生即时帮扶,明确帮扶联系人,落实针对性措施,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7、加强扶贫扶志,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鼓励贫困户劳
动力、半劳动力通过劳动就业增收,增设扶贫专岗,规范岗位管理。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优先使用贫困家庭劳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大力弘
扬敬老孝善,践行诚信意识,激励倡导勤劳脱贫,防止政策“养
懒汉”。
四、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
8、健全完善镇、村、户档案资料。抽调各党总支扶贫专干按照贫困户资料夹要求,对照到户帮扶工作手册,逐一核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查缺补漏,整理归档;全面完善档案资料,建立系统、完整、真实、规范的的精准扶贫档案。
五、进一步健全优化机制
9、深化行业部门联动,继续落实扶贫领域联席会议制度。根据XX镇扶贫领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结合我镇扶贫工作实际,适时召开扶贫领域联席会议。
10、进一步把握总结宣传。全面总结脱贫攻坚以来工作成效。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深入挖掘脱贫攻坚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宣传片、微视频、成就展等方式,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展示脱贫攻坚历程和成绩。加强对涉贫负面舆情的引导管控,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
11、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压实结对帮扶责任,推动各级帮扶责任人、村级干部、第一书记,结合到户帮扶手册,用心用情用诚真帮实扶,切实提高结对帮扶到位率和扶贫工作满意度。
12、强化督导追责机制。加大专项督查和日常督查工作力度,开展常态化督导通报,对党总支、村工作进展、行业部门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对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地、影响脱贫质量的问题,严格按照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进行问责。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防范资金风险隐患,查处优亲惠友行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附件:行业扶贫部门巩固提升重点
附件:
行业扶贫部门巩固提升重点
根据省、市各级考核评估体系,结合督查考核反馈的问题,明确行业扶贫部门巩固提升重点,各行业部门要制定细化工作
方案。进一步落细落地各项行业政策保障措施,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教育部门
1、建档立卡内义务教育段适龄孩子不存在因贫失学、辍学情况;因智力、残疾等问题不能入校就读的,全部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建立健全支撑资料台帐。建档立卡外义务教育段辍学儿童做好排查登记,控辍保学措施到位,避免在入户核查中发现有辍学情况。
2、落实各学段建档立卡在校生、在园幼儿各项教育资助、补助及减免政策,告知享受政策情况,户内存放告知单。
二、卫健部门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
付费”,杜绝住院收取押金现象。
2、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家庭签约医生,按照标准要求提供相关健康医疗服务,每户有服务卡,定期记录。
3、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排查、鉴定,符合条件的全部实施免费救治。
三、医保部门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除享受职工医疗保险以外,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做好报销系统信息维护。
2、落实“一站式结算”,简化异地住院报销流程。
3、建立贫困人口慢性病台帐,学习借鉴其他区做法,建立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简易程序和差异化鉴定标准,确保符合条件全部鉴定发证享受门诊报销政策,条件不符有证据支撑。
四、住建部门
1、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等级全部鉴定,鉴定到期的重新鉴定。每户有鉴定报告,有上墙鉴定标牌。
2、对新发生、新发现的贫困户危房实施改造,确保不住危房。
3、关注低保、特保等建档立卡外困难群体住房安全情况,符合条件的应改尽改。
五、民政部门
1、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做到尽保尽保。
2、简化困难老年人补贴审核发放程序,做到应补尽补。
3、因病因灾支出型贫困户临时救助即时到位,做到应助尽助。
4、失能贫困老人生活照料帮扶到位,做到应扶尽扶。
5、低保、特保、残疾护理补贴/生活补贴等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及时告知贫困户。
六、残联
1、残疾人排查鉴定、发证到位,残疾等级提高的及时鉴定换证。
2、关注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康复救助服务等惠残
措施落实及覆盖面。
七、水务部门
1、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等饮水安全有保障。
2、指导各党总支、村落实上级关于村内通自来水贫困户必须通的考核检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