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略阳农村扶贫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略阳农村扶贫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略阳县是山区县,是陕西省欠发达县,也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1年至今,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精神,扎实开展农村扶贫工作,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但该县山大沟深、居住分散、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群众文化素质又普遍较低,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需要全县各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开创农村扶贫工作新局面。本文就近七年来略阳县农村扶贫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措施和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200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为目标,积极实施“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培育产业、强化责任”的工作方略,大力推行“三捆绑”、“四结合”、“五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扶贫重点村建设、移民扶贫、社会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外资扶贫和劳务技能培训等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七年来,共解决了2.5万户,10.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10.8万下降至2007年底的9万;700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10.6万人下降至2007年底的1.65万人。
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扶贫重点村建设中累计新修、改造和硬化村主干道265公里、村组路和入户路373公里、修桥42座、修涵洞158座、修堰渠36公里;新建、维修人饮工程139处,解决了4390户20920人的饮水问题;新架、延伸高低压输电线路233.9公里;新增基本农田3129亩。新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166所、乡镇卫生院21个,新建和改造乡镇文化站18个,建立农民技术文化学校18所。
3、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262户5540人,代赈生态移民472户2175人。建成10户以上集中移民点15个,整村搬迁一个村,整组搬迁一个组;5588户贫困户实施了“一建三改”工程,硬化庭院79276平方米,建沼气池659口,农户安装电话13608部,安装电视“村村通”68套,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救助贫困学生1087名;涌现出“五好家庭”、“双文明户”和十星级文明户439户,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三文明协调发展。
4、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68万亩,其中杜仲5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1/8,年栽培天麻180万窝、猪苓120万窝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1/4和1/3,新发展经济园林34746亩,年养蚕2.2万张,发展优质食用菌220万筒以上,年发展猪牛羊14.6万只,实施世行分项目4个、资项目29个;扶持矿山企业14个,年均劳务输出2万人左右。
二、存在问题
1、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还不够灵活。略阳县地处秦巴山区。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25度以上陡坡地占总面积的75.4%使中药材发展的天然适应区,95%以上的农户都有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和一定量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至2007年底,全县种植中药材达到68万亩,其中杜仲58万亩,银杏4.5万亩,天麻、猪苓、柴胡、黄精、丹参、黄姜等共6.92万亩,这些中药材由于市场开发不够的问题,因此变现程度低,2007年农民依靠中药材实现的现金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25.3%,没有体现出主导产业的效益,因此在做好常规扶贫的同时,应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2、村级组织比较薄弱。我县183个行政村,75%属于贫困村,这些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他们平均年龄为43.8岁,高中文化91人,其余都是小学文化。他们大局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安于现状,引领发展的能力较弱。
3、技能培训规模太小,不能满足群众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我县农村还有9万贫困人口,应该加大对他们的技能培训,这有助于他们早日脱贫。可是2007年全县累计培训群众不到2500人。这不论是与9万人的培训任务相比、与每年近2万人的劳务输出的需要相比还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都是杯水车薪!照这样的速度要想把9万贫困群众培训一遍,短期内是完成不了的。若要把14.46万农村人口都培训一遍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4、部分困难群众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他们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比较困难,懒惰思想,等、靠、要依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
5、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略阳全县辖21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总人口20.2万,其中农村人口14.46万。至2007年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还有9万,占农村总人数62.3%。目前国家拟将贫困线标准提至1300元,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略阳县的贫困人口数量将会更大,扶贫任务将会更加艰巨。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脱贫步伐比较缓慢。部分已脱贫的群众由于所处村社生产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返贫率也较高。通过对已建成的扶贫重点村建设的投入情况调查表明,建设一个重点村平均投入达269万元至500万元以上,而上级拨付的专项扶贫资金仅有25—30万元,加之尚未启动建设的重点村均属高寒边远的特困村,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就要更多一些,因此资金问题非常突出。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创农村扶贫工作新局面。
农村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联系在一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扶贫开发工作也提出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和“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要求,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提高扶贫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借着十七大的东风拓展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农村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法宝。我县有着“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的美誉,有着“全国天麻种植基地”和“猪苓种子繁育基地”的招牌,但是中药材产业市场却很萧条。因此在做好常规扶贫的同时,必须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第一要务。
1、壮大中药材龙头企业,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整合和改制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单位为技术依托,政府宏观引导扶持的新型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广大经营规模,尽可能地消化本地中药材原料。二是加快企业项目建设。鼓励企业招商引资,完善企业资本构成,促进已建成项目提高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尽快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开发;促进企业抓好产品开发,突出杜仲、天麻等重要资源的研发和新技术成果转化。不断给目前处于弱势的中药材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争取在3—5年内培育出2—3个真正能够引领中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快企业市场开拓步伐,鼓励企业由重生产向重市场转变,在2—3年内努力使中药企业培育出知名品牌,并支持企业与发达地区广泛合作,利用现有产品销售网络,培育强有力的市场支撑体系,使中药材发展真正建立在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市场中培育产品,在用户中培育名牌。四是加大中药材生产加工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增强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药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原料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
2、发展中介组织,拓宽销售渠道。一是坚持在中药材发展具有优势的乡镇和产业区,鼓励个人、集体、单位组建中药材产销各环节的中介组织,为群众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药材销售等服务。二是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组织农户、企业、运销大户、技术部
门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发展机制,健全壮大中药材产业链,从根本上消除传统生产方式生产不稳定和效益不高的弊端,形成组织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提高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水平和效益。三是要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县乡村信息服务网站,确定专人搜集国内外中药材信息,办好中药材信息网站,让农民随时掌握中药材动态和药市行情并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切实解决中药材销售问题,确保中药材购销畅通,解除药农生产的后顾之忧。
3、加大行政推动力,促进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还要靠行政推动这只有形的手。一是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学习中药材生产管理技术,通过规范化栽培,无公害管理,生产优质放心药材。二是要以本县地道中药材为重点,组织策划对外宣传,提高略阳中药材及产品的知名度;三是做好中药材的基础工作,在天麻认证公示的基础上加快猪苓、杜仲的认证,为建立略阳中药材品牌打好基础,使我县中药材优势得到确认。四是要完善中药材协会服务网络。我县中药材协会虽已成立但体制不顺,作用发挥不好,群众的品牌意识不强。建议由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理顺关系、强化职能。
(二)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动员和领导群众做好扶贫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一定要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我县党建工作的底子较为薄弱,突出表现为村级班子“懒、散、软、老”与后继缺人的问题,这一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将难以发挥好。解决这个问题,应以促发展、带队伍、育后干为目标,以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措施,一方面选派优秀党员到后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力争通过二、三年时间,真正实现“强基固本”目标。另一方面强化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并每年择优重奖一批先进村党支部和村干部,切实增强基层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紧紧围绕建设“班子好、机制好、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2、改进乡镇服务方式。在建立服务型政府、实现突破发展的过程中,乡干部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呢?我县大部分乡镇村落分布比较分散,边远农户距乡政府最远距离达10公里以上,这就在客观上增加了为民服务的难度,因此要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一是健全服务制度。完善干部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业绩考核制等核心制度,印制和公开站所办事指南和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完善服务机制。精心组织和深化“五进村”(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进村)、四到户(技术提供到户、示范指导到户、物资扶持到户、问题解决到户)活动,丰富拓展“协理制”的内涵,力求实效。三是创新服务方式。为方便群众办事,实行乡机关站所守侯式、村两委集中办公制和干部上门服务制,前移服务窗口,深化党建工作。
(三)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群众是扶贫工作的受益者,也是扶贫工作的主体,群众投资建设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在农村扶贫工作中首先应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变政府的“要我干”为群众的“我要干”,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参与选择扶贫开发的项目,以及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其次,在帮扶中要着重扶项目、送科技、帮就业,增强贫困户的自身“造血”能力。要做好特困户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和帮助其在发展生产中找出路。鼓励和帮助其抓住我县雨水充足、餐饮业发达、购买力强劲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生产,早日发家致富。
(四)努力提高群众素质。积极发挥党校、农广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技校的作用,加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拓展培训种类,努力做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除了技能培训还
必须加强文化、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素质,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知识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对群众的培训才能增强其发展生产的能力;只有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才能增强其就业优势,提高其工资收入。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妇联和民政部门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以及各界人士等参与扶贫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并把他们的好做法、好典型,宣传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为扶贫工作做贡献。三是要在学校和社会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逐渐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风气,使农村扶贫工作的道路更宽广。
(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为加快扶贫重点村建设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议中央和省市加大对重点村建设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对非扶贫重点村的特困村也安排一定的扶贫资金进行扶持建设;并适当加大扶贫移民投入。
第二篇:农村扶贫工作思考
农村扶贫工作思考
建国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政府在扶贫上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13亿 中国 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 发展。回顾我国 农村 扶贫政策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挑战,并为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一、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
始于1978年的农村 经济 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此外,国家还采取措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步向农民倾斜。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决定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对 自然 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国专门性的扶贫开发领导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从此,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府扶贫的指导方针改变了以往单纯救济的扶贫方式,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
(三)重点攻坚式扶贫
从1991年起针对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脱贫致富难度较大的地方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帮扶行动。在这一期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这是我国 历史 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为落实扶贫攻坚计划,中央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经过努力,2001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攻坚计划基本完成。
(四)参与式扶贫开发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困难。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01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总结 了以往扶贫开发的成就和经验,部署了今后1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的精神,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新纲要注重发展 科学 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 并且意识到疾病是使农户陷入贫困的一个主要因素,扶贫规划强调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新纲要承认城乡间人口流动是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 并采取新的政策举措使农村居民更容易从城镇新出现的工作机会中获益。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7年的2841万。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
二、当前我国农村扶贫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中,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处于不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资金和资源的流失和投资倾斜使贫困地区稀缺的资源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矛盾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不仅存在着经济规模、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的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距,而且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不如发达地区。此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求贫困人口素质有相应的提高,贫困农户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在农村贫困地区显得比较落后和缺乏。并且贫困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尽早摆脱贫困的主导思想支配下,常常不能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往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基础上。
(三)政府推动型扶贫的局限性和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各方面环境与条件的改变,以政府行政推动为主导的扶贫方式及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日益显露。表现为,一是政府的资金供给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扶贫资金的需求。二是多部门参与和部门利益的存在使政府扶贫开发易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并很有可能出现相互削弱甚至抵消工作成果的情况。三是由于政府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过于宏观,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影响了扶贫资金尤其是有偿资金效益的发挥。四是政府官员的高度流动性既不利于扶贫政策的连续性,也不能保证官员以负责的态度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造成扶贫项目的短期行为比较普遍。
(四)特殊贫困地区矛盾突出
目前,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五)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表现为返贫率高,返贫的区域集中性与分散性同时并存,具有频繁性。返贫蚕食着扶贫开发的成果,往往使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辛勤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同时,对贫困人群的经济基础、挣脱欲望、自信心打击巨大,一旦重陷贫困境地,不仅当初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且重新脱贫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六)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剧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传统农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首当其冲将是贫困地区以种、养为主的科技含量低的农产品销售,农民收入也将可能因此大幅度减少。
三、农村扶贫政策的新要求
(一)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有一套相应的 法律 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的运行要按期完工,发挥效益,项目资金的使用得到监督。此外,要调整扶贫工作重心,适应新阶段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由重点扶贫县转向重点扶镇、扶村、扶户。
在运行机制上,要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增强扶贫能力,培育多元化的扶贫开发主体,实现各种扶贫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与此同时,要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运营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此外,要完善协作帮扶机制,协作帮扶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运行机制中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的有力补充。协作帮扶有利于减轻政府扶贫压力,也有利于地区之间的交流,还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
在开发方式上,一是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是贫困地区的共性。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二是以特色为主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加工 企业 ,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变过去单一抓粮的思维模式和重点扶持短平快项目等急功近利的做法,突出扎根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提高基层组织领导、指导 现代 农业的能力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两手齐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在扶贫思路方面,要跳出就贫困地区解决贫困的传统思维,从外部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坚持劳务扶贫与 工业 化相结合,“搬迁扶贫”与城镇化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在开展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精神扶贫破除困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小农 经济 观念和小生产的思维方式。
(二)要优化扶贫制度安排
应加大政府专业化扶贫机构的独立性,调整财政扶贫资金结构。鉴于扶贫机构仅作为协调机构带来的问题,建议强化专业化的扶贫机构的职能和权威。可考虑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权由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转移到各级扶贫机构手中。同时,应调整政府用于扶贫的资金结构,减少无偿性财政扶贫拨款份额,加大政府提供信贷资金的份额,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来进行扶贫。此外,还可考虑成立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完善国家扶助 农村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性贷款,逐步放开小额信贷的利率限制,提高贫困户“瞄准率”,培育扶贫机构的可持续 发展 能力。
(三)要加大农村组织化扶贫的力度
农户组织化是有助于实现农业发展和贫困农户脱贫的有效途径。农村组织化扶贫战略就是集中各种扶贫资源,以农户组织创新为核心通过引导、扶持来帮助贫困农户参与农村组织化的进程,最终使贫困农户走脱贫致富之路。贫困农户组织化是农村组织创新的一项新内容,应在农户组织化进程中加入扶贫资源、扶贫对象等变量,确立扶贫工作新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四)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观念
长期以来,以生存为根本的扶贫制度在力图改变物质财富匮乏现状的同时,相对忽视或遗忘了贫困地区精神状态的实质性提高。思想贫困是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根除的痼疾。贫困地区不能成功地造就一种脱贫致富的内在张力,从而严重地延缓了脱贫的步伐,影响了扶贫成效的巩固提高。面对贫困地区的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造就一种对农户原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力,通过对新生活新事物的接触,彻底打破与 现代 市场经济相抵触的经验式思维模式,扩展其精神空间,造就一种积极的、创新的群众意识。
(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有其特定的含义,即通过观念层面的开发使农民适应社会的转型,通过潜能的开发使农民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技能的开发使农民提高开拓生存空间的能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民接受外来观念、信息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培训和提高农民的生存技能,是帮助农民勇于离开土地,走进城市,开阔眼界和摆脱贫困最现实的途径。
第三篇:农村扶贫调研报告
**市农村扶贫调研报告
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
真扶贫、扶真贫,以实施
“三大工程”
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
1月20日,**市召开脱贫攻坚大会,深入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杜中伟指出,扶贫开发是各乡镇、各单位、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通过落实领导责任、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考核督查力度等措施,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坚决啃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确保脱贫工作取得如期成效。他强调,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有效结合、扶贫与救助无缝衔接,认真落实“五个一批”政策措施,抓好产业开发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助学扶贫、社保扶贫,确实做到能扶尽扶、该搬尽搬、应保尽保。胡宝结合全市实际,要求各级各部门,从三个方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正视问题,保持清醒头脑,科学研判,把握发展机遇,力争使中央、省、市每一项政策支持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果。二是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要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明确重点,精准发力,着力在产业发展致富上、易地搬迁脱贫上、提升教育水平上、社会保障兜底上、体制机制完善上实现突破。三是推动工作落实,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要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扶贫考核、宣传引导、合力攻坚,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工作部署,通过开展建档立卡、教育扶贫、雨露计划等工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该市扶贫办开展的“建档立卡”数据采集和更新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在去年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增减变化作了变更,最终确定了3043户8471人,涉及9个乡镇(街道)79个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参加2015年普通高考并被录取、就读的二本B类以上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2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通过教育扶贫获得补助。此外,该市还实施了雨露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参加职业教育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在校学生,给予20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目前正在接受报名、审核。
一、存在的问题
我市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限制农户增收的外在因素还较多。
一是农村立地条件差、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市耕地量少、块小、分散,而且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己年久失修,制约了我市农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特色产业扶贫水平较低。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设备差,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市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再加上技术、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约,专业合作社组织从事种养业的比例高,粗放经营的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少,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带动作用不明显。
四是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单一。城镇产业规模小,三产业发展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难以让低收入农户从第第三产业获得更多的收入。
五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向下延伸不够,低收入农户对市场信息和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对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致使农业生产难以与市场对接,加之部分农村文化阵地萎缩,公共文化体系缺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影响了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六是一些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无法带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二)制约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也不少。
扶贫工作要靠
“内治外帮”,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最终要靠自身的努力,只有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才能抓住扶贫工作的牛鼻子
。目前影响他们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一些低收入农户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模式,离开土地的脱贫致富能力较弱,有的仍未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养鸭为了找点油盐钱”的自然经济状态,他们的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很低。
二是由于受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一些低收入农户生产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传统的自然习惯,部分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
三是部分低收入农户“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过去长期实施“送钱、送粮、送衣”的扶贫方式,致使一些地方的低收入农户产生了靠政府靠社会救济度日的依赖心理,失去了改变贫困的信心,存在着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志气
贫困”。
(三)扶贫的方式方法还需改进。
一是强调经济的多,重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的少。有些地方往往强调的是增加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一谈到扶贫就强调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等等,对于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宣传不够。
二是缺乏对症下药、分类指导。有些扶贫资金、项目,采用平均分配办法,直接影响了扶贫的效益和效果;机关干部在帮扶中,下去的人多,但帮助分析贫困原因、指导脱贫办法的少;在帮扶措施上,有些地方对不同类型贫困户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采用的办法不多、措施单一。
三是有些地方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反映在一些基础数据上,包括低收入农户、低保对象的确定,有些就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够准确、真实、可靠。比如有些贫困户是由于家庭成员不承担或少承担赡养和扶养义务造成的,但这类情况在一些地方仍把他们列入扶贫对象,以致造成不良影响。
(四)一些政策、措施还不尽科学合理。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诱发新的债务。二是资金渠道多头分散、门槛高,受益难。据了解,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资金也不少,但这些资金各有各的主管部门,各有各的投向,各有各的管理方式,造成项目规划、实施、验收不好统筹协调,增加乡镇村的操作成本、农户的生产成本。其中很多扶贫项目资金都是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下发或申请条件要求较高,而低收入农户由于无资金、无能力进行启动实施,根本无法争取项目资金,所以扶贫效果收效不大。再是有些规划项目不尊重群众意愿和不切合实际,有的地方农民想做的项目,相关部门没有规划,就不能申请扶持资金,而部门规划的项目不一定适合在当地实施,但为争取资金又必须申报,最终效益不好。三是低保扩面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低保将能更有效解决农村最低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但低保下达比例指标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低保对象难确定。由于分配到乡镇、村的指标是固定的,造成部分农村出现
“粥少僧多”或者“僧少粥多”引发农村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部分乡镇因财政困难,配套资金难落实,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落实不到位情况。
(五)扶贫的机构、力量有待加强。
一是扶贫的主管机构不健全。目前本市扶贫办没有独立,大多与农办或农业局合署办公,而且办公室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或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二是扶贫的资源、力量有待整合。扶贫工作要求多部门协作,但当前的协调主要在资源动员上比较有效,在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上部门间的协作明显不足,形成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很好地将部门的资源、资金整合运用,形不成合力,造成各方面都在抓,而各个方面又都出现资金缺口、项目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而且多数县(市、区)缺乏统筹兼顾、有效整合的机制,降低了扶贫的效率。
二、对策与建议
做好农村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市必须在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扶贫工作,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市政府[2015]63号文件的同时,理清思路,加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把扶贫开发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抓住扶贫关键环节,用统筹的眼光看扶贫,综合的手段抓扶贫,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
一是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的需要,统筹规划,加大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林生产条件,为可持续发展打实基础。
二是进一步规范扶贫对象的审定。扶贫对象的确定必须坚持标准,规范程序,规避人情因素,确保准确、真实、可靠,把真正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纳入建档立卡对象,扶贫项目与低收入农户对接到位。
三是加强扶贫分类指导工作。要继续向开发性扶贫、救济性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管齐下的方式转变。要积极开展信息帮助、产业扶持等开发性扶贫。目前我市贫困对象中近三分之一是老、病、残等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适宜、造血式的扶贫,对这部分人员应纳入政府低保救济。要进一步做好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尽量减轻乡镇的负担,对欠发达乡镇要给予特别的照顾,以更好地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
第四篇:扶贫工作思考
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就如何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十五“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始终坚持从双江实际出发,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谋划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鼓舞人心,以富民的实绩安定人心,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境安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扶农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扶贫攻坚放在最突出的位臵。立足基本县情,紧紧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人口,以贫困村为主战场,1 着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一体两翼”战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创新开发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表现在:一是全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十五”期间全县共解决了3.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74.6%下降到23.7%;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18%;三是贫困地区安居工程、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四是各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逐步形成;五是产业培育力度逐步加大,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劳动者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有外出务工人员的贫困家庭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六是教育文化卫生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七是合力攻坚氛围浓厚,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群众脱贫致富信心逐步增强,热情和干劲高涨。
回顾五年工作成绩,主要经验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平安和谐云南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坚持以 2 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村寨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素质同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步加大,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存在困难和面临的形势
五年拼搏奋斗,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为我县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我县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欠发达阶段,发展不够,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目前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一大、二深、三高、四散、五弱”。“大”就是贫困人口绝对数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83元以下的人口还有 6.5 万人,人均纯收入在683至94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共有 5.4 万人。“深”就是贫困程度深。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50.7%、26%、71.5%,并且呈现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全县还有近1万特困群众基本丧失生存条件;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布朗族基本处于整体贫困状态。“高”就是返贫率高。“十五”期间,返贫人口占脱贫人口的比重高达86.8%,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群体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散”就是贫困人口分布散。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呈“大分散、小集中”,点、片、线并存的格局。“弱”就是支持力量薄弱。由于我县各级财政的自给率低、调控能力有限,所增加的资金与扶贫任务相比显得十分薄弱,扶贫资金 虽然总量在增长,但支出比例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仍呈下降趋势。扶贫开发呈现四个新特点:边际效益下降,扶贫成本提高,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扶贫难度加大,减贫速度减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返贫人口比重较高,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扼制;贫困人口分布宏观分散,微观集中,点线面并存,边境、民族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一状况和特点决定了“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减少收入差距,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重要攻坚时期。
“十一五”是我县扶贫攻坚的决战时期,打好“十一五”扶贫攻坚战,既需要我们对这一时期扶贫开发的难度有足够估计,也应该看到扶贫开发具有的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都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动力源泉。二是经过“十五”的建设发展,全县经济更加繁荣,社会全面进步,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初步建立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制度,非公经济、私营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地区帮扶的力度也在逐渐增大,一个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四是贫困地区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脱贫致富信心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建设的积极性高涨。五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工业 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及“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深入贯彻落实,人才技术将向农村流动,项目资金将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将向农村延伸,扶贫开发工作又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一)充分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扶贫开发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消除贫困。打好扶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脱贫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事关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事关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实施,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我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巩固的大局。解决贫困问题是党和政府的历史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臵,把扶贫开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优先着力抓实抓好,圆满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为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二)坚持五个原则,处理好四个关系。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在落实党委政府和部门扶贫责任、继续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充分发 挥信贷资金作用,发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以投劳、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逐步建立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困难,让广大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直接受益。
——坚持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开发贫困地区资源,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加大科技培训和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力度,搞好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工作,使扶贫开发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坚持重点突破与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相结合。切实落实“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整体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的服务水平,突出质量效益,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加大贫困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实现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大流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依法有效保护和开发水、土地、矿产、人文、生物和旅游资源,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尊重贫困群众参与权。在决策过程中,要摸清情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让贫困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保障农村贫困妇女、儿童的权益,实现不同性别、民族、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
第一,正确处理好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避免淡化边缘化扶贫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名,把雪中送炭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条件较好村的新农村建设,搞“锦上添花”,偏离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向的倾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县区域发展不平衡,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人口资源环境气候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民族构成千差万别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农村的建设指导标准,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紧紧瞄准贫困对象和贫困村,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把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通过贫困村的综合开发,为新农村建设打牢基础。
第二,正确处理好农民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的关系。在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制定、规划的编制实施,尤其是支农资金的安排使用上,要坚持使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农民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的关系,紧紧瞄准农民、尤其是贫困群体,建立使农民直接受益的资金投放和使用机制,围绕农民长效增收机制的建立,以产业建设为中心环节,以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保障,努力提高各类项目、资金的进村入户率,舍得向农民投钱,把资金优先安排在与解决贫困农民温饱和巩固温饱最密切相关的项目上,突出解决好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第三,正确处理好综合开发与突出重点的关系。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突出解决好制约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稳定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众温饱的关键性因素,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贫困村整村推进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夯实农民的增收基础,着力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努力实现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村寨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素质同步提高、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切实做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发展一个村。
第四,正确处理好加大投入与整合资源、落实部门责任的关系。必须按照省委白书记关于完善协调、投入、责任、参与、激励5个机制的要求,切实加大投入,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处理好加大投入与整合资源、落实部门责任的关系。
(三)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扶贫攻坚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核心在发展经济,难点在贫困地区。搞好了扶贫攻坚,就抓住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加快了贫困地区发展,就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为了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只有打好扶贫攻坚战,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新的高度认识扶贫工作,用新的理念谋划扶贫工作,用新的机制提升扶贫工作,用新的措施推动扶贫工作。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抓住重点,破解难题,着力在以下6个方面下功夫。
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增加扶贫投入上下功夫。首先,要建立扶贫开发投入随各级财力增加而同步增长的机制,大力调整资金支出结构,盘活存量,增加增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每年新增财力的10%用于扶贫开发。其次,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切实解决资金使用分散问题,充分用好政策、项目。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整村推进,兼顾贫困地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和省新的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已经确定的扶贫重点工作。第三,要加大社会帮扶的力度。进一步完成挂钩扶贫的方式,探索有效的帮扶机制,促使各挂钩单位千方百计增加对挂钩扶贫点的资金投入。继续开展好扶贫济困向绝对贫困宣战的社会宣传工 作,争取社会各界积极踊跃参与扶贫开发。第四,切实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各项工作的开展。着力建设贫困地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扩大信贷规模,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种养业、加工业,以及对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有直接作用的项目。第五,完善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扩大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范围、额度和用途,适当延长扶贫贷款的使用期限,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为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2、着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在增强贫困村综合发展能力上下功夫。把实施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作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扶贫投入,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改善贫困自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力求做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发展一个村,一要规划先行。精心编制和实施好村级规划,规划围绕村情、项目围绕规划、资金围绕项目、检查围绕资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整村推进。二要严格标准。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把最能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和最困难的村、最穷的群众优先纳入扶持范围给予扶持。三要重点突破。要按照产业优先、发展优先的原则,把解决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放在首位,搞好整村推进。
3、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开发,在拓宽贫困农民的增收渠道上下功夫。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即辐射范围宽,又连接千家万户的种植业、畜牧为、林业三大产业扶贫投入,10 在项目安排上对贫困地区产业开发予以倾斜扶持,采取政府适当补助方式,充分发挥信贷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的作用,建立长期滚动、农民直接受益的产业扶持资金使用机制。二要着力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三要继续巩固提高糖、茶、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林业等支柱产业;四要切实加快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抓住示范、培训两个关键环节,以良好的示范效果促推广,以实用的现场培训促普及,努力提高贫困地区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水平。
4、着力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在拓宽贫困人口的就业渠道上下功夫。一要抓培训。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二要创新机制。建立输出输入互动机制,鼓励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依靠社会力量,搭建转移平台,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化程度,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三要政策支持。认真落实政府对贫困农民转移的扶持政策,消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依法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影响农民工转移的突出问题。四要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五要加快成镇发展,收纳更多的贫困地区农民到城镇就业创业。
5、着力发展贫困农村公共事业,在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上下功夫。要坚持把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 11 设,作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导工作和战略性举措来抓,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解决好饮水、行路、用电、基本农田地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性、公益性、基础性项目,打牢经济发展基础。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上学难、就医难、文化落实、信息闭塞的状况。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强化民主法制建设,为贫困地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6、着力加大对特殊区域贫困人口听扶持力度,在缩小发展差距上下功夫。一要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特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二要对予重点倾斜,加大对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实施好“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三要加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实行重点扶贫帮困。
第五篇:关于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区农业农村局
**)
中国的扶贫开发是在2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明确和强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已历经三十余载的春秋,从最初的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目标到现在的第二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刚要(2011~2020)的实施阶段,这三十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引以为傲的辉煌成就。如今,我们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020年同贫困地区群众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必然也是我们**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最大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我们还任重道艰,也倍感压力。
一、对扶贫开发工作历史沿革的认识和理解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登上了历史舞台。首先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的集体制度,这一变革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也使得农村的贫困现象得到大幅度缓解。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以及“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扶贫工作,并对扶贫工作加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此刻,扶贫开发工作正式纳入政府职能范畴,成为政府的常态化工作。
自1994年始,扶贫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七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直至进入21世纪后,贫困人口已减少为3000万左右,相对贫困现象逐步显现,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中国农村扶贫纲要,至此,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1年至今,国家开始了第二个扶贫纲要实施时期,呈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鲜明特点。“精准扶贫”这一指导思想是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强调扶贫工作三件事要做实,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下一代要接受教育。习近平同志对扶贫工作创造性的提出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实践创新的不断深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基础。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共计减少了7.1个亿,我们国家在扶贫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扶贫道路,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重大历史变革阶段,我们省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00年底至2010年来,全省贫困居民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从15.22%锐减至5.48%。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从1262元上升到4209元,年均增长12.8%。我们**区在2017年底,识别的517户1760人已全部退出贫困线。截至目前,我区没有绝对贫困人口。这与我们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以2018年为例,我区累计完成扶贫开发项目802个,完成资金拨付18945.29万元,在结对帮扶简阳方面,落实帮扶资金226万元;完成2017至2018脱贫产业基地15400亩,其中帮扶资金主导建成3900亩,示范带动多元主体建成11500余亩;组织省农科院专家培训农户2000余人次;帮助完成水蜜桃销售42000公斤。故此,我区的扶贫工作已然进入到对历年已脱贫的相对困难户进行巩固帮扶,通过产业发展、就业扶持、教育资助等措施,增加其“造血”功能和自身发展能力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市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党的精神实质教导我们在这一扶贫工作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我们更要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按照“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的要求,站在更高的起点,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市贫困帮扶为抓手,实现扶贫攻坚全覆盖、以务实推动对外援助为抓手,落实首位城市的责任担当,决胜全面小康。
二、当前我区农村扶贫工作存在问题和困境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和剖析我们现阶段的不足和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
(一)相对贫困户发展动力缺失。一是大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缺乏自主脱贫意识,认为扶贫就是国家给钱给物,甚至只拿钱不做事,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缺乏主动性,没有发展动力,加之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市场因素影响,出现“上急下不急、外热内冷淡” 的现象。二是部分乡镇、村党组织引领带富能力不足,在扶贫观念、政策掌握、组织发动、技术指导、服务群众方面跟不上形势需要,没有有效的脱贫激励措施,且乡镇干部任务繁重,承担多个角色,工作人员流动也快,难以保证扶贫攻坚力量。三是社会责任感普遍不强,没有主动产于社会扶贫的意识,加之群众对扶贫开发攻坚的期望值过高,不少人单纯认为脱贫奔康只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兴趣不浓,社会普遍忽视了支持农户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这一重要内容。
(二)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一是产业不强,扶贫项目投建后,产业发展依然缓慢,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办法,有的村社虽然已发展一批产业,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特色效益尚未凸显,带动长效致富的能力不强;二是因户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导上做的不到位,大户、合作社本身涉及贫困户甚少,带动性不强,贫困户自身缺乏技术,造成对扶持项目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我区产业和扶贫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项目的再推进尤为困难,故此,多数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三是扶贫开发项目后续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项目开发后并没有形成项目与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盟,很难达到扶贫的最初目标,也难以持续见效。
(三)缺乏风险抵御机制。一是贫困户本身没有基础,也缺乏再筹集资金的来源,有些贫困户通过向银行举债的方式解决,农户个体承担风险的能力非常低,一旦项目失败,无法偿还贷款,反而雪上加霜,更加困难。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农业受灾的情况并不少见,项目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自身造血功能尚未建立,很难有效抵御市场和天灾的风险。三是扶志和扶智还不够,扶贫理念和方式方法还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消除相对贫困后的返贫现象或者解决新增贫困人口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机制体制和应对措施。
三、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路径初探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牢脱贫基石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提出的6条宝贵经验和对做好今后工作提出的8条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紧盯目标任务,继续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扶贫成果,不断提高脱贫质量;二是始终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围绕项目增效主动履职履责,做好牵头领域扶贫开发项目的协调、监督、服务工作。继续帮助各乡镇解决项目推进、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扎实开展已竣工项目的“回头看”“回头访”工作。切实推动扶贫开发项目持续见效。
(二)强化内外协作,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直接强化贫困户脱贫培训,通过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到村到户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技术认知,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将贫困户带入产业链,增强贫困户致富的能力;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企业、个体入驻,有针对性的通过这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企业或单位,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业”“大户+农户”等形式,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三是加大优秀人才引进,积极营造有利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引进优秀职业经理人、有志青年来此创业,搞经营,从而带动贫困户发展,使二者在发展中得到实惠,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紧抓政府服务,解决民生实事
一是精选产业,选准产业是扶贫关键一步,要大力发展贫困户参与度和受益面大的特色主导产业,立足当地的种养习惯和产业基础,升级老产业、发展新产业,因势导利,培育一批特色精优产业,带动脱贫致富;二是网络扶贫,继续按照“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狠抓落实,组织开展各形势推介活动、电子商务品牌营销、实施农村电商助推工程、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三是狠抓品牌,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市场影响力,拉动市场需求,加强对农产品标识、产地、质量、品牌的创意设计,充分利用农博会、招商会等平台,积极采用媒体广告、网络营销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公用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以及公用品牌价值。
(四)创新保险模式,提高扶贫保障
一是加大设施农业保险力度,农业的现代化、设施化、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几化同步的时候,面临的风险也更集中,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在扶贫中的作用就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性保障,通过保险手段为发展现代农业转移风险和危害;二是引入“农业保险+期货”的模式,引进期货公司,将保险公司、农业企业和贫困户联系起来,发挥期货对农产品的对冲作用,在农户购买价格指数保险的基础上,保险公司在购买期货保险,分散价格风险;三是构建完善的保险机制,制定出科学完善的防范自然和市场风险的措施,构建起健全的防范能力至关重要。引入政策性保险制度兜底,积极探索和发展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支持巩固扶贫成果和持续发展,此外,还需各种农业补贴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自身的抵抗风险的能力,通过报团取暖的方式来降低风险损失。
最后,我们坚信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