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意见[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1:4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意见》。

第一篇: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意见

2005年工作意见(镇人民政府)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示范,强力推进全镇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05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全市丘区经济工作发展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三个转变”为抓手,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思路

强力实施“调优结构、创新机制、开放带动、城镇拉动”战略,在产业结构上,做到“调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工商业,扩大劳务业,提升服务业”。突出“工业立镇、科技强镇、增收富民、确保稳定”四项重点。继续坚持“农业抓调整,农村抓新村,城市抓扩张,产业抓融入,发展抓民营,财税抓增收,管理抓联动,文化抓品味,教育抓素质,党建抓班子”。把体制、观念、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加强“六通三化”作为战略重点,用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强力推进太和的新跨越。

三、奋斗目标(含10件实事)

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03亿元,年均增长12%,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31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达5674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50元。全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2005年,我们将首力实施好十大工程

1、切实抓好农民、居民素质教育工程;

2、切实抓好4个村小康示范建设和启动2个扶贫村工程;

3、切实抓好800口“红层找水”和1000口沼气池建设工程;

4、切实抓好20公里通村道社水泥路建设工程;

5、切实抓好1000户小区安置建设工程;

6、切实抓好4万头优质肉猪和百万只小家禽饲养工程;

7、切实抓好新建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工程;

8、切实抓好城管创卫、创建文明社区工程;

9、切实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程;

10、切实抓好低保、农保、社保、农民工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工程。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以“六通三化”为手段,精心打造绵渝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大力实施“六通战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路通,在王爷庙、佛南村、磨咀、大堰等村实施水泥路硬化20公里。二是水通,努力争取省上立项,实施武安水库及自流渠整治;实施红层找水工程,打人畜饮用水井800口。三是电通,巩固农网改造成果,农户以电代柴达20%以上,继续实施城网改造,确保电力畅通。四气通,新建沼气池1000口,开通武安集镇天然气。五光纤电视通,狠抓光纤电视安装入户,力争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六电话通,新增加电话(含座机、小灵通、手机)1000部,确保信息畅通。同时,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紫云办事处建立速生杨基地,加强涪江沿岸森林资源保护,建设绿色生态走廊。

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立足镇情,遵循传统和习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气优势,坚持高起点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规模专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牌优势,继续实施6000亩无公害蔬菜;改造原有3500亩果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管护,提升果农的效益;同时,通过引进名优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2000亩观光农业、1000亩花卉、4万头优质生猪以及定单优质粮油六大基地,逐步扩大规模,不断提升档次和效益。

积极发展农业大户,实现生产规模化。坚持镇、处、委党委成员联系大户制度,帮助解决1~2件具体问题,并建立健全对大户的考核体系。在巩固原有大户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新发展各类大户1110户,其中县级大户10户,镇处(委)级大户10户,村级大户1000户。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流

转到具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通过大户的能人带动,推动我镇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使农民在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过程中实现增值和增收。同时,要大力发展一批

狠抓支部带协会,实现生产组织化。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蔬菜、水果、生猪、花卉、肉牛、水产、蚕桑以及“农家乐”和小家禽孵抱等优势产业和专业村社,在巩固好现有的专业协会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村应通过观念、体制和环境的创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镇、村区域,突破城乡分割,促进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现有优势,哪里有协会,就依托那里的协会,就支持那里的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推广新村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全面推进以“五改两建四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新村建设。在凉帽山、佛南、黄磉浩等城区或者城郊村,依托城市扩张和拆迁,实施“城区型”新村建设,在王爷庙、太空等坝地村和武安香樟村,实施“街村型”新村建设,在磨嘴等山地村,实施“庭院型”新村建设。全镇新建农房均由政府负责提供设计图纸,严格按新村建设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继续实施风貌工程,加大农房改造包装力度,逐步把农业行政村建设成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加快推进武安集镇建设,建成县级卫星小集镇,实现农村城镇化。

培育壮大劳务产业,促进农民生活小康化。要树立劳务开发是实现农民增加收入最快、最便捷的第一大来源的思想,树立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观念,要把劳务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要务来抓。通过抓引导,旗帜宣明地宣传“外出务工不仅能挣钱,而且能带回新观念、新技术和现代文明”,营造劳务开发氛围;加强镇、处、委、村、社区劳务开发组织机构建设,开展劳动力普查,随时跟踪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年龄、学历、技术等情况,建立劳务开发信息网络;开展外出人员调查摸底,同劳务输出中界机构和用工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扎实开展劳务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外出劳务工的教育和管理,提高输出者的素质和竞争力,增加就业渠道和劳务收入,树立优良的劳务形象,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思路抓服务,继续开展好帮户助耕、法律援助,解决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继续提升和扩大全面小康示范点建设,推动全镇奔小康

在绵渝路和县道公路沿线集中打造全面小康示范带,坚持分类指导,抓点连线,以线促面的原则。通过抓先进村、示范村,带动全镇工作,抓贫困村、落后村,促进平衡发展。按照以特色农业为支撑,以“六通工程”为基础,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进行总体规划、重点突破、上下联动、梯次推进,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集中领导、财力、物力,重点培植特色产业带动型、基础建设带动型、新村建设带动型、人力开发带动型、农业大户带动型、科技致富带动型等全面小康示范点,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在继续抓好磨嘴村11社、王爷庙1社两个示范点的提升基础上,抓好两个村示范的扩面,启动佛南村的全面小康示范建设。各处、委应该重点抓好一个小康示范社,各村重点抓好10—15户示范户,推动全镇全面小康建设。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镇域经济民营化

充分肯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富民强镇、推进太和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努力营造适应民营经济投资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尽可能为其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努力推出和打造太和镇“旅游休闲的胜地、投资兴业的宝地、商贾云集的福地”的招商引资、开放和开发牌。继续实行镇党委成员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国民待遇和有关的发展政策。通过抓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自然人投资,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等措施,扩张民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四)高举社区建设大旗,全面启动文明社区建设

要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抓住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这两个重点,努力开启政府自上而下和社区自下而上两个发展动力,切实做好社区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结合,全方位抓好以“我为社区办实事”为主的为民工程、以壮大和增强社区经济实力为主的富民工程、以关心弱势群体生活为主的爱民工程、以促进再就业为主的安民工程、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主的乐民工程等五个工程。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把我县城市社区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要把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两大目标合二为一,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争当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不同层面的创建活动,由点到面,连成一片,滚动发展,加快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推动文明社区同创共建,真正实现“使身心更健康,让生活更快乐”的“康乐社区”的内涵。不断研究社区工作的新方法,千方百计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受到尊敬。让社区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温暖的家。

(五)加强城市管理,积极开展国家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活动

要积极开展文明卫生县城的创建活动,以街道、社区为阵地建立起城市管理良性机制,继续加

第二篇:2005年工作意见(镇人民政府)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示范,强力推进全镇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05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全市丘区经济工作发展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三个转变”为抓手,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思路 强力实施“调优结构、创新机制、开放带动、城镇拉动”战略,在产业结构上,做到“调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工商业,扩大劳务业,提升服务业”。突出“工业立镇、科技强镇、增收富民、确保稳定”四项重点。继续坚持“农业抓调整,农村抓新村,城市抓扩张,产业抓融入,发展抓民营,财税抓增收,管理抓联动,文化抓品味,教育抓素质,党建抓班子”。把体制、观念、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加强“六通三化”作为战略重点,用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强力推进太和的新跨越。

三、奋斗目标(含10件实事)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03亿元,年均增长12%,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31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达5674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50元。全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2005年,我们将首力实施好十大工程

1、切实抓好农民、居民素质教育工程;

2、切实抓好4个村小康示范建设和启动2个扶贫村工程;

3、切实抓好800口“红层找水”和1000口沼气池建设工程;

4、切实抓好20公里通村道社水泥路建设工程;

5、切实抓好1000户小区安置建设工程;

6、切实抓好4万头优质肉猪和百万只小家禽饲养工程;

7、切实抓好新建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工程;

8、切实抓好城管创卫、创建文明社区工程;

9、切实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程;

10、切实抓好低保、农保、社保、农民工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工程。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一)以“六通三化”为手段,精心打造绵渝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促进全面小康建设大力实施“六通战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路通,在王爷庙、佛南村、磨咀、大堰等村实施水泥路硬化20公里。二是水通,努力争取省上立项,实施武安水库及自流渠整治;实施红层找水工程,打人畜饮用水井800口。三是电通,巩固农网改造成果,农户以电代柴达20%以上,继续实施城网改造,确保电力畅通。四气通,新建沼气池1000口,开通武安集镇天然气。五光纤电视通,狠抓光纤电视安装入户,力争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六电话通,新增加电话(含座机、小灵通、手机)1000部,确保信息畅通。同时,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紫云办事处建立速生杨基地,加强涪江沿岸森林资源保护,建设绿色生态走廊。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立足镇情,遵循传统和习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气优势,坚持高起点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规模专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牌优势,继续实施6000亩无公害蔬菜;改造原有3500亩果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管护,提升果农的效益;同时,通过引进名优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2000亩观光农业、1000亩花卉、4万头优质生猪以及定单优质粮油六大基地,逐步扩大规模,不断提升档次和效益。积极发展农业大户,实现生产规模化。坚持镇、处、委党委成员联系大户制度,帮助解决1~2件具体问题,并建立健全对大户的考核体系。在巩固原有大户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新发展各类大户1110户,其中县级大户10户,镇处(委)级大户10户,村级大户1000户。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到具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通过大户的能人带动,推动我镇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使农民在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过程中实现增值和增收。同时,要大力发展一批 狠抓支部带协会,实现生产组织化。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蔬菜、水果、生猪、花卉、肉牛、水产、蚕桑以及“农家乐”和小家禽孵抱等优势产业和专业村社,在巩固好现有的专业协会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村应通过观念、体制和环境的创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镇、村区域,突破城乡分割,促进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现有优势,哪里有协会,就依托那里的协会,就支持那里的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广新村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全面推进以“五改两建四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新村建设。在凉帽山、佛南、黄磉浩等城区或者城郊村,依托城市扩张和拆迁,实施“城区型”新村建设,在王爷庙、太空等坝地村和武安香樟村,实施“街村型”新村建设,在磨嘴等山地村,实施“庭院型”新村建设。全镇新建农房均由政府负责提供设计图纸,严格按新村建设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继续实施风貌工程,加大农房改造包装力度,逐步把农业行政村建设成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加快推进武安集镇建设,建成县级卫星小集镇,实现农村城镇化。培育壮大劳务产业,促进农民生活小康化。要树立劳务开发是实现农民增加收入最快、最便捷的第一大来源的思想,树立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观念,要把劳务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要务来抓。通过抓引导,旗帜宣明地宣传“外出务工不仅能挣钱,而且能带回新观念、新技术和现代文明”,营造劳务开发氛围;加强镇、处、委、村、社区劳务开发组织机构建设,开展劳动力普查,随时跟踪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年龄、学历、技术等情况,建立劳务开发信息网络;开展外出人员调查摸底,同劳务输出中界机构和用工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扎实开展劳务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外出劳务工的教育和管理,提高输出者的素质和竞争力,增加就业渠道和劳务收入,树立优良的劳务形象,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思路抓服务,继续开展好帮户助耕、法律援助,解决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继续提升和扩大全面小康示范点建设,推动全镇奔小康在绵渝路和县道公路沿线集中打造全面小康示范带,坚持分类指导,抓点连线,以线促面的原则。通过抓先进村、示范村,带动全镇工作,抓贫困村、落后村,促进平衡发展。按照以特色农业为支撑,以“六通工程”为基础,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进行总体规划、重点突破、上下联动、梯次推进,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集中领导、财力、物力,重点培植特色产业带动型、基础建设带动型、新村建设带动型、人力开发带动型、农业大户带动型、科技致富带动型等全面小康示范点,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在继续抓好磨嘴村11社、王爷庙1社两个示范点的提升基础上,抓好两个村示范的扩面,启动佛南村的全面小康示范建设。各处、委应该重点抓好一个小康示范社,各村重点抓好10—15户示范户,推动全镇全面小康建设。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镇域经济民营化 充分肯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富民强镇、推进太和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努力营造适应民营经济投资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尽可能为其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努力推出和打造太和镇“旅游休闲的胜地、投资兴业的宝地、商贾云集的福地”的招商引资、开放和开发牌。继续实行镇党委成员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国民待遇和有关的发展政策。通过抓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自然人投资,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等措施,扩张民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四)高举社区建设大旗,全面启动文明社区建设要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抓住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这两个重点,努力开启政府自上而下和社区自下而上两个发展动力,切实做好社区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结合,全方位抓好以“我为社区办实事”为主的为民工程、以壮大和增强社区经济实力为主的富民工程、以关心弱势群体生活为主的爱民工程、以促进再就业为主的安民工程、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主的乐民工程等五个工程。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把我县城市社区建设不断推向深入。要把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两大目标合二为一,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争当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不同层面的创建活动,由点到面,连成一片,滚动发展,加快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推动文明社区同创共建,真正实现“使身心更健康,让生活更快乐”的“康乐社区”的内涵。不断研究社区工作的新方法,千方百计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受到尊敬。让社区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温暖的家。

(五)加强城市管理,积极开展国家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活动 要积极开展文明卫生县城的创建活动,以街道、社区为阵地建立起城市管理良性机制,继续加强市民的文明教育、健康教育,增强文明、卫生意识,提高市民维护城镇卫生、秩序的自觉性。要继续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和“共驻共建”责任制,要充分调动机关单位和居民参与意识,拓展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增强社区的造血功能,巩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成果,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文明卫生县城活动。通过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基层。认真抓好镇市容监督大队的管理,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严格工作业绩的考核。(六)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加强教育事业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进中小学布局的结构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学硬件装备水平,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打造川中教育名镇。健全卫生保障 加快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保障体系的建立,年内启动新型农村合作保健医疗制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预防保健。继续实施“卫生扶贫”项目,逐步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城乡居民自我保健意识、防病能力和健康水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繁荣先进文化 优先发展群众体育,深入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场镇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社会保障 继续做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完善低保管理体系,建立退管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加快建立农村大病统筹和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因病返贫问题。抓好五保供养,确保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确保广大人民不因灾返贫。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继续推行政务、财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深入开展“四五”普法,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坚持行政执法程序,提高政府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切实做好“双拥”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抓好安全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争创“三个一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根本学习内容,在求深求新求实上下功夫,不断改进理论学习方法,努力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活动,深入开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思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三村建设”活动载体,深化“三级联创”、“先锋工程”等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展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希望全镇各办事处、工委、各部门、村、社区要以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更新思想,创新观念,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迎难而进,真抓实干搞落实,为太和镇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篇:镇人民政府二00五年工作意见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示范,强力推进全镇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05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全市丘区经济工作发展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三个转变”为抓手,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思路强力实施“调优结构、创新机制、开放带动、城镇拉动”战略,在产业结构上,做到“调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工商业,扩大劳务业,提升服务业”。突出“工业立镇、科技强镇、增收富民、确保稳定”四项重点。继续坚持“农业抓调整,农村抓新村,城市抓扩张,产业抓融入,发展抓民营,财税抓增收,管理抓联动,文化抓品味,教育抓素质,党建抓班子”。把体制、观念、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加强“六通三化”作为战略重点,用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强力推进太和的新跨越。

三、奋斗目标(含10件实事)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03亿元,年均增长12,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31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达5674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50元。全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2005年,我们将首力实施好十大工程

1、切实抓好农民、居民素质教育工程;

2、切实抓好4个村小康示范建设和启动2个扶贫村工程;

3、切实抓好800口“红层找水”和1000口沼气池建设工程;

4、切实抓好20公里通村道社水泥路建设工程;

5、切实抓好1000户小区安置建设工程;

6、切实抓好4万头优质肉猪和百万只小家禽饲养工程;

7、切实抓好新建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工程;

8、切实抓好城管创卫、创建文明社区工程;

9、切实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程;

10、切实抓好低保、农保、社保、农民工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工程。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一)以“六通三化”为手段,精心打造绵渝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促进全面小康建设大力实施“六通战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路通,在王爷庙、佛南村、磨咀、大堰等村实施水泥路硬化20公里。二是水通,努力争取省上立项,实施武安水库及自流渠整治;实施红层找水工程,打人畜饮用水井800口。三是电通,巩固农网改造成果,农户以电代柴达20以上,继续实施城网改造,确保电力畅通。四气通,新建沼气池1000口,开通武安集镇天然气。五光纤电视通,狠抓光纤电视安装入户,力争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六电话通,新增加电话(含座机、小灵通、手机)1000部,确保信息畅通。同时,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紫云办事处建立速生杨基地,加强涪江沿岸森林资源保护,建设绿色生态走廊。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立足镇情,遵循传统和习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气优势,坚持高起点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规模专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牌优势,继续实施6000亩无公害蔬菜;改造原有3500亩果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管护,提升果农的效益;同时,通过引进名优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2000亩观光农业、1000亩花卉、4万头优质生猪以及定单优质粮油六大基地,逐步扩大规模,不断提升档次和效益。积极发展农业大户,实现生产规模化。坚持镇、处、委党委成员联系大户制度,帮助解决1~2件具体问题,并建立健全对大户的考核体系。在巩固原有大户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新发展各类大户1110户,其中县级大户10户,镇处(委)级大户10户,村级大户1000户。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到具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通过大户的能人带动,推动我镇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使农民在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过程中实现增值和增收。同时,要大力发展一批狠抓支部带协会,实现生产组织化。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蔬菜、水果、生猪、花卉、肉牛、水产、蚕桑以及“农家乐”和小家禽孵抱等优势产业和专业村社,在巩固好现有的专业协会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村应通过观念、体制和环境的创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镇、村区域,突破城乡分割,促进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现有优势,哪里有协会,就依托那里的协会,就支持那里的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广新村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全面推进以“五改两建四化”为主要内

容的农民新村建设。在凉帽山、佛南、黄磉浩等城区或者城郊村,依托城市扩张和拆迁,实施“城区型”新村建设,在王爷庙、太空等坝地村和武安香樟村,实施“街村型”新村建设,在磨嘴等山地村,实施“庭院型”新村建设。全镇新建农房均由政府负责提供设计图纸,严格按新村建设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继续实施风貌工程,加大农房改造包装力度,逐步把农业行政村建设成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加快推进武安集镇建设,建成县级卫星小集镇,实现农村城镇化。培育壮大劳务产业,促进农民生活小康化。要树立劳务开发是实现农民增加收入最快、最便捷的第一大来源的思想,树立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观念,要把劳务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要务来抓。通过抓引导,旗帜宣明地宣传“外出务工不仅能挣钱,而且能带回新观念、新技术和现代文明”,营造劳务开发氛围;加强镇、处、委、村、社区劳务开发组织机构建设,开展劳动力普查,随时跟踪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年龄、学历、技术等情况,建立劳务开发信息网络;开展外出人员调查摸底,同劳务输出中界机构和用工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扎实开展劳务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外出劳务工的教育和管理,提高输出者的素质和竞争力,增加就业渠道和劳务收入,树立优良的劳务形象,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思路抓服务,继续开展好帮户助耕、法律援助,解决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镇人民政府二00五年工作意见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示范,强力推进全镇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05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全市丘区经济工作发展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三个转变”为抓手,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思路

强力实施“调优结构、创新机制、开放带动、城镇拉动”战略,在产业结构上,做到“调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工商业,扩大劳务业,提升服务业”。突出“工业立镇、科技强镇、增收富民、确保稳定”四项重点。继续坚持“农业抓调整,农村抓新村,城市抓扩张,产业抓融入,发展抓民营,财税抓增收,管理抓联动,文化抓品味,教育抓素质,党建抓班子”。把体制、观念、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加强“六通三化”作为战略重点,用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强力推进太和的新跨越。

三、奋斗目标(含10件实事)

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03亿元,年均增长12%,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31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达5674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50元。全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2005年,我们将首力实施好十大工程

1、切实抓好农民、居民素质教育工程;

2、切实抓好4个村小康示范建设和启动2个扶贫村工程;

3、切实抓好800口“红层找水”和1000口沼气池建设工程;

4、切实抓好20公里通村道社水泥路建设工程;

5、切实抓好1000户小区安置建设工程;

6、切实抓好4万头优质肉猪和百万只小家禽饲养工程;

7、切实抓好新建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工程;

8、切实抓好城管创卫、创建文明社区工程;

9、切实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程;

10、切实抓好低保、农保、社保、农民工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工程。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以“六通三化”为手段,精心打造绵渝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大力实施“六通战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路通,在王爷庙、佛南村、磨咀、大堰等村实施水泥路硬化20公里。二是水通,努力争取省上立项,实施武安水库及自流渠整治;实施红层找水工程,打人畜饮用水井800口。三是电通,巩固农网改造成果,农户以电代柴达20%以上,继续实施城网改造,确保电力畅通。四气通,新建沼气池1000口,开通武安集镇天然气。五光纤电视通,狠抓光纤电视安装入户,力争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六电话通,新增加电话(含座机、小灵通、手机)1000部,确保信息畅通。同时,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紫云办事处建立速生杨基地,加强涪江沿岸森林资源保护,建设绿色生态走廊。

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立足镇情,遵循传统和习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气优势,坚持高起点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规模专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牌优势,继续实施6000亩无公害蔬菜;改造原有3500亩果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管护,提升果农的效益;同时,通过引进名优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2000亩观光农业、1000亩花卉、4万头优质生猪以及定单优质粮油六大基地,逐步扩大规模,不断提升档次和效益。

积极发展农业大户,实现生产规模化。坚持镇、处、委党委成员联系大户制度,帮助解决1~2件具体问题,并建立健全对大户的考核体系。在巩固原有大户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新发展各类大户1110户,其中县级大户10户,镇处(委)级大户10户,村级大户1000户。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到具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通过大户的能人带动,推动我镇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使农民在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过程中实现增值和增收。同时,要大力发展一批

狠抓支部带协会,实现生产组织化。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我镇现

第五篇:xx镇人民政府爱国卫生工作意见

xx镇人民政府

2008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

各村(居)委、镇属各部门、驻镇各单位:

2008年,全镇爱国卫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和《四川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和谐优美新xx这一中心,建立和完善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突出抓好卫生场镇、卫生单位、卫生村建设,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病媒生物防治、改水改厕等工作,关注民生,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爱国卫生工作机制,落实好经费、人员。要认真研究爱国卫生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制度建设、职能作用发挥等问题,完善场镇、村、单位爱国卫生管理的新办法,建立爱国卫生目标管理、督查通报、考核奖惩制度,实行一把手责任制,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队伍、设施和工作机制建设,形成“统一领导、部门配合、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社会监督、依法管理”的工作格局。

二、抓好爱国卫生各项工作

㈠积极开展卫生场镇、卫生单位、卫生村创建活动。按照市级卫生场镇、区级卫生示范村、卫生先进单位检查标准和考核命名办法,全面做好卫生场镇、卫生示范村、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重点抓好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洁,垃圾、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除害防病和农村改水改厕等工作。

1、全面推进卫生场镇和卫生村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卫生场镇、卫生村的创建规划。分布在公路主干线的xx小城镇和村,应率先创建市、区级卫生城镇、卫生村。力争年底前,xx小城镇命名为市级卫生场镇、xx村命名为区级卫生村。

2、继续做好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的管理,镇政府将积极组织推荐;加强对已命名单位的复查管理工作。

㈡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度。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努力提高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加快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在场镇周边5公里以内农

村,完成农户改厕任务,实现农户改厕普及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场镇、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等应全部建成卫生厕所。同时,做好沼气池改厕入粪口卫生防护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和四川省农村改厕项目,多渠道争取经费,提高农村改厕覆盖率。

㈢积极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根据省、市、区爱卫会工作安排部署,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达标是创建卫生城镇的必备条件。为了深入开展创建市级卫生城镇工作,有效控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各单位要继续做好除“四害”工作,进一步完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切实搞好春、秋二季除害灭病治理工作,为奥运会的举办创造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社会环境。

㈣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爱卫会、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基层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提高基础健康教育业务水平,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二是结合创卫工作,继续在城镇、社

区、单位、厂矿、企业等地,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三是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改水改厕项目”工作,以点带面,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传媒、村(社区)文化站、卫生院、板报橱窗、“三下乡”等载体,广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传递健康信息,扩大健康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获得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行为。四是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和洪涝、干旱等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使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㈤切实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各村要认真贯彻《四川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区委区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通知》,抓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保洁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健康教育进村、进学校、进农户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

㈥组织开展好全民爱国卫生月活动。各单位要广泛动员,在四月份开展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落实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等重点的城乡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组织在城镇集中消除集贸市场、居民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公路干线两边卫生死角;在农村消除柴堆、粪堆、垃圾堆

围村堵路和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营造整洁干净的城乡卫生环境,要在“五.一”、“十.一”和春节前后,组织城乡环境卫生清扫活动。开展“五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整洁、交通秩序整治、市容市貌整治等,营造良好的节日环境。

三、充分发挥专门机构职能作用

各级各部门在政府直接领导下做好爱国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重点目标分解到各有关部门,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把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卫生、规范医疗服务市场、食品和饮水卫生、传染病防治、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督查和通报制度;镇政府每季度要组织对本辖区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并通报结果;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问题,把卫生先进单位创建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相互推进,同时加强人员素质建设,提高爱国卫生管理水平。

二00八年一月二十日

下载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意见[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意见[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人民政府二00五年工作意见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

    岱海镇人民政府2011年度扶贫工作意见(★)

    岱海镇人民政府2011年度扶贫工作意见 岱海镇2011年扶贫工程,根据县扶贫开发办扶贫工程安排,围绕我镇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按照凉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2011年度......

    珙县巡场镇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珙县巡场镇人民政府文件巡府发[2008]03号签发人:姚广珙县巡场镇人民政府 关于2008年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各党委、总支、支部、村(社区居)委会、市属厂矿、机关各部门: 加强和抓好人......

    珙县巡场镇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珙县巡场镇人民政府文件 巡府发[2008]03号 签发人:姚 广 中共珙县巡场镇委员会 珙县巡场镇人民政府 关于2008年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各党委、总支、支部、村(社区居)委会、市属......

    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见

    镇属各单位,各驻坪单位:x-x年度坪石镇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围绕坪石镇的经济建设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

    镇招商引资工作意见

    xx镇招商引资工作意见s0100为了进一步调动全镇上下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程度,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优良的服务留住人,为xx经济的......

    镇招商引资工作意见

    **镇招商引资工作意见为了进一步调动全镇上下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程度,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优良的服务留住人,为**经济的跨越式......

    回龙镇人民政府2011年无毒乡镇创建工作意见大全

    回龙镇人民政府2011年无毒乡镇创建工作意见为确保我镇创建无毒乡镇,根据县禁毒委对禁毒工作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