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

时间:2019-05-13 01:1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

第一篇: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

浅谈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十六大的新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新实践,今年年初,国家森检察长在全省检察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加强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执法观念和思维方式、执法作风、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队伍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执法形象‘五个转

变’为目标,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努力把班子、队伍素质和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推动工作再上新水平”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抓好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建设,已成为基层院检察长应当认真思考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是形势的需要

执法形象,直接决定着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加强执法形象建设,事关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所谓执法形象,就是在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精神和程序办事过程中,人们的情感活动或思想动态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形状。近年来,检察机关重视加强执法形象建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三讲”教育、“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等,干警队伍的组织纪律和工作作风都有所改善,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的形象有较大提升。但违反程序规定办案;耍特权、逞威风,态度蛮横、作风粗暴;违法创收,接受案件当事人宴请、钱物和高消费娱乐;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纪律松弛等问题在一些单位干警队伍中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阻碍了检察工作健康发展。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在不断调整,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形势发展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检察工作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建设是密切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要求。只有抓好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造就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素质过硬的检察队伍,才能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履行诉讼监督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好,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是否得到充分履行,而且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执法思想,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解放思想是无止境的,但解放思想决不是不受任何约束,而是要求我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转变执法观念,研究执法方式方法,这是对我们的执法工作提出的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因此,要增强职能意识,在严格公正执法,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前提下,通过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树立和巩固现代司法理念。实践证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根子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执法形象,根本出路在于统一执法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也就是树立与“三个代表”先进标准相一致、与民主法制建设发展趋势相适应、与WTO规则相对接的新的执法观念和思维模式,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检察工作,指导执法实践。树立现代司法理念要重点围绕打牢宗旨观念,克服特权思想,履行诉讼监督职能,推进司法文明等方面,搞好“五个结合”,树立“五种观念”。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加深理解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要务就是检察工作主题的观念;与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是执法最大价值的观念;与提高干警理论水平、道德素养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保护人权、文明办案就是检察文明的观念;与加强办案机制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公正、廉洁和高效、文明办案就是执法核心的观念;与改进检察工作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是检察工作灵魂的观念。

三、实现检察机关执法形象转变的途径

执法思想决定着执法方向,执法观念指导着执法行为,执法行为影响着执法效果,执法作风关系到执法形象,四个方面紧密联系,共同打造现代司法文明,推动公平与正义在全社会的实现。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检察工作要坚持以让党委放心、让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以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的良好业绩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以严格执法、文明办案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努力提升检察机关的社会公信度和满意度。

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素质是形象的基础,形象是窗口,是素质的体现。“树形象要先树人,树人要先树灵魂”,执法形象建设首要在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管长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加强队伍政治素质建设,紧贴干警思想实际,在提

高“忠诚、公正、廉洁、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素质上下气力,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警的头脑,统一干警“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干警始终保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其次是提高队伍业务素质。要立足长远,多种渠道,更新知识,使队伍的文化结构逐步实现以法律本科学历为主体,以更高层次学历为龙头的文化结

构。要立足于提高干警的法理素养和知识层次,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把积累知识的培训方式转变到提高创新能力上来,努力培养一批专家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检察人才,保持检察工作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再次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抓好续职资格教育,岗位练兵,依托高等院校开展系统培训,让干警接受应急性和更高层次、更系统的学习。第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发展检察现代远程教育。第五是营造好学习氛围。开展“建设型学习机关、争创学习型科室、塑造学者型检察官”活动,组织干警学习理论、业务、经济、社会等方面知识,开展评选“学习型科室、学者型检察官”活动,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推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2、文明执法,树立形象。严格执法,文明办案,是检察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公正执法的前提。严格执法必须体现在文明办案上,围绕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加强诉讼监督三项重点工作开展工作。在办案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实体法,又要严格执行程序法;既要坚决惩治犯罪,又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办案中不能盛气凌人、耍特权、逞威风,有高人一等的特权思想。特权思想是执法形象建设的大敌。要结合开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加快发展”教育活动,把克服特权思想作为执法形象建设的突出问题来抓,开展“三查三看”活动,即查表现,看本部门、个人存在哪些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是否得到克服、纠正和处理;查原因,看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存在的长期性、顽固性和反复性;查危害,看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给检察机关造成的恶劣影响。开展“三查三看”活动,要实行检察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检察长包科室,科室负责人包干警的责任制,全程督导整改过程,使广大干警进一步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念、法纪观念,促进执法形象的转变。

3、加强监督,塑造形象。检察机关执法工作的特殊性和当前队伍的执法状况,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严治检,建设一支纪律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抓好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教育是基础,制度是根本,监督是关键。一是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按照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干警遵纪守法,清正廉明的自觉性。重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纪律作风建设中的作用,坚持把从严治党、从严治检有机结合,党政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抓出实效。要建章立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制约机制,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办案环节的监督,做到检察权力行使到那里,监督制约措施就落实到那里。要严格纪律,对干警中违法违纪事件,发现一起坚决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二是强化外部监督,开门纳谏,推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依靠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是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对检察工作的重大部署、重要事项和重点案件,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二是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对人大交办的事项要认真及时办理。三是开门纳谏,广开言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认真听取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并以次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动力,不断推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

4、服务大局,端正形象。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大局服务,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重要的现实课题,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党的十六大提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检察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必须不容置疑地要以此作为第一要务,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支持和保障。脱离或偏离了这个中心,就是脱离或偏离了履行检察职能的轨道。要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根本,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从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事情做起,努力把群众最关心的事办成群众最满意的事。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是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二是加强诉讼监督的力度;三是对群众的服务态度。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才满意,检察机关的社会公信度和满意度才能提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和思维模式,由过去的法律制裁者转到法律服务者和保障者上来,由强调法律义务为本位转变到法律权力为本位上来,以专政和保护的双重职能服务经济发展。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所以,我们必须要打击,必须旗帜鲜明的反腐败。但是,我们决不能片面讲打击。要把密切党群、政群关系作为检察机关的根本任务,把符合广大群众需求和意愿作为基本标准,把群众的满意率作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目标,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尽心竭力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中要大力提倡和推行在窗口部门实行着装上岗、挂牌上岗、微笑服务;对来信来访、控告申诉,实行首办责任制,保证每个案件有着落,对举报人、当事人有交待;开展“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事情办完有回声”和“接待群众热心、听取群众反映细心、解答群众疑难问题耐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诚心”的“四声”、“四心”活动,使干警时时处处都能保持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

5、强化管理,规范形象。执法行为影响着执法效果,执法作风关系到执法形象。执法作风,是执法者素质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执法行为的评价标准。社会上对执法者有意见,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作风不端正,执法理念与现代司法文明不相适应。转变执法作风,是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前提。要转变执法形象,就要研究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规范办案活动,使形象建设制度化、经常化,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一是严格约束干警行为,防止和纠正特权思想及霸道作风。二是管理工作要由“人治”向制度管转化。检察队伍建设的实践证明,用制度引导人、规范人是确保严格执法、文明办案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结合实际,努力把日常动态管理纳入机制运作轨道,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机制,规范引导干警的言行。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本着符合上级要求,简便管用的原则,制定办案、办公、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做到办事有规、行为有据。⑵完善以岗位责任制和量化考核制度为重点的考评机制。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定岗定责,量化管理,动态考评,严格奖惩,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⑶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警双向选择和轮岗制度,增强内部活力,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⑷加强监督制约。对内,实行检察长亲自抓、党组成员合力抓、政工纪检监察具体抓的内部监督机制,并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特别是对干警的娱乐圈、交往圈,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常抓不懈。对外,制定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度,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征求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落实措施,确保干警思想上牢固树立遵章守纪意识,自觉遵守省院“六条禁令”等硬性规定,规范执法形象。

6、树立典型,宣传形象。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化检务公开,让群众了解检察机关及其职能,把检察机关及干警的执法活动,自觉置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防止职权滥用。要加大检察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要积极宣传打击犯罪、惩治腐败、服务大局的显著成果,扩大检察机关的知名度,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检察机关“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形象。

7、领导带头,示范形象。形象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干警认真贯彻执行中政委的“四条禁令”、高检院的“九条卡死”、“廉洁从检十项纪律”和省院“六条禁令”的规定,坚持做到“三带头”。即带头办理案件,寻找诉讼监督案源,到基层解决集体上访案件;带头廉洁自律,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学习,不断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充实武装头脑,提高总揽驾驭全局能力、宏观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矛盾能力。要提倡“领导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形象在一线树立,狠抓各项工作措施在一线的落实。推动执法形象建设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

浅谈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十六大的新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新实践,今年年初,国家森检察长在全省检察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加强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执法观念和思维方式、执法作风、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队伍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执法形象‘五个转变’为目标,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努力把班子、队伍素质和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推动工作再上新水平”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抓好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建设,已成为基层院检察长应当认真思考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是形势的需要

执法形象,直接决定着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加强执法形象建设,事关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所谓执法形象,就是在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精神和程序办事过程中,人们的情感活动或思想动态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形状。近年来,检察机关重视加强执法形象建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三讲”教育、“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等,干警队伍的组织纪律和工作作风都有所改善,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的形象有较大提升。但违反程序规定办案;耍特权、逞威风,态度蛮横、作风粗暴;违法创收,接受案件当事人宴请、钱物和高消费娱乐;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纪律松弛等问题在一些单位干警队伍中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阻碍了检察工作健康发展。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在不断调整,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形势发展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检察工作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建设是密切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要求。只有抓好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造就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素质过硬的检察队伍,才能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履行诉讼监督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建设好,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是否得到充分履行,而且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执法思想,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解放思想是无止境的,但解放思想决不是不受任何约束,而是要求我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转变执法观念,研究执法方式方法,这是对我们的执法工作提出的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因此,要增强职能意识,在严格公正执法,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前提下,通过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树立和巩固现代司法理念。实践证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根子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执法形象,根本出路在于统一执法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也就是树立与“三个代表”先进标准相一致、与民主法制建设发展趋势相适应、与wto规则相对接的新的执法观念和思维模式,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检察工作,指导执法实践。树立现代司法理念要重点围绕打牢宗旨观念,克服特权思想,履行诉讼监督职能,推进司法文明等方面,搞好“五个结合”,树立“五种观念”。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加深理解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要务就是检察工作主题的观念;与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是执法最大价值的观念;与提高干警理论水平、道德素养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保护人权、文明办案就是检察文明的观念;与加强办案机制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公正、廉洁和高效、文明办案就是执法核心的观念;与改进检察工作相结合,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是检察工作灵魂的观念。

3、加强监督,塑造形象。检察机关执法工作的特殊性和当前队伍的执法状况,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严治检,建设一支纪律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抓好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教育是基础,制度是根本,监督是关键。一是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按照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干警遵纪守法,清正廉明的自觉性。重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纪律作风建设中的作用,坚持把从严治党、从严治检有机结合,党政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抓出实效。要建章立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制约机制,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办案环节的监督,做到检察权力行使到那里,监督制约措施就落实到那里。要严格纪律,对干警中违法违纪事件,发现一起坚决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二是强化外部监督,开门纳谏,推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依靠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是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对检察工作的重大部署、重要事项和重点案件,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二是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对人大交办的事项要认真及时办理。三是开门纳谏,广开言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认真听取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并以次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动力,不断推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

4、服务大局,端正形象。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大局服务,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重要的现实课题,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党的十六大提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检察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必须不容置疑地要以此作为第一要务,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支持和保障。脱离或偏离了这个中心,就是脱离或偏离了履行检察职能的轨道。要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根本,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从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事情做起,努力把群众最关心的事办成群众最满意的事。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是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二是加强诉讼监督的力度;三是对群众的服务态度。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才满意,检察机关的社会公信度和满意度才能提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和思维模式,由过去的法律制裁者转到法律服务者和保障者上来,由强调法律义务为本位转变到法律权力为本位上来,以专政和保护的双重职能服务经济发展。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所以,我们必须要打击,必须旗帜鲜明的反腐败。但是,我们决不能片面讲打击。要把密切党群、政群关系作为检察机关的根本任务,把符合广大群众需求和意愿作为基本标准,把群众的满意率作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目标,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尽心竭力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中要大力提倡和推行在窗口部门实行着装上岗、挂牌上岗、微笑服务;对来信来访、控告申诉,实行首办责任制,保证每个案件有着落,对举报人、当事人有交待;开展“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事情办完有回声”和“接待群众热心、听取群众反映细心、解答群众疑难问题耐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诚心”的“四声”、“四心”活动,使干警时时处处都能保持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

5、强化管理,规范形象。执法行为影响着执法效果,执法作风关系到执法形象。执法作风,是执法者素质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执法行为的评价标准。社会上对执法者有意见,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作风不端正,执法理念与现代司法文明不相适应。转变执法作风,是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前提。要转变执法形象,就要研究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规范办案活动,使形象建设制度化、经常化,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一是严格约束干警行为,防止和纠正特权思想及霸道作风。二是管理工作要由“人治”向制度管转化。检察队伍建设的实践证明,用制度引导人、规范人是确保严格执法、文明办案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结合实际,努力把日常动态管理纳入机制运作轨道,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机制,规范引导干警的言行。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本着符合上级要求,简便管用的原则,制定办案、办公、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做到办事有规、行为有据。⑵完善以岗位责任制和量化考核制度为重点的考评机制。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定岗定责,量化管理,动态考评,严格奖惩,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⑶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警双向选择和轮岗制度,增强内部活力,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⑷加强监督制约。对内,实行检察长亲自抓、党组成员合力抓、政工纪检监察具体抓的内部监督机制,并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特别是对干警的娱乐圈、交往圈,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常抓不懈。对外,制定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度,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征求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落实措施,确保干警思想上牢固树立遵章守纪意识,自觉遵守省院“六条禁令”等硬性规定,规范执法形象。

6、树立典型,宣传形象。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化检务公开,让群众了解检察机关及其职能,把检察机关及干警的执法活动,自觉置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防止职权滥用。要加大检察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要积极宣传打击犯罪、惩治腐败、服务大局的显著成果,扩大检察机关的知名度,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检察机关“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形象。

7、领导带头,示范形象。形象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干警认真贯彻执行中政委的“四条禁令”、高检院的“九条卡死”、“廉洁从检十项纪律”和省院“六条禁令”的规定,坚持做到“三带头”。即带头办理案件,寻找诉讼监督案源,到基层解决集体上访案件;带头廉洁自律,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学习,不断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充实武装头脑,提高总揽驾驭全局能力、宏观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矛盾能力。要提倡“领导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形象在一线树立,狠抓各项工作措施在一线的落实。推动执法形象建设向纵深发展。

第三篇:论检察机关实现执法理念的四个转变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检察机关应转变以下四种执法理念:

一、从执法“治民”向执法“为民”理念转变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往往认为执法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法律是“刀把子”、是专政的工具。在司法实践中,执法“治民”观有诸多表现:

1.执法就是专政。在执法过程中总是以另类的眼光看人,轻易地把当事人当作专政对象,进而采取一些粗暴、野蛮的手段,如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对当事人态度蛮横,有的在讯问嫌疑人时体罚虐待,有的在调查取证时无视无罪的证据,只搜集有罪的证据,等等。

2.执法就是管人。部分检察人员思想观念上还带着以人治为主要特征的专制思想,心理上存在治人者的强烈欲望。在接待群众来访和办理案件过程中,总是习惯以管人者自居,对待群众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态度蛮横,甚至刁难、辱骂,蔑视公民的基本权利。

3.执法就是执权。一些检察人员把执法过程简单地视为行使公权的过程。为了显示他们拥有的特权,在当事人诘问或作出被视为有碍自己面子的行为时,把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恃权枉法,仗势欺人,耍特权,抖威风,不惜践踏法律,践踏公民基木权利。

古人曾言:“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而法令之行,在于执法者,如果执法者的理念存在问题,法令怎能正确施行呢?笔者认为要树立“为民”执法理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执法态度上要有亲和性。在执法时展示给民众的应是亲近、和蔼、保护,而不是展示权力、炫耀武力、张扬暴力。在执法过程中要努力贴近群众,切实改变官僚衙门作风,强调尊重人权、服务社会。

2.执法程序上要有便利性。在法治社会,最宝贵的法治资源是人民对于法律的信仰和认同。检察机关要让民众知法守法,就必须要在执法过程中给公民以必要的便利。如在查办职务犯罪时让嫌疑人及时获取律师的帮助,及时告知其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传唤证人时尽可能地照顾到证人的时间和地点。在行使法律监督权时也要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避免神秘化和高高在上。

3.执法方式上要有通俗性。应避免法律专业知识成为与老百姓沟通的障碍,在接待控告申诉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在法制宣传时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听懂、读懂、看懂;在进行职务犯罪预防时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治态势,使我们的执法活动怀亲民之心,办便民之事,行利民之举,展示公正、文明的检察官形象,取信于民。

二、从“惩治犯罪”向“维护正义”理念转变

随着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片面的“惩治犯罪”执法观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但在司法实践中,仅追求“惩治犯罪”功能、忽视“维护正义”的现象时有发生。

1.惟数量论。有的检察院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着“数量第一”的错误倾向,表现为:一是查办职务犯罪追求“立案”数,将立案数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导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质量严重下降,撤案率、不起诉率高和起诉率、有罪判决率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二是在行使刑事法律监督权时,过于追求“立案监督”数。在行使审判监督权时,对人民法院的判决只要与检察机关认定有出入,便动辄行使“抗诉权”,造成抗诉案件改判率低的局面。

2.惟重刑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用尽一切办法也要将小案做成大案,对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二是在批准逮捕时,不合理运用逮捕的三个条件,将逮捕作为“惩罚”手段而不是防范措施。对于报请延长羁押期限的案件,考虑较多的是为了侦查部门调查取证的需要,而极少考虑嫌疑人权利是否得到保障;三是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往往有拔高的趋势,定性时首先考虑的是重罪,出庭公诉时对案卷中明显存在罪轻、无罪证据不予举证等等。

3.惟功利论。执法中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过多地强调执法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一是对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群体性事件、上级督办案件、领导批示的案件,有的检察院基于政治上的考虑,基于社会治安形势的压力,基于被害人亲属对抗情绪等综合因素,以捕代侦,惩治的目的占据第一位;二是利益驱动现象始终存在,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特别是当地方财政的财力不足以支付检察院正常开支时,抓经济效益,以罚代刑就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等等。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笔者认为,只有在惩治犯罪、保护社会让位于维护正义、保障人权作为执法的第一选择时才符合依法治国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法治”。要达到这一理想追求,检察机关在执法中就应当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人权保障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在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对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予以必要的重视和尊重。实践证明,我们在审讯嫌疑人时放下架子,尊重其人格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在尊重其人格、保护其隐私、维护其名誉前提下获取的口供往往更加真实,更加不易翻供。其次,要充分保障嫌疑人的辩护权,一方面,对嫌疑人自行辩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简单地视为“抗拒”、“狡辩”、“不老实”,另一方面对嫌疑人的律师要给予充分必要的辩护条件,不要轻易限制会见的次数,不要人为地设置障碍,对辩护人提供的合法申请应当尽可能满足,树立“我让你充分行使辩护权还能给你定罪,说明你真正是有罪”的逆向思维。第三,要切实保障嫌疑人的健康权,要坚决杜绝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现象,也要加强安全防范,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依法行使权力意识。执法者行使权力,要严格依法进行。在执法过程中,一是要让执法更加规范,减少随意性,各业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范方案进行操作,初查时要有初查方案,侦查时要有侦查预案,制定详细的计划;二是要让执法更加严谨,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滥用权力;三是要让执法更加理性,不因领导的好恶来办案,不因人事变动影响办案进度,不因领导压力放弃原则,敢于和善于办案,坚持真理,不被金钱、权力、人情所左右。

三、从有罪推定理念向无罪推定理念转变

有罪推定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过程,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从理性直接到感性的认识方法,这种认识是与真理的发现背道而驰,因而是不可能正确的。而无罪推定的思维方式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在没有调查取证之前我们不能将嫌疑人视为有罪之人。在执法过程中有罪推定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

1.认为犯罪嫌疑人等于有罪之人。如在侦查阶段只要有人举报,只要一立案侦查,对方就肯定是有罪的;再比如我们在审讯时习惯上总是一开头就问:你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潜台词就是:你没有问题我们怎么会找你,这就是有罪推定思维下的一种潜意识;在审查逮捕阶段,对某些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案件,总认为反正是有罪之人,捕了总不错。这些表现恰恰是“有罪推定”在作祟。

2.认为嫌疑人的辩解等于抗拒。一是剥夺嫌疑人的自我辩解的权利,将自我辩解视为逃避罪责。二是滥用诉讼程序,诸如刑讯逼供、诱供、指供,一旦嫌疑人“拒不交代”就上措施,名曰加大审讯力度,实则危害被追诉者的人权,以至造成冤假错案。三是疑罪从轻,对于某些社会影响较大,被害人情绪激烈,上层领导关注的案件,明知证据不足但为了所谓的社会稳定,对证据不足的案件不是作无罪判决而是作轻罪判决,美其名曰“好歹保了一条命。”

3.认为嫌疑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就等于有罪。一是侦查部门总会产生“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没有犯罪”的诘问,这种问话在审讯笔录中常常可以看到,侦查人员认为证明嫌疑人无罪的责任者是嫌疑人而不是侦查者,事实上这严重违反了“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分配规则;二是在侦查过程中,只收集有罪、罪重的证据,不主动收集无罪、罪轻的证据;三是在公诉过程中向法庭提供有罪证据,对案卷中明显存在无罪、罪轻的证据不举证,或不移送;这些都与“无罪推定”原则格格不人。

4.认为证据不足不等于无罪。在有罪推定的思维定式中,追求的是“实体真实”而不是“法律真实”,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空中楼阁式的实体正义,而不是证据规则指引下的“法律正义”。因此,执法者常常认为某人据推断就是有罪,只是证据不能形成锁链,宁可错判、轻判,而不可错放。甚至认为,你确实有罪,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关押你,判你刑总是不会错的。表现在执法时就是有的案件久拖不决、严重超期嚣押,等等。

从“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理念的转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认识方法的转变,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除刑事诉讼法作必要的修改,确立有限制性的沉默权外,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还要在认识上有所转变。

1.正确认识探索“反对自我归罪”的规则。在我国刑诉法修改之前,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侦查案件时,可以尝试使用这一规则,一是在审讯中除嫌疑人自愿交代,不得使用任何方式、任何暗示,逼迫其供述有罪,我们的重点在于怎样使其自愿交代而不翻供;二是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方式获得的口供应当坚决排除;三是对嫌疑人自愿供述的,检察机关可以在公诉出庭时使用量刑建议,请求法院兑现“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

2.正确认识“证据裁判主义”证明方法。证据裁判主义是“无罪推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种证据方法指导下,一是必须坚持控方举证,任何证明被追诉者有罪或无罪的责任均应由控方承担。如果控方举证不能,则承担败诉后果,这一后果不能由被追诉者承担;二是任何事实的认定都要用证据加以证实,坚决杜绝推测、猜想、假设、想当然等方法证明;三是对证据不足的案件一律不准使用“疑罪从轻”、“疑罪高挂”的方法处理,而应有罪起诉、无罪放人。

3.正确认识口供的价值。口供的价值在于印证其他证据的真实性而不是相反,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搜集口供之外的证据上。在初查阶段不得接触犯罪嫌疑人,一切围绕其他证据进行;在侦查阶段要将口供作为其他证据的补强证据而不是原始证据;在审查逮捕阶段主要不是审查口供,而是审查有无逮捕的必要性;在审查起诉阶段要有对每份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进行怀疑的勇气,而不是重点审查构成何罪。

四、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理念转变

程序公正不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权保护的有效途径;既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权威的根本基础。只有程序公正才能保证实体正义,只有程序正义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使民众对法律、对法治充满信心。为此,笔者设想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承认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程序既不是虚无主义的表现,也不是绝对的工具主义价值体现。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自身必须符合正义的要求,即具有程序内容合理性原则以及不明确即无效原则。同时程序的参与者地位应得到尊重,即嫌疑人的自主意志、人格尊严和道德信仰应受到保护。在承认程序公正具有独立价值的前提下,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彻底摈弃刑事程序碍手碍脚、妨碍惩罚犯罪的实体价值等观念,真正认识到它既有其内在的独立于实体正义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实现刑罚效益的保证。

2.克服执法行为“随意、懒惰、无原则”现象。要使程序与实体并重必须克服本文上述的各种程序工具论的现象:一是执法时做到有计划、有规律、有预见;二是严格执行“一案三卡”制度,将执法人员的行为进一步规范,防止权力的滥用;三是查办职务犯罪讯问时,必须同步录音录像,这既是固定口供的较好方法,也是对侦查人员的有效保护;四是对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建立惩诫制度,一方面对非法证据坚决予以排除,另一方面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纪律处分,形成一定的保障机制。

3.改造程序结构中非正义性功能。虽然我们呼吁实体与程序并重,但现行程序法中非正义条文也为数不少,笔者建议刑诉法修改时应重点研究下列问题:一是侦查阶段赋予辩护人完全的辩护权;二是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三是对人身、财产权的限制应引入监督机制;四是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五是建立特定证人拒绝作证制度。

第四篇:《检察机关执法规范》测试题

**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测试题

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单选题(20×2=40)

1、检察委员会会议一般()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会议。A.每十天 B.每半个月 C.每个月 D.每一周

2、关于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当听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

B.应当结合社会调查,通过学校等有关组织和人员,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情况,为办案和针对性教育提供参考。

C.应当认真审查侦查机关移送的社会调查报告或无法进行社会调查的书面说明、办案期间表现材料。D.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3、中止审查的原因消除后,人民检察院应当________。A.继续中止 B.恢复审查 C.终止审查

4、对于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信访事项,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以()名义报上一级

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

.A、控告申诉检察部门 B、承办部门 C、本院 D、承办人

5、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应当使用()统一制定的法律文书,填写必须规范、完备,文书存根必须完整。A.最高人民检察院 B.省级人民检察院 C.市级人民检察院 D.区(县)级人民检察院

6、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A.三 B.五 C.七 D.十

7、办理全国人大代表转交的案件,应另行指派他人办理,原承办人员()。

A.不得参与办理 B.协助办理 C.共同办理 D.可以参与办理

8、扣押、冻结的涉案款物,以下哪种情况,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处理。A.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 B.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 C.被害人强烈要求发还的

9、对不(予)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向侦查机关()。A.说明理由 B.解释原因 C.通报 D.要求补充材料

10、适用快速办理机制的轻微刑事案件,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应当在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 B.最长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决定 C.不得延长办理期限

D.可以报请检察长延长审理期限十日

11、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进行。

A.检察院指定的医院或者机构 B.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或者机构 C.公安局指定的医院或者机构 D.人民法院指定的医院或者机构

12、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在收到重新审查逮捕意见书和案卷材料后,应当另行指派承办人审查,在()日内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A.七 B.三 C.四

13、承办协查事项的业务部门或检察院应当在请求函所载明的期限内完成 协查工作;未载明期限的,应当在()个月内完成。A.一 B.二 C.三 D.四

14、执法过错责任人明知有执法过错而不予纠正或者阻碍调查、追究的,应当()处理。

A.加重 B.从重 C.追究

15、对同级侦查机关认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有错误,在收到《不(予)逮捕

决定书》后几日内要求复议的不捕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另行指派侦查监督部门办案人员进行审查。

A.7日 B.5日 C.14日 D.3日

16、哪级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应当将提请、裁定减刑检察活动情况填入《监外执行罪犯减刑情况登记表》 A.县级.B.市级 C.省级

17、应在()日内将《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送达申诉人、原案被处理人和有关部门

A.三 B.五 C.七 D.十

18、对省级人民检察院的结案报告,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送相关内设机构审查,审查应于()日内完毕。A.15 B.20 C.30 D.45

19、卷内材料原则上应按实际()依次排列。A.时间顺序 B.办案程序 C.种类顺序 D.证据作用 20、人民检察院作出拘留决定后,应当送达()执行。A.本院侦监部门 B.公安机关 C.看守所 D.监狱

二:多选题(10×3=30)

21、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可以: A.监督法律实施,惩罚犯罪活动

B.保护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

22、检察人员出席抗诉案件再审法庭的任务是 A.宣读抗诉书 B.发表出庭意见

C.参加庭审辩论 D.发现庭审活动违法的,在庭审后及时向再审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23、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后,人民检察院应尽到通知义务,具体应做到:()A.人民检察院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十二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B.人民检察院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C.因有碍侦查,不能在法定时间以内通知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并将原因写明附卷;

D.无法通知的,应当向检察长报告,并将原因写明附卷。

24、下列案件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A.省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 B.依据本规范第4.34条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的案件 C.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外国人犯罪案件 D.人大代表涉嫌犯罪的案件

25、公诉部门对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因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不起诉后,应当将()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A.不起诉决定书副本 B.案件审查报告 C.讨论笔录

26、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应当采用以下方式:()A.将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一并送至法院 B.在庭后提交法庭

C.在公诉意见书中提出量刑建议 D.在确定开庭日期后将量刑建议书送至法院

27、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A.全国性的重大犯罪案件 B.数额巨大的重大犯罪案件 C.中央单位厅局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 D.中央单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

28、实名举报的答复应当包括:()。

A.受理的时间 B.办理的过程 C.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D.处理结果和法律依据

29、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A.律师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C.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亲友 D.人民团体

30、下列案件,公诉部门与侦查机关(部门)协商一致后,可以指派办案人员介

入侦查、引导取证 A.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B.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C.人民群众或者社会舆论较为关注的案件

三:判断题(15×2=30)

31、地押解过程中需要住宿的,可以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宾馆住宿,也可以交由当地看守所羁押。

32、各种证据应当先按材料的种类等不同特征分类,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33、下级人民检察院对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暂停执行,立即

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

34、对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批准分办的案件,承办单位经审查认为不应由自己办

理的,可直接转交其他相关机关处理。()

35、公安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期间向人民检察院征询是否同意批准犯罪嫌疑人离

开所居住的市、县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

36、举报中心应当建立举报线索数据库,指定专人将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基本情

况、举报线索的主要内容以及办理情况等逐项录入计算机。

37、讯问结束后,录制人员应当立即将录音录像资料原件交给讯问人员。

38、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应当批准或

者决定逮捕。

39、举报人不服不立案决定提出的复议请求和不服下级人民检察院复议决定提出 的申诉,由控申检察部门办理。

40、被告人对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的第一审公诉案件,可

以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理案件。

41、发现劳教人员有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的,适宜于原审批地或者犯罪

地人民法院审理的,转交当地人民检察院办理。

42、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滥用

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提出抗诉。

43、对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批准分办的案件,承办单位经审查认为不应由自

己办理的,可直接转交其他相关机关处理。

44、案卷装订前要拆除金属物。对残缺破损、小于或大于卷面的材料和字迹偏左、装订后影响阅卷的材料,要进行修补、裱贴和折叠。

45、人民检察院对一切案件的认定既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也要重口供。

答案:单选题

1—5 BBBCA 6—10 AACAD 11—15 BABBB 16多选题

21.ABCD 22..ABD 23.BCD 24.ABCD 25.AB 26.AC 27.AC 28.BCD 29.ABCD 30.ABC 判断题

31—35×√××√ 36—40√×××√ 41×√×

—20 ADCBB —45√√

第五篇:临朐执法监察工作实现“四个转变”

加强管理创新机制狠抓落实

临朐执法监察工作实现“四个转变”

近几年来,临朐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保耕地、保发展、保红线”这一中心任务,从体制和机制入手,大力深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建设,执法监察和信访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全县干部群众依法依规管地、合理有效用地的意识明显增强,土地违法案件明显减少,2010年,全县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比例下降到6.64%。

一、加大宣传力度,资源利用由“被动管理”向“主动守法”转变。该局始终坚持“政策驱动、法律带动”和“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大力深化国土资源相关法律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力度。一是突出宣传重点。把县镇村三级干部作为宣传活动的主要对象,并划定了重点宣传区域,积极推行班子成员包靠制度,将法律法规在第一时间内送达人民群众手中。二是创新宣传形式。通过举办法律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做好结合文章。结合“4.22世界地球日和“6.25”全国土地日等专项纪念日进行宣传,并设立专门的法律宣传站,大张旗鼓地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依法用地、依法办矿的观念进一步提升。

二、落实共同责任,国土资源由“一家管”向“大家管”转变。按照省市厅局的工作安排,该局先后报请县委、县政府就国土资源执法责任进行了周密部署、层层落实。一是实现了上下互动。把执法监察工作列入县、镇、村三级目标责任考核计划,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制,把责任制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任命和交流的重要依据。二是做到了左右联动。县政府成立了全县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包括规划、建设、环保、监察、检察、公安等部门,建立并推行了联系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步调一致、协同作战,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用地和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成立了由县监察局、县政府办督查室、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机构,对卫片执法监察、违法用地整改等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违法行为的查处到位。

三、建立健全机制,执法监察由“阶段性”向“长效化”转变。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定出台了《临朐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办法》,成立了临朐县国土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小组,按照各国土资源所(分局)的分布有效划分网格。实现了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全方位监控。二是建立了零报告制度。各国土资源所(分局)每天向县局报告一次,并建立健全了巡查记录和巡查台账,进一步完善了违法行为的举报机制,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和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三是推行协管员制度。县政府与各镇街、各镇街与所辖村层层签订了耕地目标责任制,落实了对耕地的保护和案件查处的协同管理,并建立了村级协管员制度,构建起了执法监察“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进一步巩固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基础。

四、采取“疏堵结合”,信访工作由“上访”向“下访”转变。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努力把信访工作打造成为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为百姓解忧的平台。一是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把信访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并严格考核,推行限时办结制,按照“谁受理、谁回告”的原则处理各类信访案件。对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行动迟缓、工作不负责任和推诿扯皮,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畅通信访沟通机制。实行基层所每月信访不安定因素排查上报和信息报告制度,对容易引发上访的苗头及时化解。局机关和各国土资源所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实行开门纳谏,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推行带案下访机制。坚持每月25日的局长“接访日”活动,要求党员干部重心“下移”,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深入案件现场了解信访发生的原因,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临朐县国土资源局刘金华)

下载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实现执法形象的转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变执法理念

    转变理念体现服务强化责任突出落实 当前,“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市上下如火如荼的开展。“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是新一届合......

    转变作风塑形象

    转变作风塑形象、提升素质促发展 国储物业公司党支部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信息时代的迅猛冲击,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内容及方式逐渐失去先前的活力,逐渐走向边缘化。......

    检察机关执法理念调研报告

    宽严相济与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重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回应,对检察机关提出了重大课题。因此,创新检察机关执法......

    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

    《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测试题 一:单选题(20×2=40) 1、检察委员会会议一般( )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会议。 A.每十天 B.每半个月C.每个月D.每一周 2、关于审查起诉未......

    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执法探索(检察院)

    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执法探索 盐津检察院:汪正平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浅谈新时期司法警察执法形象

    浅谈新时期司法警察执法形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为法院审判工作提供辅助和保障作用的队伍,其以审判工作为核心和服务对象,和法官、书记官一样,都是法......

    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构建和谐检察机关

    文章标题: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构建和谐检察机关在全省开展的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不仅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平昌县人民检......

    转变机关作风 树立机关形象

    转变工作作风 树立园区形象——“作风转变年”活动心得体会园区深入开展了“作风转变年”的活动,这次活动对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树立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创建起学习型、服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