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读书
只有“科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为了0-100岁的人生存发展,共同提高读书的全新认识
古语曰: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在这五种因素中,读书对人生是否有出息的影响好象是最弱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且看以下说法,供大家探讨。
命是天生的,命的本质是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八字先生说的“八字”的含义,“八字”反映的也是一个人的个性及其机遇的可能性,一个人的个性已经被遗传了至少几百万年,每个人的身上有一股血脉基因,自从有人类以来就不曾消亡过。个性是指一个人的符合人本性的程度大小及其做人做事的一贯风格。人的最基本的本性是安全生存、性的繁衍和每个人都是认为自己很重要,都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做人做事的含义在此不多谈。
运是指机遇,指出现在当事人面前的一些人和事,天天有,随时有,有大有小。不同个性的人,遇到同一人、同一事时,由于认识不同,所拥有的技能不同,态度不同,他们采用的方法就不同,到最后的收获也就不同。你回忆一下,你的人生经历中有这些情况吗?
风水是个什么东西?风水分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阳宅风水是指当事人所处的居住环境,如果居住环境的风向、水气、温度、阳光、地磁场、风景等各个因素适合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则人的思维会敏捷一些,认识判断准确一些,做事就容易成功一些。所以,我们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才有利于人类的安居幸福生活。阴宅风水是什么呢?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西方发达国家不讲这些东西。在中国古代,有财力的人家为表示对死去先人的尊敬,找一块看起来顺眼的山地,使死人入土为安。之后,后人常来“看望”逝者,求其相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先人保佑后人的心理期望,不足为训。
积阴德,指先人和自身多做善事,也就是做人。做人的本质,一是孝敬父母,二是有成人之美、助人成功之行为,有共赢的想法和行动。有这种行为的人,当然会有更多的人助他好运,也愿意帮他做事,他自然就容易成功一些。为什么要用是否孝敬父母来衡量一个人做人如何呢?中国古代几千年是农业国家,农业的特点是当年下种一年之内收获,有时遇到天灾人祸还没有收成。大多数农民在青
壮年时劳动所得的财富用于一家人生存后,老来无所剩余,老来要生活下去,必须靠后人的赡养,否则老人无法生存,后人在幼小时受到老人的抚养才生存下来,后人收获了生存就应当有所付出,赡养老人,后人也会老啊!这是人类的基本法则!这是人跟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一般动物有抚养幼小动物成长的本能,却没有赡养老动物的本能,所以一个人孝不孝敬父母,是判断他是不是像一般动物一样本能的自私?是判断他在与其他人与事的交往中,能不能尽其基本义务和责任的照妖镜。古代用人当官,看这个人有没有孝道,就是从这方面来考虑的。
孝道、成人之美,其实就是感恩行动。感恩的目的不是为了图回报,本质上是培养自己的责任品质。什么是负责?①付出时间、精力、智慧、财力、物力、无形资产„„使目标达成;②目标未能预期达成时,就要付出财力、物力、无形资产、行政、法律、生命等方面的代价,天网恢恢,责任不可逃脱;③目标达成了,往往就有相应的收获。会总结、会悟的人,成与败他都有收获。要很好的负责,必须“自强不息”。这是做人的第三点,小鸡要从蛋壳中出来,不能指望、也不能靠外力打破蛋壳,要靠自己啄破蛋壳后出来„„孝道、做人、自强,是一个人的个性素质之一,请回忆一下开头第二自然段中个性的含义。
读书又是个什么东西呢?先看两个历史现象,人类的先祖们——伏曦、神龙氏、轩辕等人,当年他们带领一群人在与自然灾害、在与其他动物斗争中生存下来,他们能成为带领人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比同时代的其他人掌握了更多的先进生活生产技术,教给人们更多的生存技能。这些技能包括组织人群合作起来创造更大生产效益的技能(管理技能)和一些具体的生活技能。当今的比尔·盖茨不就是这样吗?
再看看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当官制度。古代的书并不多,一个人用几年时间读完社会上的全部书并不是件难事。古代的书都记录了些什么东西呢?无非就是古代人们关于社会国家生活生产方面的各种情况。当一个人对过去的情况非常了解(本质上是提高了认识),而他又生活在当代,古今通盘思考,一旦考试过关,就可以去当县官了,穷书生也能实现这个梦想。
所以,读书的根本任务是掌握——提高认识、精练技能、逆修个性、把握机遇的方法。不同的学生时代对以上四个方面方法的掌握水平不过而已。读书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改变;改变就要反复训练。
提高认识:首先要清楚认识,命、运、风水、积阴德、读书的本质,不要为自身努力不够而责怪命运不好,责怪父母不好。其次,像古代读书人那样读尽天下书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如何认识人事的一些基本道理呢?我把我的一点读书心得告诉大家,你若善悟,可以少读几
十、几百本书。
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两本书——《易经》和《道德经》,理解了这两本书,很多书就不用看了。《易经》,本质上不是用来占卜算命的。《易经》的主题就是四个字——“人法万物”,人要像身边的、天边的万事万物学习,这样,人的技能就超过了其他动植物的几十万倍了,你在他们面前不就是神仙了吗?这还不是,因为神仙几乎是万能的,人不是!人虽然比猪聪明的多,但人不可能教猪会唱《月亮之上》这首歌。如果一个人善于向很多人、尤其是向成功人士学习,那么„„你也成为成功人士!《道德经》在《易经》的基础上讲了一个观点“无为而不为”,一般的理解是,顺其自然不要妄为,遵守大道规律,则很多事情就容易成功。另有学者研究考证认为,“无为”特指“无私”。当年老子暗示帝王们要无私(共赢、大公无私为天下苍生谋利)治理天下,但又不便以“王者师”之头街直抒胸意,只好用“无为”代替“无私”供智者自悟。无私者、大公者,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为实现最高大的大公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这两本书的共同主题,都充满了辨证法思想,《易经》讲人要辨证的学习万事万物,以成为万事万物的主宰。《道德经》说,人在辨证万事万物时,要顺其整体上的基本规律,不要自私的违背天道,不可妄为,要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流和规律为大众谋利,不可为了过度满足一人自私而谋害苍生利益。
所以,做人做事,要向身边的真正的成功人士学习、向书中介绍的成功人士学习,学习他们的思考方法、工作方法,你终究会成功的。当你明白了这一基本道理后,很多社会上的书就不必读了。但要将这一学习成功人士的要求变为行动就需要练习了。
精练技能:人要生存发展得好,应该有那些技能呢?据各大用人单位研究统计,优秀人才应该有以下四大技能。
1、专业技能,比如汽车维修技能、服装制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教书技能、厨师做大餐的技能,开车的技能„„
2、保障身心健康的技能。一个人的身体要健康、心理要健康,需要科学的认识和方法。经常得病的人,绝对是思想出了问题,生活习惯出了问题,或是遗传出了问题。
3、表达沟通合作共事的技能,简称共事合作的技能。这项技能的关键,是在互动互惠的前提下,善于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了解和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水平,技能水平、个性情况,你若对他人了若指掌,难道还找不出与他人高效合作共事的方法吗?其实这也就是管理技能的核心。这项技能的核心是个性修养。
4、持续学习的技能。学习即是改变,就是面对前面1、2、3项技能的不断改进、终身改进、不断创新,达到拥有专利权的水平,并且还要自我突破,就像飞将军刘翔一样,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世界记录。这样的行为需要决心和方法。决心是一个人的个性素质。
如果掌握了以上四种技能,何愁今生今世不比一般人成功呢?中小学生,随时都要进行2、3、4项技能的训练,各门学科都是为了使学生获取这4项技能而设计的,只是在考试中出现了不全面的问题。
逆修个性:个性问题前面已谈了一些,再看关于孔子教书的故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的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的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向孔子面前,恭敬的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刻去实行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的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恭,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就是在逆修子路和冉有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成功人士都善于自己逆修自己的个性。书上说,你不会什么,生活将教会你什么,是说你学会一些一般的生活、工作技能,但最重要的是说,你的个性将会得到完善,你冲动,你冒失,碰了几次钉子后,你就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思考判断;你儒弱,办事犹豫不决,多次受人欺负,影响了工作效果后,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好一点,你也就会奋起抗争„„
把握机遇:如果我的认识提高了,犹如狗长了人的智慧的眼睛;如果我们的技能纯熟了,好似妙手神偷一般;如果我们的个性修炼到能与任何人相处,至少是大多数人都愿意与我们合作共事;如果有了好的赚钱的机会,我们有人、有技能、有智慧,还愁抓不住机会吗?事实上赚钱的机会是创造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我的学生及其家长们,我的乡亲父老们,我的伙伴们,当今天下,不成器的大学生、中专生,越来越多,这不是学生的错,是大学教育的错。现在的中小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教育体制的错,是社会大环境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是学校及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改革步伐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
读书,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全心认识和改变,就是掌握—提高认识、精练技能、逆修个性、把握机遇的方法。命运=认识×技能×个性×机遇。
我们学校,对小学、初中、普高、职高的教育管理,力争不断的突破,让每一个孩子真正成才,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这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改变,孩子才会跟着我们改变。
第二篇:科学读书心得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
远安县实验小学 郭敏
这学期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教师,为自己,为工作的对象,我们教师要认清自己,善于走进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使自己健康地工作、生活。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鼓起教学的勇气?我想,不单是体现在平时的上课,同时也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更多的体现在自己主动地付出。如自发地、自觉自愿地开发自制实验教具,一个成功的自制实验教具,对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法学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设计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体现教具的实用性和直观性,更广泛地运用身边材料体现其经济性和普及性,更全面地考虑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必须做到“四个一”:
(一)有一颗善于探索的心
有的青年教师一提到自制实验教具就谈虎色变,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设计制作教具是一件纷繁复杂的事情,不愿或不敢去尝试。其实小学科学课的自制实验教具并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追求结构的复杂。我们需要的是有一颗善于探索的心和一份敢于尝试的勇气;我们追求的是将教学中的经验和感悟转化为新颖独特的创意并付诸于行动。在日常教学中,抱着积极勤奋的工作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探索,不断锤炼。
(二)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
我们需要有一只善于捕捉问题的“左眼”。自制实验教具要贴合教材和教学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善于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多分析,多反思。这些都是教师自制实验教具的灵感源泉。例如:在研究不同材料热传递的过程比较中,我们在发现比较的困难时,是否可以想到改变教具达到效果。常带着这样的“左眼”,你一定会有思考与收获。
我们还需要有一只善于捕捉生活的“右眼”。小学科学老师要学会做一个“拾荒者”。时刻留意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及时收集整理,物尽其用,将旁人眼中的“垃圾”为我所用。在制作教具时,尽量做到能不买的材料就不买,能少买的材料就少买。同时也号召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发动学生也参与其中,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氛围。如果你常带着这样的“右眼”去观察周围,那你的“左眼”将更加明亮,就会成为一对“慧眼”——你的创造将无限广阔。
(三)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
自制实验教具不是教师孤芳自赏的个人行为,我们需要有一只认真倾听学生意见的“左耳”。自制实验教具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学生就是自制实验教具最好的评委,教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教具的活动,让自制教具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科技活动,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不断完善自制实验教具,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学习“玩具”。
我们还需要一只善于倾听同行意见的“右耳”。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宝贵意见,多了解和搜集自制教具方面的最新资讯和技术,认真借鉴别人制作自制教具时成功的思路和方法,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
(四)有一双善于制作的巧手
在自制实验教具的具体制作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材料,既要学会使用不同的工具,又要掌握不同的加工方法,还要了解不同材料性能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知识面,拥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这是对教师的一种能力锻炼,需要在日常的活动中,不断锤炼和提高,最后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第三篇:科学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课程报告 220120238 一. 课程开设背景
二. “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科技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改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居功至伟,它使人类从野蛮变得文明,增强了人们适应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人与人之间距离变短,时至今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已经不能想像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电器、互联网络、汽车、医疗、能源、农业种植等,科技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已经如此紧密得与这个世界进行关联,人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
这个世界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而科技的进步需要科学的方法做支持,重视科技必须重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规律和章法,无论我们是从事行政管理,或是程序编写,还是三维动画制作,也可能从事财务管理,新闻记者等,我们都有其方法做指导。像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作为潜心学问的学者,要想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掌握合适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科技有多么重要,科学的方法就有多么重要。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结底是方法的探索。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科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在划时代的科学理论诞生时,集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在科学方法的形成和进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和牛顿,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奠基者。他们在构筑经
典力学的巍峨大厦时,成功地使数学与实验、假设与验证、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诸方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中蕴涵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独到的维度或视角。
世界观是在谈世界是什么,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主要在谈“怎么办”的问题,科学方法论则是方法论的一种,它是科技哲学的范畴,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观,科学法则,科学方法论主要在讨论人们用什么方式、方法观察科学现象和解决科学领域的问题,它是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科学方法论如同哲学是对所有学科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指导各学科知识的运用,科学方法论是指导各类科学运用不同的具体方法完成科学实践的重要学科。
三. “科学方法论”的几个重要问题 1.科学是什么?
吴冲龙教授在“科学方法论问题”讲座中详细讲解科学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同学深入认识什么是科学。他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如四大发明,讨论中国历史上是否有科学。吴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是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行为和结果,它具有思辨性,并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直至对可能存在的新世界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我们的祖先对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但古代中国人并不知道其原理,也没有尝试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无论是著名的四大发明,还是郭守敬的天文观测仪器,张衡的地动仪,都只能称为技术,在本质上都是“手段、技巧,是主观思维和操作能力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系统”,而非系统的、规范的、认识事物本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今天的多数 中外学者都认为,在中国古代领先于西方只是在技术应用的领域,而科学研究则远落后于西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不存在“科学”。科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实用科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等。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结归纳。2.如何选择科学的问题? 在历经一个月的讲座中,几乎所有的老师,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或是从事社会科学,无论是从事能源研究、还是生物学、或者是地质灾害的研究,老师们都谈到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领域的问题,已经八十高龄的赵鹏大院士在讲座中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调选择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发现问题是起点,如何发现,作为一个研究者,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有些科学问题,很多都是假问题,没有研究意义;比如《论哲学家对自然科学家的引导》这一问题,实际上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是平行工作的,它们不存在谁引导谁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假问题;还有许多研究心理学的学者,研究六岁儿童的运算能力等,都是过于肤浅或者没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德华研究员在一次学术会议提出这样的观点,在选择研究问题时,第一个方面是要找到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多阅读文献寻找。如某学者测定一个物种的代谢特征的季节变化,发现了一些规律,如(啮齿动物)冬季产热能力增加,夏季产热能力降低等,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那么科学问题就有: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哪些
生理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还是没有?)?哪个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你认为食物的因素重要,那么是食物中的哪种营养成分导致的?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还是蛋白质含量?发现食物有影响,那么很容易就会产生类似:光照周期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环境温度是否有影响?有哪些影响?„ „那么到底做哪个?选择其中哪个问题作为研究问题? 发现科学问题后,要确定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这里边要问几个问题:这个科学问题重要吗?有意义吗?怎么个重要法?有什么重要意义?在科学(学科领域)上有什么贡献?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上有哪些启示?有应用价值(前景)吗?如果有,有哪些? 作为教师和科学工作者,我们经常被家人和朋友问到一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研究的?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如果你能拍着胸脯,满怀信心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让听的人有无限的兴趣,参与到该问题的讨论,大概这就是对人们有价值的和有兴趣的问题。如果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后,对方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又低下头读自己手里的书(报纸),说明你的研究问题还需要重新加以思考。对于自然科学,如地球科学领域,地质灾害的问题、新能源、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都是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对于社会科学,如人们的健康、长寿、食品安全、旅游文化、教育、房产经济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综合来说,在选择科学问题时,阅读和思考是发现科学问题的途径,自己的兴趣、人们的关注和需求是衡量问题价值和意义的基本标准。在《科学方法论》的讲座老师中,殷坤龙教授选择滑坡灾害的预测研究、以及对水库库岸滑坡与涌浪灾害的研究,唐辉明教授的《水库滑坡演化进程多维诊断与稳定性研究》等这些研究课题的选择,对我们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3.如何展开和深入科学问题研究?
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展对该问题的研究,即研究方法的问题。综合来讲,按照概念内涵的深度和广度,科学研究的方法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例如:地质学中通过古生物化石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方法。第二层次是各门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法、科学抽象法、逻辑方法、数学推导、资源预测和评估方法等。第三层次是篇二: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书报告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书报告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作者查尔莫斯介绍的关于科学哲学的一本书,因此,作者研究的不是科学的具体内容,而是从哲学的视角将“科学”直接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研究。作者在书中介绍了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大家,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还介绍了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哲学的最新发展。
对于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近代科学产生最先是哥白尼(copernicus, 1473-1543),提出日心说。然后从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再到牛顿(newton, 1642-1727),建立牛顿力学,这样近代科学开始形成。后来有培根的经验论,归纳法;笛卡儿的理性论,演绎法;.伏尔泰的普及牛顿力学,启蒙运动;康德的哲学反思;孔德,马赫的实证主义,经验论,启发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建。再后来出现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证伪原则和拉卡托斯的精致的证伪主义,总得来说,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大致七种主要观点或派别,它们分别是归纳主义、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历史主义、实用主义、唯物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查尔莫斯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对这些观点一一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每种观点的缺陷给予了评论。
全书除序和导言外共有12个章节,前三章介绍“归纳主义”及归纳问题;四至六章介绍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科学观并对其局限性和错误性一一做出批判;第7章和第8章的主要集中于介绍托尔卡斯和库恩对科学的理解,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推崇科学应该有作为结构的理论;第9章作者提出了三种对科学知识性质问题的研究方法,说明客观的研究方法才是正确的,并指出库恩理论的不一致性,指出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最后3章(包括激进工具主义或多元实在论,作者在指导人们一步步认识真正的科学是什么时,依旧采用批判性的手法,对比了不同的主义对科学的认识观,并竭力阐述区分一些概念上的混淆,在第12章中,作者提到了认识论的无政府状态持有者。
书的内容: 第二章
观察是实践的干预 1.观察:被动和私人的,还是公共和主动的?
许多哲学家对观察的理解通常将观察看作一种被动的、私人的活动。认为当观看时,我们只是睁开眼睛,指挥眼睛让信息流入,记录看到的东西,因此观察是被动的。正是观察者心内或脑内知觉自身直接确证这个事实,例如在我前面有一个红的西红柿。如果这样来理解观察,那么确定可观察事实就是一件完全私人的活动。这是由个人完成的,在感知行动中密切注意提供给他或她的东西。由于两个观察者并不获得对方的知觉,他们就不可能参与由他们的知觉确立的事实是否有效的对话。
被动和私人的知觉观或观察观是完全不适宜的,并没有对日常生活的知觉,更不要说科学提供精确的论述。日常的观察远不是被动的。为了确定知觉的正确性需要做一系列的事情,许多是自动地,也许无意识地。在看这个行动中我们对物体进行扫描,移动我们的脑袋来检验所观察的情景中有什么预期的变化等等。如果我们不能肯定通过窗子观看到的情景是窗外发生的事情还是在窗子上的反映,我们可以移动我们的脑袋来检查在看到情景的方向上有什么效应。一般认为,如果由于某种理由根据我们的知觉我们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表示怀疑,我们能够采取种种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有理由怀疑西红柿的映像是聪明地设计的视觉映像,而不是真正的西红柿,我们可以仔细看它,触摸它,必要时我们可以尝尝它或将它切开。
这些少量的有点初步的评论仅仅触及充满细节的故事的表面,心理学家能够告诉我们在感知行动中个人所做的许多事情。对我们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考虑一下这一点对观察在科学中所起作用的意义。说明我的论点的一个例子是显微镜在科学中的早期使用。当罗伯特·虎克和亨利·鲍威尔斯等科学家使用显微镜来观看苍蝇、蚂蚁等小昆虫时,他们经常对观察事实发生分歧,至少虎克起初将分歧的原因归诸于照明不同。他指出,苍蝇的眼睛在一种光下看起来像覆盖孔的格子(顺便说一句,这使鲍威尔斯相信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在另一 种光下像覆盖圆锥体的表面,在第三种光下像覆盖金字塔的表面。虎克为了澄清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践干预。他努力使标本的照明均一来消除由于耀眼和复杂反射而引起的虚假信息。他做到这一点是靠了使用通过盐水溶液散射的烛光照明。他也从各种方向来照明他的标本,以确定在这些变化之下哪些特点保持不变。有些昆虫需要用白兰地浸泡,使之不能运动,又没有损伤。
虎克的书《显微学》(micrographia,1665)含有许多来自虎克这些行动和观察的详细描述和观察。这些成果过去是公共的,现在仍然是公共的。别人可以检查、批评和补充这些成果。如果苍蝇的眼睛在某种照明下像覆盖小孔的东西,那么密切注意他或她的知觉的观察者不可能有用地评价这种事态。虎克表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检查这种外观的真实性能够做些什么,而他建议的程序任何愿意做而受过训练的人都可以进行。关于苍蝇眼睛结构的可观察事实最终是一个主动而公共的过程的结果。能够采取行动来探索作为观察事实提出来的那些主张是否适宜这一点具有这样的推断:知觉的主观方面不一定是一个科学不可解决的问题。前一章讨论了同样情景的知觉可以种种方式随不同观察者的背景、文化和期望而有不同。由于这一无可怀疑的事实产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采取合适的行动而得到解决。个人的知觉判断因一系列理由而不可靠,这对任何人不应该是新闻。在科学中的挑战是如何安排客观境况使依赖这种判断的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果不能消除的话。有一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月球幻觉是一种常见现象。当月球在高空,它显得比在地平线低处小得多。这是一种幻觉。月球没有改变它的大小,它离地球的距离在它位置改变的几小时内也没有变化。然而,我们并非必须相信关于月球大小的主观判断。例如我们可以爬上一根装有十字金属丝的观测管道,使我们可在标尺上读到它的定向。在观测地点与月球形成的对向角可由十字金属丝与月球每一边的联接来确定,并注意标尺上相应读数的差异。当月球在高空时这样做后,再在它接近地平线时重复。在这两种情况下标尺读数没有显著差异这一事实,反映月球大小仍然没有变化。2.伽利略和木星卫星 有一个历史例子说明本节与上节讨论的相关性。1609年晚期,伽利略建造了一架强大的望远镜,用它来观测天体。在以后的三个月他所作出的许多新颖观察是有争议的,与有关哥白尼理论正确性的天文学争论密切相关,而伽利略已成为哥白尼理论热心的斗士。例如,伽利略声称他观测到有四个月球围绕木星旋转,但他难以说服别人相信他观察的正确性。这是一个时机问题。哥白尼理论涉及有争议的主张,例如地球是动的,每天围绕它的轴旋转,每年围绕太阳运行。哥白尼在上一世纪前半世纪向之挑战的公认观点是,地球是静止的,太阳和行星围绕地球运动。反对地球运动的一个论据,远不是微不足道的论据是,如果地球像哥白尼主张的那样围绕太阳运动,月球就会拉在后面。一旦人们承认木星有四个月球,这个论据就消除了。因为即使反对哥白尼的人也同意木星是运动的。结果,木星带着它的月球运动,展现了哥白尼的反对者认为地球不可能有的现象。
伽利略用望远镜对木星月球的观察是否正确在那时是个时机问题。尽管有起初的反对以及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似乎不可能用望远镜辨识木星月球,伽利略终于在两年内说服了他的对手。让我们看看他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如何能够使他对木星月球的观察客观化。伽利略用一个环将一个有同等间距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标志的标尺安装在他的望远镜上,这样使标尺能够面对观察者,并能沿着望远镜上下滑动。用望远镜观测的人可以用一只眼睛用望远镜看,另一只眼睛看标尺。为了便于看标尺,用小灯照亮标尺。将望远镜瞄准木星时,将标尺沿望远镜滑动,直到用一只眼睛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木星映像出现在用另一只眼睛看到的标尺中央方块为止。这样做了以后,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个月球的位置可在标尺上读到,读数与它与木星的距离相对应,为木星直径的倍数。木星的直径是一个方便的单位,由于使用这个单位作为标准,就自动承认这样的事实:从地球上看到的木星外观直径随它接近地球或远离地球而有变化。
伽利略利用这些就能够记录伴随木星的四颗小星星的每天运动。他能够表明数据与小星星的确是以恒速围绕木星运行的月球这一假定相一致。这个假定不仅得到定量测定的证实,而且也得到定性观察的证实,当这些卫星通过木星的背面或前面或进入它的阴影,它们就从视野消失。
伽利处在一个强有力的地位来论证他对木星月球观察的真实性,尽管肉眼不能见到它 们。他能够并确实反对这样一种意见,说这些月球是望远镜产生的幻觉,指出这种意见难以说明为什么这些月球出现在木星附近,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伽利略也能诉诸他的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及其与这些月球定期围绕木星运行的假定相容。伽利略的定量数据得到独立观察者的证实,包括罗马学院和罗马教皇法庭的观察者的观测,他们是哥白尼理论的反对者。更有甚者,伽利略能够预测这些月球的进一步位置以及月相和月蚀的发生,这些也被他自己及独立观察者确认,这些由斯蒂尔曼·德赖克(stillman drake, 1978, pp.175-176, 236-237)记录在案。
望远镜观测的真实性很快被伽利略同时代人接受,他们是有能力的观察者,甚至也被起初反对他的人接受。确实,有些观察者始终不能辨认这些月球,但我认为这并不比詹姆斯·塞尔伯(james thurber,1933, pp.101-103)不能通过显微镜辨认植物细胞结构更为重要。伽利略论证他对木星月球望远镜观察的真实性的力量在于他的主张能够经得住一系列实践的、客观的检验。虽然他的论证也许并非绝对定论性的,但比对其他主张(例如说他的观测是望远镜产生的幻觉或人为产物)能够做的任何论证都无比地强有力。3. 观察事实是客观的,但也是可错的试图从我们已经提出的批评中挽救关于可观察事实的强主张可遵循下列路线进行。如果观察陈述能够直接接受感觉检验,并经受住这些检验,它就构成值得形成科学基础一部分的事实。这里的直接是要把握这样的观念:观察陈述的正确性应该接受种种常规客观程序的检验,而无需观察者方面精巧的主观判断。对检验的强调使观察陈述的辩护具有主动、公共的性质。在这个方面,也许我们可以把握由观察可靠地确立事实的观念。毕竟,只有沉湎于某种嗜好的哲学家才会愿意花费时间去怀疑,像米表读数那样的事情能够在很小误差范围内靠仔细利用视觉来可靠确定。
在前一段提出的可观察事实概念需要付出一些小的代价。这个代价是,可观察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错的,可接受修改。如果一个陈述够得上成为可观察事实,因为它通过迄今为止能够向它提出的所有检验,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能经受住因知识和技术的进展而成为可能的新型检验。我们已经遇到两个重要的观察陈述的例子,它们根据充分的理由被接受为事实,但是鉴于新的进展最终被摈弃:地球是静止的和火星和金星的外观大小在每年运行篇三: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一、阅读书目:
书名:《科学管理原理》
作者:[美]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出版发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二、出版背景: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于1911年,这一时期美国工业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然而,在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缺乏有效管理大工业企业的方法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雇佣者与雇员之间的矛盾激化,“磨洋工”现象普遍发生,生产率增长缓慢,生产效率低下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之后,泰勒总结出了科学管理的原理。
三、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精要:
泰勒认为,雇佣者和雇员的利益是联在一起的,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雇佣者实现最大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的富裕。泰勒对“磨洋工”现象的分析简单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工人中流传着一种谬论:如果每个人或每台机器产出的物质产品增加了,那么最终
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第二,当前的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个工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必然要“磨洋
工”;
第三,各行各业几乎仍在普遍采用效率低下的经验工作法,从而导致工人浪费了其大部分
的劳作。
要消除“磨洋工”现象,就必须提高雇员的“积极性”(作者认为此处的“积极性”表示每个工人竭尽全力以其最辛勤的工作和全部的传统知识、技能、智慧以及其良好的意愿。),而泰勒发现,即使是当时通用的“积极性加激励”这种公认的最佳管理模式也难以实现,真正能赢得这种“积极性”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在这种模式下,全部问题都是由工人根据个人经验去完成,管理者对这些问题的进程缺乏监督能力和控制能力;另外,这种模式并没有触及管理的本质,即管理的科学化,制度上的缺陷使之成为必然。
泰勒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后提出了比“积极性加激励”更有效的模式,即科学管理,并且归纳出四条原则:
第一,使管理形成一门科学,让科学知识代替旧有的经验知识,让科学方法代替经验
工作法;
第二,管理人员科学地选择工人并对其进行培训、教育; 第三,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合作,以保证所有工作都按照已制订的科
学原则来进行;
第四,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几乎是均分的,管理人员与执行人员应承担各自的责任。
为了说明科学管理完全适用于从最初级的到最错综复杂的所有类别的工作,并证明
其能产生比积极性加激励管理更巨大的作用,作者从手头掌握的几千个例证中挑出了几个典型的例证,其中包括“生铁搬运实验”、“铲挖实验”、“砌砖实验”、“检验钢珠实验”、“金属切割实验”等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不同的实验。
四、读书心得:
在当时的背景下,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原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大的财富。显然这样的目的在今天仍然是企业的最主要目的,因此,即使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中的很多思想仍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磨洋工”的问题,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印象比较深的是,大一暑假,我在西湖旁边一家酒店做短期兼职,任务是清扫客房,报酬按小时数计。当时自己就是典型的“磨洋工”表现,因为是计时制,而且酒店也不会因为你工作勤恳而付给额外报酬,所以我总是会故意地拖延时间,除非有人来监督的时候,才会按正常能力工作,一旦有机会,就会让自己休息。另外一件事,给某饮料公司拆箱放广告标签,当时我们是一群人工作的,我起初很卖力,想早点做完自己应该做的那份,然后休息。可是突然旁边的人对我说,干嘛这么卖力,你做完了还是要帮其他人做,而且如果大家都很早做完,上面肯定会派我们完成其他任务,工资又不会增加??回想起这些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100多年前存在的普遍现象,直到今天还能在大大小小的管理问题中瞥见它的影子。而此类问题的本质,用四个字来概括,便是“劳资对立”,资方要利润,劳方要劳动消耗补偿,任何一方的增加都会损害另外一方的利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利益是不能统一的,正如泰勒所说的: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雇佣者实现最大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的富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利用科学管理的原理,将工作标准化,管理着承担制定任务的责任,采取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的工资制度,在最大化地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要保证雇员的利益,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一味地把目光放在引进先进设备、研发创新产品等提高硬实力上面,而忽视了内部高效管理的软实力。这不得不让我想起科学管理这一伟大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我忽然发现,我们似乎在重复着100多年前的人家走过的歧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资源总是有限的,提高生产效率正是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的保障。如果顾此而失彼,我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粗制滥造”。我想这可能也是科学管理思想在今天仍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科学管理思想在我国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尤其是在制造业中,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效率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例如刺激性报酬的工资奖金制,制定定额,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工人付额外的奖金刺激其生产积极性;又例如标准化原理,每个工人都负责产品生产的其中一部分,而非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成若干个细小,标准,单一的动作,采用单一的工具,能减少工人们转换动作,工具所花的时间,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没那么高,他们只需掌握一种技能,一种工具就能投入生产。计划与执行职能分开。现代组织绝大部分都已经实现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组织内有专门负责管理而不负责生产的人。可以看出,科学管理原理在今天仍然闪耀着它的光芒。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当时的科学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不能从更高层次的需求上满足工人,没有合理的晋升机制,工人们都只关注自身的利益等。然而一种思想提出的开始,必然不是完美无瑕的,它需要后人不断地加以完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将是开启一个新时代大门的钥匙。篇四:政治科学读书报告
读《中国政府概要》与对我国政府的认知思考 杨凤春的《中国政府概要》对中国政府的基本结构做出了清晰的界定,衡量和区分了中国政府结构中不同部分的功能和地位,重点研究和讨论了中国政府的核心构成部分,使人们能够在较高的层面上本质性认识和理解中国政府。并及时反映和评价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政府制度的最新变化。《中国政府概要》主要从横向描述我国的机构设置与政府的深层问题,从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执政党和参政党出发,全面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务院、我国监督与审判机关、地方政府,国家主席等机构的知识,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国家的机构及体制。杨凤春现任北京大学政府翻案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并著有《当代中国政府》、《中国大陆政府与政治》等,而在《中国政府概要》中,论述中国政府的诸多方面、层次的问题,如对国务院总理政治地位问题的研究等等都带有极大的启发性。
领导核心与精英理论的体现
在第二章的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中,他提出强调革命家和领袖的作用,由于我国历史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强调在战争年代的职业革命家和领袖在党的组织、政治中的重要性是共产党的特色之一,符合中国特色的特点。这就提出了精英在政治中的作用,这里尤其是政治精英,毛泽东是政治精英的代表之一,具备富有经验、威信、人格魅力的素质,有了成为领导的素质,最终使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充分体现了早期精英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是对精英影响社会发展的又一验证。同时,在精英理论体现中,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着政治的性质。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这些理论证明了邓小平关于的“领导核心与领导集体”的理论,我国一直都是坚持这个领导核心理论,服从中央最高层的领导与决策,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服从领袖与领导核心的决定,使我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国务院的政治地位与权力问题
在书中提出关于国务院的的政治地位确定问题,宪法只是规定了国务院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没有其他相关的法律具体、明确地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怎样具体方式和渠道来使国务院成为它的执行机关,提出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务院之间的执行与决策未落实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澄清,观点特别的鲜明。
国务院的职能与权力内容提出我国一个鲜明的特殊制度,即国务院总理实行总理负责制,并且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这样,国务院是一个非选举程序产生的国家机构,类似于内阁制,但是其实质性并没有脱离选举制度与民主集中制度,国家主席是通过选举产生,则总理是间接选举产生,都赋予了国务院的特殊性与重要职能。总理与主席的直接关联,相对削弱了总理的政治地位,并有使总理具有更强的政治地位,同时并解释了在人民代表制度下经常发生的行政权大于立法权的根本原因,指出了我国当前的制度问题。国务院可以说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神经中枢,机构更是分工细致与数量繁多,这些都保证这国家的正常运行,并且中国人民银行直接隶属于国务院,调节汇率与调控经济,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行政立法的相关规定与职能,保证政府高效地运行与维护人民的利益。经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国务院的各项知识都不在神秘与困惑。
聚焦地方政府改革——行政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在将我国从职能型政府转型到服务性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书中主要指出国家只是有原则性要求,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时,1 改变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现象,使政企分开,成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与大力精简机构,消减公务开支等目的,这些措施都是针对我国当前的政府现状提出的,旨在促进“小政府、大社会”设置模式的形成,书中还举了深圳、海南等具体政府的改革措施,更加的具有说服力与借鉴意义。
就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首先需要了解我国政府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弊端,而在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中,应该促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与升级,从职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同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要正确处理权力配置与机构设置的内在联系。行政机构是行政权力的具体承担者,所以在—级政府内部,究竟应当设置哪些机构、多少机构,应当赋予各类机构何种地位和权限,都主要由各个机构的权力来配置。在法律上明确行政权力,推动行政问责制,例如在出现重大事故需要人来承担行政失职的责任,更加强调政府的责任意识。行政体制改革是在适应我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行的,要使政府为国家的发展而服务,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能力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政府改革主题——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
在读完杨凤春的《中国政府概要》与他的几篇访谈,我们看到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开述职有利于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和科学决策。并且将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一个政府的民主化程度,要看其行政民主化的发展状况和公民直接参与行政的程度。真正的公共行政是以公众的知情权为前提,以参与为主导,以监督为保障。政府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信息公开,才能有效提升民众对政府管理的认同程度,扩大民众的参与度,增加政府与民众行为取向的一致性,真正做到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如果没有信息公开,公民的行政参与也仅是一句空话
政府信息公开是实行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有力措施与保证,更是实现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政清廉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对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增强公民参政能力,参与行政监督体制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对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官员转变官员的执政理念,执行群众路线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是杨凤春在接受人民网论坛记者访谈提出来的,充分展现他对完善我国政府职能的独特见解,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监督政府引导舆论,使政府执政的透明化与科学化,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政府的政务公开与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都是在推动国家政府执政的公开、透明,做到真正的对人民负责,提升政府的形象。
我国政府机构还有许多的制度需要完善与健全,关于国家主席的职权中宣布权的规定,主席有公布法律的权利,没有否定法律的权利,但是,法律未经主席公布却不能生效,这些规定都不免存在缺陷,同时,国家主席是作为一个国家机构存在的,但是很长时间主席是一个人代表这一个机构,必然存在许多的弊端,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的。读了《中国政府概要》之后,使自己对国家政府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在对以前困惑的行政区域的层级问题,现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还会查阅一些关于政治研究的相关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并且发现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
学号:08070121 行政管理081 籍洪亮 2篇五: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书报告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书报告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作者查尔莫斯介绍的关于科学哲学的一本书,因此,作者研究的不是科学的具体内容,而是从哲学的视角将“科学”直接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研究。作者在书中介绍了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大家,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还介绍了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哲学的最新发展。
对于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近代科学产生最先是哥白尼(copernicus, 1473-1543),提出日心说。然后从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再到牛顿(newton, 1642-1727),建立牛顿力学,这样近代科学开始形成。后来有培根的经验论,归纳法;笛卡儿的理性论,演绎法;.伏尔泰的普及牛顿力学,启蒙运动;康德的哲学反思;孔德,马赫的实证主义,经验论,启发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建。再后来出现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证伪原则和拉卡托斯的精致的证伪主义,总得来说,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大致七种主要观点或派别,它们分别是归纳主义、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历史主义、实用主义、唯物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查尔莫斯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对这些观点一一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每种观点的缺陷给予了评论。
全书除序和导言外共有12个章节,前三章介绍“归纳主义”及归纳问题;四至六章介绍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科学观并对其局限性和错误性一一做出批判;第7章和第8章的主要集中于介绍托尔卡斯和库恩对科学的理解,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推崇科学应该有作为结构的理论;第9章作者提出了三种对科学知识性质问题的研究方法,说明客观的研究方法才是正确的,并指出库恩理论的不一致性,指出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最后3章(包括激进工具主义或多元实在论,作者在指导人们一步步认识真正的科学是什么时,依旧采用批判性的手法,对比了不同的主义对科学的认识观,并竭力阐述区分一些概念上的混淆,在第12章中,作者提到了认识论的无政府状态持有者。在《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中,作者举了很多有趣的,通俗易懂的例子,比如在说到可证伪性是理论的标准中,举了几个简单断言的例子.它们在所指的意义上是可证伪的。1星期三从来不下雨。2所有的物质受热都膨胀。
3在靠近地球表面的地方松手将重物(如一块砖)放开,如果不被阻挡,就垂直下落。4当光线从平面镜上反射时,它的人射角与反射角相等。断言(1)是可证伪的,因为观察到有一个星期三下雨就能被证伪。断言(2)是可证伪的。它能被大意是这样的观察陈述证伪:某一种物质x,在时间t,受热益膨胀。接近冰点的水就能证明(2)为伪。(l)和(2)都是可证伪的,并且是假的。断言(3)和(4)据我所知也许是真的,虽然如此,它们在所指的意义上是可证伪的。一块砖被松手放开时往上“掉”,在逻辑上是可能的。断言“砖”松手放开时往上“掉”,并无逻辑上的矛盾,虽然也许这类陈述从来没有被观察所支持过。断言(4)是可证伪的,因为光线射向镜面的人射角是斜角时可以设想,以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反射出去。如果反射定律是正确的,这就永远不会发生,但是假如发生,也无逻辑上的矛盾。(3)和(4)都是可证伪的,即使它们也许是真的。
读完这本书后,由于作者的对于科学的观点是贯穿在他对现代观点的批判和选择性接受的基础上的,所以还未形成像现代观那样系统集中的形式。总结作者对科学性质的观点如下:1.应该把理论当作某种有结构的整体来描述;2.对科学知识性质问题的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客观的研究法,“客观”与“真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3.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实验方法并不是始终都存在的;科学的实践没有主体;4.科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是相对自由的。
其实科学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虽然我们很多人都想知道,但很少人能知道它。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理解和掌握现阶段的科学。我倾向于认为科学就是用实验的方式(包括理论)思考、理解未知
世界的过程,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是与权威、逻辑、直觉相对的一种方法,一旦我们知道了之后,就可以不必再问为什么了。了解科学,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与其它生命共同在自然界生存的方式,从而使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现在我自己对于科学是什么的回答是“一个人通过客观的研究方法,在他/她所在的常规科学体系中进行解决难题的工作。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常规科学体系的不足,这个人通过一定理论依据和自己的判断甚至顶住巨大的反对之声,在科学实践中建立新的理论,更接近与真理的理论的过程。而他/她的理论是科学史中很小的一部分,且不一定会马上被证实是正确的,也不一定在时间跨度上符合更接近于真理的规则,但这个理论比上一个理论有进步之处。”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认识论的无政府状态的观点,此观点持有人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如宗教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选择,他提倡把科学和国家分开以允许发展科学以外的东西。他认为不管科学实践者是享乐主义者还是别的,喜欢还是不喜欢它,科学可以有种种结果。他的观点是典型的激进观点,可以作为反面观点加深对科学的理解。通过这本书,我领悟到,一定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既要继承最新的科学成果,亦要勇于批判不正确的观点。学会“否定”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做研究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在权威面前的认知倾向总是以“肯定”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或许经常提醒自己批判、否定,更有助于我们反思、重构理论、知识和现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待任何一项实验,都要持一颗冷静理性的态度与批判的性思维。不能妄下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因为我们人类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重视实验结论,忽视实验条件,其实实验结论都是在控制了无关变量之后得出来的,若不加以辨识就照办乱套,这就给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四篇: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课程报告 220120238 一. 课程开设背景
二. “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科技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改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居功至伟,它使人类从野蛮变得文明,增强了人们适应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人与人之间距离变短,时至今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已经不能想像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电器、互联网络、汽车、医疗、能源、农业种植等,科技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已经如此紧密得与这个世界进行关联,人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
这个世界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而科技的进步需要科学的方法做支持,重视科技必须重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规律和章法,无论我们是从事行政管理,或是程序编写,还是三维动画制作,也可能从事财务管理,新闻记者等,我们都有其方法做指导。像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作为潜心学问的学者,要想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掌握合适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科技有多么重要,科学的方法就有多么重要。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结底是方法的探索。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科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在划时代的科学理论诞生时,集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在科学方法的形成和进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和牛顿,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奠基者。他们在构筑经
典力学的巍峨大厦时,成功地使数学与实验、假设与验证、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诸方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中蕴涵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独到的维度或视角。
世界观是在谈世界是什么,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主要在谈“怎么办”的问题,科学方法论则是方法论的一种,它是科技哲学的范畴,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观,科学法则,科学方法论主要在讨论人们用什么方式、方法观察科学现象和解决科学领域的问题,它是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科学方法论如同哲学是对所有学科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指导各学科知识的运用,科学方法论是指导各类科学运用不同的具体方法完成科学实践的重要学科。
三. “科学方法论”的几个重要问题 1.科学是什么?
什么是科学?科学社会学者孔德认为,科学应该同时具备三个性质:自然一致、因果联系和可重复。它认为所有被认为是科学的知识,都应该具备这三种特性。但我们认为这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在谈论科学,并不确切和全面。
吴冲龙教授在“科学方法论问题”讲座中详细讲解科学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同学深入认识什么是科学。他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如四大发明,讨论中国历史上是否有科学。吴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是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行为和结果,它具有思辨性,并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直至对可能存在的新世界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我们的祖先对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但古代中国人并不知道其原理,也没有尝试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无论是著名的四大发明,还是郭守敬的天文观测仪器,张衡的地动仪,都只能称为技术,在本质上都是“手段、技巧,是主观思维和操作能力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系统”,而非系统的、规范的、认识事物本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今天的多数
中外学者都认为,在中国古代领先于西方只是在技术应用的领域,而科学研究则远落后于西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不存在“科学”。科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实用科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等。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结归纳。2.如何选择科学的问题? 在历经一个月的讲座中,几乎所有的老师,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或是从事社会科学,无论是从事能源研究、还是生物学、或者是地质灾害的研究,老师们都谈到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领域的问题,已经八十高龄的赵鹏大院士在讲座中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调选择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发现问题是起点,如何发现,作为一个研究者,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有些科学问题,很多都是假问题,没有研究意义;比如《论哲学家对自然科学家的引导》这一问题,实际上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是平行工作的,它们不存在谁引导谁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假问题;还有许多研究心理学的学者,研究六岁儿童的运算能力等,都是过于肤浅或者没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德华研究员在一次学术会议提出这样的观点,在选择研究问题时,第一个方面是要找到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多阅读文献寻找。如某学者测定一个物种的代谢特征的季节变化,发现了一些规律,如(啮齿动物)冬季产热能力增加,夏季产热能力降低等,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那么科学问题就有: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哪些
生理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还是没有?)?哪个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你认为食物的因素重要,那么是食物中的哪种营养成分导致的?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还是蛋白质含量?发现食物有影响,那么很容易就会产生类似:光照周期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环境温度是否有影响?有哪些影响?„ „那么到底做哪个?选择其中哪个问题作为研究问题? 发现科学问题后,要确定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这里边要问几个问题:这个科学问题重要吗?有意义吗?怎么个重要法?有什么重要意义?在科学(学科领域)上有什么贡献?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上有哪些启示?有应用价值(前景)吗?如果有,有哪些? 作为教师和科学工作者,我们经常被家人和朋友问到一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研究的?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如果你能拍着胸脯,满怀信心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让听的人有无限的兴趣,参与到该问题的讨论,大概这就是对人们有价值的和有兴趣的问题。如果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后,对方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又低下头读自己手里的书(报纸),说明你的研究问题还需要重新加以思考。对于自然科学,如地球科学领域,地质灾害的问题、新能源、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都是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对于社会科学,如人们的健康、长寿、食品安全、旅游文化、教育、房产经济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综合来说,在选择科学问题时,阅读和思考是发现科学问题的途径,自己的兴趣、人们的关注和需求是衡量问题价值和意义的基本标准。在《科学方法论》的讲座老师中,殷坤龙教授选择滑坡灾害的预测研究、以及对水库库岸滑坡与涌浪灾害的研究,唐辉明教授的《水库滑坡演化进程多维诊断与稳定性研究》等这些研究课题的选择,对我们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3.如何展开和深入科学问题研究?
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展对该问题的研究,即研究方法的问题。综合来讲,按照概念内涵的深度和广度,科学研究的方法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例如:地质学中通过古生物化石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方法。第二层次是各门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法、科学抽象法、逻辑方法、数学推导、资源预测和评估方法等。第三层次是篇二:《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
学号:22002154 姓名:秦跃群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04.12.对地球信息科学的认识
----以地理息系统应用为例
地球信息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传输网络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以及信息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科学体系,是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交叉和融合,是地球科学的一门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虽然其理论与方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学科体系有待完善,但它已得到国内外科技界的普遍关注。近10年来,为了加强对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系统调控和协调发展,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以之作为全球变化研究与区域规划、管理与决策分析的现代化科技手段。
一、地球信息科学(1)作为一个现代的科学术语,地球信息科学的出现还不到10年。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人们对其的认识又有多重含义,并出现了许多相类似但又不相同的科学名词,如地球信息技术、地球信息机理、图像测量学、图像信息、地理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等。这些新的科学名词的出现,都与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数字通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发展密切相关。
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使得现代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首先,现代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统一性”,“综合性”表现在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日益要求多学科、多部门之间的攻关协作,“统一性”则表现在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既需要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又需要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导;其次,现代地球科学问题既强调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固体地球系统、流体地球系统和生物地球系统的过程,以揭示全球变化规律,又强调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由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等各相态物质相互作用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的区域系统的研究,以揭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因持网(internet)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成化技术系统,为解决区域范围更广、复杂性更高的现代地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
术保证;同时,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深广,最终促使了“地球信息科学”的产生。
(2)地球信息是地球系统内部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一种运动状态和方式。因此,地球信息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于地球系统运动规律的认识,它是人类保育地球系统的基础。地球信息所覆盖的空间范围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其中在地球表层上的地理信息是地球信息的基础信息。正是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关联性起到了连接地质信息、海洋信息和大气信息的作用,使得地质信息、海洋信息和大气信息得以通过地理信息而组合成为地球信息;而有关地理信息的处理技术——数据获取、存储、空间分析和信息查询则为地球信息的模拟、分析和预测奠定了基础。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管理局(nasa),曾在《地球系统科学》报告中指出:认识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致力于数据和信息的管理,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是其中心问题。因此,从地球系统科学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地理信息技术体系发展的框架。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获取地球观测数据以后,完成从“分析和解释” 到“概念化和数值模拟”,再到“预测和验证”的转换。由此实现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工作。
(3)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的交叉和融合,是地球科学的一门新兴的重要分支科学;同时,地球信息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其中,“地球信息机理”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球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地球信息科学的本质是从信息流的角度来揭示地球系统发生、发展及其演化规律,从而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宏观调控。
二、地球信息技术
地球信息技术包括:地球数据获取技术、地球信息模拟分析技术与地球信息传播技术。地球数据获取技术:用于从外部世界获得记录地球性质和状态的地球数据。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地球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覆盖全球的监测运行系统,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地球数据的主要技术手段。
地球信息模拟分析技术:用以将地理数据转化为地球信息,包括地球空间信
息的加工、再生以及获得有关某一地球空间问题解决的目的、计划和策略信息,可分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获取、存贮、查询、模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通用地理信息技术,它汇集来自多方面的数据,按照地理空间框架进行数据管理、查询与检索,通过地球信息模拟和分析软件包进行地球信息的加工、再生,为空间辅助决策的分析打下基础。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直接面向地球科学的问题领域,它的任务是在地理信息系统有关地球空间信息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产生人类行动的目的、计划和策略信息。因此,决策分析过程和其前面的信息处理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信息处理是决策的准备和基础,决策分析是信息处理的目的和结果。
地球信息传播技术:用以实施空间数据的传递和信息的传播。地图既是地理信息载体,又是传播媒体,尤其是电子地图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地图功能,使得纸质地图更侧重于结果的表达,而将多种信息的存贮交给电子地图。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地球信息的交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表达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而不再仅仅是模拟符号;信息交换的网络化与实时性,促进了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三、地球信息科学的方法论
在现代科学理论体系中,信息、控制和系统是三个具有时代特征意义并且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重要科学概念。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结合导致了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重大突破,促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来源于地球系统的数据流进行空间信息分析,而将数据流转换为信息流(目标信息);它实质上完成了对于地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即实现了对于这个复杂地球系统的认识过程。空间决策系统通过对来源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流进行空间决策分析,而将信息流转换为知识流(目的、计划和策略信息流);它实质上模拟了对于地球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模拟了对于这个复杂地球系统的调控过程;而策略、方案实施则将知识流转化为真正可供操作的调节和控制行为。
地球信息科学的方法论表明,认识、分析地球系统和对于地球系统调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统一的连贯的过程:认识是调控的基础,调控是认识的目的;认识越深刻,调控就越成功,而调控越成功就会使认识进一步深化。而
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决策系统实质上表现了人类对于客观世界认知能力的能动性。
四、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实例
地球信息科学产生与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将为地球科学问题的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指导与支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尤其是矿资源)的可供性与保障程度。发现与寻找新的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其基础是预测,而预测的关键问题是地学领域内各学科专家们对地质、遥感、物探、化探中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控矿信息,进行处理、解释、提取和综合分析的结果。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获取、存贮、查询、模拟和分析资源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地学数据的通用信息技术,它提高了我们处理和分析大量有关地球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数据的能力,为我们由客观世界到信息世界的认识、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空前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就目前来说,建立一个完全自动化的预测系统是不现实的,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地质勘查现代化的工具是可能的,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
我们曾偿试以地学信息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新疆伊吾地区进行定量找矿预测,选定成矿远景区,并进行野外验证,收到了一定了成效果。1.信息处理方法 1)遥感数据的处理
多波段遥感图像信息特征中除可见光波谱部分外,许多波段的信息特征位于人肉眼光敏区以外,如红外、微波图像信息等。这类图像揭示了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地物信息特征,大大增加了鉴别地物属性特征的信息量。因此,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有效提取成矿信息,尤其是提取那些微弱的矿化信息,通过地质解译、分析构造形迹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和应力状态,不但真实、客观,而且克服了常规地质方法有时由于点线观测的局限性,大大开拓视野,获得连续、系统、大量的信息特征,有助于将破裂系统与区域构造变形乃至地质建造等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与客观实际相吻合的结论。
首先,对tm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主要对图像进行大气校正,并通过与同比例尺地形图找同名点进行几何校正,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7个波段tm图像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7个波段方差大小,再根据各波段信息统计分篇三: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 科学方法论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硕士
日期: 2013 年 11 月 11 日 评 语
注:
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当代发展的困境与其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是在阅读科学方法论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总结而来,主要为读书报告,文中的主要科学论点均援引自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关键字:科学方法论;发展史;困境;现实意义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
依据古登(gutting.g)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科学方法论描述为“处于科学的成功追求背 [1]后的所有普遍而系统地可表达的程序”。同时,我们将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归结为三个层面: [2]哲学层面 ,科学家层面 ,科学实践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层面。其中哲学层面的基本特征是基
于普遍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之上的方法论追问,科学家层面的基本特征是根据具体科学问题所进行的,同时局限于科学家群体内部的方法论争论,而科学实践层面的特征是根据科学实践的具体历史以及社会特征而对科学方法所进行的一种描述。这种变化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逐步而来的,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1,古希腊科学方法论的起源
早在古希腊时,哲学家们便已经开始了科学本质与来源的讨论与争辩。泰勒斯说“概括是科学的起源”[3],问题识我们该如何去概括。这里哲学家们分成了两个派别。
其一是唯理论,唯理论所持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的知识需要依赖人类的智力中的理性或直觉或理念的洞见才能获致。其中,数学总是知识的理想形式。最早的唯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试图对数学知识的可能性提供一种解释 ,这种思想根源于毕达哥拉斯 [2]。唯理论的表述试图说明存在着一种独立于物理事物之外的另一类事物,例如:给予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通过这个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平行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显然不是我们能够通过直接观察而得到,而是通过现实观察之外的理性思考得到的。而它又真实存在,并不以物理事物的形式存在,更像是一种理念式的,而又能被人接受的真实推论。虽然并不真实存在,但却可以确实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理念在柏拉图看来 ,能够求得对事物的解释、能够洞察理想事物的属性 ,从而获取关于实在事物的知识。
其二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论,其两大核心是:科学在起源上是经验的;科学在内容上是必然的[1]。这一观点与唯理论是完全相反的,认为科学的最终根源不是神圣的权威、人类的想象或者思辨的推理,而是我们对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明白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如何导出极其重要的智力判断,这就造成了经验论最大的弊端,也成为了人们后来进行科学方法论反思的根源。2,近代科学方法论的革命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时间到了近现代,争论的主脚换成了笛卡尔与弗朗西斯?培根。笛卡尔坚持并发展了唯理论,其关于科学方法论的两个核心主张是::第一,用理念概念取代了本体的理性直觉,也就是“科学的根据不是外在本体的不可靠的智力版本,而是确实认识到了它自身的内容。”[1]第二,丢弃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主张一种新型的数学推理,那就是以连续思维去把握秩序的“演绎法”。从这种观点可以得出科学是从问题或者待证明的事物中能直觉到的东西出发所进行的演绎这种结论。事实上,唯理论的演绎只能揭示前提中所包藏的结论,除非另有一个综合真理已被知道,否则它就不能建立综合真理。对
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康德的给出的答案是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即力证存在综合的先天真理。康德在先天真理理论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但其本质只支持一般数学和牛顿经典力学的范畴,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展其根基也不再牢固了。
弗朗西斯的观点则更倾向于经验论,提出一种“应该如何根据经验数据创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案。这种观点的表述表明科学家是不断的搜集基本材料,再加上自身经验来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这里就忽略了数学分析与推理,即只有经验科学,而非数学才是知识的理想形式。培根的经验论经洛克、休谟获得进一步地发展。洛克的经验论坚守这一条原则:一切概念,即使是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都经由经验进入我们的思维。他基本上是不加批判就接受了归纳法,并把它视为一切经验知识的有用工具,认为思维中的东西没有不是先在感觉中的。休谟更是坚持一种更为彻底的经验论,最终走向了不可知论。3,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20世纪诞生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逻辑经验主义建立其科学方法论的支点。在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这种推翻了经典力学的新科学彻底摧毁了先前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关于科学必然性探究的所有努力。科学的必然性只不过存在于用来阐述定律的数学程式中,以及公理与定理之间的演绎关系中,这种新认识既为科学的理论化提供了依据,同时又限制了科学的理论化[2]。逻辑经验主义所面对的基本方法论问题是,如何使得作为知识的不变主体的科学具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逻辑经验主义的答案是建立科学观察事实和它们的理论解释之间的明确区分,并同时提出了还原语句的逻辑技巧来提炼科学陈述里的可观察的本质。
逻辑经验主义的相关主张后来遭到了蒯因等人的批判,其中蒯因提出了逻辑经验主义的两大教条:一是分析和综合的区分,二是还原论。而历史主义学派领袖库恩更是拒绝接受逻辑经验主义者根据先验的哲学原理去阐述科学方法论的策略[2]。4,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起源于19世纪后期。代表人物是马赫和迪昂,历史主义以历史为基础,借助科学编年史学来思考科学,从而对逻辑经验主义提出了挑战。库恩反对逻辑经验主义中认为科学理性都可以还原为任何一组显而易见的方法论的观点,认为坚持科学理性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基于可靠信息所做出的判断之中。同时库恩提出了重要的三个概念:范式、不可通约性和革命。在库恩看来,一门成熟的科学是由单一的一种范式所支配的,范式为在 它所支配的科学内合法的工作规定了标准,它协调并指导在该范式内工作的一群常规科学家的解疑等活动。第二个概念不可通约性意味着根本就没有任何科学方法论的算法去消除相互竞争科学范式之间的歧义。而当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一致性意见拒绝现行范式而赞成另一范式时,这就导致了科学革命。
科学方法论当代发展的困境 1,对归纳逻辑的反对与辩护 20世纪以来,归纳原理对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被进一步的阐述。赖欣巴赫说:“这个原理决定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从科学中排除这个原理就等于剥夺了科学决定其理论的真伪的能力。显然,没有这个原理,科学就不再有权利将它的理论和诗人的幻想的、任意的创作区别开来了。[4] 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逻辑,波普尔首先立足于他的否证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但波普尔自身对什么是归纳都从未清晰地说明。拉卡托斯认为,归纳逻辑的原始目的是“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知识”,存在着某种归纳原则或拟归纳原理可以把“实在论的形而上学与方法论的评价、逼真性与确认性联系起来”。沃特金斯却认为拉卡托斯的归纳进步观站不住脚,认为我们无法从确认评价推进到逼真评价。他的观点显然也没有好多少。2,当代科学方法论家的自悖篇四: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 nanchang university 期末作业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论文得分:thesis of final exam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报告
教育学院
系
教育系_____ 学科教学(历史)__ 甘世先 学号:416226112049 教育心理学 ___(《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专业特长: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主要著作: 1.《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2.《教学认识论》(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4.《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5.《中小学教师保健手册》(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6.《现代教育论》(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7.《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8.《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9.《教育实验评价的研究》(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10.《发展性教学论》(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12.《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及法规文件要览》(撰写其中第五章: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13.《教学认识论》(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4.《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丛书(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已出版--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任长松:《探究式学习》;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
《现代教学论》(一、二、三卷,共136万字),(主编,本人撰写总序、后记及全书中的4章,共17余万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9、10月出版。
三、本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
第二编 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第四章 研究课题的选定 第五章 文献检索
第六章 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
第七章 教育研究的设计
第三编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第九章 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
第十章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
第十一章 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
第十二章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第四编 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第十三章 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
第十四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及评价
第十五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及其效能
教育研究的基础术语
主要参考书目
四、内容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作者裴娣娜教授的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并广泛地吸取了我国和西方教育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又广泛地吸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成果;还将数学
方法应用于教育科研,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又反映出教育研究方法的时代特点。
(一)研究的基本特征
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是经验的。教育研究是以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为特征的。(2)研究应是系统的。研究是一个过程,为了便于实施研究,使研究过程系统化将是合理的。一般划分为4~6个步骤: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研究过程是有系统的和有秩序的,但研究过程也不是死板不变的。(3)研究应是有效的。即它是基于事实或证据,也就是“能够被证明的”。(4)研究应是可靠的。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需要研究者在自身经验可能的范畴内尊重事实、尊重数据,运用已被验证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和科学(至少是合理的)的操作程序。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方法一,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护展知识;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际的问题。
方法二,基于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克莱斯万的一种定义方法,定性研究是指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指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三)理论的作用 理论是一个判断或一系列判断,用它们我们试图以系统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现象。“理论能提供一个框架,研究者以此为起点来追寻研究研究问题。理论能鉴别出最重要的因素,能为系统地、相互联系地展示研究的各个侧面提供一个准则。除了系统观点外,理论还能较好地鉴别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白点、弱点和不一致点。”
理论的另一个作用,提供一个或多个可检验的普遍性判断,并在实践和深入研究中使用这些判断。
(四)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研究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其间,时有重叠和变化。
(1)确定问题。这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问题必须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
(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之前,一切测量的手段都必须明确。必须对资料进行集中、编码并为分析做准备。
(3)分析资料。对资料的总结、加工并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
(4)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需要解释、结合、洞察等,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五)研究问题的选择。
研究问题不是在朝夕间便确定下来的。它是一个需要研究者对可能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通过不断的思考,以及与他人探讨方能确定的过程。问题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再确定。有时问题会扩展,有时被精炼。
(六)查阅文献过程。
查阅文献过程,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
1、信息是从哪里发现的?
2、在信息找到后,我们应做什么?
3、是什么构成信息?
查阅文献的意义:
1、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
2、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做了哪些工作;
3、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4、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5、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6、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
五、读后感:
裴娣娜教授所著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成书于1993年7月,此本书完整系统的向我们阐释了教育科学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了解到教育研究的三个基本组成: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估。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教育研究的五个基本方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理论与实际,中国与西方的结合,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不仅叫人学到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学到了现代化科学方法。是一本很实用的教育科研用书。
在书的开始,作者就指出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他们特殊领域的研究,而且,为使别人了解他们,应加入研究的行列”。“教育研究工作者应始终将合乎要求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然而,如果研究未能尽善尽美,研究者也不必灰心,因为完美无缺的研究似乎还未曾有过。”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的专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开展篇五:卢梭《论科学与艺术》读书报告
科学艺术的复兴与启蒙时代的反思精神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读书报告
《论科学与艺术》一书,源自于卢梭应第戎学院而写的一篇征文文章。当时正处于十八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启蒙运动的推进使欧洲进入了理性时代。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是: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净化德性?卢梭偶然在《法兰西信使报》看到后,激动不已,写下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论科学与艺术》。这部作品是卢梭的成名作,在卢梭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由何兆武先生所译,2007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封面为灰蓝色的中译本。《论科学与艺术》一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卢梭提出“随着科学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1] 的观点,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也即文明的发展败坏了德行,导致了人性异化及社会整体风气的败坏,并援引了大量历史史实作为论证依据,结合种种假设层层推证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卢梭进一步考察了科学和艺术本身,认为由人类智识所产生的一切,甚至道德哲学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以此作为出发点,卢梭认为科学和艺术也同样都是从罪恶中诞生而来。在第二部分中,卢梭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对于人民优美的审美力和判断力形成起到了消极作用,教条衍文代替了对于知识及常识的内化与表达,同样不利于人性的自然发展。两个部分从不同层面回答了“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净化德性”这一论题。歌德曾言:“伏尔泰代表了旧世界的终点,而卢梭则是新世界的开端。” [2] 而俄国赫尔岑则更为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3] 在启蒙主义运动时代,具有进步思想的人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热烈追求思想解放和个人自由。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新时代人民高举的两大旗帜,也是人们对抗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最有力的武器。与此同时,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杰出科学成果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推动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科学与启蒙相辅相成。正如哲学家卡西勒所言:“当自然科学的成就重新描绘了宇宙图景、当科学方法论成为一种信念时,理性才独立于宗教启示,奠定了神圣的权威。科学在启蒙思想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几乎是无限的威力”。[4] 当等众多启蒙学者都认为人类社会文明将会顺此趋势逐步发展不断向更高文明递进,并坚信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必然会带给全社会莫大的福祉时,卢梭并不这么认为。卢梭痛斥这种文明,他言:“身体的需要乃是社会的基础,精神需要则是社会的装饰。政府与法律为人民集体提供了安全与福祉;而科学、文学和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也许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了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看来人们本来就是为了自由而生的,——文明使他们喜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并且使他们成为了人们所谓的文明民族”。[5] 这种源自对科学与理性文化及人类整体文明的深刻反思与关照体现了卢梭对于现阶段社会整体精神状态及未来社会有可能“礼崩乐坏”的隐隐担忧。卢梭这种大破大立式的观点较为激进,招致了时人的不满,不少同时代的学者及思想家将卢梭斥之为“启蒙的敌人”,或因为对其学说观点的误解,而将其视为“反启蒙”一类人物。然而,无论哪一种评价,都意味着卢梭具有前瞻性、深刻性的理论对其所处时代及后世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力。正如学院哲学家麦金太尔评价的这样:“他有意使自
己与整个启蒙运动的倾向相对立,并且部分地参与,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除了休谟和康德,他不可比拟地高处于18世纪任何其他著述家之上。我们看一看启蒙运动的典型著述家和卢梭对自由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就可以最好地说明卢梭的重要性。” [6] 卢梭在提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不利于净化德性” [5]后,按照自己的社会理想勾勒出一个有着太古时代气息的淳朴的伊甸园,这个伊甸园与老子《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卢梭恳求上帝请上帝将人民从他们祖先的那些知识与致命的艺术里面解救出来,并赐还给无知、无辜和贫穷于人民,因为卢梭认为奢侈必然导致风尚的解体,进而引起趣味的腐化,而教育毫无意义,只能虚饰精神,腐蚀判断,使公民遗漏责任感。唯有无知、无辜和贫穷才会使人民真正感到幸福。卢梭的这种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
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7] 的社会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卢梭认为有学识者“以他们那些致命的诡辩武装起自己以后,就在摇撼着信仰的基础并在毁灭德性了。他们鄙夷地嘲笑祖国、宗教这些古老的字眼,并且把他们的才智和哲学都用于毁灭和玷污人间一切神圣的事物。” [5] 因而希望通过远离科学与艺术而使人民社会达到最原始的状态,这与老子所倡导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及“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7] 的社会及个人状态相吻合。二者皆以“自然”对抗“文明”,并希冀借由远离科学与艺术使个人智识与社会构建皆复归于最原始淳朴的状态。在某种意义层面上,《论科学与艺术》与《道德经》可以互做注脚,参照阅读。然而,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书中也曾提到出自普罗塔克《伦语》的一则古老神话寓言,在寓言中,向火跑去要拥抱火的萨提尔象征不配接近科学的普通大众,他的形象隐喻着常人学习科学与艺术只会为其所伤,只有真正具有天才特征的极少数人才能够在科学与艺术领域有所深造并超越前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卢梭在启蒙思潮中反思科学和艺术,既认识到了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局限性,也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他们存在的合理性。《论科学与艺术》作为卢梭的处女作,蕴含着其日后全部学说的开端,他的科学艺术观又在其全部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8 世纪的启蒙时代,卢梭的科学与艺术观迥异于以伏尔泰为首的主流启蒙学者而显得独树一帜。其“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不利于净化德性”的哲学论断是基于对法国乃至于整个欧洲的社会文明现状的反思,具有非同一般的洞察力与前瞻性,并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哲学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其不媚俗,勇于反思与批判的精神也同样深深影响着同时代及后世的学人,无论是著作本身还是其伟大的人格精神,都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
第五篇:《科学外史》读书心得
《科学外史》值得一读
《科学外史》的作者江晓原,交大教授,关注他,还是去年偶然读报,2014年7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一篇文章《不要跪在科学面前》,我是一个科学唯物者,科学是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这个标题的反叛,一下子吸引了我,细读文章,不仅了解其人,更重要的是,让我对科学崇尚,有了更多层面的外延反思,包含历史、文化、政治等。2014年8月8日《解放日报》专版专访江晓原,《把科学请下神坛》,让跪在科学面前的人站起来。我由此勾起我拜读江晓原教授书籍的极大兴趣,后来时间遗忘,没有落地,今由党支部的学习活动,喜得《科学外史》一书,甚喜。
《科学外史》是作者江晓原为法国杂志《新发现》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节选的篇章,自2006年6月起至今,百余篇文章中节选的49篇精华。该书基于四个新(新知识、新发现、新观点、新趣味),促使我用了两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这在当今手机时代、网络时代、电视时代,吸引我读完一本书,最大的动力。
这本书,不是文学野史,它是一个天文学教授几十年科学研究的态度,用历史观来看科学,用文化观来看科学,用社会观来看科学,有立有驳,史料全面,论点独道。从《为什么孔子的诞辰是可以推算的》开篇,江教授谈到古代天文学、古代历法、中国四大发明、长生不老灵丹妙药、二战、外星人UFO、科幻电影、地球环境,涉及天体科学、地理学、光学、古代数学、星占学、物理学、量子力学、科学模型、生命科学、印刷术、战争学、伦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领域阐述,讲了托勒密、开普勒、牛顿、爱因斯旦、霍金等科学家的趣闻趣事。
江讲授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点及表达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大量引用历史资料、科学论据、历史背景,给读者展现一个全新视角,把科学置入一个更为宽阔的背景框架下去考察和理解,从科学史角度解析科学的认知维度。
这本书给我们一些启示,科学都带有时代的背景,历史的印迹。科学并不完全都是公正无私、人间真理,建立在保护世界气候环境下的《京都议定书》,就带有政治企图;转基因稻米的世纪争辩就带有商业企图;对未来世界科幻的电影创作绑架科学家;外星文明存在与不存在的主流认知;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挖掘;上帝是否存在:作者抛出的问题,每每都是科学与伪科学的一场实辨。一切把科学供在神坛的思维模式需要反思,一切唯心、信奉神通的思维也需要修正。了解事实真相,这才是认识科学的态度,我赞同江教授的观点,用历史、文化的多维角度认识科学。
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四书 大学》里早有精辟论述,提出教育的八大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两要素是讲科学,“格物”即研究客观世界,“致知”即认识客观世界;中间三要素“诚意、正心、修身”,讲的是做人,人文精神;后面三要素:“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达到的目的。
正如书中所说: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在各种生活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基本命题。科学研究物,人文研究人的价值。而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平衡,无疑有助于个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全面发展。
克隆人技术是科学,但当人们的伦理道德体系还没有做好准备时,科技就应该等待;人体换脑技术是科学,但换完以后“你还是你”在当今还没有结论。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指出,今天,文化向技术投降,技术君临天下,操控了一切,他担心这将是文化的末日。事实上,科学是用来做事的工具,人文是用来指导我们做人的,工具怎么能比人重要呢?中国科学院曾在《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明确指出,我们应“避免把科学技术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要用法律、伦理来规范科学。”
江教授反思科学,科学本应是纯真的,科学家不会从它的知识理论中获利。比如牛顿没有从万有引力理论中获利,爱因斯坦也没有从相对论中获利。但是今天,每一个科学技术的成果都迫切想要和专利挂钩。所以今天突飞猛进发展的技术都是能挣钱的技术,不挣钱的技术就没有人做。
这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本书,2013“中国好书”、2014年第13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13度中国影响力图书、2013年第二届科普类风云图书等荣誉;读过之后有一种冲动,我要一一推荐给身边的人,读读该书,认识大背景下的科学,如何使用科学。
张申,201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