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投资调研报告建议及打算
三、对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议
(一)强化领导,健全考核体系。
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区委区政府将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全区单项目标考核,严格考核奖惩,推动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把其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大事来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抓落实。完善“ 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市场化运作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加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工程投入。牢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健全规范核准制和备案制,逐步实施并联审批,切实增强企业投资活力。
(二)科学谋划,狠抓项目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开工条件是刻不容缓的。相关各部门一定要精心谋划,集思广益,收集信息,搞好市场调查和项目咨询工作,透彻地分析本地优势,广泛听取意见,努力争取在9月中旬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同时加大跟踪力度,促使广安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加油加气站、冠新电子等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谋划一批对本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大、效益好、能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步伐。区级领导定期深入重点项目建设工地进行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掌握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针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专题办公会。区级相关部门要实行定期督导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倒排工期、全力保证工程进度,努力促进投资增长。下半年,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快推进西部牛仔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玛瑙城国际度假酒店、流杯滩大桥、泰德玻璃三期等20个重大在建项目进度,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发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千方百计做好项目储备。有关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切实解决掌握项目动态滞后、渠道不畅的问题。做好各类项目的定期整理、定期分析、定期研究、定期上报的动态管理工作。注重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认真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等。做好项目储备,增强投资后劲,强化项目开发意识,精心谋划一批重点项目。
(三)落实政策,优化投资结构。
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同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要继续贯彻中央部署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切实加强对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争取中省投资支持,坚持把扩大投资需求、调整投资结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投资政策逐步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要更加侧重投资结构优化、投资体制改革、投资环境优化、投资活力的激发等,充分释放中长期我区投资的巨大潜力,逐步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的问题。要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明确投资重点,合理划分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解决当前投资领域的资源浪费与产能过剩问题,实现投资活动的有序进行。
(四)积极争取,强化要素保障。
吃透中省政策,把握资金投向,加大争取力度,加强沟通衔接。按照省重大项目要求,下半年,力争将广安西部牛仔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广安红色文化影视城纳入省重点项目盘子,缓解土地压力;力争广安区渠江堤防工程白塔卡口段、亭子口水库广安灌区工程、龙滩水库、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大寨学校等20余个项目挤进中省规划盘子,早日下达资金计划,缓解资金压力。相关单位应经常深入建设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切实加强煤、电、气等能源调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加大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力度,力争建设用地指标2000亩以上;建立低产低效项目退出机制,清理收回企业闲置土地,优先保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
需要;加强银企对接,努力为企业融资搭桥铺路,推介融资项目,引导银行机构早投多投快投,为建设项目排忧解难,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我区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转变投资管理方式,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第二篇:规划投资调研报告
关于地区工业企业如何做好项目专项
资金申报的调研报告
根据今年“地委扩大会议”确定工业经济目标要求,地区经信委杨克林副主任、史红副主任带队,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企业等方式,与各县(市)经信委、园区及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换意见,广泛收集信息,进而梳理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任务
全年计划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7亿元,较上年增长18%。
二、调研内容
1、项目专项资金申报情况;
截止目前,地区共上报国家技改项目、自治区技术改造导向计划、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项目等5个专项资金申报项目。
2、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今年上报地区工业企业重点续建、新建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277亿元,年内实现竣工投产的项目共19个,完成总投资17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9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193亿元,2012计划投资103亿元,续建项目中年内投产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160亿元,完成投资83亿元。今年新建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84亿元,2012计划投资30亿元。新建项目中年内投产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市)工业企业对项目的申报及报表的报送态度都不积极,没有专门业务人员,导致项目报送延迟或数据错误;国家、自治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各类扶持资金,每年每一个专项资金都有几十个企业去申报争取,可以说企业申报专项资金是众人过独木桥,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分析其原因不外乎有三点:一是申报材料包装欠佳,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未请专业人员做资料,导致申报材料格式不规范,内容不精;二是没有充分地理解扶持资金的申报关键点,项目闪光点没有凸现出来;三是企业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认识不高,掌握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如果企业要想避免非项目自身原因导致的落选,提高申请专项扶持资金的成功率,尽可能多的争取到国家或自治区的专项扶持资金,企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对国家、自治区支持专项计划、政策与配套资金的申请办法、时间、申报材料的编写、注意事项、申报流程及申报要领等有一个较全面的宏观了解。这些可以通过自治区经信委的网站或直接到相关业务科室与有关人员交谈,去了解和把握。
第二,做好前期必要的准备工作。一要全面详细了解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优劣势和发展潜力,分析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把企业内在价值展示出来;二是注重公司无形资产的累积,譬如专利证书、商标、著作权;科技成果鉴定报告;申请科技进步奖;良好企业信用等
级等,这些报告或证书都可以作为申报项目的旁证材料,有的甚至是项目要求不可缺少的附件。
第三,需要有高质量地申报材料。根据国家、自治区政策扶持计划项目的要求,准备真实、准确、严谨、高质量的申报材料,使其能展示出该公司的技术、实力等方面的优势,使评审专家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其关注点,并能充分的理解、正确把握企业的申报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点。
第四,按照规定程序提交申请材料后,开始进入审核程序。企业需要主动与有关主管部门的人员接触、沟通,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第五,需要有熟知业务的专业人员。企业在申报项目及报送项目报表时,需有熟知业务的专职人员进行项目的申报和填写,以便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后期的跟踪都能够准确化、一体化。
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做到上面几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国家、自治区专项扶持资金所涉及到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要有专业知识和背景。因此企业在申报国家、自治区专项扶持资金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指定业务负责人或 得到专家的指导、专业机构的策划等。与专家随时沟通,解决项目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实际操作工作,直到申报的成功,这对于中小企业申报专项扶持资金来说,尤其重要。
规划与投资科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调研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推出的一系列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全县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开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区域结构和行业结构逐步改善。
一、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04个,完成42.74亿元。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38.22亿元,增长12.23%;农村投资4.52亿元。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56个。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169个,完成48.18亿元。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40.26亿元,增长5.3%;农村投资7.92亿元。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33个。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04个,完成42.74亿元。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38.22亿元,增长12.23%;农村投资4.52亿元。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56个。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161个,完成55.98亿元。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50.03亿元,增长25.6%;农村投资5.95亿元,增长20.7%。全县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项目47个。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4.63亿元,其中:住宅3.99亿元。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14个,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城镇投资67.45亿元,增长22.8%;农村投资7.19亿元,增长20.9%。
2、应当关注的几个具体问题。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但在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较大
近年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在高位运行,投资率不断攀高,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突破20%。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依然突出。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项目建设用地紧张、配套资金不足、资金筹措难度大,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此外,节能减排的压力和征地、拆迁难度加大,也在客观上对投资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2)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虽然近年来我县一直比较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当前的投入情况看,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的任务仍然较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产投资规模偏弱,二产投资偏重于传统行业,三产投资增速还需进一步加快;二是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速较慢,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增长较快;三是外延扩张式的新建项目投资比重偏高,反映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内涵型投资比重较低;四是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仍显不足。
二、“十二五”投资发展环境和形势及做好投资工作的措施
1、“十二五”投资发展环境和形势
“十二五”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将进行新一轮调整,国内形势也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复杂多变因素依然较多,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从我县发展情况看,经过全县上下长期的艰苦奋斗,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
新的历史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县固有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后发优势将集中迸发。一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将得到质的飞跃和提高。大屯水库、建德水库、德商高速、临武高速、省道318线改造升级、运河郑口大桥、建设3条110Kv线路及2座变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将相继建成,支撑我县经济突破发展、加速发展的条件更加稳固;二是投资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显著增强。企业成长势头良好,投资仍将持续保持较大强度。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应对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期。
2、做好投资工作的措施
扩大投资规模,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十二五”投资目标的全面完成,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与市场化程度,鼓励多元化投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
(1)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分类指导。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要改进决策程序,重大项目要向社会公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用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投资效果。
(2)加强规划引导作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注重发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的指导作用,通过健全项目储备库等方式,做好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全面衔接,“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建立“建设一批、储
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做实做足项目储备。相关部门要从战略规划中策划项目,从产业链中寻找项目,从国家和省级部门挖掘项目。
(3)加强要素投放管理,优先配置重点领域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采取不同要素配置政策,坚持土地、信贷资金跟着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走,引导要素合理流动,提高要素生产率;强化土地指标优先用于新城、新市镇等重点区域内的重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加强闲置土地清理,逾期未开发无偿收回;推行建设项目集约用地标准,制定各类项目用地定额标准、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进一步加强政府资金或政府资源的投放管理,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要素投入。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合新城、新市镇建设、重大项目安排、要素配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快实施一批利于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不断做大增量。
三、1、2011年1-8月份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2、实现投量、投速、投向、投效的有机统一
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扩大融资规模,激活民间
资本,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强化重大规划项目建设。谋划重大项目库,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以项目建设推动规划落实。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重大项目保障机制,对纳入省市重点建设计划的项目,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优先安排,并积极争取土地政策和上级资金扶持。强化全方位服务,创造优良环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激活民间投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管理,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完善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建设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基地、公共技术、信息化、管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六大服务平台。
优化投资结构。牢固树立以投入促转型的理念,着力新上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项目,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引导投资进一步向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节水、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
第四篇:财政投资评审调研报告
财政投资评审调研报告
商城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于2006年6月成立,我县的投资评审中心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财政局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制度建设、扩大评审规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这一核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显着成效。
至2007年开展工作至今,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编制、审核及监管的工程项目涉及建筑安装、道路与桥梁、供电与供水设施、市政工程、园林绿化、亮化工程、水利工程、土地整改项目工程、环保工程、文物建设维修以及设备安装等各类工程项目
截止2011年底,投资评审中心累计完成审核项目260个,送审金额59669万元,审定金额44919万元,审减金额14750万元。完成编制项目57个,编制金额21969万元。2010年4月以商政文【2010】48号文对投资评审中心通令嘉奖,且2010年4月在全县机关作风评选中荣获“先进股室”,2010年2月荣获省财政厅授予“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3月荣获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10月被信阳市“双争”组委会评选为“市青年文明号”。
商城县财政收入增长空间小,财政自给能力低,是“吃饭财政”和“要饭财政”。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城市改革发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以及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长需求巨大,财政成为“强势中的弱势、都市里的村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发展”困扰着县乡政府,财政工作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面临诸多挑战与考验。同时随着财政转移支付和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种专项补助资金逐年增加,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财政资金,使之产生乘法效应,成为理财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专项资金中基本建设性支出规模越来越大,预算编制缺乏评审,很难编细编实,建设单位很难管深管细管好,由于基本建设支出透明度低、可变因素多、技术含量高,容易形成管理漏洞,承包方高估冒算、虚报冒领现象时有发生。
原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说过:“评审中心是全新的机构,评审工作是全新的事业,任务艰巨。”商城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更是如此。由于是新的机构,新的事业,无模式可循,无经验可鉴,更肩负县委、县政府重任,评审中心初期的工作是艰难的,压力是巨大的,评审中心所面临的项目涉及多种行业,自2007年6月开展工作至今,涉及建筑安装、道路与桥梁、供电与供水设施、市政工程、园林绿化、路灯亮化工程、水利工程、土地整改、文物建设维修以及设备安装等各类工程项目,为商城工业、旅游等经济发展,拉大商城县城框架,加快商城县城发展,配合县“六城联创”等重点工作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投资评审工作效能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于2011年年底专门听取投资评审工作汇报,局党总支多次强调投资评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投资评审工作,不断扩大规模,不断规范管理,不断拓宽评审人员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敢打能胜、作风过硬的评审专业人才队伍,是搞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可靠保证。目前,投资评审中心在岗人员11人,在编4人,长期外聘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造价师1人,会计师2人,二级建造师1人,造价员9人。针对我县投资评审领域不断拓展,评审人员数量少、专业单一,业务量大的困难,评审中心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交流借鉴其他地区评审方法,定期组织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
狠抓工作作风和廉洁从政建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科学评审、公正评审、依法评审、廉洁评审,着力打造一支认真负责、埋头苦干、业务精通、廉洁奉公、充满活力的工作团队。
2、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基础保证,投资评审中心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先后以县政府名义制定印发了商政【2007】16号文《商城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商政【2009】2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商政【2007】21号文《商城县关于加强财政增收节支管理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凡是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实行财政评审,确保政府投资安全有效,努力建设效益财政,确立了财政投资评审在政府投资评审项目资金审核监督上的权威地位,严格遵循“先评审、后批复”,“先评审、后预算”,“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拨款”的评审原则,规范评审行为,提升评审质量,奠定了投资评审的基础平台。
??为进一步完善投资评审业务流程,结合我县评审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商城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资料移交表》,《评审处理笺》,《工程评审定案表》,《送审资料承诺书》以及《现场勘查记录表》等一系列投资评审工作管理办法,极大的提高了评审效率,规范了财政投资评审行为,强化了内部控制。
3、坚持创新方式方法,促进投资评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在商城县开展以来,制度从无到有,业务从小到大,力量从一人到一支队伍,既要有科学的方法,又要结合实际,通过四年多来开拓性的工作,摸索出一套适应我县财政投资监管的评审工作机制。
(1)加大对项目建设期间施工现场监控
在审查工程图纸、招标文件编制、评审或制定标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对评审项目进行实地现场勘测跟踪,现场核对,对隐蔽工程根据施工流程提前介入,精确核实工程量,对于隐蔽工程变更以及非本区域主材价格变动部分施工单位必须及时通知评审中心、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同时到场共同核实、论证,否则,项目决算时均不予采纳。
(2)推行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是规范政府投资工程招标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围标、串标等非法手段预谋中标的行为,防止投标人联合哄抬投标报价,有效地控制政府投资工程“三超”现象,同时从根本上杜绝了,以合法的方式,将政府投资工程在招标阶段就突破计划规模。
(3)成立“专家库”监督复查制
为加强投资评审工作深入性、科学性、公正性、透明性,在县纪委、交通局以及建设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专家成立“专家库”,“专家库”在年末评审工作结束时,对本所有评审项目中随机抽取30%的已完成评审报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项目评审的依据、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工程量及定额套用是否准确等,以体现评审工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经得起考验。
(4)借助中介力量,多种评审模式
借助地方相关造价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力量进行复杂项目的评审,由评审中心派专业人员对中介的评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对评审结果进行复核。
(5)重大疑难项目实行多部门联合评审方式
对评审项目中遇到重大疑难、涉及金额较大或一些技术上复杂,政策上不易把握的项目,由政府牵头,组织多部门单位相关的技术人员与财政评审人员共同联合评审。
(6)坚持推行“每周评审例会”制
为提升评审工作质量,提高评审工作效率,每周一召开评审工作总结会,总结分析上周评审工作概况,安排本周工作计划,不断总结工作方式,及时查缺补漏。
(7)对外聘评审人员的激励机制
通过多方面绩效考评,加强对聘用人员的管理。从完成工作数量、评审质量、劳动纪律、廉洁从政等方面进行考核,并确定奖励浮动薪金。从而提高聘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评审质量和速度,稳定了评审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
4、当前我县投资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表现在,一是财政投资评审宣传力度不够,由于财政投资评审属新生机构,社会知名度不高,普遍存在项目单位对我们的工作程序和要求不清楚,经常有抵触不配合现象发生,直接影响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深化,二是我县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任务与评审人员力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我县逐年加大财政投资,各类新型项目错综复杂,与现有投资评审人员专业单一,人员短缺不成比例,随着评审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将影响评审中心及时完成评审任务。
根据财政评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投资评审的影响力,不断拓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领域。二是定期组织评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或聘请行业软件工程师来中心进行跨行业软件操作培训。三是继续不断招聘专业人才,充实评审队伍,建立一支与当前工作业务量相匹配的评审队伍。
第五篇:城区固定资产投资调研报告
纵观前三季度,临港新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前高后低”走势,中央宏观调控的效应逐步显现。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1-9月,临港新城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8亿元,占计划的54.3%。其中,临港集团投入最多,占总投入的42.9%,完成全年计划的81.2%;芦潮港镇完成4.4亿元,提前完成计划目标;万祥镇、同盛物流超额完成节点目标,分别完成计划的85.6%和76.3%。
综合各方面完成情况,临港新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9月,基础设项目投资27.5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4.9%,完成计划的33.5%。主城区一期临港大道、世纪塘加高加固、口岸查验区、北岛水流环工程基本竣工;深水港芦潮辅助区、铁路中心站及配套工程、芦潮港西侧滩涂圈围工程等项目完成节点目标;两港大道延伸段、Y5道路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
2、产业集聚高地雏形显现
1-9月,重点产业项目投资30.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9.0%,完成计划的60%。一批事关临港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正在进入高峰期。其中电气重型装备、沪东造船、中集制造、磁悬浮项目等项目均超额完成节点目标,临港普洛斯一期、瓦锡兰和礼才物流顺利运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集装箱制造服务项目动工。
3、功能性开发加快推进
1-9月,社会事业及功能性项目投资7.8亿元,完成计划的94.8%。主城区展示服务中心、临港产业区管理中心等首批标志性功能建筑投入使用,嘴主题公园建成开园;海事大学建设加紧推进,部分建筑完成结构施工,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中国航海博物馆完成桩基,正进行局部除水与土方开挖。
4、房产开发以安置房为主
1-9月,临港新城地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9亿元,其中临港四镇完成动、拆迁安置房投资13.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0.9%。其中,万祥镇完成投资3.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0.7%;泥城镇完成投资5.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4.0%;芦潮港镇完成投资2.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26.1%;书院镇完成投资1.9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7.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亿元,占第二季度完成额的53.4%,投资额度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1、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投入力度仍显不足
1-9月,临港地区基础设施项目与产业项目共实现投入58.2亿元,仅完成投资计划的43.6%,由此造成了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与全年145亿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2、动迁建设进度仍需加快推进
1-9月,临港四镇动迁安置房投资13.5亿元,距离全年计划33.0 亿元有较大距离。由于前期准备不足以及安置房建设亏损和部分费用归属等问题,各镇的三期房建设还未开工,不仅影响到临港地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也影响到明年实现现房安置的总体目标。
三、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的工作建议
1、加大对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的管理力度
对已开工的重点项目, 项目的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节点要求,抢时间、抓进度,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对未开工的重点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解决项目规划、手续办理等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促进其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同时,加快推进项目的技术储备工作,把储备项目与实施项目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抓紧做好已列入计划的项目预可、工可、初步设计的评审、审批,做好投融资等准备工作,以保证投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加快动迁安置房建设
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置”的原则,积极破解制约动迁和安置的各种矛盾。临港四镇要从大局出发,克服资金等困难,抓紧开展三期土地招投标的工作,全面实施三期房的建设。(来源: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