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的批评艺术
教育的批评艺术
孝昌县花西中学朱剑武
今年暑期,我有幸听了韩老师的课,她讲的课题是《直面教育新问题,智慧化解寻对策》,她讲得很透彻,也很切合实际。好多案例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遇到这样的教育教学案例,我们也曾经彷徨过,苦恼过。听了她的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也给了我不少启发。其中讲到批评的艺术《批评也绿色》我深有同感,其精髓就是“先跟后带”。即跟学生沟通或交流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我所教的是一所农村初中,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我从1998年大学毕业到现在,每年都是班主任,期间经历了对80后、90后、00后的教育。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孩子的新麻烦是越来越多,新问题是层出不穷,有时候真让我们忙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有时候明明是为了学生好,可他们却并不领情,明明是好意,他们却并不买账,搞得我们头都大了。那么究竟问题是出在了哪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看来我们是该好好反省一下了。现在的学生不比以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继续用老的一套方法来教育这些新时代的孩子,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知道,教育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提高。我们每个人也知道,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任然是当今
教育的主流,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录取还是以分数为准绳,在高、中考指挥棒的指示下,老师不得不逼着孩子去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个体的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不愿学习,老师逼着去学,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若不能解决好,就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那些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我们老师用得最多的就是批评教育,如何批评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且能够起到好的效果,也就成了我们老师都很关心的话题了。
我们在决定批评问题学生之前,有必要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
一、我们是否有必要用批评的口气来对待学生?
我认为能不用批评的话尽量不要用,如果你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不是很了解,我们老师单方面只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自认为是为了学生好,结果学生不一定买账。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她因为一次作业没有做,科任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声色俱厉地问她为什么不做作业,全班同学都做了,又苦口婆心劝她要好好学习,给她讲读书的好处,哪知道她并不领情,淡淡地说:“我就是不写你的作业”。科任老师就狠狠地把她批评了一顿,没想到这下可坏了,该生把头一扭,流着泪大声吼道:“我不读了,总该可以了吧。”随后冲出了办公室。搞得这位老师慌慌张张跑来找我,他跟我简单介绍了刚才的情况,嘴里还不断地说,现在的这些孩子,真是搞不懂,又没说她什么坏话,火气还不小,这书真的是没法教了。后来我了解到,该生的爸妈正在闹离婚,她这几天心情很不好,尤其感觉爸爸一点都不关心自己,她曾经跟她爸爸说过赌气话,下次考试我一个字都不写,科科交白卷,气死你。她爸爸却说,管你考多少分,反正学费我给你交了,想不想学那是你的事,我可管不了。女孩彻底失望了,本以为这样可以要挟父亲,没想到爸爸还是不为所动,她感觉自己好孤单,好无助,于是也没心思做作业,今天又被老师批评,正好借坡下驴,干脆不读算了。跟她交流时,我先是站在她的角度,对她的遭遇我也表示同情和理解,后来又帮她分析她的思想问题,最后,她终于还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同意回到教室好好学习。在这个案例当中,我用到的方法就是先跟后带。
二、我们是否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来考虑他们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乐羊子外出求学,七年未归,婆媳相依为命,家境贫穷。一日,婆婆嘴馋,竟偷杀了邻居家的鸡。乐妻知情后,并未发火,当婆婆把香喷喷的鸡端上桌时,她却不动筷子。婆婆忙问缘故,她伤心地说:“媳妇无能,没能侍候好婆婆,使得饭桌上有了不是自家的鸡。”听完媳妇的话,婆婆羞愧不已,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做出偷偷摸摸的事。乐妻只言片语,巧妙地绕过矛盾,就让婆婆自愧自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线教师,仔细推敲,其中的道理不无启示。
批评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促使其认识错误并改正提高,而不是打击和压制,迫使对方顺从和屈服。我们有的老师往往会犯
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老师,不是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来考虑他们的问题,而是以一种强硬的态度和姿态,对犯错误的同学,严加斥责,打其锐气、挫其傲气,结果挨批学生口服心不服,批评效果适得其反。殊不知,“批”与“评”是截然不同的两方面,只批不评或者只评不批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尽量少用“批”,要以关怀疏导和启发自觉的“评”为主,使批评渐入心田,促其自悟。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鲜花和掌声,喜欢听表扬与鼓励,很少有人愿意受到批评和指责,一般情况下,如果方法不当,即使是善意的、正确的批评也会变成矛盾的导火索。现在,有不少老师就不会正确运用批评的手段,对学生往往是步步紧逼,不留有任何回旋余地,使得批评气氛十分紧张,火药味太浓,结果使学生有话不敢说、不愿说,也死不认错,非要把老师弄得焦头烂额、威严扫地为快。乐妻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化解矛盾的做法告诫我们:退不是妥协退让,而是以退为进,叩其心灵,促其反省。因此,要学会退让,慎重运用批评,讲究策略和艺术,要预先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思想状况摸准,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心里话,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冒然的一批到底。因为,一句有力的批评胜过十句武断的指责。
故事中婆婆犯了错误,乐妻并没有怒形于色,也没有横加斥责,却从反面告诉婆婆没有照顾好她,尽怀尊重、孝敬之意,给
足了婆婆的台阶,防止了矛盾的产生。这种欲抑先扬的简单开场白定下了谈话的基本基调,使得婆婆非常易于接受。其实,乐妻这种“欲擒故纵”式的批评,表面上没有任何指责之意,尽是自责之言,实则比正面批评更具杀伤力和实效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老师往往因为暴风疾雨、直截了当的批评,未能把握好分寸,伤了学生自尊,造成紧张局面,进而影响了工作。批评本是常事,如果因批评而激化矛盾,产生隔阂,这是得不偿失的。作为老师,不妨象乐妻一样,换种角度去批评,换句话说,就是先进行自我批评,这样,不但让受批评者乐于接受,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有效果,其实质还是先跟后带。
三、我们的语言行为是否掺杂了自己的非正常情绪?
如果我们带着情绪去批评孩子,肯定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学生的身上,十有八九会把事情搞砸。所以,当我们自身带有情绪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批评孩子。
四、我们这样做是在解决问题呢?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
我记得上大学时一位体育老师曾经这样说,上课时,我是老子,你是孙子,我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下课了,我们是兄弟、朋友,当时我们都默认了。时至今日,这样的老师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如果老师们也如我的那位体育老师这样想,总觉得老师天生的就有一种优越感,不管是什么情况,学生就应该听老师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世易时移,我们的心态也应有所改变,如果你
在批评学生时更多的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现在的学生是不会买你的帐的。
总之,我们只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形成共鸣,赢得他们的信任,解读他们的心路历程。批评时注意“先跟后带”,要学会以退为进,叩其心灵,促其反省,这样的批评往往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就一定能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篇: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教育批评
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
科学的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批评教育孩子也一样。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妈妈批评我就是泼妇骂大街!”
一个女孩儿忍着眼泪,嘴唇颤抖地跟我说,声音低沉压抑,愤怒下面是掩藏不住的悲伤。
这是个单亲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偶尔会见到爸爸,还不能让妈妈知道。
孩子说当年还小,父母以为自己不懂,其实什么都知道,爸爸妈妈总是吵架,虽然大多数会背着她,但是她都知道。后来爸爸离开了家,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住在姥姥家,也挺开心。
上小学了,回去和妈妈一起住,从那时候起就是在妈妈的各种不满中长大。女孩儿说自己和妈妈完全是两种人,妈妈为人古板,脾气急躁,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对,就是一顿批评指责,有时候是误会,也不听解释。自己的性子有点儿慢,但是并不内向,在学校和同学老师都有话说,在家里很少和妈妈说话,因为言多必失,教训惨重。
既然解释会让妈妈更生气,索性就听着,然后妈妈会更生气,说她态度不端正,明显是在消极抵抗。刚想回答,妈妈一大串连珠炮一样的问题砸了过来,根本没办法说话。
平静一些之后,女孩儿说妈妈的批评很多时候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接
受那种批评的方法,竟然使用那么恶毒的词语,就像自己不是她亲生的而是仇人一样。小时候不太懂,只知道害怕,后来渐渐明白了,越来越觉得妈妈很粗俗,甚至很恶心。
知道妈妈很辛苦,为了自己一直也没有再婚,而爸爸已经有了别的孩子,但是这个不能抵消妈妈谩骂一样的批评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所以从初三开始,她就开始“反抗”,从顶嘴、摔东西到离家出走,偶尔妈妈气极的时候会动手,自己也开始还手。
可是每一次这样强烈的冲突发生之后,女孩儿都很痛苦,甚至想到结束生命。她觉得不应该那样对妈妈,但是更怨恨妈妈那样对待自己,本来是相依为命的两个人,来不及相爱,只剩下相杀。
这个孩子来找我的时候接近崩溃,哭到痛彻心扉,压抑了太久,找到一个出口,终于跟着泪水倾泻出来。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单亲家庭,妈妈太过孤单和苦恼而情绪不稳定,才折磨孩子。这可不一定,很多结构完整的家庭,亲子之间也一样的“势不两立”“剑拔弩张”。无外乎是父母对孩子的想法或者做法很恼火,认为做得不对,给以批评教育,但是方法有问题,孩子不接受。
别说十几岁的孩子,几岁大的孩子如果不接受父母的批评,抵抗和顶撞起来,也是能量巨大。每当这种时候,父母多少都会感受到很伤自尊,要么发更大的脾气,要么自己生闷气,甚至后悔生了这个孩子。
批评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适当的批评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心理学家对于如何批评才有效,做了很多研究。
其实没有谁爱听批评,即使真是犯了错。除非错得太大,后果过于严重,犯错的人太自责,为了缓解自责感,所以才恨不得被大骂一顿。
批评之所以受到抵触,与“面子”密切相关,也就是自尊心。孩子只要有了自我意识,慢慢就会有自尊心,而且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强。
心理学家将“面子”分成两种:“积极的面子”和“消极的面子”。
“积极的面子”是希望与周围其他的人保持联系、获得肯定;“消极的面子”是指可以自主决定,不受别人干涉。
也就是说,被批评之所以让人不舒服,一方面是感觉到别人对自己不满意,另一方面是自己的自由被干涉。
孩子们小的时候,自由意志没有那么强,因为安全感的需要,很担心父母对自己不满,所以容易承认错误,但是改正的能力不够高。长大以后,更渴望自由,也更独立,会逐渐不愿意被批评。
批评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1.公开的批评:直接指出错误,毫不含糊说出错误在哪里,不顾及对方任何“面子”。
比如陈述错误事实、命令、警告和威胁、辱骂等等,这类批评的强度最大。
2.不公开的批评:说着看似无关的事,轻松或者幽默,但是在传递批评,不伤害“面子”。
比如使用反语,“你把我的手表摔坏了太好了,真是省得我自己摔了。”
或者运用一些暗示的方法提醒孩子做得不好,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乱扔东西,爸爸很严肃地去捡起来放到垃圾桶。
3.积极的批评:批评的过程中强调双方的亲密关系以及合作立场,保护
了安全感。
比如严肃地询问没有先指向错误结果而是原因,“你能跟我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吗?”。
或者以幽默轻松的方式指出问题;告诉孩子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等等。
4.消极的批评:是温和的批评,保护孩子选择的自由。
比如不提事件本身,询问对方的想法,“你可以不这样做吗?”
帮助孩子找理由,“你认为你是在帮助他,其实他不需要你做这个。”
表达自己的感受:“你的行为很令我失望”。
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正常的“面子需求”,这样的批评更容易被接受。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们,大人也一样。
关于如何批评孩子才更有效,总结几个注意事项:
1.慎用公开批评。
批评教育孩子要看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有些严重的错误,必须使用公开的批评,比如品行方面的问题。但是最好使用陈述事实这样的方法,命令和警告也可以,威胁和谩骂是破坏性的批评,容易引起反作用,不能使用,比如文章开头提及的女孩儿,她妈妈一直运用的就是最糟糕的公开批评,无论大错小错。
2.批评要有充分依据。
孩子是自己生养的,但不是私有财产,不能想说就说,想批就批。有些父母对孩子缺乏信任,捕风捉影,这样会大大消减父母的威信,导致之后的家庭教育失败。
3.要允许孩子解释。
针对原因的询问比针对结果的询问,更能实现批评教育的有效性。
“你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能先说说为什么吗?”
了解原因的过程,其实是在告诉孩子,这个错误并没有破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4.给孩子做必要的解释。
孩子年纪小、经验不足或者考虑不周到的时候,犯下错误,劈头盖脸批评会令其感觉委屈,从而拒绝承认错误,所以批评教育的时候要做必要的解释,告诉孩子这个错误的严重性,然后再批评教育。
5.批评之后要有关心和鼓励。
孩子犯错,父母很生气,即使是运用了理性克制的方法,也会给孩子带来消极情绪,导致“积极的面子”或者“消极的面子”受损,所以必须要提供“售后服务”。
批评孩子之后,找一个时间谈谈,讲明父母的批评对事不对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知道错了而且改正就是好孩子。
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错误,对很快改正的孩子还要表示肯定和感谢。
家庭教育的智慧无处不在。
到底怎样做才是合适的、有效的?
除了要多看书学习,了解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是孩子,做了那样一件错事,父母怎样处理自己改正的可能性最大?答案往往就是有效的策略。
再一次重申,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改正错误,成长得更好,要保护的是孩子的“面子”。
批评不是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宣泄不满和愤怒。
关于批评教育孩子犯错误的十一条建议
1.孩子是可以批评的。正确的批评,不仅不会打击孩子,反而是他成长的好机会。那些“批评会扼杀天性,使孩子失去信心”的说法,并不可信。
2.孩子犯错时,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一心急,张口就把教育,变成了情绪宣泄和对孩子的训斥。除了让孩子畏惧,起不到任何教育的目的。
3.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所以千万不要出现“三岁看老”“你以后也就这样了”类似的话。它的潜台词是“你无法变好,我也管不了你”,这其实是家长在逃避教育的责任。
4.批评时,一定要告诉孩子错在了什么地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只有被明确地告知,才有改正的可能。
5.最有效的批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和规则。比如,“吃太多零食对牙齿不好,个子也会长得慢”。这可能会让你陷入和孩子一轮又一轮的解释中,但现在多花时间解释,总比将来花更多时间批评要好。
6.批评要具体化,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到其他事情。最忌讳父母翻旧账。泛化的批评会让批评失焦,无法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反而会激起他的反感。
7.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你就是个自制力差的孩子”“你就是好吃懒做”......它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真的有缺陷,从而放弃自身成长。
8.批评一定不能止于批评,最好能指出孩子的某种优点,并给予适当
鼓励,这会增加他改正错误的信心。
9.仅仅告诉孩子怎么做是不够的,更要手把手的亲自教他如何改正。这个共同改正的过程,比批评更重要。
10.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馈,这个反馈要及时、准确。孩子犯错了,立刻指出让他改正;孩子更正了,及时表扬他的努力。
11.最后切记:千万不能体罚,一次也不能。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
第三篇:浅谈艺术
浅谈艺术
我是一名医学生,每当说到这里,大学以前的同学都肯定我有超强的记忆力。是的,毋庸置疑,在医学院,栖息在拥挤的砖头书之中,唯有记忆力才能让你看起来拥有生命力。当谈到艺术,对我来说似乎遥不可及,我的思维是那么的固步自封,没有如那草原般,海洋般的视野与思维。即便如此,我也想走进艺术,感受它的呼吸,它的蠢蠢欲动的生命。看它如何施展魔术。我选择的艺术导论这门选修课,我的医学学习便不再枯燥。
首先了解一下艺术的概念,中华奇石馆馆长李文科介绍: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几何体。柏拉图曾经说过:美是难的!这个判断对古典美学来说是真确的;而对现代艺术哲学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说法加以改造,放到艺术问题上来,即:艺术是难的!面对飞速发展的艺术世界,如何界定艺术的确已成为一个问题。它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传统的对艺术的看法逐渐变得不再有效,至少可以说,变得不再那么确定了。就如同美学家费舍尔针对杜尚的《喷泉》所指出的:杜尚因此而瓦解了许多构成视觉艺术的最基本的假定。艺术发展到今天,很多艺术家已不仅仅满足于表现主义。当艺术中的表现倾向发展到极致,就是导致了形式主义思潮的涌现。所谓形式主义,是一种美学思潮,它特别强调形式在艺术中的核心作用。艺术一直发展,从未止步。对于艺术来说,永远不会有终结。
艺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精神食粮。艺术的发展也应该具备让大众普遍理解的形式,虽然这并不排除“高雅艺术”的继续发展。何为艺术?我认为能够让觉得赏心悦目的,能够感觉身心愉快,让我觉得看作品是享受的时候我就把它称之为艺术品。我觉得,艺术应该为大众服务,不为大众所承认的艺术其存在的意义是有限。不管是俗与雅,你喜欢的尽管把它称为艺术就是了。艺术因为美而存在。美是艺术的精华。在谈艺术的生活化之前或者是谈艺术的真伪之前我们暂且来了解以下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是少数人的专利,还是属于大众的??艺术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关于艺术的本质,柏拉图说过,“现实世界是理性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康德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一般来说,艺术具有形象性、主观性、审美性等特征。一般来说,广义的艺术指各种技艺。狭义的艺术则仅指精神文化中的艺术创作,即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电影以及书法、摄影等。它们都是直接脱离了功利需要而专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精神产品。
因此可以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延伸,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就艺术家而言,艺术是生命的延伸,就社会而言,艺术是文化的发展史。专业的艺术普及专业的人,大众的艺术普及大众的人。这无可厚非,就像油画和剪纸,艺术的观众也是分种类的。
艺术是自由的,艺术的本身就数一种自我的塑造。所谓庸俗与高雅之别在于艺术的取向,更是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
由此我认为,艺术的存在主要是为人类提供精神乳汁。从精神来慰藉人们的心灵。而这就要求艺术必须从“高高在上”的姿态慢慢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能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以启迪。这就意味着艺术的生活化成为了艺术的发展趋势。但是越来越多的以“圣道维护者”的名义向这种趋势发出质疑和挑战。他们认为艺术不应该被生活化,不应该被现实化。在他们眼里,生活化的艺术是纯粹的伪艺术。
而突破传统艺术价值观念和禁锢就成了一代代艺术家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20世纪初叶,法国有一位叫杜尚的画家的历史作用则被载入了艺术史。
1917年2月,他把一小便器署上“R?Mutt”(美国某卫生用品的标记)。送往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美展厅,取名为《泉》。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解释说:“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人们称此为“现成品艺术”。这一方面表明他对传统艺术形式上的嘲弄,同时也表明一种新的艺术创造途径。他另一件“现成品”代表作是在《蒙娜丽莎》印刷品上,给美丽的夫人加两撇小胡子,以表明对传统绘画的蔑视。杜尚以后,“现成品”成了创造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开始消解。因此,有的评论家把杜尚称为后现代主义的鼻祖。1964年沃霍尔“命名”布利奥牌洗衣粉为“艺术品”,也许这标志着当代艺术真正的进入了“生活化轨道”。从此,生活被拉进了“艺术”之内,或者“艺术”被“扩大”了现实生活当中。生活无处没有“艺术”,日常事务皆为“艺术作品”。
“美国式„当代艺术‟最首要、最根本的特征:任何东西都是艺术品,任何人都是艺术家”(河清 《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 广西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一版 第237页)这也许是受马塞尔-杜尚当年思想的影响吧。而进入现当代,诸如曼佐尼的大便罐头、布鲁斯当中大便的“仪式”、以及戴尔伏耶的“大便机器”,人们会发现,当艺术的日常生活化走到一个极端时,大小便也成了“艺术”。
难道艺术的生活化仅仅是如此吗?可以毫不掩饰的说,以上所谓的美国当代式艺术完全有伪艺术的嫌疑。把现实生活当中现成的物品指为艺术品我们不知可否,但是当这种艺术形式蜕化到只有借助一些诸如大小便才能引起众人目光的时候,还能说是艺术麽? 难道就是因为其有把粪便“神圣化”、“艺术化”的创意?这给普通的人们带来的是什么?愉悦?赏心悦目?
当连大小便都可以是“艺术”时,还有什么部可以成为“艺术”呢?艺术不过是一个命名的问题了:所谓的艺术家只要用手指指某一俗物,宣告此乃“艺术品”,然后得到一些无形的附和,俗物就成了“艺术品”。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马塞尔-杜尚当年的举动。在讽刺达达主义的本意下,杜尚在1917年举动却成为了典型的达达主义风格。也许我们会在看到杜尚所给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印刷品)画胡子和其八小便池送到展览会展览后,哄然一笑。但是杜尚的“玩笑”却一直存在于其一生的画作之中乃至后现代主义风格。
杜尚所“嘲笑的不只是艺术的陈旧和拘泥,而是人类认识和对待世界的狭隘和刻板,这狭隘和刻板够他拿来笑话一辈子了”(王瑞芸 《通过杜尚---艺术史论笔札》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第2页)或许是度上犀利的眼光在很早的时候就洞察出了人类世界的闹哄哄和虚伪、可怜与虚弱,并看出艺术也如人类其他活动一样,被死死地禁锢在很小的一块地方,于是勇气颠覆性的行为使人们改变对艺术的固有态度。
艺术本来没有法则,法规愚弄了我们。杜尚的小便池比文化遗产的任何其它作品都更能表现'艺术'这个词的魔力,更能证明一种相对风格史的近乎放肆的自由。这是一种不受法规约束的精神,尤其是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时。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马塞尔-杜尚这么总结。所以杜尚最好的最具震撼力和颠覆性的作品不是他的画作也不是他的“现成艺术品”,而是他的人生。从杜尚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伟大作用是利用生活本身来给我们的想象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而杜尚自己则使得他自己的生活尽可能摆脱一切现实的传统的束缚,给自己呈现了一片自由畅意的人生图景,他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艺术。
杜尚的启示和意义也就在于他通过他自己的人生向世人证明:“艺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不值得这样被我们推崇,艺术应该成为非艺术,我们应该无分别地对待人类的各种活动,这样我们就能够从自造的牢笼中走出来。”(王瑞芸 《通过杜尚---艺术史论笔札》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第19页)杜尚的非艺术观点也被诸如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吸收或推崇,而且向各个方向发展着。这就使的艺术不断地向“生活”靠拢。
作为源自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劳动的艺术,其本身就属于一种精神层次的概念或者是说观念性的东西。然后再以具体的物品加以表达,以实现人们内心关于艺术的想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艺术也有以往的只有少数人享受阶段向大众化转变,这也就意味着艺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作为精神层次的艺术,其作用也应当是为人们提供精神层次的享受。为人类提供精神层次的产品。
杜尚让艺术成为“非艺术”:让艺术逐渐的与现实生活结合,尤其是在“现成品”方面。时代让艺术真正的成为人们的精神粮食。
第四篇:团结就是艺术
团结就是艺术
铁栅栏里仰着脖子呱呱叫的五只鸭子,泥土里正在生长的几棵翠绿欲滴的大白菜,还有竹子架上挂着的一排葫芦,门口窝棚里拴着的神情威武的昆明犬……位于云南团结乡的这个农庄宁静祥和,一派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
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养鸡场,青瓦上长着草,鸡屎堆得足有一米高。如今,它在云南几位民间手艺人的修葺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村。土陶、斑铜、葫芦雕刻、制墨、雕塑等民间手艺人纷纷入驻。上世纪末,由昆明几个艺术家创建的“创库”在全国名震一时,掀起了一股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热潮。而今,当地人把这个养鸡场上建起来的艺术村称为“乡村创库”。
鸭子、白菜和工作室
初春的一个周末,我们驱车前往这个素有“昆明后花园”之称的团结乡一探究竟。远远看到一排红砖房子外挂着“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中心”、“云南民族村团结文化创意基地”两行牌匾,我们知道目的地到了。
刚下车,就看到一只黑色的绿眼小猫趴在一尊白色雕像上俯看着我们。轻轻呼唤,它旋即溜来脚边摆出乖巧的姿态,任人抚摸。感受到一种和善的欢迎,我们的心情随之变得愉快起来。
小猫盘踞的那尊雕塑,是一个盘着发髻的农家妇女牵着小女孩上街的场景,形态朴实的作品在猫咪的嬉戏中更显野趣横生。后来才知道,雕塑即出自园区里的云南当代女雕塑家王孝红之手。
园区内,12间分成两排的独栋红砖厂房并肩站立,红墙黛瓦,在蓝天的映衬下厚实而温暖,每一块斑驳的砖石上似乎都写着向宁静村野生活回归的愿望。接待我们的是山涛缘陶艺坊的女主人王俊涛,总是笑眯眯的一副天真姿态。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徐孝国和卢阳的葫芦雕刻工作室。工作室极为简陋,几排简易的木头架子,琳琅满目地摆满了一个个圆咕隆咚、色彩缤纷的葫芦,精妙之处在于艺人把雕刻和彩绘巧妙融合起来,赋予了传统葫芦新的艺术生命,而作品题材则以云南少数民族元素和佛教文化、人物、花卉、动物等为主。其中,徐孝国设计的一种别出心裁的“葫芦内胆酒壶”(即在挖空的葫芦内吹入玻璃)还申请了专利,下一步将在市场推广。
路过“隐梅堂”,悠长的琴声从里面传出来。听王俊涛说,主人自己也是斫琴师,常常自己手制古琴。而在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洪刚的“莲花仓库”斑铜创意工坊里,陈设着不少造型精美、斑花瑰丽的斑铜作品。天宝斋制墨和艾绿谷油画工作室比邻而立,走过工作室门前,空气中飘着墨香和油画原料夹糅产生的奇异香气。
参观园区的过程十分有趣。路过一处铁丝网围起来的栅栏,里面养着的几只白色鸭子,看到有人经过便仰着脖子呱呱呱叫个不停。而在路边,也随处可见园区主人们栽种的白菜、萝卜和葫芦。在王俊涛眼中,手艺人都应该有一颗匠人心和农夫心,接近土地,才能深谙自然之道打磨出尚好的作品。
粗茶淡饭土陶情
王俊涛的山涛缘陶艺坊是最早入驻园区的工作室之一。作坊门口,造型夸张的“怪鱼”、荷叶盘、半边土碗皆被镶嵌在水泥里做成浮雕墙;泥人作品则被“栽”在花盆里,盆里长出青色的小草,古朴有趣。玩陶,是王俊涛的心头之好。
作为一种曾经廉价的农村生活日用品,土碗几乎是粗茶淡饭的同义词――儿时我们曾捧着土碗大口吃饭,父辈们用陶缸储酒,外婆用陶罐装咸菜。土陶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瓷器逐步取代土陶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土陶也在我们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流转中老去,渐渐成为一种记忆里的生活。
“十多年前,我们在花鸟市场起家卖土陶制品的时候,大点的工艺品市场根本看不上这些东西,觉得没有价值。”然而,当日常的廉价日用品逐渐被赋予一些文化内涵,土陶制品的附加价值也就随之产生,再加上手艺人对作品的艺术加工,一件好的土陶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
在王俊涛眼里,民间土陶的尴尬在于时代变化让市场萎缩,加上很多土窑消失、人才匮乏,造成了高品质的土陶制品难以产生。“我先生家祖祖辈辈都是做土陶的,原先有属于自己的龙窑(即土窑)和作坊。但随着时代变迁,老人老去,窑和作坊在城市改造中被拆。”王俊涛说,龙窑和作坊消失背后,其实也是土陶制品的远去。烧制土陶必须用传统的土窑,而“可以方便使用的气窑烧出来的太干净、太完美,远没有龙窑烧出来的古朴。” 于是,她在作坊里盖起龙窑,依土法烧制作品。因做陶奉行大道至简的理念,她的许多杯盏碗碟的造型自然天成,毫不做作。
除了杯盏碗碟等生活常用器具,王俊涛也会烧制一些瓦猫,或依照民间传统面貌,或进行改良创新。瓦猫是一种最具昆明特色的工艺品,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原意是能食鬼的老虎,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这些东西都在渐渐被人遗忘,只能待在民族博物馆里。”此外,王俊涛制作的供赏玩用的泥人也别具一格。扎着牛角辫穿着对襟棉服的胖妞、滚着铁环的男孩、背着背篓的山民、茶馆里讲段子的老人……尽管人物造型不尽相同,却有着共同夸张的笑呵呵的表情,几十个泥人站在一起,俨然一幅生动的市井百态图。
“艺术村”生存样本之探
玩陶赏陶过后,午饭时分便在王俊涛的工作室里吃简单的农家菜。
饭后闲谈间,王俊涛讲起园区的由来。2012年初,她和几个民间手艺人一起到团结乡采风,看到了这片杂草丛生、荒芜已久的养鸡场。突然,有人眼前一亮:何不把它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呢!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很快,云南民族村捐赠了30万元修建围墙和大门牌坊,手艺人们又自筹资金对养鸡场进行了清理改造。经手艺人之手改造后的园子,立马大变身,充满文艺气息。
作为基地“大管家”的王俊涛,也身兼园区的财务工作。说起园区的财务收支情况,王俊涛介绍,目前“大团结”雇佣了两个“园丁”,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主要负责打理卫生、浇花种菜和喂养家畜。另外还有两位厨师,负责在厨房里做饭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吃,用餐收费标准大概在人均30元,吃的都是简单、美味的农家菜,不少菜就是园区里自己种的。“其余的开支,就是每个入驻单位凑几千块钱汇总到王俊涛这里,园区内铺水泥路、修葺屋顶、修建厕所、水电费用,统一从这里支出。”
“基地起名为‘大团结’,意思就是民间手艺人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抱团作业。”葫芦雕刻手艺人卢阳说,“民间艺人如今的生存状况就是小、散、弱。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带着作品跟着一年几次的博览会‘跑场子’,社会效益是有了,但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多。”
每逢周末,“大团结”就热闹起来。家长们带着孩子来这里学做陶艺、学葫芦雕刻,参观园区举办的各种展览,并买下称心的手艺作品,吃饭游玩后再返回昆明……“大团结”便以这样的方式运作了一年多。说起园区的未来,王俊涛坚信,“大团结”独辟蹊径地把“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融绿色产业、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为一炉的旅游项目,无疑是有前景的。
而这样“自给自足”的园区发展模式,也为时下热门的“艺术村”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第五篇:艺术考察报告
考察学习报告
文 化 艺 术 之 行
学号:10322115 姓名:陈辉翔 班级:书法教育班
提交日期:二0一二年十月 人已去,字久远:考察学习报告
【前沿】二零一二年十月八日本校开展学习考察行,八个班为八个组集体展开了外出考察学习,分为山东行:曲阜(宿两天)-泰山(宿两天)-济南(宿一天);河南行:洛阳(宿三天),包括路途全程十一天。本班一零级书法教育班十四人,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开往了第一站山东,这个文化经济的大省,切身感受下齐鲁这块大地至圣孔子文化传统,从娄底到曲阜二十来个小时可能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走的最远的一趟旅程,旅途很劳累但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带着兴奋很多同学一晚没睡,窗外越来越平坦的平原吸引着我,内心难以抑制,我激动地大喊一声:“北方我来啦!”
第一站“曲阜·三孔”
曲阜市这个城市给我们带来典型北方小城的风味。两·三层为主和灰蓝色的建筑风格,似乎诉说着她的岁月;还有夜色下平躺整洁街道的宁静,或许是气候原因街上很难见到行人。晚饭吃到了我们至北方的第一顿饭品尝着曲阜“孔家”的特色菜肴,全班十四人也难得的齐聚在一起,各自议论着自己眼中的北方。饭后坐着别具特色的黄包车围绕着孔庙·孔府转了一圈,骑车的师傅是本地人热情的给我们介绍附近的商业街·特产·景点·古玩·小工艺品,给我们明天的“三孔”之行打小了底稿,宁静的古城带给我们别样的风味。
翌日清晨,参观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庙,“孔子故宅”以及孔子后裔居住办公的宅院—孔府,游览孔子家族墓地—孔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现在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不得不提一下乾隆曾八次驾临山东留下大量乾隆御书。乾隆书法宗元人赵子昂,得其雍荣华贵之态,以颜鲁公笔法参融化之,以壮其风骨,更觉气魄不凡。兼之纸润如玉,墨凝似漆,纸墨俱佳,所谓『乌,方,光』,三妙俱得,是馆阁体的代表。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碑文的内容均为历代修庙、祭庙、告庙之类的记录。从书法上看,真草隶篆、座座不同,其中有蒙古文、满文与汉文对照石碑,给了一个历史长廊中的官方书体的认识。
位于孔府后院出口得汉碑博物馆,院内共一百三十一块碑,其中六块西汉碑,二十二块汉魏碑,更是让我们与现实碑刻有了直观的了解。这些都是难得珍贵的历史资料,同学们纷纷认真观看并不时拍照保存作为研究资料。特别是在汉碑陈列馆,不敢相信自己得眼睛我们日常临习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刻石等本来的样貌?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是西汉五凤、莱子侯刻石的实物?怎么是这样?每个同学表情都好像是在这样的问自己为什么?看到的究竟有多少真实,完全推翻了自己的理解,它们原来是这样的。让我们以后的学生生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我们以后学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天晚上到曲阜师范-书法院,观摩了一下同道的学习成就。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教学区—书法院;每个班有着不同独立的书法专业方向,不像我们学的很笼统;在当地应该算很晚了,教室也能看到很多的学生;看到很多学生的挥毫,写的很不错。比较起来我们教室比他们大,桌子也大很多,除上课外平常不大写字,回去一定加倍努力不甘人后。默默的对自己说一句,加油!
第二站泰安“岱庙·泰山”
岱庙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雄伟壮丽的风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象征着中华之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当日上午,参观了岱庙正阳门门两侧有碑碣二十一块,门上悬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在山东可以看到他的很多题字,关于舒同很容易想到弘一法师,但这个舒同是山东人有“党内一枝笔”之称,先后任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舒同书法喜颜、柳,晚期学何绍基,形成了他的书法风格,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殿两侧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陈列历代碑刻,自北而南有《汉张迁碑》、《汉衡方碑》、《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等名碑十九块。西廊内陈列汉墓出土画像石四十八块。触摸到原碑的兴奋,同样又带给了我们不小的震撼。不得不说一句山东好碑真多,动不动就上塑秦汉。
汉柏院位于庙东南隅,门内巨匾高悬,李铎蒋军书。院内存历代碑碣九十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二十块,诗三十首。亭台及东墙内嵌七十余块,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陆机《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诗》。美、美、美···仿佛置身于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丛中,让我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真是一个不小的轰击。
翌日清晨,步行登泰山从红门开始至中天门--登十八盘至南天门--观天街、唐摩崖石刻--登泰山之巅玉皇顶,上下时长八个小时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挑战,特别是六千余台阶的十八盘。很多同学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登泰山。我倒不这样认为,对我来说是兴奋多于劳累,想一想五岳之尊泰山终于被自己征服在了脚下,心中还是满是自豪。如果有有时间,我还会来,再一次站在那泰山之巅傲视天下,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境界。
《泰山秦刻石》记载了秦始皇统一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原文二百二十二个字,几经波折三次失而复得只剩下九个半字。径石峪的北齐《金刚经》,遒劲雄奇,现存一千零六十七字。历代书法家称为“大字鼻祖”、“榜书第一”。泰山之巅的《纪泰山铭》是唐玄宗的手笔,一千个镏金大字世称“八分隶书之祖”。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等都在泰山留下不少佳作,泰山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这数千计的摩崖、石碑,不管你走在那都能看到不同时期的碑碣。使泰山笼罩在一片历史、艺术、文学的氛围里,环绕的文化圣地真令人难以忘怀。盛名之下无虚士,不虚此行。仰望、仰望!
第三站济南“大明湖·趵突泉” 赴泉城领略“趵突腾空”的诗情画,游览素有小西湖之称的大明湖。参观济南市标志性建筑泉城广场,游览“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当日上午,参观了大明湖公园,大明湖以它的秀美风姿赢得了古往今来众多人士的咏赞篇章,解放以来众多国家领导人的泛舟游湖。内还辟建了书画展览馆等艺术展厅。虽然大多数为现代人作品,但还是有一定观赏价值。
下午,满怀着儿时老舍《趵突泉》的梦,来到这个我盼望已久的趵突泉,进了公园,便直奔趵突泉。趵突泉似乎是公园里人最集中的地方,人们环以扶栏,可以凭栏俯视池内那三泉喷涌的景观。泉水涌出的高度大约不足数寸?但是真的没办法估计,元代张养浩《趵突泉》诗中有“三尺不消平地雪”,似乎是说泉水高达三尺;清代怀应聘《游趵突泉记》文中说“其水自三穴中涌出,各高二三丈”,相差甚为悬殊。其实,究竟有多高根本没讨论的必须,心中的泉水有多高,就是多高吧!„„我凭栏观泉,想象着心目之中的泉水,似乎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一个的池子,而应当是在山涧小溪边,周围郁郁葱葱,溪水蜿蜒流淌,泉水就在这茂密丛林之中,或许现实中今日,已经很难看到想象中的景色。“包装”已经成为现代的必须,像这里楼台亭阁,富丽堂皇;乾隆御笔,碑林画廊;长廊围合,雕梁画栋;与我的梦的差距是这样的大,或许吧梦与现实就是这样吧。趵突泉出来是济南市标志性建筑泉城广场,因时间关系没有细看。
第四站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老街”
当日,到达洛阳已经是暮色降临,这个喧嚣的中原城市依然车水马龙,这个素称“九朝古都”,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貌似错过了季节遗憾呀!“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汴洛多佛迹,中国 “祖庭”之称的白马寺。还有老街“水席”,人家都说去洛阳,不吃水席等于没有去洛阳,难道果真是天下第一宴?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
翌日清晨,参观龙门石窟本人钟爱褚遂良他的《伊阙佛龛碑》当然不会错过,唐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唐贞观十五年立。楷书。此碑为摩崖刻石。其结体雄浑秀逸兼而有之,笔力挺劲,端庄奇伟,气韵广严博大,与其晚年书法之变化多端、婵娟婀娜迥异其趣。看到实碑真是有惊有喜,我的褚登善爱死你了。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4年)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九万七千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年达比较久远人为破坏,岁月侵蚀,特别是东山石窟破坏比较严重。东山多大佛,西山的犹显精致。深厚的佛文化与精美的造像艺术,完美结合的结合在一起。龙门石窟中碑刻达两千八百多块,有龙门“三千品之称”,精选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墓志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墓志,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为书家所称道。因此这座洞窟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远远的就围了圈铁栏杆,让人无法靠近,可以说根本没看清,又是一个遗憾。
第三日下午,去了佛教圣地白马寺中国的僧刹,差不多是固守同一法式来建的。白马寺并无例外,挑出它的特殊之点倒不容易。我这个对佛教不太感兴趣的人来说真是没什么心得,但奇迹!这还是有我想要的白马寺佛教造像石刻拓片展,“乖乖”三百多片精品中的精品,说是我国第一次佛文化有关的碑贴群会展也不过分,如:北魏的《龙门造像》、隋朝的《龙藏寺碑》、唐朝鲁公的《多宝塔》、褚河南的《雁塔》等等名碑拓片。如此之多真是罕见的机会,这么多精品难得的齐聚在一起。观赏了这些拓片我足足一个下午没挪地方,看了又看拍了二百来名碑拓片照片,直到傍晚才依依不舍的回来。这次他“白马之行”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此身难忘。
傍晚,被同学坑了!老说转个弯就到老街,居然步行一个多小时才勉强到达老街这个天堂,带着古色古香的老街满是吃的汤、面、水席··· 还有很很多多的文化用品如书店,字画店,书画用品···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这样的景。哈哈我要吃,吃,吃···计划吃上三顿补回来,“不翻汤”加炊饼一顿,“水席”一顿,还有“糊辣汤”。后来吃着、吃着晚了没吃上糊辣汤遗憾呀!置身于静静沉寂下来的老街仿佛回到历史的长廊,古城老街正述说着着千百年来的岁月沧桑!
【结束】坐在回程的车上想想达十一天的考察也就告一段落了,有人惊喜,有人遗憾,有人失望···这段不同寻常的考察经历,将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考察过程中同学们相互扶持—“记得前两天小番茄同学不小心受伤,同学们忙碌的场景依稀在我的眼前”,这才是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团体。本次考察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
此番经历让我深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为中国文化的博大而自豪。有着这样一门艺术,文字体势进行的自由舞蹈,黑白之间演绎出的宇宙万象,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书法。静穆的篆书、劲健的隶书、从容的真书、流动的行书、狂放的草书,在这漫长书法的道路上,追求自己所追求的美。
此致
报告人:陈辉翔 2012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