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8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网上投标报名有关事宜的通知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网上投标报名有关事宜的通知
文号:郑建文〔2011〕46号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9日
来源: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
各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各有关单位:
为预防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在投标报名环节排斥潜在投标人,简化潜在投标人的投标报名办事程序,提高招投标信息化管理水平,现就网上投标报名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自2011年5月1日起,凡在市建委工程招投标监管处进行核准备案的招标项目,一律采用网上投标报名的形式进行。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不再另行组织现场报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投标报名相关材料。
二、凡符合招标公告规定投标报名条件的潜在投标人,均可持本企业身份验证锁,在投标报名有效期限内,通过郑州建设信息网(http://.cn),进行网上投标报名。
三、企业身份验证锁由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负责办理。企业获取身份验证锁后,应将本企业及人员基本信息,包括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信用信息及主要技术人员的国家执业资格证书、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等信息,录入“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企业数据库中,并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网上确认。
四、潜在投标人网上投标报名的操作方式:插入身份验证锁→登陆“郑州建设信息网”→选择预报名的工程项目→点击“报名”→填写投标报名相关信息→点击“保存”→网上报名完成→打印报名回执单。
五、对于首次进入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参与投标活动的外地潜在投标人,尚未办理进豫(进郑)备案事宜的,可向工程招投标监管处提供符合拟报名招标项目要求的资质(资格)条件的资料原件,经确认后按程序获取身份验证锁,并在投标报名期限内先行完成网上投标报名操作,但须在开标前完成进豫(进郑)备案。
六、为确保招投标活动的正常参与,潜在投标人应持身份验证锁及时更新、维护本企业数据库信息,并即时查验确认情况。如因数据库信息内容不真实、不完整导致投标失败的,由本企业自行承担责任。
七、企业如不慎遗失或损坏身份验证锁的,请及时与交易中心信息科联系,并提交遗失证明材料(加盖公章),申请补办。联系电话:0371—67171613、67188883;联系人:张涛、靳更平。
八、5月1日前企业应当完成身份验证锁办理及数据库信息更新工作。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第二篇: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十一五”工作回眸
强化自身服务能力 让城乡建设跃上新台阶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十一五”工作回眸
人民网河南频道讯
建立“绿色通道”——压缩行政审批时间,简化办事程序,为市政工程、轨道交通、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让城市建设步伐迈得更大;
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全面推行“招标投标监督明示卡”,将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工作程序、办理时限和投诉方式进行公示,使建设项目更“阳光”;
开通投诉热线——出台《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开通投诉热线,受理网上投诉,拓宽人民群众维护切身利益的渠道;
……
正是有了郑州市建设委员会这些新举措,让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突飞猛进。
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立交的建设、天河北路打通等工程的竣工,省会郑州更靓了,广大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引导,优化环境、完善服务,郑州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产值由2005年的1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85亿元,年均增长144亿元,一批“小、散、弱”的建筑企业完成了“大、全、强”的质变,郑州市从此告别了无特级建筑业企业的历史;
理顺了执法体制,加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改革,郑州市的建设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
正是有了郑州市建委这些新举措,让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在“十一五”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郑州市建委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优秀委局等地厅级以上荣誉120余项,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
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综合承载力迅速提高
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郑州市建委先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省会城市管理年(2005-2006)、三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6-2008)、新三年行动跨越式发展计划(2009-2011)等一系列城市建设重大部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围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在组织领导、后勤保障等方面全力以赴。为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郑州市建委成立了郑州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心,对于单位承担的重点工程从立项、可研、规划、设计、施工、竣工、移交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初步理顺了工程建设的体制机制,使市委指示得到落实。
作为市政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发挥郑州市城建集团融资功能,发动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市政工程建设,实现参建单位多元化,目前,所有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建设程序、资金渠道、措施方法规范到位。
在推进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通过郑东新区CBD建设、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立交、天河北路打通工程、北二七路、金水路精品街综合整治和人行天桥、下穿隧道等工程建设竣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提升了城市品位;通过城市道路的打通和改造,调整和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逐步形成内成网、外成环、转乘方便、内外联系便捷的城市道路网络,提高了市民出行的快捷性和舒适度。“十一五”期间,按计划完成市政工程30批251项,总投资近200亿元,新增道路面积559.89万平方米,新增道路186.04公里,新增桥梁42座,其中新增立交桥20座,新增路灯10857盏,排水管道新增1047公里。通过不断努力,郑州城市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得以提高,城市品位得到提升。
强化管理和引导
使建筑业发展更科学更规范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引导,优化环境、完善服务,政策支持、扶优助强,促进建筑行业稳步健康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建筑业企业共有1968家,其中特级企业6家,一级143家。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由2005年的1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85亿元,年均增长144亿元,累计施工面积由3113万平方米增长为13308万平方米。工程勘察合同额、工程设计合同额分别由2005年的2亿元、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亿元、27亿元。截至目前,纳入属地化管理的勘察设计、装饰设计企业共有220家,其中甲级资质企业63家、乙级100家、丙级57家,从业人员2.5万人。15家甲级资质企业进入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企业20强,19家大型企业被定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骨干企业。结束了全市无特级建筑业企业的历史,实现了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转变,建筑业企业由“小、散、弱”向“大、全、强”的转变。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压缩行政审批时间,简化办事程序,为市政工程、轨道交通、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设立“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承揽工程、评先评优、开拓市场等方面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为企业“减压”、“解难”,对新开工项目应缴纳的墙改基金和劳保费用,延缓至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收取,并推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差别化管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注重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为全市6家特级企业的科技研发中心各争取60万元的资金支持。
认真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出台《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开通投诉热线,受理网上投诉,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确保依法行政
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环境
加大建设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审核工作,“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建委完成《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郑州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法规,备案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委托执法单位的职责分工、执法依据、执法原则、执法程序以及监督措施,大力开展建筑市场综合执法检查,确保了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理顺了执法体制。与全市各县(市、区)建设局、市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城建监察支队、市政质监站签订了委托执法协议,对各委托执法单位在职责分工、执法依据、执法原则、执法程序以及对执法中的相关规定和监督措施作了进一步明确。理顺案件审理工作中的检查、立案、调查、取证、审批、处理等环节的执法程序,深入开展全市建设执法队伍规范化活动,对县区建筑市场执法工作进行了指导检查,确保依法行政。
强力推进建设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审核。完成了《郑州市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的调研、论证、起草、上报等相关工作,并通过了法制局的论证。完成了《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郑州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等列入市人大地方性法规修订计划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草拟并上报了《郑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对新出台的21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并对207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认定继续有效116份,拟修改4份,废止87份,进一步加强了建设立法和依法建章立制工作。
加大建设行政执法监察力度。加大对建成房屋质量验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及装饰装修工程、各类施工合同、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以及监理单位的监督监察力度,拓宽建设领域执法覆盖面,实行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联动。
积极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全面推行“招标投标监督明示卡”,将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工作程序、办理时限和投诉方式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实行计算机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干预;开展资格预审,把好评标专家资格预审关,补充完善专家库,做好专家库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并对专家实行定期考核制;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员的管理;坚持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廉政责任书》,确保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发生;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从根本上遏制了标底泄露所带来的腐败问题。
创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先后创建了“三级化管理”、“四位一体监督”、“差异化管理”等监督模式。将质量监督中的土建、安装业务进行专业分设,提升了安装工程监督的专业化程度;大力推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全面开展地铁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轨道交通建设顺利开展;规范监督程序,提高监管效能,培育精品工程,获“中州杯”金奖、“鲁班奖”等,荣获“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多项荣誉。
扎实开展建筑安全综合治理。认真组织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活动,实施了“质量安全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了保障性住房、城中村安置房、中小学校舍质量安全检查,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施工现场外脚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治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检查等多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施工现场管理和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了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大力推广安全监管远程视频监控,并设立远程监控指挥中心,对受监控的施工现场进行不间断的安全巡查。目前已有100多个施工现场纳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监管时空全覆盖。一般事故明显减少,施工安全生产保持了多年的平稳态势,被中华总工会、住建部评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获得省、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按照协调发展原则
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按照城市建设要“大、中、小”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原则,郑州市建委在着力抓好全市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对全市重点乡镇实行基础设施项目督察和资金奖补的办法,加强重点镇的培育扩大,充分发挥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加速推进。全市重点镇由33个增至39个,重点镇的镇区面积由2005年的132.7平方公里增加到19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2005年的92.45万增长到150万。
认真贯彻省政府意见精神,对郑州市74个建制镇新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村庄垃圾简易处理设施10个,村庄垃圾站(池)建设100个,村庄人工湿地试点建设项目2个。积极谋划了后装式垃圾压缩车的配装工作、市域范围内统筹城乡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形成了“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县(市、区)运输、集中处理”或“村组收集、乡镇运输、县(市、区)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全部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
对33个重点(乡)镇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管理。从2008年起,对新开工的202项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深入基层进行逐项核检和督察,充分发挥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对“城乡一体化”试点惠济区补助20万元专项资金,对该区的建设管理进行了跟踪监督和指导,使惠济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8年以来,城中村改造速度加快,全市目前已有96个村(组)、146个自然村被批准实施改造,总拆迁面积为2100多万平方米,涉及拆迁群众2.8万余户,建成交付安置房24800余套。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6.4%,比“十五”末提高7.2个百分点,现代化城镇体系逐步开展,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率先推行新建材新能源
节能减排不再是“口号”
注重加强设备建材产品备案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布了郑州市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从设计、审图、施工、监理、质监等环节实行建筑节能闭合式监督管理,率先在全省12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善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扶持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发展;城区新建建筑实现建筑设计节能标准执行率、施工节能标准实施率100%;新材总量折标砖由2005年的32亿块提高到2010年的57亿块;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22.57万平方米。大力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分别由2005年的360万吨、370万立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913万吨、865万立方米,实现了城市市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2010年推广预拌砂浆34万吨,创综合效益由2.34亿元提高到4.1亿元。
积极做好慈善帮扶工作
把更多的爱留给灾区
在援建四川灾区工作中,郑州市建委系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行动迅速,夜以继日,多名班子成员亲自带队,时任郑州市建委主任、党委书记郭庆宽多次亲临前线指挥工作,郑州市建委系统4500多名党员干部向党委请战,主动要求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生产安装过渡安置房7342套,安装7026套,创造了令人称赞的“郑州速度”,圆满完成了省、市政府交给的建设任务。援建工作结束后,郑州市建委专门抽调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招投标人员,继续支持当地建设工作。其中赵建世等同志被河南省评为援建工作先进个人。
此外,郑州市建委还对郑州市建材实业总公司124名困难职工进行帮扶,使郑州市建材实业公司6名职工成功脱贫。并先后组织人员到新密市尖山乡田种湾村、登封市大金店镇金西村、上街区东柏社村,为45户困难家庭发放棉被45床、面粉90袋、大米90袋和慰问金13500元,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基层组织的交口称赞。
大力组织开展下基层慰问活动。郑州市建委领导深入帮扶社区、农村,慰问帮扶工作队,鼓励他们扎根基层,为帮扶农村、社区多办实事;带领人员到建筑施工一线进行慰问,送去价值4万余元的物品,使施工一线的建筑职工深受鼓舞。
以创建活动为契机
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郑州市建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结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道德模范、文明市民评选,着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先后被郑州市评为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2次被河南省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广泛开展“三优读书”活动,连续两年被郑州市委评为读书学习先进党组织。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职业技能比武,委机关2名干部在郑州市公务员岗位练兵比赛中进入前10名。
此外,郑州市建委还开展了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建委人教育,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关爱农民工”活动,定期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印发文明礼仪知识手册,组织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文明行为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
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同时,郑州市建委还注重完善精神文明的硬件设施。先后建成健身房、图书室、荣誉展厅、室内体育场。遴选反映城乡建设图片80张和书法作品69件装裱悬挂在楼道内,建成文化长廊。为弘扬特色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该单位先后成功承办了“建文杯”全国书法摄影展、郑州市2008年春节建筑职工文艺晚会、商都讲坛等活动。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浓郁之风正在形成。
创先争优,文明创建硕果累累。郑州市建委行政审批大厅、交易中心连续多年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文明窗口”。
“十一五”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市建委主任、党委书记陈新表示,他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能力,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再立新功。(记者 辛莉 本报通讯员 侯庆法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第三篇: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2012职称工作时间安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2012职称工作时间安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委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2012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根据省、市职称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委实际,现将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学历认证问题
从今年起,所有申报职称人员以及参加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无论是普通高校毕业或参加工作后取得学历,均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申报人员提供的学历认证资料登陆“学信网”进行认真查询,严防学历造假,审查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学历认证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cn)进行查询认证,也可通过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金水东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2楼)进行学历认证并打印学历认证报告。中共党校颁发的学历,到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函授部或研究生部办理查证,出具《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登记表》。在国外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二、关于论文检索和对国际会议论文集的认可
论文检索可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库网站上进行检索,也可以在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期刊出版单位的网站上进行检索并打印检索页。合法期刊出版单位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首页“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进行检索。
经业内专家论证,《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豫人社〔2009〕273号)中表述的论文被SCI、EI、ISTP等全文收录,EL(工程索引)指收录的期刊论文;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指收录的重要国际学术机构举办的会议文献。对于收录在EI、ISTP等索引中的非期刊论文,由同行专家根据其论文实际水平进行把握。
三、关于任职年限的计算
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其任职年限计算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其任职年限的计算截止到当年9月30日。比如,有聘任要求的系列(专业),今年申报高级职务人员其任职年限要求5年以上的,应在2007年6月30日前取得低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于2007年9月30日前聘任。申报中级职务人员其任职年限要求4年以上的,应在2008年6月30日前取得低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于2008年12月31日前聘任。任职年限要求不同的以此类推。
四、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材料及有关要求
今年仍然实行“一公开、二展示、三考核、四评议、五监督”的申报、推荐程序。各单位人事部门在进行资格审查时,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防弄虚作假现象发生,未经展示的材料一律不得上报,未按规定程序推荐的人员取消参评资格。对于弄虚作假人员,严格按照豫人职[2002]30号文件予以处理,并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取消三年的申报资格。另外,对于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申报人所有业绩材料经展示后须加盖单位公章(证书、证件等在复印件上加章),否则不予办理。
1、单位实行“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情况报告和专业技术人员民主测评结果(打印一式两份)。
2、呈报单位报送材料的目录(清单)一式两份(主要内容:材料总数、分专业材料数、破格、单列人员数等)。
3、《评审表》高级3份、中级2份、(《评审表》第1页“相片”栏内粘贴本人近期免冠1寸照片,并在“单位人事部门电话”栏内详细填写单位及个人联系电话)。
4、经单位核实、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单位版、个人版)规范录入、打印的《评审简表》(一律用A3复印纸打印):高级35份(参加答辩人员每人45份)、中级30份(参加答辩人员每人35份),以及同内容的《评审简表》电子文本。
5、个人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1式2份。
6、第一学历证书及符合申报要求的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各1份(申报中级不需要复印件),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原件、复印件各1份。毕业证丢失的,应由单位出具查档证明并提交个人人事档案。《任职资格证》、《任职聘书》、外语成绩通知书(或免试审批原件<符合外语免试条件的人员可办理外语免试手续一式2份,办理时限: 9月10日截止>)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盖章,中级不需要复印件)。
7、《考核表》(任现职以来的考核情况。高级近5年的、中级近4年的、初级近1年的)。
8、参加答辩的人员个人业务自传一式10份。
9、申报人任职以来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主要业绩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盖章,中级不需要复印件)。
10、申报人任现职以来正式发表、出版的代表性论文、著作原件和检索页。申报系列有论文鉴定要求的,申报人须指定论文鉴定篇目,其中,申报中级职务的鉴定1篇;申报副高级职务的鉴定1篇,申报正高级职务和破格申报人员鉴定2篇。
11、任职年限破格和拟单列岗位人员,提交单位反映申报人业绩成果的专题推荐报告和2名以上同行高级专家推荐意见。
12、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提交其原公务员身份和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任职通知原件。
13、申报系列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其他材料或证明,以及其他能代表申报人学术技术水平的材料原件。
14、参评业绩材料(包括论文、著作、成果、奖励等)的计算截至时间为评委会截至接收材料的时间,之后取得的业绩本评审时无效。
15、《审查表》一式2份。
根据省、市职改办要求,今年我市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评审工作继续实行信息化管理,从个人《评审简表》的填写、打印、上报,申报信息的接收、资格审查等全部通过《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进行。需要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个人版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从“河南职称网”()
现场确认时间:8月28日—9月3日
考试时间:10月13日
4、会计系列
报名时间:(已结束)
考试时间: 10月28日
5、统计系列
报名时间:(已结束)
考试时间: 10月14日
6、审计系列
报名时间:(已结束)
考试时间:10月14日
六、时间安排
8月下旬建委布置2012职称工作。
8月27—9月10日前,接收考评结合方面的审计高级、会计正、副高等专业的申报材料。
9月15日至10月10日前,接收工程系列教授级高工、建设工程高级和机电、电气工程等高级材料,经济正、副高级材料以及各专业中级申报材料。
10月20日至10月29日接收初级(考核认定)职称材料,同时受理正规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初聘的资格审查工作。
(其他有关政策和要求按郑人社职称〔2012〕82号文件办理。)
今年的职称时间安排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希望各单位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做好各环节的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职称工作。未按时间要求上报的不予受理,待明年职称工作开始后,重新进行申报。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工程监理质量行为专项检查的通知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工程监理质量行为
专项检查的通知
文号:郑建〔2012〕69号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本信息发布日期:2012-03-31 字体大小:大中小 各监理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保证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规范工程监理工作,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8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程监理质量行为专项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目的整顿监理市场秩序,规范监理质量行为,提高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工作水平,着力解决工程建设监理的突出问题,确保我市工程质量。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次专项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成立郑州市工程监理质量行为专项检查组。组 长:曲 标 市建委副主任
副组长:高必成 市建委党委委员、副调研员
成 员:远 烁、王 岩、谭仁堂、王景安、谢行东、唐碧凤、曹 力、瞿仲昭、张 艳、李霞、李一玮、张瑞
三、检查时间
2012年3月26日——4月27日
四、检查范围和内容
(一)检查范围
全市在监在建工程项目。
(二)检查内容
1、监理企业市场行为:重点检查有无出借(卖)资质、资格证照以及越级监理、挂靠承揽监理业务的行为,核实现场监理人员和监理合同。
2、现场监理机构情况:重点检查现场监理人员数量是否满足需要、专业是否配套,工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及监理现场人员到岗到位率,必要的检测、检验仪器和办公、交通、通讯等配备情况。
3、监理工作到位情况:重点检查项目总监、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监理责任和义务履行情况,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审核情况,建筑材料、构配件、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见证取样、旁站、巡视、平行检验执行情况,以及监理资料记录、签字、归档等情况。
4、工程质量状况:重点检查施工现场监理人员监理措施是否落实、质量监督是否到位。对各类隐患是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责令整改并监督整改到位。
五、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监理企业位要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检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主动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
(二)精心组织。检查组要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工作,要查深查细、不走过场,通过专项检查,真正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取得实效。
(三)依法查处。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依法严肃处理。
(四)检查结果将与本工程监理企业和个人考核、资质升级、招投标、评先等挂钩,对情节严重或社会反映强烈的监理单位或监理人员,将予以通报并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其资质、资格等处理。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高温补助通知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计取和发放建设工程高温津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市建筑工地高温天气期间防暑降温工作,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166号)的有关规定,现将计取和发放建设工程高温津贴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温天气是指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通过当地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布的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为一般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为中度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为强度高温天气。
二、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地的劳动者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一)高温津贴发放范围。
凡在建筑工地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包括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均应按本通知规定享受高温津贴。
(二)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一般高温天气作业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中度高温天气作业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标准发放;强度高温天气作业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标准发放。
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标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合同中约定,但不得低于本通知规定的标准。
(三)高温津贴发放办法。
劳动者的高温津贴,由施工企业按劳动(劳务)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支付周期或期限足额支付;没有约定的,每月支付一次,于次月同劳动者工资一并支付。发放高温津贴应当做好记录。
三、高温天气期间,建筑工地的作业劳动者数量由建设、施工和监理企业每日共同统计确定,并根据市气象主管部门公布的高温天气天数及施工合同约定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计算高温津贴费用。
建设单位应将高温津贴费用随工程进度款同期支付给施工企业。工程结算时,高温津贴按实结算一并计入工程总造价。
四、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无论采用定额计价、清单计价或其他计价方式,均应按本通知要求计取和发放高温津贴。
五、高温天气期间,施工企业应切实做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制定并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按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建设单位应按规定足额计算高温津贴并及时支付给施工企业。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未按规定计算、支付和发放高温津贴的,由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处罚。
六、本通知所称“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七、本通知自2013年6月27日执行,原《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建设工程计取和发放高温补贴费用的通知》(渝建发〔2007〕163号)同时停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