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

时间:2019-05-13 01:2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扬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扬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

第一篇:扬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

扬州市数字城管系统创新与特色

(一)、管理模式的创新

扬州市采用“一级监督、二级指挥”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市区两级的积极性,责任清晰、权利明确,便于指挥调度,便于协调管理,便于人员配置,解决了人员归属问题,解决了事部件的归属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人员调动权限问题。

(二)、平台建设的特色

借助此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网络建设,实现了市电子政务网的互联互通,促成市级电子政务网与四个区级电子政务网的互联互通,即达到了数字化城管组网的要求,又降低了组网成本,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网络资源,节约了项目的总体投资。

在软件平台建设方面,系统充分考虑扬州市的管理模式,新增区级指挥调度功能和社区信息上报功能,以适合扬州市本地的管理模式;在手持终端方面,增加了领导督察功能的开发,以便于领导能够快速掌握当前的数字化城管状况;在精确定位方面,增加了GPS定位,解决了原有的机站定位的精度问题,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城管监督员进行管理;

(三)、服务方式方面

在服务方式方面,重点将公众参与和公众获知作为项目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原有的短信、电话、信件、领导批示等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站、彩信等新的沟通方式,确保公众以更加方便、更加直观、更加精彩的方式参与扬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此外在12319举报电话的基础上,为每个区建立子号码,以便调动各区服务的能力,整合扬州市各区级服务力量,为快速获取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第二篇:杭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

杭州数字城管系统创新与特色

杭州市数字城管借鉴北京东城区试点经验,立足杭州实际,不断探索,注重创新, 在全国首创了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市场化运作,通过创立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运作方式,创新城市管理监督新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创新的工作目标。

1、新的采集方式。把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养事不养人”,信息采集市场化,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由专业公司承担城市管理问题相关信息采集,克服了政府雇员成本高等问题,节约了资金,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信息公正客观和服务质量。同时,发挥已有专业监管队伍的作用,加大核查力度,提高了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增强了政府部门对城市管理相关行业的监管效力。

2、新的管理机制。北京东城区数字城管运行是专门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指挥中心(隶属区建设局,事业单位)和监督中心(行政编制,正处级),指挥中心受理处置问题,监督中心督查落实情况。我市数字城管结合杭州实际,进行创新,建立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事业编制)和协同平台“新两轴”,采取市区及各部门集中办公协同、分层处置的模式,建立了“市级统一受理、市区及部门协同指挥、各相关单位处置问题”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这种模式在全国现有实行数字城管城市中是唯一的。与北京东城区相比,是小机构,大协作,编制人数和管理成本大大减少,减少了工作环节,加强了市与区、委办局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了管理边界和盲区,部门职责更为明晰,管理边界更为清晰,合作更及时有效,提升了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目前,基本形成“小事不出社区、烦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城区,有事相互协调”的管理局面。

3、新的管理制度。结合杭州实际,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

管理实施办法》、《杭州市城市事件、部件处置标准和时限》、《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处置流程》等管理办法,出版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用丛书(42万多字),统一规范了数字化管理流程、期限,建立了管理与监督相分离的城市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和“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机制,实现代整治,管理更加科学,处置流程、标准规范且符合实际,并对城市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加强了工作预测和指导,推进了城市“四化”长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新的功能。杭州市数字城管通过政务网,搭建数字城管协同平台,实现了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城市管理行政许可信息与行政执法信息互通,全市172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362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了政务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与公安视频监控、桥梁在线监测、城区防汛决策等系统的对接;将GPS与GSM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环卫作业车辆的实时跟踪监管;实行全天候监管和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范围覆盖主城区198.82平方公里。如,过去市政府统计全市有多少个早餐点(开水炉),要动员多个部门,花一个月时间,且统计数据不准确。现在运用数字城管信息采集,1个小时内就有准确结果。由于功能提升,标准直观,加上市民参与和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

5、系统创造性实现了社区联系站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的整合,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对称性,提供对采集员的B/S结构的全程监控和采集员的覆盖率的计算,可以实现采集公司与采集员间的信息对称;在案卷办理过程中提供对采集员的不受理短信,可以实现受理员和采集员的信息对称,提高立案质量和效率;延期缓办短信,可以实现协同平台与采集员的信息对称;案卷批转专业部门发送的手机短信,可以实现协同平台与专业部门的信息对称。

第三篇:杭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

杭州数字城管系统创新与特色

杭州市数字城管借鉴北京东城区试点经验,立足杭州实际,不断探索,注重创新, 在全国首创了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市场化运作,通过创立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运作方式,创新城市管理监督新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创新的工作目标。

1、新的采集方式。把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养事不养人”,信息采集市场化,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由专业公司承担城市管理问题相关信息采集,克服了政府雇员成本高等问题,节约了资金,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信息公正客观和服务质量。同时,发挥已有专业监管队伍的作用,加大核查力度,提高了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增强了政府部门对城市管理相关行业的监管效力。

2、新的管理机制。北京东城区数字城管运行是专门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指挥中心(隶属区建设局,事业单位)和监督中心(行政编制,正处级),指挥中心受理处置问题,监督中心督查落实情况。我市数字城管结合杭州实际,进行创新,建立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事业编制)和协同平台“新两轴”,采取市区及各部门集中办公协同、分层处置的模式,建立了“市级统一受理、市区及部门协同指挥、各相关单位处置问题”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这种模式在全国现有实行数字城管城市中是唯一的。与北京东城区相比,是小机构,大协作,编制人数和管理成本大大减少,减少了工作环节,加强了市与区、委办局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了管理边界和盲区,部门职责更为明晰,管理边界更为清晰,合作更及时有效,提升了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目前,基本形成“小事不出社区、烦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城区,有事相互协调”的管理局面。

3、新的管理制度。结合杭州实际,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杭州市城市事件、部件处置标准和时限》、《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处置流程》等管理办法,出版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用丛书(42万多字),统一规范了数字化管理流程、期限,建立了管理与监督相分离的城市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和“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机制,实现代整治,管理更加科学,处置流程、标准规范且符合实际,并对城市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加强了工作预测和指导,推进了城市“四化”长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新的功能。杭州市数字城管通过政务网,搭建数字城管协同平台,实现了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城市管理行政许可信息与行政执法信息互通,全市172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362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了政务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与公安视频监控、桥梁在线监测、城区防汛决策等系统的对接;将GPS与GSM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环卫作业车辆的实时跟踪监管;实行全天候监管和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范围覆盖主城区198.82平方公里。如,过去市政府统计全市有多少个早餐点(开水炉),要动员多个部门,花一个月时间,且统计数据不准确。现在运用数字城管信息采集,1个小时内就有准确结果。由于功能提升,标准直观,加上市民参与和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

5、系统创造性实现了社区联系站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的整合,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对称性,提供对采集员的B/S结构的全程监控和采集员的覆盖率的计算,可以实现采集公司与采集员间的信息对称;在案卷办理过程中提供对采集员的不受理短信,可以实现受理员和采集员的信息对称,提高立案质量和效率;延期缓办短信,可以实现协同平台与采集员的信息对称;案卷批转专业部门发送的手机短信,可以实现协同平台与专业部门的信息对称。

第四篇:杭州数字城管创新

杭州创新

杭州市数字城管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注重创新,在全国首创了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市场化运作,通过创立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运作方式,创新城市管理监督新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创新的工作目标。

新的采集方式。把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养事不养人”,信息采集市场化,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由专业公司承担城市管理问题相关信息采集,克服了政府雇员成本高等问题,节约了资金,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信息公正客观和服务质量。同时,发挥已有专业监管队伍的作用,加大核查力度,提高了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增强了政府部门对城市管理相关行业的监管效力。

新的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和协同平台“新两轴”,采取市区及各部门集中办公协同、分层处置的模式,建立了“市级统一受理、市区及部门协同指挥、各相关单位处置问题”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这种模式在全国现有实行数字城管城市中是唯一的,是小机构,大协作,编制人数和管理成本大大减少,加强了市与区、委办局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了管理边界和盲区,部门职责更为明晰,管理边界更为清晰,合作更及时有效,提升了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目前,基本形成“小事不出社

区、烦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城区,有事相互协调”的管理局面。

新的管理制度。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杭州市城市事件、部件处置标准和时限》、《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处置流程》等管理办法,出版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用丛书,统一规范了数字化管理流程、期限,建立了管理与监督相分离的城市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和“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机制,实现代整治,管理更加科学,处置流程、标准规范且符合实际,并对城市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加强了工作预测和指导,推进了城市“四化”长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新的功能。通过政务网,搭建数字城管协同平台,实现了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城市管理行政许可信息与行政执法信息互通,全市172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362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了政务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与公安视频监控、桥梁在线监测、城区防汛决策等系统的对接;将GPS与GSM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环卫作业车辆的实时跟踪监管;实行全天候监管和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范围覆盖主城区198.82平方公里。由于功能提升,标准直观,加上市民参与和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五篇:扬州:扬起数字城管之帆

扬州:扬起数字城管之帆

扬州是一座精致的城市,精致的城市需要精细、精准的管理。——王燕文

近几年,扬州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宜居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

在11月16日的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充分肯定了扬州数字化城管对城市管理问题的高发现率和高处置率,将向全国推广数字化城管“扬州模式”。何为“扬州模式”,其锐意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扬州将如何继续打造特色,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扬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燕文。

全面创新城管模式

本刊记者:现代城市的迅猛发展,给城市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扬州市成为全国通过国家验收的第一个实行数字化城管的省辖市,建设部将向全国推广数字化城管“扬州模式”,请问王市长,扬州是如何通过创新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并形成独特的“扬州模式”?

王燕文:如何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是各级城市管理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建设数字城市的主要目的,在推进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试点工作中,扬州认真贯彻建设部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借鉴北京东城区等先进经验,结合实际,积极创新,探索出具有扬州特色的数字化城管模式。

一是组织架构的创新。我们建立了“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组织架构。重点强化市级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建设,明确为专门机构,定编制、配人员,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轴心”;监督中心仅建在市级,将监督权、评价考核权、奖惩权上收,实行高位监督;市、区两级分别设立指挥中心,将市管和区管有关单位统一整合到同一系统中,强化市、区两级城管指挥职能;明确市、区、街办(乡镇)三级管理责任,负责部件和事件的协调和处置;在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四级建立信息网络,负责问题的收集和处理结果的反馈。这样,既保证监督有力、指挥顺畅,又达到管理到位、执行快捷的要求。

二是构建方式的创新。扬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信息化基础较好。我们依托已有的地理信息、人口信息、企业法人等数据库,实现数字化城管系统与电子政务平台各系统的无缝对接,建立起链接市直148个部门单位、16个街办、107个社区的网络平台,实现实时在线沟通。这样,数字化城管系统就成了“数字扬州”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数字扬州”又成为数字化城管系统的统一基础平台。

依据这些组织架构要求,我们将指挥中心设立在市、区两级,而监督中心仅设立在市一级,区一级不再建分中心。此举既提高了运行效率,又节约建设成本1700万,而且以后每年还可节约运营费用近700万元。目前,市级实际投入专项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区级投入600多万元。

三是运行规则的创新。我们按照实施数字化城管的要求,结合本地情况,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了调查、分类与编码,明确城市部件分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六大类127小类,城市事件分市容环境、宣传公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房屋建筑等八大类80小类,目前数据采集区域已达141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按照职能划分责任,确定了部件“先属主,后属地”、事件“先属地,后属主”的运行原则,各司其职,分别管理和处置。对于发现的问题,凡属于市处置的由市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协调处理;属于区处置的问题由市指挥中心下达到区分指挥中心,转至责任单位处理;突发事件则由市指挥中心报到应急指挥系统处理。通过近一阶段的实施,我们认为这一规则责任清楚、主次分明,有利于处置效率的提高。

四是处置力量的创新。实行数字化城管后,发现问题能力明显增强,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注重处置力量的创新。推进城管重心下移,充实加强基层处置力量,将市管道路和部分管理力量下放到各区。专门成立了城管治安分局,强化了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中的治安保障。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对风光带绿化养护、部分路段保洁等一些专业维护,我们采取市场化运作,实行政府花钱购买服务;推行街巷、社区及其内部单位的“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组织沿街商家向社会公开承诺“门前四包”管理责任,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定期开展“环境美化日”活动,发动和组织志愿者、“老年护绿队”、“城管小卫士”参加城市管理,扩大城管的社会参与面。

五是联动机制的创新。上下左右联动是数字化城管系统重要特点,又是其快捷、高效运转的重要条件。在系统建设时,我们对短信、电话、网站、彩信等沟通方式给予了技术支撑,特别是将城建热线“12319”和公安“110”、政府“12345”公开电话等涉及的城管信息整合到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平台上来,与城管监督员采集的信息一同管理、一同立案、一同处置、一同督查、一同考评,扩大了广大群众对数字化城管的参与度,促进了系统发现的问题与市民投诉问题的有效解决。

为加快问题的协调处理,我们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别召开区和市各有关部门联席会议、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的联席会议。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不断调整完善部门联动处置的职责和流程规范,使疑难问题得以快速有效解决;应用综合数据对部事件发生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不同时段、不同区域规律性变化情况和共性问题,为政府实现精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是应用技术的创新。在平台建设中,我们积极运用最新信息技术,保证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先进性:采用新的移动技术,全面支持移动办公与部门协同;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同一位置不同时段的地图对比,直观体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变化情况;采用 GPS 卫星定位与基站定位相结合,实现城管监督员的精确定位;采用3.5G无线宽带数字传输技术,实现可移动的视频监控;部分区级平台采用650纳米光纤传输技术,构建全光纤网络,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增加了督察功能,为市、区领导配备手持终端,便于能随时随地掌握数字化城管有关数据和管理动态。

着力提升处置效能

本刊记者:重视和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已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请问王市长“数字城管”自开通以来,取得了哪些效果?

王燕文:自今年6月,我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正式开通以来,整个系统运行正常,效果明显。到10月底,累计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案卷40058件,结案39110件,其中部件问题8254件,占20.6%;事件问题31804件,占79.4%,结案率达97.63%。

城管责任体系更加健全。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由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大屏幕指挥、部件在线更新、地理编码、综合评价、构建与维护、数据交换、基础数据资源管理、视频监测与处理、卫星影像比照等12个子系统组成,并明确了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处置的部门和单位,将城管信息的采集、上报、处理、结案到综合评价等工作机制进行系统再造,各区、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制约更加紧密、考核更加科学,管理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改善,初步改变了“难事无人管、好事多头管”的状况。过去,支干道路灯、地灯损坏不易被及时发现,有群众投诉也不能及时修复。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后,这类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也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

问题发现机制逐步建立。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新建了56个视频监控点,又整合有关部门的监控资源,形成了118路视频监控网络,做到了中心城区主干道全覆盖。同时,聘请了250多名数字化城管监督员,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查找问题、协同管理;广大市民群众通过“12319”城管热线和中国扬州门户网站中的“寄语市长”等途径积极参与,大量城市管理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正式运行5个多月来,平均每天发现城管问题271件,“12319”数字化城管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听社会公众电话1418个,立案1041个,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从过去的10%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90%以上;一些严重影响市容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暴露垃圾、乱贴乱画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

城管处置能力大大增强。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以来,我们充分整合和发挥了每个万米网格单元的四股管理力量,即城管执法力量、数字城管应急处置力量、“门前四包”自治管理力量、社区信息员力量,他们积极实施举报、制止、查处等职能,形成了管理的合力。现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已由过去每月1000多件,提高到7000多件,处置时间从过去的一周缩短到了现在的12小时。在管理中,我们还大力推进执法力量进街道、进社区,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和效果,初步改变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现象。过去社区内违章建筑时有发生,群众举报不断,影响邻里关系、社区和谐。执法力量下基层、进社区后,发生在居民身边的违章建设等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置,群众这方面的来信来电明显减少。

注重打造扬州特色

本刊记者:数字城管是一种可持续、适应城市变化的手段,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改善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请问王市长,扬州作为首个实行数字城管的省辖市,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哪些体会?

王燕文:中小城市推进数字化城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经过前一阶段运行,我们有以下体会:

只有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建设与管理协调推进。扬州是一座精致城市,精致的城市需要精细、精准的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已成为加强现代城市管理的新趋势,也是政府强化和改进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

半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城管问题的发现率和结案率,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和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进一步促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只有大力整合城管资源,才能有效形成“大城管”格局。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我们以指挥与监督两个集成系统,有效整合了分散在各个区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城管力量,实行统一的协同联动,彻底改变了过去城管部门抓城管、“孤军奋战”的局面。

我们以城市事件和部件的责任划分为纽带,明确提出了管理、处置城市部件问题和事件问题的工作规则,这样,既能将城市管理各类问题的管理与处置落实到位,也能有效整合和利用条块方面的力量。

我们通过数字化城管系统网络的延伸,将数字化城管与新闻媒体、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链接,与街办、社区及各类经济主体结合,强化了各方面的关注与参与,提高了城管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基层单位和群众参与、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只有尊重群众意愿、组织群众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加强城市管理、优化美化市容、维护良好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提出大量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他们的愿望和需求。我们推行数字化城管、建立城管新机制,顺应了群众的要求,也得到了群众积极的呼应和参与。

本刊记者:有效的城市管理能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创造数字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提高了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扬州市将要采取哪些措施来继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王燕文:我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的实施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亟待完善、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断创新,坚持依靠群众,进一步提高我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的应用水平。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水平。一是扩大覆盖区域。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以来覆盖面积不断扩展,已从24平方公里直至目前的53平方公里。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城管覆盖范围,争取在今年年底前扩大至65平方公里,明年上半年力争将整个建成区全部纳入,今后还将向周边乡镇延伸,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

二是提高群众参与度。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市长信箱、政府公开电话、“寄语市长”互动窗口、电子网络的作用,以及采取短信(彩信)有奖参与和“城管一日”、“城管进学校”等新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逐步减少监督人员,公开城管有关制度、办法和标准等方面信息,增强城管工作的透明度,拓宽群众参与城管的领域。不断提升、完善市民维护城市环境、保持优良秩序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素质与文明程度。

三是健全考核机制。我们将抓紧制定《数字化城管考核考评办法》等,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考核机制;将数字化城管工作纳入各区、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与作风考评、绩效考核及奖惩挂钩,进一步强化各级城管职能和责任意识。

扬州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建设部和省政府以及省建设厅等方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区和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再上新台阶。链接:

去年7月,扬州市被建设部列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区),同年11月18日,扬州市数字化城管《方案》经中国工程院崔俊芝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评审通过。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于今年4月18日试运行,6月5日正式运行;10月16日,数字化城管模式顺利通过国家建设部验收,扬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数字化城管的省辖市。

下载扬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扬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城管

    核心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供监督员使用,实现通过无线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报送问题信息,接收监督中心分配的核实、核查任务等功能。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使用人员为监督中......

    数字城管

    为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城市管理从单一城管执法向城市综合管理转型,进一步建立工作信息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规范、绩效评价量化、工作状态有序的......

    数字城管

    数字城管概念 数字城管又叫“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的信息......

    数字城管运营服务创新建设

    数字城管运营服务创新建设 一、 运营服务目标建设: 改善数字城管运营服务目标可以:提高城管人员工作效率,缩短处理问题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弥补信息盲区、管理盲点,加深信息共享。......

    扬州城管模式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有效管理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管理者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由于我国与外国城市的历史条件、区位条件、人口因素、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及着政治制......

    区分“数字环卫”与“数字城管”

    区分“数字城管”与“数字环卫” 自04年北京东城区推出了全国首个数字城管以来,近十年内数字城管的发展势头可谓强劲,全国先后有200多个城市推广了数字城管,也从侧面反映了数字......

    数字城管基本概念

    1.1 基础篇 1.1.1 “数字城管”概念? 答:城市管理信息化(简称“数字城管”)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依靠......

    数字城管文章

    “数字城管”成效探析 “数字城管”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试点到逐步推广的过程,因城市规模的不同,建设动因的区别,对“数字城管”理念的理解差异,各市建设的模式、实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