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电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风电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保证公司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根据电力行业现行标准(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1-2007),并结合公司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技术监督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主要内容。
2.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部门。
3.术语和定义
3.1 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工作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采用有效的测试和管理手段,对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3.2 三级技术监督网
由班组、部门、公司专业组等三级组成。
3.3 绝缘监督:电气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容器、避雷器、电缆、母线、绝缘子等设备的绝缘强度,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系统。
3.4 电测监督:各类电测量仪表、装置、变换设备及回路计量性能,及其量值传递和溯源;电能计量装置计量性能;电测量计量标准;如:电能表、互感器、电量变送器、测量系统二次回路、电测计量装置和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等。
3.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化装置监督: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容器、电缆、母线、输电线路等设备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同期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及所属二次回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投入率、动作正确率、故障录波完好率。
3.6节能监督:发电设备的效率、变电设备损耗及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措施等。
3.7 环保监督:噪声治理、环保设施效率、电场的环境现状评价等。
3.8 金属监督:旋转部件,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变化、寿命评估、缺陷分 析、焊接材料和工艺等。
3.9 化学监督:电力设备用油,电力设备的腐蚀、结垢、积盐等。
3.10 电能质量监督: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相位及其测量装置。频率
和电压质量。频率质量指标为频率允许偏差;电压质量指标包括允许偏差、允许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正弦波形畸变率。
4.管理职责
4.1 公司设立由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任组长的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部是技术监督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部部设立技术监督管理专责人,在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各个技术监督网的管理工作, 各项技术监督负责人及其技术监督网成员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日常的技术监督工作。
4.2 技术监督领导小组职责
4.2.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技术措施等,并制定本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4.2.2 建立、健全公司技术监督网络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技术监督(专业管理)专责人能够正确、充分履行其职责。
4.2.3 开展技术革新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对专业人员的培养,保障技术监督专业队伍的稳定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4.2.4 审批公司年度技术监督工作计划,检查技术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技术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2.5 监督检查设备技术台帐和档案的建档、完善情况,对设备的维护、检修进行质量监督。
4.2.6 组织技术监督人员参加公司在建工程的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安装、调试、试生产阶段的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4.2.7 根据标准要求,配置各种技术监督检测仪器和计量设备,并督促做好定期校验和计量传递工作。
4.2.8 组织技术监督人员参加相关的事故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反事故措施并督促实施。
4.2.9 不定期监督检查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并实施相关奖惩工作。
4.2.10 负责对外委托技术监测项目及内容的审定工作。
4.3 技术监督专责职责
4.3.1 组织编制年度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4.3.2 负责技术监督日常管理工作。
4.3.3 对本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协调、督促、检查,促进年度计划的完成。
4.3.4 负责与技术支持单位之间的综合联络工作。
4.3.5 及时向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反馈技术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落
实整改工作。
4.4 各技术监督负责人职责
4.4.1 贯彻执行有关技术监督政策、标准、规程、制度、条例,负责制定本专业的管理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
4.4.2 对所管辖的设备按规定进行监督,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进行质量监督,并督促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监督处理,重大问题如实上报。
4.4.3 将技术监督工作及具体任务、指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岗位,并做好协调工作。
4.4.4 加强自身和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技术监督专业水平。
4.4.5 参加本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审查、设备招投标、施工质量的检查及验收工作。
4.4.6 参加本公司设备事故调查,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建立本专业重大设备隐患和故障跟踪记录。
4.4.7 不断完善更新测试手段,研究和推广新技术,开展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
4.4.8 计划和专业要求上报各类报表,编写季度、年度、机组计划检修等类别的监督计划、总结。
4.5 监督网成员职责
4.5.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单位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并制定本专业的初稿细则和有关技术措施。
4.5.2对所管辖的设备按规定进行监测,对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进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重大问题如实上报。
4.5.3 参加本专业监督网成员开展监督网活动,积极对所辖设备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5.监督内容与方法
5.1 技术监督的内容:根据相关标准和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开展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
5.2 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
5.2.1 按照上级及有关技术监督的规定要求,对本场的发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改进、设备选型、施工验收各阶段,实行全过程技术监督。
5.2.2 对设备的安全、质量、环保、经济运行等方面的重要参数、性能与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及评价。
5.2.3 落实反事故措施。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督,查出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的循环过程,为防止生产事故的“关口前移”奠定基础。
5.2.4 设备(系统)的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
5.3 技术监督的实施
5.3.1 在发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改进、设备选型、工程施工及验收各阶段,严格执行本厂各项监督管理标准。
5.3.2 各级技术监督人员应对定期维护、试验和设备工况进行检查、评估,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各级技术监督人员应督促责任部门采取措施,有关部门应给予协助。
5.3.3 相关部门应做好技术监督记录(试验报告、校验报告、测量数据、保护定值变更、机组运行参数和设备异常的相关参数等),如实分析、报告技术监督数据结果,记录内容应准确、完整。
5.3.4 技术监督专责应按规定及时编制月度、季度、年度监督报表和年度总结,由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上级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年度总结及下年度监督计划由各专业监督组组长在每年的12月编写。各监督总结应在12月20日之前,报设备管理部审核后,经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上级部门。
5.3.5 各专业监督负责人应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报技术监督专责,汇总后,报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组长批准,以文件发给各部门。主要内容包括:监督基础管理工作内容;设备检修时监督检查和试验项目;监督有关的设备维修、保养、改造工作内容;监督规定的定期试验、预试、校验、抽检等工作;工作计划有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完成期限。
5.3.6 各级监督网的成员应根据下达的各项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有关的设备维修、保养、改进工作;进行定期试验、预试、监测、校验、抽检。并做好原始记录、台帐。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
5.3.7 技术监督月报(见附件报表)由各专业监督负责人每月30日填写本月情况。内容包括本月监督基本情况(设备在运行、检修、定期试验、预试、监测、校验等过程中,发生的监督指标异常、设备故障、质量不符标准等监督情况)、月度计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下月监督重点;一个月内没有发生以上情况,为无异常。
5.3.8 各专业监督负责人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上报上季度技术监督总结,技术监督专责根据集团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季度技术监督总结。
5.4 检查与考核
5.4.1 各技术监督负责人应认真编写季度、年度的监督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5.4.2 技术监督月报表分别在当月30日前上报技术监督专责(节假日顺延)。技术监督月报表的内容要真实,不得隐瞒,特别是自行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填报。
5.4.3 各技术监督网每季至少活动一次,并提前2日将活动时间报备技术监督专责,技术监督专责将抽查技术监督网召开情况。
5.4.4 技术监督专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领导小组会议。
5.4.5 技术监督的季度监督小结应包括本季度监督工作的情况及季度监督网活动情况,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下阶段的工作意见,经厂监督领导小组批准并报技术监督专责备案。
5.4.6 技术监督办公室应不定期检查各监督网活动情况,及时督促监督负责人落实各项工作。
5.4.7 技术监督网活动不得迟到、缺席。
5.4.8 有关技术监督总结、资料、报表向外报送时,必须经过各监督组组长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报送。
5.4.9 外出开会、学习人员除执行厂的有关规章制度外,须在回厂后五日内,将开会、学习的情况及资料在网上发送给监督网成员及有关人员并送技术监督专责备案。
6.附则:
6.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制定和解释;
6.2 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测技术监督条例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测技术监督条例
时间:2007年6月12日15:45
作者: 总则
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电力工业部计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及各项规定,加强东北电力系统的电测仪表专业的技术监督管理,搞好电力系统的量值传递工作,提高计量综合效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地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1.2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是电力工业专业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之一。保证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各种电测仪表、仪器和计量标准装置准确可靠、量值统一是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
1.3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应贯穿电力生产和建设的全过程。对工程设计、初设审查、选型、安装、调试、试生产到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监督管理。全过程管理应分级、分工负责。
1.4 所有省内并网的发供电及重要用电设备都必须接受省公司的技术监督与归口管理。本细则适用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直属发电厂、电业局、工程公司、修造企业、辽宁省电力局所属地方电厂、辽宁省农电局所属农电局。技术监督组织和职责
2.1 在省公司的有关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基层企业的相应部门设监督专责人,组成省公司和基层企业的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网。监督网分三级,省公司、科学研究院为第一级;基层企业为第二级;各基层企业的分场、工区或工地为第三级。各级都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
2.2 省公司的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专责人在省公司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生产、基建、农电等单位的电测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听取汇报,检查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和解决技术监督工作的关键问题。2.3 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是省公司授权行使专业技术监督的职能部门,是东北电网电测计量与测试中心和量值传递的最高检定机构,负责省公司直属单位电测仪表的量值传递和专业技术监督归口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2.3.1 按省总公司统一部署,建立健全电网的电测量量值传递标准。作为全网电测量值传递的最高计量标准,经电力工业部考核认证后,对省公司直属各企业进行电测量值传递和执行强制检定,保证全网的电测量标准量值统一。
2.3.2 组织贯彻国家和国家电力公司有关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条例、规章和制度(见附录2),并负责制定省公司电测专业技术管理制度。
2.3.3 负责监督、检查省公司电网电测计量技术工作,对直属单位电测计量标准的建立、配备提出建议和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2.3.4 标准器具及系统重要计量点安装的计量器具的购置,必须经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技术认定,方具备计量标准认证及入网资格。
2.3.5 受省公司计量办公室委托负责省公司系统的电测计量专业检定人员的技术培训、计量标准设备的考核技术工作。
2.3.6 指导省公司所属单位的电测仪表专业的技术改进工作,组织技术协作和技术交流,分析和了解标准器具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和解决 专业技术关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专业技术情报交流活动。
2.3.7 组织直属单位的仪表、仪器和标准装置的抽检工作,开展电测专业工作竞赛评比活动。
2.3.8 负责督促、检查电测标准器具和装置的定期检定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好仪表“二率”和电能计量“五率”的统计工作(见附录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2.3.9 参加新建发电机组和变电站工程中的电测量系统设计及相关设备的审查、指导和监督基建工程中重要电测仪表及装置的调试工作。参加生产运行的大型机组及高压关口计量装置的技术改进和定期校验工作,监督主网重要计量点的工作状况,提高运行设备的电测计量水平。
2.3.10 对发生在系统内外由于电测计量准确度引起的纠纷,在按受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委托后,负责仲栽检定。2.3.11 每年对直属单位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年工作重点提出要求。
2.3.12 对于涉外电厂(并主网)的电测仪表技术监督工作与直属电厂同等对待。
2.3.13 计量监督专工有权监督电力科学院电测计量工作,对存在问题随时提出改进意见,并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2.4 直属基层单位电测技术机构负责本单位所辖的电测仪表标准量值传递和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接受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技术监督和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2.4.1 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上级电测仪表专业工作指示和规定,开展本单位的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
2.4.2 根据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条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专业工作的规章制度及电测仪表检定计划,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2.4.3 按要求组织建立本单位的电测计量标准器具、检定装置及配套设备,经省公司计量办组织考核认证后投入使用(各级检定机构应配标准明细表见附录5)。
2.4.4 按监督职责分工,做好本单位电测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强检及非强检),按上级监督机构安排的计划定期及时送检。
2.4.5 负责对本单位及所辖地区电测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定期对运行中的电测计量器具进行抽检,并在半年内向上级监督机构报送有关报表。
2.4.6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对本单位电测检定人员的技术考核,并不定期地对本单位电测计量检定人员进行岗位业务考查,促进专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2.4.7 参与本单位电测仪表专业有关事故和工作责任事故的调查分析,制订防患措施。
2.4.8 参与本地区新建和扩建的发、供、用电设备中有关电测量系统的设计审查与选型,并监督基建施工、调试、试运行过程中的电测计量工作情况,组织对新建发、供、用电设备的电测计量器具和技术资料文件的验收工作。
2.4.9 对在电测仪表专业工作中有突出业绩或违反计量法令、法规、规程及制度的有关人员,按相应规定提出奖惩建议,经批准后监督执行。2.4.10 定期巡视运行中的电测仪表工作状况,吸取运行人员对电测仪表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正确处理运行中的计量异常情况,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2.5 电测仪表专业人员职责
2.5.1 认真学习有关计量法规,掌握有关检定规程,熟悉电力生产流程情况,掌握监督范围内电测仪表和标准装置的性能及其检定测试技术。
2.5.2 执行计量法,忠于职守,严禁弄虚作假,严格按检定规程开展检定工作,保证量值准确可靠。有权拒绝执行违反计量法令、法规和有关制度的指令。监督任务
3.1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
3.1.1 电工测量交、直流仪器;
3.1.2 电气测量指示仪表;
3.1.3 电气测量数字仪表;
3.1.4 电气测量记录式仪表;
3.1.5 电量变送器;
3.1.6 电能表(包括最大需量表、复费率表、电卡磁卡表、多功能表及脉冲电能表);
3.1.7 测量用互感器、分流器;
3.1.8 电测量标准装置;
3.1.9 电测量系统二次回路;
3.1.10 其它专业使用的电测仪表、仪器。
3.2 监督执行国家和部颁电测仪表仪器的检定规程及周期检定制度,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3.3 建立健全电测仪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负责对所监督范围内的电测仪表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全过程的技术监督(见附录4)3.4 各级电测仪表监督机构负责本单位新购标准计量器具与设备计划审查,并报上一级监督机构进行技术认定后方可实施。
3.5 研究和解决电力生产中提出的测试技术问题,采用新技术,改进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3.6 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技术资料,推广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考核工作。检定机构及量值传递
4.1 全网电测量值按二级进行传递,电力部东北计量测试中心为网内最高检定机构,各电业局计量测试所、发电厂计量室为二级检定机构(见附录1)。
4.2 省公司电测计量标准量值传递及各级电测计量监督机构的量值传递,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4.2.1 各级检定机构应按规定配备电测计量标准及装置。最高计量标准器(装置)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标准考核合格证书和周期检定合格证书,方可开展工作。
4.2.2 所建的标准装置准确等级和所开展的量值传递工作范围相符合(见附录5),按国家检定规程规定和上级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4.2.3 必须具备国家计量法及有关规程、标准所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
4.2.4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整的技术资料。
4.2.5 电测量仪表、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4.2.6 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电力部、省公司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并持有电力部计量检定人员证方可上岗。
4.3 标准计量器具、计量仪表和检定装置等应按规定的周期接受上级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超过检定周期即为失准,不得再继续使用。检定不合格的标准器具,上级检定机构有权建议报废或降级。
4.4 调前不合格的标准表,下一个检定周期应减半,如调前仍不合格,则此表不能当作原等级使用。
4.5 更新或增加计量标准,报省公司计量办公室审批,经过主管部门考核认证后,方可使用。4.6 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高中毕业生从事二年以上检定工作、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一年以上检定工作,方具备考核计量检定人员证书资格。
4.7 计量检定人员,要保持稳定,不宜随意调动。如调离本岗位时,需报上级监督机构,收回计量检定人员证书。凡脱离检定工作岗位一年以上者,再回本岗位时,必须经过复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8 暂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及计量设备,应报主管部门办理封存手续,并妥善保管。如须启用应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9 为加速标准化和计量工作与国际接轨,按上级统一布署,逐步贯彻国家标准“GB/T19022.1-1994(idt ISO 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进一步推动东北电网的电测计量工作。技术管理
5.1 各级电测仪表检定机构所建标准装置必须具备完整的技术档案。
5.2 实行现代化管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测计量和管理工作中,逐步实现微机校验、打印检定证书及微机软件报表。
5.3 各级电测仪表监督机构每半年向上一级监督机构上报一次本单位技术监督工作总结上半年总结至6月底,7月初上报;全总结至12月底,下一年1月20日前上报。总结内容:
(1)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2)技术培训;
(3)技术改进与新技术应用;
(4)电能表“五率”和指示仪表“二率”统计;
(5)存在的问题;
(6)未来半年或一年主要工作。
5.4 开展电测仪表监督工作评比活动,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有关事迹材料加盖公章报上一级监督机构。6 附则
6.1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6.2 本实施细则解释权属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计量研究所
附录1 电测仪表标准量值传递系统图
国家电力公司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计量院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高压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吉林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黑龙江计量测试中心
省 局 所 属
网 局 所 属
省 局 所 属
发电厂
计量室
电业局
计量测试所
工程公司
计量室
市县农电局 计量测试所
修 造 厂
华能电厂
计量室
地方电厂
计量室
附录2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应遵循的法规、条例及有关规程
(一)法规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 国务院[1986]50号文批准的关于水利电力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定义及使用方法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7 原水利电力部计量管理工作规定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二)国家规程 JJG123-88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JJG125-86直流电桥检定规程 JJG126-88直流电阻箱检定规程 4 JJG153-86标准电池检定规程 JJG531-88直流电阻分压箱检定规程 JJG166-84直流标准电阻器检定规程 JJG124-93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 JJG237-87电秒表检定规程 JJG366-86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 JJG622-89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 JJG440-86工频相位表检定规程 JJG315-83直流数字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250-81电子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495-87直流磁电系检流计检定规程 JJG494-87高压静电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602-89数字式毫秒仪检定规程 JJG307-88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597-89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JJG506-8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569-88最大需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691-90分时计度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313-94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314-94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24 JJG169-93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 JJG(电力)01-94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 JJG1033-92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JJG1027-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三)部颁规程 SD109-8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SD110-83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 SD111-83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 SD112-83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 DL448-9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 SD79-82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460-92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气设备交接与预防性试验规程
附录3 关于电能表“五率”和仪表“二率”的统计方法
(一)电能表“五率” 2 3 4 5(二)指示仪表“二率” 2(三)统计说明 配电盘重要仪表、实验室的试验用仪表应统计校验率和调前合格率。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Ⅰ、Ⅱ、Ⅲ、Ⅳ类)按“五率”统计。送检至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标准仪器仪表由承担校验的监督机构负责统计校验率和调前合格率。
附录4 各级电测仪表检定机构应配备的主要的标准装置、计量器具明细表
(一)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等电池标准装置
总不确度:3.3×10-6 ①一等饱和电池 0.0005级
②工作标准电池 0.005级
③过渡标准电池 0.005级
④标准电池比较仪 0.01级 一等电阻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3.5×10-6 ①直流标准电阻 0.001~100000Ω,Ⅰ等 ②直流电阻比较仪 100~100000Ω,0.0001级
③直流比较仪电桥 0.0001~1000Ω,0.0001级 直流电桥电阻箱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16.7×10-6 ①直流标准电阻 0.01~100000Ω,Ⅱ等
②数字万用表 0-1000V,0.002级
③专用恒流源(10、100)μA,(1、10、100)mA,8ppm/5min 4 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7×10-6 ①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 0~2.1111110V,0.0001级
②分流电阻箱 0~222Ω,0.1级 交直流电流电压功率表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3×10-4 ①数字万用表 0~1000V,0~1A,0.002级
②直流标准电阻 0.001~100000Ω,0.01级
③交流电压电流变换器 0.1~100A,0.005级
④功率变换器 0~300V,0-20A,0.02级 直流高压高值电阻器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3×10-4
①高压高阻电桥装置 102-1012Ω,0.03级-2级 7 数字多用表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5.5~220ppm ①交流标准源 0-1000V, 0-1A,50-200ppm ②直流标准源 0-1000V,0-1A,5-60ppm 8 0.0003Hz工频数字频率计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0.0003Hz 9 直流分压箱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3.3×10-6 ①直流标准源 0-1000V,1×10-6 ②数字万用表 0-1000V,8×10-6 10(0.05级)单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5×10-4 ①标准电能表 3×(0.1~10A,58-380V),0.05级
②标准电压互感器 58-380V/100V,0.002级
③标准电流互感器 0.1-30A/5A,0.002级(0.03级)单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0.03% ①标准电能表 1-5A,60/120/240V,0.02级
②标准电流互感器 0.1-100A 12(0.01级)单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总不确度:0.01% ①标准电能表 120-240V,1-5A,0.01级
②标准电压互感器 60-620V/100V,0.0005级
③标准电流互感器 0.1-50A/5A,0.0005级 电流互感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0.001%~0.01%
①电流比较仪 0.1-100A/1-5A,0.001级
②标准电流互感器 5-10000A/5-1A,0.01/0.05级
③电流比较仪 0.002-2000A/5-1A,0.0005级
④电流比较仪 5-/15000/5-1-0.5A,0.001级
⑤标准电流互感器 0.1-200A/5A,0.01级
⑥标准电流互感器 0.1-100A/5A,0.05级 电压互感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0.005% ① 感应分压器 0-1000V,0.0002级
② 标准电压 66kV/ /100V、60kV /100V、10kV/100V、6kV/100V、3kV/100V 1kV/100V,0.01级
(二)发电厂、电业局、工程公司(0.05级)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装置(0.1级)直流电阻箱检定装置(0.1级)直流单电桥检定装置 4(0.1级)直流双电桥检定装置 0.5级及以下交流功率表检定装置 0.2级及以下直流电流、电压表检定装置 0.5级及以下交流电流、电压表检定装置 交、直电流电压表半自动检定装置 兆欧表检定装置 接地表检定装置 钳形表检定装置 电秒表检定装置 万用表检定装置 功率因数表检定装置 频率表检定装置 整步表检定装置(可根据各单位情况自定)17(0.05级)电量变送器标准装置(0.2级)盘用仪表标准装置(包括A、V、W、Q、cosφ、Hz)19(0.1级)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0.2级)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0.3级)单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0.05级电流互感器标准装置 5-5000A/5A 23 0.05级电压互感器标准装置 57.7V~600/100V/100V/、10kV/100V、66kV/ /100V/(三)供电局、各市县农电局 0.1级或0.2级标准电能表 0.1级,0.2级或0.3级交流单、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
第三篇: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的通知
国电集生[2003]177号
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各直属、全资、控股单位:
技术监督是提高发供电设备可靠性,保证电厂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搞好集团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集团公司制定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二00三年七月一日
附件: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技术监督是提高发供电设备可靠性,保证电厂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搞好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称“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技术监督工作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的原则,对电力生产和建设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督管理。
第三条技术监督工作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第四条技术监督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设备诊断新技术,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第五条集团公司各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一般可协议委托当地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监督管理。
第六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发电企业,控股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集团公司成立技术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技术监督工作。技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技术监督的日常管理、协调、指导、服务工作。集
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集团公司已投产发电厂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工程建设部负责在建电厂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分支机构协助做好本辖区内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集团公司子公司应成立技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其所属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发电企业成立以总工程师(或生产副厂长、副总经理)为组长的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本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发电企业按专业成立专业技术监督网开展技术监督活动。发电企业的生产技术部门为技术监督的归口管理部门。在建电厂的技术监督机构由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筹组。
第十条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监督方针政策,行使技术监督的领导职能;
2.审批集团公司技术监督标准、规程、制度;
3.审批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规划和计划;
4.审批对发电企业有关技术监督工作的奖励和处罚。
第十一条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集团公司的有关技术监督的标准、规程、制度;
2.组织制定集团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标准、规程、制度、导则、技术措施,并对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3.负责制定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规划和计划,组织召开集团公司技术监督专业会议;
4.参与在建和已投产发电企业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的分析调查工作;
5.按照集团公司的工作规划,根据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推广先进、成熟、可靠、实用、有效的技术监督和故障诊断新技术;
6.按照技术监督工作考核制度的规定,提出对各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考核奖惩意见。
第十二条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的技术监督职责为:
1.负责已投产发电企业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2.监督指导已投产发电企业开展技术监督工作。检查发电企业与当地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签订技术监督服务协议的执行情况。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部的技术监督职责为:
1.组织在建电厂的设计审查、设备监造、安装调试以及试运行阶段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
2.监督指导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开展技术监督工作。
第十四条发电企业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根据上级的各项规定,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监督制度及实施细则;
2.组建专业技术监督网,建立厂(公司)、车间(部)、班组各级岗位的技术监督责任制;
3.掌握本企业设备的运行、检修、缺陷和事故情况,发现设备出现重大异常或事故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报告;
4.制定各项技术监督工作计划,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总结、考核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
5.组织技术监督人员工作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专业技术监督网的主要职责是:
1.按照厂(公司)级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和当地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的要求,认真完成技术监督工作计划,做好各项技术监督的日常工作;
2.认真执行反事故措施计划,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3.对于达不到监督指标的项目,立即向厂(公司)级技术监督领导小组报告,提出具体改进方案或临时应对措施,供领导决策。同时,有权向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汇报;
4.做好技术监督检测仪器仪表的维护工作,确保技术监督项目指标的准确有效;
5.认真记录各项技术监督数据,建立、健全设备的各项技术监督档案。按时报送技术监督工作的有关报表;
6.参加技术监督培训,努力提高技术监督水平。
第三章集团公司、发电企业及电力试验研究院(所)三方的关系
第十六条集团公司统一领导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监督并检查发电企业各项技术监督工作的完成情况。
第十七条各发电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与当地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签订技术监督服务协议。服务协议的内容应包括:技术监督服务范围、双方职责及收费标准等。协议中要明确电力试验研究院(所)每季应向集团公司及集团公司在本区域的分支机构报告委托监督服务的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情况。各发电企业与当地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签订的技术监督服务协议须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和分支机构核备。
第四章技术监督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第十八条技术监督的范围和内容:
1.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电能质量、金属、化学、绝缘、热工、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振动、水工等方面。对影响设备健康水平、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参数、性能与指标进行监督、检查、处理及评价,以确保发供电设备在良好状态或允许范围内运行。
2.技术监督工作是一项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管理工作,应贯穿于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即包括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监造、安装、调试、试生产、运行、检修、停备用、技术改造等整个过程。
第十九条对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
1.各级领导和生技部门要提高对技术监督工作的认识,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认真开展技术监督活动;
2.技术监督工作要健全技术监督组织机构,落实责任。按监督项目建立监督网,依据技术监督标准、规定,做好技术监督工作。建立技术责任制,实行签字验收制度,做到责任到人,一级对一级负责;
3.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技术监督工作,按期完成每一项监督指标,提出监督中发现设备缺陷的处理意见及措施,使被监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监督工作档案、规程、制度和技术资料,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及技术改造等电力建设和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原始档案和
技术资料,由设备主管单位保管,并确保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对被监设备应有:1)技术规范、技术指标和检测周期,2)相应的检测手段和诊断方法,3)全过程的技术监督数据记录;
5.要不断提高技术监督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技术监督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技术监督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和业务素质,以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第二十条对技术监督人员的要求:
1.为保证技术监督工作的连续性,发电厂企业应保持专业技术监督人员的相对稳定,技术监督专职工程师工作调动,要办理好技术档案的交接手续;
2.各专业技术监督人员应具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监督规定,参加相应的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3.爱岗敬业,积极做好技术监督工作,为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4.参加当地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组织的各项技术监督活动。
第二十一条技术监督工作报告制度:
1.发电企业每季度监督项目及指标完成情况,应按各专业规定的格式于每季度后第一个月15日前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及集团公司在本区域的分支机构;
2.发电企业在每年1月15日前应将上一的技术监督工作总结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及集团公司在本区域的分支机构;
3.发电企业在每年10月31日前应将下一的技术监督工作计划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及集团公司在本区域的分支机构;
4.发现被监设备出现异常或事故,应立即向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及集团公司在本区域的分支机构和所委托的电力试验研究院(所)报告;
5.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对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情况应于每季度后第一个月内汇总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及集团公司在本区域的分支机构。
第二十二条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制度:
1.集团公司定期召开技术监督专业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技术监督工作,讨论并部署技术监督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2.发电企业每年召开两次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检查、布置、总结技术监督工作,对技术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第二十三条技术监督工作的考核奖励制度:
发电企业参加当地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组织的技术监督检查评比,集团公司对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在技术监督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风电技术清单
附件:风电工程主要技术文件清单
1.综合性标准或文件:
1.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 号; 1.2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 建质〔2003〕162 号; 1.3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电建质监〔2005〕52 号; 1.4 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 电建〔1995〕543 号; 1.5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国电电源〔2002〕896 号; 1.6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81号 1.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标〔2002〕219 号; 1.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 号; 1.9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国电电源〔2002〕49 号; 1.10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2005 1.1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 1.12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国测法字〔2004〕4 号; 1.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60 号; 1.1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9 号; 1.15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管理规范
GB/T50430-2007 1.16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93号 1.17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80-2006 1.18 工程建设设计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79-2006 1.19 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测国字[2008]8号 1.20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50358-2005 1.2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 146 — 2004 1.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 2005 1.23 电力工程调试能力资格管理办法(2010版)中电建协〔2010〕51号 1.2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建质[2008]75号 1.25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8号; 1.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1.2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 50319-2000; 1.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1.2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1.30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 1.31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GB/T 11894—2002 1.3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1—2002 1.33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档发〔2006〕2号
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FD002—2007 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 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 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 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 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2.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1999 2.10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01 2.1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12
2.12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067-1996 2.13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 JB/T 10300-2001 2.14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要求 GB 18451.1-2012 2.15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09-2002 2.16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 2.17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2.18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 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19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20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2.2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发改能源[2005]1511号 2.22风电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 水电规办[2008]001号
2.23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1-2005 2.24风力发电机组 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2.25风力发电机组 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 20320-2006 2.26风力发电机组 异步发电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1-2003 2.27风力发电机组 异步发电机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2.28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 GB/T 19072-2010 2.29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12 2.30风力发电机组 电工术语 GB/T 2900.53-2001 2.31风力发电机组 控制器 技术条件 GB/T 19069-2003 2.32风力发电机组 控制器 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2.33风力发电机组 齿轮箱 GB/T 19073-2008 2.34风力发电机组 风轮叶片 JB/T 10194-2000
2.35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 10425.1-2004 2.36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5.2-2004 2.37风力发电机组 制动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 10426.1-2004 2.38风力发电机组 制动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6.2-2004 2.39风力发电机组 一般液压系统 JB/T 10427-2004 2.40风电厂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Z 19963-2011 3.电气标准
3.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3.2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06 3.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 3.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2006 3.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2012 3.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3.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96 3.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与验收规范 GBJl47-2010 3.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2010 3.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l49-2010 3.11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33-2005 3.1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DL/T 5168-2002 3.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T 5007 3.14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 DL/T 537-2002 3.15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03-2012 3.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 DL/T5161.1-2002 第2部分:高压电气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2-2002 第3部分: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3-2002 第4部分: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4-2002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5-2002 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6-2002 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8-2002 第9部分:蓄电池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9-2002 第10部分: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0-2002 第12部分:低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2-2002 第13部分:电力变流设备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3-2002 第14部分: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4-2002
第16部分: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6-2002 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7-2002 3.17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782-2001 3.18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国网生技[2005]400号 3.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20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 3.2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431-2008 3.22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2008 3.23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2011 3.24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 4.建筑工程标准
4.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4.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 部分:土建工程 DL/T5210.1-2005 4.3 110kV-1000kV变电站、换流站
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Q/GDW 183-2008 4.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 —2011 4.5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4.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4.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2004 4.8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DL/T 5024—2005 4.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4.10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 4.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1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4.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4.1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4.1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4.1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50107-2010;4.18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 169-2009 4.19.钢 筋 焊 接 验 收 规 程 JGJ 18— 2012 4.2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107--2010 4.2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4.2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2002 4.23 钢结构用抗剪型高强度连接副及技术条件 GB/T3632-2008
4.24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 4.25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24-2010 4.25 砌体结构工程设计规范 GB 50003 -2011 4.26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1 4.2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 137 -2001 4.2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 T17-2008 4.2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12 4.3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4.3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 4.3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4.33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4.3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05)4.3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24.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4.37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 501354.3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5.相关材料标准
5.1 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
5.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5.3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5.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 钢筋焊接网
5.5通用硅酸盐水泥
5.6混凝土用水标准
5.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试验方法
5.8建筑用砂
5.9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5.1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15965.11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 1465.1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状高炉矿渣 GB 180465.13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7365.14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5.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5.16混凝土泵送剂 JC 4735.17混凝土防冻剂 JC 4755.18混凝土膨胀剂 JC 476
—2012 —2010 —2001 电建质监〔2004〕18 号建设部令141号 -2008 -2002 -2006
JG/T 226-2008
GB 1499.1-2008
GB 1499.2-2007
GB 1499.3-2002
GB 175 - 2007
JGJ 63 -2006
JGJ 52-2006
GB/T14684-2001 -2001 -2005 -1990 —2008 —2002 -2008 -2003 -2001 -2004 -2001
5.1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 474-2008 5.20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 18588 —2001 5.21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GB/T50448-2008 5.22水泥基灌浆材料 JC/T 986 —2005 5.23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 JG/T 224 -2007 5.24钢结构防火涂料 GB 14907 -2002 5.25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DL/T5394-2007 6 本工程全部设计、设备、施工、调试的技术文件 6.1 风电机组安装调试工程验收文件 6.1.1风电机组技术说明书;
6.1.2风电机组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6.1.3风电机组塔架及其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技术要求。6.2 升压站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文件 6.2.1设备技术性能说明书; 6.2.2设备订货合同及技术条件; 6.2.3电气施工设计图纸及资料。6.3 中控楼和升压站建筑等工程文件 6.3.1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6.3.2施工合同及有关技术说明。6.4 场内电力线路工程验收文件
6.4.1架空电力线路勘测设计、施工图纸及其技术条件; 6.4.2施工合同。6.5 交通工程验收文件
6.5.1公路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条件; 6.5.2施工合同。
第五篇:风电技术总结
1、寿命
2、可靠性高
3、轴承强制润滑
4、传动类型圆柱齿轮箱,行星齿轮箱,多采用混合方式,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以及混合式等等,多数为一级或两级行星+两级斜齿轮传动:大轴—行星架—行星轮—太阳轮—斜齿轮传动
5、制动装置
如图下面:一级行星传动,两级圆柱传动;齿圈固定模式
齿轮箱由两级行星和一级平行轴传动以及辅助装置组成。为了传动平稳和提高承载能力,齿轮采用斜齿并精密修形,外齿轮材料为渗碳合金钢,内齿轮为合金钢,一级行星架采用高合金铸钢材料,二级行星架和箱体采用高强度抗低温球墨铸铁。主轴内置于增速机,与第一级行星架过盈连接。齿轮箱通过弹性减震装置安装在主机架上。齿轮箱的轴向空心孔用于安装控制回路电缆。具体结构见图1。
图1
采用铸铁箱体可发挥其减振性,易于切削加工等特点,适于批量生产。常用的材料有球墨铸铁和其他高强度铸铁。
外齿轮制造精度不低于6级,齿面硬度HRC58--62,外齿轮采用17CrNi2MoA.对于兆瓦级风电齿轮箱,传动比多在100左右,一般有两种传动形式:一级行星+两级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两级行星+一级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相对于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行星传动的以下优点:传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递功率范围大,使功率分流;合理使用了内啮合;共轴线式的传动装置,使轴向尺寸大大缩小而;运动平稳、抗冲击和振动能力较强。在 依据提供的技术数据,经过方案比较,总传动比i=98.74,采用两级行星派生型传动,即两级行星传动+高速轴定轴传动。为补偿不可避免的制造误差,行星传动一般采用均载机构,均衡各行星轮传递的载荷,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啮合平稳性和可靠性,同时可降低对齿轮的精度要求,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对于具有三个行星轮的NGW型行星传动,常用的均载机构为基本构件浮动。由于太阳轮重量轻,惯性小,作为均载浮动件时浮动灵敏,结构简单,被广泛应用于中低速工况下的浮动均载,尤其是具有三个行星轮时,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在本文的风电增速箱中,两级NGW型行星传动中,均采用中心轮浮动的均载机构。
目前这些齿轮箱的适用范围为:发电功率200KW-1660KW,风力带动桨叶的转速为19—28.5r/min(齿轮箱的输入转速),增速齿轮箱的输出转速为1440—1520r/min(发电机转速),齿轮箱的速比范围为:U=36—78(个别达到98)
其传动路线是;桨叶——传动轴——收缩套——行星架——太阳轮——第二级平行轴大齿轮——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第一级平行轴大齿轮——第一级平行轴小齿轮——发电机
齿轮箱的材料:外齿轮材料为优质低碳合金结构钢,如17CrNiMo6,内齿轮材料为42CrMoA,内齿圈磨齿,外齿轮渗碳淬火磨齿,精度在ISO1328之6级以上,轴承全部为SKF、FAG、NSK等进口轴承,且多为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单列园柱滚子轴承等。
齿轮箱类型主要有1p+2h(2Mw 以下)2p+1H(2Mw到6MW)winergy 5和6兆瓦采用都是这种结构,对于混合传动的机型大多采用1p或2p的结构。
密封要疏而不堵, 这是设计密封的思路.重点说点蚀:
1 重载,齿面接触压力过大,工作是齿面温度过高,而且不均匀;
2 润滑,润滑不充足,黏度太低,不能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油喷的不均匀,油的种类不对,最好用合成油,油喷的位置不对;以及油的清洁度。
3 齿面硬度,一般小齿轮硬度应高于大齿轮2度,最好在58-62的范围内(国内有的是64HRC)热处理后最好保留20%的残余噢实体。齿形误差,比如齿定修行,推荐修形全部修道小齿轮上,并且变位,齿数不要低于20。齿面光洁度,因为都是硬齿面传动,光洁度至少到0.8Ra或更好。磨削烧伤
齿轮箱的主要零部件
一、箱体
箱体是齿轮箱的重要部件,它承受来自风轮的作用力和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反力。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去承受力和力矩的作用,防止变形,保证传动质量。常用的材料有球墨铸铁和其他高强度铸铁。设计铸造箱体时应尽量避免壁厚突变,减小壁厚差,以免产生缩孔和疏松等缺陷。为减小机械加工过程和使用中的变形,防止出现裂纹,无论是铸造或是焊接箱体均应为了便于装配和定期检查齿轮的啮合情况,进行退火、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为了减小齿轮箱传到机舱机座的振动,齿轮箱可安装在弹性减振器上。最简单的弹性减振器是用高强度橡胶和钢垫做成的弹性支座块,合理使用也能取得较好的结果。箱盖上还应设有透气罩、油标或油位指示器。在相应部位设有注油器和放油孔。放油孔周围应留有足够的放油空间。采用强制润滑和冷却的齿轮箱,在箱体的合适部位设置进出油口和相关的液压件的安装位置。
二、齿轮和轴
风力发电机组运转环境非常恶劣,受力情况复杂,要求所用的材料除了要满足机械强度条件外,还应满足极端温差条件下所具有的材料特性,如抗低温冷脆性、冷热温差影响下的尺寸稳定性等等。对齿轮和轴类零件而言,由于其传递动力的作用而要求极为严格的选材和结构设计,一般情况下不推荐采用装配式拼装结构或焊接结构,齿轮毛坯只要在锻造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都采用轮辐轮缘整体锻件的形式。当齿轮顶圆直径在2倍轴径以下时,由于齿轮与轴之间的联接所限,常制成轴齿轮的形式。为了提高承载能力,齿轮一般都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外齿轮推荐采用20CrMnMo、15CrNi6、17Cr2Ni2A、20CrNi2MoA、17CrNiMc6、17Cr2Ni2MoA 等材料。内齿圈按其结构要求,可采用42CrMoA、34Cr2Ni2MoA等材料,也可采用与外齿轮相同的材料。采用锻造方法制取毛坯,可获得良好的锻造组织纤维和相应的力学特征。合理的预热处理以及中间和最终热处理工艺,保证了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表见表8-5。
(一)齿轮
1.齿轮精度齿轮箱内用作主传动的齿轮精度,外齿轮不低于5级GB/T10095-2001,内齿轮不低于6级GB/T10095-2001。选择齿轮精度时要综合考虑传动系统的实际需要,优秀的传动质量是靠传动装置各个组成部分零件的精度和内在质量来保证的,不能片面强调提高个别件的要求,使成本大幅度提高,却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2.渗碳淬火通常齿轮最终热处理的方法是渗碳淬火,齿表面硬度达到HRC60+/-2,同时规定随模数大小而变化的硬化层深度要求,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接触强度,轮齿心部则具有相对较低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能提高抗弯曲强度。渗碳淬火后获得较理想的表面残余应力,它可以使轮齿最大拉应力区的应力减小。因此对齿根部分通常保留热处理后的表面,在前道工序滚齿时要用齿形带触角的留磨量滚刀滚齿,从而在磨齿时不会磨去齿根部分。磨齿时选择合适的砂轮和切削用量,辅以大流量的切削冷却液是防止出现磨齿裂纹和烧伤的重要措施。对齿轮进行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涂色探伤,以及进行必要的金相检验等,都是控制齿轮内在质量的有效措施。
3.齿形加工为了减轻齿轮副啮合时的冲击,降低噪声,需要对齿轮的齿形齿向进行修形。在齿轮设计计算时,可根据齿轮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初步确定轮齿的变形量,再结合考虑轴的弯曲、扭转变形以及轴承和箱体的刚度,绘出齿形和齿向修形曲线,并在磨齿时进行修正。
圆柱齿轮的加工路线如下:
下料一锻造毛坯一荒车一预热处理一粗车一半精加工外形尺寸一制齿加工(滚齿或插齿)一去毛刺、齿顶倒棱、齿端倒角一热处理(渗碳淬火)一精加工基准面一磨齿一检验一清洗一入库。
加工人字齿的时候,如是整体结构,半人字齿轮之间应有退刀槽;如是拼装入字轮,则分别将两半齿轮按普通齿轮加工,最后用工装准确对齿,再通过过盈配合套装在轴上。4 齿轮与轴的联接
1)平键联接:常用于具有过盈配合的齿轮或联轴节的联接。由于键是标准件,故可根据联接的结构特点、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如果强度不够,可采用双键,成180’布置,在强度校核时按1.5个键计算。
2)花键联接:通常这种联接是没有过盈的,因而被联接零件需要轴向固定。花键联接承载能力高,对中性好,但制造成本高,需用专用刀具加工。花键按其齿形不同,可分为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和三角形花键三种。渐开线花键联接在承受负载时齿间的径向力能起到自动定心作用,使各个齿受力比较均匀,其加工工艺与齿轮大致相同,易获得较高的精度和互换性,故在风力发电齿轮箱中应用较广。
3)过盈配合联接:过盈配合联接能使轴和齿轮(或联轴节)具有最好的对中性,特别是在经常出现冲击载荷情况下,这种联接能可靠地工作,在风力发电齿轮箱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零件间的过盈配合形成的联接,其配合表面为圆柱面或圆锥面(锥度可取1:30-1:8)。圆锥面过盈联接多用于载荷较大,需多次装拆的场合。4)胀紧套联接:利用轴、孔与锥形弹性套之间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是一种无键联接方式,定心性好,装拆方便,承载能力高,能沿周向和轴向调节轴与轮毂的相对位置,且具有安全保护作用。
弹性套是在轴向压紧力的作用下,其锥面迫使被其套住的轴内环缩小,压紧被包容的轴颈,形成过盈结合面实现联接。弹性套材料多用65、65Mn、55CR2 或60Gr2 等钢材。弹性套的工作应力一般不应超过其材料的屈服极限,其强度和变形可根据圆锥面过盈联接公式计算。内外环与轴和毂孔的配合通常取H7/h6,配合表面粗糙度为Ra0.8-Ra0.2。联接表面的压力可按厚壁圆筒的有关公式计算。
轴的材料采用碳钢和合金钢。如40、45、50、40Cr、50Cr、42CrMoA 等,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为调质,而在重要部位作淬火处理。要求较高时可采用20CrMnTi、20CrMo、20MnCr5、17CrNi5、16CrNi等优质低碳合金钢,进行渗碳淬火处理,获取较高的表面硬度和心部较高的韧性。
在风力发电齿轮箱上常采用的轴承有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等。在所有的滚动轴承中,调心滚子轴承的承载能力最大,且能够广泛应用在承受较大负载或者难以避免同轴误差和挠曲较大的支承部位。
通常在外圈上设有环形槽,其上有三个径向孔,用作润滑油通道,使轴承得到极为有效的润滑。轴承的套圈和滚子主要用铬钢制造并经淬火处理,具备足够的强度、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第10章
行星齿轮机构设计
轮系:指由一系列齿轮所组成的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轮系传动时,各齿轮的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固定,可将轮系分为两类: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定轴轮系: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固定。
周转轮系:轮系中有一个或一些齿轮的轴线不固定,而是绕着其它定轴齿轮的轴线回转的轮系。
周转轮系可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两类。
如图所示的行星轮系由行星齿轮、行星架(系杆)、中心轮等组成。
在行星轮系中, 活套在构件H上的齿轮2一方面绕自身的轴线O′O′回转, 同时又随构件H绕轮系主轴线(固定轴线)OO回转, 这种既有自转又有公转的齿轮称为行星轮。
H是支撑行星轮的构件, 称为行星架。齿轮1和齿轮3的轴线与行星轮系固定的主轴线重合, 并且它们都与行星轮啮合, 称为中心轮, 用K表示。行星轮系:周转轮系中有一个中心轮是固定的,故只有1个自由度。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共轴式传动装置,其中心轮、系杆都在同一轴线上回转,几个完全相同的行星轮均匀 分布在中心轮周围,属于机构自由度为1的周转轮系。
差动轮系:周转轮系中两个中心轮都能转动,故有两 个自由度。
行星齿轮机构与定轴齿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充分利用内齿轮中部空间,输入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2)传动比大——系杆H转N转中心齿轮才转1转。3)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多个行星轮同时啮合。4)减速器的效率可高达98%~99%——功率分路传递。5)结构复杂,制造和安装精度高。1)按基本构件的组成分类
行星齿轮根据基本构件的组成情况可分为三种传动型式:
二、行星齿轮机构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的选择
1、配齿计算
为使行星轮系装配后能正常运转,并实现给定的传动比,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必须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例:2K-H行星齿轮机构的配齿条件 1)传动比条件 Z3=(i1H-1)Z1 2)同心条件
为保证中心轮和系杆的回转轴心重合,必须满足同心条件: A12=A23
若采用标准齿轮、在标准安装条件下时,选择各齿轮齿数应满足的同心条件则为:
Z2=Z3-Z1/2=Z1(i1H-2)/2
由上式可知,只有在Z1和Z3同时为偶或奇数时,Z2才会是一个整数。3)装配条件
为使第一个行星轮装好后,其余中心位置相应被确定的各均匀分布的行星轮轮齿,能同时插入内外两中心轮的齿槽中,行星轮数和各轮齿数应满足的装配条件为:
4)邻接条件
相邻条件可根据为保证相邻行星齿轮齿顶圆不相交而应该留有的大于0.5mm的间隙推导得出:
2、齿数选择
行星齿轮机构设计除应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考虑以下一些附加条件: 1)高速重载行星齿轮传动时,良好的工作平稳性。2)中心轮应尽可能适当选择较多的齿数,以满足接触 强度的要求。
3)低速硬齿面齿轮,为减小传动尺寸和质量,应尽量 选择较少的齿数。
4)当用插齿刀或剃齿刀加工中心轮时,其中心轮的齿数 和刀具的齿数不应成倍数。
5)齿数大于100的质数齿齿轮应尽量少用。
三、行星齿轮机构的效率
当采用四个参数完全相同的圆柱齿轮和行星齿轮进行其效率和传动比评价时发现,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远大于定轴齿轮机构,但效率相对却很低,且其效率随结构型式、传动比、主从件选择等的不同有很大差别。
定轴齿轮机构的效率是行星齿轮机构的400倍。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是定轴齿轮机构的近10000倍。
四、行星齿轮机构结构设计及应用
当几个相同的行星轮布置在中心轮的周围时,导致虚约束情况的产生。若齿轮及相关构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不好,将使各个行星轮所受载荷不均,降低机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为此,必须合理选择适当的均载机构和零部件结构。
1、均载机构及其设计
1)均载机构的型式、特点及应用
使行星轮间载荷分配均匀的机构——均载机构。它具有提高承载能力,降低噪声,提高运转平稳和可靠性,相应降低机构加工和装配精度等优点。常用均载机构如表10.2所示。2)、设计选用均载机构应遵循的原则(1)质量小、受离心力影响小,浮动灵敏;(2)浮动构件受力大,均载效果好;(3)浮动件可以较小的位移量补偿不可避免的 制造误差
(4)具有缓冲和减振性能;(5)效率高;
(6)机构容易制造、结构简单。
2、行星轮和系杆的结构设计 1)行星轮的结构设计
行星轮结构取决于传动型式、传动比、轴承型号及 安装形式。其常用的行星轮结构如表10.3示。
轴承的安装:当传动比较大时,轴承一般安装在行星 轮孔内;当传动比较小时,轴承可安装在系杆上。2)系杆的结构设计
系杆是行星齿轮机构的主要零件之一,行星轮心轴安装在系杆中。由于行星轮间载荷分配的均匀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轴位置的精确度。故,系杆是保证心轴位置精度、机构承载力,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基础。设计系杆时,必须考虑其结构性和加工工艺性。
在风电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用固定平行轴和行星齿轮传动最为常见。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种类很多,按照传统类型可分为圆柱齿轮增速箱、行星增速箱以及它们互相组合起来的齿轮箱;按照传动的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多级齿轮箱;按照转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以及混合式等等。
设计必须保证在满足可靠性和预期寿命的前提下,使结构简化并且重量最轻。通常采用CAD优化设计,排定最佳传动方案,选用合理的设计参数,选择稳定可靠的构件和具有良好力学特性以及在环境极端温差下仍然保持稳定的材料,等等。
设计要求
(一)设计载荷
•设计载荷 •效率 •噪声级 •可靠性 •齿轮箱作为传递动力的部件,在运行期间同时承受动、静载荷。
•其动载荷部分取决于风轮、发电机的特性和传动轴、联轴器的质量、刚度、阻尼值以及发电机的外部工作条件。•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谱是齿轮箱设计计算的基础。载荷谱可通过实测得到,也可以按照JB/T10300标准计算确定。当按照实测载荷谱计算时,齿轮箱使用系数KA=1。当无法得到载荷谱时,对于三叶片风力发电机组取KA=1.3。
(二)效率
齿轮箱的效率可通过功率损失计算或在试验中实测得到。功率损失主要包括齿轮啮合、轴承摩擦、润滑油飞溅和搅拌损失、风阻损失、其他机件阻尼等。齿轮箱的效率在不同的工况下是不一致的。风力发电齿轮箱的专业标准要求齿轮箱的机械效率应大于97%,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应达到的指标。
(三)噪声级
风力发电增速箱的噪声标准为85dB(A)左右。噪声主要来自各传动件,故应采取相应降低噪声的措施:
–适当提高齿轮精度,进行齿形修圆,增加啮合重合度; –提高轴和轴承的刚度;
–合理布置轴系和轮系传动,避免发生共振;
–安装时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将齿轮箱的机械振动控制在GB/T8543规定的C级之内。
(四)可靠性
•按照假定的寿命最少20年的要求,视载荷谱所列载荷分布情况进行疲劳分析,对齿轮箱整机及其零件的设计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极限强度分析、疲劳分析、稳定性和变形极限分析、动力学分析等。分析方法除一般推荐的设计计算方法外,可采用模拟主机运行条件下进行零部件试验的方法。•在方案设计之初必须进行可靠性分析,而在施工设计完成后再次进行详细的可靠性分析计算,其中包括精心选取可靠性好的结构和对重要的零部件以及整机进行可靠性估算
四、齿轮箱的主要零部件 铸件类:机体、扭力臂、行星架 齿轮和轴类:内齿圈、齿轮、轴 标准件类:轴承、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