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时间:2019-05-13 01:0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第一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重庆巴南区委宣传部 施硕党的执政能力,是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科学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的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这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精辟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能成为执政党绝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偶然的,她是几代共产党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阶级利益的政党,她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如果缺乏对这一执政理念的深刻认识,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不清醒的。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于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坚决惩治~,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

二、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执政基础执政基础是检验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科学的一个基本指数。一个政党执政除了必须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外,由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要素所构成的政治基础,也是执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巩固执政基础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我们党的最大执政基础就是与群众血肉联系,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告诫我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绝不能就能力谈能力,而是要从巩固和加强执政基础上下功夫。“执政能力”从本质上反映的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了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利益关系大调整中出现了大量新的矛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如何使权力的实施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问题,已迫切地摆到了我们党面前。因此,执政党应当千方百计地增强执政基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而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

三、紧紧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执政要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必须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国有企业和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日益突出,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到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仅是指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科技教育及各类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等的全面进步。只要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党就有了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

四、努力完善“以人为本、依法执政”的执政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一种对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肯定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我们就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

第二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重庆巴南区委宣传部 施硕党的执政能力,是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科学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的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这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精辟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能成为执政党绝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偶然的,她是几代共产党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阶级利益的政党,她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如果缺乏对这一执政理念的深刻认识,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不清醒的。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于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坚决惩治~,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

二、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执政基础执政基础是检验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科学的一个基本指数。一个政党执政除了必须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外,由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要素所构成的政治基础,也是执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巩固执政基础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我们党的最大执政基础就是与群众血肉联系,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告诫我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绝不能就能力谈能力,而是要从巩固和加强执政基础上下功夫。“执政能力”从本质上反映的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了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利益关系大调整中出现了大量新的矛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如何使权力的实施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问题,已迫切地摆到了我们党面前。因此,执政党应当千方百计地增强执政基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而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

三、紧紧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执政要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必须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国有企业和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日益突出,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到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仅是指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科技教育及各类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等的全面进步。只要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党就有了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

四、努力完善“以人为本、依法执政”的执政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一种对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肯定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我们就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一个社会,只有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才能使其社会成员有一种尊严感和自豪感,才能使良好的社会秩序得以建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作为执政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在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上,起着倡导作用,使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在全社会深入人心,使我们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更有理性,更有活力。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要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原则坚持好、贯彻好,要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好,建设好,必须要有强大的法律做保障,大力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我们党的领导是靠执政来体现,依法执政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要创新。我们必须要依法执政,才能不断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五、努力营造“和平、发展”的执政环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执政党对执政环境的正确把握和对执政使命的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的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单边与多极的矛盾和斗争也日益加剧。这种发展、变化和竞争,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党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经过对国际国内形势认真分析、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科学判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尽管原因十分复杂,各个党的情况也很不相同,但未能正确应对执政环境的变化,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着力于准确地把握执政环境的新变幻,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具体任务,增强长期执政的忧患意识,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和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从应对复杂局面,拒腐防变、抵御风险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建设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要善于总结自己八十多年奋斗历史,善于借鉴其他政党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善于思考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学习、实践和总结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才能不同于其他政党,才能以造福于国家与人民而执政。我们衷心的祝愿我们的执政党在自己的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开创历史的新篇章。

第三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重庆巴南区委宣传部施硕党的执政能力,是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科学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的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这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精辟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能成为执政党绝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偶然的,她是几代共产党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阶级利益的政党,她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如果缺乏对这一执政理念的深刻认识,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不清醒的。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于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坚决惩治腐败,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

二、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执政基础执政基础是检验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科学的一个基本指数。一个政党执政除了必须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外,由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要素所构成的政治基础,也是执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巩固执政基础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我们党的最大执政基础就是与群众血肉联系,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告诫我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绝不能就能力谈能力,而是要从巩固和加强执政基础上下功夫。“执政能力”从本质上反映的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了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利益关系大调整中出现了大量新的矛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如何使权力的实施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问题,已迫切地摆到了我们党面前。因此,执政党应当千方百计地增强执政基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而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

三、紧紧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执政要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必须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国有企业和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日益突出,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到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仅是指经济的增

第四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范文模版)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不仅要致力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还要致力于精神文明的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

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先进文化,必将大大促进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水平,必须在集中精力抓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以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必须培育区域人群的共同理想信念。共同理想信念的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心。对国家来讲,培育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凝聚和培育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全体人民热爱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对一个地区来讲,培育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凝聚这一地区的人民群众热爱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着力培育“集体主义”这一区域发展的民心基础。“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各项工作,只有以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来统一思想、激发斗志、凝聚人心,才能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集体合力和团队精神,才能发挥出强大整体效益,这就是领导干部抓思想政治工作、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中,集体主义是调节者和连接者,通过对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利益主体从属关系的道德引导,就能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空谈政治、只讲大道理,而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就全局性的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和长远性的利益提出一个阶段的发展思路和中心任务,并概括成精炼的战略口号,然后进行反复宣传贯彻,逐步达成共识,进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集体的奋斗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思路就是生产力。比如桃江县委在2000年经济工作大会上,针对桃江实际,鲜明地提出“一个目标,五个主攻方面”的发展思路,通过几年来的宣传和贯彻,这一发展思路已深入人心,成了老百姓的共同理念,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桃江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推进“三化”进程,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县委又适时提出“西改东建,再造一个新桃江”的战略构想,桃江人民渴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共同夙愿找到了实现的途径,进而转化为克服困难、加快建设的不竭动力,目前,县城东区休闲广场、竹业城、资江大桥、桃花江大道、金盆路、民营创业园、文化艺术园等重点项目已陆续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发展前景非常喜人,这些都是全县人民共同理想信念支持的结果。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必须建立区域道德文化体系。如何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考验。对地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的同时,致力于创建地域人文精神,构建地域道德文化体系。一方面,要建设行政伦理。行政伦理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中国自古就有“以吏为师”的传统,领导干部处于管理社会公共权力资源的特殊地位,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其道德观念的境界水平和身体力行的虔诚度,对全社会所有成员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都起重大的示范效应,这样,领导干部自然就成了全体人民的道德表率。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官德如风,民德如草,风吹草动。因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就决定了为官用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这一基本伦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就能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以“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伦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身作则,以高尚人格、优良品德来教育和感化人们。另一方面,要倡导社会风尚。就桃江来讲,这里山青水秀,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几千年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这里的文化习俗有玉也有瑕,良莠不齐。有些成份是落后的、庸俗的、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必须坚决抛弃;有些成份是先进的、健康的、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必须认真挖掘整理和弘扬倡导,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为桃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必须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依靠经济支持加快文化建设,借助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

第五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中共麟游县委书记张校平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县委书记作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直接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人民、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重大责任。自己从担任麟游县委书记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作为县委班子的主心骨,县委书记一定要注重调查研究,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事关全局和一些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上,谋求全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一、把握全局,科学决策

作为县委书记,领导经济工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握好方向,谋好思路。谋思路、作决策是县委书记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事上决策对了,是全县人民的福分;决策错了,群众跟着受罪。作好决策、拍板定案,必须及时全面分析经济趋势,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适时提出应对的方针和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就一个地方来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县委书记必须从县情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麟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目标是市委的要求,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2005年7月,自己担任麟游县委书记后,深感责任重大。要加快发展,就必须从县情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做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此,自己集中利用一个半月时间,深入10个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基层的工作经验,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中央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宏观政策要求,与县级几大班子领导同志深入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集中大家智慧超前谋划麟游县“十一五”规划。在坚持既定的“十六字”经济发展思路的前提下,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提出了“12345”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工作思路,并经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抢抓国家更加重视支持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和麟北煤田开发的现实机遇这两大机遇,打造能源化工、特色农业、人文环境三大优势,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扶贫开发四大战略,加快煤业大县、畜牧强县、药业名县、林果基地县和隋唐文化、生态避暑旅游热点县五县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麟游。按照上述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自己先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专项协调会,就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比拼争先、加快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决定,并适时对农业主导产业开发、麟北煤田开发、市政工程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县乡干部有关待遇落实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进行了科学决策和部署,进一步细化了构建和谐麟游的各项工作措施。在决策过程中,自己始终从全县大局出发,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是否能够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否能够扩大麟游的知名度为落脚点,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充分体现中央和省市委的精神,又与全县干部群众的期盼相吻合,起到了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各级干部群众以此为动力,加压紧逼,比拼争先,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08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823万元,同口径增长33.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9元,分别同比增长6.6%和15.7%,是麟游历史上发展最快、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最多的一年,并获得全市经济增长奖,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二、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抓住全县改革发展中的大事、难事和关键问题,集中精力实施重点突破,这是县委书记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任职的县委书记,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抓几件大事、实事,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这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自己深切地认识到,麟游的县情就是县贫民穷,麟游的大事就是加快发展。为此,自己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和头等大事,牢牢抓住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煤田开发、农业产业化等工作重点,力求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一是定规划,超前谋划发展。及时以县委名义提出了关于编制全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意见》,安排成立了5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搞好项目规划论证,及时编制完成了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县将实施八大类112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21.68亿元。自己多次主持或参加《规划》编制工作会,对项目筛选、落实和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已有总投资15亿元的37个项目初步纳入省、市计划盘子。

二是引项目,增强发展后劲。2005年,自己到任不久,针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主持召开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提出了具体的刚性工作要求,先后4次带队或组织有关部门进京、上省、跑市汇报衔接,争取项目和资金。安排有关部门积极参加西洽会、西交会等重要节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较大,全年完成合同引资额2.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937万元,分别占市上下达任务的106.8%和115.7%。深入全县30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检查了解情况,适时召开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会,进一步落实了项目工作责任制,加大督办工作力度,促进了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三是抓资源,加快煤田开发。麟游北部已探明煤炭藏量在30亿吨左右,开发潜力巨大。但是,如何开发,怎么运作,才能让深埋地下的“乌金”造福麟游人民,麟游的干部都很关注。为此,自己把麟北煤田开发项目牢牢抓在手上,先后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和工作协调会议,专题研究解决麟北煤田开发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安排组建考察团,专程赴神木、府谷考察了煤田开发有关工作程序,提出了《麟北煤田开发前期工作方案》,理清了工作头绪,明确了工作重点。目前,麟北煤田开发项目已列入全市“十一五”规划,矿井建设及相关基础建设项目已进入国家盘子。

四是强特色,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搞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委书记执政一方、为民谋利的重要体现。到麟游工作后,自己经常深入畜产、林业、科技、烟草等部门和10个乡镇调查研究,与县乡各级负责同志一起分析市场,研究对策,把“畜、果、烟、药”确定为全县重点发展的四大特色产业。安排设立了烤烟生产灾害补偿资金,加强对采收、烘烤、收购等工作环节的技术服务和指导。2005年,全县种植的8900亩烤烟产量238万斤,产值1014万元,实现税金201万元,创历年新高。今年,全县种植烤烟突破1.5万亩,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县布尔羊、秦川牛、干杂果、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81.5%来源于农业特色产业经营。

五是重建设,营造最佳环境。县城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扩大宣传的名片。所以,自己把县城市政工程建设作为项目建设中的重头戏,通过干部群众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一举完成了县城主要街道的硬化美化,油化了过境公路,安装了路灯,使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今年,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300多人赴旬邑参观新农村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项工作开局良好。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加大扶贫开发和农村文明家园创建工作力度,努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18个移民新村和21个文明家园示范村村庄民宅规划建设和民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加大“绿色麟游”创建工作力度,县城西海口公园已开工建设,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等一系列工作已基本完成,营造了整洁、亮丽、舒心的人居生活环境。

六是办实事,赢得群众信赖。多谋利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是县委书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麟游是国定贫困县,干部群众待遇不高,生活清苦。这些自己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尽力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去年以来,自己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将全县2.3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支持财政部门筹资430多万元,解决了1999年以前拖欠的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将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财政配套部分比例提高了7个百分点,给10个乡镇配备了公务用车,落实了第二次浮动工资转固定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建强队伍,促进发展

面对新的历史重任,要当好一名县委书记,必须认真履行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把善于“谋势”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来抓。这既是一个领导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更是检验一个县委书记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是要善于把各大班子、各级班子协调组织到集中精力加快发展上来,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立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团结战斗的工作推进机制,谋出一个共同奋斗之势。为此,任职以来,自己先后组织建立健全了县委决策前与几大班子通气协商制度、县委书记办公会议事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和县委常委会议题提交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作为“班长”,自己首先注意在工作中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好常委一班人。在常委班子中,坚持管全面而不包揽,抓重点而不独断。凡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属于常委个人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放手让各常委大胆负责,充分发挥了“一班人”的主观能动性。常委班子内部形成了认真学习、民主讨论、实事求是、坦诚想见、互相支持、密切协作、顾全大局的良好风气。其次,注重调动几大班子的工作积极性。自己坚持亲自参加人大、政协例会,主动到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交流工作、沟通思想,与几大班子领导坦诚想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较好地发挥了各大班子的职能作用,形成了县委总揽全局,政府组织运行,人大保驾护航,政协参与支持,全县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第三,带头发扬民主。凡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自己都是先主持召开书记办公会充分酝酿达成共识后,再提交常委会研究。特别是研究重要干部、决策重大问题前都能够坚持与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通气,保证了几大班子的团结统一。经常委会集体研究形成的决定和作出的决策,自己带头贯彻执行,并要求班子其他成员以大局为重,带头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坚决执行集体决议,促进了县委决策的贯彻落实。二是要建立优胜劣汰、政绩取人的用人导向,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激励机制,营造起激励竞争、崇尚实干、倡导创新的精神氛围和工作态势,谋出一个埋头苦干之势。近一年来,自己坚持不懈地推进干部队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级干部振奋精神、超前思维,敢闯敢干、少说多干,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抓落实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不等不靠、谋事干事成为全县干部队伍的主流。指导组织部门健全完善了干部考核管理有关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加强日常考核考察工作,提高了整体工作效能。严格执行关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县乡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奖励、诫勉和末位淘汰的规定,对上年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班子、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对较差干部实行了诫勉,调动了各级抓落实、促发展的积极性。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新提拔任职的科级领导干部都严格执行民主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试用期制,落实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四权”,体现了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作出了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优秀人才评选、引进人才、提高现有人才待遇三个《办法》,完善了一系列奖惩激励措施,首次命名表彰了9名有突出贡献的县管优秀拔尖人才,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今年以来,又组织制定了《麟游县干部挂职锻炼办法》、首次6名干部已赴市高新区和市级有关部门挂职锻炼,进一步拓宽了干部培养锻炼的渠道。

三是树立典型,善于运用典型指导工作,重视培养和发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群体,使广大干部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弘扬崇尚先进、竞争向上的正气,谋出一个赶超先进、加快发展之势。结合组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兵、九成宫镇紫石崖村党支部书记李秀英同志为原型,策划创作了大型秦腔现代剧《紫石女杰》,在全市各县区巡回演出,社会反映很好,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各级干部以李秀英同志为榜样,大力推行“全县抓落实,工作到基层”的工作方法,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执政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帮助基层理清工作思路,议定发展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四、严以律己,率先垂范

古人云,“轻财是以聚人,律己是以服人,量宽是以待人,身先是以率人”。县委书记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班子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做到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率先垂范作表率,事事处处维护自身形象。

一要一身正气。作为一个县干部形象的标杆,县委书记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班子成员乃至全县产生积极或消级的影响。己身正,不令则行,己身不正,有令不行。所以,要全面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做到“三正”。就是思想纯正,凡事能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为个人的名利得失着想;就是品行要端正,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始终坚持不为权势而丧志、不为钱财而动心、不为吹捧而忘形;就是处事要刚正,讲原则不顾情面,重团结不分亲疏,以正气聚人心、树形象、促事业。

二要率先垂范。就是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努力成为班子的楷模、群众的榜样,凡是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下面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推动决策落实,同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奋斗、合力攻关,不出成绩不松劲,不达目的不收兵。县委书记做到率先垂范,不仅能使全县的工作打开局面,而且能使自己的威信得到提高。

三要真诚待人。就是抓工作要有一个基本思路,对人对事要有一个基本看法,处理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章法,努力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以诚待人,与人为善。特别是对待副职,要真心实意、坦诚相见、真情关爱、倾力相助,积极为他们施展才能、发挥长处和成长进步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用宽厚真诚之心带领班子成员开拓事业、共创辉煌。

四要廉洁自律。“公生明、廉生威”。勤政廉政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前提。作为县委书记,一定要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强化自我约束意识,时刻检查自己,反省自己,把握拒腐防变的主动权;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教育他们远离腐败,防止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谋取私利。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考验,站得住脚跟,挺得直腰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把班子带好,把党和人民交付的工作干好。

下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要看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基础要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范文

    学习贯彻落实好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入理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工作中增强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突出重点上有新思......

    企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企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以加强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

    浅议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

    浅议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中共***县委书记 *** 从党的十六大把执政能力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解读执政能力建设[大全]

    解读执政能力建设 韩庆祥 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指出它是“关系中......

    浅谈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浅谈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 〖在线字典〗 在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

    浅谈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浅谈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这种本领所能达到的程度、效率。“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报告在有关......

    执政能力建设学习体会(执政能力建设)

    学习体会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