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师批评教育的方式(打印)范文
批评教育“五法”
恭城县栗木镇良溪小学刘艳梅
内容提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熟悉着他周围的世界,他们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正因为如此,在教书育人中,批评成为教师们教育学生常用的一种手段。而且批评和表扬经常是结伴而行。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讲究批评的方式和批评的技巧特别重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熟悉着他周围的世界,他们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正因为如此,在教书育人中,批评成为教师们教育学生常用的一种手段。而且批评和表扬经常是结伴而行。教师的批评教育应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让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故事一: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那个即将告别人生的青年闻听此言,朝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你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故事二:一位先生教两个学生,一个他非常喜欢,一个他非常厌恶。一天,两个学生都拿着书睡着了,老先生朝着自己厌恶的学生抽了一巴掌,教训说:“看看你,一拿起书就睡觉,你看看人家,睡觉了还拿着书本!”故事中的教训是深刻的,更是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讲究批评的方式和批评的技巧特别重要。那么,怎样批评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呢?
“钢铁大王”卡耐基就告诫世人“如果要造成一种历经数十年直到死亡才消失的反感,只要轻轻地吐出一句恶毒的评语就得了——不论你多么肯定自己那样做是多么理所当然。”由此可见直接的、粗鲁的、严厉的批评,往往难以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对其改正缺点、错误无益。教师的批评教育方式易采取以下五式:
批评第一法:朦胧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就是在运用批评手段时,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
历史典故、轶闻传说、生活实例、现身说法等来讽喻说理,启发学生去思考,从而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造成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但纪律松懈,骄傲自大自视过高,瞧不起其他同学,有时甚至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对这种学生进行直接的批评、说教,效果肯定不会理想。我便给这名学生讲了禅宗里的一则故事: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赶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父问。“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了。“满了吗?”师傅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父抓起一把沙子,掺入石头中,沙一点儿没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父又抓了一把灰土,轻轻洒下,还是没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父又倒下一盅水,仍然滴水没有溢出。“满了吗?”师父笑问。徒弟无言以对„„听了这则故事,该学生似有所悟,以后的思想、行为有了较大改变。这种委婉式的批评方式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批评第二法:激励法
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最后再进行适当的激励,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利于错误的改正,而且还会增添前进的信心。换而言之,就是采取“赞扬---批评---激励”的方式来批评教育学生。一个智障儿童连2+2都有困难,一次老师拿着全是红叉的试卷充满信任地说:“这些题,我知道你都会,为什么咱不再来一次呢”!随后孩子在老师的微笑中又把考试卷上的原题一一作答。“我就知道你其实懂这些题目”。教师边说边在每一道题后都打上勾,并把分数改成及格。老师的激励成就了这个孩子——世界一流的脑外科专家,医学博士弗雷德·爱泼斯坦。
批评第三法:润物法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常被人们用来说明老师语言的渗透艺术,这再贴切不过了。老师的教育就应像春雨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田。美国电影《师生情》中有这样经典的一幕:一位老师提问一个自卑且胆怯的学生,教师伸出五个手指问那个学生:“这是几个手指?”那学生脸涨得通红,过了许久才说:“是3个”。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莞尔一笑,用手轻拍着孩子的肩膀说:“是的,孩子你回答得不错,只比正确答案少了2个。”电影画面久久地定格在孩子淌满泪水的脸上。影片中老师的教育就如同春雨一般滋润了孩子的心田,让希望的种子发芽、成长。
批评第四法:震慑法
“春雨润物”式的批评只是教师批评教育的一个方面,但这并不否定教师采取具有震慑作用的批评教育。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春雨”是不管用的。比如,男生斗殴,如果还是和风细雨、春风满面、和蔼可亲,那么很可能“你说你的,我斗我的”最后也许闹出“人命关天”的大事。遇到非常事件,教师的批评不妨像夏雷般让人警醒。还是拿学生斗殴来举例,遇到这种事教师可以大喝一声“住手!”这时的语言要简短有力,声音要有震慑力,甚至可以说越严厉越好。如雷般的震慑批评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然,这种批评方式不是大声咆哮,更不是泼妇骂街,而是理智控制下的奔腾骏马,非常情态下的理智表现。它主要是指教师的态度,而不是指用词,更不能讽刺和伤害学生的人格。
批评第五法:沉默法
现代人际交往心理家研究表明:在双方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在争论当的场合,如果甲方适时地沉默不语,让乙方估因从甲方得不到任何信息而胡思乱想,甚至惊慌失措,乙方最后会被甲方的沉默所慑服,从而服从于甲方的意志。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犯有比较严重的错误,而又一时弄不清情况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及时认识错误行为,可以适当地运用上述沉默是金原理。如班主任发现个别学生有偷盗或打架恶劣行为时,可以在学生面前保持一种稳重严肃沉默的态度,学生会在教师的沉默中感到一种力量,自觉主动地把问题说出来。
总之,教师批评学生无不出于教育的目的,运用得体,教育目标就很
容易实现,反之,你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冬天的树,需要人呵护与培养;生命的旅途,需要人引路与搀扶。我坚信,只要我们在一线的教育者格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这一原则,我们的批评教育才会让孩子更健康、茁壮地成长。
《浅谈教师批评教育的方式》
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中心校
联系电话:8322199
邮编:542502
韦矿英
第二篇:批评教育孩子错误与正确方式
批评教育孩子的错误与正确方式
我们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合,而且要有技巧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处
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千古大
错。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不要用这些方式批评孩子
//1 不讲道理式批评//
很多家长懒得和孩子解释太多
一句“我说不行就不行”
“你要是觉得不好你去找别人当你爸爸”
用这种蛮不讲理的方式对待孩子
这不但不会让孩子接受
还会对你以后说的话更加没有说服力
//2 对比式批评//
经常有老师或家长喜欢对比着批评孩子
“你看 xxx 做的多好,你怎么就不行”
这种“捧一踩一”的方式
无论是放到孩子身上
还是成年人身上都不会开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还是就事论事深究错误根源才是最好的方法
//3 威胁式批评//
“再犯错就不要你了”
如此威胁孩子也许有一定的震撼力
但是孩子很容易当真
很难缓解失落紧张的情绪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
甚至在过于焦虑的状态下更容易犯错了
正确的批评方式
//1 倾听孩子//
年幼的小孩的很多错误
只是出于无心甚至是好意
在犯错时先别急着批评
好好听听孩子的解释
再温柔的告诉他哪儿错了
也许孩子会更好的接受
//2 鼓励孩子//
在指出孩子错误后好好的鼓励孩子
或者说孩子优点再指出缺点
告诉孩子你相信他下次会做的更好
帮助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也许会让孩子获得无穷的动力
激发更多意想不到的潜能
//3 增加身体接触//
批评孩子的时候
可以适当增加身体接触
比如抓着孩子的手
比如搂住肩膀
看着孩子的眼睛
真诚的告诉他问题
能降低孩子的恐惧心理
又能对教诲听进耳朵
甚至对正常的饮食消化都产生影响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
第三篇: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精)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
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转变学生行为习惯的“特效药”,如果说表扬是给幼苗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苗整枝除虫。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期的效果,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研讨的问题。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让你的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否则,可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起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做到态度要诚恳,感情要真挚,必要时,也可以严厉些,但要注意把握批评的角度。要区别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尽量创设批评时的激励情景,讲究批评的艺术。在这里,我简单谈谈这几年教学生涯中的几点见解。
一、鼓励——巧妙的批评
有些学生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可从正面提出批评。而要婉转地从侧面绕一绕,即寓批评于鼓励励中,采用巧妙地鼓励,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码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徐特立说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他们的坏处。“例如,我们班里的一位优秀生,他喜欢上科技课,玩四驱车。上语文课,他也拿起四驱车玩个不停,我找他来谈话:“你热爱科技,喜欢改装四驱车,这是好事,老师也赞赏你。要是你在语文方面也能这样用功,那就更好了,相信你是能做到的……老师没有声色俱厉地直接批评使他很感激,也很渐愧。后来这位学生对语文也下了苦功,写了许多有关科技的小论文,获得了学校一等奖。这样貌似鼓励,实是批评的方法较之训斥和责备,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二、提醒——善意的批评
面对性格倔强的学生,切忌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和指责。应该以诚恳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他们,适时地给予提醒,言语要饱含深情,蕴藏期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感到教师的善意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如:有一位学生,他家庭经济不好,父亲患病,母亲下岗。可是受不良风气影响,却染上打游戏机的习惯,成绩直线下降。找他谈话时,我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先与他拉家常,问他家中父母情况,每月收入,及姐弟的开支,然后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像个别同学成绩差而又是不努力 ……你父母对你寄予很大希望,他们培养你,很不容易,够辛苦了!要是你能在生活上多替你父母想想,自觉约束自己,你父母也一定会很欣慰,老师会更高兴。”这位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表示一定改正错误。这种适时提醒的批评方法是从善意的立场出发,分清是非,以情感人,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沉默——无声的批评
在一定的场合,教育者有意识地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但实施这种批评,一定要创造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批评者表情要严肃、眼神要专注,使学生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教师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和检查中领悟到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一次,班级闹哄哄,我一进教室,用严厉的目光盯着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全班同学一眼就发现我对班级纪律的不满意,从而自觉悟地安静下来,并坐好。当然这种无声的批评方式要把握时间的长短,适可而止。
四、遣责——严厉的批评
学生中有个别平时表现极坏,而且屡教不改,甚至有个别犯了严重错误,影响较坏,对他们则不能采取轻松、委婉的批评方法,更不能一味地迁就他们或放任自由,而应该不失时机地予以严厉的批评,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批评的态度要严肃认真,语言切忌含糊其辞,目标不明,但也不能威胁鄙夷,讽刺挖苦,更不能嬉皮笑脸,漫不经心,要让犯错误的学生及旁人都有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理解和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记得所教班级里有一位学生常常去爬校围墙,在上面走着玩,认为这游戏玩得刺激过隐,像表演“猴子走钢丝”,精彩极了。我多次提醒他,可他还是老样子。一次,我再也忍不住了,把他找来,生气地吼道:“老师已多次告诉你不能这样做,你还不知道悔改。这样做,摔下来的后果,你知道会怎样吗?一次没摔下来,两次没摔下来……,你能保证一百次都不会摔下来吗?一千次都不会摔下来吗?要是你爸妈知道了,该多伤心,多生气呢?”他见我发这样大的脾气,都呆了。接着,我语气缓和下来,诚恳而又耐心地说:“你要知道,你这样做,不仅伤害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对你的信任,还伤害了父母对你的爱,如果你摔下来,他们会怎样呢?你还会觉得高兴?觉得刺激吗?你忘了老师对你的多次劝告,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种事,实在让老师难以原谅你?我感到痛心,希望不要再出现这种事。”这种严厉的批评,言辞诚恳,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从那以后,班里再也没有出现这种事了。
总之,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具有艺术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适时巧妙地采用批评艺术,因人而异,因事而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将它发挥最大的功效,达到教育的最佳境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并且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管理效应。
第四篇:批评教育艺术
2010论文·教育科
批评教育艺术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批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这一手段使用得当,可起到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教师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批评的艺术,要多动脑筋,尽量避免采用容易引起学生反抗情绪的强烈措施,而以春风化雨般的柔性教育开导学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引起自责,把纪律约束体现到行动上来。
【关键词】批评教育,循循善诱,示范暗示,教育方式。
一个学校中,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在整个教学工作、学校管理中他(她)是举足轻重的。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正确教育每个学生,以人为本,多给学生鼓励固然重要,但对学生的批评也不可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怎么能让学生知错能改,更好地成长起来呢?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和学生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只有正确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才能很好地产生批评的效果。
一、分析原因、就事论事
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想改正错误,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时难免会再三的做错事。有经验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不会揭学生的旧疮疤,或新账老账一起算,而是就事论事,指出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并启发学生反省,同时错误一经处理,就不再提起,给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时间。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你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千万不要“以点带面”,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
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具体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所以,批语时要分析原因,就事论事,做到客观、公正、针对性强。
二、循循善诱,诚心开导
汉代学者刘向有言曰:“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学生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班主任必须要怀着爱心,抱着理解,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让其感到你是在真心诚意在帮他,从而自觉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那种尽管是正确的,但却是硬邦邦的,粗暴刻薄的语言,甚至谩骂式的批评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明知有错也不肯向你认错,并与批评者发生争执。这样一来,就与批评学生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功的老师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学生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鼓励他。
三、先表扬,后批评
美国著名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能是对赞赏的渴求。”先表扬,后批评的做法,学生易于接受。表扬让他感到自豪与自信,产生了自我价值感。马卡连柯说:“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1]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也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人人熟知的“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的教育原则。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让学生说话。要让犯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想法,真正找到问题的结症在什么地方。有时候学生的行为结果是错的,但是其动机是令人敬佩的,这时应先对其动机进行表扬,再对其行为进行分析批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学生也乐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批评以后,要听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作好善后工作,使其心悦诚服。
四、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班主任批评学生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对性格活泼、反应敏捷的学生给予直接式的批评;对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的学生进行对比式批评;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宜用缓冲式或书信批评;对脾气暴燥,行为易被语言所激的学生要用商讨式批评。
五、以身作则,示范暗示
当学生犯错误时,传统的方法是严厉地指责、批评、说教。其实,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学生的心灵是处于一种闭合状态的,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暗示是一种巧妙的批评方法,但是寻求暗示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暗示的方式很多,可以以笑话、故事、寓言等方式暗示,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教师本身要以身作则,示范暗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人者,先正己。”教师的言行,应为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无声的批评,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批评学生时应庄重严肃,语气恳切,切忌体态不正,仪表不端。有些教师批评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自己的手机却常在课堂上响起,有些教师批评学生时把椅子歪靠墙上,翘起二郎腿,或口叼香烟,喷吐烟圈;有的散开钮扣,或掀起衬衫;有的摔课本、拍桌子等,这些举动,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反批评的心理,降低批评的效果,而且有损教师自身形象。
六、侧重引导,灵活转化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今后该怎样做?如果学生听了你的批评而没有任何行动,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批评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真正懂得批评的老师则侧重引导,侧重的正而不是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学生犯了错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这时教师不须批评,而应给予关心和体贴,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学生犯了错误,通过教育有了正确的反应,接受教师的指点并积极付诸于行动,改掉了错误的行为习惯,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赞许,恰当地给予表扬,批评转化为表扬,达到了批评的最佳效果。
七、注重善后,加强巩固
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也是对学生否定性的评价。由于中学生自尊体现的极端性,批评之后,感情上也很可能会产生自卑、消沉、低落等消极反应,教师应细心观察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教师要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必须用爱心欣赏每一位学生。总之,对学
生的批评要把握适度。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格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的用意。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参考文献:
[1] 董维佳.实施积极的情感教育 促进高职学生的认知学习[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第五篇:批评就是教育反思
批评就是教育,值得反思。
每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被班主任的一顿“狠批”,这是学生一种本能的,可以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的这种思维模式,这种“敢于接受批评”的心理准备来源何处?做班主任的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班主任只要听到学生犯错误后,在不明真相时心里早就已经“窝火”。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就不可能冷静地分析学生犯错误的的原因,只能是就学生所犯错误的现象进行急风暴雨式的批评和指责,更有甚者,连学生以前出现过的问题也要“秋后算帐”,其结果,学生在教师的“批评教育”中只会垂头丧气而去,而教师则面红耳赤,怒气未消。这是教育吗?非也,这只是批评。教育是要教会学生明理,学会做人。“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对于这种学生来说,是要帮助他们分析和找出问题的症结,鼓励、激励他们去克制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批评完之后要求学生写分检查、保证、认识之类的东西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也要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关键是学生犯错误之后,你是如何教会他去改正,而不是在你的批评中错上加错。而要想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和改正错误,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人情味。如果我们面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只是一味的说教,反复强调“你不许这样,你不许那样”,事实上学生一转身后什么作用也不起。教师也为自己的苦口婆心而伤感,这种结局的出现主要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认为自己坚持的都是真理,在教师的眼里,学生只有听从,在学生的眼里,学校只有道理,没有感情,而没有感情的道理肯定让学生难以接受。所以,热爱学生,就是懂得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丰富的感情,只有当你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你真情实感的语言去感化和打动他时,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才会缩短,师生关系才会平等,教育教会取得成功。因此,教育不仅需要教师人情味的语言,更需要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为每位学生送去不同程度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从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让学生即使是在犯错误时也能真心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