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时间:2019-05-13 01:4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第一篇: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文章标题: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集团公司第二届科技大会,就是为“十一五”开局擂响科技的进军号角。大家都知道,年初国家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去年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煤炭科技大会,近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同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今后还将出台一系列加快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已定,企业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这科技的春天到来之际,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全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使企业的发展由要素推动型向创新推进型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步伐,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十五”以来的科技工作经验,表彰技术创新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分析我公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动员公司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职工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报告分三个部分:

一、“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回顾;

二、当前技术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

三、“十一五”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一、“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通过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为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使关键技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此篇范文为◇范文搜 fwsir.com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范文搜 fwsir.com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技术创新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得到健全和加强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十五”期间,我们通过建立健全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和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创新队伍的培养,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使技术中心逐步成为企业研究开发的主体、凝聚人才的主体、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和管理创新的主体。公司于2000年初成立了技术中心,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于2002年底被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煤炭系统第五家、山西省第六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十五”期间,技术创新工作按照建设“中国潞安”的总体规划,坚持“重点跨越、全面推进”的思路,围绕公司煤电化、煤焦化、煤液化三条产业链的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开发,在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安全生产技术保障、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短壁开采技术、矿井自动化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些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中心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后,积极利用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一资源,争取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支持,提升技术开发的水平档次。以建设科技潞安为发展目标,始终坚持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着力加强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制定实施了技术中心的“三、三、三”发展战略,即第一个三年为技术中心起步阶段,项目研发以委托开发为主,目标是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第二个三年为建设阶段,项目研发以合作开发为主,目标是建立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三个三年为提高阶段,项目研发以自主开发为主,目标是建成一流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和发展,技术中心逐步成为了公司技术开发、科技管理、知识产权、网络信息、人才培养的创新主体,先后承担国家、省级技术创新开发课题10多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0余项,拥有专利技术8项,为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33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我公司技术中心位列164位,居煤炭行业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第三位、山西省国家级技术中心第五位,芨身于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先进水平,荣获“山西省技术中心建设成就奖”、“中国煤炭工业科技管理先进单位”。

2、技术创新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全公司共投入技术开发资金7.69亿元,研究开发、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455项,实现了科技投入和创新成果的历史性突破。开发应用的“潞安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支护费用1.5亿元;研究开发的“潞安烟煤高炉喷吹技术”使低价值的煤变成了高附加值的产品,2002年至2004年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这些科研项目的转化和在生产的成功应用,为提升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科

第二篇:煤矿开展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某某煤矿开展“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公司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扩大我矿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全面落实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全矿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快速推进矿井新一轮战略发展进程,全力确保矿井战略发展大见成效。经矿党政研究,决定在我矿开展“我为大

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现将实施方案制定如下:[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一、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是我矿战略发展的“成效年”,也是我矿既逢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一年。一方面,今后一段时间平稳发展的煤炭市场,以及集团公司“两会”提出的“7654321,方方面面争第一”的工作思路都为我矿的战略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同时经过两年多的快速发展,我矿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为我们向更高目标迈进积蓄了能量。而另一方面,设备老化、战线拉长、瓦斯涌出量大,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组织困难,优质瘦煤枯竭等问题将使我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挑战。我们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顺利实现新一轮的发展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矿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可以说,解决了责任问题,就解决了落实问题。因此,在全矿开展的“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是促进我矿战略发展,推动大集团建设的有效载体,对于强化全矿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责任意识,使大家齐心协力、全身心投入于矿山的改革建设,为实现矿井战略发展大跨越、推动能化大集团建设而努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活动的指导思想

开展这次主题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矿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以强化全矿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责任意识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持续引深“五个十”活动,充分调动全矿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力确保矿井战略发展大见成效、推动能化大集团建设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三、主题活动的主要目标

这次主题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责任问题。对领导干部来讲,讲不讲责任就是看有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能不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对于党员来讲,责任意识怎么样,就看是否对工作尽责,是否在工作中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职工群众来讲,就看其主人翁意识强不强,是否对工作尽责,是否把“五阳发展,我的责任”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通过此次主题活动,就是要把全矿各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矿党政的正确决策上来,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志在必得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决心,为矿井战略发展的全面、快速推进,真正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

根据矿党委安排,此次主题活动要立足工作实际,全员参与。主题活动从2006年3月开始,到年底基本结束。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目标阶段(3月)

矿各支部、各单位要组织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学习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和经济工作会精神,学习公司、矿“两会”精神。并紧密联系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主题活动方案,对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引导每一名党员、干部和职工,紧紧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具体岗位目标,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联系去年先进性教育期间制定的先进性要求,根据方案制定出自己具体的工作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行,操作性强,能量化考核。所有单位制定的方案和个人目标应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主题活动办公室。

这一阶段要达到的目的:发动广泛,思想统一。制定方案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制定目标要具体、有针对性,操作性强。通过宣传发动,使全矿每一名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都能真正认识到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实施目标阶段(4月-11月)

主题活动中要把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感培养贯穿始终,要围绕矿山的改革和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自主创新、改进作风等方方面面讲责任,把责任体现在工作中,通过工作来检验责任;要用主题活动进一步引深“六好支部”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社区建设、安全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以此统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实施措施:

1、各支部、各单位要把“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和“五个十”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五个十”活动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在主题活动中自觉强化责任意识,真抓实干,无私奉献,争创特色支

部、争当优秀党员干部、争当优秀绩效标兵、优秀思想道德标兵和优秀党员业务技能标兵。

2、各支部、各单位要结合党员、干部和职工制定的个人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要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难题攻关、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广泛开展,努力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大力培育造就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熟练人才,使全矿员工钻业务、学技术、练本领蔚然成风,以此促进我们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搞好主人翁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通过潞安理念的宣传和渗透,扫清员工思想障碍,实现员工思想观念的“再造”,进一步增强战略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要高质量推进6S管理工作,加强6S考核和多级巡查,规范员工行为,着力提高员工素质,激励员工为矿井战略发展建功立业。

4、持续推进十大文明创建工程,把精神文明创建延伸到矿区的各个角落,并和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岗位作业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矿深入开展“文明窗口”、“文明楼区”、“文明峒室”、“文明巷道”、“文明工作面”、“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等创建活动,以此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责任意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新一轮战略目标的稳步推进。

5、各单位在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认真实施工作目标的同时要制定严密的考核细则,做到月月有考核、有总结。主题活动办公室在活动期间也要加强对各支部和各单位的考核。同时,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要进行大力宣传和表扬,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使职工群众学有先进,赶有目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这一阶段要达到的目的:在具体工作和竞赛活动中培养党员、干部和职工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引导和激励职工,确保活动落实目标的效率高、收益好。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

1、认真总结。活动结束后,各支部、各单位要对此次主题活动效果进行认真检查总结,看是否达到活动的目的,全矿党员、干部和职工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是否得到增强。每一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也都要对自己一年来落实目标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将在全矿进行宣传、推广。

2、认真“回头看”。各支部、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回头看”,把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起强化责任的长效机制;对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和整改。

3、验收评比。各支部、各单位在活动中必须做到月度有检查,季度有验收,用考核制度来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保证所有制定目标落在实处。“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活动领导组将在年底对全矿各支部和各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验收评比。

这一阶段要达到的目的:全矿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有明显转变,各项工作得到新的提高。

五、基本要求

(一)、领导重视,周密安排。基层各级领导要紧密结合各单位的工作实际,抓紧组织和部署主题活动,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并要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活动方案,大胆创新主题活动方式,不断深化主题活动内容,使“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更加贴近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贴近工作、贴近实际。开展活动要严格步骤,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二)、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要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橱窗、专栏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活动取得的新成效和新风貌,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正面引导,自我加压。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把落实责任,增强责任心作为这次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既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切实认识到责任意识、责任感在矿井战略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又要组织大家围绕“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进行认真思考,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自我加压。

六、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矿党委决定成立“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领导组。活动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部,负责协调各单位开展工作。

组长:李刘

副组长:冯

成员:

办公室主任:赵

成员:

二OO六年三月四日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8日)

刘延东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今天就要闭幕了。这次大赛举办得很成功,同学们娴熟的技能、良好的素养和奋发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刚才在获奖选手与企业签约的现场,看到双方满意的笑脸,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在此,向参与大赛的师生和工作人员表示问候和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2008年以来,在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和现任书记孙春兰同志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教育部联合天津市政府、国家有关部委、社会团体和行业组织,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展示了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深化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赛越办越好,已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新世纪以来,两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职业教育战线围绕国家战略,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各占高中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人才培养类型、专业、层次的结构更加合理,加快推进了我国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约3100万,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千万,有力支撑了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每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超过1.5亿人次,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生产经营培训,较好服务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有效缓解了就业结构性矛盾;中职免学费、国家奖助学金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积极促进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稳定。

当今世界正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才和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胜因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实体经济的价值,提出“再工业化”目标,纷纷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国民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临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争取主动、赢得未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前不久,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示,要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他还说,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作为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加快中国创造步伐,必然要求整体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流技能人才队伍。这就为实现技术技能强国梦、职业教育成才梦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对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切实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基础,作为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途径,作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队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迫切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科学规划,健全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通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建设与经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要以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今年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务院总体部署,坚持“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方向和“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要求,科学谋划,明确重点,进一步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其他类型教育的关系,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实现与现代产业、公共服务和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传承必须重视技术技能积累的战略意识,切实落实政府责任,凝聚行业企业力量,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解决青年就业为导向。这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使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要把技能培训放到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断满足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的多元多样需求。

三要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依靠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职业教育改革红利。要努力在产教融合、职普沟通、中高职衔接、行业企业参与、“双证书”制度以及完善就业政策、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地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管理,打好组合拳,推进教育和生产过程相衔接、教育和劳动制度相配套、教育与市场评价相结合,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格局。要尊重基层首创实践,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协同创新,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迈进。

四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要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和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提高职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职业教育。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献身职教事业、关爱职教学生、安心职教工作的敬业精神。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的精细化,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强督查,严防浪费和腐败现象。

五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保障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能力。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加快制定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引导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深化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推动合作办学、联合招生。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监管,确保用好每一分钱。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推动中职全部免学费、提高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高职奖助学金覆盖面,让政策的阳光惠及每一位学生。

同学们,知识照亮人生之路,技能铸就美好未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大批技能型人才,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途光明。希望你们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打牢基础,砥砺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希望你们自信自强,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以智慧勇气战胜困难挑战,赢得社会尊重;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学以致用,一步一个脚印,把个人梦和职业梦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成功之路和幸福生活,让青春更加绚丽,让人生更加出彩!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事关国家全局和民族未来。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齐心协力,努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再创辉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作者:张韦韦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4期

近日,教育部召开201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2年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了职成教战线参与“中国梦”建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新一届政府工作要求的思路和举措,部署了2013年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讲话。会议肯定了2012年的工作。去年,职成教战线在科学认识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全面推进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引导试点项目(区)向现代职业教育聚焦,整体规划设计中高职衔接,强化和提高行业指导能力,积极实践集团办学国家制度,推进继续教育改革的新阶段等10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会议指出,全战线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6个深刻背景下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破解发展难题、回应社会关切、服务国家战略。一是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二是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支撑,建立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培养路径。三是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是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线,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力量。五是以增进技术技能积累为重点,建设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要求的课程体系。六是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受教育年限、实现就业创业和追求幸福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

会议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12项工作:筹备召开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整体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高职衔接、基本形成集团化办学国家制度框架、在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和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大幅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形成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专业优势、提高试点服务国家制度建设的能力、全面加强职业院校技能培训工作、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扎实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

会上,广东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北京大学、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8个单位做了发言。教育部相关司局、59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部分中高职院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第五篇: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跨越发展 为建设幸福六安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跨越崛起

为建设幸福六安提供科技支撑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科技奖励暨科技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市“两会”和国家、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颁发2010——2011科技进步奖,表彰科技进步与创新先进县区、先进企业和优秀个人。总结全市2011年科技创新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全市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努力开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幸福六安的新局面。

一、“十二五”开局良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省科技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市直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协同联动、大力支持下,在全市科技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深入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搭建科技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工作成效明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点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较快。大力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运用高新技术提升采矿及钢铁、汽车及零部件、机电与家电、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24.3亿元、增加值31.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1.66%和19.86%。霍山经济开发区被评为“2010年安徽省创新型园区”。

2、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通过广泛宣传、及时引导、调研摸排、加强调度等方式,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和申报工作。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壮大,高新技术产品数量增加。2011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品79个,较2010年分别增长140%和88%。18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157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我市科技局也再次被省高企认定领导小组评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3、民营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积极帮助民营科技企业申请专利、申报项目,解决融资难题。2011年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31家,总数达到266家,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加强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市新增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127人,其中初级29人,中级98人。

(二)、突出特色,农村科技进步深入推进

1、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深入开展。大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和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向纵深开展。2011年8月1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印发了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六政„2011‟40号),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我市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表彰了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和组织单位。2011年全年新发展科技特派员93人,科技特派员动态发展总数达570人。新认定科技专家大院11家,科技专家大院总数达71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直接参与农户1.44万户,辐射带动16.40万户,吸纳劳动力2.56万人,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1.60亿元。科技专家大院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168个,引进新技术、新品种380个,带动产业发展年增产值18.30亿元。

2、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成绩优异。积极开展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组织县区科技局参加省科技进步考核培训会,指导、协助县区完成大量的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我市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邱县四县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并被科技部评为“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总数居全省前列,其中霍山县连续3次、金寨县连续2次获此殊荣。舒城县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承担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良好。

3、农村科技培训扎实开展。制定《2011六安市星火科技培训实施方案》,广泛深入开展现场培训、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活动。参加六安市2011年“三下乡”活动,发放《安徽科技报》等科技报刊300份,编发《一季中稻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资料2000份,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三)、夯实基础,知识产权工作卓有成效

1、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增长。全市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再创历史新高,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较2010年实现翻番,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2011年全市共申请专利1660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00.96%,增幅居全省前列。共获得授权专利1098件,较上年增长了151.83%。全市授权专利实施转化率达70%以上。

2、专项行动成效显著。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对城区内11家大型商场、超市和药店开展了专项行动联合执法检查,共检查涉及专利商品406种。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提高了我市商业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维护了消费者和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我市知识产权局先后荣获全国、全省知识产权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名同志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工作先进个人”。

3、专利联络员工作有效开展。调整充实了专利联络员队伍,表彰奖励了一批专利联络员,全市专利联络员总数由156人发展到229人。市及县区建立了专利联络员激励机制和专利信息共享机制,举办了不同形式的专利联络员培训会,努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2011年4月27日,我市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副部长、法学博士何越峰同志来六安作《知识产权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专题报告,全市专利联络员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等共300余人参加报告会,收到积极效果。我市霍山县、霍邱县被确定为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第二批试点县。

(四)、加快体系构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科技项目工作取得突破。加强项目摸排和储备,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科技攻关、试点省、农转资金、国际合作和创新基金等项目100多项。凝练、筛选、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库,指导帮助企业编写项目申报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全市2011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41项,获无偿资金2700万元。协助开展国家和省到期项目验收工作,有8个工业类项目、28个农业类项目通过验收。认真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项目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实地检查,项目资金到位及时、使用规范,实施情况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2、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市科技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总数达到40家,入驻率达9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近1800万元。2011年7月28日,市政府召开第29次常务会议,同意启动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三期工程(主楼)建设,建筑面积1.8万平米,预计投资3000万元。建设内容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场地为主,同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及科技培训中心。

3、产学研合作有效开展。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全市产值超亿元科技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调研,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务实性合作,有50%以上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多元化的合作关系。2011年5月份,合肥工业大学应邀来我市开展“专家企业行活动”,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商谈加强产学研合作事宜。6月份,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巢湖)产学研对接会,在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签订2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此外,我市深入贯彻围绕合肥经济圈、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精神,与合肥市科技局就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2011年全市安排创新体系建设项目11个。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3项,其中获省科技奖励三等奖1项。市级2010——2011年科技成果共30项。目前,全市有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

(五)完善政策,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

1、“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十二五”时期,我市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大体系”,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跨越发展。强化“企业主体、产学研一体、创新载体”三体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创新园区建设提升”四项行动,转化科技成果。发展“信息与现代服务业、资源与环境保护、食品与公共安全、重大疾病防控与人口计划生育、防灾与减灾”五项技术,加强民生科技。

2、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学习宣传科技政策法规。2011年7月7日,市政府召开第28次常务会议,重点学习了《科技进步法》。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配套制度,落实优惠政策,培养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3、自主创新政策兑现落实。加强自主创新政策指导和宣传,认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霍山县、舒城县、霍邱县、裕安区、开发区等县区分别出台了有较高“含金量“的激励科技创新配套政策措施。为鼓励企业重视发明专利申请,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六安市发明专利申请资助暂行办法》,对全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进行资助。2011年,我市11家企业通过项目认定,经加计扣除后可减免税费930多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可减征所得税4500多万元。资助2010年授权专利405件,发放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资金42.26万元,组织申报省发明专利申请费用资助18件,获资助资金9万元。

同志们,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部门业务指导、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级各相关部门及各县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凝聚着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勤劳和智慧,倾注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六安科技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不够快,高新技术企业差距大,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调整。二是专利的质量不高,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比重低。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还不能适应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需要。四是科技进步与创新对调整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引领及带动作用还不够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今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工作指导思想是:全市科技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市三次党代会、市“两会”以及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以加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为突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入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加快催生一批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为推进跨越崛起、建设幸福六安提供科技支撑。

工作主要目标是:全市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0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加强专利创造、运用和保护,实现申请专利2000件,年增长率达20%,其中发明专利年增长率达50%;启动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工作站各10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全年各类科技项目立项40项以上,争取无偿资金3000万左右;新发展省市级创新型企业6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0家;加快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三期工程建设。

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科技项目,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项目是科技工作的主要着眼点。科技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在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上苦下功夫,并对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一是做好项目的组织策划工作,加强项目凝练。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认真组织申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超前谋划,围绕规划挖掘储备项目。把握重点,对照指南研究分析项目。及时跟进,按照产业摸排筛选项目。集中凝练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科技项目,攻克一批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积极主动争取项目。加强学习,吃透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申报科技项目。深入企业,加强辅导,指导帮助企业编报科技项目。强化项目推介,积极跑省跑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企业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三是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加强对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到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科技项目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合法并取得预期效益。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实施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科技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全面提升科技项目管理整体水平。

(二)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推动试点企业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培育创新人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继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利联络员队伍,积极鼓励企业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重点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优势企业。

(三)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欣技术产业,增添发展后劲。产业是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地方发展的好坏,与其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是密不可分的。要坚持抓转型,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把推动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提升采矿及钢铁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机电和家电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四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市场、壮大科技创新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兴技术企业集群。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扩大专项资金规模,编制完成节能环保、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光伏产业园、舒城生物柴油等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江汽齿轮、江淮电机、索伊电器等整机和总成制造企业扩张,扶持长江精工、海螺水泥、皖振建材等新型建材企业发展,积极争取水电和生物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四)推进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围绕我市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园区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形成产业基地,以江淮机电为龙头加快组建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星瑞齿轮为龙头加快组建齿轮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要牢牢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合六工业走廊、市集中示范园区、舒三工业集聚区和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推进园区发展高新化。通过实施科技政策、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科技人员、科技服务、科技平台和科技管理入园(区)工程,不断提升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个省级开发区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以应流集团为主体的省级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

(五)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增强农业发展能力。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围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选育和筛选适合我市不同类型区、不同耕作制度的粮食作物新品种,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提高我市粮食种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种苗科技攻关,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解决我市在农业发展上遇到的技术难题。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家大院工作,加强创新与探索,启动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工作站建设,发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整体效应,提升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农业发展能力。

(六)搭建科技平台,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平台是科技工作的大舞台。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体系,对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积极贯彻“开放共享、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建设理念,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平台建设工作:一是抓好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加快市科技创业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三期主楼(1.8万㎡)工程。探索孵化器建设新模式,推进县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按照“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原则,提高孵化效率,缩短孵化周期,提升孵化能力,为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二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产值超亿元的科技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入企业实地考察,摸清情况,了解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充分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性,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端人才,建立一批大学生、研究生实践基地,组建1-2家产学研合作联盟、院士工作站。三是抓好技术中心研发平台建设。扎实开展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继续组织科技入园(区)工程。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培育建设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组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以上,应流铸造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进入“国家队”。四是抓好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要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科技公共平台的对接。依托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园区、产业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市“科技路路通”分中心和县区服务站建设,促进科技资源有效集聚、共享和流通。五是抓好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先组建,后规范,再提升”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咨询服务机构、成果转化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在专利申请、项目编报、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认定等方面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搞好服务。同时,加大经费扶持力度,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七)完善政策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政策激励是科技工作的关键。要通过完善政策激励,充分调动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推动科技工作向前发展。一是评价奖励机制。强化县(区)科技工作进步考核工作,加强对县(区)党委和政府重视科技工作程度和科技管理能力的分类考核,建立地方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企业研发机构数、财政科技投入增幅、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专利申请授权量、驰名商标数、名牌产品数等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制定县(区)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县(区)科技工作考核和评价,每年对全省分类考核中进入前列的县(区)给予表彰奖励。二是出台科技创新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自主创新配套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申请专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特派员和联络员工作等,引导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落实有关激励政策。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政策落实。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覆盖面,指导企业熟练掌握申报条件、程序和时间,准确归集、核算、管理研发账目,尽可能让更多企业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

同志们,科技创新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勇争先,为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建设幸福六安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下载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