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市管理的法律研究
关于城市管理的法律研究
最近几年关于城市管理的问题异常突出,凭发城管野蛮执法事件和阻挠城管执法甚至刺杀城管事件,城管与小商小贩之间总是在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依我个人之见城市管理者与商贩之间还是可以做到和平共处,共同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
(一):进行城市管理立法
从法律层面去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使执法者有法可依。现在的法律层面仅从行政法规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法律规定,而且各地都有着独自的法规体系,无法做到统一执法、依法行政。要将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统一管理立法、统一执法、从严执法。从根本上解决城管执法无法可依、野蛮执法,改变工作作风、文明执法,当然这其中必然要解决城管编制问题,将其纳入国家公务员范围,解决其执法的后顾之忧和执法的盲目性。
(二):实行城管行政执法机关与属地居民机关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三):规范城市管理者的执法权、执法方式
(四):提高城市居民、公民的城市管理意识
(五):出台具体的商贩行商管理法规
第二篇:增资法律研究
增资扩股法律研究
一、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将其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现实中往往出现将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混淆的情况,其实两者之间有以下几点区别:
1、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中资金的受让方不同。股权转让的资金由被转让公司的股东受领,资金的性质是股权转让的对价;而增资扩股中的获得资金的是公司,而非某一特定股东,资金的性质是公司的资本金。
2、投资人对公司的权利义务不同。股权转让后,投资人取得公司股东地位的同时,不但继承了原股东在公司的权利,也应当承担原股东相应的义务;而增资扩股中的投资人是否与原始股东一样,承担之前的义务,需由协议各方进行约定。
3、出资完成后,公司的注册资本的变化不同。股权转让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并不发生改变;而增资扩股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必然发生变化。
4、增资扩股后公司原股东股权计税成本不变,股权转让后公司原股东股权计税成本会发生改变。因为增资扩股一般会导致原股东股权的稀释,但不影响原股权的计税基础,对企业增加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属于股东新投入的资本金,对股东的投资款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股权转让中原股东获得转让资金后,扣除股权的计税成本及相关税费确认“财产转让所得”征收所得税,但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同时根据股权转让的比例调整原股东股权的计税基础。
二、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流程
1、董事会制订增资扩股方案。增资扩股方案内容包括目的、方式、增资数额、程序、负责人等作说明,并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后提交股东会审议。
2、股东会审议增资扩股方案并进行决议。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属于公司的特别决议,需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此外,还有两点需要注意。(1)国有独资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由董事会或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国有独资或控股公司进行增扩股还需报经国资部门批准,金融企业进行增资扩股还需报经相应的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还需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2)涉及到以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的,需聘请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定公司财务状况作为转增注册资本的依据。
3、缴纳出资。投资人可通过货币、实物、知识产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出资。而以公积金、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的,若公司章程无特殊规定,应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
4、验资。股东缴纳出资后,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验资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注册资本的变更事宜是否合法、真实,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召开股东会增选董事、监事,修改章程;召开董事会,改组公司管理层。验资结束后,公司即应召开股东会,完成增选及章程修改事宜;并且应该就新董事会,来进行对公司管理层的改组。最后,根据股东会决议对股东名册进行修改和出资证明书的签发。
6、工商变更登记。公司需到工商部门办理注册资本变更登记手续及新选董事、监事的备案手续以及到银行、税务部门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四、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方式
1、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按照法律规定,公司税后利润首先必须用于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比例为10%,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50%的,可以不再提取),其后剩余利润才用于分配股东。
而公司分配给股东的利润,经股东会决议后可用以转增注册资本、增加股东的出资额,前提是所留存的法定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2、股东增加出资。公司股东还可以将货币或者其他非货币财产作价投入公司,直接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货币存入公司所设银行账户,非货币出资则需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3、新股东投资入股。增资扩股时,投资人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的新股东。新股东投资入股的价格,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公司净资产与注册资本之比,溢价部分则计入资本公积。
一、公司增加股东属于公司变更的内容,公司增加新股东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如果是增加注册资本:首先原股东要召开股东会,对新加入的股东做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然后与新加入股东签订协议,主要内容应包括:出资金额、占股份比例、认缴资本、出资时间等内容,增资到位后办理验资,向新股东出具出资证明,并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增资需提交如下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领取,公司加盖公章);(2)《企业(公司)申请登记委托书》(领取,公司加盖公章),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和被委托人的权限;
(3)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会决议,内容应包括: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数额、各股东具体承担的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数额和出资方式,修改章程相关条款;由股东盖章或签字(自然人股东);(4)公司章程修正案;
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就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所有权转移的方式、期限在章程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修正案由股东盖章或签字(自然人股东);(5)验资报告(实缴才需要);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司办理变更注册资本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7)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
注: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一般应提交原件; 提交复印件的,应由公司加盖公章并署明与原件一致。
(二)如果增加新股东,注册资本不变,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办理工商登记即可。若是股权转让,首先要准备以下资料:
1、《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
2、公司章程修正案(全体股东签字、盖公章)
3、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签字、盖公章)
4、公司执照正副本(原件)
5、全体股东身份证复印件(原件核对)
6、股权转让协议原件(注明股权由谁转让给谁,股权、债权债务一并转让,转让人与被转让人签字
二、主要流程及文件
增资扩股实际涉及公司股东和注册资本的变更,根据个人实际操作经验,主要流程如下:
(一)拟定增资扩股协议书(制定公司增资方案是根据《公司法》第47条规定,由董事会制订公司增资方案。)
(二)召开股东会议,形成书面的股东会议决议(法人股东提交股东委派书,委派人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并盖法人公章壹份,根据《公司法》第38条、第44条、第100条、第10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对增资方案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资本也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三)拟定章程修正案
(四)在银行设立专项的验资帐户(可能因银行而异,有的银行可能不要求设立专门的验资帐户)(五)新增股东去银行缴款(注:如果是溢价的,可能一部分款汇入新设的验资帐户,一部分款汇入公司原帐户作为资本公积,此项也是因银行而异,故需特别注意。另,在缴款凭证备注栏注明“投资款”)
(六)要求开户行出具《注册资本金增资资金证明》,交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将所有股东的缴款单交会计师事务所,以出具验资报告。
(七)准备以下文件材料
1、新老股东身份证明并签字盖章,具体为:
1)股东为企业法人的,准备其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两份
2)自然人股东的,要提交身份证本人复印件,本人签字并加盖目标公司鲜章各两份
2、目标公司须提交如下文件:
1)修订后公司章程全文 新老股东盖章或签字 原件 壹份
2)目标公司股东会决议 法人股东委派人、自然人股东盖章或签字 原件壹份
股东会决议的内容包括: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数额、各股东具体承担的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数额、各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日期。有限责任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签署(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股份有限公司由出席会议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加盖公章(自然人股东签字)或者会议主持人及出席会议的董事签字确认。
3)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复印件法人签字并盖鲜章 两份 4)公司章程修正案 全体股东盖章或签字 壹份
3、验资报告
(八)所有资料准备齐全后交给相关工商局,办理完毕后收到以下资料:
1、企业注册号变更证明 原件 壹份
2、增资后目标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 原件各壹份
3、增资后目标公司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原件各壹份
4、增资后目标公司 地税登记证正、副本 原件各壹份
(九)所有文件办理完毕后须向地税专管员和基本户的开户行说明
1、增资后的股东变更了
2、企业注册号也变更
三、出资注意事项
A货币资金出资注意事项
1、开立银行临时帐户投入资本金时须在银行单据“用途/款项来源/摘要/备注”一栏中注明“投资款”
2、各股东按各自认缴的出资比例分别投入资金,分别提供银行出具的进帐单原件
3、出资人必须为章程中所规定的投资人
B以实物、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注意事项
1、用于投资的实物为投资人所有,且未做担保或抵押
2、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对其拥有所有权
3、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拥有土地使用权
4、注册资本中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其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最多可占到注册资金的70%)
5、以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的须经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
6、公司章程应当就上述出资的转移事宜作出规定,并于投资后公司成立后六个月内依照有关规定办理转移过户手续,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一、签署股东协议书等法律文件;
二、到原工商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办理变更登记所需提交的材料:
1、由公司加盖公章的申请报告;
2、公司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
3、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4、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的增资扩股决议,涉及章程变更的应相应修改公司章程;(1)注册资本变更:提供有合法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减少注册资本需公告三次;(2)股东变更:需重新提交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投资协议(股东协议书)、新股东的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审批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6、工商登记机关所发的全套登记表及其他材料;
7、提交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和IC卡。
增资注意事项:
”
一、增资扩股协议货币资金出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开立银行临时账户投入资本金时须在银行单据“用途款项来源摘要备注”一栏中注明“投资款”;
2、增资扩股协议各股东按各自认缴的出资比例分别投入资金,分别提供银行出具的进账单原件。
二、增资扩股协议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出资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于投资的实物为投资人所有,且未做担保或抵押;
2、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对其拥有所有权;
3、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拥有土地使用权;
4、注册资本中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其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实物出资金额不得高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70%;
5、以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的须经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
6、公司章程应当就上述出资的转移事宜作出规定,并于投资后及时有关规定办理转移过户手续,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三、增资扩股协议投资人若为法人,其对外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公司章程规定的净资产投资比例。
四、增资扩股协议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转增比例不宜过高。
1、转增比例过高,会影响公司账面上的业绩(主要是利润率),对公司长远发展不利;
2、由于增资扩股协议中转增的未分配利润应当扣除截至转增时点的应提未提折旧和应纳未纳税收,如果增资扩股协议转增比例过高,会涉及到较大数额的折旧及纳税调整,倘若验资时无法通过,则需重新调整增资扩股方案,这不仅影响增资扩股的进程,也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对公司的发展不利。
五、以上市为目的进行增资扩股的注意问题。
相关规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2号))第九条“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和第十二条“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因此,以上市为目的进行增资扩股的,在一定时期内,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实际控制人不能发生变更,主营业务不能发生重大变化。
六、以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的增资扩股协议,公积金种类不同,转增比例也不同。
1、增资扩股协议以法定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的,依照《公司法》第169 条规定,“法定公积金转为注册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换言之,法定公积金最高转增比例为75%;
2、增资扩股协议以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的,情形略显复杂,需要根据公司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作具体分析;
3、增资扩股协议以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的,《公司法》、《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均未规定任意公积金的转增比例,因此任意公积金可以全额转增注册资本。
七、优先出资的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需要订立增资扩股协议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有约定的除外。在有新股东投资入股的情况下,老股东还需作出声明放弃全部或部分优先认缴出资权利。
八、拟定增资扩股协议过程中的纳税问题。
1、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通知》,以为未分配利润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自然人股东取得的转增资本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法人股东无需缴税)。用于转增的未分配利润应当扣除截至转载时点应纳的税收金额,因为公司很可能没有按期缴纳税款,或者缴纳日期晚于转增日期,则在拟定增资扩股协议时首先需要扣除相应的税款;
2、国税条例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拟定增资扩股协议过程中的募股不足问题。
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必须考虑有可能出现的募股不足情况。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在招股说明书中说明,如果出现募股不足,将由现有股东兜底(当然,前提条件是公司股东大会就此做出决议),这不但可以增加投资人认购股份的信心,而且可以确保增资扩股的成功。
十、开设验资专户。
为了保护投资人的权益,顺利通过验资,在订立增资扩股协议时,如果新加入的股东以货币出资,公司应当开设验资专户。验资的目的是验证公司注册资本的变更事宜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注册资本的增加是否真实,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增资扩股是企业融资常用的方法。增资扩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原有出资比例增加出资额,并不改变出资额比例,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股东内部增资,并不引进外来投资者。另一种方式是企业引进外来投资者,增加企业的股份改变企业的股份比例结构,从而增加企业的资本金。这种方式可能由外来投资者单独认购企业增加的股份,也有可能由外来投资者与原有股东一起出资购买企业增加的股份。
7.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采取增资扩股形式的,同时涉及到注册资本和股东的变更。
(1)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涉及章程变更的,应当修改公司章程,根据《公司法》第180条以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1条规定,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并提交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2)股东变更:需提交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投资协议书、新股东的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变更登记申请书、变更申请报告等。
附件
(一)增资的材料
增资所需材料清单:
1、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
2、组织机构代码正本原件;
3、税务登记证正本原件;
4、公章、财务章、人名章;
5、法人身份证原件;
6、原公司章程;
7、原验资报告复印件;
8、开户许可证原件;
(二)增资的程序
公司增资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或股东会)特别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增加的注册资本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同时变更公司章程,并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篇:土地批租法律研究20120322(定稿)
土地批租法律研究
第一部分 概述
一、概念
土地批租是国家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一种形式。即将若干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次出让给土地使用(经营)单位。土地批租的费用,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亦称土地价款,由用地单位一次交付。此外,每年使用者还要向土地出让人交纳使用金。土地出让的年限不等。出让土地到期后,国家有权将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一并无偿收归国有。
“批租制”又称出让制。
二、土地出让的方式
土地出让的方式主要有协议出让、招标出让、拍卖出让、挂牌出让。
三、土地出让的年限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按照土地用途确定:(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第二部分 协议出让与招拍挂出让
一、协议出让的概念
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相比,协议出让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土地使用条件特别是土地价款,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用地者共同协商确定的。
二、协议出让的范围
就国有建设用地来说,下列五种情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实行协议出让方式:
(1)供应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以外用途的土地,其供地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可以采取协议方式。这里的工业用地包括仓储用地,但不包括采矿用地;
(2)原划拨、承租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办理协议出让,经依法批准,可以采取协议方式,但《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国有土地租赁合同》、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公开出让的除外;
(3)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申请办理协议出让,经依法批准,可以采取协议方式,但《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公开出让的除外;
(4)出让土地使用权人申请续期,经审查准予续期的,可以采用协议方式;(5)通过出让协调决策机构集体认定实行协议出让方式的,可以采取协议方式。
三、协议出让的类型
1.政府供地环节的协议出让;
2.原划拨、承租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办理协议出让;
(1)不需要改变原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且符合规划的,报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2)需要改变原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经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可以改变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报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办理协议出让手续;(3)《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国有土地租赁合同》、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的,不得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应当按照法律政策规定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出让。
3.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申请办理协议出让;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分为政府批准和不予批准两种情况。政府批准转让的,由受让方办理出让手续。政府实施出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议出让,一种是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4.出让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申请办理协议出让; 5.出让土地使用权续期申请办理协议出让。
四、协议出让的程序
(一)政府供地环节的协议出让 1.接受用地申请,确定供地方式;
需要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意向用地者)根据公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细化的地段、地块信息以及自身用地需求,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2.编制协议出让方案;
内容包括:(1)拟出让地块的位置、四至、空间范围;(2)土地用途;(3)出让面积;(4)出让年限;(5)土地使用条件;(6)供地时间等。
3.地价评估,确定底价; 4.协议出让方案、底价报批; 5.协商,签订意向书; 6.公示; 《国有土地出让意向书》签订后,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将该《意向书》的内容,在当地土地有形市场等指定场所及中国土地市场网进行公示,并注明意见反馈途径和方式。
7.签订出让合同,公布出让结果; 8.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交付土地; 9.办理土地登记; 10.资料归档。
(二)原划拨、承租建设用地使用权办理协议出让 1.申请与受理
申请机关:市、县国土资源部门
申请所需材料:(1)申请书;(2)《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土地租赁合同》;(3)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产权证明;(4)原土地使用权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5)改变用途的应当提交规划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6)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明确应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2.审查,确定协议出让方案 3.出让方案报批
4.签订出让合同,公布出让结果 5.办理土地登记 6.资料归档
(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协议出让 1.申请与受理
申请机关:市、县国土资源部门 申请所需材料:(1)申请书;(2)《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3)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产权证明;(4)原土地使用权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5)共有房地产,应提供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意见;(6)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应提交的相关材料。
2.审查,确定协议出让方案 3.出让方案报批 4.公开交易
5.签订出让合同,公布出让结果 6.办理土地登记 7.归档
五、土地招拍挂出让的程序
(1)公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计划,确定供地方式;(2)编制、确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3)进行地价评估,确定出让底价;
(4)编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文件;(5)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6)申请和资格审查;(7)招标拍卖挂牌活动实施;
(8)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公布出让结果;(9)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交付土地;(10)办理土地登记;(11)资料归档。第三部分2008版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范本
2008年合同文本由合同正文、3个附件和合同使用说明三部分组成: 1.合同正文分为9章46条,主要内容包括:
(1)出让人与受让人的一般信息;(2)总则;(3)出让土地的交付与出让价款的缴纳;(4)土地开发建设与利用;(5)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6)期限届满;(7)不可抗力;(8)违约责任;(9)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10)附则等。
2.合同附件:2008年合同文本共有三个附件(1)出让宗地平面界址图;(2)出让宗地竖向界限;
(3)市、县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出让宗地规划条件。3.合同使用说明:
在使用说明中,对出让主体、出让客体、12个合同条款的填写及合同解释权等作了详细说明。
第四部分 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法规
1.《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物权法》
3.《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二、国务院、中央纪委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
2.《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3.《关于严格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
4.《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中纪发„2004‟3号)
5.《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71号)
6.《关于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78号)
7.《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三、国土资源部相关政策规定
1.《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
2.《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2007年9月28日发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1号)4.《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999‟222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999‟433号)
6.《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44号)
第四篇:公司债转股法律研究
公司债转股法律研究
案情简介:
2009年2月15日,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股东控股股东以XXX工程实物增资,增资实物经资产评估确定其价值为10000万,并进行了工商登记变更。
根据访谈获悉:控股股东因承包公司建设工程享有对公司的债权,基于实际状况和需要,控股股东假借所承建工程之实物出资,从而实现债权转增股本。
法律分析:
《公司法》第27条规定: 股东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号)第14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自愿达成债权转股权协议,且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应当确认债权转股权协议有效。
根据前述规定,确定的债权是可以转为股权的,只要满足以下条件:
1)债权是合法之债,且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
2)债权金额必须确定;3)债权人明晰;4)债权经过依法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确认,且债转股的作价金额不得高于债权评估值;5)债权出资须经依法设立之验资机构验资;6)债权人与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协议应经股东(大)会批准,依法须报批的,应获得批准。以上条件在工商总局随后颁布的《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工商总局
[2011]第57号令)中予以确认。
《物权法》第146、147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应与其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进行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等处分。但根据阅卷获悉:控股股东实物出资之工程占用之土地使用权人为公司,据此可以明确确认控股股东实物出资存在重大瑕疵;且该债权产生之依据(如合同、结算依据等)及合法性并未在资产评估报告中得到核实和验证,从而使此次实物出资权属及资产价值评估存在重大瑕疵。
基于以上事实和法律、法规规定,控股股东实物出资具有重大瑕疵,可能因违反《公司法》第200、201条有关出资的规定,被责令改正,并处以所涉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解决方案及建议:
基于工商登记已经确认控股股东实物出资的事实,解决方案与建议如下:
(1)咨询本地税务部门,了解本地债券转股权及债转股瑕疵处理的政策、处理方式和程序,政策,以确定是否许可债转股及债转股的操
作程序。
(2)如认可债转股,则先明晰、确认控股股东实际债权及金额,然后依相关规定和程序以确认后的债权置换此前实物出资,差额由控股股东以货币或其他资产补足。
(3)无论许可或不许可,公司与控股股东均可以将出资和债权分开处理,即:首先,控股股东以货币或其他资产对此前出资资产进行置换,以切实履行出资义务,解决出资瑕疵问题;随后,通过明晰、确认控股股东债权,以维护控股股东合法权益。
第五篇:知识产权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名牌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律保障制度研究(杨军著)
知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已经成为共识,从这个意思上讲,人类的发展史就是知识的发展史。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创新性知识更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识依法产生的权利总称。
第一章: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制度
一、自主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制度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知识产权制度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基本动力。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特征。知识产权制度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问题。通过法律的设置于实施,发明创造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在一定时间内享有其专利权,禁止其他人或单位使用,确保了发明者的特殊市场地位,而且通过出售或者授权专利,发明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这就更加激发了发明人或单位的创新热情,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2、知识产权制度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法律环境。知识产权制度能够有效建构、协调各相关制度,通过有力的法律环境的创建,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3、知识产权制度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要求创造者在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向社会公开自己的创造成果,而研究中如能得到充分的信息,会节约一半以上的时间和财力。
二、创新性省份建设和知识产权制度
江苏省于2006年4月决定率先将江苏建成创新性省份,于是江苏在最近几年无论从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产值上还是专利申请数量上都遥遥领先中国其他省份,并且在GDP的增长上也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
三、外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定一系列配套制度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的制造业大国,并且还再飞速前进,我们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我们的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而像设计、专利这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却被外国垄断。所以我们急需完善我们的法律保护制度。
2、政府加大对制造业知识产权的行政指导与扶植力度。
日本,韩国在创新科技方面的崛起过程中,政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管理。
第二章:实施名牌战略与知识产权制度
一、名牌战略的继续实施与目标实现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对名牌建设的重视,促进企业主动而全面地落实名牌战略。企业品牌建设之路永远没有终点。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个误区,认为自己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品牌是发展大之后的事情。实施上品牌与一切企业都有关,并不一定非得是大企业,只有重视品牌才能迅速壮大。现在的大企业在10年前也都是一些小企业!
2、进一步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3、社会公众要提高品牌与质量认识,重视品牌,支持名牌战略的实施
二、实施名牌战略与知识产权制度
1、实施名牌战略必然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障
2、实施名牌战略与相关法律制度概述。包括《商标法》《专利法》及其他法律法规。
第三章:名牌战略与商誉法律保护制度
一、名牌的实质性法律内涵---商誉。为什么?
二、商誉与商誉权
1、商誉权的法律属性。商誉权理解为知识产权(脑力智力产物,这是知识产权的固有产物),但不排除一定情况下归入人格权(去也法人的名誉权)。
2、商誉权的法律特征(与知识产权比较)
(1)没有法定时间限制
(2)非确定的地域性
(3)非恒定的专有性
三、我国有关商誉的法律保护现状,一句话,很不完善。
四、从商誉角度看名牌的法律保护制度建设与完善
1、顺应国情
2、与知识产权法的法律相协调
3、把握知识产权完善的时机
4、加强国际交流
第四章:名牌战略与商业标识法律制度
一、论我国商标标识法律制度的完善
1、名牌战略与商业标识法律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已经成为商品发展必须具备的市场竞争要素,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中国无疑上榜,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而这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参与的国际分工、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能力。所以国家于90年代开始重视品牌战略。
2、相关法律现状:立法分散,系统性不够;失衡严重,存在法律漏洞:内容滞后,没适应商业标识发展需要;存在严重地区差异。
3、实施品牌战略下我国商业标识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考
二、完善我国商号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名牌战略与专利法律制度
品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自主创新成果最有效的载体。没有技术创新的内核,就没有产品的公信力,品牌更无从建立。
一、名牌战略与专利制度的关系
1、品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因为品牌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竞争,没有技术创新的内核,就没有产品的公信力,品牌更无从建立。
2、专利制度是名牌战略的保障
专利技术是决定品牌寿命的重要因素,品牌没有终身制,名牌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市场信誉和公众认可度,也就是说名牌取决于市场而不是法律。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只有领先市场的产品才能产生更大的利润,也才可以产生品牌效应。
专利权是名牌区的市区的市场份额的保证,因为专利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3、专利申请是维护品牌竞争优势的手段
由于专利天生具有的垄断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专利技术的拥有者可以在法定期间和地域范围内禁止他人生产制造其专利或使用其专利方法,从而维护其市场垄断地位。
二、修改后的专利法对名牌战略的促进作用
1、明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立法宗旨,自主创新被提到新的高度。
2.提高专利授权标准,提升品牌的技术含金量:相对新颖改绝对新颖,提高外观设计的创新要求
3、规范促进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共同许可变为普通许可
三、老字号企业的专利战略
1、自主创新战略
2、引进型创新
3、通过专利许可获得技术
第六章:名牌战略与标准化战略
一、标准化概述
一种标准的建立与统一会使社会经济的运作更加高效化,实际上这在我们现代化社会的成功企业中可见一斑,这些企业制度规定让别人去追随、去遵循,使规则成为成功驾驭技术发展方向的筹码(高通)。
当前特点
1、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2、目标和手段现代化
3、标准增加速度越来越快,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国际标准组织ISO)
二、标准化战略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趋向,一句话:各国都很重视
三、我国名牌战略背景下标准化战略剖析
1、对标准化战略的定位:掌握核心技术;用知识产权为技术护航
2、对标准化战略的一体建设
前期:宏观把握,预测前景
初期:科研的力度,对专利的及时申请
中期:进行专利评估
后期:标准建立后的管理维护战略
3、对标准化战略的综合使用
虽然我们正在努力向标准化迈进,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我们的国情决定我们还长期处于“用标准”阶段。
熟练掌握技术,熟悉制度,为以后做准备。
四、名牌战略下标准化战略的推进
1、立足国情
2、强化自主创新
3、制定明确目标,积极应对国际标准壁垒,从而参与国际竞争
4、完善标准化法律政策环境,重视人才培养
第七章:名牌战略与其他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机构的现状及其影响
1、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知识产权纠纷频发。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缺陷,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低下(景泰蓝)
3、企业知识产权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驰名商标的反淡化问题研究(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