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闻韶城管执法有异议的回复
关于对闻韶城管执法有异议的回复
投诉中心:
我中队接到投诉以后,立即与来电人张先生取得联系,对于其提出的对闻韶城管执法有异议的问题已向其解释清楚,已经打消了他对我们执法不公的误会。我中队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依法管理。对于齐鲁石化游泳馆门前的南北道路上占道经营情况一视同仁,责令所有商贩让出道路,以保障道路畅通,并不存在执法不公现象。
第二篇:对城管暴力执法的思考
对城管暴力执法的思考
7月以来,连续发生的湖南和哈尔滨两起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再次引发网民对城管执法的强烈关注和热议。这是继今年5月延安城管“踩头”事件后再次发生的恶性暴力执法事件。
据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以来,经媒体公开报道的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多达17起:
3月6日,广州海珠区赤岗街道城管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发现,1名妇女占道摆卖番石榴,后与该名妇女发生肢体冲突;3月22日,云南昭通城管将盲人乞讨者打伤并丢入水池,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5月28日,四川德阳城管执法人员与一摊贩发生冲突,1名摊贩亲属和1名城管执法人员受轻伤;5月31日,延安一名男城管双脚跳起猛踩市民的头,还有一名女城管大喊“爆他头”,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进入7月以来,城管暴力执法事件更是频频发生。
有人对城管暴力执法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法律意识不够强;市民的文明素质不高;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
我个人认为,上述原因只是表面的,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制度上和体制上。
一、城管执法的定位
城管执法,是对城市管理进行的综合性行政执法。城管执法的主体是政府下设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局的设立,是根据国务院国发(2002)1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应作为本级政府直接领导的一个独立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独立履行规定的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城管执法的依据是1996年颁布的《行政处罚法》以及各城市颁布的地方性法规。执法的范围,主要是城市管理领域的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无证违法建设处罚)、道路交通秩序(例如处罚摊贩违法占路)、工商行政管理(无照经营处罚)、市政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保护管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城市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处罚权。
从国务院的文件规定可以看出,城管局是本级政府直接领导的独立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法律或国务院的授权,对城市管理领域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执法。
二、城管执法的定位与现实管理的越位
突出的表现就是将城管等同于城市管理。
有人将城管职能概括为“7+X”。在一些城市,这个“X”就是“无底洞”,什么都可以让城管干。比如一些地方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节水管理、停车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含拆迁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车、黑导游管理等方面都纳入了城管执法范围。
从上述职能看,城管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很多时候,城管成了政府的马前卒,哪里有需要,城管就到哪里去。如参与政府征地拆迁、突发群体性事件现场维稳等。
从城管执法的现实看,城管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应该说,一级政府才是城市管理的主体,但一些地方政府把很多本不属于城管的事项交给了城管,对于这些事项,有的既没有明确的授权,也没有严格的限权,导致执法的随意性、无序性和选择性。这也是城管部门与被管理对象之间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原因之所在。
三、城管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够遭遇执法尴尬
应该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设置,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各专业执法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加强执行效率,同时也是为了将城市管理各专业领域的决策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加强相互的监督。
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搏弈,综合行政执法的制度优势往往很难实现,经常是各部门将管不好、不好管的、面对弱势群体的让城管来管,如街头游商(有店面的归工商管理部门)、违章建筑(有执照的归规划部门)等等,而较易规范的则留在本部门。因此,很多时候城管也成了各类社会矛盾聚集的焦点。
一方面,政府将很多事项交由城管去管,同时又忽视了城管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衔接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则存在消极管理或推诿扯皮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城管涉及的管理面太宽,损害了其他职能部门的权益时,又会遭到其他职能部门的强烈反对。
行内人士认为,看起来,城管的权力很大,实际上,经常遭遇执法尴尬。“城管执法的尴尬,是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在具体事务上的现实反映。这些尴尬不仅仅属于城管,同样也是政府面临的尴尬,是创新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湖南省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局长肖雄飞说,走出尴尬,无论城管、还是百姓,抑或是职能部门、党委政府,都要有一份责任,有一份担当。
四、构建“大城管”体系以适应现代城市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单靠城管难以独自支撑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城市管理离不开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必须积极构建“大城管”体系,以适应现代城市管理需要。
所谓“大城管”,是指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由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依靠现代化的数字技
②
单位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按照城市管理要求,加强企事业单位自身建设和完善功能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宣传和发动他们积极配合城市管理和协助执法。
4、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构建数学化城市管理平台。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复杂艰巨,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来支撑。要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现代城市管理经验,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按照“统一接入、分布受理、分级处理、监管分离”的要求,建成以公共设施管理和市容秩序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灵活扩展满足多级多部门共享应用,从根本上解决城管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实时性问题,实现从传统粗放、单
一、突击的管理向现代精确、互动、长效的管理转变。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检察院陈鉴)
①中国新闻网:《中国城管频遭执法尴尬 折射部分职能部门不作为》,2013年07月17日;
②王祖强、应武波:《探索“大城管”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6期。
第三篇:市民对城管执法满意度的调查
市民对城管执法满意度的调查
欢迎参加本次答题 Q1 性别:(单选题)A.男 B.女
Q2 您的年龄段:(单选题)A.18-26 B.27-37 C.38-50 D.51-60 E.61及以上
Q3 您对城管的执法效果是否满意?(单选题)A.十分满意 B.基本满意 C.满意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Q4 您认为城管的执法力度够吗?(单选题)A.足够 B.一般 C.不够
Q5 您对城管的印象如何?(单选题)A.很好 B.一般 C.不太好 D.差
Q6 您觉得城管的工作辛苦吗?(单选题)A.很辛苦 B.辛苦 C.还好 D.不辛苦
您是否看过或听说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单选题)A.有 B.没有 C.不清楚
Q8 您觉得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单选题)
更多问卷模板上问卷网 A.很好 B.一般 C.有待加强
Q9 您认为城管执法程序规范吗?(单选题)A.规范 B.不规范
Q10 您觉得是否需要聘请第三方执法监督员来监督城管执法?(单选题)A.非常需要 B.需要 C.可有可无 D.不需要
Q11 您觉得与城管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吗?(单选题)A.很完善 B.完善
C.有局部欠缺 D.不完善 E.不清楚
Q12 您认同城管的职权大和任务重吗?(单选题)A.认同 B.不认同 C.不清楚
Q13 您觉得应该如何提高城管的执法质量?(多选题)A.通过立法明确城管的任务和职权
B.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C.城管需要学习先进的执法理念 D.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E.加大媒体的曝光力度并充分利用好群众舆论 F.创建第三方监督机构
G.城管与小贩双方共同协商合作,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更多问卷模板上问卷网
第四篇:对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异议,能否起诉交警队?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能否起诉交警队? 关键词:行政诉讼 具体行政行为 交通事故 责任划分 案情简介
2015年7月8日,李某驾驶豫AXXXXX货车沿310国道自西向东行驶至万泉加油站处,与对向孙某驾驶的豫AXXXXX轿车相撞,造成双方车辆及附属公路设施损坏,李某受伤。
2015年7月20日,郑州市上街区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以下简称交警队)做出交通事故认定,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交警队电话通知李某领取认定书未果,于2015年7月26日向李某邮寄该交通事故认定书后被退回。
2016年11月11日,原告李某以交警队至今未向其送达交通事故认定书为由,诉至荥阳市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被告交警队行政行为违法。
法院审理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作为法定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具有依法查处本辖区内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定职责,送达交通事故认定书系被告的法定职责。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原告拒收,没有送达的效果,被告没有尽到送达义务。因此判决被告交警队未依法向原告送达交通事故认定书违法。
被告交警队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归纳本案争议焦点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送达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针对这一焦点问题,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案被诉行为实际上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送达行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送达属于交通事故认定过程中实施的过程性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因此二审法院做出裁定,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李某的起诉。
法律分析
1、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可诉。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工办复字【2005】1号《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使用。因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牵连的民事赔偿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使用,证明交通事故发生情况,不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及时申请复核,也可以在民事诉讼中提出异议,法院审理认为确实错误的,不采纳该证据。
2、一审受理不可诉请求的,二审应当裁定撤销判决并驳回起诉或发回重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在撤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同时,可以发回重审,也可以迳行驳回起诉。
个人感悟
众所周知,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会留下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等信息以便事故处理程序的正常进行。本案中,交警队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后,电话通知了当事人领取未果,通过邮寄送达又遭退回,且从当事人诉求来看,其并非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知情。即使送达程序违法,但认定书内容并不一定错误。因此采用此种方式来维权,实属不智之举。
第五篇:对城管规范执法的几点思考Microsoft Word 文档
对城管规范执法的几点思考
---龙泉执法队
行政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环节。行政执法的水平,客观地反映了依法行政的程度。执法队员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执法,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开创了新的篇章。在规范执法方面取得以下一些经验:(1)规范了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规范执法是依法执法的重要环节与基础。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树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权威与尊严。(2)行政处罚的程序与文书制作要规范。对行政处罚的简易与一般程序、调查取证等相关的工作都要规范,有力地保证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3)规范处理罚没物品制度。(4)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要规范,在办案过程中,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罚的要严格依照自由裁量权。(5)要个遵守城管监察系统“五条禁令、八不准”等铁规铁纪,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避免与相对人直接发生冲突。
二、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开展集中行政处罚权以来,没有出现较大暴力抗法、违法执法的案件。这与我局行政执法系统多年以来,加快制度建设,强化对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与监管力度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发现违法执法的案件,并不能由此推断行政执法工作没有问题。结合行政处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城市管理执法还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法规与制度建设不能给予行政执法提供有利的支撑
作为一个行政执法机关,要合法有效地对城市管理进行行政执法,必须做到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这是一个合法的行政执法案件必须符合这样三个基本条件。要做好一个行政执法案件,要达到这三个基本条件,没有完善的法律与制度作为支撑是难以实现的。虽然行政执法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一些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作为基础。但是,这些法律与法规也有一些缺陷:首先,有些法律与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如我国的行政处罚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为了照顾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所以,很多的规范制定得比较模糊与原则,其中的一些规范如行政处罚文书的送达、调查取证问题等。其次,立法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在有的一些法律之中,法律概念与用语不够规范,或者在某一法律规范的规定不够细密,甚至出现一些明显的漏洞。最后,就是立法的交叉与重复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给执法人员有效的适用法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执法人员的执法技巧不高、态度与意识不好
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态度与技巧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与形象,行政执法机关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行政执法机关是党和政府的一面镜子。因为行政执法机关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部门。诚然,大多数的行政执法人员能够牢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为民执法”的宗旨。但是,只要在某一个执法队有一个或二个执法队员的态度粗暴,生硬,对该执法队、对该局乃至整个执法系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次不公正的执法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力要远远胜于十次文明与严格执法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力。执法队员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态度粗暴、语言不规范。一句礼貌的问候语能让相对人与你平静的交流,一个规范的敬礼动作能使瞪圆眼睛者怒色平和。耐心的劝导能使得相对人知错而改。(2)执法技巧不高。执法技巧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日常的行政执法过程中稳妥而合理地处理各类违法行为的能力的体现。很多执法人员在日常的执法当中更多的是应付检查考核,完成每一个月的案件指标,多采用“运动式”“游击战式”的方式进行。很少去探讨与分析城市管理的长效执法机制。同时,各个区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对中队与队员的考核过程中,只是采用传统的检查扣分的方式。过分强调案件的数量,为了完成上级的案件数量,执法人员在进行行政执法的时候,过分的追求案件的数量,而忽略了行政处罚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要教育违法相对人。如果行政处罚就是为了处罚而处罚就失去了国家通过立法设立行政处罚的意义。诚然,为了调动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的积极性,必要的考核机制是完全需要的。关键是如何在给执法人员一定案件的指标的同时,更好的对他们的执法行为进行规范,使得他们不会背离行政处罚的目的与基本原则。另外,作为一个城市的基层执法机关,在做好执法监督的同时,更要对执法中的一些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努力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样机械执法的效果不仅不好。情节严重,可能还会影响干群关系。
(三)堵疏不平衡
所谓行政执法的堵是指执法机关与行政执法人员对有一些行政违法行为给予坚决的取缔,或者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以便彻底根除这种违法行为。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当中,最典型的堵的执法方法就是很多中队在一天的早、中、晚进行的集中整治活动。这种集中整治的方法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1)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既然市场有擦皮靴的需求,作为市场经济管理者与监管者的政府,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去规范管理,引导监督,而不是取缔。否则,容易导致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会影响一个地方的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2)难以达到一种长效管理机制,因为这种堵的执法方式就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3)不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区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大开发、大建设期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很多问题涉及到低端人群的生存和百姓日常生活需求的问题,所以,只有通过开办一些临时市场、增加便民服务设施等疏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与制度建设
要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规范,首先是要对我们执法依据的法律规范的规范。另外一个就是有关制度的建设问题。制度建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是有关法律文书的制作。行政处罚案件的法律文书是行政处罚案件的载体和行政处罚是否公正的反映,也是一个案件是否合乎程序的重要标志。为此,行政处罚案件法律文书的制作在规范行政执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部门的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制度的建设问题。执法机关与相关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不了快速、迅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应当建立部门之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制度,审批、管理、执法一条心,管理与审批部门在管理与审批中的信息与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地告之执法部门,加强事先的沟通。建立违法行为的反馈制度,加强事后监管。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对管理与审批部门的告之事项处理情况也要及时回复,对其中涉及管理与审批部门的事项也有免费与及时的告之义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一些难点、热点以及有争议的问题。
第三,就是如何对现行的考核机制进行完善。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既调动执法人员的执法积极性,有能保障执法规范的考核机制。让他们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更多体现执法人性化。
(二)堵疏结合、以疏为主
违反行为的存在,有一些确实是实现百姓的生活需要,现行我区的基础设施的配置建设已经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很多的新建社区,周边各类配套服务设施不全,由于城市规划没有到位的问题,滋生出了许多违法行为,如何根据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处罚。应按照“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的原则,协同有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如何采用以疏为主,堵疏结合的战略,一般地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区分行业、分别对待的原则。这样既符合市场的需要,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2、区分区域与地点的原则。对交通流量大的主要大街、人流密集区、城市窗口等一些重点区域的应该主要采用取缔等堵的方式。而对背街小巷等非重点区域有一些确实是人民群众生活所必须的行业,可以进行适当的规范,采用疏的规范引导的方式。
(三)加强教育与培训
要进行规范执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对执法人员的规范。加强对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的教育,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
(1)党性与政治理论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对行政执法的影响是显然的。执法人员的品行对社会具有表率作用,“民以吏为师”,“身不正而令不从”,如果执法人员的品行不佳,会给违法分子提供一个施放“糖衣炮弹”,将其击倒和拉下水的机会。严重的会把腐败分子变成他们违法行为的“保护伞”。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是行政执法的一个方向盘。所以,要让执法人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党和政府出台的一些重要的文件与政策。使他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把我们的队伍建设成为能够经得起各种困难与风险考验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使得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搞好行政执法工作。
(2)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与执法技能、技巧的培训。作为一个专业性质的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与执法技能、技巧对行政执法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行政执法人员,其法律知识的深浅高低直接决定着执法的质量,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至于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与执法技能与技巧对执法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他的影响却是存在的,有时是关键性与决定性的。法律适用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地将法条适用于立法者事先设计要的某种确定的情境的活动,法律的适用完全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劳动。必须让行政执法人员及时了解与掌握有关的法律精神与立法意图,以便保持行政执法的公正性与严肃性。同时,对我市与其他城市在行政执法中探索出来的一些好的执法技巧与方法、经验进行推广学习。最后,就是用行政执法当中出现的一些违法执法、暴力执法的案件,对执法人员进行警示教育,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慎重使用好手中的权力。所以,要进行规范执法,无疑必须下力气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与执法技能、技巧。要从理论与技巧、正面与反面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与技能、技巧培训。只要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的提高,我们整个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就不断的提升。
(3)学习心理学知识。违法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兴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对违法者的违法心理与动机进行研究,了解违法者违法的动机与心理,以便采用适度的心理攻势,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行政执法。执法者要规范执法,掌握违法者违法的心理与动机是必不可少的。缺乏心理学的知识应该说是我们国家行政执法机关的一个普遍现象。同时,行政执法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他们对公安、城管等一线执法的人员要定期与不定期的心理健康的矫正工作。因为执法者工作的对象是违法者,社会的阴暗面。如果一个执法者的心理健康没有受到国家与政府的关注。长期下去,有一些执法者的心理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全国各地出现的一些违法执法与暴力执法的事件。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执法者的法律意识与党性观念不强,与执法人员的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执法者,不仅要掌握违法者的违法心理与动机,更重要的是自身要有一个很好的应对违法者的心理素质。所以,非常需要有关的部门与领导关注这项工作。
(四)扩大宣传
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对社会进行规范化管理,教育违法相对人和普通公民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把行政执法的要求化为公民的日常的自觉行动。我们的行政执法的工作群众支持力不足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宣传方式:
1、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具有典型教育的案件,可以通知有关的电视或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现场的采访报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其次,可以在电视、报纸或广播电台开设一个城市管理执法专栏。定期通过问答式或解答方式、求助热线、典型案件的剖析等,向广大市民宣传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与规章。
2、合理利用社区、学校等组织的资源。可以广泛动员行政执法人员进入社区与学校,密切行政执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寓教于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3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的时,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行政执法机关不能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就放任不管。否则,进行再多的行政处罚也没有任何意义。执法人员应该非常巧妙地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过程中要有效地进行教育,不仅要教育违法当事人,还要对普通的公民进行教育,要以违法当事人的行为戒。当然,这就需要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行政执法的时候,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具备高超的行政执法技巧,耐心、细心、恒心地去作好行政执法工作。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拿出一些寓教于罚的典型案件出来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