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我国民法执行难问题
浅议我国民法执行难问题
摘要:民事“执行难”,是困扰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得一个突出问题, 曾引起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密切关注和火热的讨论。对民事“执行难”之产生原因和对策的研究有许许多多。但是现今民事“执行难”却仍然为司法系统之顽疾, 成为司法机关特别是民事执行机构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成为胜诉一方当事人惴惴不安的心头之石。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角度来反思一下民事“执行难”现象之本质及其根本的解决之道, 重新审视司法系统特别是民事执行机构在解决民事“执行难”这一问题中所应扮演之角色和地位。
关键词:执行难,原因,对策
正文:法律的真谛在于法律的实现,作为法律实现途径之一的民事执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民事执行难是困扰司法工作的难题之一,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加强对司法公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执行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普遍关注。
“执行难”的表现
第一,近几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 当事人之间因权益纷争而涉讼的案件大量增多, 但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债务人越来越少, 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法院工作的运行体系虽实行了审立、审执、审监的三权分立, 但执行队伍相对薄弱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审执分离机制还很不完善, 执行乱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某些审判人员审执不分, 审结的案件既不移送执行, 也不告知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限, 致使大量可以及时执行的案件错过执行的黄金时间, 逐渐形成了悬案、难案, 给法院的执行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第二, 有些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 置生效的法律文书于不顾, 置对方当事人的生产、生活困难于不顾, 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 能拖则拖, 能避则避, 有的甚至暴力抗拒执行, 致使执行的难度越来越大。
第三, 执行工作举步维艰, 协助执行和委托执行难求。一方面, 有义务协助执行的单位和部门妨碍执行。有些单位不依法履行协助义务, 对执行工作不予积极配合支持。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 需要请求有关部门如工商、房管、土地、车管等单位协助,而这些单位往往变相妨碍执行。有些单位和部门拒绝或阻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 有的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收入、移交有关财产, 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过户手续等。另一方面, 地方司法保护干涉执行。法院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可在实际执行中, 法院之间配合不够, 有些委托执行案件往往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更有甚者, 有的擅自改变委托执行内容, 有的借种种理由推诿执行。
第四, 执行人员业务素质及执法水平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法院的大中专毕业生, 其中大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但从事司法审判工作的经验较少;一部分是军队转业干部, 他们的政治素质较高, 组织纪律观念较强, 但不熟悉司法审判业务。
“执行难”的种类
执行难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因此探讨形成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分清其原因之前先理清其种类。在实践中,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被执行人是处于困难中的国有企业。虽然它拥有可供执行的机器和厂房等财产,但由于经营亏损,资金紧张,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拖欠职工工资,拖欠各种债务。在这种情况下,执行难的问题便凸现出来:若强制执行机器和厂房,必将导致企业无法生存,职工下岗,进
而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若不进行强制执行,那么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必将受到损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带来的一批国有企业暂时困难,如果只有一两个困难企业,也就算不上“执行难”了。
二、被执行人是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政府,具有最起码的办公场地和办公经费,不可能完全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当地方政府不自觉履行判决义务,需要强制执行的时候,无论是民法院,还是执行人员,均感到一筹莫展,无处下手,因为,当地政府具有对当地人民法院人财物的控制权,执行法院无法展开执行程序,“无力”强制执行。究其原因,有法院体制不顺的因素,有官本位意识的影响,有法制意识淡漠、法律权威不强等原因,概括来讲,就是转型社会中的官僚主义社会和警察社会余毒在妨碍执行工作。
三、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执行中要保护被执行人的生存权,给被执行人留下必要的生活必须品,所以当被执行人生活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既使执行标的数额并不大,但执行却非常困难,因为债务人的履行能力非常有限。通常这种案件也不能终结执行,因为被执行人还有预期收益,而中止执行只是暂时的停止执行,不能算执行结案这样的一个案件往往要拖好几年,债权人筋疲力尽,被执行人疲于奔命,造成执行难的产生,由于这种情况在农村,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大量存在,于是便会产生大批的执行难案件,如果完成了社会转型过程,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该类案件便会大大减少。
四、被执行人法律观念薄弱,妨害执行。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制裁和惩罚抗拒执行的措施,但是由于执行力量的局限,由于法院与公安、_______检察机关协调机制不顺,这种案件一般是不了了之,如果要去追究暴力抗法拒不执行人员的刑事责任,阻力重重,困难重重,然而暴力抗拒执行的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制裁的惩罚,不仅使执行人员自身的人事安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起码的保障,使执行人员产生消极的执行意识,而且还会滋长了抗拒执行,使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正不胜邪”的负面影响,更加剧了执行难的境况,这种形式的执行难虽然与被执行人的法制意识淡薄有关,但主要是由于法制体制所造成的有关职权机关的失职造成的,这也说明了我国目前尚不是严格的法制社会。
“执行难”的原因
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立法不完善的原因, 也有执行体制的原因, 还有执行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执行员的素质, 以及对强制执行规律的研究欠缺等原因。
首先, 我国的强制执行立法不完善。由于现行的强制执行程序包容在民事诉讼法中, 民事诉讼法对执行程序仅规定了30个条文, 如此少的容量必然导致规定过于原则化, 缺乏操作性, 也必然导致强制执行制度的不完备和执行中的无法可依。例如,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以及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等措施, 但如果当事人隐匿、转移或者挥霍了作为执行标的的钱款或财产, 人民法院则无能为力。同时, 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有义务协助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 但如果上述单位拒绝协助执行, 人民法院则束手无策。再如, 民事诉讼法在执行程序中规定有执行异议制度, 即/执行过程中,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 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 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 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民事诉讼法6 第三百零八条)这一规定仅仅是针对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所设立的制度, 而对于实践中出现的案外人对程序问题提出异议的情形却没有规定。
其次, 执行体制不健全。从执行体制上看, 执行机构内部没有形成分权制约机制, 外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执行机构的职责、权限不清,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执行难现象的发生。具体表现在: 一是执行机构和审判机构权责划分不明确而相互扯皮、引起争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仍存在重审轻执现象;二是执行机构内部的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决权三种
权能, 形式上看已经分别行使, 但这种分立很不彻底, 往往是由执行实施人员说了算, 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并未真正建立;三是横向的同级执行机构之间关系松散, 相互配合协调不够, 相互牵制的情况经常发生;四是纵向的上下级执行机构之间分属不同的法院, 因而监督制约乏力、集中统一不够。
第三, 执行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审判方式改革, 公开审判保证了案件在审理阶段的公正。执行工作是对裁判结果的最终实现, 较之审判工作, 它更需要提高工作透明度, 但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 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 基本上是/暗箱操作。当事人在提交了申请执行书后, 对执行的具体工作便不再过问, 也无权过问。对于自身权益能否被实现, 他们毫无把握;对于自身权益如何被实现, 他们也毫不知情。除了对当事人不公开外, 执行工作对社会公众也同样不公开。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必然导致权力 被滥用。执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执行工作的不规范和随意性。
第四, 执行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 执行队伍普遍量少质弱, 地位较低, 执行人员斗志不旺。有些执行人员政治素质差, 缺乏抵制社会上不良因素的能力, 从而知法违法, 执行人员不执法。有些执行人员业务水平低, 办案能力差, 使本来就难以执行的案件难上加难。此外, 法院通讯、交通装备力量的薄弱也加剧了执行的难度。
第五, 执法环境差, 工作干扰大。除了上述原因外, 整个社会环境给执行工作带来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前, 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健全, 民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还很淡薄, 所以执行的法律环境并不好, 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成为执
行工作的拦路虎。一些长官为了地方利益、部门利益, 以政代法, 以权压法, 阻挠执行, 尤其是那些作为地方经济命脉的企业, 更是成为重点保护对象。由于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部门, 法院对行政干预奈何不得, 无力抵制保护主义。此外, 社会上有义务协助执行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协助积极性, 有的不但不依法协助法院执行,而且还处处设障碍, 百般刁难, 这对执行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 被执行人的法律观念不强, 法学界对民 事强制执行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缺乏等等, 也是重要的原因。
“执行难”的对策
完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体现。对于公平正义的解决与司法效率的提高,权利人权利的实现,法治的进步,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对执行标的物予以有效的控制在执行程序开始之前,应该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彻底的清查,并进行相应的保全措施,任命财产管理人管理其财产,防止债务人为躲避债务,将财产隐匿,转移,给最后的执行造成不便。
第二,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管理力度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对下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其有保护主义的行为,应该立即予以制止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对于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该予以赔偿;造成重大影响的,应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完善执行工作体制在执行工作中,通常要涉及众多领域。而各个领域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协作,是执行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方式。因此,各个部门应该积极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进行。对于不履行其义务,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应该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四,完善执行救济制度在执行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执行不能的情况。该行为的出现会对相对人造成损害,而相关人员却无过错。在此种情况下,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救济制度,从而将相对人的损失降到最低。比如:可以从国家财政中进行拨款,按比例给相对人的财产予以补偿,使其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我国“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团结。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经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
命在于法律的实现,若离开了法律的实现,法律对人们来说,就变成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因此,建立科学、文明、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经济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使其能够在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尽快依法实现,能够对恶意逃债人方面产生巨大威慑作用,让拒不履行义务的债务人付出比自觉履行义务大的多的代价。此外,对确实没有能力履行义务的债务人,也能在依法执行的基础上体现出人文关怀。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不仅是改革我国司法体制,完善法律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法律权威,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 1] 刘娟, 方家俊.论民事执行制度相关问题[ J].南京师范大
学法学理论版, 2006,(2): 55.[ 2] 王峰, 郑俊义.国外信用制度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问题
研究[ 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3,(8).[ 3] 马宏伟./ 执行难0 现象的法律透视[ J].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1).[ 4] 邹川宁.民事强制执行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
社, 2004.
第二篇:执行难问题
如何破解“执行难”
作者: 何林 发布时间: 2006-04-25 14:07:33
当事人打官司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实现自己的权利。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是实现当事人实体权利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在执行程序中支持、鼓励自觉执行、自行和解,试行悬赏执行,但不允许私力执行,视私力执行为违法行为。而法院执行机构事实上存在执行力度小,执行制度不完善,导致执行不力。法院的执行不力使权利人对法律公正、执行公正丧失了信心,从而出现了“执行难”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和具体原因?怎样才能解决“执行难”?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执行工作经验,从源头进行分析,并谈谈破解“执行难”的对策。
一、什么是“执行难”
现在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打官司赢了执行不了,无异于打了张“法律白条”。这种说法似乎给人一种认识:“执行难”是因为法院没有作为而造成。这种观念已成为一种习惯思维。其实这是对“执行难”认识的一个误区,这种观念对于法院执行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法院形象和司法权威,亟待纠正。
“执行难”的原因很多:
1、由于商业风险等原因造成的“执行难”;
2、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干扰造成的“执行难”;
3、由于司法权威没有树立而造成的“执行难”;
4、由于有关法律制定不科学、不完备而造成的“执行难”;
5、由于法院对执行工作不够重视,个别执行人员执行不力甚至违法执行而造成“执行难”等等。
市场经济刚刚建立的时候,由于“重审判、轻执行”思想的影响,最高法院和多数高级法院没有专门的执行机构,不少中级、基层法院没有设立执行机构,造成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这几年来,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健全了各级执行机构,建立执行工作新机制,加强了执行措施,加大了执行力度。但是,执行难依然存在,全国各地法院的执行兑现率仍然只有30—40%左右。
那么原因究竟何在?我们不得不反思“执行难”的观念问题,避免“执行难”认识误区,科学、全面地认识“执行难”,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否则,“执行难”问题不但依然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损害本来就薄弱的法院“司法权威”。总之,我们应该把“执行难”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去考量,不仅仅是人民法院要进一步改进执行工作,更重要的是当事人要有市场经济的意识,社会应当进一步培育法律意识,法律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观念不改变,不但“执行难”问题不可能根本扭转,反过来,必将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执行难”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一)“商业风险”与“执行难”
“商业风险”是一个经济概念,从经济学角度去认识“执行难”,我们会发现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一些必然联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初期,社会缺乏诚信意识,许多经济交往从一开始就孕含着巨大的风险,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出生率高,关闭率也高。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年。在中关村注册的企业有6000家,寿命已经超过8年的不到3%。而由于人们的经营风险意识不强,一些当事人贪图利润,同一些信誉、资产状况差的企业甚至“皮包公司”做生意,结果是,账面利润是有了,但最后不能兑现。于是就诉至法院,当然胜诉是胜诉了,但执行就根本不可能。这样当事人就把自己原本的经营风险转嫁到法院的身上,说法院为当事人打“法律白条”,法院难道要成为“皮包公司”骗局的埋单人?
(二)“人权”与“债权”的对抗
“执行难”还有一个表现形式是:被执行人找到了,但是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所谓“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一些被执行人家徒四壁,上有老,下有小,仅仅靠摆小摊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甚至是吃低保、享受社会救济维持生活,如果法院执行了他和家人赖以生存的房屋和生活必需品,将使被执行人生活陷入困境甚至绝境,把问题转嫁给社会和政府,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又如何去执行?因此,我们在法律上应当遵循一个原则:生存权大于债权。
我们不能因为实现申请人的债权而牺牲被执行人的生存权。生存权是优先于债权的,因为生存权是人权中的基本权利,这也是法律精神中人道主义的体现。因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被执行人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同样要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还有就是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笔者所在的山区小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人口占85%以上,农村中的青壮年大部份外出打工,有相当一部份被执行人欠债后,因无法还债就外出打工,家中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看守几间破草房,法院也不可能因为几百元或一、二千元的案件到全国各地去寻找被执行人,即使找到了也没有条件执行。
反过来说,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执行而使申请人的生活陷入绝境怎么办?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此类案件中申请人、被执行人往往均属生活困难群体,无论是加大执行力度,还是暂缓执行,均会引起当事人强烈不满,矛盾都集中到法院身上,执行工作非常被动。笔者认为建立、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期,面对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突出矛盾,难免在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中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是执行中的拦路虎。我国国家公权划分的不尽合理、权力制衡中的不够协调以及权力交叉运行状况的存在,必生部门保护主义,且常以行政机关强大的公权力对抗执行,使个案执行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经济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是司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法院院长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经费是由同级政府财政拨款,法院基建、物质装备建设等都有求于当地政府部门,在执行的时候难免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四)“执行难”与司法权威的树立
在“执行难”的问题上,除了行政干预外,还常常出现暴力抗法案件,这表明在中国存在法院司法权威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的情况。在西方法治发达国家,为什么被执行人常常会主动履行法院判决,因为在一个法治传统十分强有力的国家,一般民众和企业都以尊重法院、服从法院为光荣的事情和应尽的义务。西方发达国家有发达健全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有颇具权威的司法,法官由社会的精英群体构成,具有很高的公信度,人们法制观念和信誉意识都比较强。
一般来说,即便当事人不同意裁判结果,他也认为裁判是应当履行的。但是也有例外,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联邦法院作出要求消除种族隔离的判决,而这些生效判决在南方各州受到白种人以及州长们和官员们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抵制,黑人学生仍然无法进入专收白人的学校。后来联邦法院向联邦政府提出要求,美国总统派出了联邦军队执行联邦法院判决。荷枪实弹的军人让黑人学生理直气壮地进入学校校园,而白人和州长们只有遵守联邦法院的判决。
显然,西方国家政府在产生司法信任危机的时候,无条件地支持法院判决,无疑增加了判决的权威,在全社会树立了“法律至上”的神圣信仰。所以西方国家把选举“国家总统”等决定国家命运的政治事件产生的纠纷,也通过司法途径给予解决,可见法律在公众、政府和社会上的权威。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制假售假、合同欺诈等社会失信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案件不断上升,法院生效裁判大量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有的当事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淡薄,不履行法律义务,采取软拖硬抗,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甚至以死相要挟,这和我国社会信誉制度和法治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是有关系的。
(五)“执行难”与法律规定的不完备和法官素质
我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篇仅有30条,约占执行程序应当立法规范内容的十分之一,大量的程序操作无法可依;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关于执行方面的司法解释也未能有效地填补空白。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不讲信用的行为被发现和追究责任的可能性还较低,对失信行为的惩罚程度还不够严厉,失信成本远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另外,法官素质等法院、法官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执行难”的一个原因,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执行依据是生效法律文书,包括法院制作的民事、行政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仲裁机关制作的裁决书、公证机关制作的公证债权文书和行政机关制作的决定书。其中实体处理错误时有发生,再加上执行队伍先天不足,后天培训乏力,调整、调配困难,严格依法执行的水平不高,对实体上的错误往往又因法律障碍不能纠正而继续执行,必然最终导致错误执行。这种违规执行,作为执行队伍的内伤,虽已在整治,但其加剧执行难的负面影响远没有消除。
三、破解“执行难”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执行难”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解决“执行难”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进行执行机制改革 在司法改革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执行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99年7月,中共中央转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郑重地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这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执行工作的高度重视。
人民法院还需要不断加大对执行工作的改革力度。调整执行机构,改变各级法院执行机构互不隶属、力量分散、装备落后的情况,实行各高级法院对本辖区执行工作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新体制。组建一支统一领导,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执行队伍。充分采取提级执行、交叉执行、指定执行等方式,努力将执行管理体制、执行机构、执行权运行机制和执行方式方法的改革推向新阶段。这样首先就要求执行机构的经费由上一级财政划拨,像交警部门一样,不受地方财政的管理,才能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这样就解决了“执行难”中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使有执行条件的许多政府部门自觉履行。
(二)进行审判方式改革
提高裁判的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错误的裁判进入执行程序。应当说,过去的部分法官由部队退伍或转业直接分配到法院工作,个人业务素质不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日新月异的审判、执行工作和法官职业化的新形势,极个别法官利用审判权和执行权谋取私利,枉法裁判,败坏了法院形象。为此,就要求审判法官必须要经过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加强审判和执行法官队伍的业务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实行优胜劣汰,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政治作风强的法官队伍,并装备必要的执行手段,才能解决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三)加强执行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改变政出多门的现行体制。
“执行难”是一个信用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是法律机制的完善和运行问题。要解决“执行难”问题,除了法院加大自身执行力度外,充分运用社会和国家的其它权力,尽快改变司法机关从属政府编制,凡事受行政掣肘的现状。
由于我国国家构成体系的特殊性,各个中央部门均有制定部门规章的权力,从而造成了政出多头的尴尬局面,各部门为了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在制定规章时将自身利益纳入其内,很难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所以应尽快出台完整的强制执行法典,以期对各部门均有约束力,用以解决“执行难”。在强制执行法中,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有关执行的法律规定亟待完善:一是申请执行期限。国外关于申请执行时效,短则五年,长则二十年。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当事人为了避免超过法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即使明知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也不得不向法院申请执行。这类案件不是法院、当事人想执行就可以执行得了的,结果只能造成执行存案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对法院乃至整个法制制度的失望和不满。
第二,现行民事诉讼法尽管增加了执行编,但全编仅有30个条文,且整体上纲多目少,过于原则而可操作性不强,无法解决当前执行工作中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
第三,加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行为的惩罚力度。虽然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而实践中执行不坚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被判刑的很少,大多是对被执行人实行司法拘留。
第四,修改我国破产法。国际上通行的破产标准是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我国规定企业破产的标准是资不抵债,这样对企业的信用要求标准显然很低。
(四)加大执行工作的法制宣传
试行诉讼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有的地方已经在进行),增强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对金钱给付案件提醒当事人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以免裁决后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等。废除执行费用预收制度,采取先执行后收费,暂无条件执行的案件进行备案登记,耐心做好教育宣传工作,执行用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执行人员在做疏导工作时,要使自己的语言感动别人,那必须在其中注入自己的满腔热情。针对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好感情,用真情打动被疏导者,以提高执行和解率。
(五)建立执行威慑机制
执行法院与银行等有关金融业务的部门及工商、国土、房地产管理部门联系,对进入执行程序后恶意躲避,对抗法院执行,有严重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进行公告,并不得在银行贷款,不得办理房地产和国有土地登记手续,不得进行高消费。这样必然促使被执行人偿还债务。
(作者单位:四川省古蔺县人民法院)
第三篇: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执行难是各级法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被执行下落不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对法院执行案件中的这一情况作一简要调查、分析。
某人民法院是基层法院,每年的执行案件受按量在黑龙江省同级法院中位于中等水平,在所受理的执行案件中未能及时执结的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案件,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导致案件无法全部或部分不能执行。寻找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成为法院工作的一大难点,主要原因为;
一、被执行人普遍存在侥幸逃避责任的心理,对于履行法院的裁判,能逃则逃,能躲则躲。被执行人逃避责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但为了逃避执行,变更住址。这种情况多见于公司等靠租赁场所经营的被执行人。二是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鉴于对法院执行部门或申请人的畏惧远走他乡打工生活,这多见于一些农村村民或城市无固定工作和收入的被执行人。三是被执行人在外打工或躲避法院执行偶尔回家,法院执行人员并不能长期蹲守一个被执行人,所以在法院得到消息后,被执行人又逃之夭夭。
二、人口流动加剧,企业、公司变更频繁。近年来,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都在不断加剧,公司、企业大量产生,又不断注销。一些公司、企业因为商机等原因也在不断变换住所。这种变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执行工作带来困难,往往因为找不到被执行人,而使案件得不到执行。
有关部门对于目前的人口流动或者公司住所随意变更缺乏有力的监管,往往农民一旦走出村庄,就成了社会“散户”,没有组织可以尽到监管义务,公司在工商部门的住所登记也往往名不副实。
三、社会征信制度不完善。目前,社会征信制度还不完善,被执行人的逃避债务的行为并不能通过社会征信系统向社会公布,也不会对被执行人的日常生产、经营、社会活动造成制度上的威胁,社会上的很多个人、团体、机关并不能通过社会征信系统了解某个人、某个单位的诚信状况,所以这些人在逃避债务后还能够正常的工作或经营。随着新《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这种状况将有望有所改变。
四、对逃避债务行为法律监督与制裁措施缺失。对于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的行为,对被执行人的逃避的后果,法律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裁。被执行人与法院执行人员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游戏规则,只要法院找不到,被执行人就可以逃避履行债务。这样的情况下,被执行人用较小的代价就成功的逃脱了本该承担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逃避债务。
五、对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一词的认识模糊。“下落不明”是一个法律术语,在民法中对“下落不明”有明确的时间、概念界定。但是在执行实践中,“下落不明”的概念比较模糊,被执行人经几次查找或几次传唤不到庭就往往被认为是“下落不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规范,因而被执行人处心积虑的逃脱而无法执行的案件增多。
对如何改变“被执行人难找”这一困境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加大法院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率。要不断加大对执行工作的投入,壮大执行队伍,加大执行软件、硬件建设,提高执行效率。法院可以通过加快执行效率,加快反应速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被执行人,对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案件安排专人长期“关注”,增加找到被执行的机率,从而减少此类案件的数量。
二、通过多种威慑渠道加大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度。建议通过征信系统,与法院、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系统的接轨,制约某些被执行人的逃债随意性。如果在法院系统执行中存在不良记录的,可以相应的反应在其他的系统上,其他部门以此为依据考察被执行人,给被执行人将来的就业、信贷等带来障碍,那么被执行人的逃避债务的不良记录将公之于众,曝光于社会公众面前。
三、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建立有效的查找被执行人途径。鉴于目前人口流动,公司住址变动频繁的现状,单靠法院执行部门的寻找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在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时,可以协调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的查询系统、工商登记、银行存款记录等进行寻找。因为被执行人不会生活在真空中,他们要参加社会活动,就会在不同的部门留下记录。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记录,执行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立法,完善制度,进一步明确“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以及法律后果。因为法院执行部门的执行力量有限,在找不到被执行人可供 执行的财产,被执行人又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如果此类案件长期搁置,势必不断累积增加,进而造成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管理上的失控,和对本院执行工作量的估算模糊。这种无序状态最终使这一类的案件在有条件执行的情况得不到真正的执行。法院执行部门可以将这类案件进行相应的制度建构,建立专门的执行档案,并统一编号,由专门的执行人员负责跟踪统计和监督,一些执行案件在法院长期找不到被执行人的情况下,经过所规定的查找过程和次数之后还找不到,被执行人又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就可以将这类案件归入特殊的档案统一编号备案。负责监督的人员督促执行人员对这类案件进行定期的梳理,及时清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这类案件的有效执行,不会因为长期的搁置、执行人员的变动等问题而怠于执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这些案件与执行人员进行合理的剥离,使执行承办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其他案件的执行中。当然这种剥离并不是永久的,在定期梳理后,如果认为有执行可能的,原承办人员必须继续执行。因此建议,执行程序中的“下落不明”应在立法中予以确定,如,在法定执行期限内,首先在被执行人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查找被执行人,其次经过公告寻找,仍无下落,这些案件应当中止执行;中止期限超过2年,可以由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判决下落不明的,案件终结执行。
第四篇:浅谈民事执行难的问题
浅谈民事执行难的问题
摘要:民事执行难已成为司法之“顽疾”,该“顽疾”产生有其独特的“病因”,通过对病因的分析,才能找到治疗该“顽疾”的良方妙药。这也是本文试图去阐述的内容包括执行难的成因和对策,以期达到“妙手回春”之“疗效”。关键词:
执行难的成因
执行难的对策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对于民事执行来说,民事执行使得法律具有生命。民事执行是在法律实行中,最广泛涉及当事人民事权利、最直观体现民事法律生命力的表现形式。通过民事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民事执行是民事法律实现的重要形式,它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实现,还是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程序包括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民事执行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定的执行程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的司法活动[1]。民事执行的作用是民事执行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是民事执行功能发挥出来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事执行使应然法律效力变成实然法律效力。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那么这份生效法律文书就毫无效力可言。第二,民事执行能够确保司法权威与尊严。司法权威与尊严决不允许任何法律判决因义务人的拒绝履行而失去效力,只有法律判决得到切实的履行,司法才能体现出其权威性。第三,民事执行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司法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底线。它是众多法律纠纷解决机制中最具权威和终局性的纠纷解决机制,因此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表现的更为突出。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复合因素和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深层次的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直接影响了执行,造成许多已经生效裁判文书无法得到执行,从而造成了司法之“顽疾”----执行难。
所谓执行难是指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债权却不能通过执行而得以实现的情形[2]。民事执行难的危害表现为损害债权人的权益、降低了司法公信力以及危害社会和谐等。因此本文从执行难的成因入手试图找到造成执行难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找到应付对策。
一、执行难的成因
1、当事人法律意识薄弱造成的执行难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3]。法律意识在属于思想上层建筑领域,渗透到法律调整过程中,成为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制度的实施和有效实现离不开法律意识的支撑。西方的法治文化在近代传入中国,因此这种法治文化植根于我国还需时日。因此不可能期望我国民众的法律意思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薄弱的法律意识对民事执行的影响体现为阻碍了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被申请执行人恶意隐藏财产、公然抗拒法院的强制执行、执行人员怠于行使执行权或滥用执行权等。
2、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造成的执行难
地方政府和有些部门单位为了保护地方和部门利益,不惜违背法律以不正当的方式干扰执行人员的执行活动。深层次原因可能是落后的宗族观念、乡土意识和小农思想的影响。本质原因都可以归为地方和部门利益所致。例如当“执行”影响到当地纳税大户时,各部门很可能有组织或无组织地形成一股对抗外来执行的力量;当“执行”涉及到当地的经济建设或其它利益时,当地法院很难依法积极地执行外地法院委托的案件等等。
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阻碍外来“执行”的结果是以牺牲地方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是一种短见的思想和行为。任何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无论是作为执行的相对人还是第三方,对法律判决的执行都必须予以配合,这是宪法和行政法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事诉讼法使命应有之义。
3、立法上的缺陷
目前执行实践法律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相关部门的联合发文,层次偏低,不利于执行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改革的继续深化;另外,由于受到立法条件的局限,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太过笼统、抽象,有的执行制度只是在民诉法中作了原则规定,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在客观上是无法解决执行难问题的。
4、法院和当事人的原因
不同法院之间和法院内部审判与执行人员之间配合、协助不力。有的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只注意考虑案件本身的处理,没有综合考虑案件审结后的执行问题。有的案件本应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先予执行而没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先予执行,导致判决、裁定、调解书等生效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早已被隐藏、转移或变卖等,给后期的执行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执行人员有时对法律文书的实体内容审查不足,对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不了解,也影响了案件的执行。从申请执行人方面看,有的当事人的商业风险意识不够强,选择交易伙伴不够慎重,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等没有主动了解,没有防范准备。从被执行人方面看,有的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受到限制或故意不履行。在有些案件中,被执行人缺乏诚实信用商业经营理念,借签订合同为名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有的认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是有法律效力的,必须执行,而民事判决书等法律文书没有强制性,遂故意不履行;有的被执行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对强制执行抵触情绪大,故意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4]。
二、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1、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思,对于民事诉讼和执行来说重点在于教育当事人树立举证意识和诉讼风险意识,民事判决的执行是民事风险的延伸。判决执行不了,并不全部是法院本身的问题,商业风险不是司法救济本身能完全解决的。所以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就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实行“诉讼风险告知制度”,使当事人对其存在的诉讼风险有所了解,并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思想准备。这样就使当事人在诉前就对诉讼前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在诉前就应当依法、及时收集证据,在诉讼过程中积极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实现自己的诉讼目标[5]。
2、建立统一协调的执行运行机制
建立独立的、上下垂直的组织结构,使人民法院直接与当地政府脱钩,使其人事任免权、活动经费均由国家统一管理,解除当地政府对人民法院的制约。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彻底解决,落实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的应有地位,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才能有效地抵御和排除地方保护主义,从源头上解决“执行难”这一顽疾。改革现行的执行体系,建立统一的执行中枢机构,实行至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和分级管理,及时研究和解决法院执行组织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问题。其次,健全异地委托执行制度,抽调专人负责委托执行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最后,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严密规范的执行信息网络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协同作战,冲破地方壁垒,形成强大的执行力量[6]。
3、完善立法
“执行难”在某种程度上与执行立法上的诸多缺陷有关,完善执行立法、加大执行力度已成为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践工作者的共识。目前,《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已出,后期主要是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整理。这无疑将对强化民事执行具有重大意义。
在《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制定中,基于我国强制执行理论欠发达的现状,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和立法经验,对执行的主体、客体、执行名义等作出明确规定,针对金钱债务、财产交付请求权、作为或不作为等不同执行标的确定不同的执行程序和方式;借鉴国外“执行令”、“执行令状”的做法,改革执行法律文书的体例,以强化强制执行的威慑力。同时,针对现行执行立法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严格执行中止、终结的条件和程序,明确执行案件的执行期限,加大对不履行或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和负有协助执行义务案件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强制执行的权威[7]。
4、健全执行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基本上是“暗箱操作”。当事人在提交了申请执行书后,对执行的具体工作便不再过问,也无权过问。对于自身权益能否被实现,他们毫无把握;对于自身权益如何被实现,他们也毫不知情。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必然导致权力被滥用。执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执行工作的不规范和随意性,因此,要通过舆论督促执行。另一方面,要侧重于执行机构自身的监督机制,将法律规定和执行程序公开,告知当事人有关执行诉讼规则及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可邀请申请人随同执行,让其充分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执行工作的有关详细情况。
三、总结
执行难的形成有其法律原因,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原因,因此执行难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观念问题、和体制问题。执行难的最终解决在于法治社会的确立,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公众法治意识的提高。上述措施如提高全民的法律意思、健全执行监督机制等等可能不能从根本上剔除执行难这一顽疾,但是至少能够恢复民众对司法的信心。
[1] 魏洁来:《论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及相关对策》,法学研究2009年第三期
[2] 雷宝根:《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3] 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 吴国平.当前“执行难”问题解决对策之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5] 张道许,冯江菊.关于法院判决“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 何皓.民事案件“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5).[7] 孙连勇:《执行难”与民事执行制度的立法完善-----关于制定强制执行法和执行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北大法
律
网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2918
第五篇:民事执行难问题探究
刘秀军
民事执行难问题探究
一、执行的含义
又称民事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执行机关依照债权人的申请,根据执行文书,遵循执行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民事权利的活动。
二、执行的重要意义
司法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司法的尊严来自司法判决的执行。若司法判决未被执行或未被完全执行, 这道屏障则如薄纸般形同虚设, 司法的尊严也就无从体现。
三、执行现状
一是被执行人及其财产难找;二是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三是涉及党政机关的案件难以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是普通老百姓的绝招可以对付基层法院的执行不停地上访;如果有关系、有特殊背景,就傲慢、强硬地对抗甚至谩骂殴打执行人员;如果被是地方党政机关,就用手中的权力对基层法院施加压力干扰法院的执行。
四、原因探究
执行难有被执行人有意不履行司法判决的因素, 也有被执行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履行司法判决的因素, 更有执行人因违法或执行不当造成被执行人内心抵触的因素。
基层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不高: 人们信“访”不信“法”,法院办案要向党政机关汇报、请示,法院执行没有党政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无法进行。
五、解决方案
完善立法。程序实体、双管齐下
“执行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执行难”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执行立法不完善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立法具体有:
1、申请
2、异议
3、复议
4、提级执行制度
5、申请执行人选择管辖申请变更执行法院的权利
6、案外人异议问题可以通过专门诉讼解决
此外还可以建立诚信体系和机制 变强制为主动。
我国现有的执行手段与外国无太大区别但其法院的生效判决绝大多数是由当事人自动履行,当事人如果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所付出的代价就很大,不能够信贷,不能够置产,不能够出境等等,甚至直接影响其市场经营活动和日常的生活消费,从而在客观上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将执行案件信息予以公开,并通过将该系统与金融、工商登记、房地产、交通、出入境管理等部门以及其他社会信用体系网络相链接,逐步从法律、经济、政治、生活、舆论等方面对被执行人进行制约,促使其自动履行义务。
当然执行过程当中也会遇到种种问题
世上无绝对的自由对任何一项权利也必须进行限制否则就导致权利的滥用 下面具体阐述:
1、执行效率问题
异议和复议等保护了被执行人的权益,同时影响法院执行效率, 也不排除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中的某些人恶意上诉、故意拖延正当的执行
解决主要是审查期间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2、限定提级执行的条件
地方保护主义嫌疑的;执行法院存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情形而没有回避的;执行当事人认为执行法院在法定期间内未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采取的执行措施不力, 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终结的等。
3、管辖的复杂化问题
有必要明确相应规则,防止重复立案;对已经出现的重复立案,规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4、案外人异议问题通过专门诉讼的性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