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在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重要
国贸三班张瑜2009101219
摘要: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认为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更为重要。下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观点进行论述
① 从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论证
② 海尔集团和三星电子的实例从事实上认同了此关系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银色变频冰箱TRIZ技术 正文:
所谓制度创新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下,通过创设新的有效地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而技术创新是指改进现有的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从马克思的角度看,二者是相互辩证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极其发展变化。另一发面也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了的反作用。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不错。从以上关系看,在经济长期发展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互互补的关系,然而我认为二者只有总有孰轻孰重,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更重要。对于冰箱制造厂商来说,冬季无疑是一个销售淡季。而海尔集团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出银色变频冰箱创造了一个淡季的销售奇迹。它针对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引进国际先进数字变频技术,使得冰箱的日耗电量较低,只有0.48度,并且采用独有的无级变速全自动功能,让冰箱从手动时代进入了自动时代。因此这样一个汇集了节能、降低噪音、银色外观设计的技术创新产物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使得海尔集团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成为同业者羡慕的对象,这是仅靠制度创新所不能实现的。
韩国电子业巨头三星集团同样如此。他1988年引进TRIZ,并且聘请俄国专家顾问到公司进行指导,成立了TRIZ发展协会。运用TRIZ突破DVD技术瓶颈,抢得了领先地位和专利。2003年,他在美国申请了1600多项专利,排名第五,而2007年,专利申请量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二。TRIZ这项创新技术让三星电子从逆境中一步一步走向今天这个骄人的地位。
从这两个实例不难看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海尔集团不率先进行技术创新,而仅靠制度创新来优化企业内部,那他就只会跟着同行业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会率先起跑,更不会成为同行业者争相模仿的对象。如果三星电子不引进TRIZ进行技术创新,而仅仅寄期望与制度创新发展企业,那么1997年三星电子就可能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再看印度、巴西,他们是制度十分健全的国家,但是不注重发展技术,导致贫富分化十分明显。综上所述,在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重要。
第二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内涵及现状
随着全球及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技术与制度谁更重要
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中曾有过争论:技术与制度哪个更重要。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但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所以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低效率。
本文的分析侧重从制度层面研究环境保护问题,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作用的领域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而技术层面的问题则是市场经济主体在既定的制度条件下自主选择的结果,无需政府的干预,因此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问题关键在于制度设计。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从相克到相生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国家应该走先保护好环境和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品,在生存坏境都遭到破坏,空气质量糟糕的环境中,经济发展再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先保护环境在发展经济的道路。
第三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
题目:企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1级2班姓名:薛园园学号:20111859指导老师:曹艳乔
2014年4月14日星期一
企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
[摘要] 经济学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将企业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管理学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又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对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如何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企业通过激励资源的优化组合能激发员工提升个体人力资本存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总的人力资本存量,并能促进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激励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农业经济时代,农民或农民阶层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土地则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工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变成了工人或工人阶层,货币资本上升为第一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或者说智力资本成为第一资本以及重要的生产要素。与传统有形的物质资本相比,知 识资本这种无形的资本可以被反复使用,不断增值,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据苏联学者的统计,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条件下,体力和脑力劳动消耗的比例大约为9∶1;在中等程度的机械化条件下,比例约为6∶4;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与知识的结合达到新的水平,体力与脑力耗费的比例将变为1∶9。但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财富的创造和增长以至于企业之间的竞争状态并不是取决于知识本身,而是取决于掌握知识、应用科技的人,即人力资本。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的《国富论》(1776年)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思想,后来经济学家欧·费雪(Irving Fisher)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1906年)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但由于那时物质资本仍是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后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与传统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背道而驰的现象: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不属于资本密集型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出的增长率远远超出了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率;工人的劳动时间在减少,但收入却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中出现了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即用生产要素的增长解释经济的实际增长)无法解释的“余数”。为了寻找这个“余数”的解,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无疑是最具震撼力的。他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1960年)和其他一系列文章(20世纪50年代未至60年代初)都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性质、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与途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思想,这些都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后来,美国的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Denlson)通过实证计量方法,说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通过精细的分解,得出美国1929年至195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有23%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这一结论。在另一个领域,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Jacob Mincer)在他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1957年)和《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一文中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的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学模型,提出了收益函数的概念,并用收益函数揭示了劳动者收入和个人收入差距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而人力资本理论具备完整理论体系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他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对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
从认识到知识作为投资的结果到确认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再到通过实证研究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具体贡献和受教育或受培训对个人收益等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可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1.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2.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和健康等形式支出所形成的,其中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部分;3.人力资本投资像其他一切资本一样,可以获得回报,而且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它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4.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经济价值就是对人力资本的贡献。所以,政府应增加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
二、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
现在,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对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的存量毫无疑问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即是说,人力资本投资理应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投资,也是最具增值回报的投资。但经济学角度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并没有将企业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管理学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又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对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或者说如何有效并持续地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企业一般来说并不是教育投资的主体,所以,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要么通过录用人力资本含量高的人才,要么投资于雇员的培训。直接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和录用人力资本含量高的人才无疑是迅速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最有效、理论上成本也最低的方法,问题是并非总能如愿。那么,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但培训也并非为灵丹妙药。首先,既然是投资,就意味着需要成本,并不是企业愿意投入就能投入,更不是企业想投入多少就能够投入多少。其次,既然是投资,就要有回报和收益,学习本身甚至学到的东西都不代表组织投入的产出,员工的学习行为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虽然有许多诱人的计算培训投资回报率的方法和公
式,但是实际上,通过以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的回报率来计算培训投资的收益往往属于自我安慰。因为培训投入的产出一般并不是可以量化的经济指标,培训与组织的经营业绩或经营成果之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的过程相当复杂,而且企业的经营业绩或经营成果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经济环境、政治风云的变化、国家的相关政策、行业竞争状况、企业的相关政策、消费者观念的变化,等等,培训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一般认为,构成人力资本的是劳动者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但“劳动者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况”并不能等同于“人力资本”,正如“货币”也不能等同于“资本”是一样的道理。他们要成为资本,就必须投入到生产中并带来增值。换言之,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只表明其主体具有将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运用于为企业或社会创造财富的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发挥还要取决于许多主客观的因素。主观上,具有这种潜能的个体有没有尽其所能地运用其潜能为社会或者说为企业服务的意愿和行动;客观上,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但主要是个体所在组织的小环境)是否鼓励、支持以及奖赏这种潜能的运用和发挥。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是要尽可能吸收、招聘、录用优秀的人才,也不仅是要尽可能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和营造氛围改变人力资本的构成和激发人力资本的运用和发挥,包括制度、政策、环境、文化和氛围等,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属于“激励”的范畴。管理能够出效益甚至能够创造奇迹,主要就是因为有效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能够激发组织成员主动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并积极甚至超常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
三、通过激励的优化组合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
激励是主体为了特定目的,对客体的内在需要进行满足、激发、强化或疏导,从而使客体的需要、动机甚至行为符合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行为过程。激励理论的百花齐放至少说明了一点,作为社会人,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而且能够被激励。对激励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从人的需要或行为动机角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奥德弗尔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些理论主要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人的需要,而且这些理论普遍认为需要的激励力有强弱的区别,主要取决于需要本身引起紧张的强弱和他对满足这种需要可能性的估计,需要越强烈,引起的紧张也越强烈,这种需要的激励力也越强。另一个研究方向是从人对行为结果的主观感知的角度进行研究,包括公平理论、归因理论和强化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人对行为结果的主观感知(公平与否、原因是什么、是否得到肯定和奖赏)会影响人的行为意愿和实际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从另一个视角研究了行为的动因,这个理论认为意愿(intention)是行为最近的前因变量(immediate antecedent),而意愿是对结果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的感知和综合考虑的结果。结果信念是对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后果以及这种后果对个人影响的主观估计和评价,它将决定个体对特定行为的好恶以及好恶的程度;规范信念是对行为的社会规范性期望(如社会的评价、父母的意见、朋友及周围人的看法等)的理解,它的结果是个体对社会压力或主观规范的认知;控制信念是对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的认知,是对行为过程的难易程度(或者说是对有可能促进或妨碍行为绩效的因素)的主观感知。尽管人们的这些信念不一定有充分的依据或充分的理由甚至可能是有偏见的,但人们是理智地或理性地追随自己的这些信念,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意愿,而行为意愿往往会导致与信念相一致的行为。
从激发人的行为的角度来看,激励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可谓是异曲同工。他们都肯定了人的行为是理智选择的后果,是经过对结果(是否属于自己所需及对自己的吸引力)、对社会规范(从他人的角度来看这应不应该、值不值得)、对可能性(能否达到以及成本与代价的比较)的考量之后的选择;如果要激发某种行为,就要从行为结果、社会规范和可能性方面施加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包括招聘高素质人才和加强员工培训,而且要通过激励资源的优化组合、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把员工的目标、激情、希望和努力引向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使所有置身于这种企业文化的员工都能够根据组织和群体的目标、行为准则调整个人的行为和目标,产生或强化组织所期望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并将它们运用于为企业创造财富。
首先,激励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个体获取和提升人力资源的意愿。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的获取和提升的主动性都掌握在个体手里。首先取决于个体有没有获取和提升人力资本的需要,或者说有没有这种意愿。因为对个体而言,获取和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实际上也是需要成本的,是对未来发展可能性和潜力的投资(下称自我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初衷和目的毫无疑问也是投资回报和收益,这种回报和收益是人力资本(知识、技能、能力等)的获得和提升得到认可和赏识,有用武之地,取得相应的回报。自我人力资本投资就取决于他对这些回报和收益的大小、可能性、可信性和吸引力的认知和评估。所以,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手段、激励措施和激励方法让员工建立起自我人力资本投资与投资回报和收益之间确定的联系以及正面的心理预期,将人力资本的获取和提升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激发个体获取和提升人力资本的意愿、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激励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个体人力资本的构成。
自我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内容,即获取或提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也是个体对投资回报和收益的评估和预期的结果。如果企业将薪酬和福利待遇与学历挂钩,高学历就会成为员工个人的渴望和追求;如果企业肯定和奖赏技术创
新能力,员工就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培训是企业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或者更新知识、技能和改进工作方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和训练行为。我们可以将培训看作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构成主动的干预。因此,企业如果希望通过员工培训改变员工人力资本的构成,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就必须在组织中营造鼓励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增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紧迫感和压力,建立受训结果与回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之间的心理预期,提供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和支持,加强培训的目的性、实用性和培训过程的管理,提高员工受训和受训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次,激励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个体人力资本潜能的发挥。
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由企业员工个体的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能、能力、观念、精神状态、健康等方面)集合而成,但存量不会自动转化为企业的财富。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储存于每个个体身上,只有当这些个体将自身的人力资本用于实现组织的目标,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而且储存于个体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具有“内隐”的性质,是一种潜能,很难从外部准确地评估和衡量,即我们无法判断个体究竟有多大的能量,除非这些能量被发挥出来。这些能量能发挥到什么程度,主观上取决于个体,但客观上却是取决于企业。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等所构成的外部环境能够深刻地影响员工自身能量的发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努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使员工的人力资本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明杰,郑一山.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6,(8).[2]孟丽菊,王续琨.“人力资本理论”非经济学贡献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莫寰,张延平,王满四.人力资源管理——原理、技巧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5]Hrubes,D.,Ajzen,I.,& Daigle,J.Predicting hunt-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Leisure Sciences,2001,(23).(发布时间:2009-10-12)
第四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分析
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但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遇到不少障碍,这值得我们的进一步探索分析,进而找出合理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构建
一、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1、现行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和流动。由于现行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使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保持其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导致从事第二、三产业而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业”经营方式,并依赖土地作为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2、乡镇企业过早走上资本密集型道路。随着工业发展进入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的阶段,技术的提升和资本的密集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逐步下降。我国乡镇企业过早走上了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条件和机会。
3、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从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来集团经济研究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特别是上海、北京等城市推进较快,而在不发达地区则进展缓慢。
4、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很难适应非农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非农产业就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就业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据调查,在外打工者的时间一般在2年以下,而且季节性劳动力转移较为明显。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而其主要原因在于结构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政策后果,因此需要创建更适应现实需要的、在新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模式。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经济学分析
1、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不同发展观指导下的劳动力转移方式的目标和主旨自然也大相径庭。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发展观总体上还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路的影响,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能提出一个富有成效的解决方案,而普遍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托达罗模型就是结构主义发展观在劳动力转移领域的应用。
2、对托达罗模型解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反思
(1)托达罗模型概述托达罗模型是结构主义发展观在劳动力转移领域的应用,在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中,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托达罗认为,城乡间实际存在的收入差距会使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劳动者在对流迁成本与收益的理性预期基础上作出流迁选择,如果不考虑城市就业状况,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也越大。换言之,越穷越转移。托达罗模型对解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失灵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到与托达罗模型不一致的结论。第一、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高于不发达地区。相关资料表明,越是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越多。第二、在现实中,往往是农村收入最高的那些人率先迁移出去,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很多贫困家庭并未迁移,而是依旧守在农村。
托达罗模型主张在农民贫穷,城乡差距明显的情况下进行转移,可称之为旧的转移模式。具体地说,旧的转移模式是指不考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及适应能力,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增加农民收入,或为提高城市化水平而进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硬性转移。此处的“穷”,不仅指经济收入的低水平,还包括社会文化与教育的严重滞后,从而使人们丧失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就在于贫穷的农村,而旧的转移模式的缺陷使其无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旧的转移模式现实失灵的原因分析:第一、经济上的贫穷使得转移缺乏物质成本。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只有一千余元,有的地方低至几百元,在如此贫困的状态下,无法支付足够的转移成本,包括交通费用以及到迁移地居住和寻找工作的成本,更无法顾及转移风险了。有一少部分素质较高、善于经商和理财的农民,靠自己的智慧、良好的机遇、过硬的技能等等具备了从农村转移出来的条件,但是这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第二、教育的落后导致劳动力素质低下。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经济上的贫穷,无力对教育进行投入,也因为小农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需求不高,使得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据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年左右。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的体力劳动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所代替,这些行业的就业容量必将呈下降的趋势。这样,低素质的劳动力的转移就会面临自身无技能而必须回村的尴尬。第三、心理上的自卑、观念上的守旧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贫困地区总是伴随着贫困的思想观念而存在的,这种贫困的思想观念主要体现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幸福观;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农民迁移的决策。此外,城乡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也是相当多的农民安于厮守故土,而不愿迁移到城市的原因之一。可见,即使把城市户口完全放开,取消一系列不合理收费,为民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条件等等,仍然不能有效地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综上所述,无论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来看,还是从旧的转移模式自身的缺陷来分析,旧的转移一味盲目追赶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转移的主客观条件,因而只能带来暂时性的迁移,必然导致无奈的“回流“,也许能带来农民暂时的增收,却无法让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和解释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新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构建
1、新发展观的内涵及对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新发展观是以人为主体,以制度为载体的概念,每个人都是充分享有经济自由的经济单位,而制度也不是发展之外的既定因素,而是通过传导、保障个人的选择权利,进而推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这样,从农村的经济发展来看,农村不应是独立于整个国家发展过程之外的,而应包含在集团经济研究一国的发展过程之中,农民的自由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致关重要。新发展观的核心是人们所拥有的经济自由,这里自由与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迥然不同。传统发展观视发展为GDP的增长,或个人收入的提高而这些根本不是发展的目标。因为发展依赖于许多超经济因素,诸如社会制度安排、政治制度安排和公民权利等。因此,新发展观也是一个消除那些造成经济不自由的因素的过程。这些因素包括贫困、专制、匮乏的经济机会、对公民权利的忽视等。无论基于哪种原因造成的经济不自由,都需要通过发展的过程来消除其根源。具体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来说,就是如何扩大农民选择的自由,而这一自由有赖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重新构建,改变目前的转移模式。
2、新的转移模式的构建
第一、在新的转移模式中,在影响转移的各种因素里,经济是基础,教育是关键,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在农民经济收入与教育水平提高的支撑之上,为转移积累
了物质成本和农民自身较好的能力素质条件。而旧的模式则是以存在城乡收入差距为转移动力,而经济上贫穷是农民外出务工的根本原因。因此,两种不同模式站在不一样的起点上,新的转移模式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与教育条件促进农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形成的是一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导向的回,而旧的转移模式站在农民本身经济贫穷,人力资本存量低的低起点上,企图以转移脱离贫穷,促进农民增收,但缺乏一定的经济与教育作为支撑,最终还是陷入转移的恶性循环当中。
第二,经济上的富裕能够为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其直接后果是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才能解决前面提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适应非农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难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非农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需要,也可以提高农民工在就业中所处的地位,走进较高层次的岗位,而不是主要向非农行业的苦、脏、累等岗位从事简单劳动,收入也相对提高,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此外,农民素质提高有利于自身创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旧的转移模式里,经济上的贫穷和教育落后是孪生姐妹,成为互相纠缠的藤条,结果是农村人适剩响式度实随水观育人轻源人口的素质停滞不前,农村劳动力不适应非农岗位的就业需要,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阻碍。
第三,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在新的转移模式中,社会文化教育科学达到一定程度是前提。正如前面旧的转移模式现实失灵的原因分析,贫困地区总是伴
随着贫困的思想观念而存在,而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变贫困的思想观念,最重要的是改变多生多育的生育观,进行生育节制,从而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减少农村绝对人口,减轻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有利于“断源“。第四,收入提高使得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为非农产业提供广阔的农村市场,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使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的能力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得以顺利进行。同时,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的发展供技术、设备,对农业进行反哺,其结果是农民收入得以提高。而旧的转移模式中,农民因为贫穷消费水平低下,尚且无法支付足够的转移费用,更谈不上为非农产业提供农村消费市场,因此造成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通过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孰优孰劣已经见晓,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新的转移模式中,其假设前提是农村经济文化的相对“富裕”,然而,当前我国最需要解决的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但贫穷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一部分,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去管理和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因此,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坚持先富后转的策略,即在国家的帮助下,农民先走出不能转移的贫困状态,在具备一定条件时才进行
转移,关键是要创造新的转移的条件,实现由旧的转移向新的转移的转化。
参考文献:[1]刘家强 人口经济学新论[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教程[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赖小琼 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
拓展[J] 当代经济研究2009
[4]周天勇 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
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 经济研究2010
[5]张仁寿 农民进城动力探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6]李德洗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河南农业大学2008
[7]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8]谢识予 经济博弈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刘渝林 蒲勇键 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的博弈分析2010
第五篇:发展经济学小论文!!!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评述
简介:本文是对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的《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一书的评述。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脱贫 技术进步 制度机制
一、主要内容介绍及该书的组织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可能性,它着重研究贫困特别严重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上的低收入经济体如何才能进入经济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脱贫减困的近期目标和赶上富有的发达经济体的长期目标呢?发展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得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也是发展中经济的视野——脱贫减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是以国家之间非常大的收入不平等为特征的。通过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和苦难是低收入国家的共同目标。而本书也旨在阐述发展中国家在新千年面临的新问题,重点探讨低收入国家追赶高收入经济体的发展问题。该书基本围绕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思路构思,具体组织如下: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旨在建立全书的理论框架。按照这个理论框架,社会体制的发展是经济子系统和文化——制度子系统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本书中,考察的是消除当今世界上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之间极大的人均收入差距所需的经济发展,如果不考察社会组织和人的价值体系必不可少的重大变化,是无法领悟如此广泛的经济增长的。理解经济变量(诸如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扩张与文化、制度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出一种有利于人均收入增长的社会制度的过程,应该是发展经济学的最终目标。作为达到该目标的第一步,这章提出了一种分析经济、文化和制度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理论框架。
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
上图即是一个有关社会体制发展的广义的概念性框架。该图是阐述社会体制如何在经济和文化——制度变量之间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演进的模型。之后本章又阐述了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方面的因素:生产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第三节用这种理论框架观察发展中经济,指出,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禀赋(人口爆炸性增长,土地资源稀缺性加剧)和技术变化的速度缓慢,即所谓的“提出问题”。进而提出其核心思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和制度上存在巨大的差距,但这些差距同时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
快速发展的的潜在源泉。开发这种潜力的关键是建立一种反馈机制,借此形成一套能满足资源禀赋和技术变化要求且与文化传统相适应的制度,从而提高诱致性创新的速度,同时避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灾难性的不匹配。
第二章 对发展中经济的比较研究
这章应用简明的国际可比统计资料对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经济水平和增长潜力作一个概述,以便为以下各章的分析提出广阔的假设,进入“分析问题”阶段。进行这种性质比较的主要问题是,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的国民核算统计资料的可比性是有限的。通过分析一些案例和数据说明,同市场化的国家相比,一个国家的自给性程度越高,它的国民收入和投资被低估的倾向就越强。主要选择了包括非洲的三个国家(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南亚的三个国家(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东亚的四个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韩国)、拉丁美洲的三个国家(阿根廷、秘鲁和巴西)和经济与合作的四个成员国(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并从各国的数据和地区平均数两个方面做了比较分析,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第三章 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限制;第四章 打破自然资源限制第三、四章分析了人口爆炸性增长以及它对高度依赖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性变化的影响。人口爆炸性增长直接导致资源稀缺性加剧阻碍经济的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本就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是加剧了这一态势的发展,还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经济、环境两相害。从而引出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对资源进行绿色开发,同时注重加大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第六章 技术进步的类型和源泉第五、六章主要分析了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基本条件,密切关系着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问题。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否持续,后劲是否充足与它的资本积累是否充足是密切相关的。而技术进步则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那么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抢占了先机,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我们在自身资本不足的时候应该注重引进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并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七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环境问题
第七章主要考察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不平等扩大和环境恶化问题,这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自然不利于社会稳定,导致不平等现象加剧,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使环境恶化,说到底还是要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脱贫,解决其伴生而来的一系列问题。
第八章 市场和国家;第九章 社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八九章讨论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适宜制度,主要围绕制度方面分析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无论是国家也好、社区也罢,群体的主导力和号召力都是巨大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好这一点。经济的发展光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在设计经济制度时,应把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想结合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注重发挥类似社区这种群体的组织能力,减少资源浪费。
第十章 传统和现代化:总结性评论
第十章是论点的总结: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经济体,必须开发出与它们独特的文化和社会传统相适宜的有效的经济体制,以及它们的发展战略。
二、该书的特点及意义
1、运用多数案例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也是很多理论类数据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但它的意义仍是不容忽视的,这样做能更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使论点更具说服力。
2、由问题引发解决方案:如人口爆炸性增长引发资源稀缺阻碍经济发展,所以要限制人口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不平等扩大和环境恶化问题,这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导致其他伴生问题的解决;等等。由问题引发解决方案,自然而然地提出论点,水到渠成。
3、重点突出了技术进步和制度机制的重要性:关于技术进步和制度机制书中都单独列出了一章来进行重点分析和论述。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而制度机制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的发展。这两点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重点突破所在,也是该书的精髓。
4、提出了市场、国家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是该书的主要创新之处,也是该书的一个亮点:凭借(市场)竞争、(国家)强制和(社区)合作,强调协调人们的劳动分工能力,它们在合乎社会愿望的方向上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方面各有优点和缺点,使社会增长率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三版),【日本】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著,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