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经历三次重大转变

时间:2019-05-13 01:0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经历三次重大转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经历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经历三次重大转变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经历三次重大转变

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经受各种风险考验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也是一部上下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上,书写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的一次又一次飞跃。

五年前,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概念,并郑重地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五年后,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

在“6·25”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分析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指出,这一鲜明的表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表明了对三大规律不断深入发展的新认识,也为进一步探索三大规律指明了方向。

对党执政规律有深刻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不仅来源于宪法这一国家大法的赋予,也来源于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革命取得政权的拥护和58年社会主义建设丰硕成果的认可。受访的有关专家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表明党在深刻认识执政规律的同时,更加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对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使命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姜辉表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始终坚持代表广大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不同历史时期形势和特点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具体实际出发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既着眼于当前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和任务,又瞻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是以往经验、现实需要和未来方向的结合。

其次,深化了对党执政根本宗旨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对于已经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这种先进性贯穿于执政的历史使命、执政的宗旨和执政的社会基础,即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人民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指出,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作为,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先进性。

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辛鸣博士认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其执政宗旨只能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为人民执政,肯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尊重和保护人权,切实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权利,而不是把人作为手段与工具;为人民执政,也当然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使党和国家的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保障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参与国家事务、发扬民主,而不是“替民作主”。

第三,深化了对党执政社会基础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组织建设,党执政的社会基础,都呈现出新特点,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党适时提出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任务。而做好这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工作,一方面要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形成和谐的群众关系和社会关系。

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有利于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1

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说,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等,总之,就是为了形成党执政的最广泛、最稳定、最有活力的社会基础,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四,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和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两个讲话中,提出了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概念。这是我们党这些年来在执政党建设方面不断探索、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胡锦涛同志要求,“不断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提高六种“本领”,是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新认识和具体化。

辛鸣表示,已执政不等于会执政,能执住政不等于能执好政。执住政的模式多种多样,不计成本与代价,无限制扩大执政机器能维持住政权;不考虑方式方法,一味地包办管制也能求得政权在握。但这都不是、也不能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选择。

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思想,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指导全党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纲领性文件。从“战略任务”,到“重点”到“重中之重”,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思考在不断深化。

虞云耀认为,科学执政从执政目的来讲,强调的是执政要合乎规律性,体现人民意愿,为人民执好政;从执政过程和手段来讲,强调的是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配置和运用权力,治国理政。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来执政,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来执政,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执政。

民主执政,从执政目的来讲,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从执政过程和手段来讲,强调的是把执政放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中来考察、来实施,通过民主的制度和程序来运用权力、管理国家。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内监督机制,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完善党内领导体制、选举制度等等。

依法执政,从执政目的来讲,就是要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从执政过程和手段来讲,就是强调执政要符合法治精神、法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运用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不主张因要维护党的权威而让党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允许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而是自觉要求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得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及其相应的程序和手续都符合法律的规定。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更加丰富

在“6·25”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完整的阐述。加上此前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些论述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作出了不同方式的回答,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特征描述到本质揭示的过程。

一些专家认为,近30年来,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变。

第一次重大转变:从计划到市场。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原则定义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后,突破了计划经济,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由原来的独霸天下,变为“占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也纳入到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总原则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中,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最为重大的意义。

第二次重大转变:从手段到目的。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比公有制等制度更深层次的社会主义目的,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启示我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既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即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等,也包括较深层次的价值目标原则,如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理论。它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实质意义。

第三次重大转变:从经济到全面。

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人们主要是追求温饱和富裕。随着温饱、富裕解决之后,人们必然会追求超出物质生活的更多、更高的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些论述,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纵观三十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丰富,布局更趋完善,更加重视社会整体发展和质量的统一。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庞元正指出,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们党对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文明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2002年科学发展观最初提出的时候,我们认为全面发展是包括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2004年,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进而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理解由“三位一体”推进到“四位一体”,即认为全面发展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同时,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特征描述到本质揭示的路径变化。

姜辉认为,在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上,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提出“全面、持续和可协调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的认识,越来越自觉和成熟。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拓展和深化。通过提出全面、持续和可协调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进一步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道路;通过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进一步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等等,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广受欢迎,中国经济不断跃升,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等,无不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的伟大、这条道路的正确。

总结借鉴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文明,多种模式的发展。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把人类社会的成就推到了当前的高度。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

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经济发展”观念。在发达国家,受制于“资本逻辑”,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中一国的经济成长仅仅指GDP总量和人均GDP的增长,按照这样的增长逻辑,必然导致轻视或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结果,这种理论无法解决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为此,中国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概念代替“经济增长”,将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资源环境的改善等内涵统筹到“经济发展”的概念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朝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又如在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以人为本,不仅是对人民福利、利益的满足,也是对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深刻理解。

一方面,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知识越来越替代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已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二元经济形态,转变为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知识经济三元经济形态,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选择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道路。

这二者决定了当今中国在经过二十多年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制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以人为本,既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筑和谐社会;也是在此基础上,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途径。

再如准确把握现代经济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目标。同样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而言,从农业转向新经济部门,要经过充分的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对国家产业布局而言,面临着工业化、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制度配置经济要素而言,必须完善有利于技术和知识积累的制度,资本与技术、管理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时代新主题。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基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提出的发展路径。

还有,结合各国的发展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等发展新内涵。按一些国家的经验,推进工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城市转移,即可完成国家现代化。但中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单纯高速工业化,不足以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反而容易引起社会失衡。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协调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统筹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统筹对外贸易与国内需求平衡,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吸收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社会发展模式,散发

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桃源 董瑞丰)

特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已经将近三十个年头了。三十年,就是一代人。经过整整一代人的改革,结果怎么样呢?

三次布局三次飞跃 从“两手抓”到“四位一体”

“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不是像上了天堂吗?”从棚户区迁入新居整整一年了,吉林省长春市天富花园小区的回迁户王树恩,看着窗明几净,有煤气、暖气、自来水、室内卫生间的两室一厅,回想起过去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小黑屋,还常常觉得像做梦一样。目前,吉林省已有10万多户“老 棚户”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受益。

特稿:党建创新战略脉络 形成“五位一体”大布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注重运用战略思维考虑党的建设问题,将党的建设完善为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位一体”大布局。

提出我党第一个指导全党治国理政能力的纲领性文件,集中阐述了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从指导“经济”到统领“全局” 中国发展未有穷期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发展成就前所未有,发展难题前所未有。

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自上而下得到这样的共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未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未变。

特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新挑战期待“解决智慧”

走过高速成长的五年,中国发展再次站到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起点都包括哪些内容,其对于我们今后发展意味着什么,无疑对更好地把握未来至关重要。

就此,《瞭望》新闻周刊深入采访了长期从事改革发展研究的常修泽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研究员、金融研究者何志成先生等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四点共识。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问题(定稿)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问题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领导人民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出生在90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吃苦挨饿,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没有一起陪我们的党走过它的艰难曲折,我们所享受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经过艰辛探索带给我们的丰硕果实。这一路走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等待我们去细细品味它其中的酸甜苦辣。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后30多年党的基本经验;1992年,党的十四大总结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将近14年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1998年,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20年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2001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总结了党成立后80年的基本经验;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3年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及2008年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又重点总结和认识了改革开放30年“十个结合”的基本经验。2013年,以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又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我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在于它对自身历史的重视并科学地加以总结,得出规律,不断的汲取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同时在继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出发,大胆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调整和改革与生产力发展相滞后的生产关系,视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同志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1](p19—20)

2.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改革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实力。同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即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1](p8—9)新时期,总结经济建设层面的基本经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有关政治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1.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加强我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巩固我党同党外人士的战略联盟,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方针,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2.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法治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法治现代化,目前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面临着诸多因素的考验,中国共产党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政治和党的建设层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中国共产党有关科技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

指导思想是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报告上指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兩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p7—8)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认真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注重建设先进文化。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p23)

3.科技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展教育,重视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突出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高素质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2]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1](p14)

四、中国共产党有关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认识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发展的沉重代价,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树立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发展循环经济和运用绿色GDP作为经济衡量指标,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

五、中国共产党有关外交的基本经验

1.实现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有效结合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的伟大抉择,统筹解决好国内国际兩个大局中治国理政大政方针问题。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始终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效结合,通过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构建和谐世界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处理与各国之间关系,并丰富发展形成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国际关系四项原则,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为世界安全与稳定做出了伟大贡献。

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新时期,我们随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机遇与挑战,为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基本规律、更好推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进程向前不断发展,我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基层建设问题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需要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诸如温家宝总理在联大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3]。这在偏远的农村屡见不鲜,农村人不愿去看医生,原因很简单,怕检查出病来,因为治不起,所以宁愿等到晚期,直接死掉,不给子女添负担。同时基层制度建设很不健全,村民贿选过于常见,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每到选举之期,那些“积极分子”便活跃起来,走街串巷,拉帮结派,“壹佰元一张选票”,就这样当选的干部如何为村民服务,如何让村民致富。中国现代化则面临着中国底层的成功转型,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最有挑战性的一项。因此,新时期需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举措予以解决,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顺利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伟大复兴。

2、腐败问题

当代社会,腐败现象很普遍,腐败是全世界的执政党的最大敌人,它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兴衰。腐败无关乎于人,是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腐败是不可能彻底杜绝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针政策来降低腐败的程度。习总书记上任以来,已经加大了对反腐败的实施力度,同时也卓有成效,但依然不够彻底,我党应该继续努力。我的几点建议: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深入群众。只有加大调查研究力度,从而掌握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避免虚假、欺上瞒下的现象重复上演,才能从根本是解决腐败的问题 ⑵加强法制治裁腐败的力度。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考的住些。”因此,在反腐败过程中,法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政府应该努力完善法制,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惩处力度。⑶更好的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人民作为监督者,他们身在底层,往往看的最清楚,但是手里没有权利,所以大多时候会因为惧怕权利而不敢出来指正。因为害怕打击报复。政府应该完善法制,来降低他们揭发腐败的恐惧。

3、环境问题

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APEC期间,为了维护良好的坏境,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会议刚刚结束,雾霾天气又重新袭来。所以如何把APEC蓝变成正常蓝成了所有人的呼声。

在十八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建设发展体系,是中国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公共管治、市场和国际管理的制度体系等。首先在法律上要加紧修改和完善《环境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建立《气候变化法》。

⑴要严格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责和干部的考核,真正发挥好环保一票否决的权力。监管工作中采用行政的手段多,缺乏应用市场的有效手段。例如监管部门要求污染企业关门整顿,但没有实质性的高额惩罚金,往往使整顿流于形式。环保部门在各区域的办公室必须加强,因为有些环境危害是跨区域的,例如大气污染、雾霾、酸雨和河流水污染等都带有区域性,必须加强区域的管理部门的职权和惩罚力度。省级政府要对县的环保部门进行直管,减少和摆脱当地政府对县环境监管机构的掌控和影响。

⑵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以及推行资源有偿利用。中国人口多,资源禀赋差,人均生态足迹高。节约资源要首先从源头的开采管理做起。在开采中要明确产权,明确产权的归属和监管单位。防止在资源的开采中滥采滥伐,使大量的可采资源丢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

(3)在全国的区域划分中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特别是生态保护区域,要明确的划定环境保护红线和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生态优先的区域,要严格禁止任何污染企业的进入。为了保护环境生态系统,例如水源、珍稀植物资源和生物保护等,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政府的补贴和资助是十分重要的手段,维持生态保护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江泽民.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7-17(1).[3]温家宝.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N」.人民日报,2010一9一23.

第三篇:“四个全面”:提升治国理政新境界 Microsoft Word 文档[最终版]

“四个全面”:提升治国理政新境界

在总结和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彰显了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破解中国难题的大智慧,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对于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四个全面”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其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刻、形象地阐述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将其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路径,强调“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这些都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

“四个全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又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想。“四个全面”科学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推进实践创新的同时推进理论创新,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的行动纲领。

“四个全面”彰显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逻辑。“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描绘出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三驾马车”。我们要从哲学上对“四个全面”加以全面认识,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其关联性、耦合性,做到既须臾不可偏离、又丝毫不可偏废。

“四个全面”勾画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

“四个全面”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四个全面”顺应历史潮流、紧扣时代脉搏,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任务书,为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了科学路径和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四个全面”统领各项工作,以科学理念指导发展,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以更务实举措推进法治建设,以更坚决态度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环环相扣、清晰展现。系统提出“四个全面”,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认识的升华和思路的完善。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了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融会贯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战略抓手,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必将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四个全面”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积极回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短板”,任务仍然艰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改革获得感的困难、阻力和挑战仍然不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问题仍然需要下大力气解决;进一步遏制“四风”和腐败现象,迫切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等等。这些问题既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治国理政的重点和难点。“四个全面”顺应人民群众愿望和呼声,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治国理政、造福于民的重大战略选择。

用“四个全面”引领各项事业发展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担当更大责任,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湖南省长沙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四个全面”,坚持深学笃行、知行合一,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常态要有新追求、新思路、新作为,关键是推动转型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应按照习近平同志为湖南提出的“一带一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新定位,积极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把长沙打造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重点做好“稳住”“进好”“调优”三篇文章,实现稳投资、稳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的有机统一,在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求创新、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推动产业结构、项目结构、财税结构、城乡结构全方位优化。

围绕赢在全面深化改革起跑线,最大限度释放发展的动力与活力。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创发展新优势,动力与活力都源于改革。应进一步加强问题导向、市场导向、群众导向,结合长沙实际把重大改革谋深、抓实、落地,确保真刀真枪、真正见效。依托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紧紧围绕提高城市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外开放度、城乡融合度,提高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破解群众办事难、企业融资难、民间投资“玻璃门”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推出一批为转型创新发展破题、让人民群众受益的改革举措。

加快打造法治建设升级版,着力建设安全、公平、正义的城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上开创新局、走在前列,让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强化法治理念,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根治人治思维和长官意志,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事、办事、成事。完善法治体系,围绕转型创新发展、品质长沙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强化法治建设,更加注重用法治方式管住权力之手,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围绕把长沙建设成为安全、公平、正义的城市,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正确行使,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确保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持“四个服从”,落实“五个必须”,确保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做严责任的践行者,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做敢担当的好干部,坚决整治“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为官不为”现象,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

第四篇:人民日报: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系列评论(全六篇)

人民日报: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系列评论(全六篇)

以“使命意识”拓展中国道路(人民观点)

——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之一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05日

05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总揽全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全方位推进,让局面为之而变、气象为之而新、民心为之而振。

三年多来,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进行了一系列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本版今起推出“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系列评论,从“使命意识”“改革意识”“历史意识”“忧患意识”“世界意识”等层面,回望中国在新起点上的新跨越、新成就,为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凝心聚力。

——编 者

“人民在期待着我们,历史在期待着我们,世界在期待着我们。”辞旧迎新之际,总书记如此彰显信心、宣示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期待”,一直是政治语汇中的关键词。“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把中央的要求与人民的期待紧密结合起来”„„深情的话语背后,是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是执政者的情怀担当,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世界负责的“使命意识”。

三年多来,“再出发”的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境界。由布点而铺面,由部署而落实,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实践、新成果、新进展。这其中,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是以“使命意识”举旗定向,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激发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几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以“无比广阔的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砥砺信心,告诫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开阔视野,告诫我们必须顺应世界大势;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把握根本,告诫我们必须代表人民利益„„总书记以深邃的思考、深刻的论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划定了未来中国的前行航标。

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民族复兴“中国梦”,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对方向的坚定自信、有对问题的深刻洞察、有对大势的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了中国经验、拓展了中国道路。

三年治国理政的实践,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历史的使命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进京赶考”,治理中国就是答卷,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前后相续,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最终需要把脚印连成道路、用石头建筑桥梁。三年来,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谓“集其大成”。“四个全面”串起中国 1 发展的总纲,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勾绘出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构成了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通观全局的战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

三年治国理政的实践,寄托着共产党人对人民的使命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的政治制度更加合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24个字,确立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从以法律维护群众利益的底线到建成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标注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迷,西方学者做出“历史终结”的判断,中国认真总结、深入探寻、与时俱进,扛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脚踏实地的实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性。

三年治国理政的实践,承载着共产党人对世界的使命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道路”“如何拓宽中国道路”的问题。有经济学家研究,能够从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的经济体非常少,经济发展层面的“中等收入陷阱”,国际关系层面的“修昔底德陷阱”,横亘在各国的发展之路上。三年多的实践证明,中国有能力应对这样的“中程风险”、有信心跨越这样的“发展困境”。从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到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两个转变;从以互利共赢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到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政策的调整,这些“中国方案”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经验,中国道路不仅通向中国的未来,也是整个世界未来的一个方向。高瞻远瞩的思考,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性。

在第一次以总书记的身份亮相之时,习近平就明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的责任,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铿锵的话语,彰显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历史担当。我们正在拓宽这条新路——这是一条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他人,既是史上、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年治国理政的实践,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意识”完善国家治理、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以“历史意识”激荡复兴伟业、以“世界意识”成就共同梦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一个崭新境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的一年开始,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冲刺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使命落在我们肩上。“冲刺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是比拼意志的时候”,三年多来的治国理政新实践,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激励我们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这场新的历史进军,“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以“改革意识”完善国家治理(人民观点)

——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之二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07日

05 版)

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古国,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大国,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人用多个“超大规模”来形容中国。如同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推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破浪前行,既要有明确的航标引领,也要有充沛的动力支持;既要有扬帆搏击的激情斗志,也要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

总书记曾用“铁达尼克号”与“小帆船”的不同,来说明大国治理之不易。小帆船遇风浪,可以在水里打转,绕几个弯又起来了;而像铁达尼克号这样的大船,一旦倾覆,就可能真的沉了。正因如此,治理中国,被外国观察家称为“世界上最艰难的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革故鼎新的魄力,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并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为之护航。三年来,朝着治国理政的新目标,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治,让改革的活力与法治的刚性水乳交融,让中国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三年多来,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决策中,改革与法治有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成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三年来,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军队改革、足球改革等一个个硬骨头被砸开,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纷纷破题,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了出来,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规范,让改革的“破”与法治的“立”、改革的“进”与法治的“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正是今天中国的治理新路。

这条治理新路,有着清醒的政治方向。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纵观世界,因方向错误而人亡政息的例子,并不罕见。无论促改革还是抓法治,总书记都一再强调方向的重要性。“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正因如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无论推进改革,还是实现法治,都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都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没有这种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勇气;同样,离开了改革和法治,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换句话说,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这条治理新路,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法治要“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在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执政风格上,总书记反复强调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问题意识的背后,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是励精图治的使命担当。由此可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 3 动和集成”;全面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无论提出思路清晰的认识论,还是明确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无论成立“深改组”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还是提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正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这条治理新路,有着完善的系统设计。改革就是破旧立新,30多年改革开放,极为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处理好破与立、发展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这是我们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国家搞改革、谋发展必须回答的考题。这三年来,党中央主动将科学的顶层设计做在前面,“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集成动力。“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强调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引领改革方向,以法治规范改革行为,以法治化解改革风险,以法治确认和发展改革成果。同时,也强调“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下全面推进,用改革的思维、勇气、智慧来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治传统比较浓厚的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昭告“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发挥法治力量;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塑造法治信仰„„这三年,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关键一环,以法治引领和规范改革全过程,改革与法治得以舟楫相配,国家治理因此动力十足。

“新的觉醒,新的长征,新的革命”,有人用这三个“新”,来概括十八大以来的治理新局。而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6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后半程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正是党中央以“改革意识”完善国家治理的深邃眼光、让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的战略选择。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以“历史意识”激荡复兴伟业(人民观点)

——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之三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11日

05 版)

每一代人,都从历史中走来,又向历史中走去。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纵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一个特色引人注目,那就是:重视历史、研究历史,以史为师、以史为鉴;一种品格分外鲜明,那就是: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历史自觉性,高度的历史自信心。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时至今日,人们对总书记等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三年多来,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的历史观引领正确的发展观,以深厚的“历史意识”激荡复兴伟业,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犹如不息的历史进程中令人振奋的灯塔,历史自觉与历史担当成为鼓舞亿万人民奋发有为实现中国梦的壮美底色、激励国家和民族前行的磅礴伟力。

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漫长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总书记从亿万人民共同的历史追求中破题,“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成为亿万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激发起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民族复兴,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梦想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三年多来,从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总书记反复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强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以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凝聚中国人的“精气神”。

历史中有奋斗的不竭动力,也蕴含着巨大的治理资源。今天的治理,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历史继承中的发展、改革中的扬弃。三年多来,总书记始终强调“深入 5 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协商民主制度的完善,到依法特赦的施行,再到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践行,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背后,都闪烁着鲜明的中国传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系列改革的落脚点,无不体现出兴礼作教、抚民化俗的传统理想。中国迈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需要以历史意识激活优秀传统,在具体制度中实现千百年来的治理理想。

历史中有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蕴藏着全球治理的政治智慧。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坚持正确义利观”的郑重承诺„„三年多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向世界表明,中国本身的发展,也在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中国正以自身的历史意识,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国基于自身文明传统提出的全新主张,正在为世界治理贡献智慧,从而为世界擘画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综观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深厚的历史意识背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也只有把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统一起来,我们走自己的路,才会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历史的航程由不同的水域组成,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从救国、兴国到强国,坚守历史赋予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这艘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巨轮,必将驶入一片光明而开阔的水域,激荡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

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人民观点)

—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之四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13日

05 版)

到去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出台整三年。截至去年底,全国共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11万多起,15万多人受到处理。这样的数据,是我们党正风反腐的一个直观结果,更从一个侧面深刻表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与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从治理“四风”向纵深延伸,逐步拉开从严治党的大幕,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其力度、深度与广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前所未有。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年多来,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是以深重的忧患意识推进从严治党,逐渐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治党方略”。

这个“治党方略”,首先就是以对执政地位与执政根基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深入回答了“为何治党”这一重大理论课题和时代问题。

“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总书记多次这样谆谆告诫全党,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全党必须警醒起来”,警告“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2013年7月,他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2014年3月,他在河南兰考发人深省地发问: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诚如总书记所言: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这个“治党方略”,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深刻体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着眼稳固执政大厦、锻造领导核心,着手思想建党、作风正党、反腐净党、纪律严党、组织强党、制度治党,在“全面”上发力、“严”上用劲、“治”上见功,深刻回答了“怎样治党”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怎样治党,首先体现为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新理念新要求。从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到把不良风气比作“一座无形的墙”,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从强调反腐败以“零容忍”态度、保持“高压态势”,宣示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铁帽子王”,到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党性修养法则,强调“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强调“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到提出“依规治党”,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坚持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催生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战略,既深化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内涵,又拓展了管党治党的实践境界。

怎样治党,还体现为一系列见真章见实效的好做法好办法。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开启作风建设,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对“四风”问题大排查大扫除,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载体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集中“补钙”和“加油”,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治标与治本有机统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同时用力,攻坚战与持久战相互协调,见事见人与抓早抓小相得益彰„„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为一系列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治党举措,让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成为经受宗旨意识和作风建设考验的过程,成为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长效机制的过程。

全面从严治党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构建起新时期的“治党方略”,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开拓,是对我们党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世界其他政党经验教训的借鉴,构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实基座,目的就是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党坚强有力,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彰显的是我们党深邃的历史使命感,见证的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和决心。把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担当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以“世界意识”成就共同梦想(人民观点)

——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之五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15日

05 版)

任何国家都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它们“不能创造或控制时间”,却“能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前进”。历史告诉我们,从古至今,大国的兴衰都会无可避免地与技术革命、国际形势和世界力量对比相互影响。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怎样从“世界的尺度”来规划航线,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始终要面对的时代命题。

“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从党的十八大闭幕时本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亮相,到一次次振奋人心的新年贺词,在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话语中,“世界”从未缺席,而且分量越来越重。“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无论是硕果累累的外交成绩单,还是全面系统的开放任务单,都当得起“世界的尺度”这一评价。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而世界所看到的,也是这样一个为了梦想而奔走的中国。从庄园会晤、到瀛台夜话、再到白宫秋叙,足够大的太平洋,见证了新兴大国和超级大国关系的创新;从首访莫斯科、到索契冬奥、再到红场阅兵,历史最好时期的定位,牵动着中俄两个走向复兴的大国携手向前;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全面铺开,到迟滞多年的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终在雁栖湖畔划定,再到西子湖畔摆下的“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四大命题,中国已经化身为近年来最积极推动世界自由贸易的大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共计出访19次,累计133天,行程3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了近10圈。同期在国内会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165人次。在“一步一个脚印”的交往中,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倡议,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相继成熟。

几乎每一次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都源自实现共同梦想的基础。中国正在用一种传统大国还没有尝试过的方式、一种和平发展的方式、一种合作共赢的方式去实现伟大复兴。有人担心,“修昔底德陷阱”就在眼前。习近平主席反驳,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有人认为,“文明的冲突”总是无法消除。习近平主席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有人惆怅,“零和博弈”的困境无法走出。习近平主席坚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方案”确实与众不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战略,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为走向复兴的中国拓展了广阔的国际空间,也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

“中国将越来越开放,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习近平主席曾这样描述中国的开放:就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一样,开开了就关不上了。三年多来,中国不仅站在呼吁开 9 放型世界经济的前排,而且站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前列。不是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要做。在开放的语境中,最近三年治国理政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以对内开放牵动对外开放。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推”的要求下,自贸区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上海为先,广东、福建、天津纷纷开启各有特色的探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已经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底色;在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压力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渐展现出“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批城市群呼之欲出,居住证正式启动,在“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下,地区间资源趋向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从对内对外同步开放,到市场和资源双向开放;从开放领域更宽,到开放水平更高,通过融入世界改变了世界,通过跳出中国发展了中国。

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有学者认为,“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必须在参与国际事务与可用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兼顾对外承诺和国内需求。”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无论是大国外交创造的巨大“外交红利”,还是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谋求中国的全面发展,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连结目标与梦想,统筹中国与世界,不仅给梦想赋予了承载历史、期许未来的意义,也给梦想插上了胸怀天下、命运大同的翅膀。这个梦想和各国人民的美好的梦想是相通的,这个梦想可以“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中国领导人这三年抓住了“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以“世界意识”成就共同梦想没有终点,中国的成就和责任刚抵达新的起点。

以“为民意识”凝聚磅礴力量(人民观点)

——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之六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18日

05 版)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拨动了无数普通百姓的心弦。三年多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执政为民的信念,为民服务的价值,始终贯穿于这个国家向前迈进的每一个足迹。

这样的路线图,胜过激昂的乐章。从驱车300多公里深入太行山深处,只为看到真贫,到不远千里踏进湘西武陵山区,深入少数民族贫困村访贫问苦,再到在江苏的基层卫生院询问看病方便不方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足迹踏及发达的城市街头,也抵达偏僻的贫困乡村,风雨兼程的足迹、饱含深情的探访,展现出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须臾不忘的人民意识。

“人民”被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接地气”的务实行动背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阐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论述执政党的建设,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从关系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高度,本届中央领导集体赋予“人民”更重的话语分量,开创了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为民的新实践、新成效、新境界。

贯穿于执政为民的新实践,“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纵览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这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体现于执政为民的新实践,“人民”是不变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各项民生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建立世界最大的社保体系,为亿万人民生活兜底;解决世界最难的就业问题,就业人数达到7.7亿;攻坚世界最复杂的扶贫难题,使得全世界每10个人脱贫,就有9个来自中国。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印证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誓言,兑现了“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承诺。而当时间的钟摆标注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目标,本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人民的新期待,“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 11 题,哪里就需要改革”,从户籍改革破冰,到异地高考试水,从推进简政放权,到建立权力清单,日益公平的社会环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融汇于执政为民的新实践,“人民”是不变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无论是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还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风险挑战,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三年多来,斩钉截铁的理念宣示,正在转化为掷地有声的实际行动。从改革过程中“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到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强化司法民主功能,从完善协商民主、“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再到开通八项规定曝光台、吸纳民间的反腐力量,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努力,才汇聚成实现梦想的磅礴合力。这正是,我们每个人在这艘巨轮上,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

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审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而在时间之轴上,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执政党,一个政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轨迹,标注着永不褪色的人民本色,彰显着浩浩荡荡的人民力量。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沿着这条来自历史的轨迹,不断开创执政为民的新实践、新成效、新境界,不断汇聚起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6新年贺词后,有媒体注意到办公桌上新增的一张照片,那是习近平回到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的场景。一张照片,一种牵挂;一份纪念,一种情怀。这是一个政党向人民许下的不变承诺: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第五篇:“四个全面”: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

“四个全面”: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

1978—2049,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今天,我们已经行进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中点。行程过半、任务过半,但接下来的征程更加艰辛、任务更加繁重。这对已执政66年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提出了重大考验。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应对历史考验、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彰显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确立改革发展新坐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习近平同志立足时代发展制高点,穿透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形势,洞悉当今世界发展必然趋势,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新时期改革发展确立了新坐标。

推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努力推进改革与发展,加强对外开放交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发展理念和成果;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加快现代化进程,现代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元素。当代中国,经过30余年不懈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中,前两步战略目标已如期成功实现;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引擎,我们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迈进。

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与险在增多。从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看,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挑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阶段、胜利在望,但仍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改革进入深水区,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迫切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但法治建设与现实需求和人民期待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繁重,团结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艰巨。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在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积极顺应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鲜明确立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我们党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科学理念和成功经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智慧与时偕行的系统整合、集成创新;直接针对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科学回应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科学运用和具体体现。

设计治国理政新方略

如果把历史喻为一部以时空为经纬而渐次展开的书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史的一篇大文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写精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为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战略抓手。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强调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深化和丰富“中国道路”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强烈的道路自信。系统提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围绕推进“五位一体”建设进行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部署和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与具体设计,都紧密围绕“五位一体”来展开;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则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根本保障上对“五位一体”进行深入部署。同时,“四个全面”对“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进行了创造性地拓展和深化,既有目标也有举措,既有路线图也有时间表,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新形势下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部署。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回答的三大基本问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强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内促进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对外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对三大基本问题作出新诠释、新解答,是新形势下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设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制度现代化这一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新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在时间上与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步,而且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一项主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直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全面从严治党,则从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高度,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的有机统一,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

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

善谋全局者方能兴一域,善谋长远者方能驭一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清晰勾勒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向我们展示了21世纪中国发展的壮美画卷。

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现在,全面小康已进入“决战”阶段。如何尽快破解难点、补齐“短板”,直接关系能否决战决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科学回答了这一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它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抓手,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提出扶贫攻坚的一系列科学理念和举措。这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任务,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决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指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展开: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目的都在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富裕。同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一系列战略举措,也紧紧围绕如期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展开。可以想见,随着“四个全面”协同推进,随着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之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第一个百年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举措,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大战略目标,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只要“四个全面”协同发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持续获得实践成就的坚实支撑。

下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经历三次重大转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经历三次重大转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