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控措施出台 新加坡房产投资需求仍增
调控措施出台 新加坡房产投资需求仍增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和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1月11日召开记者会,宣布了新一轮新加坡房产调控政策。通过收紧贷款、提高印花税、限制组屋出租等条例,为组屋、执行共管公寓、私宅和工业房地产降温。
新措施明确规定从1月11日起,外国购房者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简称ABSD)将从之前的10%增至15%。原本不受买方印花税影响的购买首间组屋或私宅的永久居民、以及购买第二套私宅的新加坡公民,现在必须分别支付5%和7%的额外买方印花税。购买第二套或更多住宅的永久居民、以及购买第三套或更多住宅的新加坡公民,现在也都一律缴付10%的买方印花税,缴付税额远高于从前的3%。
中国楼市:限速中上行空间有限
在调控政策下,中国楼市从2012年年初跌入谷底再到年末趋向平稳,过快上涨的房价得到初步遏制。在“年末翘尾”“报复性反弹”“地王频现”的热议声中,住建部再次强调楼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且短期内不可能出现明显松动。楼市政策执行力度上总体继续保护首套房“自住需求”,打击投机投资性需求。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由淡转旺,其背景实质上是刚性与改善型需求主导。
政策高压之下,国内市场对房屋的投资、置业需求依然是强劲有力的,充盈的中国国内资金流向海外房地产市场。
亚太市场:稳定增长 投资需求增加
由普华永道和城市土地学会1月3日共同发布的《2013年亚太区房地产市场新兴趋势报告》显示,新加坡作为亚洲的枢纽,其房地产投资及发展前景位列前五名,在未来仍是理想选择。
据新家园房产网(且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亚太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买家情绪依然相对积极。鉴于较高的租金和资本价值、低收益率和充足的当地资金,很多国际投资者竞相进军亚太主要房地产市场。作为2012全球上半年房价涨幅最大的城市,香港房价持续走高,已经超过1997年的历史高位。2012年10月,港府紧急救市,推出全新政策遏制楼市投机炒卖。“买家印花税”(BSD)和高额“额外印花税”(SSD)威力下,楼市成交量应声暴跌,一二手楼市交投急冻,短期炒家及非本地买家暂时离场。2012年香港楼市全年涨幅高达20%,2013年香港房价预计持续高涨,但楼市政策风险仍然存在,房产泡沫要比想象的大得多。
与投资炒卖盛行、房价高得离谱、平稳,房价走势稳定上扬。房产泡沫成分少,低利率环境加上稳定的经济基础与亲商环境,带动中国买家对新加坡私宅青睐有加纷纷入市,新加坡当之无愧地成为亚洲的最佳房地产投资地。
第二篇:房产调控不会有新政策出台
房产调控不会有新政策出台
房地产业的难题依旧令人困扰,“控房价”的焦虑暂时消散,但“稳增长”的担忧又卷土重来。
国务院房地产调控督查组(下称“督查组”)刚刚返京,8月的楼市就有了反应。
反弹暂时终止、成交量环比小幅回落——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看来,这是楼市“喊话”策略依旧有效的证明。
按照督查组对当前房地产调控所做的初步判断,严格落实现有政策的执行,便能遏制房地产市场全面反弹的压力,因此,新的调控政策暂时没有出台的必要。但这仅是督察组的意见,目前尚不清楚决策层面的态度和批复。
而在督查组的通报中,“部分城市尚未建立预售资金监管制度”被着重点出,或将成为下一步“严格落实现有政策”的一个支点。
督查组的意见
会不会有新的调控政策出台?这是7月下旬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督查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情况之后,市场上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督察组返京半个月之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楼市调控同样是“维稳为主”。在新华社8月17日的报道中,督查组有弹有赞,在责备个别地方“放松调控”的同时,也肯定“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了较好落实,调控成效不断显现,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有效抑制”。
房地产业内人士普遍判断,这应该是督查组在最终提交报告中的意见,而暂缓储备政策的出台或许将是短期内最可能被考虑的做法。
本报也从一位接近督查组成员人士处印证了上述判断。“应该不会有新政策出台。”该人士告诉记者,他与督查组成员的直接交流中得知,督查组认为只要在现有政策的落实上严格落实,就足以遏制5月以来的楼市量价反弹压力,新政暂时没有出台的必要。但他同时也强调,这仅是督查组的意见,目前尚不清楚国务院对此的批复。
此后,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除“纠正部分地区放松调控政策”外,还要“密切监测房地产市场变化,研究进一步强化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
业内多位人士分析认为,从“政策措施需要研究”和“市场需要密切监测”来看,即使有进一步政策,也不会在短期内出台,触发点在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发展。
而地方政府的态度也以配合为主。督查组到访前后,地方政府随之密集“喊话”,并出台了一些能短期压抑房价的政策。最新的消息来自青岛,当地声称,主管部门将对申报预售价格明显偏高的开发企业进行约谈,拒不执行的企业将被暂缓发放预售许可证。
对未来房价的判断,朱中一认为,尽管当前价格反弹压力依旧存在,但并不能构成判断市场全面反弹的依据,在继续抑制市场反弹的因素里面,“中央抑制投资性需求的态度”、“对房价上涨的问责制度”是最重要的两点。
市场也传来令人安心的消息:8月尚未结束,但楼市成交量已出现环比下滑。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成交量的快速上涨其实在7月便已终止,尽管该月其监测的40个城市中仍有超过6成成交量上涨,但一线城市中唯有上海继续保持增势,北京、广州、深圳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尽管8月份数据尚未出炉,但依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的推算,全国30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预计会有5%左右的整体环比下滑,5月份以来的快速增长已宣告结束。
稳控两难
不过房地产业的难题依旧令人困扰,“控房价”的焦虑暂时消散,但“稳增长”的担忧又卷土重来。
督查组发现的诸多问题并不仅仅只限于房价反弹。还有一项很重要。“部分城市上半年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完成率较低,个别城市不到10%。”
而在国土资源部的通报中,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已落实4.72万公顷,计划落实率仅为29.6%。而这个落实率还是按照调整后的计划算得,国土资源部近期将全年住房供地计划调整为15.93万公顷,如果按年初制定的原计划17.26万公顷计算,落实率仅为27.3%。
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看来,如此低的住房土地供应率很可能已埋下一年后房价反弹的隐患。因为土地供应不足,导致未来新房供应量不足,供需失衡的结果就是房价的暴涨。
但地方政府并非不愿意完成供地计划,而是开发商投资信心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土地市场成交的下滑。“日子难
过。”东部城市一位国土局长曾在内部会议上抱怨,“按照现在这个房地产形势,我们想卖地钱也收不回来。”
这一局面,即便在楼市回暖之后的六七月间也未出现好转。
同样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7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住宅类用地584宗,成交面积249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29%。这显示出,开发商投资意愿下降开始影响到当下的“稳增长”战略。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里,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总体增速已降至15.4%;房屋新开工降幅逼近10%;施工、竣工增速继续回落;土地购置面积、金额降幅继续扩大。这些数据都直接影响到就业、内需,乃至地方政府的直接收入。
在督查组的判断中,5月以来的市场反弹压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个别地方存在通过放松限购条件、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刺激住房消费的苗头”。但朱中一也承认,一些城市试图放松调控的愿望,源自于“稳增长”的目标及地方财政的压力。
“当前‘稳增长’与‘控房价’处于两难,调控进入关键期。”朱中一对当前形势如此判断,但他没有提供任何解
决方案,除了强调要继续坚持调控,督查组也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第三篇:房产政策近期不出台调控政策
建设部官员近日透露,相关部委近期不会再出台进一步调控政策,工作重点将放在各项措施的落实上。此前,有消息说,针对目前房地产交易清淡的状况,上海市拟出台救市措施。
月中旬房地产新政实施以来,房价上涨迅猛的势头以及投机炒房之风均得到有效遏制,国内各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交易萎缩、原创:www.xiexiebang.com购房者持币观望的现象。
分析人士认为,有关方面出来表态救市,显然是不希望房价暴跌现象的出现。
目前我国经济仍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但不少经济学家以及国家有关部委认为,应警惕经济下行和通缩现象的出现。由于当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投资拉动的。如果房地产成交量持续萎缩,将会影响房地产投资,最终拉低经济增速。因此,当前房地产投资应该“防冷”。
政府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忽冷忽热”,看起来似乎不可捉摸,但其实暗含很深的用意。
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看,投资增加意味着市场供应的增加,市场供应增加本应使房价下行。但目前的问题是,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尽合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热衷于高价卖地,开发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开发所谓的高档住房。这样,一些大城市出现了“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买”的怪异现象。就住房消费本身而言,不应完全是市场行为,政府有义务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分析人士认为,从建设部官员透露的信息来看,管理层的真实意图并非是抑制住房消费,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促进老百姓的住房消费,进而使我国的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房产政策近期不出台调控政策》
第四篇:房产调控政策 支持首套房需求
上海丽仁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房产调控政策支持首套房需求-丽仁观点
(上海丽仁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上海丽仁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研究院认为:经发改委称要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开工建设,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需求。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国家发改委8月5日表示,当前,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化解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财政金融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丽仁地产研究院调查称要扩大内需,多种措施促进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而在投资方面,要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要保证有限的政府投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丽仁地产研究院调查称强调,扩大内需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加强总体规划、统筹谋划,抓紧修改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大力推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一阶段政府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支持企业做优做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税费减负。
丽仁地产研究院称,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认真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二是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三是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四是稳定价格总水平。五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开工建设,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需求。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上海丽仁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呈现
第五篇:新加坡房产投资优势详细解读
新加坡房产投资优势详细解读
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富裕人士通过投资新加坡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的身份。除了大家普遍知晓的著名影视明星李连杰和巩俐,一些多属“老板级”的新移民也悄悄大举进入新加坡,他们投资新加坡房产(house.65singapore.com)和其它领域,收获颇丰。新加坡在多年的国家(地区)的居住情况、人民幸福度等综合评比中,屡屡名列前茅,是亚洲最有吸引力的国家(地区)之一。新加坡对文化的包容性和教育程度之高,国人是很难想象的。同时华人作为最大团体,中国人移民后往往有在家里一样的感觉,不会产生在欧美某些国家里“二等公民”的症结。越来越多人选择新加坡作为理想移民城市,体现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新加坡房产的投资优势:
1.新加坡房地产市场拥有吸引人的外资投资环境, 透明的外资所有权法律.外国人可以买卖新加坡房产,并不受是否移民的约束。
2.房地产市场受到良好的监管,受到妥善保护的房地产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开发商应设立一个托管账户,这有助保障买主的利益,因为这个账户的金额只可用于项目的营销和开发。为进一步保障买主利益,新加坡政府要求所有房地产开发商根据议定的付款时间表向买主收款。从开发商处直接购买全新未落成的单位的付款时间一般为三年。在新加坡,开发商只有在规划及营销获得市区重建局的许可后,才能发售项目。)
3.外国人在法律上可享有按揭贷款。
4.二手房、房屋租赁市场活跃,易于出售房地产,无资本收益税,不会对房地产的出售征收预扣税。
最近,新加坡成为中国富人移民首选国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李光耀说:“我国生育率逐年下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只有靠引进新移民,才能弥补人口的不足,维持人口的水平。”由于新加坡的低生育率,政府不得不引进人口以保持年龄平衡。人口引进必然使得新加坡房产需求增大,所以新加坡房产投资前景良好,收益必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