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找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找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杨汉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如何发挥作用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首先要找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中介组织培育做好开发文章。
一、发展富民优势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综合开发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是关键。富民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时要深入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调查研究,对项目区进行全面踏勘,了解项目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自然条件,分析出宜发展何种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有多大,能实现多大的发展规模,制定出最佳土地治理规划,实施好土地治理项目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引导项目区群众积极投入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来,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发挥本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同时,要根据新时期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不断探索培植新优势产业。农业综合开发要充分的挥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作用,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在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优势农产品出口乡镇企业、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等方面,都是培育新优势产业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二、发挥土地治理项目的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是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综合开发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对土地治理项目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水圳、机耕道等农田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规划时就要在规模开发、连片治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水、田、林、路的综合情况和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因素,本着将有限的开发资金发挥最大的开发效益的原则,对“天水田”、水淹田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强化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实施好科技项目,培育新型农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提供人才保障。毋庸讳言,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农业综合开发要适当提高土地治理项目的科技投资比例,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以科技促高效,以高效促增收,以增收促新农村建设。项目区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改善耕地质量。可以采取举办科技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主要突出在农业种植、养殖、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提高科技含量。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每年要制定好科技推广计划,让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着力打造一批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农机手,培育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民。并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实现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共同开发树形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但光靠农业综合开发单枪匹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势单力薄,难以出形象。所以农业综合开发在要实施开发项目的同时,按照“渠道不变、资金配合、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好新能源建设、水利、林业、人畜饮水工程等其他支农资金,与其他部门搞好配合,共同开发,实行各支农资金集中投入,项目集中开发。这样,更能形成良好的开发形象,开发效益会更加明显,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会更快。
五、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支持和保护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的所在。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经济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也面临着新的更严竣的形势。一家一户的分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不利于搏击市场经济大潮,不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在这一新形势下探索出来的一条很好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农民自我组织,能把市场信息与区域比较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生产既能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形成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组织特色,把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民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使生产的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利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和交易费用。农业综合开发要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扶植以当地优势农产品或产业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六、科学规划设计项目工程,引领创建良好村容村貌
我国未来的新农村应当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的农村。所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时,在充分考虑经济实用的同时,既要坚持整体上美观,又要注重单位工程的形象,要按照一定的使用
年限适当提高设计规格,力争不影响未来新农村的村容村貌,也为目前建设城镇化的新农村示范村增添光彩的一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立项、建设、管护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民主管理的要求。项目立项坚持以“农民要办”为前提,须经三分之二以上农民签字同意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农民在项目中的筹资投劳严格按“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项目规划、建设、验收等都要有农民代表参与,使项目区农民在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民主管理的能力,提高民主管理的意识,塑造新农村农民的新面貌。同时,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坚持引导和教育项目区群众树立健康、卫生、环保观念,提高文明程度。
作者:湖南省新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杨汉锌
第二篇:参观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项目区总结
参观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项目区总结
共二村
2010年7月19日,肖港镇共二村党员干部和部分村民赴朋兴乡、新铺镇五个村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给我们影响最深的是徐山村、建光村新农村建设,感觉到他们最成功的经验是“农业产业特色化、农民居住集中化、农民素质技能化、农村管理民主化、新农村建设投资多元化”。我们共二村虽不能照搬照抄他们的经验,但他们在建设新农村中表现出来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受参观之启示,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要狠抓六项措施。
一、打牢基础,通过解决群众最急需的事情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共二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从建光、徐山村新农村建设经验看,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共二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扎实推进生产设施建设工程,尤其要加大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设施建设力度。要争取项目资金,借助农业综合开发灌溉区八汊洼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加快人畜饮水、节约灌溉、小流域生态治理、抗旱减灾等项目。另一方面加大人居环境的建设力度,实施水电路话“四通”工程。
二、壮大特色产业,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经济,主要是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三、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发展劳务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的要求,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语言、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四、大力发展公共事业,通过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为??的公共事业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以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基本生活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
五、加强社会稳定,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龙头,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共铸诚信”、“公民道德日”等道德实践活动,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努力创造加快农村发展的良好环境。三要加强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实行乡镇村社月排查、县上季排查制度,及时分析社会稳定形势,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农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通过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和“创先争优”活动,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要加大村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根据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和干部特点,采取党校培训、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对村级干部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长才干。三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民主制度。加强村规民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全面落实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形成村支部定思路、村民大会讨论表决、村委会抓落实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第三篇: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聂市镇彭畈村支部、村委会
我们彭畈村位于聂市镇西部,辖13个组,282户,1023人,有耕地1656亩,林山6600余亩,其中村集体林山3500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按照“富农民、美村庄、树新风、优环境”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48元。全村呈现出产业活跃、村容秀美、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楠竹生产先进村”、“红旗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
在充分征求全体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科学规划,集中力量编制了村庄建设整体规划,认真抓好了金坳、青山等2个新农村示范组的规划整治。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70余万元,完成了全长3.4公里的通村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和6.2公里的组级公路改造工程。2008年,全村共筹资42.5万元,用于“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房、改水、改厕”等村庄整治工作,硬化通组公路1.8公里,新建垃圾池4个。同时,我们还采取“54321”的奖补措施,即对建新房、硬化门前道路、装修旧房、硬化禾场、改水改厕的农户,分别奖励500元、400元、300元、200元和100元,极大的激发了全
村农户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一是做强传统产业。指导群众做好“田”字文,念好“山”字经,鼓励农户利用天水田、冲笼田和旱地种植西瓜、苗木、蔬菜等高效益农产品,去年全村西瓜、苗木、蔬菜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0亩、170亩和110亩;广泛发动群众荒山造竹、退耕还林、残林补竹、房前屋后栽竹,2005年以来,全村每年新造、低改楠竹及荒山造林面积分别达200亩、300亩和200亩以上,全村林业每年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全村退耕还林面积达1000亩,每年获国家项目资金10万余元。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全村年出栏牲猪1570头,散养土鸡达26000羽。三是成立农民协会。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成立了西瓜种植、苗木繁育、牲猪养殖、土鸡养殖等多个农民协会,入会农户近200户,在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市场调节上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三、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
为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们注重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农民知识化”工程。2008年,共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期,培训农民372人次,全村涌现出科技示范户15户。大畈组科技示范户谢乾,除搞好茶叶精、深加工外,还从事“猪—沼—鱼”模式的生态养殖,年收入达5万余元。二是“就业技能”工程。我们
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市、镇两级的就业技能培训,年内转移富余劳力83人,全村年创务工经商收入近1000万元。三是“农民健康”工程。积极发动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四、以文明创建为主导,塑造新风貌。
一是抓教育引导群众。强化对普通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等三个层面的教育,使他们既能接受民主法制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又能增强集体观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建设,主动履行村民义务。二是用真情凝聚群众。村里完善了五保户供养及特困人员扶助制度,每年都要列支近万元供养五保老人、关心照顾特困户;村里有老党员或老干部去世,村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召开追悼会;村民子女考上大学,村委会及时上门祝贺并给予一定奖励;群众家里发生意外事故或有家人重病住院,村里及时上门送上温馨的问候。三是树典型激励群众。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年评选出星级文明户20户,在实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后,十星级文明户将优先享受村级养老补贴。目前,全村已评出星级文明户60户,形成了家家户户争创文明户的浓厚氛围,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讲文明、讲诚信、讲爱心、讲科学、讲法纪在全村蔚然成风。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彭畈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比照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的工作还有
很大差距。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彭畈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广东连山吉田镇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实际,理清思路,把破解“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找准着力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极具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以规划为“纲”,绘就新蓝图
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改建为主,新建为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耕地,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一是用城市的理念规划新农村。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做到新农村总体规划与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突出以“注重个性、突出使用,融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理念。按照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村庄体系,构筑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农村新社区。二是用城市的配套建设新农村。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条件,从而加快农民致富。三是用城市意识提升新农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市民的意识来提升农民,改变农民中存在的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四是用城市环境要求改造新农村。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重要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提高防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以发展为“要”,构筑新格局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致富农民。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市提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八个五”工程要求,结合实际,主要发展好五种农业。一是发展效益农业。引导农民种什么能赚钱就种什么,市场需求什么就种什么。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好特色农业的“三大基地”(蚕桑、茶叶、烤烟)建设,培育好“四大特色产业带”(优质家禽、年桔、有机稻、无公害蔬菜),推动特色产业上水平。三是发展规模农业。依托现有的区域性特色农业,扩大产业规模,发挥规模农业效应,改变农产品“样样有一点,样样都一点”的僵局。四是发展品牌农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继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是发展加工农业。引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支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扩大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把招商引资放在工作的首位,借助外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增加非农收入比重,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以民生为“本”,建立新机制
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以农村“一保五难”为重点。力推农村享受低保对象救助率达100%,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难”,解决群众“饮水难”,解决群众“看病难”,解决农村学生“读书难”,解决“行路难”等问题。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努力形成城乡互动、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统筹城乡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政保障。每年拿出一定的财力,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城市衔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良性 1 互动、协调发展。二是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生活权益保障。切实履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责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大病救助等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效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三是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创新机制,提高农村的市场化水平。加快投入机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加强民主管理,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利益同发扬基层民主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创新管理,降低农村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规范村务公开,推行村务决策听证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以文化为“魂”,树立新风尚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和谐发展,以文化为“魂”,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上级“知识工程”、“2131工程”和“文化艺术上山下乡工程”等精神,每年有计划地开展送书、送戏和送电影“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推动农村“三个文明”齐步发展。一是发挥各种宣传阵地、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党中央和省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树立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树文明新风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有益的活动,教育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消费观、婚育观,引导农民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三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广泛开展实用农业科技培训为内容的活动,引导农民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创业致富的本领。四是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农民喜闻乐见、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竞赛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广大农民培育成有知识的文化人,讲道德的文明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全镇工农业年总产值已达43709.91万元,与上年同比增20%;农村人均收入3864元,同比增16.95%;固定资产投资12577万元,增44%;7个村全部脱贫,多次被清远市委、连山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的称号,还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省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第五篇:农业综合开发
**镇召开2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
理项目规划工作会议
**月**日上午,20**年**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规划工作会议于**镇府召开。**市水利工程监理设计院、**县农业局等领导成员,**镇主要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施工方项目经理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镇党委书记***强调,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让群众清楚了解这一民心工程。加快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进度,抓紧在明年春耕前完工,避免影响农民耕作灌溉。施工过程中,要与当地村委和群众沟通、协调好工作,取得群众配合,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顺利推进,保质保量、如期圆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据了解,这次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涉及**、**、**、**等*个村委,总投资达**多万元,水田受惠面积过万亩,受益群众两万多人。工程完成后,实现涝能排、旱能灌,有利于机械化耕种,确保农业生产高产、稳产。随着项目的建设完善,将极大地改善**镇水利环境和耕作条件,为**镇的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