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dn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时间:2019-05-13 10:1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dndn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dndn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第一篇:dndn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和僵化;二是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或不愿放手深入文言文教改方面的研究工作,缺乏规律性的的、系统的文言知识积累和贮备;三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主体参与性不够,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用时多而效果不佳。

文言文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二、教师观念缺乏科学指导,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针对以上问题,对策可有:

一、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相结合。在当前改革盛行的时期,我认为教师不要一味地否定过去的传统教法,而应吸取其教法,并研究现代的文言文教法,两结相结合致力于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实践中,努力地对过去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改善,同时吸收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适时、智育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改教师串讲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构建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和谐课堂。

二、更新教学观念。文言文是白话之源,它能让今天的白话增色不少。教师不能把文言文教学简单理解为对文言字、词、句做一做解释,最后简单地串讲翻译一下。今天的文言文教学也不是非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作为老师应该相信学生,给学生自己一些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兼顾好考试和教学的关系。

三、更新教学方法。教师串讲到底,学生按教师的结论死记硬背。教师“包办”,学生“包干”,其优美典雅的文字往往却让我们的课堂陷入尴尬,弄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讲得唇焦舌躁,学生学得摇头喊叫。因此,教师要吸取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大胆尝试给他们以主动学习的机会,大胆表现的机会,适时地设计活动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当着眼于应试以外的学生的长远考虑,为学生提供一些浅显的课外文言阅读,给学生一些文言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兼顾考试,教师还可以适度辅以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练习。

第二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

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

桃源县第九中学 谢一彰

有人说,掌握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那么,在中学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在2002年10月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材中(目前我所用的教材),文言文单元一共16个单元,占总数的47.1%,且不说老师们教授这16个单元付出了多少劳动,花了多少心血。单说本人在高三复习时,针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尽人意的情况,就课本中的十个文言文单元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复习。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并每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再从课内辐射到课外。可是当用课内的实虚词及句式用法等知识呼应贯通课外文言语段时,学生却不会用已掌握的课内文言知识去解决课外文言语段碰到的问题。我困惑。这必须反思:是不是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在我看来,高三阶段复习任务繁重,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复习课内文言文,算是一种奢侈,可学生是不是认为复习时间太仓促,在走过场?于是我调查所教班级的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建立在对课文熟悉的基础上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一个多月的时间复习,那效果肯定会不错。关键是有70%左右的学生在复习前对以前所学的文言文,脑中一片混乱,有的学生连文章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都是在近期复习是才知一鳞半爪,更谈不上对整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有平时的背诵,但也就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肯定与我们的教学思想及教法有关系。

一、教学内容贪多求全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定位问题,恰恰又是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5个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可是我们无论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篇目,无论什么教学对象,教学时必然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逐字逐句串讲、理清结构、领会主旨、分析写作特色等模式进行教学。显然这没强化《大纲》的要求,没弄清楚文言文与现代文教学本质上的不同点。现在中学生读文言文感到难,难就难在语言文字和句法上,难在古文化知识上,而不是难在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上。显然这样的全面是基于教师、基于教材,而决不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

二、讲解分析烦琐不堪

所谓烦琐既指讲解的内容,又指讲解的方法。教文言文时,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吃不烂”、“夹生饭”,于是注重串讲,灌得很满,惟恐疏漏,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教法僵化,即便是自读课文,教师也是小心翼翼扶着走,使学生日生厌倦之情。方法的烦琐导致文言文教学的程式化和模式化。

三、学生主体意识失落 文言文教学在不同的层面上存在着以教师的串讲分析或者以串讲串问的形式代替学生的思考,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现象。渐渐地学生上文言文养成只要带着耳朵机械地听,自觉一些的学生机械的在书上做笔记。这样他们课前不会去预习,课后合上课本万事大吉了。心想:反正书上有笔记,考前再看一遍。但考前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实现这一想法。于是,一拖再拖,知识一忘再忘,到了高三复习时,旧内容成了新内容。

对策研究

在实施语文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应以新课标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所以我认为今后的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㈠、优化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意识

教学过程的目标指向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很明确——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亦即离开老师能独立读懂一般的文言文。所以把教学的重心从翻译课文、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转移到字词句的学习上来(学习字词句,也是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也许有人认为,翻译课文的过程不就进行了字词句的学习了吗?其实不一样。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如果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就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同样,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和写作的技巧上也大可不必了。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生学的现代文远远超出文言文,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能力了,即使还没有具备这种能力,完全应该通过继续学习现代文来提高。所以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只要扫除了文字障碍,能译成现代汉语,便完全可以用从现代文里获取的阅读分析能力,去领会文言文的内容和写法技巧。由此可见,把这一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如对《促织》的教学只用两教时,不用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写法特点,只要结合课后练习题有意识地检查学生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的掌握情况,学生都能较准确地指出来。因为作为“例子”,分析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在学习白话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时已进行过,如果老师再把《促织》在这方面的写作成就当“例子”讲一遍,岂不多余?

当然,我强调教学中应有目标,有重心是就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来说的,是针对教学面面俱到而提出的,但不能绝对化。比如,就文体来看,古文里有而现代文里没有的,例如赋、骈体文。从修辞的角度看,文言文里有互文,而现代文里没有,这些我们还是有必要讲。但这种讲只能是点拨式地,重点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去体味,去积累。

㈡、重视诵读与积累教学

⑴、先谈重视诵读教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多读,熟读,读中反复体味,才能读懂,才能增强文言语感。由于许多篇目需要背诵,所以我们更强化学生诵读。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所以除了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还要读得流畅,声情并茂,一位老师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简要地介绍了作者的家世后,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们深深地被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可见声情并茂的诵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力,能让学生通过感觉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不等老师讲解,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学生要达到如此水平,还需反复训练,教师可通过朗读比赛,设计一些选填虚词的题目让学生做等手段促使学生去读去揣摩。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⑵、再谈重视积累教学。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当然,读文言文已不写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课文,作为“例子”的应是这篇课文的词语、句法、文化知识等。只有一课课学下来,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和古文化知识,掌握常用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的特点等,才能为“举一反三”打下基础。当然,对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不能光靠死记硬背,必须在阅读体味中积累。而积累的重点应放到词语(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别是实词)和古文化知识上。因为“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吕叔湘《语言的演变》)又因为文言文是反映古代社会现实的,要想读懂文言文,对涉及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文化情况必须了解。而“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吕叔湘《语言的演变》)故句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处无外乎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臵句、省略句等,这方面量少容易积累。

如何进行积累教学呢?我认为可行的方法是,从高一第一册进入文言文单元学习起,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整理积累文言词语,并把它称作“文言词语仓库”,告诉他们如何使自己“仓库”里的东西保存有序,便于查找(规定都按音序排列)。学第一篇古文时老师先做整理积累的示范,让学生学着做,以后便完全放权给学生。但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里规定的每一课词语,以及单元短文里整理的那32个虚词,人人都必须整理积累。此外,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又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整理过程中,每种意义用法都必须附有准确的例句。为了使积累教学落实到实处,定期检查学生的笔记本,指出不足,肯定成绩,鼓励他们继续积累。为了高效率的整理积累,还要求学生互通有无,只要认真扎实地去积累,势必会为阅读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尝到积累词语的甜头,还应经常印一些课外的文言语段去进行知识的迁移,检查他们是否会用从课本上学到的“例子”去解决新问题,成功了自然会增强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会更乐意积累。

㈢、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⑴、凭借“注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学生学习文言文仍是采用“对照式”的学习方法,即边看原文,边看注解,边记忆的方法。如果只考书本上的文言文学生还可以应付,如果考试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就不会用课内的知识解决课外内容。为什么?我认为缺乏的是一种思维能力。难怪在强调能力的高考题面前,他们常常是望洋兴叹。可不可以利用课文注释采取“掩藏法”。首先要求学生将课文注解遮盖起来,然后自读课文,碰到有注解的,不要急忙“偷看”课本注解,不妨学一学求仙学道之人的苦思冥想,从已有的知识中去寻找链接点。在自读中,学生如果领悟错了或者没有领悟出来,也并不意味着前功尽弃,毕竟他们的思维已经经受了一次磨练。长此以往,他们的内功将潜滋暗长。学生不仅能在领悟中掌握知识,而且能在领悟中发现注释上的不妥之处。会凭借工具书自己去寻找答案。

⑵、凭借“空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志公先生曾多次指出,教材的注释说明不能太详尽,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在这方面,教材的编者可谓惨淡经营,凡是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的知识内容,教材一般不注解,留下“空白”。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不厌其烦,精嚼细喂地塞给学生,结果教材预设的“空白”被老师填补了,编者的目的落空了。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白”运用“猜读法”,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领悟确认。如关汉卿的《窦娥冤》中:“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该句中的“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根据上下文进行“猜读”,应解释为“应当”比较切合语境。并会引用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的“合”来进行印证。让学生经过从已知到未知的探求,经过了从无到有的内化创造,所学的知识也就自然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海里了。

⑶、凭借课文中“关键语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中那些关键语句,必须重点讲解并要学生掌握。例如,有一位教师讲“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一句中的“忽微”一词时,做了三件事:一让学生查注释,弄懂“忽微”的意思;二让学生找出类似“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句意思的成语、俗语;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 “祸患常积于忽微”的典型实例。这三件事一做,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真正弄懂了“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句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如果我们在像这样的关键地方多下功夫钻研备课,学生收获的还不只是以上这些。(还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等)㈣、尝试让学生自主课堂

我们当教师的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自己讲一篇文言文比自己学一篇文言文的所得要多的多,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让他讲一篇文章比他学一篇文章所学到知识要多。因此,可以尝试着叫学生来上课。当然,教师不可以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的部分,教师应该作适当的点拨。学生试讲之初,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学生的报名,确定备课组组长和成员,由备课组长扮演老师的角色,备课组成员是帮手,而教师则是顾问。在备课期间,组员根据组长的要求,积极查找资料,了解韩愈生平作品、疏通文字、理解文意,并讨论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讲解练习等,教师必须反复审阅学生的备课教案,修订后还要讲给教师听,过关后才能上讲台。试讲最好一个片段或一个段落,参与面也可以广一点,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对于学生没讲透的地方,教师要加以补充。讲者全力以赴,听者精神专注,台上台下常常展开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当然,这种尝试要有个度。上述的对策研究是本人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反思的结果。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文言文教学,我的体会是:教文言文不必急着赶进度,让学生弄懂弄透一篇文言文,它会让学生终生受用。

第三篇: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李荣敏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较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当今初中文言文教学却存“多教多学”的现象,值得深思。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一)超课时分配计划

一篇文言文教学原则上不会超过两课时,但多数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往往超过两课时,甚至达到三、四课时。第一课时教会学生读,然后让学生会背。一堂课下来,学生口干舌燥。第二课时教学生逐字逐句翻译课文,一堂课下来,学生累得手脚麻木。第三、四课时再分析课文,布置作业。教师、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几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苦不堪言。虽有效果,但不高效。

(二)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

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教师思考得多,学生动脑少。教师收获得多,学生也收获了,但却是机械性记忆。教师俨然成了主角,学生仅仅担当配角罢了。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仍属于接受性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自我表演的空间。教师灌输了多少内容,学生就接受多少内容。

(三)学后不会用

学习文言文最终是要会阅读课外文言文。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时,显得不知所措。读不懂文本,做题乱写。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望“文言文”而生畏的现象。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要想解决以上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展开多重对话,探求灵活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笔者就展开多重对话,搞好文言文教学,提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做好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特点,教师一定要心中有书,教材要烂熟于心,也就是说教材要熟悉到如出我心,如出我口。于老师的话道出了教师研读文本对上好语文课的重要性。教师要深入文本,探究每一个词语、句子、段落乃至作品的内涵,探究写作的目的,与文本和作者展开深入对话。还应对与文本有关的内容进行广泛的更深的研读。课文后的注释,学生能看懂的知识不教;《教参》上现成的结论、脱离文本的内容不教;教师自己都搞不懂的知识也不要教;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二)做好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1.学生主动阅读文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形式和主要的载体。现行课本都有课下注释,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注释纠正读音,知晓词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能整体感知文意。2.学生质疑文体。古人云: “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发现不懂的字、词、句的意义。通过细读,可以对现成的结论提出质疑。例如《陋室铭》中有这样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课文对“斯”的注解是:“这。”有学生通过阅读提出质疑:上下两句文不相属,跟上文接不上,不能解释为“这”,应当解释为“则”。又如《伤仲永》一文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针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做好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1.小组合作式。当学生找到自己的疑难之处时,可由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帮忙解决。2.小组辩论式。围绕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路自由地发表见解,热烈争辩。如教授《桃花源记》时,对于渔人重访桃花源为什么“不复得路”这个问题,许多同学都有不同的见解。通过争辩,可以深化主题,明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许多问题也是越辩越明,越辩越有新的收获。

(四)做好教师与学生的对话1.教师是释疑者。当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仍有不解之处时,教师要及时释疑,特别是一些文言虚词、词语的特殊用法,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讲解。比如,“之、而”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现象等。2.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教师要及时地予以反馈,或肯定、或猜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比如初读《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可以用———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的格式来引导学生去完成。又如《陋室铭》一文作者写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作者是否不喜欢“听音乐”?“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什么区别?由此逐步引导到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态度上来。

总之,搞好多种对话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法宝。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好这个法宝,充分指导学生在快乐活泼的文言学习和积累中,不断提升语言能力和素养。学好文言文,用好文言文。

第四篇: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策略

教学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科目:语文 单位: 姓名: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摘 要: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作为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仍有“新鞋走老路”之嫌。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力图以主体参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学生主体参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文言文教学中需把握的四个策略,指点如何与文本对话的门径,帮助克服在对话中遇到的困难,以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美,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实施策略

据《南京晨报》报道,现在很多中学生读不懂古文、不愿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并不少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推进,现代文阅读教学正逐步改变“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但是,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许多教师虽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却仍使学生没有朗读、自行领悟和思考的时间,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也难以探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

二、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对于现代文,学生易于通过文字直寻主题。文言文则不然,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就无法真正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文言文教学,教师“讲”些什么,怎么“讲”,很值得一提。

首先,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这样也许会有人担心教师没讲到的学生会不会理解。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再加上教师有重点的讲解和点拨,学生大致疏通文意的要求还是能够达到的。即使开始学生有些地方读不懂,但日积月累,学生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

其次,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直述规律时,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第三,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看书”,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在教学手段上,实施“诵读”策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今天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尤其是有些难句、长句一时领会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需要避免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读,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的读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讲后的诵读会对课文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的朗读”,才是朗读目的之所在。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以求借助诵读,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意,如

代汉语的成语中可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素悍勇而轻齐”中的“素”和“素不相识”的“素”等等。当然,也可以将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中不同义的词进行迁移,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的训练。

五、在知识积累上,应重视“课外阅读”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九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附录中推荐了50篇(段)优秀诗文,其余部分有待教材编者和教师补充推荐。因此,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

第五篇:如何教学文言文

如何上好古文

古文怎么上,当上到古文,我们语文老师就显得慌了神。主要原因就是古文学生不懂,许多字古音古义让学生难以读懂,还要翻译,按照教材释义所用的课时,根本就无法完成教学进度,以致于上完了课,学生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现把教学文言文的拙想归纳如下:

一、扫除障碍

接触古文,学生首先得读准字词,所以老师要带读,画出字词。一是生字词,二是通假字,三是异读字音,四是重点字词。画出来后,要让学生花时间去背住,像背英语单词一样,牢牢记住这些字词,花费时间一个单元至少两课时,共4课时积累时间。这强有力的古文字词积累,无疑对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后面的课时学习中,还要进行听写,加深理解。

二、口头翻译

字词解决后,教学转向于翻译。翻译分成两种形式,书面翻译和口头翻译,这两种形式都要做到。首先让学生参阅课外辅导书,书面作业完成翻译,为口头翻译奠定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用一张纸,把课文翻译出来,夹贴在书中课文处。反对有些同学把翻译抄在课文中,整篇课文迷迷麻麻,如同蚂蚁排衙,一塌糊涂。然后就是口头翻译,要让学生自己借助于作业,能对照古文翻译。这个口头翻译是个死命令,要想用一切办法,让学生做到,只有做到口头翻译,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心应手的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在翻译中,要指出重点字词的解释,注意同一篇文章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带领学生辨析字词解释、通假字解释、重点文段翻译等,旨在加强学生记忆,加深印象。

三、课堂先测

上古文了,前面的“扫除障碍”和“口头翻译”算是预习课文。而这个预习却是古文学习的强有力的保障。而在上课时,注意先测。先测即对通假字、重点字词、古今义、重点句的解释。即重点字词要点的学习。

四、顺应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学习法讲解课文

有了前面三环节的教学基础保障,这时讲解分析的不外乎就是看这篇文言文属于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是什么文体就按什么文体教学。作者简介、文章背景、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名句释疑等方面的知识了。这时一课时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五、熟读与背诵

古文教学,熟读成诵是最后教学的死命令。讲到背诵,许多学生提起就怕,尤其是学困生,那么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掌握层次,让学生熟读。熟读得好,其时不用背也是可以的。熟读与背诵,可以开展小组竞比活动,激发学生的斗志。也可以由老师范读,读得又快又准,让学生佩服得掌声雷鸣。学生有个示范,追求阅读的最佳效果。教学中,最后把重点段落熟读与背诵要进行考查,让学生对课文作最后的记忆。

纵观文言文教学,其基础重点难点全在“翻译”环节上,成败均于翻译。如何加强翻译,还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尝试。

2014-10-30

下载dndn文言文教学的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dndn文言文教学的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浅见 宾川四中 李娟 摘要: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

    文言文教学[精选]

    浅谈文言文教学重点及教学规律 新《课标》注重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能一味采取过去那种注入式“串讲”的教......

    文言文教学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2013-08-......

    浅谈文言文教学

    浅谈文言文教学 初中语文课文中文言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北师版每学期课本中都有5篇文言文,占据一个单元。因学生平日接触文言读本少,文言词语古今义变化大,故读懂文言文并完成对......

    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思考

    藏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摘 要 全面提高汉语素养的教学功能和地位,以及目前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决定了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施有效的汉语......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11篇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还记得以前背过......

    文言文教学反思[精选]

    文言文教学反思 ——搞好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具体举措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经20几年了,每年对文言文的教学都费尽了心血,收效不大。随着我校新课改的进行,我边教学,边大胆实践,逐渐......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此,教好文言文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