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努力推进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7月5日)
副县长 ***
同志们:
今天上午,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是一次事关全局和战略部署的动员大会。会议系统地总结了我州“十
五”期间“三农”工作成绩和经验,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握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全面部署了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下面,我根据会议安排,结合**新农村工作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县情,找准突出问题
“十五”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全国藏区第一州模范县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探索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
五年来,我县严格用好国家各项支农资金,切实加大了县级财政的投入力度。2005年在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支农1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投入98万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十五”期间,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土14392亩,兴修人畜饮水解困工程126处,小型水利灌溉工程22处,新建提灌站一座,新增灌溉面积2670亩。2005年,新建沼气池206口,新修维修乡村机耕道29条200公里。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引进***公司、***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推广优质甜樱桃3500余亩,鲜食葡萄3000余亩,酿酒葡萄300余亩,今年内力争达到10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3.5万余亩,粮食、蔬菜、其它经济作物比例由2001年的70∶27∶3调整为2005年的50∶46∶4;推广圈养山羊787户,存栏8500余只。***以上地区发展大牲畜、大宗无公害蔬菜为主、***以下地区重点发展圈养山羊、精细蔬菜、特色小水果的农业结构布局初步形成,***等乡镇3万亩耕地获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大白菜》地理证明商标保护正在申请注册;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新村扶贫力度。2005年,及时兑付粮食直补金20.6万元,“十五”期间累计投入新村扶贫资金378万元,实施14个村的新村扶贫工程,贫困村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保持了粮食产量增长,2005年粮食产量达8003吨,比上年增加421吨,同比增长5.6;各类牲畜饲养量基本稳定,年末存栏达62737头(匹、只),出栏率达40,肉类总产量2346吨,比上年增加116吨,增长5.2。实现农业总产值8668万元,同比增长1.7,完成“十五”计划的107。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4元,较上年增加310元,比“九五”期末增加809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农网一、二期改造和城网改造,完成了***、***、***、***等公路改扩建惠民工程,成为全州第二个“乡乡通公路黑色化”县。通讯事业不断发展,开通了***、***、***等三个乡的程控电话,市话装机累计达3275门,比2000年净增600门,开通了7个乡镇的小灵通业务;实施农村移动通信扶贫工程,新建移动机站18个,***村成为移动通信示范村,移动通信基本覆盖全县12个乡镇。农村交通、能源和通讯等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25万亩,退牧还草60万亩,天然林管护140多万亩,义务植树42万余株,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9.4提高到了2005年的40.7。
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十五”期间,举办各类培训会142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13万余份,培训农牧民8.2万人次,科技成果推广覆盖面达98以上。认真实施十年行动计划,巩固“两基”成果,共完成投资2350万元,新建校舍28880平方米。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教科书费2984人次29.5万元,免除杂费2984人次35.7万元,切实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负担。认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制“四下乡”活动,实施了“乡乡电视工程”、“村村通”、“西新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县城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州、县电视信号实现互传,开通***等5个乡的电力相间载波广播。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分别达到71和96,比2000年分别提高41和14。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扎实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将157名符合条件的因征地转为居民的农民纳入低保,城镇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养老、医疗及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启动农村低保,对符合条件的938户3782人进行计算机录入并进一步核查。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了财政供养,保障标准提高到60元/月,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弱,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生活水平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村通信难、行路难、用电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农牧民对科技的接受、应用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二是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牧民自我投
入能力弱,生产性投资少。地方财政用于农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招商引资力度不大,融资渠道不宽。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资源与产业布局配置失衡的情况仍然明显,产品与规模效益间的矛盾突出,生产基地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的利益联系机制还不健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显现缓慢;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四是农牧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矛盾的非常突出。五是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信息服务水平差,农业技术扩散乏力;营销手段单一,农村市场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生产的督导服务薄弱,产品与市场衔接较差;农业和农村各类应急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更加突出。七是新农村建设宣传引导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新农村建设规划很多不切合实际,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多,生产性建设内容少,而且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支撑不够,也没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综上所述,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注更多的心血、精力和关爱,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坚定科学的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三农”工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着力把握和解决好影响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着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面貌、倡导新风尚、建立新机制、强化新保障,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达到富民强县的目标。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现代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首先,要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要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快区域性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建设。其次,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形成“农畜产品一条龙”。加快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力度。加快蔬菜、特色水果、核桃、花椒、酿酒葡萄、中药材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基地建设。要发展壮大农村专合组织,促进农牧民与业主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第三,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能力。加强农牧业科技应用与推广,积极探索向农牧业生产基地、涉农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领办企业、承包项目,为其施展才华创造条件。第四,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继续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试验示范,进一步加强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制定和产地认定工作,推进标准化、绿色和无公害生产,建设生态型农业。第五,要完善以农村信息、农资供应服务、粮食供应购销、气象与地震防灾等农村发展支撑体系。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生活宽裕。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和拓展农业外部增收渠道的形式,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一是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二是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增强非农产业对农业和农村的带动力。三是要结合藏羌文化走廊建设,大力发展农(牧)家旅游,增加农牧民的旅游收入。四是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五是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五是要加强扶贫帮困工作,着力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尽快改善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乡风文明。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更是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一是大力发展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事业、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等农村社会事业。二是用新技能武装农民、用新观念改造农民、用新风尚塑造农民,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确保村容整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变乡村落后面貌。一是要加强以中低产田土改造、水利建设和“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要加快以农村安全饮水、乡村公路建设、农网建设与改造及农村沼气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搞好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四是要在搞好建制村规划的基础上,以打造优美和谐人居环境、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面貌整治。
(五)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进管理民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三是要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和谐,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妥善解决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四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各项配套改革试点,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狠抓落实,加快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必将对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带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和工作机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因此,(一)要加强宣传,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一要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强化宣传,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二要全面把握,深刻理解“二十字”目标要求的科学内涵,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三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项长期的目标任务。既要反对急于求成、急功冒进的思想和行为,又要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观望态度。四要打消农民的顾虑,做好释疑解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帮助农民群众建立起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心态,打消怕摊派、怕强迫、怕折腾、怕形式主义的思想顾虑。
(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党委、政府是领导者和鼓动者,是“导演”,而农民群众是主要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是“主角”。因此,一要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赢得农民的心,要让农民群众从看得见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活力。二要让农民自己作主,规划建设项目的提出,具体项目的安排和实施都要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向全村公示。三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实施“新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帮助农民树立新观念,掌握新知识,既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又要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法制建设、道德文明等方面的教育,以树新风、育新人为重点抓农民素质的提高。
(三)搞好新农村建设行政村的规划工作。我县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做到精心规划,整合资源,不断完善,要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布局,高起点制订**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及示范试点村的详规工作,为把各试点村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按照“二十字”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河坝、半山、高山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二要坚持按规划分步实施,不能把规划变成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摆设,只说不做,失信于民。三要在搞好州级试点村**乡**村和县级试点村**乡**村、**乡**村和**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充分发挥试点村的带头作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四)加大投入力,捆绑使用支农资金。**是一个地处干旱河谷的农业县,全县70的村、农用耕地和农业人口都分布在高半山区,所以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今年县委县政府计划打捆安排各类支农资金300.4万元,其中用于人中饮水及水利工程29处130.4万元,机耕道维修、改建、新建27处79.5公里110万元,农业普查、土地利用规划40万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配套资金20万元。我们要用好用活有限的支农资金,切实改善我县农村特别是高半山村基础设施条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切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人员和部门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希望各成员单位按照***[2006]28号文件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积极参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调查研究、方案制定、政策协调、检查指导、考核评比等工作,确保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解决农村社保新问题 助推重庆新农村建设
解决农村社保新问题 助推重庆新农村建设
【内容摘要】近年来,重庆市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发展较快,一些惠农政策得到较快实施,但我们也同时注意到,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以助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问题 措施
重庆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无疑是其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重庆市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工作推进较快,对整个农村建设影响较大,促进了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社会稳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助推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必要。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传统的五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农村低保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但总体看来,这些社会保障形式,还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处于见子打子,哪里痛医治哪里的状态。随着社
一步增加了农业风险。
四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增加来了社会保障难度。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并且以年均3 2%的速度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五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覆盖面还太小,农业人口医疗无保障的境况仍然十分突出。农民因长期过度劳累,日晒雨淋,缺少劳动保护,往往落下一身疾病。但在医疗费用日益高昂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些贫困农民陷入生病——医药费增加——生活更加困难——营养不良——再生病——更贫困。这种现象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也应是法制化的保障。因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仅是从整体上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要求,也是促进
前乡村财政社会保障能力空虚的问题。
要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如何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除农民个人应缴部分外,还要广辟融资渠道,多种形式筹措农村社保资金。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且这种税已成为仅次于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类,在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我国实际看,开征社会保障税也是必要和可行的。
四、进一步发挥现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作用。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力度,完善五保制度的实施和救灾救济制度,解决农村低保和制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功能和作用中的现实问题,主要是提升其“造血”功能。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家庭保障主要依赖于子女的赡养,而子女的赡养能力往往决定于其就业状况,就业状况又决定于其受教育程度。但在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儿童失学辍学的现象并不少见,上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质,增强其将来的就业能力,从源头着手,为家庭保障提升“造血”功能。对农村低保标准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评
第三篇:ABC县新农村建设新问题新探索
ABC
县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索
内容摘要:ABC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初步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困难还比较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思路,探索出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是一项长期任务。2006年以来,ABC县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拓创新,强化引导,加大帮扶,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在一些客观因素因素的制约下,我县在建设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克服困难,笔者有幸参与了我县相关的系列调研,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ABC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
ABC县自2006年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在中央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安排部署相应资金,组织物力财力人力,使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稳健,群众满意的局面,同时为今后进一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农民生存状态得到改善
长期以来,我县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我县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我们的建设克服了系列现实困难。农民以前一直很疑惑,既然水、电、路和有线电视都通到了家门口,何必再搬迁到新的地方呢?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施社区集中居住,搬迁难度会很大,建设成本无法估量。最近几年的建设使通村通组公路硬质化比重明显提高,水、电、有线电视改造等也基本结束,农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和质量明显改善。
(二)农民整体素质大步提高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过几年的建设,实验区域的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村庄建设有了科学规划
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前85.6%的乡镇没有切实制定村庄规划编制,农村村庄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这主要源于干部群众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现有的村庄规划编制也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四)农民主体作用切实发挥
近几年来,我县经过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思想观念得到大幅改观。改变了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改变了村民等、靠、要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也得到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调动起来。
二、ABC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体制、政策、认知和偏好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我县新农村建设在主体角色的定位、建设目标的确定、工作重点的选择和实施行动的安排等微观和宏观方面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
我们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对于我县的干部群众来说,主要存在以下认识不足之处: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 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三是“短浅化”。在基层,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二)制约新农村建设要素不少
我县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必须先行试点,再全面稳步推进。通过对示范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当前存在政策、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要素。一是政策不够完善。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有的政策存在不确定、不连续、不合理等因素,如以工补农怎么补,城市带农村怎么带,政府增加的支农资金如何补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影响了镇、村和农民的积极性。二是资金筹集难。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富裕程度较低,建设主体投资乏力。同时,县、镇两级由于财力所限,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足。三是土地制约明显。1998年土地二轮承包时不少村没有预留中心村用地,即使预留了,有的也已被置换为工业用地,或被重新发包,有的与现在的中心村规划不相符合,导致能建新村庄的地方不在规划内,规划的地方不能建新村庄。加之新农村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涉及转换用地的政策不明确,使土地调整、置换、募集比较困难,造成不少村新农村建设用地迟迟不能到位。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诸多误区
毋庸讳言,ABC县新农村建设和全国其他各地区一样,在实践和认识上也是存在一些建设误区的。主要是:一是“政府建设”的误区。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形成“县级政府经济圈”现象。这一模式也用到新农村建设之中。突出表现在: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等。
二是“干部建设”的误区。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领导干部个人影响大,往往是新官新思路,新年新口号。新农村建设要大发展,需要领导干部进行“自我革命”,自觉放弃权力,管市场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管规划不管计划。千家万户的自我积累、千家万户的自觉投入、千家万户的走向市场、千家万户的研究管理、千家万户的创造财富、千家万户的承担风险。老百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发挥的应是“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制定“秩序规则”,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其次,制定“过程规则”,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三是“全能建设”的误区。新农村建设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建设,但不能搞成“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各县域的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新农村建设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不搞“鸡零狗碎式”经济。
(四)新农村建设资金难统筹
我县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十五”时期以来,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在逐步向“三农”倾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在大幅度增加,但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政府投入重农业“大动脉”,轻“毛细血管”。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多数地区还难以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目前,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在我县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已分别占68%、80%和50%。总的来看,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来的问题仍很突出。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
三、进一步推进ABC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探索
我县新农村建设下一步建设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当前面对的困难,探索出新的工作思路,夯实基础,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要认真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建设蓝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乡(镇)村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不搞千篇一律。建设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专业机构指导、相关部门审定,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兼顾。
第二,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以优质稻米、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以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等为带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优扶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 4
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批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第三,要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让公共财政受益于农。国家将通过各类项目逐步加大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我县各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要将各项目如期保质地在农村落实。对帮助农村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项目,应保证全面落实;对农业各种直接经济、物质补贴和奖励,应及时发给相关受益人;对各种保障性福利,应及时搞好申报审批,使农民享有公共财政福利。
第四,要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投资方式。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农民应当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成为现代建设的优秀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要积极探索建立“各级政府拨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政府应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补助资金。
第五,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保障水平。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池四改”(沼气池、改厨、改水、改圈、改厕),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尽快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求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求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民健身休闲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县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推动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出新探索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出新探索
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实践永不停步,创新永无止境。当前,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方面,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腐败现象在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反腐倡廉决策部署,确保反腐倡廉建设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把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改革创新的实际成效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局来开展工作,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根本要求和职责所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新,同样也要按照这一要求来进行。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
掌握新手段、开辟新途径。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掌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现代管理学、心理学、组织学等理论和知识,积极运用心理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要强化舆论宣传,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努力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大力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创新。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的研究,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丰富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宝库,增强反腐倡廉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增强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预见性。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政策措施的研究,不断提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要以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落脚点;要大力提倡、鼓励、支持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动,引导基层和群众把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
第五篇:推进新农村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
农村建设
一、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若照搬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对于脆弱的农村环境和退化的农村生态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势必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就是建立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达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些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切实使农民得到实惠,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成败。
二、新溪乡概况
新溪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最东部,与新干、樟树、西地隔河相望,辖区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总人口15272人,辖泗溪村、城头村、明星村、复兴村、西江村、后溪村、珠坑村、均溪村、稍凌村、龙尾洲村、楼下村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6689亩(其中水田24132亩,旱地2908亩),水面面积18977亩,山地21780亩,其中湿地松13000亩,松林1500亩,油茶1500亩,果园3950亩。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已逐渐树立起整个新溪乡工农业优势特色品牌。新溪的优质稻米,三元杂交猪,土鸡、柑、红桔、新余蜜桔、萝卜、板鸭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新溪乡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
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跨跃
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一是发展支柱产业。该镇适宜食用菌的栽培,经过3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进取,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食用菌正朝着产品的质量化、生产的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销售的市场化发展。目前,新溪乡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六大产业链:一是以种植业、养殖业、销售业为纽带的立体农业开发产业链;二是以后溪千亩油茶,稍菱、均溪、珠坑三村委千亩莲藕为龙头,发展高效种植为纽带的种植业产业链。三是以精制米厂为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大米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优质稻生产订单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以农副产品购销公司为纽带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向外扩展和延伸的销售产业链。五是发展以砂轮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链。六是发展以优质 柑、新余蜜桔为龙头的果业和生产销售产业链。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食品加工、磨具制造具有较大优势,全乡有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新余市砂轮厂、新溪磨料厂为骨干的磨料磨具制造,以新余市龙珠米业有限公司、新溪粮油加工厂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新渝泗溪南风酒厂为代表的酒业酿造等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6885万元,比2005年增加1065万元,年均增幅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3313万元,比2005年增加2204万元,年均增幅80%。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在构建和谐新溪实践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关键环节,从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走构建和谐、善待百姓之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通过乡财政配套,着力抓好“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寻常百姓。出资150万元,兴建新溪小学综合楼,开设了阅览室、活动室、盖设了食堂,新建了水塔和无公害厕所;出资100万元完成了以江仔口为重点的3座排涝机组改造与更新; 出资200万元在新溪乡周公山兴建了一所占地面积30亩,两栋两层主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优美集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敬老院;出资32万元对集镇进行“三位一体改造”将旧街换新颜;出资20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顶棚翻新。
为了给新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条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两年共融资90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了珠城公路(珠坑至城头)拣龙公路(拣家坊至龙尾洲)等二条主干道国债路建
设,累计完成村水泥路建设45.5公里,是有史以来“村村通”公路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个时期。目前全乡已通水泥路的自然村有56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面率达到了100%,总投资约700万元的珠易二级公路2007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逐步构成了乡内循环交通圈。为了提高水利服务农业,造福百姓的水平,两年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900万元,完成了袁河南堤新屋下险段、内江南堤均溪段两处共1550米堤圩除险加固,新建山塘水库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改造中低产田2800亩,农业抗灾除灾能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年来新溪乡按照“抓住工作重点,以点带面,适当奖励帮扶,村民自主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乡13个试点自然村354户村民不仅自家的房屋装饰一新,而且房前屋后进行了硬化。同时乡党政班子想方设法筹集了2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此举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乡11个行政村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争报试点自然村,目前已申报了13个,其中省级试点村9个,市级试点村 4 个,新农村建设可谓全面开花,初具规模。
(三)围绕“规范运作、管理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二是组织各村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学美岭,创五好”活动,采取指定1名党员科级领导挂钩,安排1名党务干部业务指导、确定1个以上培育项目,落实1笔以上专项经费等措施深化示范村培育工作、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健全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村务决策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行为,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乡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兴建了中学综合楼,新溪小学学生公寓,均溪小学教学楼等一大批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投入资金130万元对新溪中学实行校园建设,美化了教学环
境、改造了中学厨房、兴建了学生澡堂,分别为新溪中学,新溪小学安装锅炉各1台;为全乡10个村级小学添置了办公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全乡师生生活和学习条件。
三对新溪乡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规划。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增强规划、意识建设新农村,应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探索适合当地农民生活特点的建设模式,而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建新村或村容村貌的改造,没有规划的建设就是乱建设。要因地制宜编制详规,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管理的作用,配齐配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人员,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
2、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根据本县、本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挖掘和延续城乡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突出城郊的村落、规划建设应与将乐文明古县、旅游县城、杨时故里等个性特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乡镇的大街的规划建设,应提升较高的档次和品位。乡村农民的住房建筑应规划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有利于村容村貌整治和管理的附属房、院子。
3、解决重点问题,创新审批机制,当前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实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清理村内闲置的宅基地乱搭乱建的现象,加大投入,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沟渠)净化、垃圾处理,环境美化为重点,解决好农村的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设。要创新建设土地审批机制、提高新村规划建设办证效率,建立地籍资料档案,妥善解决农民建房“一户一定”,落实好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住房规划设计费用优惠等政策。
4强化农村整治,建设宜居环境。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的开展,全面实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圈,彻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头堆和粪堆,对大街小巷、居民庭院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完成村级人饮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精心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客运和广电“村村通”工程。
5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新农村,抓好教育是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以被列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县为契机,以农村科技文化园为主阵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把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础的农村种养大户,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骨干力量,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三是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五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6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规划初稿完成后,要召开村民大会经2/3以上的户主同意认可后,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溪乡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组长:王兵兵2008101308
成员:刘婷2008101276陈艳茹2008101277邓钟梅200810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