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孝直镇注重文化建设,借助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走出了一条靠文化提高党员素质、靠文化凝聚民心、靠文化促进发展的路子。
学以致用,创新理念,靠文化聚民心
人们常说“百人单位用人管人,千人单位用制度管人,万人单位用文化统领人”。千百年来,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凝聚民心,开展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孝直镇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文化建设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思维,以新的理念引领各项工作,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是践行“三不”执政理念。孝直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公开向全镇承诺:一不给下届党委政府留负担,二不在群众中落埋怨,三不给自己留遗憾。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以此推动经济发展。自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孝直镇党委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听、带头议、带头改,发挥了表率作用,做到了决策科学,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做事到位,做一件是一件,件件落实;承诺有度,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三不”执政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为目标,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心系孝直、干事创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诚信”文化理念。为进一步打造诚信孝直,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了“诚信兴镇”战略,开展了以争创“文明诚信政府部门、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五项活动,构建政府、企业、公民三级社会信用体系,叫响了“诚信孝直、孝直诚信”的口号,确立了“今天的诚信就是明天的发展”的工作理念,树立了“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目标。把文化建设与广场建设相结合,在孝直中心广场建了“孝侄”铜像、正义厅、奉献厅三座标志性的建筑,“孝侄”铜像,倡导“孝顺直实”的传统美德;正义厅,教育引导人们见义勇为、树立正气;奉献厅,倡导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广场成为大家学习的大课堂,每到重大节日,群众、学生等都到广场接受诚信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广场文化,使人们时刻置身于诚信文化氛围之中。三是叫响“三个时刻不忘”工作理念。镇党委书记刘美琪经常对机关干部讲,党和人民叫咱来孝直工作,就应该把孝直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施展抱负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干一番事业,造福孝直人民!为此,他向全镇干部提出了“三个时刻不忘”,即时刻不忘责任,时刻不忘形象,时刻不忘发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把“三个时刻不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固树立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发展意识,自发提出了“工作不在我这里拖延,差错不在我这里产生,不良风气不在我这里出现”的标准,自觉做到学以致用、靠前指挥、靠前落实,在实践中悟出了“责任重于泰山、形象胜似生命、发展压倒一切”。人们常说,乡镇工作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通过实践总结出了:老办法也能用,看你是否灵活用;硬办法也敢用,看你是否依法行政;软办法也管用,看你是否真心为群众;新办法更实用,看你是否学会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的把“三个时刻不忘”落实在行动上,把先进性体现在工作上,形成了“以干事树形象、以干事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特色,借助载体,靠文化正民心
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精神支柱。孝直镇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借助载体积极倡导先进文化,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扩大先进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一是以文明户评比为主抓手,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实行以德治镇。全镇39个村村村开展了文明户评比活动,各具特色。孝直村实行了“精神文明物质奖”,使精神奖变物质奖,物质奖转化为精神动力;商庄村的“流动匾”成了群众想得到而又怕失去的荣誉;贾庄、东山等村把奖励基金转化为给文明户订阅科技报。“七一”前夕,镇党委政府对评出的1000户镇级文明户进行了发牌表彰。二是以文明一条街为主战场,抓好文化阵地建设。为弘扬倡导先进文化,孝直镇坚持以引导农民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改善村容村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把文明一条街作为新阵地,在街道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突出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催人奋进的格言、警句,各村写出10—20条先进文化的标语,付庄、前科、张庄等村制作了高标准的展示牌,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亮点单位。村村都有文明街,街道成了宣传文化的大课堂,让墙壁“育人”,让标语“说话”,让文化“诱导”,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三是以文化大院为主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孝直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要求,把重心放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上来。东山等村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集图书室、阅览室、健身路径为一体的文化大院,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致富思源不忘党,富而思进不自满。通过这些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环
境和教育氛围,使人们时时处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人心思上的新境界。
注重实效,加快发展,靠文化顺民心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繁荣的地方,也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说,先进文化必然会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孝直镇把发展先进文化,倡导农村文化,靠文化的影响加快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脚点。
在全镇,提出了“建美丽的孝直镇,做幸福的孝直人”的目标,精心打造“山皆青、水皆绿、人皆诚”,力争把孝直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各有特色、没有围墙的大公园;在机关,围绕“建学习型机关,做创新型人才”,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形成了比着干、争着干的良好局面;在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了“我能行”主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成立了“一休”班、金钥匙班、小白帆班等,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在企业,坚持“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指导思想,守信誉,保质量,创品牌,拓宽了发展空间,形成了“互利共赢,诚信立业”的企业文化。
发展是硬道理。孝直镇咬定发展不放松,大力实施“工业立镇、诚信兴镇”战略,靠浓厚的文化氛围、淳朴的民风、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使孝直成为众多客商投资的沃土、创业的舞台、发家的乐园。近年来,先后引进引办各类企业30余家,其中弧形齿轮、建畅机械、数控机床等高科技含量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机械加工已成为孝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5年产值超过3亿元,利税3000万元。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孝直镇注重文化建设,借助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走出了一条靠文化提高党员素质、靠文化凝聚民心、靠文化促进发展的路子。
学以致用,创新理念,靠文化聚民心
人们常说“百人单位用人管人,千人单位用制度管人,万人单位用文化统领人”。千百年来,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凝聚民心,开展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孝直镇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文化建设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思维,以新的理念引领各项工作,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是践行“三不”执政理念。孝直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公开向全镇承诺:一不给下届党委政府留负担,二不在群众中落埋怨,三不给自己留遗憾。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以此推动经济发展。自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孝直镇党委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听、带头议、带头改,发挥了表率作用,做到了决策科学,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做事到位,做一件是一件,件件落实;承诺有度,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三不”执政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干不到一流 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为目标,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心系孝直、干事创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诚信”文化理念。为进一步打造诚信孝直,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了“诚信兴镇”战略,开展了以争创“文明诚信政府部门、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五项活动,构建政府、企业、公民三级社会信用体系,叫响了“诚信孝直、孝直诚信”的口号,确立了“今天的诚信就是明天的发展”的工作理念,树立了“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目标。把文化建设与广场建设相结合,在孝直中心广场建了“孝侄”铜像、正义厅、奉献厅三座标志性的建筑,“孝侄”铜像,倡导“孝顺直实”的传统美德;正义厅,教育引导人们见义勇为、树立正气;奉献厅,倡导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广场成为大家学习的大课堂,每到重大节日,群众、学生等都到广场接受诚信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广场文化,使人们时刻置身于诚信文化氛围之中。三是叫响“三个时刻不忘”工作理念。镇党委书记刘美琪经常对机关干部讲,党和人民叫咱来孝直工作,就应该把孝直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施展抱负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干一番事业,造福孝直人民!为此,他向全镇干部提出了“三个时刻不忘”,即时刻不忘责任,时刻不忘形象,时刻不忘发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把“三个时刻不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固 树立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发展意识,自发提出了“工作不在我这里拖延,差错不在我这里产生,不良风气不在我这里出现”的标准,自觉做到学以致用、靠前指挥、靠前落实,在实践中悟出了“责任重于泰山、形象胜似生命、发展压倒一切”。人们常说,乡镇工作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通过实践总结出了:老办法也能用,看你是否灵活用;硬办法也敢用,看你是否依法行政;软办法也管用,看你是否真心为群众;新办法更实用,看你是否学会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的把“三个时刻不忘”落实在行动上,把先进性体现在工作上,形成了“以干事树形象、以干事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特色,借助载体,靠文化正民心
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精神支柱。孝直镇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借助载体积极倡导先进文化,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扩大先进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一是以文明户评比为主抓手,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实行以德治镇。全镇39个村村村开展了文明户评比活动,各具特色。孝直村实行了“精神文明物质奖”,使精神奖变物质奖,物质奖转化为精神动力;商庄村的“流动匾”成了群众想得到而又怕失去的荣誉;贾庄、东山等村把奖励基金转化为给文明户订阅科技报。“七一”前夕,镇党委政府对 评出的1000户镇级文明户进行了发牌表彰。二是以文明一条街为主战场,抓好文化阵地建设。为弘扬倡导先进文化,孝直镇坚持以引导农民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改善村容村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把文明一条街作为新阵地,在街道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突出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催人奋进的格言、警句,各村写出10—20条先进文化的标语,付庄、前科、张庄等村制作了高标准的展示牌,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亮点单位。村村都有文明街,街道成了宣传文化的大课堂,让墙壁“育人”,让标语“说话”,让文化“诱导”,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三是以文化大院为主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孝直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要求,把重心放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上来。东山等村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集图书室、阅览室、健身路径为一体的文化大院,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致富思源不忘党,富而思进不自满。通过这些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氛围,使人们时时处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人心思上的新境界。
注重实效,加快发展,靠文化顺民心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繁荣的地方,也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说,先进文化必然会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孝直镇把发展先进文化,倡导农村文化,靠文化的影响加快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脚点。
在全镇,提出了“建美丽的孝直镇,做幸福的孝直人”的目标,精心打造“山皆青、水皆绿、人皆诚”,力争把孝直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各有特色、没有围墙的大公园;在机关,围绕“建学习型机关,做创新型人才”,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形成了比着干、争着干的良好局面;在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了“我能行”主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成立了“一休”班、金钥匙班、小白帆班等,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在企业,坚持“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指导思想,守信誉,保质量,创品牌,拓宽了发展空间,形成了“互利共赢,诚信立业”的企业文化。
发展是硬道理。孝直镇咬定发展不放松,大力实施“工业立镇、诚信兴镇”战略,靠浓厚的文化氛围、淳朴的民风、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使孝直成为众多客商投资的沃土、创业的舞台、发家的乐园。近年来,先后引进引办各类企业30余家,其中弧形齿轮、建畅机械、数控机床 等高科技含量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机械加工已成为孝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XX年产值超过3亿元,利税3000万元。
第三篇:推进新农村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
农村建设
一、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若照搬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对于脆弱的农村环境和退化的农村生态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势必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就是建立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达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些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切实使农民得到实惠,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成败。
二、新溪乡概况
新溪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最东部,与新干、樟树、西地隔河相望,辖区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总人口15272人,辖泗溪村、城头村、明星村、复兴村、西江村、后溪村、珠坑村、均溪村、稍凌村、龙尾洲村、楼下村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6689亩(其中水田24132亩,旱地2908亩),水面面积18977亩,山地21780亩,其中湿地松13000亩,松林1500亩,油茶1500亩,果园3950亩。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已逐渐树立起整个新溪乡工农业优势特色品牌。新溪的优质稻米,三元杂交猪,土鸡、柑、红桔、新余蜜桔、萝卜、板鸭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新溪乡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
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跨跃
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一是发展支柱产业。该镇适宜食用菌的栽培,经过3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进取,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食用菌正朝着产品的质量化、生产的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销售的市场化发展。目前,新溪乡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六大产业链:一是以种植业、养殖业、销售业为纽带的立体农业开发产业链;二是以后溪千亩油茶,稍菱、均溪、珠坑三村委千亩莲藕为龙头,发展高效种植为纽带的种植业产业链。三是以精制米厂为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大米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优质稻生产订单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以农副产品购销公司为纽带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向外扩展和延伸的销售产业链。五是发展以砂轮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链。六是发展以优质 柑、新余蜜桔为龙头的果业和生产销售产业链。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食品加工、磨具制造具有较大优势,全乡有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新余市砂轮厂、新溪磨料厂为骨干的磨料磨具制造,以新余市龙珠米业有限公司、新溪粮油加工厂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新渝泗溪南风酒厂为代表的酒业酿造等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6885万元,比2005年增加1065万元,年均增幅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3313万元,比2005年增加2204万元,年均增幅80%。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在构建和谐新溪实践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关键环节,从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走构建和谐、善待百姓之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通过乡财政配套,着力抓好“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寻常百姓。出资150万元,兴建新溪小学综合楼,开设了阅览室、活动室、盖设了食堂,新建了水塔和无公害厕所;出资100万元完成了以江仔口为重点的3座排涝机组改造与更新; 出资200万元在新溪乡周公山兴建了一所占地面积30亩,两栋两层主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优美集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敬老院;出资32万元对集镇进行“三位一体改造”将旧街换新颜;出资20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顶棚翻新。
为了给新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条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两年共融资90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了珠城公路(珠坑至城头)拣龙公路(拣家坊至龙尾洲)等二条主干道国债路建
设,累计完成村水泥路建设45.5公里,是有史以来“村村通”公路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个时期。目前全乡已通水泥路的自然村有56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面率达到了100%,总投资约700万元的珠易二级公路2007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逐步构成了乡内循环交通圈。为了提高水利服务农业,造福百姓的水平,两年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900万元,完成了袁河南堤新屋下险段、内江南堤均溪段两处共1550米堤圩除险加固,新建山塘水库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改造中低产田2800亩,农业抗灾除灾能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年来新溪乡按照“抓住工作重点,以点带面,适当奖励帮扶,村民自主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乡13个试点自然村354户村民不仅自家的房屋装饰一新,而且房前屋后进行了硬化。同时乡党政班子想方设法筹集了2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此举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乡11个行政村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争报试点自然村,目前已申报了13个,其中省级试点村9个,市级试点村 4 个,新农村建设可谓全面开花,初具规模。
(三)围绕“规范运作、管理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二是组织各村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学美岭,创五好”活动,采取指定1名党员科级领导挂钩,安排1名党务干部业务指导、确定1个以上培育项目,落实1笔以上专项经费等措施深化示范村培育工作、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健全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村务决策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行为,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乡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兴建了中学综合楼,新溪小学学生公寓,均溪小学教学楼等一大批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投入资金130万元对新溪中学实行校园建设,美化了教学环
境、改造了中学厨房、兴建了学生澡堂,分别为新溪中学,新溪小学安装锅炉各1台;为全乡10个村级小学添置了办公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全乡师生生活和学习条件。
三对新溪乡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规划。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增强规划、意识建设新农村,应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探索适合当地农民生活特点的建设模式,而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建新村或村容村貌的改造,没有规划的建设就是乱建设。要因地制宜编制详规,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管理的作用,配齐配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人员,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
2、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根据本县、本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挖掘和延续城乡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突出城郊的村落、规划建设应与将乐文明古县、旅游县城、杨时故里等个性特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乡镇的大街的规划建设,应提升较高的档次和品位。乡村农民的住房建筑应规划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有利于村容村貌整治和管理的附属房、院子。
3、解决重点问题,创新审批机制,当前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实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清理村内闲置的宅基地乱搭乱建的现象,加大投入,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沟渠)净化、垃圾处理,环境美化为重点,解决好农村的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设。要创新建设土地审批机制、提高新村规划建设办证效率,建立地籍资料档案,妥善解决农民建房“一户一定”,落实好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住房规划设计费用优惠等政策。
4强化农村整治,建设宜居环境。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的开展,全面实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圈,彻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头堆和粪堆,对大街小巷、居民庭院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完成村级人饮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精心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客运和广电“村村通”工程。
5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新农村,抓好教育是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以被列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县为契机,以农村科技文化园为主阵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把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础的农村种养大户,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骨干力量,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三是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五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6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规划初稿完成后,要召开村民大会经2/3以上的户主同意认可后,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溪乡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组长:王兵兵2008101308
成员:刘婷2008101276陈艳茹2008101277邓钟梅2008101286
第四篇: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从农村环境出发
撰稿人:蔡智 单位:治河渡镇乡镇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政策开始向农村倾斜,如农业现代化的提出,及新农村建设方案的推行。无论是农业现代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都旨在发展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
然而,经济发展向来被看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往日几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开始受到冲击。环境恶化问题开始在广大的农村蔓延,逐渐成为了困扰农村发展问题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环境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消除贫困、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均有重要作用。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长期制约着我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环境基础设施具有规模小与分散、实用技术缺乏、运行成本高、回报少、基础条件差、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无法吸引外来资金进驻,因此,我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集体投入 和农民自身筹资和以工代资。然而,中国所有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由于资金不足,集体作用弱化,已建成的基础设施也面临着严重的维护缺乏、运行不足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二)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我国每年产生约1.8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多为简单堆放,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以及农民主体自身的局限性,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地区的田头、路旁、水边以及干涸的河道均成了天然垃圾箱。大大小小的垃圾堆,不仅侵占了农村的大量土地,而且还会成为苍蝇、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在雨季,农药、化肥残留物等有害成分随垃圾渗入环境,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加之,农村基本上没有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条件和设施,致使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越来越糟糕。
(三)耕地数量减少,土壤恶化
在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工业、企业在农村圈地建厂的现象普遍增加,而农村的圈地多为占用耕地开设工厂,由此导致农村耕地数量剧减。在耕地数量下降的同时,我国耕地质量也在下降。长期施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土壤矿化,秸秆还田率低,植物吸收的土壤养分不能还田,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战略安全。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污水灌溉,重金属污染,非降解性农膜的大面积使用等严重污染着土壤。
(四)农村水资源缺乏保障
我国水资源存在时空不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十分严重。加上近年气候变化无常,降雨量递减,干旱加剧,如今年我国南方遭受百年难遇的干旱,地表干裂严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缺水问题凸显。
在政策的推动下,许多企业开始涌入农村,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盲目引进外资而忽视污染问题,对进驻企业缺乏严格的污染制约,导致许多重度污染企业进驻农村,导致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有增无减,在工农业的双重污染下,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农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农村现有浅水井和水窖问题突出,它们或紧邻污染源,或受工业废水污染,卫生条件非常差,大量水井周围10米以内,有厕所、粪坑、牲畜圈和污水沟等污染源。由于农村饮用水多数没有经过净化和消毒,水污染问题给饮用水水质和水量带来了双重威胁,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
二、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提供资金扶持
农村建设中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加强政策引导,确保在发展的过程中 “有人干事、有经费作保障、有制度来约束”,因此,要求建立和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建设的引导机制,理顺农村环境管理的关系,明确职能,强化农村管理,让管理与建 设同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提前规划的战略举措。在招商引资方面,地方政府要遵循以“环境保护为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进低耗能、低污染的朝阳产业。同时,通过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科技政策和政绩考核机制,对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行为进行引导,对环境友好的实践加以扶持和鼓励。
农村环境建设最核心问题是资金。国家必须调整财政支出,建立支持性和保障性投入并举,形成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的联动机制、社会资本的引导机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财政、集体、农民和社会力量共同帮扶的资金长效机制。
(二)改进垃圾处理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利用效率低,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尚未形成。因此,从源头抓起,建立垃圾分类集中处理机制,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要制订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和管理制度。以乡镇、村庄为单位制订环境保护村规民约,指导村镇因地制宜地进行垃圾处理,尽可能在本区域内消纳本地垃圾。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乡镇和村庄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县域内的乡镇垃圾处理场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要在合适的地点建立区域性垃圾填埋场,对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二要实现垃圾就地分类。建议尽快在乡镇建立完善的环保队伍,为农村配备保洁员和垃圾收集车、垃圾桶等,做到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生态处理、综合利用,实现大部分垃圾就地消化不出村。
(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始终是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农村环境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加大对环境保护意识与理念的宣传工作,改变农民错误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提升当地民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使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进入学校、社区、家庭,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四)防治污染,保护水源
加强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的治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第一,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水源涵养。第二,大力防治工业污染。要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第三,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第四,抓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第四,加强对有机农药和生物废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减少农药、化肥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可降解农用地膜或其替代品。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申请报告
尊敬的尧都区农委:
按照贺家庄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清乐院村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不断改善村级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10年多次获得上级嘉奖.现将我村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村地处尧都区东部丘陵地带,毗邻贺家庄乡政府所在地贺家庄村,全村共有96户,395口人,耕地面积1376亩,全村以樱桃和桃树为主导产业,面积达到300余亩,作为沼气建设示范村,共计52户沼气用户.双孢菇共建设24组土窑洞.二 主导产业:
在尧都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乡政府要求,我村两委班子严格贯彻执行上级调产政策,全力领导村民开辟新的适合本村气候和土壤的新经济作物.根据我村土壤直立性强的特点,经过多方考察和全体村民讨论决定,在我村大面积进行樱桃种植,加之桃树产业已经初见成效,亩产量5000斤,总产100万斤,仅此一项村民收入增加2500元。我村还响应乡政府号召,利用土窑洞周年生产的特性,大力发展双孢菇产业,建设双孢菇24组,种植面积5000平方米,总收入20余万元,成为增加我村农民收入的好项目。
三 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乡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两委班子多方筹资对我村村级道路
实行硬化,到目前为止,我村道路硬化达到了百分百,获得上级一致好评.我村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行低碳生活,建设沼气池综合利用,目前共建设沼气池52户,让村民得利.另外,还在田地里铺设了水管管道,对灌溉农业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我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一心一意为村民搞建设.今后,我村会一如既往的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带领村民致富,为农村农民谋利益.加强党员的业务学习,打造新世纪的新农民.
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方面距区委、区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会严格按照目标要求,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为发展我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决定向上级提出建设新农村推进村申请,望上级领导充分考虑我村实际,同意我村申请,同时我们真诚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我们清乐院村全体村民有信心、有决心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把我村建设成为富裕、秀美、文明的新村,为尧都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此致
敬礼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