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2 19: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以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

与“十一五”规划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五个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比,胡锦涛12日的讲话和昨天温家宝的讲话中都增加了改革方面的内容。我们理解,这是因为,要建设新农村,首先必须激发农村自身的活力。而要激发农村自身的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扬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就此而论,改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上述五个目标的途径。

当前,农村还存在许多关系其长远发展、影响农民切实利益的现实问题急需通过改革来给予解决。比如,市场农业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不健全,农户没有真正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明显不足。再如,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未能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与集中机制,妨碍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又如,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也尚未形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产潜力下降,农村公益福利事业的投入严重滞后于城市。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清晰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侵害农民的利益提供了可能,等等。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推进一场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这也是从农村当前情形出发而可以迅速推行的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使农村原有的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如何遏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卷土重来,避免农民负担反弹;怎样从财力上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等。这些问题都与农民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必然要提出加快推进涉及面更广、层次更深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

建设新农村,单有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还须升级软环境,如科学化的管理、良好的民风习俗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一切,都要有完善的融资环境和足够的资金保障作支撑。温家宝在讲话中就指出,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要做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高于上年。

有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作为保证,在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世界多数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长期的政策性金融都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农村现在缺的就是这种长期的政策性金融。

在全面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中,还有一个重点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作为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之一的乡村机构改革,几年实施下来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村级组织,因原有农村收费项目被取消,而新的收入来源———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村级正常运转和村干部误工补贴都不够,更不用说兴办村级公益事业了。

当然,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中,必须强调要保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这是前提。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农村情况来看,改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

此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经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在国家宏观公共政策基点的层面,为此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的“三农”工作划定了方向。可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是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具体意见的方式部署新农村建设,以此为切入点做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工作。

与新时期我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陆续出台的各项重大举措相联系,人们可以发现,经过前几年的经济实力、政策实践的积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从单个部门、单个领域局部解决“三农”问题,而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以增强农业农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为政策指向,试图根本上重塑中国的“三农”。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尽管诸如“乡村建设”、“农村建设”这样的语汇,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话语中并不鲜见,然而,与上个世纪20年代的知识分子更多地出于个人理想主义和激情的“乡村建设”运动不同,“新农村建设”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公共政策背景和全社会的共识;与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农村建设”运动不同,“新农村建设”有着我国重启现代化进程以来20余年的经济积累,有着新时期领导层对当代“三农”问题深刻的定位、清晰的思路和全面的政策措施。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重启现代化进程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改革的重心一直放在城市的各个领域,而这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反映了我国面对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所进行的国家宏观公共政策重心的又一次调整。可以预见,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公共政策议程上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农村的综合改革,增强我国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以有力促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向更高层级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采取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大多数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适当时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村改革,以提高农村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有力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更上层楼。今天,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历史情境。因而,我们很有必要借鉴一些国外成功的农村建设经验:明确政府在农村建设当中的角色与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时机。作为后发国家,政府在农村建设的启动阶段确实应当较为深入地介入其中,但也应仅限于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制度;当未来农村已经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自主、自治机制时,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当与时俱进,顺时而变。

以务实态度开展农村建设。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建设时,不应以此作为获取政绩的手段,从而推行华而不实的项目,要针对具体情形,帮助农民寻求能够突出自身特长、赢得市场差异竞争力的项目。关于这一点,在《意见》中也有明确体现。

后发国家开展农村建设运动,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这一点必须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来真正实现。今年我国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些对提高人的素质十分重要。

在市场经济下建设新农村,是复杂而艰巨的事业。这将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长期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因此,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做起,使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完成重大转型。

第三篇:推进新农村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

农村建设

一、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若照搬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对于脆弱的农村环境和退化的农村生态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势必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就是建立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达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些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切实使农民得到实惠,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成败。

二、新溪乡概况

新溪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最东部,与新干、樟树、西地隔河相望,辖区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总人口15272人,辖泗溪村、城头村、明星村、复兴村、西江村、后溪村、珠坑村、均溪村、稍凌村、龙尾洲村、楼下村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6689亩(其中水田24132亩,旱地2908亩),水面面积18977亩,山地21780亩,其中湿地松13000亩,松林1500亩,油茶1500亩,果园3950亩。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已逐渐树立起整个新溪乡工农业优势特色品牌。新溪的优质稻米,三元杂交猪,土鸡、柑、红桔、新余蜜桔、萝卜、板鸭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新溪乡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

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跨跃

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一是发展支柱产业。该镇适宜食用菌的栽培,经过3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进取,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食用菌正朝着产品的质量化、生产的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销售的市场化发展。目前,新溪乡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六大产业链:一是以种植业、养殖业、销售业为纽带的立体农业开发产业链;二是以后溪千亩油茶,稍菱、均溪、珠坑三村委千亩莲藕为龙头,发展高效种植为纽带的种植业产业链。三是以精制米厂为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大米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优质稻生产订单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以农副产品购销公司为纽带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向外扩展和延伸的销售产业链。五是发展以砂轮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链。六是发展以优质 柑、新余蜜桔为龙头的果业和生产销售产业链。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食品加工、磨具制造具有较大优势,全乡有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新余市砂轮厂、新溪磨料厂为骨干的磨料磨具制造,以新余市龙珠米业有限公司、新溪粮油加工厂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新渝泗溪南风酒厂为代表的酒业酿造等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6885万元,比2005年增加1065万元,年均增幅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3313万元,比2005年增加2204万元,年均增幅80%。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在构建和谐新溪实践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关键环节,从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走构建和谐、善待百姓之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通过乡财政配套,着力抓好“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寻常百姓。出资150万元,兴建新溪小学综合楼,开设了阅览室、活动室、盖设了食堂,新建了水塔和无公害厕所;出资100万元完成了以江仔口为重点的3座排涝机组改造与更新; 出资200万元在新溪乡周公山兴建了一所占地面积30亩,两栋两层主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优美集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敬老院;出资32万元对集镇进行“三位一体改造”将旧街换新颜;出资20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顶棚翻新。

为了给新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条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两年共融资90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了珠城公路(珠坑至城头)拣龙公路(拣家坊至龙尾洲)等二条主干道国债路建

设,累计完成村水泥路建设45.5公里,是有史以来“村村通”公路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个时期。目前全乡已通水泥路的自然村有56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面率达到了100%,总投资约700万元的珠易二级公路2007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逐步构成了乡内循环交通圈。为了提高水利服务农业,造福百姓的水平,两年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900万元,完成了袁河南堤新屋下险段、内江南堤均溪段两处共1550米堤圩除险加固,新建山塘水库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改造中低产田2800亩,农业抗灾除灾能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年来新溪乡按照“抓住工作重点,以点带面,适当奖励帮扶,村民自主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乡13个试点自然村354户村民不仅自家的房屋装饰一新,而且房前屋后进行了硬化。同时乡党政班子想方设法筹集了2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此举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乡11个行政村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争报试点自然村,目前已申报了13个,其中省级试点村9个,市级试点村 4 个,新农村建设可谓全面开花,初具规模。

(三)围绕“规范运作、管理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二是组织各村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学美岭,创五好”活动,采取指定1名党员科级领导挂钩,安排1名党务干部业务指导、确定1个以上培育项目,落实1笔以上专项经费等措施深化示范村培育工作、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健全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村务决策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行为,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乡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兴建了中学综合楼,新溪小学学生公寓,均溪小学教学楼等一大批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投入资金130万元对新溪中学实行校园建设,美化了教学环

境、改造了中学厨房、兴建了学生澡堂,分别为新溪中学,新溪小学安装锅炉各1台;为全乡10个村级小学添置了办公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全乡师生生活和学习条件。

三对新溪乡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规划。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增强规划、意识建设新农村,应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探索适合当地农民生活特点的建设模式,而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建新村或村容村貌的改造,没有规划的建设就是乱建设。要因地制宜编制详规,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管理的作用,配齐配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人员,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

2、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根据本县、本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挖掘和延续城乡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突出城郊的村落、规划建设应与将乐文明古县、旅游县城、杨时故里等个性特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乡镇的大街的规划建设,应提升较高的档次和品位。乡村农民的住房建筑应规划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有利于村容村貌整治和管理的附属房、院子。

3、解决重点问题,创新审批机制,当前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实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清理村内闲置的宅基地乱搭乱建的现象,加大投入,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沟渠)净化、垃圾处理,环境美化为重点,解决好农村的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设。要创新建设土地审批机制、提高新村规划建设办证效率,建立地籍资料档案,妥善解决农民建房“一户一定”,落实好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住房规划设计费用优惠等政策。

4强化农村整治,建设宜居环境。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的开展,全面实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圈,彻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头堆和粪堆,对大街小巷、居民庭院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完成村级人饮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精心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客运和广电“村村通”工程。

5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新农村,抓好教育是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以被列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县为契机,以农村科技文化园为主阵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把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础的农村种养大户,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骨干力量,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三是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五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6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规划初稿完成后,要召开村民大会经2/3以上的户主同意认可后,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溪乡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组长:王兵兵2008101308

成员:刘婷2008101276陈艳茹2008101277邓钟梅2008101286

第四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南召县城关镇沙坪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和群众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

发展特色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创先争优。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立足‚近城环水‛的村情,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利用牲畜养殖的传统习惯,积极组织群众发展养殖业,目前,该村年出栏生猪2500多头、肉牛120头、羊500余只,并带动了网箱泥鳅、旱地泥鳅、獭兔等新型养殖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沿河滩涂和有限土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共营造速生杨900亩,发展花卉苗木350亩,建温室蔬菜大棚50座;利用临近县城的优势,组织群众进城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其中80%以上的收入来自特色产业。

整治村容村貌,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创先争优。积极筹措资金,按照‚五通、五有、六化‛的标准,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改善村容村貌。先后硬化道路6400米,实现所有入户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标;修复渠道1500米,改善了灌溉条件;完成庭院改造350户,新建沼气池50座,栽植花草树木3万多棵(株),美化靓化了环境;完善农资超市、幼儿园、农民书屋、农民学校和农民信息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将原有低洼地开发成近百亩的莲鱼共养荷花塘和可供垂钓游玩的鱼塘,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沙坪村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北绿岛和水上乐园。

加强民主管理,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村党支部积极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强基富民建家园‛活动,建立完善村级事务管理规章制度,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深化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业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危房改造等敏感问题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保障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了民主管理和社会和谐。同时,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新型农民‛、‚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社会风气

枫泾镇“三访”三年办理群众意见三千条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自2007年起,金山区枫泾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试行并推广以‚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党员骨干就地察访‛为实施路径,以联系服务基层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联系服务月(日)制度、意见与建议梳理分析例会制度、瓶颈难题限期处理和反馈制度等为保障的‚三访‛工作机制。三年来共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3000余条,内容涉及民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由于形成了倾听呼声、意见分理、疑难研究和限期反馈工作机制,镇域范围内幼儿园及时得到了改扩建,公交实现了村村通,白色路面实现了户户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务受理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加快建设,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出行难、看病难、办事繁、学前教育设施相对薄弱等民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镇领导带头,全体党员共同参与。镇党委书记、镇长等班子人员带头实践‚三访‛工作机制,先后建立了联系点(基层单位)制度、联系走访群众制度等,确定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日‛,每年七月为‚联系服务月‛。村(居)干部每人每月上门家访不少于10户,确保在一届任期内对所辖农户、居民户走访实现全覆盖。通过设立矛盾纠纷调节岗、卫生监督岗、文明宣传岗等党员察访服务岗,发挥党员作用,及时把群众的想法通过有效地渠道反馈给村(居)。

四步工作法,层层有序推进工作。收集意见。通过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党员骨干就地察访,广泛收集农村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梳理。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意见与建议梳理分析例会制度,镇领导班子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基层单位每月集中研究一次,定期汇总和研究人民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记录在《党支部目标管理手册》上。研究解决。结合基层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镇党委分解整改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信息反馈。要把落实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重办理时效,结合实际分类处理。对于群众意见建议要求限期办结,原则上基层单位在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时要做到‚一般问题一个月内解决‛、‚疑难问题一个月内拟定方案、三个月内解决‛、‚重大难题三个月内拟定方案、六个月内解决‛的承诺,对当前不具备条件解决的困难,实事求是地开展解释引导工作,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仅2010年一年,就累计走访群众219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190条,其中已解决和正在推进解决的987条,占83%。

崇明县新村乡严把三关助推创先争优活动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崇明县新村乡党委以‚大走访‛为依托,严把三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调研,切实问计于民、问情于民、问需于民,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严把载体分类关

乡党委把开展记民情日记与推动中心工作、巩固学实活动成果、党员干部大走访等结合起来,启动以‚群众呼声到一线去倾听、群众困难到一线去解决、群众力量到一线去凝聚‛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民心凝聚工程。在村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中开展‚1+N‛党员联系农户、联系企业职工活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网络,为党员走访群众、征求意见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在机关、事业党支部中推出‚1+1+X+Y‛党员联系农户链,即1名机关事业支部党员或工作人员,联系一个村、联系若干名农村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家庭。走访中,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人手一本‚民日记‛,机关、事业、‚两新‛组织支部党员人手一本‚‘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创先争优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日记‛,主动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听民声、解民忧,将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地记录在‚民情日记‛上。截止目前,全乡村干部已完成了对4459家农户的走访,走访率为100%,实现了全覆盖。

严把民情记录关

针对个别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上重视不够、走访量不大,记录不勤、不细、不规范,内容单

一、后续整理运用不及时等情况,乡党委建立了‚民情日记‛分级审阅制度。农村支部,支部书记的‚民情日记‛每月上交乡创先争优办公室审查,其他村干部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党支部书记审查。机关、事业单位,班子成员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党委书记审查,各部门负责人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分管领导审查,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民情日记‛每月交部门负责人审查。各级审查主体对‚民情日记‛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简要的点评,对不符合记录要求的记录人责令其限期整改。为规范‚民情日记‛后续整理运用,乡党委设计下发了《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汇总表》、《创先争优整改行动情况汇总表》、《创先争优整改行动方案一事一议表》等表格,对各基层支部梳理反馈走访情况、制定相应行动方案作出统一规范,并要求每月10日前将相关表格交乡创先争优办。

严把督促指导关 为了让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能够‚桩桩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乡党委及时制定了相关措施。建立首问责任制。每名党员干部对各自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要全程做好跟踪处理和及时反馈,首问负责、责任到人。分级总结交流。乡级层面,每月组织基层支部书记召开一次创争活动交流例会,就活动取得的经验、遇到的难题进行交流,党委领导对各支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要求;村级层面,要求村党支部每2个月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就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承诺事项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点评,对落实不到位的党员提出整改要求,乡创争办派出的指导检查组成员及插村领导全程参与并加以点评。规范台账管理。乡、村两级创先争优办公室定期对创争活动相关台账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归档、精细管理,将问题及时反馈相关单位部门,随时跟踪处理结果。截止2010年底,经汇总梳理,共征求到涉及民生、党员干部、农业、实事工程、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等6个方面37条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个。

第五篇:以扎实的群众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农民的认识不统一、觉悟不提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就难以有大的进展。因此,扎扎实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村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工作,应切实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引导农民。把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应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解释和动员,让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业,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高素质、改善生活、实现价值的过程。由于农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文化程度、思想觉悟不同,其认识水平也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应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农民群众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增强信心。扶持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应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推进,把农村繁荣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棋盘中来谋划,把农民富裕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来考虑,使新农村建设不断给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民群众是讲实际、重感情的。对农民进行扶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

提高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民致富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组织好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就业能力各方面的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致富技能。同时,积极选送优秀青年农民参加高等院校代培、函授教育,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带动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健全机制。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工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群众工作的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为此,应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重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建设,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通过学习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进对农民群众的感情,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坚持做到努力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文化、科技、法律、管理等知识,在面对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时就能够积极地去说服、去引导、去化解,从而把农民群众团结和凝聚起来,把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这样,新农村建设就能够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下载以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延安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优秀范文五篇)

    以延安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以工扶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工扶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工扶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樟村坪镇由于地处亚洲磷矿腹地,随着磷矿效益的提高,全镇经济日益变强,部分有磷矿的村集体经济也得到很大发展,但......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从农村环境出发 撰稿人:蔡智 单位:治河渡镇乡镇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政......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申请报告 尊敬的尧都区农委: 按照贺家庄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清乐院村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不断改善村级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10......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模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铁拾村是04年由原拾亩地、铁丈岙、沙地3个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348户,1081人,外来务工人员800余人。工业经济极其发达,落户企业10家,07年产值为3.......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孝直镇注重文化建设,借助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走出了一条靠文化提高党员素质、靠文化凝聚民心、靠文化促进发展的路......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13625”建设思路,“八步走”全力建设新农村,确保农民增收。“13625”,即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培育“红枣、养殖、劳务”三大产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