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复习题

时间:2019-05-13 10:5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写作的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写作的复习题》。

第一篇:新闻写作的复习题

1.简要分析《从邮局看变化》的写作特色及导语的特点及作用。

记者选取邮局这个窗口,从内地往新疆邮寄食品包裹大量减少这个事实,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的突出变化。新疆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新疆的变化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从新疆的变化可知全国的形势。消息的取材以小见大,生动具体,小窗口反映大主题的特点新鲜地突出出来,视角独特,构思巧妙。

该文运用了对比性式导语,简要的概括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局春节前夕,邮过去忙于分拣葱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到今天忙于收订大量的报刊的转变,不但以简省的笔墨概括了这篇消息的要点,而且导语对比鲜明,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2.结合作品,简述《总理帮农民追工钱》的写作特色。

通讯《总理帮农民追工钱》(刊于2003年10月28日《重庆日报》),题材重大,写法鲜活,是一篇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文章以小见大,突出重大主题。

二、细节生动,具有感人力量。

三、对话鲜活,凸显人物性格。

3.简述《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特写笔法。

消息一落笔,作者便像一位摄影师,首先把镜头推向新闻现场:“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显然,作者没有简单地用干巴巴的概括性语言来陈述新闻事实,而是寓理于事,运用特写的笔法,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感到砍伐的严重性与禁止砍伐的紧迫性。

4.新闻作品研究者具备理论修养的必要性?

首先,新闻作品研究者要明晰新闻理论的相关概念。明确新闻作品研究的对象,准确确立新闻作品研究的切入点、角度和方法。在进行新闻作品研究时更注重的是新闻的政治性、指导性、时效性等,更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特性的原则。

其次,新闻作品研究者要准确把握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能正确地指导新闻作品研究实践活动。

再次,新闻作品研究者要正确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倾向性原则、审美原则等基本原则。

新闻作品研究者不是单纯的新闻作品创作者,其主要任务是对新闻作品进行评论和分析,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应高于新闻创作者,应从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品评中发现新闻创作者的优点和不足,从对事实的报道中透视新闻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实际效果,同时总结出某些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结论。因此,这就要求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具备专业的新闻理论修养,以专业的眼光作出专业的作品研究。

5.新闻敏感的作用 ?

1)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2)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3)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4)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6.赏析《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

新华社2001年11月18日播发的《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一等奖,堪称新闻精品。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一、题材重大,导向正确。

二、策划精细,采访深入。

三、巧选角度,以新取胜。

7.怎样理解作品研究的基础是新闻事实这一基本原理呢?

首先,新闻作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事实具有客观、具体、真实的特性。

其二,人们在认识、把握事实时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其三,人们反映和表现事物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新闻作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记者要想写出好的新闻作品,首先是发现新闻,其次才是表现新闻。所以,记者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而且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新闻观察力,有强烈的新闻“嗅觉”,才能找到好新闻。

8.新闻作品研究的审美原则的多样性的原因?

新闻作品研究的审美原则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审美标准的多样化。究其原因,首先因为审美标准是发展变化的,一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带来审美差异而产生的多样性;二是新闻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带来的标准的变化。其次,由于民族、阶级的不同和新闻体制的差异,也会带来审美标准的多样性。其三,表现在作品研究者自身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上。新闻作品研究中对作品的审美判断,是带有个性色彩的,作品研究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差异,致使他们的审美判断必然会有差异。其四,作品研究者采用的作品研究方法与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也会带来审美标准的差异。

9.简要分析《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一文时效性对增强其新闻价值的重要性以及以“零的突破”贯穿全文的结构特点。

奥运会既是世界体坛高手角逐的赛场,也是国际新闻界激烈竞争的“战场”,历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是各国记者所追逐的目标。我国首次组团参加奥运会比赛,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本身就是大新闻。而这条新闻又是新华社最先发布,比东道主早发20分钟。新华社在奥运会报道上也夺得了一枚金牌,令各国同行刮目相看,使得这条消息的“含金量”大大增高。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一文结构安排很有特色,通篇围绕“零的突破”选材、布局,结构紧凑、完整,可谓短小精悍。导语中点明“零的突破”的精确时间、由来,以及它在中国体育史上的意义。紧接着在以后的两段中围绕“零的突破”引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陈先的谈话,介绍了金牌得主许海峰的基本情况及当时的心理感受。“零的突破”是一个事实,又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10.分析《陕北有煤海》的写作特色。

镜头感极强的视觉新闻

在新闻改革中,不少同志提倡写“视觉新闻”。穆青同志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一文中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陕北有煤海》一文,正像穆青同志所提倡的,有强烈的画面感、镜头感。消息开头写道:“记者新近去陕西北部的神木、府谷等地采访,所到之处几乎都见到了煤,简直像是走进了煤的海洋”。一个“见”,一个“海洋”,马上把读者带来了新闻现场。在这个煤的海洋里漫游观光,一饱眼福。

新闻导语之后的五个自然段,犹如电影中的五组分镜头,一段一段都是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让人看到煤之多,煤层之厚,煤质之佳,挖煤之易以及煤给当地和附近群众带来的喜悦和欢乐。连成一气,所产生的“蒙太奇”效果更是让人身-临其境般真切形象地目睹了一派煤的海洋的风采。描绘极富层次感和生动性。

消息中善于把人的活动与煤联系起来,增加了消息的生活气息:人们像切豆腐一样切煤的镜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垒成塔形的煤堆,彻夜通红地燃烧,人们围着煤火堆谈笑玩耍,好一派殷买、丰足的欢乐景象。

结尾借用外国人的眼睛来深化主题,可谓多侧面、多角度地回应了导语中“煤的海洋”的结论。

《陕北有煤海》不愧为一篇有声有色、生动形象、视觉感强的创新之作。

11.如何加强和提高研究者的新闻敏感?

首先,要求新闻作品研究者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对事业要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新闻作品研究中要想得深、思得透;

其次,要求新闻作品研究者对社会形势、历史背景、法规政策及报道思想有透彻的了解,能够洞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形势特征,以及政府的工作重心;

再次,新闻作品研究者在平常的工作学习中要注意对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熟悉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到需要用的时候就能够碉备而来。

总之,新闻敏感来自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理论修养、政策学习和业务实践,是新闻作品研究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12.指出《百姓心中的丰碑》的感情线和记者感动读者的技巧。

感情线:长霞真情对群众——群众真情对长霞——记者真情对长霞、对读者;也显现出一个清晰的“互动”格局:长霞感动群众——群众感动记者——记者感动读者。

记者的激情传导给读者,进而感动读者,至少有两条必须做好:

其一,必须讲究结构和叙述的技巧。因为不讲技巧的作品难有读者,更难成为佳作。在谋篇结构上,我们力求通过“三泪成珠,一线相串”的构思,巧妙地搭建起一个便于叙事抒情的结构平台:我们把最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最易于撞击读者心灵的“百姓泪”、“英雄泪”、“亲友泪”分成三个“板块”,把零乱无序的素材分成三类,分别归入各个“板块”,形成看似独立却又互相关联的三个小标题,然后用群众对长霞的“真实情感”这根“感情线”进行串联“组装”。形成的这个平台,挥洒由己,收放自如,所有搭载的素材“存放”合理,“发射”有序,把读者引入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特定的情感世界,用一个接一个感人的事实撼动读者的心灵,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运用电影的镜头语言和叙述手段铺排,要紧之处反复强化,突出效果。由于我们是在雨、泪交织的氛围中采访,在泪、雨融汇的情势下写稿,写的又是催人泪下的故事,为了让读者与我们产生共同感受,特意提炼出既有画面、又有诗意的句子在每一小段的开头和文章结尾时重复使用:“嵩岳无言,颍水低徊。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记者视线模糊,无法拍照,无法笔记”。这样写,意在通过重复的强化,收到由记者的“视线模糊”引发和催化读者“视线模糊”的效果,使人读着回肠荡气,形成持续、递进的感情冲击力。同时,淡出淡入、时空切换、远景近景、特写旁白等一系列电影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读者很容易随着我们的笔触一步步走进任长霞崇高的内心世界。

其二,必须讲究组织高潮的技巧。有时候,恰到好处的“台前独白”会收到推动情感高潮的强烈效果。所以,记者该站出来说话时一定要站出来说,直抒胸臆,决不避讳!因为记者对素材、对事情的了解和理解毕竟要比读者多,要比读者深,感受到的也要比写出来的多和深。

比如,写到英雄也流泪时,记者在重要的小标题位置直接点题:“她的泪流淌着女人的天性,天性的慈悲,慈悲的纯真,闪耀着彩霞般的丽晖,映照出一位公安局长执法为民、关爱百姓的深切情怀”。

再比如,为了承转有力和强化长霞这个人物的另一面,写到杀人疑犯为感念长霞的人道关怀而流泪时,记者直抒胸臆:“女性的慈悲是博大的。因为博大才显得伟大”。接着叙述长霞收养弱小孤儿小春雨的段落,烘托出长霞慈悲、博大、伟大的人格境界,使其具有更大的震撼力。

还比如在写到英雄的“欠缺”时,借着长霞儿子卯卯给妈妈用百分比打分的“势”,记

者走到前台:“又一个80分!面对同样的问题,长霞的丈夫给了她同样的分数!记者的泪水夺眶而出„„是的,只有完美的神,没有完美的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如果说任长霞也有她的不足和缺陷,那无疑是一种英雄的残缺,残缺的美丽,美丽的崇高!”意在冲决读者泪水的堤坝,在泪水中升华英雄的精神,用泪水荡涤读者的灵魂。

其三,用细节再现典型

震撼人心、能够流传的作品必须借助于真实的细节。因为细节决定作品成败,细节决定深度、高度。没有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就没有优秀、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优秀的通讯和报告文学。

细节是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如同血肉的细胞。具体在《百姓心中的丰碑》里,是强音符,是“催泪弹”,可以生发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心灵震撼力。

细节可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动作。“摸暖”的细节

细节可以是一个物件。“一包药”的细节、无法“捎走”的手机

细节可以是一段小的情节。当杀人疑犯王小伟3岁的儿子哭喊着“爸爸”追赶囚车时,任长霞命令停车,“打开手铐,让他们父子再见上一面。”

细节可以是一幅画面、一个小的场景。让小春雨难忘、叫读者唏嘘的“穿袜子”的细节。细节还可以是一颗小小的泪珠,一个细微的眼神。“老上访户张生林老汉未语泪流,泣不成声”、“陈秀英将任长霞的遗像双手捧在怀里,泪流满面”、“第一次听到任局长遇难的消息,王小伟抱头痛哭”„„这些细节,为文章增色不少,为重现任长霞这个典型形象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

1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写作特色。

出神入化的瞬间描写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它展现的是中国跳水姑娘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夺取桂冠的激动瞬间。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是这篇特写剪裁上的突出特点。在一秒七的时间跨度里,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入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报道吕伟夺魁这一新闻事件,倘若按一般通讯写,少不了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今日终于为国争得荣誉。但这篇特写却舍弃了这些过程,没有什么背景穿插,全靠记者现场观察,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吕伟的五一三六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富有视觉感、立体感。读者从精彩的瞬间中,自然会悟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文字清新优美是这篇特写的又一大特色。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入碧波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以静反衬动,更显得文势起伏有致。文中调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段,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

总之,这是一篇成功之作。

14.新闻作品研究的作用?

新闻作品研究可以成为新闻从业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1)有利于把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有利于把新闻业务改革同探索新的新闻理论联系起来。3)有利于指导我们科学地把握新闻作品研究的内在规律,规范新闻作品研究的活动方式。4)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增强新闻敏感。

15.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的具体要求?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须准确无误。人要确有其人,事要确有其事,时间、地点也须毫无差错。这是对新闻报道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新闻真实最基本的条件。

2)新闻中引用的材料,包括引语、数据、事例等必须准确、可靠,即使是每个细节也须完全与客观实际相符,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应该弄虚作假,生编硬造。

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不能用现实主义的态度选取背景材料,不能任意取其所需,弃其不欲,更不能有意掩盖真相,不讲实情。只有严格按照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去做,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才能做到真实、可信。

16.简析《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这篇报道的寓主观倾向于客观叙述之中的特点?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总会对所报道的事实做出分析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主观倾向。但主观倾向不宜在新闻里流露。恰当的办法是向吕岩松那样,把震惊和悲愤等类的感情全部融入对事实的客观叙述之中。他的报道再一次证明,如山的铁证胜于剑拔弩张的声讨。新闻的力量始终来自所报道的事实。

这篇消息的另一优点是把主观倾向寓于客观叙述之中。记者是在事件中和死神擦肩而过的人,面对同志的鲜血和遗体,他的震惊和悲哀是可想而知的。可是他并没有在字面上流露自己的感情,依然坚持用事实说话。“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五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准确的数字、质朴的语言,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17.结合作品,评析《在大海中永生》构思精细巧妙,修辞手法多样的艺术特色。《在大海中永生》构思精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以大海为纽带,将现场描写与邓小平的一生联系起来,再现伟人的风采。其二,运用复沓的手法,反复咏叹伟人的离去,形成散文的格调。此外,作者在行文中还运用了比喻、对仗、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潮涨潮落,大海沉浮,就像他人生的三起三落”,“如同一朵浪花,他从故乡的山溪流入嘉陵江„„经过九曲十八折,最终汇入浩瀚的大海”,“大海的无垠,开阔了他博大的胸襟;浪涛的汹涌,塑造了他顽强的性格”,“勇向时代潮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也许„„也许„„也许„„也许„„”,这些经过积极修辞锤炼的语言,越发使文章感情激越、文采飞扬,具有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力量。

总体而言,本文是一篇构思精巧、文辞优美、感情浓郁的通讯。它颇具散文韵味,与习见的新闻通讯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一突破是可喜的,因为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形式为内容服务”都是作者必须秉承的理念。

18.赏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是中国人民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根据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香港总量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新华社的记者们接受了挑战,并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文展现了自己的才能。文章证明,作者们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第一,作者们用点面结合、以今带古的方法实现了大跨度的综合。第二,用白描的手法勾画细节和场面,造成生动的现场感。

19.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它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新闻研究的人文关怀原则,是指对作品中有无人文关怀色彩的关注和考察。

新闻作品中有无人文关怀越来越成为衡量新闻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闻作品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为将“人”放在新闻报道的核心位置。

新闻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其次表现为作者自愿充当普通民众生活的真正代言人。新闻作品中的人文关怀,还表现为作品要表现真情实感。

20.使用直接引语的好处最突出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直接引语是三种引语形式中叙述干预最小的一种,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保真功能,因为它不容许叙述者对人物的言语作任何改动。

另一方面,叙述者欲借新闻人物之口说出自己希望表达、但却不便公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时,运用直接引语也会更加客观,传播者的态度隐蔽于其中,尤其是在解释性报道中,记者往往通过这样的引语方式解释事件,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在使用直接引语时,记者退居一旁而让报道中的人物自己为自己说话,使读者感到与报上所登的新闻当事人发生最密切的接触。直接引语的使用还可成为新闻报道里人情味的基本构成要素,许多情况下,甚至是首屈一指的要素。

21.从上述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运用综合研究这一范式时应陔注意的是:

第一,综合研究的主题确立和对象选择,在涉及主题倾向和趋势描述的时候,往往具有更为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第二,综合不是简单地将相关现象拼凑到一起,而是要有一定的合乎逻辑的框架,研究者不仅以这种框架组织材料,而且以这种框架来看待和分析材料。

第三,相对而言,对新闻作品的综合研究范式,关注的是带有趋势性、普泛性的问题。

第二篇:新闻写作复习题[范文模版]

新闻写作

一. 概念

1.藏舌头的艺术

舌头,即新闻报道中的思想观点。新闻报道,尤其是动态消息,记者并不直接论述对事实的观点,即通过发表有形的意见来说话,而是叙述和再现事实,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来反映现实,采取“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方法,即通过发表无形的意见说话,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藏舌头的艺术”。

2.软导语

软导语也称作“特写导语”或“延迟性导语”。软导语有几个段落,逐渐进入主题,它暂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而采用描写或讲故事的方法挑起读者兴趣。

软导语的主要类型有描写式、影响式、议论式、悬念式、引语式、设问式等。

3.硬导语

硬导语也称作直接导语,在文章的第一句话里概括报道的主要内容。通常只有一句话或至多两句话。它直击要点,开门见山。

硬导语的主要类型有概括式和影响式。

4.华尔街日报体

从与重大新闻事件有关的某一有趣的小故事写起,在小故事讲完后再用一个过渡段将小故事与新闻事件联系起来,待新闻事件写完后再把笔锋折回到开篇的小故事,这种体例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首先使用的,所以称为“华尔街日报体”。

5.总分式结构

导语总括各个新闻事实的共性,然后分别叙述各个新闻事实,这些事实是并列关系。这类结构适于时间跨度大,范围比较广的综合新闻、经验新闻、公报新闻等。

6.影响式导语

解释读者和受众如何受到某个问题影响,它使报道看起来新鲜而有针对性。影响式导语特别适合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它回答了“结果如何?”“对于受众意味着什么?”等问题。

7.新闻跳笔

新闻写作特有的笔法。从结构上看,它是多段体,而且段落短小,与一般的文学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起承转合不同,消息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有较大跳跃。

8.白描

借用于中国绘画的技法。在文学作品和新闻写作中,指文字描写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它是直接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统一,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进而突出新闻价值,便于受众在快速交流中接受。

简答

1.简述并评论倒金字塔结构

答:⑴ 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新闻中重要的材料放在导语中,次重要的材料放在稍

后的段落,最次要的材料刚在篇末,从导语到结尾,新闻材料的重要性呈递减趋势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⑵ 倒金字塔结构产生的意义在于:将新闻最重要、最精彩、最终结性的信

息放在开头,迎合了人们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的心理,标志着新闻报道文体的独立。

⑶ 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有:

① 便于受众阅读和收看新闻时掌握重点,合理利用时间。

② 利于记者写稿,快速报道,也有利于编辑编稿,视版面情况随时删减

稿件后面的段落。

③ 有利于形成短快结合的文风,符合信息传播特点。

⑷ 倒金字塔结构的缺点是:形式程式化,结构呆板、单一,显得零碎、无

文采,枯燥乏味。

⑸ 倒金字塔结构适合于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新闻。

6写作难点在于准确掂量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材料的分量,排列出材料的主次,记者观察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对材料的主次有不同认识,尤其是政治材料,注意提高记者的政治理论水平

2.新闻主体的写作要求

答:① 围绕一个主题取材,扣紧主题

② 叙事尽量具体、充实,避免空洞,使读者对报道有较完整的了解③ 叙述生动,行文有变化,保证读者有兴趣

④ 层次段落要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

⑤ 杜绝新闻腔

3.动态消息及其写作特点

答:⑴ 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指及时反映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迅速反映

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状况、新动向、新问题的简短新闻,也包括会议活动。一般是一事一报,当天事当天报。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

⑵ 写作特点:

① 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

② 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

③ 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

④ 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

⑤ 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

⑥ 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

4.新闻产品的特点

答:① 易碎产品:新闻具有时效性,在发新闻上分秒必争,新闻还具有排他性,体现了新闻的竞争性; 新闻具有时机性

② 机遇产品:要求新闻记者善于观察,抓住机遇

③ 组合产品

④ 选择产品

⑤ 传播产品(能否传播决定着新闻价值的有无,传播范围的大小决定着

新闻价值的大小)

5.举例说明电视新闻如何写画面

① 遵循视觉逻辑:例:一条消息中时间和地点按时间顺序变更,如召

开会议时,没有采访到开始,晚上代表团讨论时,让被采访者叙述

白天的事为好。

② 不要与画面重复:如画面为明星表演溜冰,文字说某明星业余爱好

为溜冰,或从小喜欢溜冰等为好,不要说她滑的怎样等观众能看到的内容

③ 不要与画面竞争:文字解说点到为止,画龙点睛

④ 不要让观众猜画面:出现不熟悉的人、地点等要交代清楚

⑤ 要让观众进入画面:解说不宜过满 ; 不宜旁迁他扯 ; 不宜过多

绕弯子,设置文字障碍 ; 不宜平铺直叙

二. 论述

1.如何用事实说话?

答:⑴新闻报道,尤其是动态消息,记者并不直接论述对事实的观点,即通过发表有形的意见来说话,而是叙述和再现事实,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来反映现实,采取“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方法,即通过发表无形的意见说话,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藏舌头的艺术”。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某种思想观点。作者的倾向性通过事实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而不是特意将它指出来。

⑵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用事实说话:

① 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

Ⅰ.典型事实是记者表达倾向和观点要考虑的事情。也就是选择最具有新

闻价值的事实说话。事实选得好,有以一当十的作用。这种以一当十的新闻事实就是典 型事实。

Ⅱ.典型事实具有如下特点:

ⅰ.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ⅱ.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ⅲ.具有接近性

ⅳ.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②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Ⅰ.“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进而

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Ⅱ.第一人称再现法是“再现场景”一种常用的手法,也就是由记者直接

把读者带入现场。报纸通过描写,电视通过画面和解说,广播通过同期声来再现场景。在批评类报道中,通过场景再现,让事实说话,即记者目击记,更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③ 运用背景材料(新闻背后的新闻)说话

新闻背景材料是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烘托新闻事

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

在新闻写作中,要通过以下方法来运用背景材料:

Ⅰ.善于联想。善于联想是一种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

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作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

(提示性)

Ⅱ.善于对比。通过背景材料进行对比与衬托,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

事物的本质。

Ⅲ.让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报道同一事实,选用不同的背

景材料,会反映出记者和?不同的立场,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和

观点,会对受众产生不同的影响。

Ⅳ.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④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直接引语是新闻写作不分割得部分,新闻事件中当事人说的话,新闻之外的某些消息源说的话(不包括官方报道的某某说,某某指出之类)

作用:⑴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出现的单调乏味和概念化⑵有助于提高新闻的权威性⑶利用新闻人物之口,表达记者的想法,使报道看起来更客观,加强了说服力。

2.新闻背景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在写作中穿插背景

答:⑴ 定义: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用来解

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

挥新闻主题服务。

内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

⑵ 作用:

⑥ 阐释新闻事实

⑦ 阐明意义、深化主题

⑧ 提供知识、增加趣味性

⑨ 表明观点

⑶ 穿插方法:

① 背景先行于新闻标题之中

② 在导语中使用

③ 在主体中穿插

④ 在结尾处安放

第三篇: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1.新闻结构 2.动态消息 3.综合消息 4.速写 5.观察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30 分)1.新闻的功用是()A.报道和运用事实 B.报道和评价事实 C.宣传和评述政策 D.分析和判断事实 2.报道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属于记者的()A.职业道德修养 B.知识修养 C.作风修养 D.业务修养

3.中国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A.《亚细亚报》 B.《中外新报》 C.《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D.《中外纪闻》 4.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A.新闻敏感 B.新闻判断力 C.新闻概括力 D.新闻分析能力

5.新闻的宣传价值为()A.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B.真实性,时宜性,针对性,一致性

C.灵活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D.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6.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A.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B.接近,和谐,沟

通,交流

C.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D.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7.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A.少听多讲,广采博纳 B.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C.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D.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8.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A.观察的综合性 B.观察的客观性 C.观察的直接性 D.观察的敏感性

9.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

A.易地采访 B.交叉采访 C.巡回采访 D.隐性采访

10.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A.瞬间印象 B.新闻事实 C.独特感受 D.背景材料

1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A.现场协调律 B.情绪调节律 C.情景协和律 D.心理感应律

12.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A.真实 B.灵活 C.鲜明 D.迅速 13.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A.增加亲切感 B.提高客观性 C.避免主观说教 D.增加真实感

14.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的写法。A.动态消息 B.新闻特写 C.事件通迅 D.速写 15.早期出现的人物通讯与古代的哪一种文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A.散文 B.小说 C.游记 D.传记 16.1881 年12 月()的有线电报创始。

A.上海到北京 B.上海到广州 C.天津到上海 D.上海到武汉 17.调查报告属于()A.法律应用文 B.新闻边缘体 C.实用应用文 D.财经应用文

18.一篇新闻作品能否成功的第一位因素是()A.事实新鲜 B.结构严密 C.语言简明 D.角度新颖

19.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A.动态消息的结构 B.简明消息的结构 C.综合消息的结构 D.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20.抓住典型的场景显示美感,是指新闻文采中()A.叙事要突出动感 B.状物要突出形象 C.描绘要注意美感 D.修辞要注意实感 21.把传统行文方式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表示过渡、衔接的文字省去是()A.跳跃式行文 B.“蒙太奇”式行文 C.简略式行文 D.散文式行文

22.所谓消息写作中客观手法的运用,是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即变()为无形意见。

A.主观意图 B.理论内涵 C.国家政策 D.事实真相

23.记者写作消息最见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写好()

A.主体 B.结尾 C.导语 D.标题

24.被西方新闻著作捧为第一代导语楷模的导语是()写的。

A.莫尔斯 B.杰克·海敦 C.麦尔文·曼切尔 D.约翰·唐宁

25.“徐悲鸿先生在国画、油画、素描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画奔马、雄狮和晨鸡著 名。”这一背景材料是()

A.知识背景 B.人物背景 C.社会背景 D.事物背景

26.观光记或参观记又叫()A.速写 B.侧记 C.巡礼 D.散记

27.在通讯中写人用“人随事出”的手法是()的常用手法。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风貌通讯

28.只抓住人物活动的某一刹那,某一镜头,人物性格的某一特点是()的写法。

A.人物特写 B.人物通讯 C.新闻特写 D.事件特写

29.日本朝日新闻社的辰浓和男提倡记者要()新闻。

A.用灵敏的政治嗅觉去找 B.用自己的脚去找 C.用强烈的责任感去找 D.以上三者都错 30.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是()A.京报 B.小报 C.邸报 D.手抄报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10 分)1.新闻文采须从()几方面着手。

A.叙事突出动感 B.状物突出形象 C.修辞强调实感

D.描绘富有美感 E.语言强调活泼 2.述评性消息分为:()A.事态述评 B.形势述评 C.工作述评 D.思想述评 E.政策述评 3.综合性新闻常用的手法是:()A.点面结合 B.夹叙夹议 C.概括叙述 D.对比衬托 E.正反结合

4.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抓新闻背景 B.以旧带新 C.抓住被披露的事实变动

D.由近及远 E.抓遗漏的事实

5.新闻主体写作中按逻辑顺序来写是指:()A.依据事实的主次关系组织事实材料 B.依据事实的空间关系组织事实材料

C.依据事实的因果关系组织事实材料 D.依据事实的对比关系组织事实材料 E.依据事实的并列关系组织事实材料 6.通讯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有:()A.议论和抒情 B.情节和细节 C.叙述和描写 D.角度与矛盾 E.结构与层次

7.在风貌通讯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通常有:()A.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B.情景交融,水乳难分 C.因事抒情,寓情于事

D.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E.因物抒情,寄情于物

8.调查报告可以分为:()A.经验型 B.揭露型 C.研讨型

D.总结型 E.基本社情型 9.通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访问记 B.巡礼 C.速写 D.采访札记 E.小故事 10.记者的修养包括:()

A.知识修养 B.作风修养 C.理论修养 D.职业道德修养 E.政治修养

四、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为什么新闻须具有文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用为什么需经营位置和控制数量?

3.简述新闻线索的特点及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

五、论述题(10 分)

谈谈新闻的四大写作要求:新、短、快、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1.所谓新闻的结构,指的是新闻的内容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2.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动态消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 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3.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 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载。

4.速写是通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写作特点与绘画的速写一样,重在快速捕捉事实的

基础上,对事件经过、轮廓、主要特征或人物事迹的粗线条表现。手法简练,反应迅速,不 展开事件,只对其中有个性有特点的部分采用简笔勾勒的方法表现出对象的总体特征。5.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 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观察中有访问,访问中有观察,通常二者结合。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1.B 2.A 3.C 4.A 5.D 6.A 7.B 8.C 9.D 10.A 11.D 12.A 13.D 14.B 15.D 16.C 17.B 18.D 19.A 20.C 21.B 22.A 23.C 24.D 25.B 26.C 27.B 28.A 29.B 30.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ACD 2.BCD 3.ABD 4.BCD 5.ACDE 6.BDE 7.ACD 8.ABCE 9.BCDE 10.AB

四、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1.新闻也须有文采,因为,新闻写作讲究文采,适应受众的审美要求,可以使新闻的传 播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A:叙事突出动感,动作能使叙述增添色彩,又有引人入胜之效。所以,新闻的写作 要有文采,就要善于多用充满活力的动词。B:描述富有美感,现实生活本身多姿多彩,反 映现实生活的新闻,在写作上也要采取真实而富有美感的描述手法,C:修辞强调实感,新

闻作品传播的是新闻事实,任何事实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有前因后果、来龙 去脉,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2.(1)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要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从事实出发,同事实的报道水 乳交融。抒情和议论的作用,从内容上说,是为了表现记者的倾向和褒贬,发表记者对事物 的看法和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讯的倾向性常常明显于消息报道。(2)通讯中抒情和议 论的运用,有一个位置经营和数量控制的问题。位置经营即在报道结构中的地位安排。从内 容来看,抒情和议论的位置应在高潮之处;从布局来看,则放在大的段落结束时居多。这样,才能有效显示抒情和议论在通讯中的力量,因为新闻写作毕竟以叙述描写为主,与抒情散文 和议论文章不同。通讯的抒情和议论文字应当精炼。

3.第一: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是反映事 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

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新闻线索只 是一种片断的情况,只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者一些零碎的材料。

2、时间短暂,稳定性 低。由于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存在,有很多是短暂的,时间一过就会失去价值,新闻线索的出 现也常常是短暂的。

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新闻线索这种信号、征兆,只是表示“发生 了什么事”。

4、反应现象,变动性大。线索是记者看到、听到或触到的某个事物的表面现象,这种现象经过实地了解以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变化。第二: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有两条:一 是直接途径,即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二是间接途径,主要有:

1、上级来源。

2、书面 渠道,这是从书面材料中发现线索。

3、社交渠道,这是靠“新闻信息网”提供线索。

4、会 议渠道,这是记者从各种会议中了解线索。

5、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子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广播、电视的现场报道更要出口成章。新闻写作讲究兵贵神速,时间上不能拖延。

新闻特性决定写作上要快。因为事实之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内容条件和时 传播渠道,这是从新闻媒介的公开报道中引 出线索。

五、论述题(10 分)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力求新、快、短、活。消息的写作,对此要求尤为严格。

1.新:新闻,新闻,新的见闻,所以常说新闻姓“新”。这个“新”的界定含义,当然 是指事新,即报道的事实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而“事新”必须以“时新”为前提,过 时的旧闻不成新闻。新闻的写作,要从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着眼,尽可能取材于新事,写 出富有新意的内容,着力反映我们时代的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和新风貌。一般情况下,事情过时已久,即使为人们所未知,也不要冒充新闻来加以报道。新闻写作中对于事例的选 择,同样应当喜新厌旧,求近舍远。当然,有些事虽已过去多时,内容仍有新意,这还是可 以报道的。新闻要“新”,就要突出新意,而不要使新意被事实的叙述所淹没。

2.快:新闻的“新”和“快”,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 命,那么,快,讲究时效,则是新闻的第二生命。

间性条件。所谓时间性,是指事实的新近发生和及时传播。现代社会,各方面的节奏在加快,新闻更是首当其冲。

新闻的快节奏,涉及采、写、编、播诸多环节。就写作来讲,包括结构形式、表现艺术 和语言的使用等等,既保证新闻质量,又能快写快发。

3.短:新闻的新与快相连,快又与短分不开,写得短才能写得快,而且短又是新闻的一 种优势。短新闻多,还能加大广播、电视节目和报纸上的信息量,而且容易使受众入耳入目,便于人们收看、收听或阅读。怎样才能把新闻写短?

(1)直截了当,这就是要提倡简洁、明快的新闻文风,不要转弯抹角或拖泥带水。

(2)空话少说,这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在写作上坚持“意尽”即“言止”。

(3)一事一报,这就是一条新闻通常只报道一件实事,不要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4)锤炼语言,这就是要本着经济的原则遣词用字,力求准确而洗练,并符合规范化 标准。

(5)舍得割“爱”,这就是要有自我删稿的勇气,尽量挤掉稿件中的水分。4.活:新闻写作要求新、快、短。同时还应该求活。写作上的活,是指对事实的反映要 生动、活泼,并灵活采取适当的表现形式。新闻写得活,就要注意措词修辞,不可仅是陈词滥调。更重要的是,要写出事物的特点、个性,避免模式化,一般化,这是新闻能不能写活的关键。新闻要写活,生动、鲜活的事实 固然是根本,同时还须讲究谋篇布局和语言的使用。新闻的结构,既有一定规律,又忌千篇 一律。讲究“高潮在前,精彩为首,”“行文避沉闷,宜取跳跃式”。

第四篇:新闻写作期末复习题纲

新闻写作期末复习题纲

1. 新闻背景:

一、定义:关于新闻背景,可以从事物发展与新闻写作两个层面来理解。就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任何事物都不是突然出现、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渐变过程,与外在的各种相关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抛开这些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很难认识和反映事物的真相。这是宏观意义上的新闻背景。狭义的新闻背景,简言之,一般消息写作中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二、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6)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7)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

2.故意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3.直接引语 用事实说话的第四种方法: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在报道中直接引用原话已经成为现代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西方教科书把它称为“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并皮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其重要性以及引用的具体技巧。直接引语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中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话,不拘一格的引用它们,可以是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与概念化。第二,直接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来源,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第三,它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记者可以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便直接出面说出的话。

4.橱窗式导语 如橱窗展示样品,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为橱窗式导语。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写作这种类型的导语,关键是注意故事的典型性、人情味及趣味性。

5.解释性消息 解释性消息也称背景新闻,它是典型的分析性新闻,也是典型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消息的特点在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重点回答“为何”。解释性消息有时也会论及事件的后果、影响,——写作中并无不可逾越的界限——但其侧重点还是在于解释新闻事件或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6服务性消息 服务性消息的特点:从宏观来看,整个新闻传播活动后都带有服务性的特质,是一种新闻信息方面的服务。此处说的是狭义的服务性报道,其特点是“直接可用”,亦即。这种消息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服务性消息的作用:(1)可以从生活角度关注科技发展,为大众提供参考性消息(2)在经济领域指导消费、捍卫消费者利益

(3)提供信息、方法、建议,满足大众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需要 服务性消息的写作:(1)服务性内容要新鲜、适时(2)着力写好实用部分,增强可操作性(3)说明信息源的身份,增强可信性(4)亲切、自然

7.导语 研究导语这一概念,以下几点是不容忽视的(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2)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结果、提要,或者高潮。

上述三点揭示了导语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说,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揭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导语的任务:

(1)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3)导语为全篇定音

8.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的特点:动态消息是报道“事件”的主要方式,是消息体裁的正宗。一般谈论消息,主要指动态消息而言。(1)动态消息大多一事一报,一篇消息只写一件事(2)动态消息更强调“客观笔法”

(3)与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动态消息更加注重时效

动态消息的写作:

(1)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2)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3)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

9.新闻跳笔 所谓笔法,西方叫做叙述学,我们指的是运笔技巧,行文叙述的方法。新闻写作所使用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新闻跳笔这种笔法有两个主要特点:(1)在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

(2)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起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为什么新闻写作要用“跳笔”?(1)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2)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文风(3)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1)短段落,多分段(2)断裂行文

(3)借用电影“蒙太奇”结构(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10.新闻语言的特征

(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3)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点

11.新闻报道是否都在说话 这里的“说话”特指有目的的传递信息,通过报道表达某种意见、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定义,是要达到某种传播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舆论导向。(1)传播的目的是说话(2)选择就是在说话(3)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

综上所述,“事实”是客观存在,“说话”是主管意图。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形成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矛盾。“用事实说话”正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方法。

12.简讯

一、简讯的特点、地位

简讯是压缩的产物。简讯的原型大多是一般的消息,因为当天报纸版面的限制,有时是因为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而被压掉了一些内容,成了简讯。为这样一个形成过程决定,简讯的基本特点就是一个“简”字。

(一)特点

(1)简讯文字简略,内容简单(2)结构单一

(二)简讯的地位

(1)简讯是传播信息的有效手段

(2)简讯篇幅短小,可以多发稿,从总体上增加媒体的信息含量(3)多发简讯可以活跃报纸版面

(4)简讯栏是信息集中之地,它还可以为记者提供能够再利用的新闻线索

13.非事件性消息

一、非事件性消息的特点 非事件性消息的特点是由它的题材的特殊性决定的。事件性新闻关注的是事物的最新变动,是凸显的“事件”;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细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二。、非事件性消息的特殊价值

(1)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2)非事件性消息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3)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

(4)非事件性消息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14.消息 消息是各种新闻体裁中用的最多、最活跃的一种体裁,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新闻报道的主角。特点:(1)简括

简要、概括的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

(2)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

(3)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

消息的结构是倒叙,俗称倒金字塔结构。(4)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即电头或“本报讯”,有人称为“消息头”。

消息体裁的优势:(1)消息适用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2)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3)消息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4)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14.记者的修养

一、加强政治修养

(1)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2)记者的政治修养还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

二、加强知识修养

三、加强思维修养

15.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要学好新闻写作,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在学习新闻写作时,我们强调采访决定写作基于:(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

(2)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写作的力量

当然,采访决定写作,同样写作也会反作用于采访。一个记者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反过来可以指导他的采访活动,有助于增强他的采访意识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

因此,既不能重采访轻写作,也不能重写作轻采访。采访与写作是记者的基本功。二者辩证统一。16.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一、文体特征

(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

(2)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生动、更形象,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问题更具感染力。(3)通讯的文体较为自由。(4)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5)通讯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6)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7)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较差。

二、功能区别

(1)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播着最重要的信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讯虽然也传递信息,蛋它篇幅长,时效稍差。但是可读性强,可读性一般指具有可感受性。通讯这种载体在传播过程中更类似文学作品,即它有两条传播的信道:既像消息那样传播信息,还有一条看不到的信道---------情感的传播。

18.写作题 拟标题

对材料评析

写消息(校园新闻)

第五篇:(下)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指导

一、名词解释

1新闻语言 2 新闻笔法 3新闻主题 4 新闻角度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7 新闻主体

8新闻背景 9 新闻结尾 10 新闻结构 11 倒金字塔结构 12 悬念式结构 13 事件新闻 14 社会新闻 15 通讯16新闻材料17消息头18 叙述型导语19议论型导语20简明新闻21动态新闻22综合新闻

二、简答题 简述如何深化和提炼新闻的主题? 2 新闻材料的选择要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新闻标题的作用及制作要求 4 简述新闻导语的类型和作用 5 简述新闻主体的写作要求 6 简述新闻背景的内容和类型 简述写作新闻背景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8 简述新闻结尾的类型和作用 9 简述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与局限性 10 简述动态新闻的特点 11简述动态新闻写作的要求 12 简述综合新闻的特点 13简述非事件新闻的特点 社会新闻的写作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5 简述新闻结构的常用形式 16 简述事件通讯写作的具体要求 17 简述工作通讯的写作技巧 18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 19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请给下面素材写一个当日新闻导语并制定一个新闻标题

四、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一个不超过500字的消息

下载新闻写作的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写作的复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共5篇)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一、填空题:(56题)1、狭义的新闻指( 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新闻采访与写作(下)复习题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指导 一、名词解释 1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是兼有艺术语言、科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长的记实语言,是一种直观朴实的、确切无误的、生动形象的纪实语言。它......

    实用写作复习题

    《实用写作》(Y201104)复习题 1. 名词解释:实用文体 公文 发文字号 主送机关 主题词 命令 决定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 报 议案 报告 请示 批复 意见 函 会议纪要 2. 简述实用文的......

    实用写作复习题

    2013-2014第二学期《实用写作》开放专科期末复习题 (试卷代码:506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_______、和__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 2、公文主要具有:____性、_____性、性......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实战篇 (一) 一般的新闻格式: :一、标题 (1)它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新闻标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新闻的取舍。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新闻写作

    自媒体时代的全民专业报道(总序) 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媒体却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 当号子、烽火狼烟、鱼肚尺素、鸿雁传书、招幌等古老媒体成为人们美好记忆的时候,当报刊、......

    新闻写作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

    浅谈新闻写作

    浅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如何运用手中的笔向世人展示这大千世界中发生的各种事物呢? 一、坚持真实性。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