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10:4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

第一篇: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

发展规划

(2009—2015)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2015年,2012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趋势。

金属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正在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向民用领域扩散,计算机、通讯、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金属新材料形成巨大市场需求。我国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四类:一是硬质合金等高性能结构材料,二是高能储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三是钕铁硼、高磁感取向硅钢等新型功能材料,四是电子信息材料及微电子配套材料等。

(二)产业现状。

我省是金属材料大省,金属基础材料门类比较齐全,新材料开发时间较晚,主要在铜、钨、稀土等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产业中,实施了一批新材料项目。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有色、黑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304亿元,销售收入2813亿元,实现利税212亿元,利润98亿元。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铜及其合金材料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可以生产铜材200多个牌号、2000多个品种、近1万种规格,建成投产了江铜-耶兹公司6000吨铜箔项目,开工建设了江铜集团10万吨铜板带项目。硬质合金产能达到3000吨,钕铁硼产能达到2万吨,三基色荧光粉达到6000吨,开工建设了5000吨储氢合金粉项目,稀有金属材料性能提高,品种增加。

(三)发展优势。

1、资源基础。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钽、铷、铀、钍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钨、银、锂、锆、铯、碲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铋、金、铌、铊、钪的储量居全国第三位,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称誉,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七朵金花”。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为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有力的调控手段。

2、产业基础。依托资源基础,我省已经形成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的冶金产业,为发展金属新材料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培育了江铜集团、新钢股份、江钨集团、江钨有限、虔东稀土、章源钨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了“贵冶牌”阴极铜、“袁河牌”船板钢等一批知名产品。2008年,全省8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中,冶金行业占4家,全省冶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强。

3、研发基础。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我省冶金行业已经建设了一批一流科

研院所和专业院校,培养了一批一流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一流科研成果,为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创造了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近年,我省组建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新余钢铁公司、省地调研究院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金属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差距明显,产品档次不够高。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金属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新材料跟踪仿制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二是领军人才不足,前沿科研力量薄弱。大部分科研力量集聚在普通材料领域,新材料专业人才不足。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新材料的科研、产业投入渠道单一,投入总量不足。四是市场反映不灵敏。市场需求信息反应滞后,开拓新产品、应用新技术的速度迟缓。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实施重大高新技术项目为抓手,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创新并举,做强材料产业,做大下游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加快中部崛起和实现富民兴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政策支持。遵循市场和产业转移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制定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和政府协调,支持生产要素向重大项目和创新型企业集中,集中力量推动产业发展。

——项目带动,形成抓手。谋划实施具有创新点、增长点、制高点的重大项目,通过项目聚集生产要素和科技人才,通过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高位切入,抢占先机。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一流人才,加强关键环节的自主创新,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引领未来发展。

——延伸产业,做大规模。鼓励产品多元发展、加强产业配套,争创名牌产品,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大力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到省外、境外开发矿产资源,提高资源保障水平。

——合理布局,安全环保。坚持产业项目进工业园区,特色项目向产业基地集聚,提高协作配套水平。推广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冶工艺,推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配套建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金属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江西建设成为全国金属新材料产业强省,并带动壮大一批下游产业。到2020年,金属新材料产业成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支柱。

1、产业链目标。打造中国(鹰潭)铜产业、千万吨级钢铁、锂电新能源、硬质合金工具、稀土新材料、镍钴新材料、黄金稀贵金属等十大金属新材料产业

基地,依托基地,延伸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器、新能源(锂电池、核电)、轻工、装备(节能电机、挖掘机械)、铝合金等新型建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十大下游产业。到2015年,金属新材料在省内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2020年超过40%。

2、产能目标。到2015年,全省阴极铜产能达到150万吨、精深铜材加工产能达到240万吨,均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钢材产能超过3000万吨,其中板管带材产能达到2000万吨。硬质合金工具产能达到2万吨,稀有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储氢材料、永磁材料、发光材料产能超过8万吨。

3、技术目标。到2015年,建成2-3个金属材料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质检中心和10个金属新材料开发及应用企业技术中心。30%的金属新材料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金属新材料工业增加值率达到6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降低10%以上。

4、市场目标。到2015年,全省金属新材料销售收入力争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25%,占全国12%。新培育江锂等5家左右销售收入超100亿元金属新材料骨干企业。江铜综合实力进入全球前三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新钢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江钨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培育出5-10个中国名牌产品。

三、主要任务

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高精铜材、优特钢材、硬质合金、稀土深加工产品、锂、镍钴、铅锌、铝合金、其他稀贵金属等十类金属新材料,培育壮大汽车等十大下游产业。

1、高精铜材。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发展高性能铜板带和引线框架,延伸集成电路产业链;二是发展电子铜箔和覆铜板,延伸印刷电路等电子产业链;三是发展特种漆包线,延伸电力电气产业链;四是发展高强高导电合金铜杆,延伸高速铁路配套产业链;五是发展精密铜管,延伸家用电器产业链。到2015年,全省高精铜材加工能力超过240万吨,把江西建成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精铜材产业基地。

2、优特钢材。重点发展六条产业链:一是发展宽幅冷热轧薄板,延伸汽车、家电产业链;二是发展压力容器用钢板、4米以上高强度船板和大线能焊接船板,延伸造船产业链;三是发展不锈无缝钢管和高合金无缝钢管,延伸高压锅炉等压力容器产业链;四是发展弹簧钢、齿轮钢、轴承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延伸汽车、机械装备产业链;五是发展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延伸金属

制品产业链;六是发展无取向硅钢、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延伸发电、输变电、电机、电子和家电产业链。到2015年,全省形成两家产能超千万吨、具有较强区域性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优特钢材产量达到2000万吨。

3、硬质合金工具及硬面材料。重点发展亚微、超细硬质合金,高冲击韧性、高耐磨性硬质合金采掘工具,硬质合金涂层加工工具,硬质合金硬面材料,钨及钨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废料综合回收及低品位复杂矿源冶炼技术等六大系列产品,鼓励钨新材料项目向南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赣州经济开发区钨和稀土产业基地、靖安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集聚。到2015年,全省硬质合金生产能力

达到2万吨,把江西建成全国重要的钨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

4、稀土深加工产品及应用。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钕铁硼磁体-稀土永磁电机、磁选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二是稀土发光材料产业链:中、重稀土氧化物-稀土荧光粉-照明电器(LED)、显示器(LCD)等;三是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混合稀土金属-稀土贮氢合金粉-镍氢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四是中重稀土合金产业链:混合稀土金属-稀土钢、稀土铁、稀土铝合金、稀土铜合金-零部件或器件;五是其他稀土新材料产业链:稀土化合物-稀土新型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特殊应用领域。到2015年,全省稀土金属及合金年产量2万吨、储氢新材料2万吨、永磁材料3万吨。

5、镍钴材料。依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研究力量,积极开发利用土耳其、菲律宾的红土镍矿资源,生产国内急需的电解镍、电解钴。结合省内主要钢铁生产企业,建设镍、铬合金项目,扩大不锈钢生产规模。电解镍项目集中向新余分

6、铅锌金属。依托江铜集团,发挥长江水运优势,整合省内资源、利用国外资源,抓住铅酸电池需求稳步增长、重大工程镀锌板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实施江铜40万吨铅锌冶炼、江锂科技30万电解锌项目,打造铅锌冶炼基地。引导铅锌冶炼项目向九江沿江开发区冶金板块集聚,铅锌材料下游项目向九江沿江开

发区和两大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集聚。

7、铝合金。重点发展两条产业链:一是依托安义“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的市场网络优势,以实施雄鹰铝业年产18万吨节能环保铝加工项目为起点,大力发展再生铝加工业,到2015年形成年产100万吨建筑铝型材产业规模。二是以实施赣州铝业年产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合金铝板带箔材,重点开发高精度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大断面、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大型高性能铝合金预拉伸板,占领铝合金高端产业,到2015年形成年产100万吨生产规模。

8、稀贵稀散金属。重点培育三条产业链:一是从铜精矿回收金银钼铼硒碲。江铜集团加大相关稀散金属的回收与冶炼加工,发展成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稀散金属供应商,到2012年,江铜集团年产伴生金25吨、银500吨及钼、铼、硒等稀散金属产品1万吨。二是从废旧金属和废渣回收银、硒。依托华丰铜业等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高科技企业,从冶炼废渣、废液及拆解金属中回收银、硒等稀散稀贵金属。三是从锂云母里综合利用铷铯。以宜春钽铌矿年产16万吨锂云母为原料,引进锂云母提炼锂、铷、铯的技术和项目,实现年回收铷盐1000吨、铯盐300吨,创造产值20亿元。同时,发挥晶安高科在中国锆产业中的龙头优势,实施千吨级核级海绵锆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满足核电大发展的需要。

2012年前重点实施13个重大工程和项目,这批项目总投资445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49亿元以上,远期规划工程和项目15个,总投资超过416亿元。具体项目见重大项目表附件。

四、相关措施

1、规划保障。加强产业规划与电力、交通、科教、城镇等专项规划衔接,落实产业用电、运输、人才、用地等外部发展条件。

2、政策扶持。依法简化环评,优先支持各有关产业基地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依法从快从简办理具体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合理配置资源,通过经济调节,引导矿产资源优先向深加工企业配置。

3、市场开拓。支持产品采购,对认定的省内自主创新金属新材料产品优先采购,鼓励在城市建设、公共建筑以及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推广使用。拓展外部市场,外经外贸、海关、保险、外汇等部门大力支持金属新材料产品打入海外市场。构筑网络平台,建立金属新材料信息网,动态发布招商项目、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办事程序和用工情况。

第二篇:9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发展规划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9-2015)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绿色食品(含有机产品,下同)产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2015年,2012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与项目。

一、发展基础

(一)基本现状。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挥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速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种质资源、科研力量等优势,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推行“公司+协会+专家+农户+绿标”的发展模式,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食品标志品牌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008年,全省绿色食品、绿色有机生产资料总数达1280个,绿色食品总数排名全国前八位,有机食品产品数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共有27个县的32个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854万亩,列全国第二位;绿色食品、绿色有机生资企业442家, 其中,有120家绿色食品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全省总数的29%,有15家绿色食品企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全省总数的55.56%,绿色食品企业占“双十”企业总数的80%,占“双百”总数的39%。环境监测总面积4300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

虽然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整体而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较弱,绿色食品产业技术体系尚不健全;二是加工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参与资源深度开发、科技研发及市场开发的能力相对较弱,集聚发展的能力尚待加强;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市场开拓能力有待增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知名品牌缺乏,品牌建设需要继续加强。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生态江西,绿色发展”的战略构想,按照“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思路和“产业链最长、效益最好、经营主体明晰、生产标准严格”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突出抓好科技提升、基地建设、产业化发展、市场网络及品牌创建,促进种养与加工、流通等环节相衔接,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把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建设成为带动全省农产品生产的支柱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产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支撑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高效产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环境保护、生产加工、标准建设等领域更多地研发和采用新技术,在检测、认证、监管等环节不断创新。

——坚持质量与发展并重原则。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坚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实施严格、规范的绿色食品标识管理。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加强政策引导,着力创造有利于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鼓励企业和农户自主开发。

——坚持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原则。按照生态特点、资源优势和加工水平,确定发展规模和速度,防止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由于结构雷同造成的不良竞争。

——坚持绿色食品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原则。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选准发展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加工。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绿色食品产业得到全面发展,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特色农产品得到有效挖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政策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产业链目标。绿色食品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料生产(农户、基地)、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三个环节(如图)。到2015年,全省形成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55个,面积2000万亩,绿色农业示范区(基地)20个,面积80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80万户、专业大户发展到15万户;绿色食品生产专业合作社800个。

2、产能目标。到2015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绿色生产资料总数超过2800个,生产企业680家,绿色食品加工能力将达到1500万吨。

3、技术目标。到2015年,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3.2万人;科技进步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全省绿色食品安全监督抽查覆盖率达到100%;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达 5700万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植保技术,提高农药和化肥利用率20%以上。

4、市场目标。到2015年,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力争国内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以上;打造10个以上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绿色品牌。

三、主要任务.(一)重点发展领域。

1、抓好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一是着力抓好农业科技攻关。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主要农作物、畜禽及水产品品种,重点发展水稻作物新品种引进与繁育,绿色蔬菜新品种的培育,果树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及特色优良品种变异技术研究,利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畜禽品系选育研究与开发利用,大力开展淡水名特优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二是大力推进生产和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包括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栽培养殖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应用,绿色农产品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的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三是推进绿色食品生产机械化。全面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水果、油料、茶叶等特色绿色食品产区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与推广力度,提高种苗繁育和保鲜环节机械化应用水平。四是努力建设绿色食品产业科技队伍,建立绿色食品科研领头人培养机制,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食品研发平台,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技术应用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培养,提高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2、抓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构建绿色食品产业体系。立足我省农业发展现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着重围绕我省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和优势的水稻、柑橘、生猪、家禽、水产五大主导产业,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油茶、蔬菜、竹笋等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防止面源污染,促进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积极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粮食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完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油料生产能力增强工程,大力推进标准果园、茶园、菜园建设,加快果、菜、茶、菌等绿色产业基地发展;进一步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和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加快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促进粪污无害处理,推进现代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和绿色生猪基地的规模发展;加快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业,通过加大水面开发利用、推进精养模式,突出发展鮰鱼、鳗鱼、虾蟹、龟鳖、珍珠等绿色高效特种水产业,壮大绿色水产养殖规模。

3、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做长产业链条。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努力争取和加大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帮助和引导经营主体不断向绿色食品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重点在粮食、柑桔、畜禽产品、水产品、茶叶、蔬菜等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生产加工领域,培育做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生产、流通和加工骨干产业化龙头企业群,提高全省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转化效益。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市场经纪人和各类专业大户,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力争到2015年,全省绿色食品骨干龙头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总数达70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10家,超5亿元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20家,超亿元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40家;国内外著名品牌产品10个以上,培育200个江西名牌农产品,带动绿色食品种植户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

4、健全市场营销网络,促进生产与市场流通对接。依托全省现有的各类相关专业批发市场设立绿色食品批发专柜,引导生产企业与销售渠道联合,并充分利用省内各大企业的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各类相关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市场流通组织,完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连锁配送中心建设,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贸易促销和推介活动,开展商贸洽谈,扩大产品知名度,不断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绿色食品大生产、大流通的形成;积极拓展绿色食品海外市场,大力扶持绿色食品出口创汇,提高我省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绿色食品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江西绿色食品网探索网上销售,建立 “江西绿色食品”全国营销网络,并对各类不同产品逐步统一使用证明商标或者集体性商标、统一广告宣传、统一产品包装;积极培育和创建绿色食品品牌,加大对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力度。

(二)产业发展重点及布局。

1、粮食油料产业。

重点发展优质米、特色米和优质油菜、花生、黑芝麻、油茶等油料作物。进一步健全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推进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切实强化水稻“一增四推”、油菜轻简栽培等技术集成能力,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建设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优质良种繁育基地和高产基因库,扩大绿色水稻、油菜、花生、黑芝麻、油茶等种植基地(监控)面积,推进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使之向“种、养、加”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方向发展。

专栏1:绿色粮食油料种植及加工

水稻。主要布局于全省各绿色水稻基地县(市、区)。到2015年,种植面积800万亩,产量450万吨,综合利用总产值140亿元。

油菜及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主要布局于全省油菜、花生、芝麻等主产区。到2015年,以绿色油菜为主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00万亩,产量10万吨,总产值7亿元。

油茶。主要布局于南昌、宜春、吉安、上饶、赣州、景德镇等市。到2015年,绿色食品油茶林环境监控面积达800万亩,总产值90亿元。

2、果品蔬菜产业。果品。重点抓好优质高产生态标准化果园建设,推广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管理制度;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加大产品品牌建设;加快现代化果品生产加工厂建设,提高果品采后储藏保鲜和综合加工利用能力,推进果品产业化经营。

蔬菜。重点加快优质高产无公害标准化蔬菜基地和出口蔬菜基地建设,推广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提高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加快现代集约化蔬菜育苗场建设,提高蔬菜采后处理及加工能力,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加大产品品牌建设。

食用菌。主要抓好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从原料、栽培、采收、加工、包装”全过程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大力发展食用菌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

专栏2:绿色瓜果蔬菜种植及加工

果品。主要布局于赣州、抚州、宜春、吉安、新余等市。到2015年,绿色食品果园基地面积达150万亩,产量达200万吨。柑橘类水果总产值达36亿元。

蔬菜。主要布局于南昌、吉安、萍乡、九江、景德镇、新余、抚州等市。到2015年,绿色食品蔬菜播种面积150万亩,产量达200万吨,总产值25亿元。

食用菌。主要布局于南昌、九江、抚州、景德镇等市。到2015年,产量超过50万吨,综合利用总产值12亿元。

竹笋。主要布局于全省毛竹主产区。到2015年,笋竹两用林面积450万亩,笋、竹综合利用总产值60亿元。

3、畜禽产业。

充分发挥我省畜牧业产业和畜牧业资源优势,着力做大、做强、做优生猪和家禽两大优势产业,大力挖掘牛羊等草食家畜发展潜力,以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为切入点,建立绿色畜禽养殖基地。把畜禽屠宰加工作为振兴我省食品工业的突破口来抓,培育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方便、营养、安全的畜禽加工产品,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专栏3:绿色畜禽养殖及加工

生猪。重点建设“一片两线”(赣中片和京

九、浙赣沿线)生猪优势产业带,重点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健康养殖。2015年,全省出栏绿色食品生猪400万头,产值75亿元。

草食家畜。合理开发农作物秸秆和饼粕等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家畜,充分利用冬秋闲田和草山草坡资源,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建立种草养畜示范基地,发挥草食家畜的优势,开发优质牛羊兔肉和优质奶品。2015年,绿色草食家畜产值25亿元。

家禽。突出发展水禽和地方肉鸡产业,大力扩大优质禽蛋生产规模。水禽重点发展“沿江环湖”(沿赣江和环鄱阳湖)优势产业带;地方肉鸡重点发展广丰、宁都、万载等黄鸡产业、泰和、东乡、余干等乌鸡产业和崇仁、临川等麻鸡产业,建立绿色地方肉鸡生产和加工基地;蛋鸡重点发展南昌、九江、抚州、赣州等生产及加工基地。2015年,绿色家禽产值80亿元。

4、渔业。

围绕鄱阳湖流域,重点发展大宗淡水鱼、河蟹、克氏原螯虾、鳗鱼、龟鳖、珍珠、罗非鱼等特色优势水产品,主攻淡水鱼糜、鮰鱼(罗非鱼)和克氏原螯虾深加工,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品牌整合,完善绿色水产产业链。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抓手,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基础,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着力发展现代渔业,提升水产品品质。

专栏4:绿色水产养殖及加工

主要布局于鄱阳湖流域的各设区市,至2015年,建立绿色食品水产养殖基地300万亩,产量90万吨,总产值超过110亿元。

5、特色饮品。

重点发展酒类、茶叶和矿泉水等。发挥特色资源和名优品牌优势,改进生产工艺,确保原材料质量安全,防治生产过程污染,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迅速做大做强特色饮品产业。

专栏5:绿色酒水饮料

酒类。主要布局于南昌、抚州、景德镇、宜春等市。重点扶持蜜桔干酒、猕猴桃干酒、南昌啤酒、雪津啤酒、四特酒、临川贡酒、七宝山酒等食品名牌。到2015年,绿色食品酒类总产量达1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

茶叶。主要布局于婺源、浮梁、修水、武宁、庐山、遂川、井冈山、靖安、铜鼓、资溪、上犹、崇义等绿色(有机)茶叶基地。到2015年,总产值15亿元。

矿泉水及其他饮料。重点开发矿泉水、百合汁、莲子汁、猕猴桃汁、橙汁、橘汁、葛根茶、苦丁茶、滕茶、杜仲茶、金银花凉茶、速溶茶等产品。到2015年,产值15亿元。

6、地方特色农副产品。

重点对南酸枣、葛根茶、藠头、百合、有机农产品(胖姜)、肽营养豆奶饮料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的保护和挖掘,对生产、加工等环节实施绿色化改造,不断扩充绿色食品品种。

专栏6:其他种类绿色食品种养加工

重点建设南酸枣、葛根茶、藠头、百合、有机农产品(胖姜)、肽营养豆奶饮料等深加工项目,加快白花檵木黄酮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低盐生物发酵新技术项目、绿色食品中蜂标准化养殖项目、绿色农业示范区(基地)等建设。到2015年,总产值达50亿元。

7、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重点加强饲料、添加剂、肥料、农药、兽药及无污染包装物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研发和推广。加快新型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建设和现有相关生产企业的改造,进行科技攻关,力争相关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断增加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供应,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重大建设项目及投资。

2012年前重点实施64个重大项目工程和项目,项目总投资178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82亿元。远期规划工程和项目16个,总投资超过210亿元。具体项目见重大项目表附件。

四、保障措施

1、抓好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努力建设绿色食品产业人才队伍,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食品研发平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与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种养适用技术。

2、政府资金支持。重点扶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申报使用绿色产品标志的企业进行补贴;农业开发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要结合区域开发,将发展绿色食品作为投入重点;其他相关部门的资金,要向绿色食品开发倾斜;各市、县也要筹集项目配套资金,增强投入力度。

3、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全省绿色食品发展的检验检测体系和考核奖惩制度,并将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根据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要求,各市、县切实做好本地绿色食品的发展规划,确定重点推进项目;新办食品企业或食品企业开发新产品,鼓励其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扩大良种补助范围,凡属绿色食品的良种、种苗均可享受优惠。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涉农保险,鼓励和引导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农户,尤其是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保,转移和降低生产风险。

4、规范监督管理。规范审批程序,按照国家绿色食品中心确定的各种绿色食品标准,严格检测和评价绿色食品生产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生态环境,并对检测结果公正性进行监督。实行绿标动态管理,定期对绿色食品产品及其生产环境进行化验检测,并定期发布绿色食品检测公告,以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标准。加强绿色食品市场管理,定期对绿色食品市场进行联合检查,严肃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坑害消费者的责任者,维护绿色品牌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5、完善营销网络。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种贸易促销和推介活动,邀请外商到展开展商贸洽谈,为企业牵线搭桥,扩大产品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帮助绿色食品企业构建现代营销网络,引导生产企业与销售渠道联合,对各类不同产品统一使用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逐步统一广告宣传、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出口创汇,建立全国“江西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第三篇: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201 2年基本情况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201 2年基本情况

和201 3年发展重点

一,2012年基本情况

2012年,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总量规模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迅速 扩张,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32.4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省规模以 上工业的39.6%,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9%,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 分点。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10345.3亿元,同比增长15.5%。

二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半数 表现稳健,对全省工业的平稳增长提供了支撑和拉动。其中,金属新材料、绿色食品制造、生物及新医药制造、非金属新材料、文化及创意制造五大产 业合计完成增加值161 1.4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33%,拉动全省规上工 业增长4.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8.2%。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半导体 照明增加值分别增长70.8%、38.1%,金属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十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接近半壁江山。

三是重大项目推进有力。2012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 2668.9亿元,同比增长23.5%,占全省总投资的23.4%,拉动全省投资增 长5.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9.3%。其中,新开工项目3082个,共完成投 资1776.00亿元,拉动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7.0个百分点。全省战略性新 兴产业领域共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954个,总投资达4678亿元,分伞省工业的69.2%和70.2%,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15个。重

人J’„1的有力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蓄足了后劲。

四是龙头企业拉动效益逐步显现。江铜、新钢、晶科能源等9户收入 j¨I.4乙的企业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7.3亿元,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收 人总艘的29.6%,拉动全省工业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8%。

(二)政策制定落实推进有力

。‘是制定出台《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指导意见》,统筹指 铮推进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二是围绕出台的《江西省重大产业项目 绿色通道管理办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进办法》,发挥重大项目 绿色通道的作用,搭建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平台,召开三次全省战略性新兴 J把、lp呕大项目协调推进会,协调推进15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解 决厂包括省级建设用地指标24853亩在内的用地、环评、电力、融资等各项 『lIJ题;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经过项目收集、行业评审、综合评审等一系列程序,最终确定了获得2012 年2000亩用地指标的10个产业配套基地。三是制定出台了《江西省战略 代新必产业投资引导资金项目申报评审实施暂行规定》及《2012年江西省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申报指南》,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引 铮f占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设立战略性新兴产、肜投资引导资金。2012年全省共申报重大项目239个,总投资539.9亿 几。Jll清扶持资金56.3亿元。经过项目评审、实地考察、综合平衡和统筹 认定等环节的严格遴选,最终确定扶持项目46项,总投资108.5亿元,安 俳扶持资金4.o亿元,项目涵盖了全部11个设区市、十大新兴产业,引导 璇金l叮带动银行贷款约7倍,拉动社会投资约27倍。四是制订《2012年江 州肯优势产业服务团工作方案》,正式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服务 团帮扶1二作,优选20家成长性强、带动作用大的企业给予重点帮扶,分别 „肯I: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和省政府金融办牵头,组织相关省直单 位。深入一线,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实际困难,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培育成行、渺坨火,带动产业加速发展提升水平。

(三)重大活动开展成效明显

‘是推动省部对接。进一步加强省部对接,建立省部合作机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江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12月2 13,工业和信息化部与

省人民政府在南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委书记苏荣出席签字仪式,工信 部部长苗圩、省长鹿心社致辞并分别代表工信部和江西省政府签署《关于 支持推进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省委副书记尚勇出席,副省长洪礼和主持。双方共同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合作重点,将围绕促进战 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赣南等原中 央苏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新模式、推动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部省人才交流合作等六大领域深入开展对 接合作。明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成为省部对接合作首要任务,为进一步发挥各方优势,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更 好更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是召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会。2012年在香港、南昌等地召开 6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会,推介光伏、锂电新材料、半导体照明(LED)等 重点产业,会议共签约项目75项,签约金额达574亿元;推介项目256项,总投资达1893亿元。系列推进会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层推动,省直各部 门协同配合,成效显著,带动效果明显。各设区市纷纷结合当地产业发展 实际,积极制订配套扶持政策,出台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强 化具体工作举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设区市的工作重点和焦 点。

(四)技术创新驱动明显

深入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2]51号文件进一‘ 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2140号)等文件精神,切 实加大工作力度,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 效。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45 家,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省第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 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主营业务 收入和产品销售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超过40%。按照《江西省 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完成认定江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84 家;新增中国瑞林和江西青峰药业两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03家,其中,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2012 年全年立项省级新产品300项,完成鉴定200余项。评选出省级优秀新产

I锗共153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74项,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品牌优势明显,资源得到更好利用’’的新产品成为江西 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10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专项 资金补助7200万元,创历史新高。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认定,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二、2013年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全省经济 I:作会议部署,深入实施t业强省战略,加速推进新型t业化,坚持以设区 I仃为主、省市联动,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推进平台作用,进一步突 jl;主题、丰富形式、扩大影响、务求实效,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主要抓好五方面的t作: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

一是按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调的要求,细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和关键环节,配合做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修t作;二是强化 规划对接,指导各设区市对产业发展规划做出及时调整,促进规划体系进

‘步完善;三是切实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 腮。

(二)组织开展一批重大活动

围绕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现有平俞作用,坚持“六个突出”,即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区域特色、突出优势 J炽业、突出骨干企业、突出县域经济、突出市场培育。做到研究好、对接好、落实好。一是研究好,组织举办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和央 氽对接会。邀请省政府聘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聘专家来赣考察,交流对 沂,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邀请一批央企负责人,加强对接,吸引更多 火企进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二是对接好,办好一批对接推进活

动。坚持设区市为主、省市联动的有效方式,每个设区市至少组织一场重大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在省内外,乃至境外开展合作推介会、技术对接、专

题咨询、重大规划和项目论证等对接推进活动。三是落实好,围绕今年协 调推进项目、开工项目、竣工投产项目建设,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回头看”活动。

(三)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抓好四个平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是 利用好招商推介活动平台,围绕发展重点,衔接国家发展方向,紧盯行业龙 头、央企集团、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投资意向,组织、储备、发布战略性新兴 产业招商项目。二是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平台。开好 重大项目协调会,协调内容逐步拓展到信贷融资等方面,争取全年协调推 进三批100个以上重大项目。三是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平台。加快支持项目的建设进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启动2013年项 目遴选工作。四是抓好项目督促检查平台。规范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督促 检查力度,并逐步形成制度。

(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一是扎实推进新产品开发,立足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和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发300项省级新产品;二是扎实推进企业技术中 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建设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 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创新型企业培 育试点和认定管理,进一步扩大省级创新型企业队伍。四是扎实推进产业 和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每年支持建设5个能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区域性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5个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技术创新、检测检 验、现代物流、标准信息等方面支撑,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一批产 业集群上“50亿”和“百亿”台阶。

(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完善用电保障、环评审批、银企合作、财税支持政策,重点发挥战 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撬动银行信贷以及社会资 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 同创新的决定》和《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意见》,形成可操作的畋策手段,重点推进“加计扣除’’等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先行实施。

切实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力。三是针对具体产业,进一步研究制定有效措 施,督促已出台扶持政策的尽早落实。

第四篇:如何推进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江西国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江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并实施《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选择了光伏、风能与核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个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确定了十大产业到2015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大产业重点实施的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提出了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从2009年到201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前重点实施209个重大工程和项目;到2015年,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为引领和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加快发展的主战场,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50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0%。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战略机遇,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采取调整结构和壮大规模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开放整合相结合、重点突破和系统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加强产学研联合,使省属国有企业继续发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一)省属国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1)省属国企如何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选择是否进入或进入什么领域的标准:

1、进入发展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看企业是否拥有成熟的产品和核心的技术优势;

2、进入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看企业是否积蓄一定的技术产业化的宝贵经验;

3、进入孕育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看企业是否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充足的高级专门人才储备;

4、进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企业主营的成熟产业是否有结合点;

5、市场竞争性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原则性不涉入。

2010年,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人6340.7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44.7%,同比增长47.4%,高出全省工业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955.14亿元,增长36.2%,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75.08亿元,同比增长77.5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43.8%。省属国有企业从传统产业特色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省属国有企业可以选择的重点领域有:

第一,缘于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的稀缺性,新材料产业(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新材料)将是央企和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的重点领域,非金属新材料方面,拥有星火有机硅厂、师大化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有机硅、丙烯酞胺、汽油抗爆剂方面居于全国龙头地位。以江铜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已经在积蓄力量。半导体及绿色照明产业,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并已引进海外风险投资实施产业化。

第二,新能源(风能、核能)、生物及新医药属于孕育期,目前以技术研发为主,产业相对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产业政策,赣能股份等国有企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家电力、华能集团等央企有能力,更有责任去承担起新能源的开发;生物及新医药产业,中药及中成药产销量列全国第3位。有4家企业跻身全国中医药企业20强;进贤县一次性医疗器械年产销量占全国市场30%以上。以江中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长期坚持技术研发为重的理念,将有利于他们在生物医药领域抢占产业制高点。

第三,航空制造产业,我省在全国唯一拥有3个飞机整机制造企业、唯一拥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大航空支柱产业,2010年,国内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试飞成功。产业处于成长期,处于由研发向产业化转换的关键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关键的重大技术创新,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但产业规模和市场环境还不成熟,需要在主导设计选择、培育经济规模、构建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以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和昌河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在南昌航空城的筹建中,国有企业将大有可为。

第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省处于孕育期,目前以技术研发为主,产业相对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产业政策。在省内,承担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企业主要是以江铃集团、昌河、安源客车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

第五,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我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绿色茶油基地、绿色食品脐橙基地和绿色食品水产基地。我省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仍处于孕育期,目前以技术研发为主,产业相对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

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产业政策。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初级农业产业链升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创立绿色名牌。

(2)省属国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式

1、强化传统主业优势,逐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这是目前国有企业采用最为常见的方式,最为有效,成功率高。

2、与央企共同设立新的合资公司。借助央企在资金和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展开合作,科学开发我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壮大省属国企的实力。

3、投资控股方式。组建较大规模的投资集团,集中主业做投资,以控股的方式达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间接布局。

4、成立企业产业联盟。较小规模的企业可以根据产业链组成企业产业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共享部分的信息资源和创新成果,突破技术瓶颈。

(3)省属国企如何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主业的关系

第一,必须处理好传统主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主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于经济增长, 犹如 “船体”和“船帆”的关系。我国的传统产业必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比如高科技, 它能够创造出新的制造业, 同时能够深化装备制造业。这样的互动, 可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扩大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所以, 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遇, 让“船体”和“船帆”形成系统的合力, 加速奋勇前行。

第二,必须与传统主业紧密结合, 在传统主业的优化升级中激发培育新的产业。新材料产业离不开钢铁、有色、石化产业,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机械工业, 生物医药现代科技的发展依托于现有医药工业,下一代物联网也脱离不开现在的信息产业。一定要认识到, 发展新兴产业绝不是脱离传统产业去另搞一套,而是必须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这样新兴产业才有基础,也才能带动传统主业的优化升级。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传统主业互动发展, 这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主业发展不充分、不完全的情况下发育起来的。在传统主业开始不断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时,此时应坚决予以淘汰。

(二)省国资委力推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抢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战略机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挥省属国有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增加社会经济贡献度,按照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现就指导省属监管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1)发展思路

工作重心在于:抓引导、抓龙头、抓项目、抓平台、抓创新等举措,突出抓好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项目,重点培育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风能与核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工作举措

1、抓引导。一是加强战略规划引导。指导监管企业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审慎论证、积极稳妥的推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产重组与对外并购项目、重大技术改造和建设项目、实施路径等。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根据中央以及我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监管企业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落地,力争进入国家及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布点等,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2、抓龙头。在扶持现有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围绕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瞄准国内外相关产业领军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合作、企业重组等工作。一是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突破核心技术、加强品牌建设、创新激励机制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和国有资本引导,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主体企业、主体园区转移,不断完善产品配套,扩张生产规模,形成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一批传统骨干企业向新兴产业的主业战略转型。四是通过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孵化培育新兴高技术企业。

3、抓项目。积极支持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项目推动企业发展。一是指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合作力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新上一批见效快、成效好的优质项目。二是协调相关部门,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及时指导解决有关困难。三是鼓励科研技术管理团队实施项目跟投,完善项目管理方式,力争项目尽早出效益、出成果。

4、抓平台。一是抓紧建设省级国有资本预算体系,建立形成省属国有资本预算统筹、再投入机制,以省属国有资本为引导,利用杠杆放大效应引入社会资本,拓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二是将江西投资集团建设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孵化平台、投融资平台,在企业担保、项目融资、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并争取获得中央和省政策资金的支持,发起成立多个专门服务于我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创业投资子基金,放大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融资能力。三是择机组建投资担保公司,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重点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探索多渠道增加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来源的方式。四是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增发、发行债券、企业权证及其他创新金融产品的方式筹措发展资金,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提高直接融资能力。

5、抓创新。一是建立研发平台。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和申报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技术研发部门,建立和完善科研创新平台。二是推动省属国有资本及省属相关兄弟企业联动。联合国内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技术创新合作联盟,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整合、发挥全省资源优势,组织联合攻关,携手突破重大、关键瓶颈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推动各新兴产业链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尽快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尽早实现市场效益;突破行业界限,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入,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走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之路。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科研团队、留学人员,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敏锐捕捉国际前沿技术动态的高端技术人才;加大对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奖励力度,鼓励各类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完善和创新期股期权、技术入股、分红权等技术人员职务成果创新激励机制。

(3)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抢抓机遇、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深入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在新的更高起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省属国有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省国资委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加强服务,指导企业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力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较大发展。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工作,充分发挥高管团队、中层管理者以及广大职工的积极作用,制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具体分业务的发展目标、实施路径、重点项目,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3、加强宣传,广泛动员。企业要密切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关注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现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动员活动,鼓舞广大员工的干劲,形成全员动员、力争上游的良好创业氛围,齐心协力、争创佳绩。要高度重视新兴市场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培育和提前布局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宣传推介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已取得的最新成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4、积极稳妥,防范风险。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成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制订风险预警机制,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控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五篇: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 1

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索引号:XM00102-03-00-2011-006 发文部门:综合规划处

发文单位: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件日期:2011-10-11

名称: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10-14 9:24:07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第9页

前 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未来将高速增长、产生极强拉动效应并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以及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创厦门发展新优势。

一、发展环境和产业基础

(一)发展环境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包括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趋紧,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及其导致的经济结构矛盾和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代表的改革推动成本不断上升。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大任务、政策措施和相关规划。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年均增长20%。

“十二五”时期,是厦门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决定性时期。当前,我市正处于特区政策扩大到全市、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国家鼓励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的良好机 遇,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我市6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22亿元,占GDP比重6%,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我市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2010年,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业总产值100亿元。“十一五”期间,厦门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是全国首个基于TD标准建设的“无线城市”,被列为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建成164万平方米的软件园产业基地。在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市在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内容等方面,建成一批示范性项目,培育一批代表企业,为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奠定基础。一是以“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整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资源整合,建设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二是物联网关键技术,即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推广方面取得突破。三是美亚柏科、35互联等骨干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建成信息安全云计算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四是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中国动漫集团制作中心等项目落地厦门,将推动我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并影响新一代数字娱乐业发展方向。

2、生物与新医药产业。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52亿元,工业产值上亿元生物与新医药企业共16家。全市已初步形成以海沧区为主的生物与新医药产聚集区,主要相关产业技术支撑科研机构包括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全市已设立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2家、省级工程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研发中心34家,组成了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主力军,形成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建有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厦门海洋微生物发酵中试平台,以及建设中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核受体靶点创新药物研发平台、闽台诊断产品创新创业园、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12月,全市生物医药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84件,其中生物制品发明专利240件。2010年,厦门市第一医院的8个临床专业正式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另有10余个临床专业也申请了相应资格,填补了闽西南地区在药物临床试验方面的空白,亦为海 西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3、新材料产业。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约140亿元,是我市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产业之一。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外延片、芯片等LED用光电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芯片生产和大功率封装的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贮氢合金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稀土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正在拓展新的产品,产能日渐扩大。在技术支撑方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福州大学等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设有材料专业及相应学科,现有材料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40多个,拥有光电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改性塑料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0多个,涉及新材料产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市级15个。

4、节能环保产业。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为71亿元,厦门节能环保产业已显雏型。在节能产品领域,我市以节能电光源为主,第三代新光源产品节能灯生产迅速发展;在建筑节能产品方面,我市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工程面积增加,2009年达100万平方米、明达玻璃公司的玻璃镀膜产品比普通玻璃节能60%左右。在环保产品领域,我市开发应用体现环保效果的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已趋向成熟。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废纸回收再生,废钨加工利用、废蓄电池铅回收、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回收等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效。此外,近年来利用粉煤灰、石粉、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及淤泥生产建材产品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达600多万吨。

5、海洋高新产业。2010年,全市海洋高新产业总产值约为98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高新产业发展较快,海洋产业中海洋生物、游艇及海洋装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等得到一定的发展,正处于萌芽、技术储备和培育阶段。

6、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39亿元,增长态势强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市动漫、网游等数字内容企业数已达62家,从业人员 1986人,全年总收入达4.32亿元,实现增加值3.03亿元,比增73%,年创税利1.76亿元。2007年以来,我市共制作生产了27部动画片,有14部动画片被评为为优秀国产动画片,其中有2部获得优秀国产动画片精品奖,已有5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优秀精品动画片占总产量的51.85%,在全国居前列。

综上所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同时也应看到,作为海西区重要中心城市,与其发展目标和要求相比,我市上述产业还存在着总量规模偏小、有龙头无产业和有产业无龙头并存、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不足、扶持政策和投融

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实施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战略,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国情、市情和我市科技、产业基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在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同时,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

2、科技创新,突显核心竞争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鼓励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权。

3、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坚持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大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4、国际合作,培育品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我市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

5、政策扶持,形成合力。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三)发展目标

1、产业增长目标。到201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占当年GDP的12%(高出全国平均4个百分点)左右,年均增长30%以上。

2、结构调整目标。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各占当年GDP比重的1.7%;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2.9%;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1.9%;海洋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9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2.2%;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1.7%,六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型先导产业。

3、科技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突破50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实施100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培育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4、企业发展目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依托我市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十一五”期间积累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建设,推进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育和壮大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做大高端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做强服务外包等软件技术服务。到2015年,力争形成10项重大技术创新、市场示范项目,出现10家以上重点企业。

1、集成电路。在继续吸引和鼓励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对台产业合作,引进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材料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链。

坚持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在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电力载波、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片上系统(SoC)设计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工艺知识产权(IP)库。加强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云计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4G)和光通信传输等发展方向的技术研发储备和产业培育。

2、高端软件。重点培育移动和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工业设计工具软件以及大型行业信息 服务平台软件。加快嵌入式软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重点促进“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等云计算服务模式和业态发展,培育一批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从事新兴服务业态的软件企业。

3、新型元器件。根据新型元器件片式化、超小型化、超薄和高性能的发展趋势,围绕新一代通信、数字音视频、高性能计算机等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高性能阻容器件、显示器件、发光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新型传感器等新型元器件,鼓励采用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环保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

4、新型显示技术。聚焦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照明两个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加快发展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和生产;引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硅基液晶(LCOS)关键技术,强化与无线通信和新能源技术的集成设计,不断推出行业领先产品;加强激光电视技术开发和储备,攻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

5、卫星导航技术。整合中电科技三十所、厦门大学海西通讯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能力,厦门精图信息科技、厦门雅迅网络等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厦门意得电子科技、蓝斯通信、全芯(厦门)导航科技等企业的产品制造能力,厦门未来港信息科技、厦门市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应用服务能力,建立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支持中电科技三十所、厦门大学海西通讯工程中心、厦门精图信息科技、厦门雅迅网络在“十一五”期间获得的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化项目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带动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化项目、工程中心和研究机构落户厦门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形成未来有影响的国内卫星导航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

6、新一代网络。扩建高速率、大容量的光纤传输网,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为发展新一代网络提供城市示范工程。

加快发展射频识别(RFID)芯片制造、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协议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支持三网融合关键设备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生物与新医药

发挥我市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工作目标,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制技术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突破海洋药源生物规模化培育技术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加快系列海洋生物药 源产业化项目中试投产;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高效工业用酶制剂、特殊氨基酸、有机酸和维生素类等生物制造产品的产业化,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

1、生物医药。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尤其是在厦门有优势的诊断试剂、基因工程疫苗、创新生物药物、以及专利到期大品种生物药物等。实现创新重组戊型肝炎疫苗、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产业化;实现系列专利到期大品种生物药物的产业化。实现创新生物药物产业化,特别是具有国外专利和广阔市场前景长效型蛋白质药物的产业化。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受体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和肿瘤早期诊断试剂产品。

2、海洋药源。发展以海洋生物为药源的健康产业,突破海洋药源生物规模化培育技术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完善海洋生物功能性物质研究开发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海洋微藻活性物质、海洋药物“河豚毒素”、海洋多糖、脂类、蛋白类保健食品和药品等系列海洋生物药源高值产业化项目,推进厦门海洋生物医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3、现代中药。强化源头创新,利用现代制剂技术,解决中药产业关键技术,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产品。开发中药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等新型制剂,进行现有创新药、闽台特色创新中药的“二次开发”,加强对包括天然药物、名医名方的筛选和应用。

4、医疗器械。促进具有先进性、高性能的新型医疗器械发展。推进生物医学材料制品、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现代医学治疗与康复设备等产品开发和生产。

5、生物制造。加快微生物和微藻发酵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发展微生物、微藻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推进较高附加值DHA、甲醛脱氢酶、辅酶Q、维生素类、特殊氨基酸、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生物制造产品的产业化。开展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开发。

(三)新材料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我市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新材料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为主线,以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特种玻璃为主导领域,厦钨集团、翔鹭化纤、明达玻璃、三安电子、乾照光电、中铝百路达等企业为产业发展龙头,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我市新的优势产业。

1、能源新材料。建设以国内领先的能源新材料技术中心为先导的厦钨海沧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提高贮氢合金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规模,力争3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 源材电池料供应基地,达到贮氢合金粉5000吨/年、锰酸锂2000吨/年、三元系2000吨/年、磷酸铁锂500吨/年、钴酸锂4000吨/年的规模,产品进入电动汽车市场,代替进口并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开发超细钨酸分离、纳米级碳化钨生产技术、高性能钨系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工艺,实现水溶法制备钨钴复合粉产业化;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支/年的超硬合金刀具生产能力。以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先导,将厦门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钨系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3、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一是钼材,打造完整的钼产业链,使从钼酸铵到钼粉、钼坯、钼丝、钼板材、钼零件的钼系列产品和钨系列产品具有一样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二是稀土材料,整合全省稀土资源,建设稀土材料生产能力,形成年产稀土金属2000吨、荧光粉1000吨、磁性材料3000吨的生产能力,形成较为完整的稀土深加工产业链,培育“金龙”稀土产品的行业品牌。三是功能材料,在成功投产20000吨/年无铅铜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其他合金材料,达到50000吨/年的规模。

4、半导体发光材料。大力提升LED芯片、封装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发展LED芯片蓝宝石(三氧化二铝)基片材料、功率型高亮度兰绿光外延片及芯片制造、贴片式封装及功率型封装生产项目,以及碳化硅结晶体发光材料等。通过与台湾同行在标准研究制定、工艺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合作,抢占产业制高点。做大做强LED产品,攻克产业化关键技术,拓展LED在大尺寸LCD显示背光源、景观照明、通用照明等领域的应用。

5、化工新材料。一是有机硅/氟材料,我市适宜发展有机硅/氟材料中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机氟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领域的可溶性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氟橡胶、聚全氟乙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F树脂及膜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的氟碳醇、含氟离子交换树脂及膜、六氟磷酸锂、新型含氟中间体等。有机硅材料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产品。二是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全球开发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品种包括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APC)等,我市通过引进成熟技术,或产学研合作,可以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聚乳酸、PBS等产品。三是新型纺织纤维材料,发展高附加值纺织纤维品种,以翔鹭化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先导,鼓励有关企业开发生产弹性纤维、超细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等。

6、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是特种玻璃,结合我市培育光电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支 持企业发展平板显示器无碱、高碱超薄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及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超白玻璃等。二是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环保型塑钢门窗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工业废渣及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利废、节能、多功能新型墙体等。

(四)节能环保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成果,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发展应用LED技术的节能照明产品、节能视频产品、节能环保动力车辆、新型节能材料;形成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旧电子电气设备回收处理产业。到2015年,初步形成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领域优势突出、以服务型制造为主的厦门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发展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节能环保产品。

1、节能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并重,以发展LED产业技术和应用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和太阳能热利用产品,支持开发生产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主被动式太阳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等产品;重点推进建筑节能型门窗、建筑节能玻璃、铝合金隔热型材和节能型PVC塑料门窗型材等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客车、工程机械、工业车辆开展产品节能技术改造,降低油耗。二是大力发展节能技术装备。支持企业跨行业发展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发展适合在我市发展的电机系统节能的关键技术——变频器等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发展各类节能技术装备;鼓励发展高效节能锅炉、风机、水泵等用能设备技术。三是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培植壮大一批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并支持其业务拓展到省内外;支持大专院校和大型重点用能单位进入节能技术服务市场;支持节能自愿协议模式的推广,以调动用能单位的积极性;发展壮大节能工程设计机构、节能工程施工企业、节能设施运营服务公司、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咨询服务以及外包等服务公司。

2、环保产业。一是推进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在推进我市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持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版)》某领域核心技术的投资者进入环保技术装备领域,加工非标设备,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在不断做大产业规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厦门制造业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推进环保产品发展。大力发展各类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争取通过产学研合作发展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等;发展国家鼓励发展的各类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支持我市龙头产品客车、工程机械、工业车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产品质量改进,在提高能效的同时降低排放。三是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进一步规范环保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完善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发展环保工程服务业,鼓励由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烟气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设施。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一是机电产品再制造业。在现有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工程机械、工业车辆、汽车零部件为重点,加强零部件的剩余寿命与性能检测技术,零部件的材料识别与分类、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再生纸。目前国家将年产1万吨以内的再生纸生产列为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预计今后标准还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要鼓励现有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能。三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发展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工业废渣、江河淤泥、建筑垃圾等为主要原料生产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和园艺景观设施等。四是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与供应体系,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提升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综合分拣加工能力,形成运营规范、专业化、符合环保要求的分拣加工中心。加快培育一批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投融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推广应用的服务机构。

(五)海洋高新产业

根据我市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重点打造海洋生物产业链,大力发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育种及都市渔业,促进传统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打造游艇及其装备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积极推进以海水淡化及整装设备开发为重点的海水综合利用的发展;加速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探索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力争提升至55%以上,形成3条以上产业链,出现8个以上重点企业。

1、海洋生物产业。一是海洋生物高值化利用。开发海洋多糖、脂类、蛋白质、脂肪酸、有机酸、天然色素、生物酶、医药中间体等海洋功能性食品,重点开展海洋微藻活性物质、海洋活性调味品、健康营养添加剂等。二是海洋生物育种业。以对虾、海洋观赏鱼、药源生物为重点,建立国家级海洋生物育种中心,培育辐射全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的海洋生物育种 业。三是海洋生物环保。以海洋生态修复、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海洋微藻和微生物处理各种污水、海洋生物燃油、海洋生物节能减排等为重点,培育海洋生物环保龙头企业。四是是海洋生物材料。突破海洋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农用材料、环保材料、生物塑料、有机酸等大宗海洋生物材料。

2、游艇及其装备业。大力推动游艇帆船产业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从消费服务到市场培育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加快翔安欧厝游艇制造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海沧排头游艇产业区的功能,加强对世界品牌企业的招商引资,实施产业集聚引导。着力培育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帆船展览会,推进五缘湾国际游艇帆船展销中心和游艇城建设,扶持国际高水平的赛事活动,规划建设游艇专业俱乐部和游艇公共码头,推动旅游消费的发展。构建人才高地,拓展游艇研发与创新,精心打造厦门海西游艇制造中心和国家级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

大力拓展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依托中船重工725所,开发海洋防腐材料。重点推进低锡、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和导电防污涂料、生物防污涂料几十项海洋船舶长效防锈防污和特种功能材料的产业化。

3、海洋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海洋科教服务业,为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发展海洋环境预测报和信息服务业,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等机构,开展海洋环境预测报服务,进行“数字海洋”建设,开发海洋执法监控系统、海域动态监控监测信息系统、渔船管理与海洋应急指挥辅助系统,为海洋管理、减灾防灾提供信息服务。发展海洋资源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建立海域使用论证、海域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体系,开展全市海域数模、物模的研究,为海洋工程开发提供技术性服务。

4、海水利用业。重点开发规模海水淡化产业、船用与海岛用海水淡化整装设备,推进工业冷却用水、城市生活生态用水、火电厂脱硫等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应用规模,优化海水预处理、防腐蚀及防生物附着、设备配套、膜或热源高效利用等工艺技术,有效降低海水综合利用成本。开发并推广使用海水淡化耦合工艺相关产品、设备和系统,构建“技术应用―装备产业化―项目示范”相互促进的海水综合利用发展模式,使海水淡化装备产业化,成为海峡西岸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城市。

(六)文化创意产业

顺应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中确立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服务和带动功能,立足厦门 城市特质和核心优势,加强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管理、服务和政策体系,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城市个性塑造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网游、高端工艺美术、数字内容等领域,形成大型文创集团、中小型专业化文创企业、微小型孵化成长期文创企业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产业组织格局,致力于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和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区。

1、创意设计。主要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广告设计、品牌策划推广等,加速创意设计企业集聚,加速创新资源和要素集成,加速设计成果产业化进程,构建创意设计产业链,做大做强一批业内领先的创意设计企业,打造海峡西岸创意设计中心。

2、动漫网游。主要发展动漫游戏设计制作、软件平台开发、动漫游戏软件、内容衍生产品开发制造等,重点扶持发展起点高、企业实力强、作品质量好、市场运作灵的动漫游戏企业,扶持引擎开发、动漫游戏设计、制作、网络运营和增值服务,加大对题材新颖、市场看好的原创精品的扶持力度,打造海峡西岸动漫游戏中心。

3、影视制作。主要发展影视节目的内景拍摄、外景拍摄、后期制作、影视创作、影视培训、影视会展及衍生产品开发,规模化、组团化打造影视内景拍摄基地,以厦门及其周边的外景资源系统打造影视外景基地,实施国际先导路线、国内资源整合、两岸合作先行策略,锁定若干重大影视基地项目,快速奠定国际性影视城市的发展格局。

4、数字内容。主要发展面向内容提供商和终端消费用户的音视频内容服务、面向数字图书出版发行单位和图书馆的数字图书内容服务、面向社区影院和家庭影院的数字电影内容综合服务,打造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的数字内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海峡两岸数字出版行业资源,寻求数字音像制品发行服务和终端系统解决方案,建成海西数字内容原创基地、数字内容外包业务中心、三网三屏融合核心技术平台和运营服务枢纽,打造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5、高端工艺美术。主要发展油画、漆线雕、石雕、高端艺术陶瓷、国画、古玩收藏品、当代艺术品、木雕、树脂工艺品、玛瑙饰品等领域,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产品和技术升级,巩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工艺美术产品集散地之一。

6、文化旅游。主要围绕闽台传统文化、音乐钢琴文化、海洋文化、中西交融文化、茶文化、博饼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影视文化、婚庆蜜月文化等设计和开发旅游项目和线路,弘扬海峡文化旅游品牌、厦门温馨城市品牌、鼓浪屿音乐艺术岛品牌,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国内或闽台文化元素的文化娱乐主题公园,把厦门建设成为海峡两岸区域性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内极富盛名的文化旅游城市。

四、产业布局

按照岛内外一体化和“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要求,“提升岛内、优化岛外”,遵循高度集聚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依托厦门科技创新园、火炬(翔安)产业区、海沧生物医药港和软件、机械等特色园区的产业承接作用,强化区域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强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增量、调整存量,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区域专业化集聚发展。

(一)岛内

思明区和湖里区重点布局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

1、以软件园产业基地和岛内老企业搬迁腾出的相对集中区域为主,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展会、软件研发、IC设计、动漫网游、人才培训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聚集地。

2、发挥思明区中心城区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鼓浪屿品牌效益,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演艺娱乐、艺术产业、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影视传媒业;发挥湖里区中心城区和交通区位优势,借助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契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艺术产业、文化旅游、影视传媒业,形成创意设计企业及项目孵化基地、两岸创意设计产业园区;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成果展示及交易服务平台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创意设计官方网站,开展设计节、设计周、海峡两岸数字电影节等活动。

(二)集美区

1、依托科技创新园和软件园三期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软件、通信设备、新一代网络技术制造业及研发、人才培训等相关服务业。

2、发挥新中心城区交通区位和高校集中的资源优势,增强园博苑、集美学村的文化吸引力,重点发展影视产业、数字内容与新媒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门类,重点打造以园博苑为核心的影视产业聚集区和影视文化旅游目的地、集美科技基地的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聚集区、集美学村艺术创意产业聚集区、灌口汽车城和双龙潭生态运动主题公园。推动厦门及其周边区域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厦门影视剧组接待服务中心、影视动画产业基地、影视产品与版权交易中心(海西传媒港)、海峡两岸影视合作试验区、影视主题娱 乐公园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三)海沧区

1、把海沧建设成为集总部、研发、生产、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生物医药港,加快实施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海峡(厦门)中医药科研平台、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的关键技术平台、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三期等项目建设,将“海沧生物医药港“打造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科技生物产业基地。

2、依托厦钨研发中心新能源材料研发力量,在海沧台商投资开发区南部工业区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产业;在海沧台商投资开发区南部工业区布局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特种玻璃、新型建筑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打造海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3、依托翔鹭文化产业园,借鉴国际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数字动漫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娱乐文化产业。

(四)同安区

依托科技创新园和华强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软件、工业设计为依托的数字内容产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建设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软件园三期为依托的数字内容产业。建设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学习基地、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孵化基地、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厦门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手机动漫集成播控平台等重大工程,举办海峡两岸数字内容交易会。

(五)翔安区

1、依托火炬(翔安)产业区,围绕建设“海西光电产业基地”,优化物流路线,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讯设备、RFID及其他传感设备、数字家庭产业等制造业。

2、发挥火炬高新区、中科高科技园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的龙头地位,推动LED产业加速发展。支持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壮大我市太阳能热利用产业。

五、战略举措

(一)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企业联合引才,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国际性人才、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及培育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一批高端专业人才。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引进域 外高端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人才资源优势。一是先试先行,研究制定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研发人员持股、知识产权归属等激励措施,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和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二是着力改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彻底摒弃重物轻人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加强产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三是注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抓好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依托项目和重点学科,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强化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四是探索建立人才自由流动、自行择业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相关人才的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五是依托“厦门人才双百计划”,加强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六是建立厦门籍域人才库,吸引国内外厦门籍人才回厦创新创业。

(二)完善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

引导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包括股权融资、担保融资、上市融资、创业投资、政府配套支持等多种融资方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扩大产业投融资规模。一是加大政策资金引导力度。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继续推进产业引导基金建设,扶持引导一批创业投资基金;逐步增大市级专项资金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科技资金的投入,包括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和市各职能部门掌握的资金,发挥资金的集约效益。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体系。在政策上支持战略投资者,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入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人才,提升创业投资业的总体规模和形象,形成创业险投资产业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创业投资行业,为创业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创业投资机构,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担保体系。鼓励成立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投资担保机构,用足用活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担保功能,引进国内其他担保机构落户厦门,创造适度竞争机制,放大担保倍数,提升担保效应,服务中小企业;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充分发挥国家鼓励担保机构的政策优势,扶持各类中小型担保机构发展。四是构建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继续推动我市企业改制上市工作,降低上市企业奖励门槛和对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的比例限制;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支持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扩大投资范围和领域,促进优势资源合理地向上市公司集中,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股权交易市场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鼓励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不断扩展企业 和银行在直接融资领域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活跃金融市场。

(三)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一是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围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明确主攻方向,落实工作任务,加快攻关步伐,确定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借助“6·18”平台,推动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新区、开发区、企业及政府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缩短成果转化周期。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网,及时发布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重大科技需求信息。三是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启动高校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依托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服务。

(四)积极培育创新企业和自主品牌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创新体系,培养一批重点创新型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并购国外研发机构,鼓励和引导国外研发机构与我市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任务,综合运用政策、资金、宣传等手段,强化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创建,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自主牌群,抢占市场价值链高端。到2015年,力争培育1个以上国际名牌产品和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

(五)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是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以重点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新一代新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技术开发和以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二是搭建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厦门火炬高技术开发区及各类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有效汇聚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开发平台,加强对周边地区、产业、企业的开放和服务,促进科研活动与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 型。三是充分发挥对台优势,联合台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研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发展路线图、技术经济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领域及政策措施建议,共建技术创新平台。

(六)扶持、引导和培育市场

扩大市场需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新兴产业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优先予以采购。加快建立政府补贴和重大建设项目工程采购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招标予以加分,发挥政府首购和订购的激励作用。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药品目录。支持新兴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政策,探索通过政府间援助项目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二是引导企业拓展市场。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大,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产品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览展销会,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三是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绿色发展、惠民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改变,培养市场、促进消费,拉动产业发展。

(七)发挥厦门对台优势

全面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把握两岸签署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机遇,始终突出对台先行先试。一是发挥我市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作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基地、两岸区域研发中心,完善两岸创新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参与两岸产业“搭桥”计划,从行业标准、产业技术标准、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厦台产业深度对接,探索实施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三是加强对台金融合作,抓住“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机遇,设立两岸合资或独资的海峡投资基金,进一步拓宽台湾金融资本进入厦门的渠道和形式,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加强厦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引进台湾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厦台产业的融合。五是建设厦台产业合作示范区,设立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厦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编制产业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研究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其中,市信息局负责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市科技局负责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市经发局负责推进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市海洋渔业局负责推进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市文产办负责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立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咨询意见。出台我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和细则;结合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和未来发展要求,超前制定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制定出台一揽子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二)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把握产业规律,打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环节间的障碍,把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到支撑产品前端开发和后端推广应用上,为打开创新产品市场做好服务。通过配套相关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财税、金融、投资等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指导目录,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发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领域作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力争较短时间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区、火炬高新区可根据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鼓励、扶持措施和办法。围绕各区产业特色,整合资源,做到政府聚集;积极申报国家级产业园,争取中央各部委的支持。

(三)加强监测分析

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和详细工作方案。在国家或省出台有关统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制度之前,市统计部门可在福建省已出台的现代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抓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方法,科学设计统计分类目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监测,发布信息公告,引导、发挥好各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确保投资、财税和金融政策落到实处。

(四)加强绩效考核工作

在“厦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将推进全市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各区、经济功能区和市有关部门,确定各区、经济功能区、各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 况纳入对各区、经济功能区、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各区、经济功能区、各部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成效进行考核。

下载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战略性新兴产业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现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根据......

    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探

    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探 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

    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 2011-02-16 10:36:30 文章来源: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省市积极加大对新型战略产业的扶持力......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09月15日21:51中公教育我要评论(0) 字号:T|T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夺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

    2018铜陵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度铜陵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引导资金申报指南 一、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后补助项目 根据《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

    各地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

    各地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 北京: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