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届中国文联主要领导
中国文联主要领导
1949年第一届中国文联
1949年6月30日至7月28日第一届全国文代会。
7月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
主席:郭沫若
副 主 席:茅 盾、周 扬
1953年第二届中国文联
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席:郭沫若
副 主 席:茅 盾、周 扬
1960年第三届中国文联
主席:郭沫若
副 主 席:茅 盾、周 扬、巴 金、老 舍、许广平、田 汉、欧阳予倩、梅兰芳、夏 衍、蔡楚生、何香凝、马思聪、傅 钟、阳翰笙
1962年增补刘芝明
1979年第四届中国文联
名誉主席:茅 盾
主席:周 扬
副 主 席:巴 金、夏 衍、傅 钟、阳翰笙、谢冰心、贺绿汀、吴作人、林默涵、俞振飞、陶 钝、康巴尔罕
1988年第五届中国文联
执行主席:曹 禺
执行副主席:尹瘦、李 瑛、张君秋、吴祖强、马 烽、谢 晋、夏菊花、冯骥才、才旦卓玛
1996年第六届中国文联
主席:周巍峙
副 主 席:才旦卓玛(女,藏族)、尹瘦石、白淑湘(女)、冯元蔚(彝族)冯骥才、吕厚民、刘晓江、李 准、李 瑛、李默然(回族)、杨伟光、吴贻弓吴祖强、沈 鹏、张 锲、张君秋、罗 扬、夏菊花(女)、高占祥、高运甲、谢 晋、靳尚谊、田爱习、李世济、赵志宏、陈晓光
书记处书记:高占祥、高运甲、赵志宏、李 准、陈晓光、董良翚(女)、胡 珍
2001年第七届中国文联
主席:周巍峙
副 主 席:丁荫楠、才旦卓玛(女,藏族)、王兆海、丹 增(藏族)、白淑湘(女)、冯骥才、仲呈祥、刘兰芳(女,满族)、刘炳森、李树文、李 牧、李世济、杨伟光、吴贻弓、吴雁泽、陈晓光、胡 珍、夏菊花(女)、覃志刚(壮族)、靳尚谊、裴艳玲(女)
书记处书记:李树文、覃志刚、甘英烈、胡 珍、李 牧、仲呈祥、廖 奔 在2005年12月9日七届六次主席团会议
书记处书记:增补胡振民、冯远
在2006年3月18日七届六次全委会
副主席:增补胡振民、冯远
2006年第八届中国文联
名誉主席:周巍峙
主席:孙家正
副 主 席:丁荫楠、才旦卓玛(女,藏族)、丹增(藏族)、白淑湘(女)、冯 远冯骥才、刘大为、刘兰芳(女,满族)、李 牧、李维康(女)、杨志今、吴贻弓、吴雁泽、张西南、陈晓光、赵化勇、胡振民、段成桂、夏菊花(女)、覃志刚(壮族)裴艳玲(女)、黎国如、廖奔、赵实
书记处书记:胡振民、覃志刚、李 牧、冯 远、杨志今、廖 奔、白庚胜、夏潮、赵实
2011年第九届文联
名誉主席:周巍峙
主席:孙家正
副 主 席:丹增(藏族)、冯远、冯骥才、边发吉、刘大为、刘兰芳(女,满族)、李屹、李雪健、李维康(女)、杨承志(女)、陈晓光、迪丽娜尔·阿布都拉(女,维吾尔族)、赵实(女)、赵化勇、段成桂、徐沛东、奚美娟(女)、彭丽媛(女)、覃志刚(壮族)、裴艳玲(女)、黎国如
书记处书记:赵实(女)、覃志刚、李屹、冯远、杨承志、夏潮、李前光2013年6月30日五次全委会增选夏潮、周涛为中国文联第九届副主席。聘请黎国如为荣誉委员。
2014年1月10日主席团第六次会议上,推举郭运德、罗成琰为中国文联第九届书记处书记,覃志刚不再担任中国文联第九届书记处书记。
2014年1月11日六次全委会上,李前光被增选为副主席,郭运德、罗成琰当选为主席团委员。
中国文联团体会员54个:
中国作家协会(行政独立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以及中国石油文联、中国铁路文联、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电力文协、中国水利文协、中国化工文联、中国石化文联、全国公安文联、中国检察官文联、中国人民银行文联、中国金融文联等11个产业行业文联。
第二篇:历届中国文联主要领导
中国文联主要领导
1949年第一届中国文联
1949年6月30日至7月28日第一届全国文代会。7月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
主
席:郭沫若
副 主 席:茅 盾、周 扬 1953年第二届中国文联
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席:郭沫若
副 主 席:茅 盾、周 扬 1960年第三届中国文联
主
席:郭沫若 副 主 席:茅 盾、周 扬、巴 金、老 舍、许广平、田 汉、欧阳予倩、梅兰芳、夏 衍、蔡楚生、何香凝、马思聪、傅 钟、阳翰笙
1962年增补刘芝明 1979年第四届中国文联
名誉主席:茅 盾
主
席:周 扬
副 主 席:巴 金、夏 衍、傅 钟、阳翰笙、谢冰心、贺绿汀、吴作人、林默涵、俞振飞、陶 钝、康巴尔罕 1988年第五届中国文联
执行主席:曹 禺
执行副主席:尹瘦、李 瑛、张君秋、吴祖强、马 烽、谢 晋、夏菊花、冯骥才、才旦卓玛 1996年第六届中国文联
主
席:周巍峙
副 主 席:才旦卓玛(女,藏族)、尹瘦石、白淑湘(女)、冯元蔚(彝族)
冯骥才、吕厚民、刘晓江、李 准、李 瑛、李默然(回族)、杨伟光、吴贻弓
吴祖强、沈 鹏、张 锲、张君秋、罗 扬、夏菊花(女)、高占祥、高运甲、谢 晋、靳尚谊、田爱习、李世济、赵志宏、陈晓光
书记处书记:高占祥、高运甲、赵志宏、李 准、陈晓光、董良翚(女)、胡 珍
2001年第七届中国文联
主
席:周巍峙
副 主 席:丁荫楠、才旦卓玛(女,藏族)、王兆海、丹 增(藏族)、白淑湘(女)、冯骥才、仲呈祥、刘兰芳(女,满族)、刘炳森、李树文、李 牧、李世济、杨伟光、吴贻弓、吴雁泽、陈晓光、胡 珍、夏菊花(女)、覃志刚(壮族)、靳尚谊、裴艳玲(女)书记处书记:李树文、覃志刚、甘英烈、胡 珍、李 牧、仲呈祥、廖 奔 在2005年12月9日七届六次主席团会议 书记处书记:增补胡振民、冯远
在2006年3月18日七届六次全委会 副主席:增补胡振民、冯远 2006年第八届中国文联
名誉主席:周巍峙
主
席:孙家正
副 主 席:丁荫楠、才旦卓玛(女,藏族)、丹增(藏族)、白淑湘(女)、冯 远
冯骥才、刘大为、刘兰芳(女,满族)、李 牧、李维康(女)、杨志今、吴贻弓、吴雁泽、张西南、陈晓光、赵化勇、胡振民、段成桂、夏菊花(女)、覃志刚(壮族)
裴艳玲(女)、黎国如、廖奔、赵实
书记处书记:胡振民、覃志刚、李 牧、冯 远、杨志今、廖 奔、白庚胜、夏潮、赵实 2011年第九届文联
名誉主席:周巍峙
主
席:孙家正
副 主 席:丹增(藏族)、冯远、冯骥才、边发吉、刘大为、刘兰芳(女,满族)、李屹、李雪健、李维康(女)、杨承志(女)、陈晓光、迪丽娜尔·阿布都拉(女,维吾尔族)、赵实(女)、赵化勇、段成桂、徐沛东、奚美娟(女)、彭丽媛(女)、覃志刚(壮族)、裴艳玲(女)、黎国如
书记处书记:赵实(女)、覃志刚、李屹、冯远、杨承志、夏潮、李前光
2013年6月30日五次全委会增选夏潮、周涛为中国文联第九届副主席。聘请黎国如为荣誉委员。
2014年1月10日主席团第六次会议上,推举郭运德、罗成琰为中国文联第九届书记处书记,覃志刚不再担任中国文联第九届书记处书记。
2014年1月11日六次全委会上,李前光被增选为副主席,郭运德、罗成琰当选为主席团委员。
中国文联团体会员54个:
中国作家协会(行政独立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以及中国石油文联、中国铁路文联、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电力文协、中国水利文协、中国化工文联、中国石化文联、全国公安文联、中国检察官文联、中国人民银行文联、中国金融文联等11个产业行业文联。
第三篇:中共中央历届领导班子成员
中共中央历届领导班子成员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全文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2015年10月召开,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站会即时更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全文,敬请期待。
五年规划全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注定会成为最关键的五年规划之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
十三五规划尚未公布,我们如何分析?第一个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二个依据是国务院层面的各类指导意见、办法及规划,第三个依据是各部委发布的文件和方案,第四个依据是以往的五年规划。综合上述四个依据,我们梳理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领域: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人口老龄化、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PPP)、国企改革、军民融合。
一、增长目标:不一样的7%
第一,增长目标一般是0.5%的整数倍。第二,实际增长速度一般会远超增长目标,这意味着在制定增长目标时一般会留出较大的政策余地。第三,增长目标的变动方向和实际增速的变动方向完全一致。第四,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增长目标也不会大幅下调,增长速度会更接近增长目标。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传统的规律来决策,十三五规划毫无疑问应该将目标定在6.5%。但十八大以来,依靠过去的经验进行预测变得越来越危险,同样,十三五的目标也可能会打破过去的规律:也许6.5%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但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结果,因此最终目标很可能定在7%。
二、信息经济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信息与产业融合。一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二是与制造业的融合,三是与服务业的融合,②大数据。③信息安全。④智慧能源(15.48-6.30%,咨询)。⑤智能交通。
2、相关市场主题:①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5.61%,同期上证综指下跌3.71%);②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2.77%);③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4.62%);④大数据(大数据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5.06%)。
三、服务业开放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民营银行。②民营医院。③体育产业。
2、相关市场主题:①民营银行(民营银行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7.28%);②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8.41%);③医疗服务(中信医疗服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3.86%);④体育指数(体育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0.02%)。
四、全国统一大市场
1、市场关注的方向:
(1)区域板块:明晰功能定位,加快区域发展
①一带一路。②京津冀协同发展。③长江经济带。④其他地区。4.1)东北振兴。4.2)西藏板块。4.3)新疆板块。
(2)区域板块间:互联互通
①电子商务。②物流业。③通航机场。④河流梗阻疏通。
2、相关市场主题:①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3%);②京津冀(京津冀一体化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2.6%);③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0.7%)④西藏板块(西藏振兴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7.86%);
⑤东北振兴(中证东北振兴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下跌8.19%);⑥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2.98%);⑦物流业(中信物流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0.94%);⑧机场(机场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4.5%)。
五、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农业产业化经营。②社会资本参与扶贫。③能源扶贫,尤其是光伏扶贫。④乡村旅游。⑤农村金融。
2、相关市场主题:①农业(农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3.83%);②能源(能源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下跌14.42%);③旅游(餐饮旅游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5.69%)。
六、人口老龄化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二胎政策。②养老设施建设。③养老服务企业。④养老家政服务。
2、相关市场主题:①二胎政策(二胎政策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1.50%);②养老产业(养老产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9.92%)。
七、生态环保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第三方环境治理。②新能源。③环保交易。④循环经济。
2、相关市场主题:①环保(环保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4.14%);②新能源(新能源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1.83%);③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8.71%)。
八、投融资体制:PPP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参与PPP项目的企业。②PPP融资服务。③PPP咨询服务。
2、相关市场主题:①公用事业(公用事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8.28%);②咨询服务(调查和咨询服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7.07%)。
九、国企改革
1、市场关注的方向:(1)推动国资证券化。(2)推动国企整合重组,重点是在央企层面。(3)混合所有制。(4)国企公司治理的改善。(5)特别关注科研院所注入。
2、相关市场主题:①央企重组(大央企重组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9.13%);②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7.06%);③混改(混合改革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7.84%)
十、军民融合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民营企业进入采购体系。②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
2、相关市场主题:①军工(军工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3.37%);②军民融合(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9.49%)。1.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工作报告(全文)2.2015年十八大工作报告:十八届五中全会8大福利 3.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允许普遍二孩政策 4.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点评 5.2015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的重点 6.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六条原则】 7.2015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精神文明 8.2015年党十八大五中全会报告 9.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告解读2015 10.2015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要点汇总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历届领导
山西省人民政府历届领导
山西省人民政府(1949年9月—1950年3月)(华北人民政府任命)
1949年9月1日,根据华北人民政府令,恢复山西省建制。同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政府主席程子华,副主席武新宇、裴丽生、王世英,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7人。同时,全省1市(太原市)、92县、8个市辖区、2个工矿区先后成立人民政府,在省以下设7个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主 席:程子华(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任命)
副主席:武新宇(1949年9月免)
裴丽生(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任命)
王世英(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任命)
山西省人民政府(1950年3月—1952年4月)(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3月12日至26日,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新的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主席程子华,副主席裴丽生、王世英、邓初民,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27人。此后到1950年底,全省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陆续召开。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调程子华进京工作。1951年3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赖若愚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
主 席:程子华(1950年3月至1950年9月离职进京工作)
裴丽生(代理,1950年9月)
赖若愚(1951年3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副主席:裴丽生(1950年3月山西省一届各界人大选出)
王世英(1950年3月山西省一届各界人大选出)
邓初民(1950年3月山西省一届各界人大选出)
山西省人民政府(1952年4月—1955年2月)(山西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2年4月13日至20日,山西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新的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主席裴丽生,副主席王世英、邓初民,省人民政府委员39人。
主 席:裴丽生
副主席:王世英(1952年4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邓初民(1952年4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1955年2月—1958年11月)(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5年2月5日至9日,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将山西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山西省人民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山西省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省长裴丽生,副省长王世英、邓初民、郑林、武光汤、焦国鼐、张晓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30人。1956年4月8日至11日,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同意原省长裴丽生因工作调动提出的辞职请求,补选王世英为省长,同时增选卫恒、刘开基、张天乙、王中青为副省长。1956年4月28日,省长王世英因病休养,副省长卫恒自5月13日起代理省长职务。
省 长:裴丽生(1955年2月至1956年4月工作调动)
王世英(1956年4月至1956年4月28日因病休养)
卫 恒(1956年5月13日任命为代理省长)
副省长:王世英(1955年2月至1956年4月)
邓初民(1955年2月山西省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选出)
郑 林(1955年2月山西省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选出)
焦国鼐(1955年2月山西省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选出)
武光汤(1955年2月山西省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选出)
张晓东(1955年2月山西省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选出)
卫 恒(1956年4月11日山西省人大一届四次会议增选)
刘开基(1956年4月11日山西省人大一届四次会议增选)张天乙(1956年4月11日山西省人大一届四次会议增选)
王中青(1956年4月11日山西省人大一届四次会议增选)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11月—1964年10月)(山西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8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山西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新的省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省长卫恒,副省长郑林、武光汤、焦国鼐、刘开基、张天乙、王中青,省人民委员会委员34人。1960年5月27日,省人大二届三次会议增选岳宗泰为副省长。1963年9月,刘贯一任副省长。
省 长:卫 恒(1958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副省长:郑 林(1958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武光汤(1958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焦国鼐(1958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刘开基(1958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张天乙(1958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至1961年调离)
王中青(1958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选出)
岳宗泰(1960年5月27日山西省人大二届三次会议增选至1961年调离)
刘贯一(1963年9月增选)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1964年10月—1967年3月)(山西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4年10月6日至13日,山西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新的省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省长卫恒,副省长郑林、武光汤、焦国鼐、刘开基、王中青、刘贯
一、贾云标、卫逢祺,省人民委员会委员36人。1965年12月14日,山西省人大三届二次会议补选王谦为山西省省长,增选刘格平、黄古诚、贾冲之为副省长。
省 长:卫 恒(1964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免)
王 谦(1965年12月14日山西省人大三届二次会补选)
副省长:郑 林(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武光汤(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
焦国鼐(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
刘开基(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
王中青(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
刘贯一(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
贾云标(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
卫逢祺(1964年10月山西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选出)
刘格平(1965年12月14日山西省人大三届二次会增选)
黄古诚(1965年12月14日山西省人大三届二次会增选)
贾冲之(1965年12月14日山西省人大三届二次会增选)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省人民委员会被夺权。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1967年3月8日—1977年12月)
主 任:刘格平(1967年3月8日至1969年7月免职)
谢振华(1969年7月至1975年5月免职)
王 谦(1975年5月中共中央任命)
副主任:张日清
刘贯一
袁 振
郭永彪
谢振华
焦国鼐
陈永贵(1967年3月山西省革命组织代表会议产生山西省委员会,行使山西省人民委员会职权)
张平化(1971年4月国务院批准)。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主 任:王 谦
副主任:陈永贵
韩 英(1970年4月至1978年11月)
王大任(1977年12月至1979年7月)
王廷栋
王金籽
郭凤莲(女)
赵雨亭
史怀壁
贾 俊
赵力之
贾云标
王茂林
王克文(1979年1月至12月)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1979年12月—1983年4月)(山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1979年12月20日至25日,山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山西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长罗贵波,副省长武光汤、郭钦安、赵力之、王茂林、张天乙、张健民、阎武宏、贾云标、王中青、岳维藩、贾冲之、麻贵书、卫逢祺、赵军、潘瑞征。1981年3月20日至25日,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任命霍泛、王西为副省长。
省 长:罗贵波(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副省长:武光汤(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郭钦安(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赵力之(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王茂林(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张天乙(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张健民(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闫武宏(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贾云标(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王中青(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岳维藩(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贾冲之(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麻贵书(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卫逢祺(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赵 军(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潘瑞征(1979年12月山西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选出)
霍 泛(1981年3月25日山西省人大五届八次常委会增选)
王 西(1981年3月25日山西省人大五届八次常委会增选)
山西省人民政府(1983年4月—1988年1月)(山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3年4月23日至29日,山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新的山西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长王森浩,副省长阎武宏、白清才、张维庆、郭裕怀。1986年5月16日,省人大六届四次会议补选冯芝茂为副省长。
省 长:王森浩(1983年4月山西省人大六届一次会议选出)
副省长:闫武宏(1983年4月山西省人大六届一次会议选出)
白清才(1983年4月山西省人大六届一次会议选出)
郭裕怀(1983年4月山西省人大六届一次会议选出)
张维庆(1983年4月山西省人大六届一次会议选出)
冯芝茂(1986年5月16日山西省人大六届四次会议补选)
山西省人民政府(1988年1月—1993年1月)(山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8年1月20日至2月2日,山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新的山西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长王森浩,副省长白清才、郭裕怀、吴达才、吴俊洲。1992年8月2日,王森浩调离。1992年8月21日至22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同意王森浩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任命胡富国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1989年9月13日至22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决定,根据王森浩省长提请,任命乌杰为副省长。1991年1月25日至2月2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决定,根据王森浩省长提请,任命李振华为副省长。1992年5月13日至20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根据王森浩省长提请,任命王文学、纪馨芳为副省长。1992年7月15日至21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根据王森浩省长提请,任命刘泽民为副省长。
省 长:王森浩(1992年8月2日调离,1992年8月22日通过决定)
胡富国(代理,1992年8月22日通过任命)
副省长:白清才(1988年1月山西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选出)
郭裕怀(1988年1月山西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选出)
吴达才(1988年1月山西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选出)
吴俊洲(1988年1月山西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选出)
乌 杰(蒙古族)(1989年9月22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任命)
李振华(1991年2月2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任命)王文学(1992年5月20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任命)
纪馨芳(1992年5月20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任命)
刘泽民(1992年7月21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任命)
山西省人民政府(1993年1月—1998年1月)(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3年1月6日至17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新的山西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长胡富国,副省长郭裕怀、张维庆、王文学、纪馨芳、刘泽民、彭致圭。1993年9月27日,胡富国因工作变动辞去省长职务。同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接受胡富国辞职,任命孙文盛为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1995年2月26日,任命杜五安为副省长。1995年12月25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根据孙文盛省长提请,任命刘振华、薛军为副省长。1996年7月23日至8月1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根据孙文盛省长提请,任命薛荣哲为山西省副省长。
省 长:胡富国(1993年1月17日至9月27日因工作变动辞职)
孙文盛(1993年9月27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代理,1994年3月山西省人大八届二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省长:郭裕怀(辞职,升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
张维庆(1993年1月17日至1994年9月辞职,调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王文学
纪馨芳(1993年1月17日至1997年12月,升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刘泽民(1993年1月17日至1996年8月,升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
彭致圭
孙文盛(1993年9月27日至1994年3月)
杜五安(1995年2月26日山西省人大八届三次会议补选产生)
刘振华(1995年12月25日山西省人大八届十九次常委会选举产生)
薛 军(1995年12月25日山西省人大八届十九次常委会选举产生)
王 昕(女)(1996年4月山西省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补选产生)薛荣哲(1996年8月1日山西省人大八届二十三次常委会通过)
省长助理:张泽宇
秘书长:赵劲夫(免)(1993年3月山西省人大八届二次常委会选举产生)
薄越亮(1996年8月1日山西省人大八届二十三次常委会通过)
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8年1月8日至20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新的山西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长孙文盛,副省长刘振华、杜五安、薛军、王昕、范堆相、杨志明。
1999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刘振华主持山西省政府工作。7月6日,山西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接受孙文盛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的请求的决定》和《关于刘振华代理山西省省长的决定》。
2000年1月28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补选刘振华为山西省省长。补选申联彬为山西省副省长。
省 长:孙文盛(1998年1月20日至1999年7月6日)
刘振华(1999年7月6日代理,2000年1月28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补选产生)
副省长:刘振华(1998年1月20日至2000年1月28日)
杜五安
薛 军
王 昕(女)
范堆相
杨志明(1998年1月至2001年9月,调任甘肃省副省长)
薛荣哲(1996年8月)
申联彬(2000年1月28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补选)
王显政(2000年9月)秘书长:杨季春
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山西省人民政府
(2003年1月18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省 长:刘振华
副省长:范堆相、王昕、靳善忠、牛仁亮、宋北杉、梁滨、张少琴
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山西省人民政府
(2008年1月22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省 长:孟学农
副省长:薛延忠、梁滨、牛仁亮、胡苏平(女)、陈川平、张建民、张平
第五篇:新中国历届领导人名录
新中国历届领导人名录
第一届(1954年——1959年)
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政务院)总理 第二届(1959年——1965年)
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三届(1965年——1975年)
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四届(1975年——1978年)
未设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五届(1978年——1983年)
未设国家主席,叶剑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华国峰为国务院总理
第六届(1983年——1988年)
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第七届(1988年——1993年)
杨尚昆为国家主席,万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第八届(1993年——1998年)
江泽民为国家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第九届(1998年——2003年)
江泽民为国家主席,李鹏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
第十届(2003--2008年)
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中国共产党历任任最高领导人
历任总书记/党最高领导人
姓名 上任时间 离任时间 备注
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周佛海代理书记{1921.8--9} 中央执委会委员长
陈独秀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中央执委会总书记
陈独秀 1925年1月中共四大 1927年7月 1927.5 中共五大称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7陈独秀被撤换。
张国焘 1927年7月 1927年8月八七会议主持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工作 瞿秋白 1927年8月八七会议 1928年7月中共六大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
向忠发 1928年7月中共六大 1931年6月 1930.9 前实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李立三掌握。1930.9--1931.1 实际主持工
作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到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实权则由国际派陈绍禹(王明)等人掌握。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后遭处决。
陈绍禹 1931年6月 1931年9月 头衔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秦邦宪 1931年9月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秦邦宪接替1931年9月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长的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张闻天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不久 1943年3月张的头衔为负总责,毛泽东遵义会议上出任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于任内去世,是中国最后一位终身制最高领导人。
华国锋 1976年10月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华国锋是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被追认为中共中央主席的。1981年6月去职。
胡耀邦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邓小平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
导人,1989年辞去最后一项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胡耀邦在1987年1月辞职。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89年5月19日
江泽民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胡锦涛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胡锦涛(2003年3月15日至今)
人大委员长
刘少奇,第一届
朱德,第二、三、四届
叶剑英,第五届
彭真,第六届
万里,第七届
乔石,第八届
李鹏,第九届
吴邦国,第十届
国务院总理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当时称为“政务院”总理,之后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
第二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
第三届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1965年1月至1975年1月)第四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8日)代总理:华国锋(1976年2月4日至1976年4月7日)
总理:华国锋(1976年4月7日至1978年3月)
第五届国务院总理:华国锋(1978年3月至1980年9月10日)总理:赵紫阳(1980年9月10日至1983年6月)
第六届国务院总理:赵紫阳(1983年6月至1987年11月24日)代总理:李鹏(1987年11月24日至1988年4月9日)
第七届国务院总理:李鹏(1988年4月9日—1993年3月)第八届国务院总理:李鹏(1993年3月—1998年3月17日)
第九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8年3月17日—2003年3月16日)第十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3月16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49年—1954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54年—1976年)
华国锋(1976年—1981年)
邓小平(1981年—1989年)
江泽民(1989年—2004年9月19日)
胡锦涛(2004年9月19日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1983年—1990年)
江泽民(1990年—2005年3月8日)
胡锦涛(2005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