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5

时间:2019-05-13 10:2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5》。

第一篇: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5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该调查报告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广西新农合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议通篇阅读,尤其掌握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资金收缴方式、报销方式的内容!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http:// 2007-12-12 10:08:48 摘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简报 第1 期(总第1 期)2007 年8 月23 日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目前,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点(以下简称新农合)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进一步做好全区新农合工作,顺利实现2008 年全区基本建立新农合的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课题组先后到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百色、崇左两市,对全区新农合运行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巩固和推进我区新农合提出建议。

一、广西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自从2003 年2 月,我区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到2007 年4 月底,全区新农合县(市、区)总数从3 个扩大到88 个,占全区109 个县(市、区)的81%,覆盖农业人口从197 多万人增加到3600 多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92%,经过四年多努力,新农合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医疗网络功能有所强化,参合农民普遍受益,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全区农村医疗服务状况得到改善,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新农合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合的运行管理有待完善 目前,县、乡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简称合管办)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办机构,其设置尚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县的乡镇合管办设在卫生院,由卫生院院长任办公室主任,或从属于卫生院的领导和管理,无法真正有效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能;还有的县、乡镇两级合管办只有名义上的编制,所有合管办人员都是兼职,或从其他单位调剂来的,其行政隶属关系及工资福利待遇与合管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造成合管办的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同时,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办公经费短缺,相当一部分乡镇根本无力解决合管办办公经费,影响合管办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内部监控不到位,一些地方乡镇卫生院为参合农民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以虚拟医疗项目套取新农合基金,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机构不全,人员不足,经费短缺给新农合基金运行带来了潜在风险。

(二)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目前全区各县的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基本上没有联网,不能和医疗机构进行实时连接,使参合农民在报销、结算上相当不便,落后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着工作质量和效率,迫切需要辅助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式。

(三)新农合筹资成本过高 目前各县筹集新农合基金是基于对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工作,我区大部分县(市、区)都有数十万人口,甚至上百万人口,每年都是在筹资时才匆匆上阵,由于农民居住分散,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藤县统计,2003 年至2006 年的三次筹资工作,县乡两级单位用于筹资工作的经费累计达159.3 万元,平均每个乡镇每次筹资需投入近3 万元,全县约60 万元,而参合率才勉强达到自治区的要求。目前全区各地新农合筹资成本普遍偏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面向农民的有效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四)县级财政负担加重 目前,新农合资金统筹以县为单位进行,农民承担筹资总额的1/5,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承担筹资总额的4/5,县级政府承受的压力较大。在调查中多数县(特别是人口规模小而财政贫困的县)反映,长此下去财政难以支撑。据测算,全区新农合基金达到农民年医疗消费的30%、人均纯收入的3%,才具有保障作用。2006 年我区人均医疗消费为160 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00 元,按上述比例,新农合基金人均应达到65 元平均数。而现行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份额为每人每年医疗资金50 元,其中,农民自筹10 元,补助标准每年每人中央财政为20 元,自治区财政1 1 元,市财政3 元,县级财政6 元。按目标规定的80%农民参合比例计算,全区为3200 万农民参合,平均每个县每年财政要拿出400 多万元才能达到65 元的平均数,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和今后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断发展需要,县级财政对新农合的支出还要增加,极不利于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1(五)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急待改善 由于我区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过多等原因,目前我区大多数县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这集中表现在人员和物质条件两个方面。据自治区卫生部门2005 年调查统计,我区县级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5 万名,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不到0.7 人;全区乡镇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2 万名,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仅为0.9 人。此外,多数县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投入不足,半数以上卫生院基本诊疗设备空缺,满足不了当地农民合作医疗的基本需求。2005 年,全区还有7.63%的行政村没有卫生室,农村医疗机构就医条件难以适应新农合建设的需要。

(六)多种因素制约着农民参合率提高 调查发现,我区一些县的乡镇参合率在70 一80%范围,有的乡镇达不到50%。由于乡镇农民参合率不平衡,一些县的农民参合率仅有70%左右,低于自治区规定的80%的目标水平。目前低参合率的重要原因除了宣传、发动、组织不足外,尚有诸多的其他原因:

一是与农民疾病风险意识薄弱,互助共济意识淡薄有关。农民个人缴交的参合费每人每年仅为10 元,参合农民却想全部划归自家使用,在当年没有用完,就会产生吃亏的感觉,社会医疗保障意识不强。

二是与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不高有关。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虽然缴交10 元不会造成家庭生活的显著下降,但经济承受能力差,部分特困农民因为不能承担自己所要交纳的那部分合作医疗费用而无法参与新农合。

三是农民受以往传统农合的影响,对新农合认识不够深,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待增强。

四是与农村现有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高有关。县乡医疗机构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水平上涨以及当前合作医疗本身的低水平保障,对部分农民来说,参合的吸引力不大。

五是与农村特殊人群参合关系不顺有关。据桂林市有关调查显示,一些买户口出去的农民就户口而言是城镇户口,就本人而言是务农为生,这部份人要求参加新农合,但按政策不属参加新农合范围。另外,农民基本上是凭户口参加新农合的,超生的人根本就没有户口,外地嫁入的部分妇女户口还没有迁来,由此他们也不能参合。

六是与外出打工农民增加有关。目前,我区每年有近600 万农民外出打工,有近500 万农民在区外打工,也影响参合率提高。

(七)现行新农合报销方式还不完全适应农民要求 由于补偿方案设计欠合理,现行新农合报销方式还不完全适应农民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报销比例偏低,农民承担的费用还是偏重,对于解决农民大病治疗费用作用有限。

二是某些定点医院的住院补偿区段和比例设置不够合理。群众普遍反映过低,按2006 年前较低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根本解决不了农民特别是困难家庭农民因病致贫问题。2006 年全区基金沉淀占当年应筹资金总额的33.3%,高达181 89.6 万元,就是由于各地的补偿方案补偿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县(市、区)新农合基金沉淀过多所致。三是报销审批程序繁琐,一些定点医疗机构没有实行先行垫付制度,农民须首先全额支付医疗费用再统一申请报销,农民普遍反应医疗费的审核、报销手续不够方便。

三、完善新农合工作的政策性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要实现到2008 年在全区基本建立起新农合制度的目标,应进一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新农合的运行管理 1.继续强化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管理职责。区市县乡四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结合当地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工作方案,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完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领导;自治区要在贯彻国家《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建立健全合作医疗相关法律法规,使我区新农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各市要加强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展改革、审计、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扶贫等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医疗服务、监督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上,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安全、受益、高效、方便的长效机制;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经办机构和乡镇托管机构,重点着力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管理。2.建立新农合工作预警机制。为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提高新农合医疗服务利用

效率,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区市县要尽快建立新农合工作预警机制,按月、按季度、按年度对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和基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预警内容主要包括当期新农合基金征缴预警、当期新农合基金结余预警、统筹新农合基金累计预警、个人新农合账户基金预警,根据发生事态的轻重程度,每项预警可进一步分为I、Ⅱ、Ⅲ、Ⅳ四级,I 级为特别严重,Ⅱ级为比较严重,Ⅲ级为严重,Ⅳ级为正常。确定相应的预警处置主体职责,并制定相应的预警处置措施。3.抓紧落实县乡两级合管办编制。要选择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同志充实到新农合经办机构,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新农合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要在坚持精简、高效原则的前提下,尽快配齐全区各县、乡经办机构人员,保证工作需要,编制指标由自治区政府统一分配,各县人员从本县现有行政或事业编制中调剂解决。4.切实解决县乡两级合管办的业务经费。各级经办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证,不得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确保参合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建议自治区在部分县试行由社保部门既管城市医保,又管农村合作医疗的做法,为解决机构重复设置、行政管理成本大的局面积累经验。

(二)加快全区乡镇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进程 以区、市、县、乡四级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为纽带,各级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为主体,建立全区新农合运行管理信息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当前重点抓好全区新农合软件开发和数据库的建设,对新农合工作人员及医护人员相关技术培训,争取两年时间全区新农合从门诊登记、划价取药到费用报销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新农合运行效率。

(三)完善资金收缴方式,提高筹资高效率 改进现行农民个人缴费收缴方式,建议自治区规定各县在乡镇卫生所设立长年新农合收费专窗,在农民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在农民就医时收取新农合个人缴费,并开具由自治区卫生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使缴费方式尽可能方便农民,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

(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减轻县级财政压力

1.合理划定区、市、县三级财政的资助比例,重新确定区、市、县三级财政的资助标准。建议将现行的区、市、县三级财政的资助比例调整为6:3:1,通过提高区、市两级财政资助比例,为向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创造条件;建议自治区根据上述新划定的区、市、县三级财政资助比例,将区、市二级财政对参加新农合农民的资助总额调高到每年每人18 元(区12 元、市6 元),县级财政对参加新农合农民的资助总额调低到每年每人2 元,使向县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工作落到实处。胸贫困县提供额外启动经费。建议自治区政府对近期开展新农合工作的部分县,特别是人口规模小的贫困县实行一定的额外资助;对部分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乡镇参合农民按平均每人补助10 元标准,进行三年财政补助扶持,让该参合的农民都参加进来。此外,各地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作周期与财政年度一致起来,各级财政要在农民个人缴费到位后,及时下拨补助资金,每年各县财政补助资金财政拨款,依据上年实际使用额实行全额预先拨款,以便各县人大会审议,方便工作开展。

3.开展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试点。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玉林、贵港、钦州、北海、防城港等五市,试行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和调度,然后争取用3 年时间在全区推行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和调度使用,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对新农合基金进行全区统筹和调度使用,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基金筹集水平,从根本上探索减轻县级财政压力的可行办法。试行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和调度的五市,各市、县二级财政的负担比例可根据本地经济状况自行确定,但总体上是市级财政的支出增加,县一级财政支出减少。农民个人缴费数额按规定,原则上每年每人10 元,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农民收入水平及实际需要相应提高缴费标准。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村农民参加新农合给予适当的扶持。

(五)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改善新农合发展环境 全区各市、县要把推行新农合工作同深化农村卫生事业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紧抓好对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工作,健全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向乡镇延伸,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向村延伸。在进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整合时,各县可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以合并、托管、签约等形式整合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镇卫生院和村中心卫生室作为试点单位以托管的形式加入到县医院,县医院成立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和村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由县医院提出管理目标、派驻管理工作队实施托管,在承担义务不变的前提下,镇卫生院和村中心卫生室拥有自主经营权和人员使用调剂自主权。县医院利用自身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资源优势,按照国务院社区卫生的设置标准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选派医疗技术人员进驻改制后的乡镇和村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县、乡、村三位一体纵向整合改革,促进城区相对剩余的卫生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进一步改善新农合的发展环境,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自治区要集中资金,继续加大对乡、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强对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自治区财政要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培训工程和注册乡村医生医学基本技能系统培训。自治区尽快出台鼓励城市卫生人才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条例,引导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加大城市卫生人才支农工作力度,同时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福利水平,不断壮大基层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夯实新农合的人才基础,确保参合农民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卫生行政部门干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的有关人员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培训,使各类人员比较全面理解和掌握新农合的有关政策,提高农村卫生管理工作人员的政策服务水平。

(六)做好过细的工作,巩固提高参合率

1.允许农村特殊人群参加新农合。允许我区农村外出打工农民自由选择在务工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参加新农合,对在户口所在地参加新农合而到区外打工的农民工,建议自治区通过与有关省市协商,在广西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省市设立广西籍工农民定点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我区新农合医疗服务,使他们享受到参加新农合的好处;对已购买城镇户口而本人仍以务农为生的、超生没有户口的、外地嫁入而户口还没有迁来的少数人群,自治区应明确做出统一规定,允许他们就地参合。

2.对全区农村特困户实施医疗救助。市县要注意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扶贫和医疗救助等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和发展。尚未实现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衔接的县要加快工作,尽快建立当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农合,并对患大病的贫困农民提供一定医药费用补助,对患特种传染病的农民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通过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功能。

3.控制农村医药费用的增长。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用药按区卫生部门制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集中采购,食品药品监管局及有关部门要制订关于加强药品质量和购销监管的具体办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管,严格药品批发企业、零售企业标准,规范农村药品采购渠道,保证农民用药有效、安全。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店销售药品的价格监督,严格控制农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增强新农合的吸引力。

4.设置全区统一的家庭账户。自治区对个人出资的10 元钱的使用方式进行统一规定,家庭账户全部用于家庭成员的门诊费用,节余资金可以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个人缴费的其余部分和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用于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大额或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个人缴费划入家庭账户的比例,由自治区统一确定,从根本上消除参合农民对自己所缴费用去向不明的担心,从而增强农民对新农合的信心。

(七)建立符合农民要求的报销方式

1.直接兑现补偿。参合农民在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先由个人垫付就诊费用,定点机构向患者直接结算,现场兑现补偿;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及时审核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垫付资金,保证定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新农合经办机构对有违反新农合制度相关规定的审核诊疗项目和费用账目不予核销,已发生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农民经批准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可先自行垫付有关费用,再由本县新农合经办机构按相关规定及时审核报销。

2.允许各市适当调整补助幅度。在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全区大额或住院医药费用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允许各市根据实际上下10%的调整幅度,防止补助比例过高而透支或支付比例太低使基金沉淀过多,影响农民受益。(社会发展研究处)

第二篇: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2009年7月1日,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区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至目前,试点工作历经三个周期:第一周期(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参合农民人数达274966人、参合率74%,受益人口22.2万人次、受益率73.8%;第二周期(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参合农民人数达298564人、参合率86.5%,受益人口24.24万人次、受益率81.2%;第三周期(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参合农民总人数达到323450人、参合率91.68%,受益人口已达27.89万人次,受益率达81.19%。到目前为止,共为参合农民报销补偿医药费2127.67万元,受益人口65.55万人次,其中报销1万元以上的有35人,有13人得到最高额1.5万元的补偿。第四周期(2012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央、省、市、区将进一步加大对参合农民的财政补贴,补助金额提高到人均40元。从调研情况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充满信心。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一)改善农民就医条件,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全区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的投入,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突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载体建设,推行了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和省“360”工程、“1127”工程,对7处乡镇卫生院

—1—

进行了改容改貌,把 487个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合并调整为172个一体化卫生所,均衡设臵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每个卫生所服务半径为1.5公里左右,人均到达医疗场所约9分钟,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方便了群众就医。

(二)完善服务网络体系,提升了基金监管水平。投资60余万元,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报销、审核、反馈、核算、分析、监督等当中,实现了网上转诊审批、网上医费报销。通过专线专网,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与定点医疗机构医院管理系统微机联网、数据共享,实现了网上数据传输和实时网上审核报账的在线监督和管理,对每一位农民的筹资受益、每个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控制、每个报销点的工作情况及每位住院病人的医药收费情况都能进行实时查询、监控、跟踪分析,有效地加强了基金监管和信息共享。参合农民在本镇、村门诊产生的医药费用,可以当场报销,区内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行出院即报,农民出院结算后就能得到报销补偿,极大地降低了群众因办理报销或转诊手续造成的各种费用和来往不便。初步测算,仅此一项,就为参合群众节省支出80余万元。

(三)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高了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抓住让群众用上质优价廉、安全有效的放心药这一关键环节,完善新农合监督管理机制,推出了以规范用药、规范检查、规范收费为主要内容的控费措施。一是阳光操作,让农民知情。推行医疗收费标准公开制、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门诊收费清单

—2—

制等制度,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公布价格,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专用窗口,及时公布让利比例、报销办法和资金使用情况,让农民了解知情。二是多方让利,让农民得到实惠。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制定出台了《AA区医疗机构药品及医疗器械招标实施办法》和《AA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有效规范了药品购销渠道。同时,建立了药品招标网络系统,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药品价格。自2005年底实行招标制度以来,先后采购药品1500个品种,降价品种565个,平均降价25%,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工作不够到位。个别乡镇街道宣传工作不到位,基层对合作医疗的基本精神理解有偏差,部分参合农民对合作医疗政策了解程度较低,存有村集体垫付个人筹资款的问题。

二是存有“小病大医”的现象。部分参合农民对区内诊疗水平缺乏信心,有的乡镇距离市级医院比较近,存有“小病大医”的现象。从1-6月份住院情况看,参合农民到乡镇医院和区人民医院住院的为1283人,占参合农民总住院人数的44.18%;住院参合报销数额为74.69万元,占住院参合补偿费的31.99%。到市及市外医院住院的为1621人,占参合农民总住院人数的55.82%;住院参合报销数额为133.83万元,占住院参合补偿费的68.01%。

三是药价较高问题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客观上,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不够,医院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从调研中发现,也确实存在着药品价格过高的的问题。部分

—3—

医生为增加医疗收入,人为地开大处方,加重了患者负担。主观上,部分群众对合作医疗了解不多,期望值过高,导致了药价过高问题成为参合群众关注的焦点。

四是一体化卫生所医务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全区一体化卫生所共723人,其中40-50岁的有155人,50-60岁的有236人,60岁以上的有43人,50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38.6%。

三、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要创新宣传方式和途径,采取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要突出宣传新型合作医疗与以往的异同、报销程序和时限、最高补偿限额等,尤其要把各级财政对农民的补助及加大财政补助的政策宣传到家,通过前后比较,让每一位农民群众都能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下决心办好合作医疗的信心。

(二)加强卫生执法,提高卫生监管水平。建议成立卫生执法监察大队,对全区医药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加大对私下行医现象和药房私自开诊现象的打击力度,定期公布医疗质量运行情况,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建立用药处方抽查复核制度,定期对各医疗机构的药方进行抽查,对乱开大处方的医生及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通报。

(三)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医疗防保服务水平。公开药品采购环节财务,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防止出现药品在扣除报销费用后仍高于药店价格

—4—的现象。同时,加强农村卫生医疗队伍建设,探索解决医务人员老龄化问题,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四)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筹集办法、转诊手续和报销程序,维护合作医疗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2007年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参合农民的财政补贴,补助数量达到人均40元,建议对起付线、受益面和补偿比例进行严格测算和精密分析,确定补偿分摊比例。在合作医疗基金提高的情况下,在降低起付线、扩大受益面的基础上提高补偿比例,以增加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吸引力。

(五)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长效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为医疗救助基金进行募捐,扩大资金来源,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

—5—

第三篇:201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汇报提纲

201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汇报提纲

以实际行动,积极配合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汇报题纲)

自03年12月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我院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积极配合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具体的做法是:

1、全体动员,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我院在新型合作医疗正式启动以前,先后开专题会议3次,开展相关业务培训4次,办宣传专栏2期,要求全体医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政策、规定和业务,并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组织翻印合作医疗资料汇编,病种目录,熟知相关业务。制定了一整套合作医疗病人入、出院诊断标准,病种用药常规,要求临床医生熟悉掌握并认真执行。

2、成立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制定了农保病人就医报销程序等相关规章制度。医院决定,成立“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简称农保科),设专职人员办公,在业务上受县合作医疗办公室和医院二重管理,做到农保病人应医报销程序简单化,报销合理透明化,为广大农保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农保病人具体就医程序为,持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村、乡身份介绍信),乡镇卫生院转诊证明(三证齐全),持“三证”到各科门诊就诊,由门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注明“农保”或“农保包干”),患者持住院证,直接在住院处办理农保住院手续,同时指导患者持三证在农保科登记备案,做到包干病人入院报,非包干病人出院报。最大程序地方便病人住院就医和享受合理的医疗报销。

3、医院降低部分收费标准,让利于广大农保患者,我院研究决定(印发03年72号文件),自03年12月1日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正式启动,不同程序地降低了各种检查费、医学专用费、手术费、治疗费等多种费用,以让利于广大农保患者。其中,手术费降30%,医学专用费降35%,检验费、放射费降低30%,B超、心电、病理等检查费降低50%。

4、收治住院病人情况,3个多月以来,共收治住院病186人次,其中单病种包干42人次,现已报销145人次,累计报销190134.08,医院让利与患者24360.59元。

5、目前试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部分包干病种定额标准偏低,医院存在贴本看病问题。

b)非单病种,日费用150元,对手术科室执行起来,难度较大。c)在执行合作医疗政策的同时,存在医疗纠纷隐患。d)贫困人口住院就医存在困难。镇安县医院

二00四年三月十六日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汇报提纲

以实际行动,积极配合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汇报题纲)

自03年12月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我院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积极配合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具体的做法是:

1、全体动员,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我院在新型合作医疗正式启动以前,先后开专题会议3次,开展相关业务培训4次,办宣传专栏2期,要求全体医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政策、规定和业务,并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组织翻印合作医疗资料汇编,病种目录,熟知相关业务。制定了一整套合作医疗病人入、出院诊断标准,病种用药常规,要求临床医生熟悉掌握并认真执行。

2、成立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制定了农保病人就医报销程序等相关规章制度。

医院决定,成立“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简称农保科),设专职人员办公,在业务上受县合作医疗办公室和医院二重管理,做到农保病人应医报销程序简单化,报销合理透明化,为广大农保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农保病人具体就医程序为,持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村、乡身份介绍信),乡镇卫生院转诊证明(三证齐全),持“三证”到各科门诊就诊,由门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注明“农保”或“农保包干”),患者持住院证,直接在住院处办理农保住院手续,同时指导患者持三证在农保科登记备案,做到包干病人入院报,非包干病人出院报。最大程序地方便病人住院就医和享受合理的医疗报销。

3、医院降低部分收费标准,让利于广大农保患者,我院研究决定(印发03年72号文件),自03年12月1日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正式启动,不同程序地降低了各种检查费、麻醉费、手术费、治疗费等多种费用,以让利于广大农保患者。其中,手术费降30%,麻醉费降35%,检验费、放射费降低30%,B超、心电、病理等检查费降低50%。

4、收治住院病人情况,3个多月以来,共收治住院病186人次,其中单病种包干42人次,现已报销145人次,累计报销190134.08,医院让利与患者24360.59元。

5、目前试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部分包干病种定额标准偏低,医院存在贴本看病问题。

b)非单病种,日费用150元,对手术科室执行起来,难度较大。

c)在执行合作医疗政策的同时,存在医疗纠纷隐患。

d)贫困人口住院就医存在困难。

镇安县医院

二00四年三月十六日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论文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试点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使用方面的几个关系,我们碰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现提出来与同 行们共同探讨,以便在今后推广、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时借鉴和参考。以户参保与一人多保的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章程一般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缴费必须以户为单位。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碰到许多具体问题:如农户家庭中,其家庭成员并不一定都是农民,有中、小学生;有外出务工者;有乡镇企业职工;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等。现在在校学生,学校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平安医疗保险(一般属保险公司承办的商业保险);外出务工人员由于保险意识的增强,他们参加商业保险者居多;乡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参加了社保局举办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低保和优抚对象,当地民政部门也为其办理了医疗保险;各种保险五花八门、相互交错。如果不区别情况认真对待,一味强调以户为单位,筹集资金时阻力比较大,农民认为当地政府不尊从自愿的原则。当然,那些已经参加了某种医疗保险人员中的老弱病残者,很乐意再参加一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因为缴费少生病时可以得到双重保险,享受多次补偿的福利待遇。如果不以户为单位,又极易形成“逆选择”,即筹资时,年轻人身强力壮者不参加,老弱病残、常年患病体质差的农民主动参加,这样就会造成筹资不足开支大、互济性差。

实践证明:一人多保补偿结报时有种种弊端。首先因为参保人患病就诊后,医院只能开 出一次票据及相关就诊记录手续,而不可能多次开出票据及相关记录。参保人凭什么合法手续去几家投保部门进行补偿结报呢?那么只有使用复印件或医疗单位重新出具就诊票据证明。这就给参保人有空可钻,可能弄虚作假。结报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虚假复印件、虚假证明、涂改复印件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伪造的彩色复印件等诸多问题相继暴露出来,给审核补偿结报工作带来麻烦,给监管和控制增加了许多困难。其次,一人多保参保人有时在几家投保部门获取的补偿金总额,竟然高于实际支付的医疗费总额,有人笑话:“生病反而可以致富”。

再论那些一人多保中的既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患病后既享受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又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他们把本来医保部门不予报销,该由个人承担的部分住院费用,门诊就诊应该由个人帐户支付的费用,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补偿,享受着不该享受的双重福利待遇,有人称这种现象为“与农民争利”、“揩农民的油”,这有悖于政府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本来宗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 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采取的重大举措。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以户参保和一人多保的关系,严格区分不同参保对 象,选择不同的参保类型。既坚持以户为单位,又要坚持实事求是,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人员区别对待。对那些已经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一般不得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以免发生“与农民争利、揩农民油”的现象。因为这两种保险都有政府和单位投入,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如果当事人要求参加,应该制定不同的筹资标准。补偿报销时,城镇职工医保部门规定不予报销应该自费的医疗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不得补偿,同时还应扣除另一保险部门已经补偿的金额,不得重复补偿报销。对于中、小学学生,外出 务工农民还是以户为单位,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后自愿选择参加其它商业保险为好。补偿结报时,要规范结报手续和结报程序,做好相关保险经办机构的对接工作,防止套 取和骗取补偿金。

另外为了满足参保农民多层次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根据参保农民经济收入的 不同,设置不同的筹资水平、不同报销比例、不同报销最高限额的多种福利包,供农民自主选择。要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民心”工程,真正深得人心,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千 万不能伤民心、损民利。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偿的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参保农民的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 偿的关系。笔者所知,有些试点县(市)合作医疗章程规定,只补偿参保农民的住院医药费而不补偿门诊医药费;有些试点县(市)合作医疗参保农民门诊医药费虽然可以补偿,但条 件比较苛刻,简称“一高二低两不补”。一是门诊医疗费比住院医疗费起报点高;二是门诊医疗费比住院医疗费补偿比例低(门诊补偿比例一般在10%~25%,而住院补偿比例一般在25 %~50%);三是门诊医疗费比住院医疗费补偿最高封顶低(门诊补偿最高封顶一般为500

~1 500元,而住院补偿最高封顶可达15 000~30 000元);四是门诊只补偿 药费,而不补偿检查 费、治疗费等其它发生的费用,而住院补偿的范围就广泛得多;五是特殊病种(如癌症、尿毒症等)的门诊血透、化疗、放疗等费用参照住院补偿,其它一般疾病门诊费用则不予补偿。

上述情况其理由是:“合作医疗补大不补小”,参保农民对此意见比较大。“保大 ”与“保小”只能相对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大”与“小”因人因地而异,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来说,有时即使是小病,医疗费用哪怕是几百元、几千元,也是不堪重负,对于这 类人群来说,即使小也是大。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来说,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医疗费用负担,也许仍然能承受,并不感到是大。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保大不保小,也不能片面地把住院与门诊作为划分大病与小病的唯一标准,而忽略参保农民的受益面和积极性,忽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互助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充分重视那些贫困人群,有 关章程补偿规定要向贫困人群倾斜,要真正让贫困人群患病能够看得起,而不致于因病致穷,因病返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只靠政府投入将难以长期坚持和发展,就有可能返回到从前的老路,春办秋倒。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参保农民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偿的关系,还会导致参保人弄虚 作假。试点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参保农民门诊就医时,为了获得与住院病人补偿的同等待遇,他们要求农村卫生院不开门诊票据而开具住院票据,填写假出院小结、开具假住院记账单。医疗单位虽然感到为难,但为了争取病员还是违心地做,甚至适当收取住院费,形成了医院和患者“医患合谋、各取所需”。

如果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偿关系处理不好,还容易引导农民小病大治、无病呻吟。本来病情根本不需要住院治疗,为了得到住院补偿费用待遇,农民不得不住院治疗。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经济负担,也浪费了卫生资源,同时增加了合作医疗经费支出。因而我们在制 定合作医疗章程时要慎之又慎,门诊、住院一定要统筹兼顾,既要补大也要兼顾补小,不能只补偿住院不补偿门诊。门诊与住院的起报点、补偿比例、封顶线、补偿项目范围、补偿标 准要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范围。起报点与最高封顶线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如果起报点偏高最高封顶线偏低,则会影响参保农民受益面和积极性;起报点偏低封顶线偏高,合 作医疗筹集的资金又难以承受、容易出险。要根据不同等级医院设置不同的起报点,不同的补偿比例;要做到有紧有松、有高有低,松紧适度、高低恰到好处。要能够引导农民就低不 就高,就是能够在基层医疗单位治好的疾病而不到大医院去;能够在门诊治疗的疾病而不住院治疗,这样既减轻农民负担又节约卫生资源,也减轻合作医疗支出的压力。

正确处理门诊医疗费与住院医疗费补偿的关系,对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从而扩大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影响力,保证合作医疗资金充分利用,体现制度运行的效率性、公平性,增强农民信心有着重要意义。据统计,某试点县2004门诊住院补偿总人次为29 031人,其中门诊补偿15 300人次,占补偿总人数的53%,住院补偿13 731人次,占补偿 总人次的47%,门 诊人次比住院人次高6个百分点。另外对参保农民实施门诊医药费的补偿,尤其对那些慢性 病患者,如肝炎、结核、糖尿病、老慢支等常年服药的人群也能起到积极支撑作用。“帮富”与“帮穷”的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有农民反映农村合作医疗“帮富不帮穷”。问其理由 是家庭贫困的农民生病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了就买点药回来吃,或在家打针挂水进行一般低档次治疗;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生病就能住院、甚至使用高档药品,享受较高档次的治疗。而一般地区合作医疗章程普遍规定,除了门诊补偿比例、补偿最高封顶金额低于住院以外,而住院补偿时往往是随着医疗费用的增加报销比例相应提高,直至达到最高封顶数。前者贫 困人口只能按门诊或住院低比例补偿,而后者经济富裕农民则可能享受高比例补偿。这样看来同样的病情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同病异治,则贫困农民补偿得少,经济条件好 的 农民补偿得多,并且占有更多的卫生医疗资源,所以有农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帮富不帮穷 ”。

上述说法和观点虽有偏见性但也不可忽视。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条件好医疗消费支出费 用高的农民,让经济条件差医疗消费支出费用低的农民,得到相对高一点的补偿。如果从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的横向看,也许是公平合理的,因为他们的筹资标准、补 偿比例是一致的,如果支出相等的情况下,他们的补偿金额也是相等的。虽然高消费相对来 说得到了较高补偿,看起来帮助了富人,但这部分农民自己所承担的费用,比经济条件差的农民自己支付的费用也要高得多。如果纵向看,经济条件差与经济条件好的农民缴纳的合作 医疗资金是相等的,但补偿时经济条件好的农民,则比经济条件差的农民占用了更多的医疗资源,享受了更好的医疗服务,相对来说又是不公平的,也就是不垂直公平。

政府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种贫富差异,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解决贫困农民有病无钱看、有病看不起、小病拖、大病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制定合作医疗相关章程的时候,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问题,要根据资金筹集情况和当地医疗消费水平,向经济条件差的农民倾斜,向医疗消费支出水平相对集中的人群 倾斜,这样来保护参保农民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既考虑到经济条件富裕的农民医疗需求,也要遏制和防止同病异治而发生的医疗高消费。在制定补偿标准时,根据不同疾病谱,不同 层次医院,不同用药档次,不同地区医疗消费水平制定不同补偿比例。探索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按单病种实施定额补偿。如阑尾炎和剖宫产这两种手术,在农村卫生院或在二、三级 医院开展,其医疗费相差2~4倍,一般在800元~3 500元不等。其实,这两种手术在农村卫 生院都能进行。但是,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民却舍近求远,挤进二级医院甚至三级医院去进 行。因为那里就医条件比基层医院要好得多,安全系数也高于农村卫生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考虑按病种实施定额补助,无论你去哪级医院治疗,支付费用多少,我们根据定额给予等额补助。从而抑制不必要的医疗高消费,避免“帮富不帮穷”。当然在考虑其公平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考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互助共济性。要从农村合作医疗筹集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专门用于特困农民患病的补偿金,对这部分农民,除了按正常补偿比例给予补偿外,再根据实际情况,经患者所在地区村民委员会群众评议后再给予一定的补偿,让贫困农民有所救。

根据某地近两年补偿资料统计:2003—2004年住院病人补偿近3万人次,其中医疗消 费水平在1 500~15 000元的24 000人左右,占总补偿人次75%,而医疗消费支 出5万元以上的 不足100人,只占3.3‰左右,因此根据当地医疗消费水平在制定章程时,补偿比例要尽量向 1 500~15 000元这一区间的人群倾斜,当医疗费用超过一定水平时,补偿比例可 以不再增加,或者适当降低。

为了克服和避免“帮富不帮穷”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 药目录,严格控制大型仪器检查费用、检查次数、检查频率的补偿报销比例,从而遏制合作医疗高消费支出。

下载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完善“农合”制度造福平江百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县政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组 为了更好地履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促进平江政治、经济、 社会事业的快......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合作医疗作为一种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在我国已经几起几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一种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制度已在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实施情况调研 ——基于韶关市新丰县松园村个案研究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管院志协“心希望”服务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新型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竿虽百尺,更待一步 08级信工四班 孟祥辉 “现今只能躺在床上任凭病魔的疼痛折磨,靠乡村医生注射一些简单的止痛剂来减轻疼痛。因为家人和他自己不愿再上医院,以免到时人财两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与众多优秀的队员一起,从策划到实践,完成了这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调研活动,受益匪浅,感受良多。前期准备工作中,我先后主要参与了选点和问卷设计的工作。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槐埝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调查分析 政协联络组长 XXX 有句俗话说的好,“农民头上三把刀——医疗、教育、打官司。”但在这三项中我觉得“医疗”是农民最无法回避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合作医疗作为一种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在我国已经几起几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一种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合作医疗作为一种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在我国已经几起几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一种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制度已在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