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时间:2019-05-13 10:2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第一篇: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长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丽蓉

长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下简称新农合)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参合农民312334人,参合率80.78%,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收到了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社会得和谐的初步效果。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到“五个到位”,推动新农合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切实做到组织保障到位。

一是建立了以县长任主任的“长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以县纪委书记任主任的“长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负责全县新农合试点工作的领导、管理、决策和监督;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和落实了人员职责。二是建立了“长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服务中心”,公开招考录用了工作人员,并且落实了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各乡镇分别建立了“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服务站”;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合医科”,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三是严格审批确定了310个定点医疗机构,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个,村级站282个。

(二)整合力量,营造氛围,切实做到宣传动员到位。

县、乡镇、村、社各级组织召开动员大会3600多场次,使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乡村医生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并积极投身到新农合试点工作中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全县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新农合知识问答》、《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各11万份,制作山标、岩标1064幅,举办宣传专栏217期。向社会公布24小时参合咨询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县广播电视台反复播放新农合知识问答和宣传口号,开辟“新农合”宣传专栏,宣传新农合有关政策知识,报道新农合工作动态,使新农合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切实做到工作措施到位。

一是建立“双线”目标考核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将新农合工作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实行督查督办;县卫生局将新农合工作纳入对县、乡镇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综合目标考核,并与经费挂钩。各乡镇党委、政府将新农合宣传动员、参合农民个人经费筹集等工作细化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社干部个人,与个人奖惩和考核挂钩,实行上门宣传、上门收费,从而确保新农合的参保率。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参合农民个人交费收缴阶段,县合管办、县监委办坚持每周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分别组织到全县各乡镇开展专项督查4轮,印发督查通报4期;各乡镇党委、政府畅通工作渠道,及时收集掌握辖区内新农合工作动态,坚持每周向县委、县政府和县合管办、监委办报送工作信息和有关表册资料,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据其需要,合理预算,切实做到实施新农合各项经费到位。

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一是落实了全年新农合县级财政配套经费93.8万元;二是落实了“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全年个人参合经费

9.85万元;三是落实了县合管中心工作经费预算31.23万元、启动经费20万元;四是针对我县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经济基础薄弱,垫付医疗费用资金压力大的情况,县财政筹集部分资金,作为周转金划拨到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保障了各级定

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

(五)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切实做到人员培训到位。

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卫生院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落实了具体的新农合经办机构和经办人员,明确了人员职责。为提高相关人员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由县财政局、县合管办牵头组织开展乡镇财政所所长培训;由县卫生局牵头组织开展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分管领导、合医科科长及经办人员、乡镇卫生院院长、乡镇合管站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培训4次,培训达300多人次;各乡镇党委、政府、卫生院、合管站也纷纷组织开展对本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乡村医生等有关人员的培训,为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启动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二、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实现“四个确保”,推进新农合健康有序运行

(一)科学决策,确保群众实惠最大化。

一是充分论证,制定补偿政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长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帐补偿程序》、《报帐补偿审查审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全县新农合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深入调研,完善补偿方案。在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县合管办、监委会办公室、县卫生局深入各乡镇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广泛征求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乡村医生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全县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参合农民健康状况、诊疗情况等,对新农合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等进行了适当调整,及时地解决了工作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三是创新措施,让参合农民享有更多实惠。将参合农民个人交费全部纳入参合农民个人家庭账户,让参合农民“免费”获得新农合住院补偿。定点医疗机构在多补偿给参合农民住院经费时,不得追回,而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少补偿时,必须及时补报给参合农民。实行“大病特补”,将一般住院补偿最高标准从1万元提高到了5万元。

(二)健全制度,确保新农合工作有章可循。

一是进一步制发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定点医疗机构“八统一”管理规定》、《违纪违规处理办法》、《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新农合配套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由44名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偿审查审核专家库,推行三级审查审核、全程审核、抽审制度。三是建立了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由县合监委、县人大、县纪委、县财政、审计等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新农合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四是建立了调研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深入农村征求群众建议、意见。五是建立了定期公示制度,对参合农民补偿情况、基金使用情况及医疗服务价格等按月在合管中心、乡镇和村进行公示,实行群众监督,增强了工作透明度。

(三)严格审查,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使用。

一是完善审查审核工作机制。在新农合医疗费用报帐补偿工作中,坚持乡镇合管站或定点医疗机构合医科初审、合管中心复审、专家终审,县财政局对每轮终审后的结果进行抽审,确保了新农合基金安全、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使用。二是严把补偿标准关。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药品、诊疗项目的补偿范围、价格及补偿标准的规定,重点审查补偿的真实性、合理性、规范性,对不应补偿报销和多补偿报销的坚决予以剔除,对应给予补偿报销和少报销补偿的,及时足额给予补偿,做到“应报尽报”。三是推行签字负责制度。推行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因审核人员工作疏忽或失职造成基金损失的,除相应机构要承担相应

责任外,审核当事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全县建立了新农合基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封闭式管理,在基金申请划拨上,实行“七支笔”签字负责制度,逐级审核,确保了新农合基金安全、规范使用。无弄虚作假、骗取新农合基金的现象发生。

(四)强化监督,确保新农合工作规范运行。

一是由县监委会、纪委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同时,由县卫生局经常性的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深入到县、乡镇、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家中进行明查暗访,调查核实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补偿报帐情况,对各类不良行为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二是统一制做监督举报公示牌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上墙,向社会公布了3部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制定了违纪违规处理暂行办法,对不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三、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突出“三个重点”,切实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一)广筹资,强基础,改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条件。

一是采取县卫生局补助一点、乡镇卫生院自筹一点的办法,共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的围墙、道路硬化、绿化、化粪池、水电安装等配套工程建设,并已投入使用。二是积极向上争取乡镇卫生院设备项目,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三是顺利推进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和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四是建成甲级村卫生站60个,其中村级卫生服务示范站5个。五是完成长宁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确保了长宁镇参合农民就近就医。

(二)严管理,促服务,大力加强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全行业管理。全县各医疗单位普遍推行药品、项目价格、补偿情况、监督举报电话公示,住院一日清单、病人选择医生、医疗项目及费用告知、自付药品和自付诊疗项目病人签字认可、首诊医生负责等制度,让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明白消费。二是实施惠民政策。各级医疗机构在免收参合农民挂号费基础上,降低了诊疗项目、药品价格,对特困户还实施医疗费用减免。有的医疗机构公开承诺免收住院费,对住院生产的产妇实行免费接送,多数乡镇卫生院对门诊药品实行“零”利润。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以创建省级中医先进县和中医三级中心建设为契机,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制定了对新农合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中的中医中药部份实行提高10%补偿比例的优惠政策,全县中医服务量达到医疗总服务量的40%以上。四是开展温馨服务活动。各级医疗机构不断改进服务,添置饮水机、纸杯等,设立候诊区,规范病员和家属休息场所,设置和完善咨询台及医疗收费查询系统,优化了就医环境和工作流程,使广大病员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提供的温馨服务。

(三)强意识,重内涵,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人才大培训。以加大对两支人才培训力度为重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实用性人才20名,全县统一开展了对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培训592人次,并培训村级卫生服务站人员386人。二是建设学习型单位。组织了有230名乡村医师参加的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分别选送了4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和参加省上为期3个月的中医药骨干培训。同时,卫生系统有120余人参加了执业医师资格考

试。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学专业、学技术蔚然成风,为新农合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第二篇: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张兵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7BJY097),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课题组成员有:王翌秋、孟德锋、吕美晔、王舒娟、楚永生、曹阳、汪晶晶、林元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承载着减轻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公平、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等历史使命。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在300多个县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从目前该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运行较为顺利,在全国农村地区实现了90%以上的覆盖率,国家补贴金额逐年提高,患者医疗支出报销比例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患者从中受益。但是,该政策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在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政策效果及可持续性、成本控制、科学管理、质量保证等方面均面临着种种挑战。这项成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在江苏省的实地调查为例,从需求角度分析如何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提出现阶段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这项成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政府卫生系统的要求,提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促进农村居民健康公平和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使穷人从中受益;二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减少农户的医疗支出,减轻他们的疾病经济负担;三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使农村居民自愿持续参加,使制度的运行维持在一个高覆盖率的水

平。成果围绕以上内容展开研究,主要内容为:

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演变和发展的背景描述。成果勾画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面貌,总结了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和发展,通过政策演变的回顾和梳理,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80年代后我国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缓慢,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资金短缺、合作医疗由于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和自身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而逐渐衰退,农村居民丧失了医疗保障的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在全国开始试点以来,覆盖率逐年提高,运行较为顺利,并获得了一定成效。

第二,农户健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健康风险的应对策略。成果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良好的健康状况对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户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利于缓解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低收入组居民较之于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更多,来源更广泛,与其他应对健康风险的手段或措施相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居民应对健康经济风险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问题。成果讨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平性,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衡量健康公平和医疗利用公平的指标和计算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考察了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促进医疗公平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公平,疾病加剧了贫穷,医疗支出更多地集中于收入较低的人群,这导致居民患病后产生的医疗费用进一步地加大了人群的贫富差距,然而,在实行新农合的经济补偿后,这种不公平程度有所改善。

第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影响。成果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的政策效果角度讨论了目前该制度运行对农民医疗服务利用、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影响集中地表现在它减轻了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因此,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其既定的政策目标起到了作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五,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农民是合作医疗资金筹集的主要力量,因此,分析影响农户参加合作医疗的因素对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实施的关键。成果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初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参加新农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户为单位参加的制度安排抹平了农民的个体特征对选择行为的影响,有效地防止了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一些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家庭人均纯收入、村干部对政策的重视程度和制度设计的差异)则是影响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重要因素。

保持优良的健康状况和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医疗市场存在严重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特征,政府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成果的重要观点是,在目前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医疗卫生公平性差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必将更加重视政府的作用,医疗保健市场的市场失灵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必须是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作者认为,良好的健康状态对人们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居民健康风险在老年人、单身女性和低收入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处于较差社会经济状况的居民抗风险的能力更弱。由收入、教育和职

业状况一组变量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利于缓解居民健康风险,较好的经济状况可以部分地抹平其他因素给健康带来的风险,但经济状况较差的居民则不具备这种收入平滑风险的能力。由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因此,从政策需要的角度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满足农村居民防范健康经济风险的需要,是目前农村居民应对疾病经济风险的一个重要方式。作者认为,新农合也承载着促进医疗公平性的历史使命,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仍存在不公平分布,经济状况差的人,健康状况也较差,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得性也较差。因此,为了了解新农合的公平性及其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公平性中的作用,作者比较了调查地区农村居民无医疗支出的初始状态、发生医疗支出后和新农合补偿后三种情景下医疗经济负担的公平性,结果发现,新农合能缓解农户由于患病而扩大的收入差距,新农合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利用有促进作用。作者认为,在讨论某一政策影响或经济刺激对结果变量的影响时,关键在于科学方法的选择。成果采用了工具变量法、倍差法、匹配法等专门应用于政策评价的计量方法,克服了单一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进行样本比较的局限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因此成果的结论也更为可靠。

这项成果对未来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信息,为目前农村医疗改革提供政策评价的依据,因此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成果提出了现阶段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些建议:首先,从总的方向上来说,应继续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加强政府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保险原理为制度设计的基础,同时也强调制度的保障功能,因此既要重点防范农户的大病风险,又不能忽视保小病,既要遵循保险大数原则的基本法则,又要保持较高的政策覆盖率,实现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其次,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促进农村医疗卫

生资源的公平性中的作用,财政补贴应继续加大力度向低收入地区、低收入农户倾斜,并对低收入农户实行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政策。再次,完善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给体系,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卫生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促进农民健康。切实减轻农户疾病经济负担,真正使最需要的人受益。最后,要坚持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安排,加强政府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和管理能力,对参合居民就诊报销的程序和规范性要求进行指导,探寻外出务工人员新农合报销制度,增加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

第三篇: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情况汇报

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2007-02-18 09:45:1

3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荆江南岸,版土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辖个乡镇,个村,万户,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万)。去年全县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个(其中村级卫生机构个,乡镇卫生院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个,其它医疗机构个),从业人员人,病床位张。卫生系统有职工人(在职人,离退休人,分流人员人)。其中,乡镇卫生院人(在岗人,离退休人);全县现有总资产亿元,其中:乡镇卫生院资产万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资产万元。去年,卫生系统共完成门诊任务万人次(乡镇卫生院万人次,占),住院治疗人次(乡镇卫生院人次,占),手术台次(乡镇卫生院台次,占),年创业务收入亿元。全县总业务收入亿元,其中:乡镇卫生院万元(占),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万元。在岗人员年创业务收入万元。其中:县直医疗单位人年创业务收入万元,乡镇卫生院人年创业务收入万元。人均分配万元,其中:乡镇卫生院人均万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人均万元。医疗卫生单位负债万元,负债率为。其中:乡镇卫生院负债万元,负债率;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负债万元,负债率。

一、关于农村卫生工作

从某年起我们就着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管理体制和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强了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了农村卫生事业。

(一)理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县乡镇卫

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管理权于年移交给乡镇政府,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县政府于年将人员、业务管理权上收到县卫生局。乡镇卫生院的经费由县财政局下达预算计划,乡镇财政支付。某年,我县实施卫生改革,县政府决定将乡镇卫生院的经费上收到县卫生局按职责管理,有力地保证了财政补助的足额及时到位。

适宜调整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某年,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适时撤并了个乡镇卫生院,并按改革方案压缩、调整了被撤销乡镇卫生院的人员规模和服务功能。改制重组个地名卫生所,裁减人员人。名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设施与当地村卫生室整合重组。

实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先进县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多万元,先后对斑竹当镇、藕池镇等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业务用房改造,改造面积多平方米,添置设备台(件),有效改善了乡镇卫生

院的基础设施,增强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

(二)、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大力推行农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自《卫生部关于推行农村卫生管理一体化的通知》下发后,结合我县实际实施了以“五统一”管理为核心的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是机构统一设置。全县共有个村,现设置村卫生室个;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的个,占。二是人员统一管理。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通过考试、考核重新认证后,以乡镇为单位由卫生院统一调配到村卫生室上岗;全县现有村卫生室执业人员人,其中卫生院下派人,择优聘用乡村医生人。三是药品统一代购。村卫生室药品代购配发率已达到以上。四是业务统一安排。村卫生室的业务工作特别是预防保健任务、突击性指令性任务等均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安排、统一检查。五是财务统一监管。村卫生室实行自负盈亏、单独核算,接受卫生院的监督管理。

(三)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积极稳妥推行全员聘用制。某年,我们在全县卫生系统推行了全员聘用制。全体干部职工先退出原有的身份和岗位,然后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竞争上岗。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逐步推向市场化、社会化。一是合理设置岗位。设岗时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二是明确聘用范围。凡属医疗卫生单位在职在编干部职工均属聘用对象,经资格审查合格者均有竞争上岗的权利。因病或负伤在规定医疗期间,或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或者军转干部在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两年的暂不参加全员聘用。三是公开公平竞争。在进行全员聘用前,将岗位设置及其聘用条件张榜公布。应聘者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竞争。通过个人申请、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竞职演说,民主评议,择优聘用。聘用后,单位法人代表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四是妥善

安置落聘人员。根据落聘人员的不同条件采取一次性安置、离岗学习、转岗安置、病休、离岗退养、待岗等七种安置办法。五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特点,制定量化考核要素,建立健全适合各类不同岗位的简便易操作的考核评价办法,对聘用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全面考核,作为续聘、晋级、分配、奖惩和解聘的依据。同时,推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按岗、按绩、按责定酬。据卫生部门统计,经过这一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由原来的人,减少至人,共分流人(向村卫生室下派了名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分流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清退了名临时工。

四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对口支援,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去年起,我们实施了五年人才培养计划。到年底,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医生岗位工作的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

历,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在乡镇卫生院医生岗位工作的必须达到专科以上学历。临床医生、护士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每年送上级医院离岗学习人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必须达到以上,乡镇卫生院必须达到以上,培训时间在个月以上。现已离岗培训人。同时开展了继续教育、在职函授学历培训等多个途径的人才培养方式。

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经费,根据国家关于教育经费管理和支出标准的规定,按单位业务总收入的提取。人才培养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县卫生局每年对单位进行责任经济审计时,对人才培养经费进行专项审计。

从今年起,我们又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了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支援农村的活动。规定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生在晋升中、高级技术职务以前,必须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一年以上;已经取得中、高级技术职务的医生(男年满周岁以下、女年满岁以下)必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个月。不完成下派任务的单位,单位负责人不得参与评先,个人三年内不得晋升、续聘、评先、提拔。到基层工作人员,除了为当地群众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外,还要结合实际,制订规划,推广新技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解决至个实际问题。今年将有名医生下派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从业务技术上扶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二、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我县合作医疗从某年月日起实施,已经近两年了。两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不断创新,健康持续地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建立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各级党委、政府 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还要有适应合作医疗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⒈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某年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列入到县、乡两级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内容。县、乡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村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县编委审定批准成立了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核定编制人,各乡镇相应地设立了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的比例配备;在村卫生室设立了核算员,由乡村医生兼任。县合管办人员和工作经费由县财政按行政事业人员经费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去年列支万元。乡镇经办机构人员经费按预防保健人员经费标准纳入卫生事业经费预算,去年县财政列支万元。此外,今年还增拨改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费用万元,由县财政列入预算。

⒉建立工作责任考核体系。试点工作坚持县、乡(镇)两级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强化政府主要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和政府的引导责任,农民的合作医疗政策知晓率、参合率纳入政府和主要责任人的述职和考核内容。为明确合作医疗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县财政局合作医疗工作职责》、《农业银行公安支行合作医疗工作职责》、《县农业税务管理局合作医疗工作职责》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规范行为,促进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进一步理顺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实行“管办分离”。从今年起实行乡镇和县直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考试考核聘用上岗。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在全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由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经县合管办组织

考试、考核后择优录用,发给聘用证书。聘用的专职管理人员工资待遇由县合管办考核发放,在县合管办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合作医疗专管员在业务上与所在单位彻底分离,不在医疗机构兼职,独立行使监督职能。合管办专职管理员实行岗位工资制,专职管理员月工资核定~元,略高于同等岗位水平,年底再根据全县在职职工分配水平调整发放水平,就高不就低。县合管办依照《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考核办法》,每年对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进行两次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作为其个人待遇和先进个人评选的依据,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⒊建立信息网络体系。为达到合作医疗工作快捷、方便、高效运转的目的,建立了公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站,通过公众网络运行。合作医疗各项政策、工作动态、补偿公示等,点击网站就可查询或下载。网站开通以来,点击人数已达余人次。对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乡

镇合管办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管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行为得到动态实时监测,减轻了工作强度,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堵塞了漏洞。同时开发了实用性较强的《公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用系统》,运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

(二)坚持封闭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基金管理和筹资机制

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⒈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筹资机制。为有效解决筹资难,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个别地方借合作医疗筹资捆绑收费、搭车收费、甚至截留挪用农民参合资金;避免合作医疗信息漏登、错登、重登,避免农民年初登记,年尾不交钱,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发生,我们改革登记方式,将今年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实行边登记、边

签合同、边缴费、边发证的“四边”工作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今年开始在全县试行,共有万多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门收缴率为。

⒉规范基金管理、确保发挥最大效用。保障合作医疗基金安全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县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严格实行“收、管、支”三分离模式,并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代理银行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农民个人门诊基金纳入合作医疗基金统一管理,分乡镇核算。乡镇建立了农民个人门诊帐户台帐,分村记帐,明细到户,精确到人。农民个人门诊帐户可随时到乡镇经办机构查询,做到了县、乡镇、村、农户“四对口”。住院补偿基金通过政策调整,预测不会出现亏损或过多的沉淀。

⒊推行住院补偿“三级结算审核制”。参合农民因病在定点服务医疗机构

住院治疗,住院时由其进行资格审查,出院时合作医疗补偿部份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直接补偿,并负责对补偿金额进行审查;乡镇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或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合管科负责对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的补偿情况进行复审,审查出来的问题由其负责处理;县合管办负责对乡镇经办机构或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合管科上报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予补偿,由并责令乡镇经办机构或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合管科限期整改。

(三)坚持从农民利益出发,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切合实际的运行模式

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按照农民的意愿调整合作医疗政策,让农民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更大的实惠。

⒈适时调整政策,扩大补偿范围。为规范补偿行为,县合管办与参合农户签订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合同。合

同通过书面形式明确了合作医疗供方、需方和管理方“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指导下,先后次调整了有关政策。一是调整住院“起付线”标准。在乡镇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由元调整为元,地市级医院住院起付线由元上调至元,引导病人合理分流;二是扩大补偿范围。将地方病血吸虫病、住院分娩、非人为或不可抗力因素所致的意外伤害等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三是将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恶性肿瘤、肺结核等七种慢性病实行门诊限额补偿。四是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励中医药参与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补偿面,降低医药费用。中医医疗机构、组方中药饮片、自制中成药、适宜技术均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去年有人次得到住院补偿,补偿金额万元,列支慢性病补偿、大病救助、二次补偿、健康体检等万元,大病统筹资金节余万元,大病统筹资金有效使用率达到。

⒉不断探索,努力扩大受益面。去年,为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和受益程度,对门诊补偿方式进行了试点。埠河镇实行的是“镇级统筹,合医不合药”的办法;麻豪口镇采取的是“镇级统筹,既合医又合药”的办法。半年多来,两个乡镇进行了两种不同门诊补偿模式的探索,虽然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运行也欠规范,但却初步体现了“农民互助、政府补助,大病大补、小病小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点,得到农民的认可。

⒊尊重需方意愿,让参合患者自主择医。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在本县范围内各县、乡(镇)、村定点服务机构就诊,不需办理转诊手续,合作医疗一证“走”全县。住院治疗直接补偿,门诊属地报销。让参合农民充分行使自由择医权,防止层层设卡截留病员,消除医疗隐患。同时,通过科学设置不同等级医院的住院起付线和补偿比,调节和引导病人合理分流,降低病人医药费用,促进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良性竞争。

⒋实施公示制度,让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我们将《合作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手术项目结算标准》、《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参合住院患者结算流程》、《参合农民权利和义务》等规范性的文件制成公示牌,挂在定点服务医疗机构补偿结算处,方便参合人员对照结算。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到月初时,将上月在其单位获得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的基本情况及补偿金额上墙公示,接受监督。县合管办将接受补偿人员的详细情况按月分别在县、乡、村予以公示,让农民知道同村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因病在县、乡、村接受住院、门诊治疗补偿情况。这样,让参合农民直观地感受到了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同时,还有利于农民群众对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监督。

⒌推行住院医疗费用封顶,补偿保底制度。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涨,从今年月日起,对合作医疗定点服

务医疗机构实行了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住院医疗费总额控制制度,凡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因病住院人均医疗费超过控制总额的,超过部分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县合管办每半年按控制标准与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结算一次。各级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总额控制标准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人均医疗费控制在元以内;县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皮防医院人均医疗费控制在元以内;乡镇卫生院人均医疗费控制在元以内。

为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享受到合作医疗制度最大的优越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从今年月日起,对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实行保底补偿。即: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补偿金额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总额的,补偿保底到;在县二人民医院、县皮肤病防治院住院补偿金额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总额的,补偿保底到;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住院补偿金额

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总费用的,补偿保底到;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金额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费总额达不到的,补偿保底到。

(四)坚持服务行为的公平性,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建立和完善积极的控制措施

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速度,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补偿,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医疗服务机构服务行为的公平与规范管理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败的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合作医疗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使用比例和药品价格的监督。合作医疗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使用比例乡镇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控制在以内,县级控制在以内,市级控制在以内,超过规定比例的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从补偿基金拨款中扣出。同时,严格执行

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住院病人在医院住院治疗时,就诊医院必须将住院病人一日消费卡送到床头,让病人明明白白地消费。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执行了药品招标采购,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实价进药,村卫生室的药品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药品销售价格一律实行顺价销售,销售价格公开、公示。

二是实行医疗服务项目限额结算。试点工作开始后,我们结合实际,制订了《公安县合作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和《手术项目结算标准》,实行医疗服务项目最高限额结算制度。凡超过规定服务项目结算标准的部分,农民不缴,合管办不补,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共核定常用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一级甲等卫生院项,二级乙等医院项,二级甲等医院项;核定手术项目结算标准:一级甲等卫生院项、二级乙等项、二级甲等医院项。

三是加强时实监督。监督工作坚持做到巡查到科室,核对到床头,实行“四

查四看”。一查病人,看是否人、证相符;二查病历,看记录和医嘱执行是否真实;三查处方,看用药是否符合规定;四查服务、手术、检验、药品、材料,看收费是否符合规定。县合管办工作人员经常到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监督,检查指导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资金的补偿、服务合同的履行和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截止今年月,共查处冒名顶替行为起,扣减违规收费、违规补偿金额元,处罚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个。

三、困难和建议

在新时期,我县卫生工作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也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卫生运行成本逐步增高。近几年来卫生工作,特别是公共卫生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艾滋病的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都成为卫生部门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卫生部门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承担了巨额的经济负担。形成了工作量不断增加,而经费不增加或增加力度不大的不合理局面。据测算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参合率达到时,人均费用达到元,全县费用达到万元左右。尽管县人民政府在卫生经费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合作医疗工作经费也倾其所力,但卫生部门仍然承担了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经济压力,运行成本在卫生部门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此运行下去,没有上级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撑,势必会影响到卫生事业自身的发展。

二是卫生工作的实际与政策的距离继续拉大。当前的卫生政策与卫生工作的实际的距离越来越大。如卫生改革,近几年来理论上没有什么新进展,实践中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比较混乱。是下面等上面的政策,上面等下面的经验。

医疗机构体制改革更是如此,今天说医院要买,明天就叫停。卫生改革在没有上面新的政策支持下,难以再向前推进,只有停留在机制改革上。为了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活力和后劲,我们决定在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中开展第二轮全员竞争聘用上岗。再如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问题,卫生部门背了不少黑锅,这些不仅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给有关部门带来了不顾实际,钻政策空子的机会,致使医疗卫生单位有苦难言。社会关注的健康公平、基本医疗服务公平的政府责任问题,至今仍不能明确,再不能继续由卫生部门来承担。

三是农村卫生专业人员匮乏的局面将会加剧。由于人才流动的市场化作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才缺乏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一方面是中专无人读,大专毕业生引不来。多数乡镇卫生院近年来没有大中专生进入,足以构成一个人才断档期。另一方面是培养成才的想跳槽。

乡镇卫生院条件差、环境不好、待遇低,留不住人才。解决总人数的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首先要解决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培养、支援、改善待遇等问题,是当前应迫切需要研究和实施的政策问题,更是真正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的方向问题。

四是村级卫生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村级卫生组织是农村卫生工作的网底,在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对村级卫生机构建设、管理,对乡村医生的待遇、激励、约束等方面,国家没有政策,地方没有规定,以致成为卫生政策的盲区。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经济条件好转,村级卫生机构建设和乡村医生的水平,已经远不能适应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国家应制订相关政策,对村级卫生机构的建设给予投入,对乡村医生的培训给予给予投入。

第四篇: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位于xx省中南部边缘,x江南岸,版土面积225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22.5%),辖16个乡镇,437个村,27.5万户,102.8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72.3万)。~年全县GDp55.78亿元,财政收入3.2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85元。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80个(其中村级卫生机构332个,乡镇卫生院16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9个,其它医疗机构123个),从业人员3128人,病床位1954张。卫生系统有职工3253人(在职2163人,离退休679人,分流人员371人)。其中,乡镇卫生院1684人(在岗1074人,离退休393人);全县现有总资产1.73亿元,其中:乡镇卫生院资产4499.3万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资产12793.59万元。~年,卫生系统共完成门诊任务120万人次(乡镇卫生院58万人次,占48.3%),住院治疗29095人次(乡镇卫生院10732人次,占36.9%),手术11471台次(乡镇卫生院4505台次,占39.3%),年创业务收入1.8亿元。全县总业务收入1.26亿元,其中:乡镇卫生院3565万元(占28.3%),县直医疗卫生单位9045万元。在岗人员年创业务收入4.99万元。其中:县直医疗单位人年创业务收入6.92万元,乡镇卫生院人年创业务收入2.83万元。人均分配1.45万元,其中:乡镇卫生院人均1.19万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人均1.87万元。医疗卫生单位负债5625万元,负债率为32.5%。其中:乡镇卫生院负债1212万元,负债率26.9%;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负债4413万元,负债率34.5%。

一、关于农村卫生工作

从2001年起我们就着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管理体制和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强了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了农村卫生事业。

(一)理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管理权于1994年移交给乡镇政府,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县政府于1995年将人员、业务管理权上收到县卫生局。乡镇卫生院的经费由县财政局下达预算计划,乡镇财政支付。2002年,我县实施卫生改革,县政府决定将乡镇卫生院的经费上收到县卫生局按职责管理,有力地保证了财政补助的足额及时到位。

适宜调整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2001年,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适时撤并了5个乡镇卫生院,并按改革方案压缩、调整了被撤销乡镇卫生院的人员规模和服务功能。改制重组45个地名卫生所,裁减人员321人。138名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设施与当地村卫生室整合重组。

实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先进县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230多万元,先后对斑竹当镇、藕池镇等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业务用房改造,改造面积21700多平方米,添置设备106台(件),有效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增强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

(二)、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大力推行农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自《卫生部关于推行农村卫生管理一体化的通知》下发后,结合我县实际实施了以“五统一”管理为核心的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是机构统一设置。全县共有423个村,现设置村卫生室332个;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的280个,占84.3%。二是人员统一管理。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通过考试、考核重新认证后,以乡镇为单位由卫生院统一调配到村卫生室上岗;全县现有村卫生室执业人员873人,其中卫生院下派75人,择优聘用乡村医生798人。三是药品统一代购。村卫生室药品代购配发率已达到90%以上。四是业务统一安排。村卫生室的业务工作特别是预防保健任务、突击性指令性任务等均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安排、统一检查。五是财务统一监管。村卫生室实行自负盈亏、单独核算,接受卫生院的监督管理。

(三)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积极稳妥推行全员聘用制。2002年,我们在全县卫生系统推行了全员聘用制。全体干部职工先退出原有的身份和岗位,然后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竞争上岗。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逐步推向市场化、社会化。一是合理设置岗位。设岗时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二是明确聘用范围。凡属医疗卫生单位在职在编干部职工均属聘用对象,经资格审查合格者均有竞争上岗的权利。因病或负伤在规定医疗期间,或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或者军转干部在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两年的暂不参加全员聘用。三是公开公平竞争。在进行全员聘用前,将岗位设置及其聘用条件张榜公布。应聘者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竞争。通过个人申请、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竞职演说,民主评议,择优聘用。聘用后,单位法人代表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四是妥善安置落聘人员。根据落聘人员的不同条件采取一次性安置、离岗学习、转岗安置、病休、离岗退养、待岗等七种安置办法。五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特点,制定量化考核要素,建立健全适合各类不同岗位的简便易操作的考核评价办法,对聘用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全面考核,作为续聘、晋级、分配、奖惩和解聘的依据。同时,推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按岗、按绩、按责定酬。据卫生部门统计,经过这一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由原来的1383人,减少至999人,共分流284人(向村卫生室下派了75名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分流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20.5%。清退了331名临时工。

(四)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对口支援,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年起,我们实施了五年人才培养计划。到~年底,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医生岗位工作的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在乡镇卫生院医生岗位工作的必须达到专科以上学历。临床医生、护士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每年送上级医院离岗学习人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必须达到3%以上,乡镇卫生院必须达到6%以上,培训时间在6个月以上。现已离岗培训86人。同时开展了继续教育、在职函授学历培训等多个途径的人才培养方式。

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经费,根据

国家关于教育经费管理和支出标准的规定,按单位业务总收入的1.5%提龋人才培养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县卫生局每年对单位进行责任经济审计时,对人才培养经费进行专项审计。

从今年起,我们又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了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支援农村的活动。规定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生在晋升中、高级技术职务以前,必须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一年以上;已经取得中、高级技术职务的医生(男年满55周岁以下、女年满50岁以下)必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6个月。不完成下派任务的单位,单位负责人不得参与评先,个人三年内不得晋升、续聘、评先、提拔。到基层工作人员,除了为当地群众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外,还要结合实际,制订规划,推广新技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解决1至2个实际问题。今年将有23名医生下派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从业务技术上扶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二、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我县合作医疗从~年7月1日起实施,已经近两年了。两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不断创新,健康持续地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建立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还要有适应合作医疗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年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列入到县、乡两级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内容。县、乡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村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县编委审定批准成立了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核定编制6人,各乡镇相应地设立了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20000的比例配备;在村卫生室设立了核算员,由乡村医生兼任。县合管办人员和工作经费由县财政按行政事业人员经费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年列支20万元。乡镇经办机构人员经费按预防保健人员经费标准纳入卫生事业经费预算,~年县财政列支16万元。此外,今年还增拨改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费用16万元,由县财政列入预算。

2、建立工作责任考核体系。试点工作坚持县、乡(镇)两级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强化政府主要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和政府的引导责任,农民的合作医疗政策知晓率、参合率纳入政府和主要责任人的述职和考核内容。为明确合作医疗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县财政局合作医疗工作职责》、《农业银行公安支行合作医疗工作职责》、《县农业税务管理局合作医疗工作职责》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规范行为,促进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进一步理顺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实行“管办分离”。从~年起实行乡镇和县直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考试考核聘用上岗。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在全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由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经县合管办组织考试、考核后择优录用,发给聘用证书。聘用的专职管理人员工资待遇由县合管办考核发放,在县合管办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合作医疗专管员在业务上与所在单位彻底分离,不在医疗机构兼职,独立行使监督职能。合管办专职管理员实行岗位工资制,专职管理员月工资核定900~1000元,略高于同等岗位水平,年底再根据全县在职职工分配水平调整发放水平,就高不就低。县合管办依照《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考核办法》,每年对合作医疗专职管理人员进行两次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作为其个人待遇和先进个人评选的依据,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3、建立信息网络体系。为达到合作医疗工作快捷、方便、高效运转的目的,建立了公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站,通过公众网络运行。合作医疗各项政策、工作动态、补偿公示等,点击网站就可查询或下载。网站开通以来,点击人数已达43000余人次。对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乡镇合管办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管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行为得到动态实时监测,减轻了工作强度,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堵塞了漏洞。同时开发了实用性较强的《公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用系统》,运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

(二)坚持封闭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基金管理和筹资机制

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1、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筹资机制。为有效解决筹资难,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个别地方借合作医疗筹资捆绑收费、搭车收费、甚至截留挪用农民参合资金;避免合作医疗信息漏登、错登、重登,避免农民年初登记,年尾不交钱,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发生,我们改革登记方式,将~年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实行边登记、边签合同、边缴费、边发证的“四边”工作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今年开始在全县试行,共有42.6万多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门收缴率为100%。

2、规范基金管理、确保发挥最大效用。保障合作医疗基金安全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县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严格实行“收、管、支”三分离模式,并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代理银行----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农民个人门诊基金纳入合作医疗基金统一管理,分乡镇核算。乡镇建立了农民个人门诊帐户台帐,分村记帐,明细到户,精确到人。农民个人门诊帐户可随时到乡镇经办机构查询,做到了县、乡镇、村、农户“四对口”。住院补偿基金通过政策调整,预测不会出现亏损或过多的沉淀。

3、推行住院补偿“三级结算审核制”。参合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调查

一、基本情况介绍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在我国,农业相对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属于弱质产业;农村相对于城市,面临着经济滞后、公共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窘境;农民相对于市民,更是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属于弱势群体。农业、农村和农民长期处于恶劣的政策环境之中。因此,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中,发展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卫生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区为单位统筹,由政府组织,并有财政补助和支持,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仅直接关系我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办法是:由农民出资10元,县(区)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元,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5元的补助。这些统筹基金纳入财政资金专有账户管理,用来对参保的农民进行医疗补助。

据悉,农民出资10元参加合作医疗,最高补偿可达2000至3000元;即使10年患一次病,也有所为。如果仍有较大困难,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这项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避免农民家庭出现因病致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获悉,自从2003年国家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新疆应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89个县(区)已实现全面覆盖,覆盖农牧业人口达1005万人,参加率达到了94%以上。

在新疆喀什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制度统一、模式统一、运行方式统一,绝大多数的农牧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户、特困户等一些农村困难群体也全部参加了这项“惠民工程”。

按照制度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在乡镇卫生院起付线不高于50元,补偿比例不低于85%;县级医院起付线不高于100元,补偿比例不低于65%;地区级起付线不高于300元,补偿比例不低于55%;自治区起付线不高于400元,补偿比例不低于50%。农牧民的医疗费用因此减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今年以来,新疆相继制定多项新的政策,全面推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牧民参合率。据了解,目前,新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按照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缴费以4∶4∶2的比例分担,即中央财政补助40元、地方财政补助40元、个人承担20元(其中,喀什、和田、克孜勒苏等南疆三地州个人承担10元)。

一:有关背景及实地调查情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其中,发展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自**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卫生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也是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方面。

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家乡的推行情况,借寒假长假之机,我在老家东陈村,作了一次有关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通过走访、同村民交谈、填写问卷等调查形式,我对全村的医疗保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每到一户,村民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我的提问是有问必答。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此次的调查人数较少,共计47人。但以点盖面也充分表明了横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现状。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

1、村里共有1100多人,其中95%以上的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从被调查的47户农户看,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45户,占调查户的95.74%。

2、大部分参加农户觉得缴纳的费用可以承受得起。在被调查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45户农户中有44户觉得缴纳的费用可以承受得起;只有一户觉得勉强承受;没有一户觉得缴纳的费用不能承受。

3、在被调查的47户农户中有38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很合理,占被调查户的81%;有4户认为设置程序过于复杂,占被调查户的8.5%;有5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不了解,占被调查户的10.5%。4、86.5%的参加农户知道身边确实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明显受益的典型事例,只有13.5%的参加农户表示不知道。

二:至今“新农合”在本地的推行与发展

除了走访村民之外,我还向村委咨询了下有关情况,并特地查阅了本市及横河村隶属的飞云镇的有关具体政策和医疗设施,以及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的点滴变化。

本村从开始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至今已推行4年。几年之前,统筹资金标准为每人每年缴纳25元,各级财政补贴25元;现在,统筹资金调整为每人每年60元,其中个人缴纳30元。参合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核销下有起报点、上有封顶线,采用“当年累计、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方法。对于5种特种病,补偿比例为20%。并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报销比例从20%—50%不等。

通过各种调整政策,抱愧普通门诊的优惠,特种病门诊的报销,尤其是起报线的下降,直接扩大了受益面,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此外,近段时间,瑞安市不断地健全结报网络,积极服务群众,使参合人数又有很大增长。为了提高结报时效,市农医办在全市设立七个片区临时结报点。这一措施,也直接方便了村民的报销。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横河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08年1季度补偿共有25人次报销,报销金额累计达20653.05元。可见,这一医疗制度的实施还是真正落实惠及于民的。

三、“新农合”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民们对这一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呼声很高,但在调查过程中我还是听到了一些消极的声音。下面,我把被调查的农户中反映最强烈的极大问题列举出来进行探讨:

1.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上,很多农民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政府的信任度不高。在我村的第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筹资这一环节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尽管村中干部将宣传做到每家每户,仍存在很多盲区无法将资金统筹到位。目前大部分农民比较现实,今天用了30元参加了合作医疗,就想着能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许多农民认为交了钱没有生病就吃亏了,也有的觉得这个制度交了钱连资助谁都不知道等于白交。

2、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知半解。从调查和座谈中我了解到,只有52.5%的农户知道报销医药费是有条件限制的,有11.5%的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农民对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不详,导致农民普遍觉得报销手续十分繁琐,有的农民原本自认为能够报销的医疗费用得不到补偿。

3、存在“交钱容易要钱难”的问题。从被调查的47户情况看,有10户觉得存在“交钱容易要钱难”的问题,占被调查户的21.3%。其他农户虽不这么认为,但从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在村卫生所看病后立刻就能得到报销,但去镇里或区里看病后报销医药费就没那么容易了。

4、定点乡镇医院少,农民就医不方便,并且费用高,服务水平差。调查显示,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村卫生所,因为他们觉得村卫生所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农民普遍反映:在定点的乡镇医院就医,因医药费偏高,即使能得到补助,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得不偿失。

四: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1、深入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到:一抓住典型并以多种方式宣传农民受益事例。二要通过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在村一级要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三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医保政策。通过宣传能够使医保各项规定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打消各种顾虑,提高参加新农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农民的覆盖面。二是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3、简化报销途径。及时、足额地领取到医疗补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尤其是在制度开始初期,取得农民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报销小额费用,可以通过把补偿过程转入管理部门的内部循环系统完成.如由财政统一拨款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在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对参保农民建立家庭名册、健康状况、结算补偿金额等基础性数据,农民可随时查看。当农民住院看病时,直接按规定实行电脑结算.补偿部分由医疗机构定期汇总统计上报,简化农民的报销手续.4、加强对“农医”的培训,提高其服务及技术水平。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证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五:本次调查的感想

在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感受到了农村医疗制度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切实利益,尤其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尝试以及其取得的伟大成果,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问题:新农合与社保并轨;新农合属于大社保,并轨运行,可以利用其社保网络、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做到资源共享,完善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了“新农合”在实施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深刻体会到农民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许多参合者尚未真正地享受到或不知如何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优惠……当然,每一项新的政策的实施总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了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充分的认识到问题,了解存在的困难,要想方设法去更好的解决好问题。农村医疗制度建设需要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也需要全体农户提高自身医疗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落后的社会保障问题,早日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从部分省份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医疗保障的依托

在中国农村,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满足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应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而产生,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大病实现统筹,个人账户可以累积转存,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志,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

(二)新型合作医疗为大病医疗提供了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大病统筹机制,比如贵州省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10元的保险费存入个人账户,就能得到国家、省、市、县财政共计40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这一机制切实解决了农民大病治疗问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旧合作医疗制度相比,统筹层次高,管理体制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到位,并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以贵州省为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各乡村的缴费都要交由县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并按照统一模式建立了县协调委员会、县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实行缴费、筹款、核算、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地规避了制度运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提高了制度的安全性和效率。根据贵州省三个乡镇的无结构访问调查,绝大多数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比较满意,只有个别农民认为服务需要改进。

二、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现在,从制度设计到运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宣传不到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志不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对象是农民,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志和接受程度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和农民的主观期望效用有很大的关系,主观期望效用能否达到要求或者能够达到多大的要求指标,这就决定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意愿。因此,如何通过宣传使农民从思想上意志到参加合作医疗的重要性便成为一大问题。在农村经济条件还不宽裕的地区,农民希望有合作医疗,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着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随机的,主观期望效用值偏低,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志,没有一种固定的医疗、消费投入意志。再加之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政策缺乏深度认志,工作方法简单,对合作医疗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许多农民产生不满情绪,担心重蹈覆辙,对制度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加上种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农民变得怀疑、谨慎,产生了理性农民在合作医疗中的“不理性行为”,以至于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效应。

(二)农村医疗条件落后

1.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简陋。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基础设备损坏无力维修,医疗设备使用率较低,不能满足卫生医疗的需要,严重影响地方卫生部门的工作进度。

2.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就农村与城市卫生资源的配置来说,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卫生资源;而农村配置的比例极少,造成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低下、质量偏低、部分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有些地区由于乱办医、盲目扩张地方医疗机构,使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突出。

3.基层卫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据有关部门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所占比例为11.5%,专科以上学历为19.3%。在大多数的农村卫生队伍中,简单的跟师学徒仍存在于基层卫生室,就是在县级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中,仍存在着一些没有过硬技术的医务人员,而这些医务人员根本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不到农民的认可,基层卫生人员素质令人担忧,这也使得农民的主观期望效用值降低,从而影响了参保意愿。

(三)资金筹集和管理存在不足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困难。由于农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志不够、理解不透彻,再加上农村居民比较分散,乡镇人员采用挨家挨户上门收费的方式,在收费困难的同时,也增大了工作量。在筹资原则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财政适当支持为辅,但部分地方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专项医疗拨款迟迟未见。最终,合作医疗资金就落到了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身上,农民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主力。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监管不力。目前,合作医疗的监管在乡一级的工作主要是由乡卫生院承担,日常监管只能靠卫生院的自我约束,这很容易给合作医疗管理带来隐患,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性运行。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资金运作,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形成对合作医疗经费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四)制度不完善

1.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就要求合作医疗管理及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把握好市场经济的规律,做好合作医疗的管理。然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中,没有完全应用科学管理程序,不少地方政府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及管理经验。

2.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存在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合作医疗,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其最大不同是传统合作医疗立足于预防、保健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足于大病保险,以大病统筹为主。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筹资都是用于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重点放在了大病治疗上。这在多发病普遍存在的农村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意义

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前景

在相关经济政策保障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普通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医疗卫生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加突出。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村有40%-60%的人没钱看病,导致农村贫困人口比例攀升。在西部地区,60%-80%的患病农民死于家中,无法得到良好的救治。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贫困农民实行医疗救助。200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2007年上半年,已经覆盖了全国84.9%的县和82.8%的农村人口。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经表现出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预示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进一步归纳,形成相对统一的稳定模式,通过法律将其定型化、制度化,然后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的具体情况,由点及面地推广,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因此,我们有信心让新农合制度更加完善,并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利益。

五、结语

虽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然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一个崭新、健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到全国农村,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造福广大农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下载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总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总结 就农村而言,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应尽快形成县、乡、村三级有效覆盖的新农村医疗网络。农村不同于城市社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难......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2006年01月19日 10:29:31来源:卫生部网站【字号:大 中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财政部 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现“四大突破” 2011-01-10 07:11:52 来源: 上海市政府网 区级统筹,补助提升,实时报销,跨区就医——2010年上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顺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管理制度 2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制度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 第1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管理制度 一、就医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疾病人口数量激增,在农民收入依旧比较低条件下,疾病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辛苦奋斗3......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程、困境和对策 ----------李瑞明 自2003年开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速度很快,在为部分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公共经济学》期中作业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 06公管一班温伟20061131120 【内容提要】本文先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的背景,接着提出其筹集资金方式以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机械工程学院测仪081班曹艳华0810022002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国务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