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型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的困与思
中小型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的困与思
桂晓璟1 王利军
2(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摘要: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小型新材料企业是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主体。作为资本运营者,中小型新材料企业面临着经验少、成本高、渠道窄、难度大及风险高的难题,本文从融资与投资两点思考努力改善中小型新材料企业的资本运作的困境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型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困境;思考。
新材料产业已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被认为是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资本运作的难度也逐渐变高。新材料企业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及从事市场活动的主体,不仅是材料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也是资本的运营者。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具有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利润率高和产品需求特殊等特点,往往是集科研、试制及生产于一体的新型企业,也是中小型企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一类企业。如何运作资本实现价值增值,是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在做强、做大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中小型新材料企业面临的困难也非常严峻。
1、中小型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之困
1.1 经验少
新材料具有“多、散、杂”的特点,这决定了我国新材料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且规模偏小。目前,中小新材料企业占比达到80%左右。与市场份额大、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参与的资本运作项目少,资金来源渠道、资金运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资本运作经验积累不够。许多企业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由于预测不足导致资本投入不断增多,使得企业背负债务风险越来越大,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供应不足,最终导
[1]致资金链的断裂。可见,缺乏资本运作经验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1.2成本高
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经验不足及相对有限的资本运作方式决定了企业资本运作成本偏高。新材料企业的资本运作成本来自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借贷利息以及投资活动产生的成本。比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形式融资,将会产生印刷、广告宣传、资产评估等费用。股票支付股息,债券支付利息;通过银行借贷融资,需要还本付息等。其中,如果新材料企业选择通过银行信贷融资,企业需要提供抵押或者担保,不仅手续繁琐,而且需要企业支付抵押资产评估费和担保费等,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中小新材料企业原本寄予厚望的创业板上市融资,结果因种种限制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使部分中小企业不能真正通过创业板融资。至于海外上市,国外不同的法律、制度环境增加了中小企业的上市风险,而且海外上市成本也偏高。还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但不论是横向的资本整合,还是纵向的资本收购,资本运作成本都较高。
1.3渠道窄
按照《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分类,新材料产业涉及6大领域。不同领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但企业大都采取自筹和银行信贷2种方式进行融资,融资渠道相对单
一。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占总融资的比例在70%以上,银行信贷高于10%。新材料企业具有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少、专利等知识产权“软资产”多的特点,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低,缺乏可靠的担保机构。银行对中小型新材料企业融资需求有资金回收慢、风险大等的顾虑,因此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十分困难。
在投资上,传统原材料企业不断进行资本整合,大力开展投资业务。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钢铁企业相继拓展海外市场和业务范围,在海外进行矿山投资,宝钢还投资下游剪切加工领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石化企业进行海外油气并购,向下游业务领域延伸。而大多数新材料企业相比之下处于成长期,资本融资需求大于投资需求。进行投资的企业较少,且投资方式单一,回报率不高。
资本运作渠道的缺乏长期制约了中小型新材料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1.4难度大
一方面新材料产业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方面还不成熟,需要进行反复的创新试验,其市场接受度有待验证。另一方面新材料也是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一旦技术成熟市场前景确定,新材料就有可能变为传统材料。新材料产业自身的不确定性和资本逐利要求安全性的矛盾使新材料企业在资本运作时,要考虑如何利用资本维持产品的生产经营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对资本进行保值增值,无形中增大了资本运作的难度。
1.5风险高
不同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本运作的风险程度也不同。如处于种子期的企业,新材料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技术和市场、管理风险都比较高,资本运作风险最高;而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它的产品已经研发出来,部分已经投入市场,资本运作风险也较高;处于成长期的新材料企业,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性能有待市场检验,虽然技术风险降低,但市场和管理风险较高,其资本运作仍有一定的风险;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盈利能力增强,技术、市场及管理风险大大降低,资本运作的风险从而降到最低。
2、中小型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之思
通常资本运作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是资本的筹集,即融资;二方面是资本
[2]的运用,即投资。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资本运作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2.1资本投资
国家项目资助和校企联合的方式资助,通常都不能帮助种子期的新材料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在业内人看来,新材料企业的研发市场推广无疑就是一个“烧钱的游戏”,比拼企业家的魅力、新产品性能优劣的同时,也比拼着谁具有更雄厚的资金支持。
国际金价的大跌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他们手握大量资本积极寻找新的经济突破口和持续增长点。他们倍加关注利用高新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企业,尤其对我国产业技术发展关键的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创新型企业更是青睐有加。虽然这类投资者具备先进的企业发展理念、全球化的视野以及充足和持续的资金来源,但是他们对新材料领域了解不深,和新材料企业的交流不多,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比较合适的新材料投资点。
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如果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及获得可持续的成功,必须学会如何借助资本的力量与资本实现很好的对接。达成这样良好的效果,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2.1.1政府和银行进行政策引导
根据我国中小型新材料企业的发展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应提倡并努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推进银企合作方面的创新制度建设,推动更多新材料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搭建中小型新材料企业与投资机构代表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服务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实现优秀新材料企业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支持更多的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做大做强 ;另外,多举办新材料国际技术对接会,为国内外企业、机构交流洽谈提供机会。美国、日本等政府通过给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及项目投融资指导、投融资信息服务等方式,弥补了中小企业投融资经验的不足。比如美国设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中小企业管理局,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及相应的贷款咨询服务;美国还设立了专门为高风险且难从一般渠道获得融资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公司——小企业投资公司,来
[3]缓解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目前,我国还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运作服务的部门,相
关的行业协会在资本运作方面也缺乏实战经验,发达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资本运作服务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多多交流的。
2.1.2投资咨询等机构应努力为新材料企业与资本对接牵线搭桥
咨询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可以组织专业的团队,深入各市县、园区,为中小型新材料企业提供上市、融资、财务管理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培训辅导,做好新材料企业与资本之间的翻译官;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优秀科技型企业成长,促进创新经济的发展,实现风险资本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对接;组织专业的投资顾问团队,对参与企业进行筛选,对其中的一些优秀企业重点培养。
2.1.3企业骨干人员要加强自我宣传与自我学习
企业骨干应积极参加政府和媒体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通过自己激昂的创业演说在获得风险投资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企业的市场推广添砖加瓦。同时,多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资本运作经验,加强与国内资本运作能力强的企业交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资本运作经验。
2.2资本融资
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筹集,即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通过计提折旧形成的现金来源及留存利润等增加的资金来源。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内部形成的,占用它们尽管会有资金的使用成本,但是不需要支付融资费用。外部融资指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时,从外部融入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与发行债券等负债融资形式,及吸收发行股票、直接投资等权益融资形式。外部融资不但会产生使用成本,还需支付融资费用,所以成本要相对高些。目前,中小型新材料企业的产品大部分是量产产品,加上研制和生产新材料产品需要比较完备的设备和仪器,并且
产品大多处于研制与生产的两者交换的过程中,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所以这些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如果资金紧缺,那就直接威胁到其的生存状况,因而这类企业的前期投资一般比较大。
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在融资前,须清醒地意识到融资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几点:一是有好项目时再进行融资,可以确保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带来的总收益大于融资的总成本;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自身的实际条件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选择适合于企业的融资金额;三是要找准最佳的融资机会,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外部环境因素来综合考虑确定;四要注意融资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及最为优惠的融资方式;五是融资后要保持企业的控制权,因为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随着股本结构的变化带来企业控制权及所有权会发生部分转移,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引起企业利润的分流,威胁到企业的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六是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合理组合各种融资方式,使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监管,保证财务使用安全,对资金实时跟踪管理,防止企业资金被挪用、挤占,简历有效
[4]的市场监管体系,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小结
新材料企业是推动新材料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体。资本运作是维系企业生产经营、扩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新材料企业还处于初期阶段,加上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发达,资本运作渠道和手段还无法满足中小型新材料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企业的资本运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中小型新材料企业在资本运作路径上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提高自身对资本运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政府和咨询机构以及其他的帮助,向已经成熟的国际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方式学习,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方式,让企业走出资本运作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宋彦,董庆.试论资本运作对企业成长的作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第13卷第4期.[2]郭元唏.资本经营[M].城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9.[3]曾昆.提高新材料企业资本运作的几点建议,关注,2013.07.003.[4] 王进,赖晓东.关于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思考.软科学,2002.第16卷第1期.
第二篇: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策略
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策略
主讲:宏皓
一、2013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1、2013年经济形势分析
2、房地产行业数据分析
3、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
(1)政策调控
(2)房地产信息联网
(3)官员财产公示
(4)房产税的试点扩大
4、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唯有转型升级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
1、房地产企业融资9种方法:5种常规+4种独创
2、房地产企业成功融资案例
3、房地产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1)中央契机:城镇化
A、城镇化会带来房地产行业的下个黄金十年,但不是过去的简单复制
B、城镇化与房地产行业如何相互促进共融
(2)产业基金
A、产业基金如何帮助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
B、城镇化要借力产业基金
4、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管理
(1)房地产企业如何在投融资管理上取得突破
(2)房地产企业投融资案例分析
三、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
1、什么是资本运作?
2、资本运作的最高境界
(1)如何成功地资本运作
(2)同样的资本运作结果却不一样
(3)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运作
3、资本运作成功案例分析
专家简介 宏皓:原名:章强。著名金融学家﹑融资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顾问,中经产业基金理事会秘书长,央视网财经评论员。被社会广泛誉为:投资大师,中国私募基金之父。
曾在社科院﹑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MBA、EMBA、总裁班等多次讲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私募股权与金融投资》、《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房地产行业投融资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融资策略》、《企业战略转型》、《公司理财》、《公司治理》、《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管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村镇银行的金融创新与发展实务》、《十八大宏观经济政策解读与银行创新发展》等课程。并撰写2012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中国财富市场调研报告》。
常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经济网、央视网、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担任特约专家嘉宾。
22年从事金融投资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近10年来著有《第一财富大道》、《家庭理财行动》、《理财改变命运》、《理财身价倍增》、《卓越理财》、《理财决定命运》、《融资决定成败》等20多部著作。是目前国内在投资理财方面出版著作贡献最多,受众面最广的金融投资专家。
第三篇:中小型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
中小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
中小企业的投资价值何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关系到中小企业板块的存在依据,也关系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估值。
大企业是一国经济的脊梁,其经济效率的源泉在于规模与范围。规模经济性指的是其单一产品的生产量增加带来的节约,范围经济性指的是多种相关产品共享某些投入、流程和资源以及技能转移带来的节约。因此,大企业的优势体现在大批量生产领域,以及多种大批量生产业务的联合方面。
与此相对照,目前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中型企业,销售额多在10亿元以下。从规模来看,远不如大企业的生产流量大;在业务范围上也大大小于大公司。因此,在规模与范围上中型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大企业之所以享有规模与范围的优势,是因为它们处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这些行业拥有广大的市场,使之能够通过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收回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投资。
中型企业之所以规模较小,是因为其所处的市场是所谓“利基”市场,即规模较小的市场,如服饰配件或小家电;或专业化的市场,如某种专用设备、零部件、添加剂等等。这些业务因为绝对规模较小,通常不适合设备和管理通用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就是说,不适用规模与范围的优势原理。
因此,从产品和市场来看,中型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即便开展业务的多元化,也是进入那些与原有产品在技术和市场上密切相关的领域。
这种较高程度的专业化,正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大企业的规模与范围优势是通过其经理阶层实现的。但管理层级的膨胀、垂直的命令和报告系统以及信息沟通方式,也使大企业处于较为僵化和分割的状态。而中型企业规模小,管理层级简单,分工不那么严密,管理者大多是多面手,因此在沟通和决策方面要比大企业快捷得多。
这种速度上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中型企业在竞争方面获利(快鱼吃慢鱼),而且使之更具灵活性。在当前环境变化不断加快、要求企业予以快速响应的时代,此种速度和灵活性的价值将与日俱增。
中型企业的优势是专业化、速度与灵活性,而不是规模与范围,这正是其投资价值之所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具备成长性。实际上,它们可以通过地理上的扩张(国际化)、产品的升级换代和相关多元化(扩展到密切相关的其他利基市场)等方式,获得广阔的成长空间。只是这种成长仍应体现其基本优势。
至于小企业,它们也可以像大企业那样实现一种可行的大规模生产方式。这就是马歇尔早年提出的“工业区”。实际上,无论在国外(如意大利)还是国内(如浙江的几百个特色工业园),这种工业区,即由众多小企业组成的产业联合体,产值都可达数十亿元,相当于一家大中型企业;但前者比后者更灵活,成本也较低。但是,由于工业区不是单一的法人,无法上市,对投资者并无实际意义。
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和新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战略管理策略呢?
一、严“管” 严“管”,即从严治企,加强对企业的科学管理。这是解决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先天不足、国际市场竞争力薄弱的重要途径。从未来竞争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一)加强企业基础管理。首先,针对中小企业基础管理混乱的现状,运用国际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型,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指标体系。其次,提高企业现场管
理控制能力。现场管理是完成企业各项任务的有效保证,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培养特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
(二)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即根据未来市场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准确定位;根据企业的经营特色,实施专门化战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档次、层次也随之拉开,使消费结构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中,都必定存在许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不愿插手或暂时忽视的空白领域即空隙市场,这就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机会。中小企业要善于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前景,主动寻找市场空隙,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以确定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的国际经营化战略。同时搞好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品牌战略、市场开拓战略、资本经营战略等,并根据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
(三)重视对营销机会的管理。未来竞争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后,中小企业极其缺少的可能不仅仅是资金、人才和技术,还有营销机会;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对营销机会争夺上。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谁能站在战略高度,以战略的眼光及时把握并创造性的利用营销机会,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取得战功。
(四)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目前,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专业经营人才,尤其是缺乏熟悉国际市场营销的人才,造成企业的经营决策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得人者,得天下”,“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在知识经济、市场国际化的时代,人才具有空前的重要性。企业必须树立人力资源观念,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在企业内部给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求“新” 求“新”,即创新。这既是中小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在未来更为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适应快速多变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走创新之路,否则,就必将被多变的国际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实践证明,任何企业在市场上优势的确立和维持、成败兴衰,与它的创新能力有着关键性的联系。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好地驾驭市场,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科研、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更加广泛的更高层次的持续创新。就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而言,中小企业应着重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创新:
(一)技术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最终决定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技术。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如不进行技术创新,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就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就难以生存下去。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从目前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可采取以下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引进,即直接从国外有关公司和企业引进,或直接从国内有关大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引进;二是开发,即由企业直接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由于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科技实力、财力不足的情况,进行技术开发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上,较为可行的方式是走“产学研”联台开发之路,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共同研制开发优势产品。不过,企业无论选择何种开发方式,都应注意:
第一、必须站在世界大市场中去考虑问题,选择开发项目; 第二、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符合或能满足目标市场需求且有助于市场进入的产品,如绿色产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产品等;
第三,应坚持技术高起点、经营规模高起点、产品质量高起点、占据市场高起点; 第四,应避开技术成熟领域、选择技术变动大的领域进行创新并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二)设计创新。随着消费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总体增强,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国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对产品的设计造型、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多从技术角度出发,片面地认为只有技术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这就直接导致了多数产品“技术先进性”与“市场适应性”的巨大反差,某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因为设计不理想,尤其是外观、造型不能满足消费者特别是国外消费者的需求而在市场上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接纳,这自然削弱了我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产品的销售。事实上.随着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广泛使用,同类产品尤其是在技术成熟行业中的产品在内在质量上的差距并不大,而产品外观质量因设计水平的高低所带来的差距却在逐步扩大,一些内在质量不相上下但设计新颖、富有美感的产品反而能博得消费者的青睐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中小企业在注重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将产品的设计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地体现产品功能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同时又赋予产品精美的外观(造型、图案、色彩、包装、装潢等),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三、善“变” 善“变”,即灵活应变。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和高深莫测的竞争对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赢得市场,就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和准确把握市场环境尤其是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预测机制,根据环境的变化,因时、因地、因情、因势制宜,随机应变。
(一)因市场而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的变化,将导致原有市场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替代。中小企业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经营灵活的优势以这些变化为依据,在产品或服务方面不断地重新定位组合,使自己所提供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具有时间性、需求
期间不定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应具有前瞻性,要在市场需求发而未发、在变化未完全形成之前及时调整产品的结构,以“快节拍”的速度去适应市场,创造市场,满足市场。即快进快退。当企业选准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战略后,只要具备基本的生产经营条件就应快进一一迅速进入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并展开积极的营销;反之,当企业发现自己所处的目标领域市场潜力不大时,就应快退。快进有利于抓住时机,提前行动,去引导和创造新的需求与消费热点。不过,任何一个目标领域,一旦有利可图,就有可能引起其他企业的跟风,有限的市场空间在众多跟风企业加入的争夺中,其市场潜力将迅速被激发直至完全释放而使该目标市场再无获利空间。此时,中小企业应及时审时度势,抽身退出——即使目标市场尚余一定潜力,也不可恋战,否则,就有可能因盲目贪功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等到从沉迷中醒悟时,其他的市场早已为竞争对手提前进人,市场能量已释放怠尽。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参与任何市场的竞争中,敢于进入某些空白地带并在获取一定利益后又能激流勇退者,常可掌握市场主动权,同时又能避免同众多对手无休止的纠缠争斗。
(二)要因对手而变。在多方参与角逐的竞争活动中,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与竞争对手正面冲突或争夺是不实际的,要根据对手的变化及时、灵活的调整自己的竞争战,.出奇制胜。因对手而变,首先,企业要懂得“敌”变我变。再强的竞争对手.也有其薄弱环节。企业要跟踪、研究对手的变化情况(包括竞争对手的资源分配、技术装备、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各种情况),要从对手的变化中,找出其优势、弱点或失误,或避其锋芒而另辟蹊径,或针对其不足予以正面回击。其次,企业要善于“自变”。在竞争中,根据对手的变化而采取灵活应变之策,是竞争制胜的一个方面。但如果时时、事事因“敌”而变,又有可能在竞争中陷入被动,难以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应变策略时应有未来意识、超前意识,以战略眼光,抢在对手欲变未变之前,先变制人、制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本文由易易网www.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
第四篇:建筑企业的资本运作
小议建筑企业的资本运作
资本经营属于外部交易型的资本战略扩张。企业资本经营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吸收外来资本进行有效的投资、兼并、收购和重组,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运作。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企业资本运作的困境,提出了解决策略,并以中国铁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建筑企业资本运作的困境
一、行业竞争激烈中标难
从经营情况来看,建筑企业的利润水平较低,净利率更是低得惊人。2007年大部分建筑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率在2%~3%,与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净利率水平相比,差距非常大。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因生产任务不足被迫放弃施工的状况,从而导致企业不顾一切地低价竞标、盲目而不计后果地垫资承包等。
除此之外,一些投资方把施工单位材料供应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企业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投资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主要材料(往往是有钱可赚的材料)由投资方自己供应,或由投资方指定供货商供应。这样,施工企业就没有什么利润可赚,利润微乎其微。
二、资金周转困难重重
资金周转困难体现在垫资施工经营难、工程竣工撤场难等方面。一些建设单位利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有利时机,要求施工企业垫资建设。施工企业部分或全额垫资进行工程建设,一方面造成了自身资金紧张,再无流动资金承包其他工程;另一方面,这类建设单位往往不能按时划拨资金,甚至故意拖延结算时间。施工企业垫资建设了工程,却拿不到工程款,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另外,巨额应收账款造成企业现金流量紧张,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有些企业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过日子,而贷款利息又不断升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管理不善陷入资金困境
从一些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来看,建筑行业资金使用率低,亏损额较大。许多建筑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设备、材料靠拉关系、搞回扣等不正之风,造成材料价格偏高。有的经营者为了升职或连任,忽视企业长远利益和国家利益,急功近利,开支无计划,导致企业资金日趋紧张,无法摆脱资金匮乏的困境。
解决资本运作问题的策略
1.银企联盟战略
缺少资金和融资能力弱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建筑企业拓展业务的重要因素。
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建立银企联盟,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企业的发展道路,推进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以财团的金融资本支持承包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依托金融机构在国内外的融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借助于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担保、结算、咨询等服务,建筑企业可以增强自身在投标中的竞争力,增大夺标的概率,并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2.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对具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品和业务,沿其经营链条的纵向和横向拓展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企业大发展。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避免业务单一风险而进入其他产业的战略。建筑企业按照多元化战略应承接多种形式的对外承包工程,从目前的单一服务型企业,发展为能够提供多元化服务、有相当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承包工程企业。
3.资本结构重组
闲置资产不仅占用了企业有限的资金,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所以在进行闲置资产盘活的过程中,要抛弃出售国有企业的资产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错误观念。
资本流动要求摆脱所有制的束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流动和重组。大型建筑企业优化股本结构,应重点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必须在合法可行的基础上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四、实证分析建筑企业的资本运作
以上市公司中国铁建资本运作的优缺点为例,进一步分析我国建筑企业资本运作的操作方法和关键环节。中国铁建是中国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2006年、2007年连续入选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银企联合改善融资状况
中国铁建2008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显示,中国铁建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前10名均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总计21.33亿股,占总股数的26.67%.银企联合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借助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担保、结算、咨询等服务增强企业在投标中的竞争力,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多元化战略
中国铁建以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为核心业务,同时经营工业制造业务,并积极拓展房地产开发和物流等业务。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2006年增长11.99%,净利润较2006年增长110.24%,新签合同额合计达2869.99亿元。截至2007年末,未完工合同额合计3234.29
亿元。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铁建实施了多元化战略。在2007年新签合同中,工业制造合同及其他业务合同涉及的资金合计17690.73亿元,占总合同额的6.16%.中国铁建的工业制造业务包括设计、研发、生产、保养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和铁路轨道系统零部件等。中国铁建在多元化战略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3.一体化战略
除多元化战略之外,中国铁建还采用了纵向一体化战略,尤其是前向一体化战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还能充分享受来自建材市场的高利润回报,规避业主强供原材料造成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少。因此,在借鉴国外先进运作理念的同时,要注重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状况,不断完善建筑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
第五篇:新三板企业资本运作六大守则风险与利益并存
新三板企业资本运作六大守则风险与利益并存
【导语】预计2015年末,新三板挂牌企业将突破4000家;未来三年内,新三板挂牌企业将突破一万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需要每家新三板企业完善自己的运转方式,提高自己公司的资本盈利。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由2006年试点的中关村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经过全国扩容后演变而来。截至2015年5月,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到2375家,挂牌企业总股本超过1000亿股,日成交额近10亿元。预计2015年末,新三板挂牌企业将突破4000家;未来三年内,新三板挂牌企业将突破一万家,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中坚实基础。新三板市场也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股票交易所。
1、新三板企业盈利应快速增长
新三板挂牌企业多处于企业发展的成长期,具备一定经营基础和快速成长的公司将获得市场的青睐,因此,挂牌企业如何借助新三板市场进行业务规模和盈利快速增长,将是最核心的命题。企业估值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长性,尤其是进入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2、新三板企业应善于与投资者主动沟通
新三板企业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商业模式创新性强。因此,如何让资本市场更直接、更清晰地了解企业显得尤为重要。挂牌企业应通过信息披露、投资者说明会、路演等多种合规渠道充分展现自我。
3、要引入具有产业链经验和资源的投资机构 相对规模较小的新三板企业,不仅需要引入经营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要引入企业发展的外脑,具备产业链经验和资源的投资机构将帮助企业提升资源整合和管理能力,因此,挂牌企业在前几轮增发中应优先引入具备产业链资源和经验的机构投资者。
4、挂牌企业要注重股票的流动性和市值管理
新三板市场活跃和估值提升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做市商制度催生的股票流通性明显提高,而一定的股票流动性和交易活跃是二级市场股票估值的基础,因此,挂牌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投资者的多元化、股票的流通比例是提升股票流动性的重要基础。另外,新三板交易不设涨跌幅、交易连续性不强,新三板股票的市场定价能力显著低于上市公司股票,尤其是协议转让的股票经常出现股价的大幅波动,因此成交量不足、股价连续性不强且波动较大的股票不利于挂牌企业形成相对稳定有效的市值。大股东及管理层股票的增减持、股权激励、送转股等规范有效的市值管理是提升企业估值水平、维护整体市值水平的重要方式。
5、注重对外投资和并购重组 相对于未挂牌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企业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融资能力和股票市值,通过积极有效地对外投资和并购重组可以促进企业的外延式增长,而日趋成熟和活跃的新三板市场将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新三板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份对价,收购具有产业协同性的上下游企业,也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进行参股或控股投资。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挂牌企业可以快速组织产业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壁垒,实现经营和资本双轮驱动下的快速成长。
6、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
固然新三板企业获得了一定的资本运作空间,具备了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毕竟企业规模较小和管理水平较低,因此,一定要注重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尤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练好管理决策水平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行业态势研判和经营风险管控等企业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