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加坡学习感想
新加坡学习感想汇报
郑留伟
2010年7月8日
尊敬的学校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院领导对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视,使我能够成为学院第二批赴新加坡学习考察的成员之一。经过在新加坡近两周的学习生活,我确实感到收获颇丰!下面是我对这次新加坡学习之行的感想。
在新加坡的第一站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五天的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理念的学习培训。在为期五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蔡奇修、林俊元等老师的讲解和陪同下,学习了南洋理工学院学系行政及人力开发与管理的经验、人力开发经验NYP++、学术管理系统和专业教学开发经验以及学术质量管理的经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NYP教职员培训与开发、评估体系,所有的教职员工态度积极、认真负责,工作热情饱满,这与国内许多院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多的思索有关教师的管理、培养及考核评估等问题。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工程系、信息系、工商管理系、设计系等系部的实地研习期间,我们深刻理解了NYP“教学工厂”理念,将实际企业环境真实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以学校为本位,不仅是企业实习,也不仅是企业项目。在师资队伍方面,工程系有很多有丰富企业实践经历,“双硕士”甚至“三硕士”的讲师,真正可以去企业拿项目,可以带领学生研发项目,保障“教学工厂”的顺利实施。实地研习期间,在工程系所见所闻都让人赞叹不已。以及NYP的“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无界化校园”理念、以及非常有远见、战略性和双赢的“校企合作”理念和经验都让我们受益非浅。
在南洋理工学院期间,陈翼平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教与学之有效途径”的课,分析探讨了Y世代的人的特点,和在现在这个时代,如何针对Y世代的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我们深受启发。
在后面的几天时间,我们去了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和新加坡理工学院进行学习。在年轻的共和理工学院,“问题启发式学习法(PBL)”和“一天一题”的学习体制吸引了很多老师浓厚的兴趣,培训讲师以“制造工艺流程”为例对现场的老师进行了学习训练,气氛非常热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相信可以借鉴许多这方面的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新加坡理工学院期间,我们系统的学习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更加深刻理解了“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重要意义,培训讲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
工业实习训练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行为准则和评估系统等实例,为我们今后进行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尝试打好了理念基础。
短短两周的新加坡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和方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必将以饱满的热情,吸收、消化、尝试和借鉴这些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方法,上好每一堂课,为我们学校的长远发展尽自己的一份最大努力。
教师:郑留伟
2010年7月8日
第二篇:新加坡游览感想
新加坡游览感想
高二十班 阮天薏
其实,要写这个感想还是不禁有些怀念那段时光,已过去了这么多天,所有经历都已烙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段美好又只有欢笑的时光,没有学习的压力,没有课业的重担,甚至也没有那些琐事,只有新加坡和自己。
冷静下来写这篇本不怎么想写出来的文章,本想自私的把美好的回忆独家珍藏,奈何,还要在入校时供后辈学生观看,只好不怎么情愿的把那些“窖藏”的回忆通通晒出来,已完成校庆的任务,同时也预祝一中百年校庆的成功举办!
新加坡是个很美的地方,我这样想,虽然是个不怎么大的城市,但绝对不负“花园城市”这样的美称!柔软细腻的沙滩,无限风光的景色,和数不尽看不完的各种树木,久负盛名的胡姬花,热情好客的人们,再加上发达的金融体系,对于这个没有重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城市来说,无疑是吸引我的,它干净的令人难以置信!就算一双白鞋穿得再久,哪怕是一个月,鞋底都不会沾有一丝灰尘。素质极高,法律严明的新加坡人让新加坡的警察都成为了稀有景观。在新加坡天蓝水碧,风和日丽,甚至到了晚上都依旧能看到清透的天空,缀满无边无际的繁星、新加坡的大学教学水平极高,在世界都享有美誉,在这里学习真正成为了一种兴趣,一种喜好,丰富的课余活动还有比比皆是的勤工俭学的人,让我在赞叹之余不禁又一次对新加坡增加了一分好奇,这里到底有什么魔力?这个问题也许只有在我再次去到那里时才能解开了,现在的我只知道新加坡真的非常让我动心。它的金融已经达到了顶峰,高楼大厦竟全都是银行!导游说新加坡是个缺少人才的地方,而我却想,比起新加坡,真正缺少人才的地方该是我们亲爱的祖国才对。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而现在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教给我们的只能是死知识,我们所没能形成的就是“智慧”,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但不是现在,我们的国家离素质教育也还很远。
此次新加坡之行,让我在欣赏到了热带风光之后也明白了很多,眼界狭隘只能让国家越发落后,作为下一代中国发展的主力军,眼界自然要放得长远些,放眼世界,大部分中国出口的东西都受到了称赞,在新加坡更是把“made in china”贴在了最明显的位置!可是难道我们的国家就要一直这样下去么?如果想要更强大,想要国家进入“超级强国”而非“超级大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身变得更加强大,人是靠知识和技术来武装,有了这些中国这头雄狮才能够继续在世界潮流中崛起,进而发展成为我们的“超级强国”!
我相信,长此以往,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美好。新加坡,我会回来的!
第三篇:新加坡交流感想
新加坡交流感想
时间总是飞快,短短的十天真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消失得飞快,奇怪的是,现在坐在电脑前整理过去半个月发生的种种,满脑子留下的只剩下了这趟旅行的愉快回忆,心理学家说人的记忆是会间接性遗忘的,也许如此吧,但是真的,我的异国之旅确实给即将到来的“洪水猛兽”般的高三释放了不少压力,沉积了不少动力。
很久以前就听说了“花园城市”的美名,我想新加坡的确对得起这样的美称,街道也许并不华丽但却清洁美观大方,城市也许并不人潮涌动但却是充满人气朝气,这样简洁美观的城市,让人行走其中也多了几分舒坦的感觉。这样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城市风格颠覆了我对新加坡本来的臆想。没有多么华美漂亮的雕栏玉砌,没有繁荣拖沓的霓虹装点,只几只街道上蹦跳的小鸟,白色的欧式小楼,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已经把新加坡郊区的那份恬静摆在了人们眼前。一个国家并不大,驱车要不了几个小时即可横穿整个城市,从闲适的郊区到热闹的市中心不过是个几句闲聊的功夫,转眼间,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市中心就映入眼帘,忽然,原本的那份轻松自然的乡村印象被干练快速的城市文化代替,映着阳光的玻璃幕墙告诉我们,一座飞速发展的海上城市就应该如此朝气蓬勃。这座多文化交融的国家自然不应被钢筋水泥完全覆盖,一墙之隔的印度教寺庙与佛教寺庙,代表印度风情的小印度和具有中国气息的牛车水,把更多的人文气息融入了一个靠中转贸易发展起来的国家之中。
对新加坡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其便利的交通系统,不得不承认,新加坡政府对于交通与城市规划的理念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在新加坡,出行可选择的交通方式多种多样,且价格可以让人接受,除了我们日常生活见多了的出租、公交,MRT捷运加LRT轻轨的交通系统大概是最令人赞赏的创意,这种环绕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井然有序,简便快捷,在几年的运行中,已经有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方式,从售票到运行,基本除了进MRT站需要管理人员,基本已经完全交付了自动化,多条线路纵横整个城市,每一个来新加坡的人都可以轻松上手,我在用第二次时,还手把手的教了一个老外如何使用售票机器。新加坡地方小,马路四通八达,拐弯抹角,但是新加坡司机的素质很令人赞赏,与中国恰恰相反,新加坡车辆谦让的态度让人十分称赞,在很多地方完全没有红绿灯与交警,交通依然井然有序,至少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我还没有见过塞车或者车祸的状况。有一整套完善的交通系统及国民素质的保证,新加坡的交通不得不令人拍手称赞。
在新加坡,所有人的感受是根本不像出国,因为随处都可以听见的汉语让我们倍感亲切,街道上的汉语招牌,餐厅中的汉语菜单,甚至在大街上碰到只会讲汉语不会说英语的老伯,如果不是因为街上如此少的人流量,还以为只是到广东上海转了一圈。新加坡是移民城市,来自中国南方的早期的劳工,马来西亚以及印度人,南亚的移民构成了新加坡最早期的市民,发展至今,种族之间交融和平发展基本良好。这座城市良好的治安,以及清洁的环境,取决于其严格的法规,鞭刑以及重度的罚款这些严厉的惩戒措施是新加坡社会环境基本稳定的很重要因素,多年以来,这种严格的法规为整个国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风貌。以至于现在,以我们的角度看来,有些法律法规甚至已经失去了执行力,但城市依然秩序井然。
新加坡的不愧为一座旅游城市,圣淘沙优美的海边风景,东海岸的海鲜美食,各种标志性的鱼尾狮建筑,豪华的滨海酒店,一座座巨大的赌场,设计新颖的现代建筑,购物商场遍布全城,其中不乏欧洲各大奢侈品商店,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印度等亚洲的各色特色美食都汇集在了新加坡,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承办了F1这种世界顶级赛事。从人文景观到自然风光,从便捷的交通到舒适的住宿,从高级餐厅到小吃摊,从特大商场到百货小街,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这样完善的旅游锁链让新加坡旅游业成为了除中转贸易之外另一大经济收入面。
既然是来交流学习的,自然要对新加坡的教育多提提了,在海星中学的几日参与其课堂的学习中,我对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大概有了了解。新加坡的学校氛围很好,无论从严格的校风校纪,到学生的活动组织,不仅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都是有学生一手操办的,老师很少插手,这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他们秉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leader的理念。在海星中学,每一个学生不叫student而叫marist(海星中学英文名为MARIST STELA HIGH SCHOOL,学生就用学校的名字来命名),这样独特的学生叫法让学生们有了极强的学校归属感,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员,有义务去建设学校。新加坡的教育采用东西方教育结合式的方法,课堂采用20到35人左右的中小班,课堂气氛比较随意,松散。教授方式以以课本为纲式的灌输式教学搭配启发式教学,教授的课程内容在学科知识上与中国学校大致相同,但是划分较为细致,根据其学生的水平及爱好有适应性,其考察硬性知识的方式同样也为考试,但考试内容相对中国考试较为简单,综合性较少,这点,在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学生深有体会。考察学生以成绩为主,综合素质为辅。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情况,尽管已经最大限度的实行因材施教,但还是会导致部分学生如果基础差则跟不上课堂的情况。
我想对新加坡的汉语教育多说几句,新加坡的汉语教学以阅读、古诗文、成语、基本汉语语法、日常汉语使用为主要内容,学校聘请的来自中国大陆的老师的汉语修养也十分优秀,新加坡校方在小学直到初中四年级一直开设汉语的教学,在中四之后有学生自行选择是否继续选修华语课程,给一个新加坡孩子提供如此长时间的华语普及式的教学,让我们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感到很自豪,但是这种华语教学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华语老师使用的依然是比较硬性枯燥的教学方式,比如古诗文教学,不去对古诗文本身作以深刻的了解,而是让学生背诵其课后的讲解以在考试中规范作答,这种方式是很有争议的,作为一个非汉语母语国家的人,这种教学是否能让其真正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呢?在对上高级华文的学生的交流中,我得到的信息是很多学生觉得华语课有些乏味,无聊。这大概对汉语的发展是不利的。
教学新加坡政府采用奖学金政策吸引外国优秀学生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然后让其为新加坡政府服务的方式来发展建设新加坡。但是由此延伸出的问题:外国奖学金得主在新加坡学校普遍强势,我所在班级中,36人中的13位中国学生班级排名在前15名,新加坡本地学生在班级学习中很难发挥,这让我对新加坡政府的这种政策感到质疑,奖学金政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长远之计,也许新加坡的环境会吸引很多学生留下,但是新加坡本土的学生失去的社会机会是难以估量的,而且据我的了解,很多来新加坡学习的学生,他们只是想把新加坡作为一个跳板,从而达到一个到国外更好发展的机会。这套政策真的对新加坡国家发展很有帮助么?
我们离开的时候,新加坡正在举办第一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很高兴看到了中国选手在其中的出色表现,新加坡能举办这样世界性的运动会,让我们也更认识到了其国家的实力。短短的十天,我们看到了新加坡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海上风潮,就一如站在新加坡的海边,迎面吹来的风是不带一点海腥味的,这座快速发展的海上花园,将会成为这次旅行的每一个同学的美好记忆!
第四篇:新加坡学习心得体会
新加坡学习心得体会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谷晓栋
在新加坡学习的二十天记忆颇深,感觉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也了解了新加坡的国情和生活方式,让我最深刻对我现在的工作具有最大帮助的是去新加坡共和理工大学学习到的PBL教学方法,现我就这个方法和我今年教学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这门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谈谈我对这个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学习实践体会。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创建与2002年,是新加坡最年轻的理工学院,这间学院从成立以来所有的课程和教学都采用同一种方法,概括起来就叫PBL教学法,这个方法大体的做法就是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愿学习,PBL教学法具体就是“一天一题”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每年共有两个学期,每个学期长达15周,一学期共有五个课程,学生每天只集中探讨一个课程里的问题,PBL教学法大体流程如下:
“一天一题”—会议
(一):一班25人,共5组,每一组五名学生,导师发布问题,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思考、拟定和分配实际任务,会议时间为一小时。
“一天一题”—自由讨论时段
(一):学生在各自的组别内进行独立的探讨,或发挥群策群力的精神,完成以下任务:搜索和阅读资料,开始建构初步的解题方案,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议题。
“一天一题”—会议
(二):导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集中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难题,协助学生定制学习方案,会议时间为一小时。
“一天一题”—自由讨论时段
(二):学生继续在所属的组别内探讨问题,阅读和剖析资料,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制定更精细的解题方案,准备演示内容,2-2.30小时。
“一天一题”—会议
(三):和导师交流,学生演示成果,并进行答辩,学生观摩并通过提问了解其他组别如何制定解决方案,导师进行探究和给予评价,若需要,导师可提供额外资料。
今年我刚好教授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之前一直采取的方法就是按照老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学生觉得枯燥和无味,今年我打算把这个课程好好改革一下,学习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的这个PBL教学方法,把所有的课程内容整合为17个案例问题,课时安排为四节课联排,每一次课程讨论和分析一个案例问题,具体安排如下:
本课程设置为9个模块一共17个案例问题:
电子商务模式
B2B案例讨论
B2C案例讨论
C2C案例讨论
电子商务技术
移动商务技术案例讨论
电子商务软件技术案例
电子商务网站
网站建设规划与设计案例
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案例
网络营销与推广
网络营销与推广案例
电子商务支付
电子支付模式案例
第三方电子支付模式案例
电子商务物流
企业物流电子商务化案例
供应链管理案例
第三方物流案例
电子商务安全
网络安全案例
信息安全案例
认证技术案例
电子商务法律
域名纠纷案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例
电子合同案例
创业
电子商务创业案例
考核标准为:
采取综合性的评核标准
通过对这种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我总结了指令学习方式和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区别:
指令学习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采用指示灌输的方式,教师维持纪律,然后采取试卷的方式评估学生
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自主学时时建构自己的知识。
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对我的教学有所帮助,也非常感谢教育厅领导和学院领导给予我们年轻教师出去学习的机会。
第五篇:新加坡学习总结报告
新加坡学习总结报告
新加坡被称之为花园城市果然名不虚传,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棕榈树和热带植物,就连繁华的商业区也掩映在绿色的环抱中,过街人行天桥和地铁站都是花团锦簇。
新加坡就是个种族大熔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外来白种人聚集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迷你国度相安无事,各自保存着自己的民族习性和文化。地铁站的站牌和广播通常都是由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语这四种语言组成,真是一个也不得罪。新加坡的交通系统也比较发达,3条地铁线和公交线四通八达,地铁站和公交换乘站离得很近,几步路就到了,比较方便。
新加坡城市很干净,交通规则也遵守的比较严格,当然也见到几次乱穿马路的人,遇到斑马线车辆会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这点感觉非常不错,新加坡马路虽然不宽,但是基本不会堵车,这和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是分不开的。
我们学习所在学校是南洋理工学院,层次相当于我们这里五年高职或者大专院校。在这里我切身体会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设臵采用了2+1课程模式:两年进行基础和专业学习,一年进行企业项目研究与实习。第一、二学年宽基础培训,进行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在大讲堂上理论课,通常是在一、两百人,小课室做实验,通常七、八个人从事小型项目研究或实验,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25人。学校倡导学生电子化学习,85%左右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学校无偿提供公用台式液晶电脑供学生使用,学校拥有1600个座位的电子学习坊。学校不给学生订购统一教材,教材的使用有几种途径,一是教师上课用的讲稿印刷给学生,二是学生通过Internet网络查找相关材料,三是教师圈出几种教材让学生参考到书店自行选购。第三学年,6个月时间不再到讲堂和课室上课,专门从事企业项目研究、实验、校内项目设计、到企业实习等。这种课程模式,使职业学院的学生不是关在学校里死读书,不是脱离实际只学习课本知识,不是只是模拟、模仿,而是有可能深入企业,接触、了解工业生产实际,尤其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产实际,一改其他职业类学校至多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从事简单的操作训练、或从事脱离实际的模拟研究的局面,而且在企业项目研究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研究,使学生专业知识得以拓展、综合。在这样的课程设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工作环境之中的能力,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为企业所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开发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企校互动,超前研究
南洋理工学院面向世界培养人才,为国家增强经济实力培养人才,这与只是单一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学校截然不同。林靖东院长在介绍理工学院办学成功经验时说:“只有能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学校,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赢得企业的主动合作。只有得到企业的支持,学校才能得以长远的、更好的发展。而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学校必须超前发展,培养超前发展的老师。”南洋理工学院把保持与企业齐头并进、甚至超前于企业的发展,作为学院自身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把培养教师作为办好学院、培养好学生的最重要的工作。为使学院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不落后于企业生产发展,学院主动到企业进行调研,预测企业发展趋势,超前2-3年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技能进行积极准备。此外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聘请企业工程师每周一次到学院上课,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技术的发展动向;每年安排12-30天教师接受新课程学习、学院内训、专业项目研究、出国学习等各种提高培训;轮换安排20%的教师到科技园从事企业合作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拓宽,科研能力得以提升,专业技能得以发展,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培养了大批“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学导师,又是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是相互交流的,相互学习的,相互促进提高的,所有优势教学资源都保存到学校数据库中共享,所以学校也从不担心与企业交流过程中师资流失。
三、教学工厂:职业教育新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并将教学与企业融合在一起,提出了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的创新教学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使产、教、研融为一体。在教学工厂概念下,电子工程、化学与药剂、生物医疗、信息科学等院系联合建设科技园,设臵专业科技中心,开设众多专业实验室。工商管理系以教学企业理念创办国际商业咨询中心、学生超市、旅行社等教学实践场所。学院有20%的教师脱出教学任务轮换到科技园参与项目开发研究1-2年(直至项目完成);第三学年的学生,到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的科技园、实验室、各种专业科技中心、教学实践场所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践或企业项目、科研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在科技园内,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师生联合开发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或技术项目研究。南洋理工学院通过教学工厂积极倡导这种综合科技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科技技能、设施资源、科技成果积累与共享的“无界化”理念,并逐步形成了南洋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在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改变了传统职业类学校在职业技术教学中只是模拟或模仿,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产品的开发研究等融合在一起,提供给学生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实战培训,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它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经过教学工厂学习培训的学生,基础扎实,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具备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深受企业的欢迎。
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开发与研究,是教学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工程师与教学老师合作研究项目,使教学与项目相融合。通过项目研究,提供教师与企业沟通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积极超前进行专业开发准备,因而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进行新专业和新课程的开发,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为企业技能开发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项目研究,同时也使教师的专能得以开发提高,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教师更新自我,使教师成为超前发展的老师。
南洋理工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理念创新、教师专能发展、校企合作等方面成绩卓越,相辅相成,良性发展,逐步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并成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在教学工厂理念下所实现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教学与研发的结合等成功经验都将为我国职业教育类学校提供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