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药规划

时间:2019-05-13 10:5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医药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医药规划》。

第一篇:新疆医药规划

2008年先后与新疆方面签署战略重组协议的国内两大医药商业巨头——国药集团和南京医药,最近纷纷有了新动作,布局新疆市场的蓝图渐渐清晰:一个为在疆新建物流基地选址而忙,一个为整合疆内药企打开销路而动。

医药商业进入 新疆医药企业欢迎

两大医药巨头的介入,无一例外,直指新疆医药市场空间,争食利润蛋糕,也正因此,新疆医药产业将迎来发展契机。

“这个月,南京医药就会出台对兵团医药企业具体的整改方案。”5月2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一家药业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对于我们这些员工来说,很可能采取买断工龄重新签订聘用劳动合同的方式。”兵团医药企业一位有40年工龄的员工告诉记者,企业员工需在思想上进行转变,以跟得上南京医药在用人机制上的市场化步伐。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记者在南京医药与兵团医药某企业的一份合作方案里看到,“领悟合作文化和转变不适观念”被放在头两条,成了全文的指导。

面对市场和企业的双重选择,已经历过企业股份制改革等变化的员工大多数表示能够接受,且希望南京医药的介入能为本地企业产品打开销路。

“我们的产品都不错,但企业在销售理念和渠道上与内地企业差距很大,这次等于是找到了一条捷径。”新疆金鹿药业公司的销售人员陈江如是说。

本次合作,南京医药将帮助兵团医药整改其下属的华世丹药业、金鹿药业、奇康哈博维药等企业,还要对上述公司的药品重新包装,打开销路。

虽然新疆医药集团下属的新特药公司没有整改消息,但其员工对公司将来的发展都很乐观。“我们都知道与国药集团合作的事,希望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新特药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医药商业进入 新疆药品销售渠道将更好推广

如果说新疆两大医药企业看中的是内地大型药企在全国的销售渠道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用人机制的话,那么国药集团和南京医药看中的则是新疆的药品分销网点。

一位熟悉新疆医药商业的资深人士表示,在新疆国有医药企业中,新疆医药集团是最大的公司,旗下新特药属最优质的资产;另外兵团医药在南疆和石河子一带,由于人口较集中、医疗机构较多,市场很容易掌握。

“今年,新合作的兵团下属医院药房托管业务有望实现一两亿元的收入。”南京医药一位相关人士说。

南京医药与兵团医药的合作重点将集中在各团场医院“药房托管”业务上,如果该业务得到很好的推广,兵团近200个农牧团场医院的药房将被纳入药房托管的模式。

在得到了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销售渠道后,南京医药还将对新疆市场的销售终端、物流等其他领域进行投资。

医药商业进入 新疆物流建设将长足发展

与南京医药进军新疆市场的战略不同,由于新疆药业集团近800个零售网点,占据新疆60%的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基本不需整改就能进入,因此,国药集团和新疆医药集团目前的合作重点放在了物流建设方面,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做准备。

“最近一刻也没有闲着,正在为新建的物流基地选址。”新疆药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政新说,2009年将投资1.86亿元建一个西北最大的医药物流项目,可以辐射到周边省份及中亚。

除了看中新疆药业集团强大的医药商业资源外,国药集团对其医药工业资源也很感兴趣,尤其是民族药和特色药领域。据了解,国药集团的工业和商业业务发展并不均衡,医药工业规模较小,所以一直希望拓展医药工业板块,实现医药工业外延式增长。

此外,新疆民营药企九州通药业、三精、神龙等企业也都加紧进行现代物流和网络渠道的投入。新疆九州通药业总经理陈柏松说,2009年将投资6000万至7000万元建设仓储中心、立体仓库、恒温系统等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的周转率。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新疆面积大,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大型医药企业加强物流建设后,将会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加快小企业的淘汰,使新疆医药市场进一步发展。

“新疆的消费水平相比内地低,但是兵团团场的消费人群却是相对稳定和固定的,竞争压力也小,而且通过合作的方式进入这个市场比较容易。”长期在兵团从事医药营销的王凤雷说,加上新医改要推行的基本药物目录,势必给医药流通领域带来新的契机,“这个时候进入新疆市场,时机也比较成熟”。

其实,南京医药、国药集团的“西进之路”,最容易让人产生美好联想:由新疆地域优势引发的对中亚医药市场的拓展。

“普通药物在国内早已进入低利润的时期。”南京医药相关负责人说,“有位药企首席执行官不是说过嘛,近期的利润率不是我们的目的。”

新疆医药产业将迎来发展契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华东、黑龙江等医药商业发达的地区,由于竞争激烈、医院强势等原因,药商之间互相压价,导致一些地区医药流通企业毛利率低谷时只有5%。因为在国内市场盈利太少,所以医药企业开始采取“以外养内”的策略,甚至有些药企60%以上的利润依赖出口。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药商的市场开发难度进一步加大,也使一些眼光长远的大型医药企业开始“西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据资料显示,在中亚国家,进口药品是其本土药品的3倍以上,几乎垄断市场。以中亚目前经济实力最强的哈萨克斯坦为例,其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金融危机前的年增长近20%。相信面对这样一个大市场,多方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医药企业都不会无动于衷。

对于拓展中亚市场,南京药业方面的人士在采访中鲜有提及,不过国药集团新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由于新疆面对中亚地区的地缘优势,所有新疆的医药企业应该都不会轻易放弃中亚市场,今年我们会在物流方面先做准备,为将来向外发展打基础,时机成熟会制定相关计划。”新疆药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政新也表示,随着新物流配送中心的建成,新特药的销售额也会大幅度增加,估计可达到60亿元,也就是说会比现在的销售额增加3倍。

如此乐观的估计,如此大幅度的增长,除了销售可以辐射到内地省份外,中亚无疑是一个十分被看好的利润增长点。

“中亚的医药市场是新疆医药行业早就看中的,但之前都是小规模开发。”曾在哈萨克斯坦开过甘草加工厂的新疆投资商朱玉江认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很多项目状况不好,大规模市场开发时机还没到。

新闻回顾:

南京医药重组兵团医药

2008年11月29日,南京医药完成了控股式重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协议签署。

根据协议,南京医药对兵团医药的控股式重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南京医药向兵团医药注入资金、人才、产品、创新经营模式、现代管理模式等优势资源;二是兵团医药控股下的中药材、族药资源与南京医药的中药品牌、种植基地、市场终端嫁接。南京医药:业务涵盖现销快配、医院纯销、药房托管、零售连锁和医药工业五个业态,药房托管成为医药流通企业模式创新的典范。公司药房托管业务涉及南京、郑州、仪征、合肥、福建等地的140多家医院,包括9家三级医院和35家二级医院,网络很广,这对公司的市场策略带来巨大的帮助。公司现销快配业务已发展会员客户6900余家,公司自有零售店200家,加盟店200家。

兵团医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控股的重点医药流通企业和国家医药救灾储备单位,具有可流转3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去年上半年,南京医药实现81.52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外延式扩张,是南京医药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原因。

国药集团重组新疆药业

2008年5月26日,国药集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签署重组框架协议,中国医药集团和自治区国资委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增资扩股的方式重组新疆医药集团,成立国药集团新疆公司,今年3月31日,新成立的公司在乌市揭牌。

国药集团: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以医药贸易、科研和工业为主业的国内最大的医药集团,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的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在全国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0家,零售连锁药店近千家,营销及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国,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新疆药业:成立于1999年,生产化学原料、中成药等9大类型280多个品种,同时经营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等品种达6000多个,是新疆医药行业中最大的科工贸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下属

医药工商企业84家,其中,工业企业3家,全资及控股批发企业81家,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000多万元。

第二篇:民族医药规划发展

医药“十二五”规划将力促民族药发展

昨日,上海证券报独家获悉,藏药、维药和蒙药等民族医药已经被列入了《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结合对藏药、维药和蒙药等各民族药的系统整理,重点开展具有民族医药理论特点、资源特色和治疗优势的民族药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促进民族药产业的发展。

据一位近期赴北京参加“十二五”规划征求企业意见座谈会的业内人士介绍,“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对民族医药有非常明确的定位,作为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药的地位正在„提升‟。”据她介绍,在《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对民族药指出,结合对藏药、维药和蒙药等各民族药的系统整理,重点开展具有民族医药理论特点、资源特色和治疗优势的民族药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促进民族药产业的发展。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指出,针对我国存在用药空白、短缺或产品落后的其他高发、多发性疾病,以及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罕见病,开展中药、民族药、天然药新品种的研发和生产,推进相关产品的国际化。

民族医药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提高我国医药生产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需提升

据调查,截至目前,藏药、蒙药和维药在我国的应用普及程度不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总药品品种307个,民族药品种为0;《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总品种数2196个,民族药品种数为45个,占总品种数量的2%。

对此,青海省乌兰县蒙医院副院长菊红花表示,应该在国家指定的各个药品目录及确定的OTC产品目录中增加民族药品种数量,提高国内及全世界对我国民族医药的认识。

业内知名医药投资基金——从容投资的合伙人姜广策对记者表示,一般药物的品种推广是基于相关理论的支撑;而市场对于民族药的理论体系接受度不高,因此发展民族药需要从标准、理论体系上对其进行提升。

事实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从加强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民族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加速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完善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政策等六个方面,推动民族医药不断发展。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民族医药学会会长马建中介绍,在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将有计划地加强民族医药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就医条件;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民族医院,筛选50个民族医疗专科(专病)进行重点建设。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民族医科和民族药房;筛选140项民族医药技术,进行分类、分层次的推广。在标准化建

设方面,将在全国遴选、建设一批民族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和实施推广示范单位。颁布一批民族医药标准。

藏药一枝独秀

在民族药中,藏药的市场位置相当独特。

中药材天地网副总贾海滨向上海证券报介绍,以藏药为代表的民族药主要都是围绕野生品种进行开发,目前涨价的幅度相当高,如独一味(002219)、青牛胆、红景天等。

同时他表示,民族药中可开发的品种很多,市场前景较好。从基因保护和科研价值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如云南白药(000538)的多数药物成分都属于民族药,开发较成功。”而在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看来,在西部大开发和发展民族医药的大背景下,我国藏成药行业在原材料种植、有效成分提取、制剂生产、安全性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行业有望迎来规范发展格局,可谨慎关注民族医药产业的投资机会。“我们预计,在国家标准提高后,藏药的安全性和质量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行业有望保持目前50%-65%的高速增长态势。”该研究员这样预测。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西藏医药“十二五”规划的安排,“十二五”期间,西藏将进一步加大对藏医药的财政投入,其中包括每年继续安排1000万元藏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西藏扶持藏药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发达地区医药市场增速放缓,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速已经降到个位数,预计未来还将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比大(82%)、增速低(5.5%),而其政府的医药卫生开支难以快速增长;新兴市场则得益于政府正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医药市场增速处于较高水平(11.5%;其中亚洲等地区的增速达到16%)。就全球市场整体而言,收入增长缓慢,全球大型医药企业仅个位数增长甚至负增长。

中国医药(600056)市场增长势头不减。中国1999一2010年医药工业收入CAGRZI.5%,利润总额CAGR25.8%,行业毛利率平稳,利润总额率逐渐提高。我们预期国内医药市场未来三年仍将维持约20%收入增长、25%利润增长。该增长主要来自:(l)政府支出增加、医改深化加速行业发展;(2)人口增长、城镇化、老龄化拉动医药需求;(3)经济发展,消费升级。

国内医药行业微观经营环境正发生变化:微观层面而言,企业面临四方面压力:首先是新版GMP改造、环保要求提升、能源和原材料涨价使得运营成本加大;其次,药品降价将降低企业毛利率,第三新药审批收紧造成企业缺乏新增长点;第四,拥有渠道优势的商业龙头企业进入工业领域,将会对现有医药制造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幅度超预期,生产成本上涨导致企业盈利降幅超预期。

投资策略:首选优势企业,获取正收益。我们认为目前行业估值合理,鉴于行业增长的确定性,预计到年底医药行业估值有望提升,预期收益率25一40%。我们建议遵循如下投

资主线选股(l)新药创新及模式创新企业:恒瑞医药(600276)、双鹭医药、华东医药(000963)、莱美药业(300006)、康恩贝(600572)、鱼跃医疗(002223);(2)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国药股份(600511),上海医药(601607);(3)基本药物目录独家品种:云南白药(000538)、中恒集团(600252)等。(4)品牌中药企业:华润三九(000999)、康恩贝

就医药板块基本面看,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出现更坏的情况,之前因屡次调价,招标采购及经销商的采购活动受到一定抑制,今年是新医改重点第三年,今年初所有省市医保目录均已完成,基药目录或有增补可能,虽然后续政策的时点和方式各种各样,但政府投入加大和整个医药市场蛋糕变大时肯定的。

基药招标层面,安徽和四川模式主要采用了技术和商业双信封制,首先通过技术标后才设计价格,其他各省的政策均有不同,甚至有些药的价格存在超调的可能。对市场的判断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本身已经见底,但目前也没有新的刺激因素使板块整体估值上移,反弹的可能大于反转。

建议从偏宏观策略的角度来审视医药股,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医药板块会有板块间转换的行情,就板块内部而言,从长期来看有三类公司会获得持续的投资价值:(1)具有研发优势、产品优势的企业:因为企业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取决于研发驱动的产品线,在全球新药数量趋于减少的情况下,国内优秀仿制药企业会迎来机遇。如人福医药(600079)和恒瑞医药(600276);(2)具有品牌优势的中药企业,因为品牌是几百上千年的沉淀,在核心品牌基础上延伸产品线或提价。如东阿阿胶(000423)和云南白药(000538);(3)拥有渠道优势,在行业整合集中度提高中形成自身独特优势的企业。如上海医药(601607)和国药股份(600511)。

第三篇:新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说明书

XXXXXX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 说明书

一、规划区现状概况

XXX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区北侧紧邻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绿州西路,红线宽度40米;南侧为规划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西侧为规划道路,规划道路红线为12米;东侧邻现状居住区。规划区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4144.92平方米。地块呈不规则矩形,南北向总长度约为190米,东西向总长度约为120米。规划区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南北高差较大。

规划区属于旧区改造地段,内有两栋现状库房及部分平房。规划区周边现状市政设施情况:现状有给水、排水管线位于绿州西路上,其中给水管线为200mm,排水管线为400mm。在现状用地北侧有10KV现状高压线,用地内部均为现状普通照明线路及电信线路。

二、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4、《新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XJJ013-2004;

5、规划区1:1000电子版地形图

三、规划宗旨

1、贯彻文化原则、生态原则、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符合吐鲁番市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小区业主对住房条件的需求,既具有优雅环境和文化内涵,又展现鲜明的生活居住空间。

2、在规划及建筑设计中,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现代化的要求,做到经济、美观、实用。

3、考虑以人为本原则,创造适于人的生活,娱乐、交往的场所,并追求公共空间与场地规划的开放性与连续性,创造环境的均好性。

四、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使绿化环境均好性,并保证有室外活动空间和地面停车空间,以满足居民对绿化、活动、停车的人本需求。

2、以“整体协调、定位恰当、绿色宜居”为总的设计思想。

3、追求单体与整体的有机结合,落实“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的密切关系,让私有环境成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4、重视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使人文精神从户型设计、室内空间、建筑立面、社区环境等全方位融入建筑,突出富于人性的空间理念和重亲情的空间感受。

五、规划设计

(一)规划结构形态

新疆新疆昊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书

小区由环状路网和枝状路网相结合形成的路网骨架,根据用地情况,在组团北侧、西侧设置两处出入口,使得两个小区在空间上具有联系性和贯通性。

(二)规划空间类型

1、居住空间

居住组群的空间布局朝向为南偏东布置,摆脱小区建筑呆板布局,小区内部建筑前后错落组合,景观开阔,具有韵律感的建筑布置使得整个小区具有很强的灵动性。

2、办公、物业空间

在小区北侧结合现状办公楼,设置一栋五层办公楼,与东西现状楼相结合,高低错落的建筑组合丰富了城市天际线和小区的入口景观。规划办公内部布置有社区服务中心,其中包括警卫室、公共厕所、物业管理用房、青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服务用房,能够满足小区居民日常需求。

(三)规划空间布局

根据用地规模,规划采用“组团”的结构方式,结合现状地块特点及道路的分割,以路网骨架展开功能空间的布局,形成“一轴、一环、两区”的布局结构。

一轴——即为东西走向的绿化景观走廊,沿西侧入小区道路两侧设置景观廊道,使得组团内部绿化景观轴有了良好的延续性,在延续了绿化脉络。一环——即为环绕整个组团的组团环路,使得居民进入小区内部感觉到拥有良好的私密性和围和感。

两区——两区是从开发时序方面,此次规划将整个小区分为两期实施,南侧为一期开发,北侧北区及南侧南区为二期开发。

(四)交通组织

小区规划道路依据“通而不透、畅而不直”的原则,采用曲直相间的形式。道路划分为“6米的组团路——4米的宅前路”,形成分级有序,功能明确的道路组织,以环状路网和枝状路网相结合来组织人流和车流。小区内部主要道路为环状,宅前路均为枝状路网。小区内部人行主要采取绿化景观步道来努力打造人车分流的目的。为满足消防救护的要求,宅前路两侧不得种植高大乔灌木,需栽种花卉草坪以利于消防车通行。

机动车停车方式:小区内部机动车停车为地下和地上相结合的方式停放。考虑到小区内部均为规划高层,故停车位局部考虑地下停车库进行机械停车。

(五)景观系统

该小区绿化系统采用二级模式:组团绿地—宅间绿地,配合与绿化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脉络。小区以入口景观绿地为源头,以轴状、点状形式渗透到各个住宅绿地,充分利用各个空间,各绿地配以高低错落有序的乔木、灌木与爬藤植物搭建一个林荫绿色长廊,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化空间和适宜的活动场所,努力做到“户户有景”的均好性;宅间绿地的布置选用各具特色的无毒、隔声、防虫害的树种、花卉,以增强各个组团院落的识别性。

新疆新疆昊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书

景观特色:

结合景观轴设置景墙、花廊、草坪灯、建筑小品等;在公共绿地中间设置藤架、花坛、沙池、彩色铺地、健身路径等娱乐、嬉戏、活动设施,以便于小区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居住、活动、交流的优美环境。

树种的选择:

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夏季炎热。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选择以下树种: 乔木:国槐(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开阔,叶大荫浓树种)。灌木:小叶榆、榆叶梅、红剌梅、黄剌梅、连翘等,控高0.6米 花卉:要据情况选择多年生花卉或盆栽草花。

草坪:林下草坪选择成本低、易养护的暖季型草,可选择混播。

六、竖向设计及施工坐标规划

现状场地:规划区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南北高差较大,约为2米。规划设计住宅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30米;公共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15米;场地排水方向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南北向平均坡度为1.0-1.5%,东西向平均坡度为0.3-0.4%。

规划以现状地形为参考,用高程箭头法确定出各种建筑物、道路交叉点、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尽量减少土方工程。

规划建筑施工采用相对坐标系进行施工放线,以现状建筑一角点为零点。以建筑三个角点为施工控制点对建筑进行施工放线,规划道路以道路中心线交点为控制点进行施工放线。

七、市政设施规划

(一)电力规划 用电负荷预测:

1.据电力规划规范中详细规划阶段负荷预测各项指标及自治区建设厅新建[2000]3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住宅每户居民用电负荷3KW,规划住宅户数476户,规划住宅区用电总负荷为:3×476≈1428KW

公共建筑用电按单位指标法计算:40W/M2.即为:1457.8×40=58312W 本次规划设配电室,布置在地下车库内,电源接自绿洲西路。电力电缆沿小区内道路放射式敷设,至各建筑的低压电力电缆采用直埋敷设,埋深在冻土层以下。电力电缆采用YJV22—0.6/1KV型铠装电缆。电缆采用混凝土排管敷设,并在线路转角分支处设人孔井。分支电缆采用直埋敷设,电缆线路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建筑物处装设明显的方位标记,电缆入户处做手孔井。电力线缆走向详见“管线综合规划图”。

(二)电信规划 电话用户数预测

根据规划要求,住宅每户按1部电话计,则规划住宅电话数476部。小区设一座电信交接箱,位于北侧人行出入口处沿街商业外墙上。电信线路由北侧绿洲西路市政管网引入小区,通讯干线采用PVC套管沿小区内道路敷设,与强电线路对侧敷设,如平行、跨越、交叉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距离和保护措施。至小区内各建筑的通信电缆采用直埋敷设;电缆型号为HYVV0.5。同时由网络及有线电视等部门,由专业人员引入光缆及有线

新疆新疆昊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书

电视线路,可与通信线路一并敷设。主干道上电缆采用混凝土排管敷设,并在线路转角分支处设人孔井,电缆入户处做手孔井,并套保护钢管。电信线缆走向详见“管线综合规划图”。

(三)给水规划

1、规划用水量计算:供水普及率按100%计,小区规划人口为1523人。1)综合生活用水量Q1: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取120升/人·日。

Q1=0.12×1523≈182.76立方米/日。

2)浇洒绿地用水量Q2:本小区绿地面积为7665.76平方米。浇洒绿地用水量指标取3.0升/平方米·日。

Q2=0.003×7665.76≈22.99立方米/日

3)漏损水量Q3:本小区漏损水量按两项之和的10%计算。Q3=(182.76+22.99)×10%≈20.57立方米/日

4)未预见用水量Q4:本区未预见用水量按前三项的10%计算。Q4=(182.76+22.99+20.57)×10%≈22.63立方米/日 5)总用水量Q Q=Q1+Q2+Q3+Q4=182.76+22.99+20.57+122.63≈348.95立方米/日

规划日变化系数为1.3,则规划区平均日用 水量为453.63立方米/日。

2、供水水源规划

规划区供水管线接自北侧绿洲西路250mm的供水主干管。具体接口位

置见“管线综合规划图”。

3、供水管网规划

本小区内供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敷设深度为1.70米(本规划区冻土层深度为1.50米)。供水管道管径为DN200mm~DN100mm,入户管为80mm,管材选用PE给水管,给水管公称压力0.8MPa。在主要道路的供水管道上每隔80—120米布置一个消火栓。具体管道布置见“管线综合规划图”。

4、消防供水

规划小区消防供水与生活供水共管使用,在地下设400立方消防水池,并在主要道路的供水管道上每隔80—120米布置一个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线管径不得小于150 mm。

(四)排水规划

1、规划污水量计算

小区内排水设施普及率按100%计,污水排放系数取0.8。Q排=401×0.8=321立方米/日

2、排水体制

小区排水体制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即雨、雪水就近排入边沟和渠道,居民生活和公共建筑污水汇入城市排水管网。

3、排水管网规划

排水管线呈支状布置,管径DN400mm~DN200mm,管材选用UPVC塑料管,排水管起点控制埋深不小于1.7米。具体管道布置详见“管线综合新疆新疆昊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书

规划图”。

(五)热力规划

1、热负荷计算

小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7876.74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41468.94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457.8平方米。居住建筑热指标取50瓦/平方米,公建建筑热指标取60瓦/平方米,则规划区总热负荷为2.16MW。

2、热源规划

在办公楼地下室设置热交换站,规划热力管线接自北侧绿洲西路规市政热力管网。

3、热媒规划

本小区规划采暖方式为地暖,故本次规划热媒采用55/45℃低温热水。

4、供热管网规划

本次规划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方式敷设,敷设深度1.2米,供热管材为焊接钢管,管径为DN250mm~DN100mm,管道保温选用聚氨脂泡沫保温层。具体管道布置详见“管线综合规划图”。

(六)燃气规划

1、用气量估算 1)居民生活用气量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确定每人每年耗气量为2721兆焦,天然气低热值为40.37兆焦/标·立方米,居民燃气普及率100%,使用天然气的人口为1523人。

Q1=2721×1523/(40.37×365)=283.57标·立方米/日 2)未预见用气量

未预见用气量按上述用气量的5%计算,Q2=12.55标·立方米/日。3)总用气量Q=283.57+12.55=296.12标·立方米/日

2、气源

本次小区燃气由绿洲北路的市政燃气管道接入。

3、输配系统

本小区供气方式为引入市政中压一级管线接至楼栋调压箱,经楼栋调压箱调压后接入用户低压管网,供给居民用气。天然气管线内置,禁止外墙敷设。

4、中压管网

天然气中压一级管道采用无缝钢管,外做聚乙烯胶带加强级防腐,管道埋深不小于1.5米。具体管道布置详见“管线综合规划图”。

八、建筑设计

重视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以人为主,回归人性”,以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建筑设计的切入点,贯彻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使人文精神从户型设计、室内空间、社区环境等全方位融入建筑,突出富于人性的空间理念和重亲情的空间感受;追求单体与整体的有机结合,落实“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的密切关系,让私有环境成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1、建筑造型

新疆新疆昊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书

住宅层数主要以17层板式、塔式、板塔结合的形式,天际轮廓线较丰富。建筑造型在立面上体现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与时代精神,赋予建筑清新简约的时尚风貌,力求创造出“简约、时尚独具个性”的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住宅建筑整体以暖色调为主,风格主基调为现代式结合传统风为了考虑大气典雅的视觉感官,公共建筑在和住宅相协调的基础上,注重整体感和简洁的体量关系。屋顶采用坡屋顶形式丰富建筑立面。

住宅设计为坡屋顶和现代风格,在设计中考虑到阳光、空气对居家生活的重要性,建筑立面整体色调采用暖色调,以米色和青砖色喷漆进行建筑墙体装饰。

2、住宅设计

住宅单体布局中,充分考虑住宅的景观视线,开窗方向满足视线取向,同时兼顾室内与室外的景观效果。

3、户型设计

本次规划的户型设计力求适应现代人群多样化的生活模式,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户型设计在充分切合当地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使室内达到自然采光要求,最大限地度利用冬季太阳光增强室内温度,并在夏季有效地组织穿堂风,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户型设计在充分研究居住习惯的基础上,保持户型方正实用,通透明亮,南向卧室多的特点;积极引入南厅观念,使家庭白天的起居生活充满阳光。

规划提供多样化功能及形式的建筑,提供给居民更多的选择,并丰富社

区活力。其中分为南入户与北入户户型、为一梯二户、一梯四户型。

小区规划共建设4栋楼房,其中一期为2栋(1#楼、2#楼和地库),二期为2栋(3#楼、4#)和办公楼,住宅主要为17层住宅。由单元结合拼接的方式,形成错落有致,丰富变化的住宅群组。

规划户型面积85-140不等,具体详建筑单体方案图

九、环保环卫规划

小区内居民实行垃圾袋装化,对可循环和不可循环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促进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垃圾箱每栋楼一个垃圾箱的形式布置相应数量的垃圾箱。

十、消防与抗震

规划小区消防供水与生活供水共管使用,并在主要道路的供水管道上每隔80—120米布置一个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线管径不得小于150 mm.规划新建建筑的抗震设防等级按八级考虑。

新疆新疆昊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书

十一、规划小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新疆新疆昊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

第四篇:新疆:提升基层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疆:提升基层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作者: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3年第05期

2013年3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未来3年将加大基层中医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使全疆范围内城乡居民看中医、看民族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自治区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殷宇霖,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局长帕尔哈提·克力木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区13个地州和69个县市共设有82个分会场,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参加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提出,到2015年底,新疆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州(市)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地州(市)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中医民族医药服务;力争全区所有地州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民族医药服务;有条件的地州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民族医药服务,其他地州(市)力争5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3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民族医药服务。

此外,新疆将加强继承中医民族医药服务网络建设,重点加强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专科建设,力争到2015年末,70%以上的县级中医民族医院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中医民族医医院水平,每所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建设1~2个特色专科。并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鼓励名老中医民族医在基层开设中医民族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鼓励有条件的零售药店按规定开办中医民族医诊所。

目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目录中有中成药1089种,民族药98种,中药饮片104种。据悉,自治区今后还将在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中提高中医民族医药费用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鼓励更多民众选择中医民族医药进行治疗。(本刊通讯员)

第五篇: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2006年1月23日批准)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02-08 10:59:27

来源: 新疆日报

[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序言

进入新世纪,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十五”计划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将是新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多种突发性灾害,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十五”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实现,重点任务如期完成。全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是自治区历史上发展与稳定的最好时期。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预计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268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五年平均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32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7.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迅速,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继续加强,优质商品粮、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列全国第3位和第2位,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钾盐等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精—伊—霍铁路、西气东输等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地区经济布局实现了重大突破,乌昌经济一体化开始启动,天山北坡经济带快速发展,对全疆经济增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预计200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75元,平均每年增加17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0元,五年平均增长7.5%;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一是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工作,做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做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决定,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强大动力。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瓶颈制约突出,新疆特色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加快能源、资源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三是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新疆地缘优势进一步显现,作为全国向西开放大通道和桥头堡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四是科技进步对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五是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六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是中央提出了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繁重。二是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交通、水利瓶颈制约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四是科教整体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亟待提高和加强。五是社会就业压力大,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城乡收入差距大,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安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六是新疆作为国家反分裂的前沿阵地,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十分重大。

本《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编制,主要阐明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重大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自治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把又快又好的发展作为主题。在推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建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

——坚持以结构优化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服务业,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好三次产业发展的关系。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扩大利用社会资金和外资规模,努力加快投资增长,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需求。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先导。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先发展应用于优势资源转换的先进技术,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科技的支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总体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实现“两个重大突破”,实施“四大战略”,培育“六大支柱产业体系”,重点提升“八个水平”,把新疆建成西部的经济强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围绕一个中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疆兴疆,强区富民。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和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总体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两个重大突破: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实现工业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步伐,坚持“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建立向西出口加工基地、商品集散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在加快对外开放上取得重大突破。

——实施四大战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继续大力推进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棉花为重点的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重点推进与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大力引进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聚集度,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抓紧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培育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化工、重化工产业体系;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加工基地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体系;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和纺织、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相关科研、服务体系;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向西出口加工基地及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重点提升八个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型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社会稳定安全和文明水平。

第二节主要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紧紧围绕强区富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产业化水平提高。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突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具特色的绿洲经济型小城镇体系初步建成,城镇化率提高到42%,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开始形成,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5%左右。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健全。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00元,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0元,年均增长6.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贫困人口继续减少。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第二章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巩固发展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以品种优化工程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主攻单产,节本增效,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壮大棉花产业,提高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着力建设优质商品粮基地,坚持粮食全区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区增强粮食综合生产和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使之成为新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到2010年种植规模达到1500万亩,其中环塔里木盆地达到1200万亩。大力建设现代优质畜产品基地,加快防疫基础设施和饲草料基地建设,推进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营销市场化和动物疫病防治网络化,突出抓好优质牛羊肉、奶、细羊毛三大主导产品,积极发展农区和城郊畜牧业,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力争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积极发展水产业,满足市场需求。

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特色畜产品和特色农作物精深加工,形成若干个林果产品加工基地、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粮食加工基地。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有特色、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品牌产品。扶持和引进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构建产业集群。积极探索和创新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集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农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等服务为一体的支农企业集团,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节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农牧民培训基地,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力度,重点突出实用技能的学习,加快棉花高密度栽培、高效农业节水、良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栽培管理和先进饲养管理方法等农牧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依靠提高农牧民素质和科技进步,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四大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新型工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以工促农,使农牧民尽可能多地在农牧业产业链的扩展中获得收益。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以城带乡,减少农民、富裕农民。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业、水利、交通、生态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引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农民异地创收。继续落实对农牧民的补贴机制,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严厉打击侵害农牧民权益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牧民利益。

第三节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在稳定以家庭承包经济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提下,深化农用地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土地流转和草地承包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到2010年,在全区范围解决村级集体无收益问题。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大村级干部培训力度,逐步解决村级组织无房或在危房中办公问题。加快地方国有农牧场发展,促进农牧场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

第四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农牧区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健全农业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大新型农机具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大力改善农牧民住房条件,全面推进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抗震安居户数156.7万户。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等级和通达深度牞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优化村庄布局,开展村庄街道整治,改善乡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357万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用电覆盖面,改善农村用电条件,保证农民用电稳定安全,鼓励支持边远地区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风电和小水电,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广播、电视、电信村村通工程,推进农村电视普遍入户,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电话的普及率。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课本费、学杂费,对寄宿制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全面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民看病就医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加强各民族群众的和睦团结,构建和谐的干群、村民关系,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维护农村安定祥和。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质量,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第三章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疆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积极引入、构建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走出一条符合区情、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工业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全面快速提升工业化整体水平。

第一节做大做强石油石化工业

进一步加快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十一五”期间,实现油气勘探开采投入、油气当量、原油加工量年均增长两位数的目标,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的油气资源,确保油气产量和进口稳步增长。到2010年,力争油气当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化学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0%。把新疆建成国家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和国家能源陆上安全大通道。

按照“大力支持上游,积极介入中游,加快发展下游”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油气资源在区内加工的数量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延伸石油天然气产业链,做大做强下游产品的精深加工。创造条件鼓励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与石油企业融合联动,共同发展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加工业。集中力量建设好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等四大石化基地,以发展大乙烯及其下游产品、大芳烃及其下游产品、大化肥及甲醇为主的天然气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系列产品为主线,建设大型石油炼制、大型乙烯、大型芳烃、大型聚氯乙烯、大型氮肥、大型甲醇加工、天然气电力、民用天然气、油气管道及煤液化等十大工程。充分发挥大型石化项目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尽快形成有现代规模的石油石化产业集群,全面推动石油天然气化工业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把新疆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第二节大力发展煤炭、煤化工和电力工业

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发电成本低、供电价格低的优势,走“煤—电—高载能产业”一体化道路,努力扩大煤炭产量和发电装机规模,积极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建设国家高载能产业聚集区。

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条件,高起点、高标准引进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新疆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规划好、保护好、利用好区内整装煤田,加快区内中小煤矿整合和改造,提高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和煤炭回采率。加强乌鲁木齐、哈密三道岭、艾维尔沟、硫磺沟、和什托洛盖等13个重点矿区、11个一般矿区和黑山等3个保护开采区的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哈密大南湖、准东北塔山、库车—拜城、伊犁、阜康等五大煤电、煤焦化、煤化工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煤电一体化、煤液化、煤焦化、煤化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动体系。加强煤炭清洁生产、深度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力争到2010年,原煤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

坚持电力统一规划、电源电网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开发水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积极开发风电、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绿色电力。电源建设要以发展大型高效发电机组为主,重点抓好以哈密大南湖等煤电基地为主的火电建设,以伊犁河、开都河、叶尔羌河、库玛力克河等流域梯级水电基地为主的水电建设,以达坂城等主要风区为主的风电建设,以乌鲁木齐和地州中心城市为重点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以无电区域送电工程等为主的绿色电力建设。开工建设布仑口、卡拉贝利水电站。到2010年,全区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电网要突出加强主网架建设,完善主网架结构,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扩大电网覆盖面,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全面实现全疆联网。适时启动疆内750千伏超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初步实现全疆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火电互补。加快推进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建成哈密至兰州双回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力争启动哈密—华中±800千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设,尽快实现“西电东送”。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电厂建设,积极吸引外来资金、社会资金兴建坑口电站、水电站,实行竞价上网。

第三节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进一步加大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铁等黑色金属,金、银等贵金属和钾盐,石材等特色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建设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加工基地。

按照“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山、阿尔金山”的总体布局,以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核心,以寻找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发展急需矿产和优势矿种为重点,加强地质调查与矿产评价力度,发现和评价一批战略性矿种的大型矿产地,争取提交大、中型勘查矿产地50处。择优部署大型、超大型矿床勘查工作,提高资源储量级别。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周边和深部开展后备资源勘查,解决矿山资源接替问题。推进矿业权市场开放,实施谁勘探、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谁治理和有偿出让的政策,鼓励国内外有勘探能力的企业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开发建设已探明储量、有开采价值的大矿富矿,尽快形成一批矿产勘探、开发、冶炼、加工的产业集群,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矿业开发的整体水平。加快建设罗布泊年产120万吨钾肥一期工程、喀拉通克铍铜材深加工、阜康冶炼中心铜镍锌冶炼等项目。

积极发展测绘事业,拓宽测绘服务领域,优先保障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

第四节扶持壮大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

积极支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业发展,建设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的特色食品加工生产基地。立足于市场、技术、人才和资源条件,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合与合作,以先进技术装备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力扶持、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精深加工企业,创建品牌,形成产业优势和特色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乳、肉制品加工和啤酒花、瓜果、红花、枸杞、大芸等特色产品加工产业,巩固提升番茄、制糖、酿造、食用油、芳香植物等产业。优化工业布局,形成北疆以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南疆以特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区。

第五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发展对经济社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培育新技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构建以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力争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育种、特色生物医药、疫苗及兽药生物制剂、现代维药、微生物制造、荒漠化生物治理、生物制品等。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生物能源,太阳能单晶硅和多晶硅片,太阳能发电和集热系列产品,先进节能技术及产品。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以石油天然气为基础的有机材料,锂、铍、铜、镍等金属材料。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电极箔等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软件及其他应用软件等产品。

第六节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轻工、化工、机电、冶金等骨干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打造品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振兴纺织工业。充分发挥棉花资源优势,重点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鼓励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嫁接和改造区内纺织企业,重点培育一批技术装备一流、规模在50万锭以上、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形成优势棉纺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彩棉纺织、麻纺织、化学纤维、毛纺织和丝绸等产业。

建筑业发展要满足工业、民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推广节约型建筑新材料,支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建材工业重点发展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化学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深加工制品,积极开发推广节能、节水节地、环保利废的建材产品和技术。机电工业重点发展电工电器、石油石化、农牧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风力发电、太阳能综合应用、移动通讯终端和机电一体化等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积极发展电石法聚氯乙烯、子午胎、高效专用复合肥、无机盐化工产品。轻工业重点发展以农用薄膜、节水灌溉器材等为主的塑料行业,适度发展造纸行业和皮革行业,积极支持以特色旅游商品为主的民族特色产品和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

第七节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结合新疆实际,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聚集生产力要素,形成发展高地,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载体。重点建设以石油天然气化工园区为主的重化工工业园区,以对口援疆省市和国家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引进内地项目及承接产业转移的“外向”、“互赢”项目为主的工业园区,打造几个销售收入过百亿、上千亿的工业园区。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及各类商会立足自身优势创办园区、招商引资,形成企业和商会办园区、招商引资的良性市场运行机制,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园区建设要按照产品项目链接、公用辅助设施、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模式,创新管理体制,节约与高效利用土地,引导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投入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促进工业园区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努力打造聚集程度高、专业分工配套、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增强园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四章积极发展服务业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高为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服务水平。加快构筑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社会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体系。

第一节培育和壮大旅游业

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风貌,抓好旅游景区(点)和线路的规划布局,采取国家扶持、企业为主、多渠道和多形式融资、市场机制运营等措施,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强化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充分发挥乌鲁木齐中心城市的旅游集散功能。以“五区三线”为重点,建设喀纳斯、喀什、那拉提、天池、吐鲁番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景区(点)。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整合旅游资源,尽快形成南疆古丝绸之路旅游环线、北疆旅游环线、天山旅游环线和特种旅游线路等有代表性的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发展冬季冰雪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和探险旅游,逐步变旅游淡季为旅游旺季。大力引导和促进民俗风情旅游、特种旅游、边境旅游、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不断提高旅游层次和文化内涵。加强与省、区际及周边国家旅游的区域合作,开展跨国旅游,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和领域。着力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加强旅游商品生产体系建设。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抓好旅游市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

加快推进内外贸易一体化,以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向西推进的出口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加强畅通、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创新服务品种,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运输服务功能。培育和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多式联运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强农村商品流通设施、商业网点和特色农副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网络,加快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农村市场体系,扩大农村消费。

第三节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服务范围,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医疗、社区保安、体育健身、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慈善互助和废旧物品回收等,推进社区的规范化和网络化经营。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产业以及个人住房、购车、助学等金融支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提高保险信誉和服务质量。大力发展咨询、法律、会计等社会中介服务业,规范各类中介机构的行为。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稳步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以适应中低收入家庭需求为主,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城镇住房建设,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经营型房地产服务体系。

第五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紧紧抓住国家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依靠国家支持和自身努力,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突出解决水利、交通等瓶颈制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一节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建设

坚持开源节流并举、防汛抗旱并重、兴利除害相结合,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满足工农业和人民生活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节水增效为重点,抓好重大河流开发、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洪涝灾害防治和水源工程建设,强化水源地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快重点河流重大控制性水利枢纽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到2010年,新增供水量30亿立方米,优先解决天山北坡经济带、吐哈盆地、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等重点区域的水资源供给。加快重点河流的开发与利用,建成下坂地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西水东引”一期工程、艾比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大石峡水利枢纽、阿尔塔什水利枢纽等山区控制性工程,完成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加快肯茨瓦特等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造盐碱地及中低产田,恢复弃耕地。到2010年,全疆灌溉面积达到73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8。

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叶尔羌河、开都河、伊犁河和阿克苏河等四大流域重点河段和18个重点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继续加大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力度。有规划、有重点地加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搞好现有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水利工程完好率、蓄水保障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健全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建设以完善新疆与中、东部地区以及连接周边国家运输大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运输能力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目标,衔接和优化各种运输方式,提高交通运输的机动和保障能力,实现综合交通的快速协调发展。

公路建设以实现干线通畅和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为重点,加快提高现有公路等级。新建、改建公路41746公里。到2010年底前建成连云港—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星星峡—哈密—吐鲁番、赛里木湖—果子沟—霍尔果斯公路,全线达到一级及一级以上公路标准。确保2010年底前完成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新疆段建设任务。抓紧进行阿勒泰—红其拉甫西部通道公路阿勒泰—布尔津—白碱滩、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红其拉甫和库尔勒—西宁西部通道公路若羌—依吞布拉克段的建设。争取开工改造国道315线喀什—和田—若羌段。打通纵贯南北疆中部的快速干线,通畅北起阿勒泰、独山子,翻越天山到库车的公路,建成库车—阿拉尔、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和田的第二条沙漠公路。抓紧北京—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三北大通道)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同时,加快阿黑土别克、塔克什肯、吐尔尕特、阿拉山口、伊尔克什坦等国家一类边境口岸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加强兵团垦区道路建设。完善乌鲁木齐交通运输主枢纽和地(市)、县、乡(镇)客运站点建设。到2010年,力争公路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39公里,一级公路里程超过4185公里,二级公路里程达到9517公里;90%以上的乡镇、60%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80%以上的乡镇有标准化的客运站。

铁路建设以新线建设和现有铁路干线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2008年前建成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北疆铁路乌西—精河段复线、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2010年前建成奎屯—克拉玛依—北屯铁路和乌鲁木齐集装箱中心站,开工建设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喀什—和田铁路、哈密—临河(策克)铁路、中吉乌铁路、哈密—罗布泊铁路、库尔勒—格尔木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基本形成点线协调、运输能力强的铁路运输网络。到201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000公里。

民航建设以完善枢纽机场功能、积极打造干线机场、大力开辟新航线为重点,新建与改扩建、迁建相结合,扩大机场网络规模。建成那拉提、喀纳斯机场。迁建库车机场、石河子机场和吐鲁番机场,复航哈密机场,改扩建一批疆内重点支线机场,完善乌鲁木齐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功能。重点开辟乌鲁木齐至中南西亚和欧洲、以及干线机场伊宁、喀什、库尔勒等至周边国家的国际航线和疆内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相互间的区内航线,适时开通乌鲁木齐至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及未通航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航线,进一步搭建“区内成网、区外东西成扇”的航线网络,基本形成功能完善、航线通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运载力强的航空运输体系。

管道建设主要以提高石油天然气输送能力和效率为目标,在建成哈萨克斯坦至独山子原油管道、乌鲁木齐至兰州成品油管道、鄯善至兰州原油管道的基础上,尽快实施进口原油管道和出疆成品油管道的扩能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内油田、石化基地与资源地中心城市之间的油气输送管网体系。

第三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快电信邮政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逐步实现三网融合和电信通信宽带化、智能化。重点抓好特色优势行业和重点发展区域、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城市及开放口岸的信息邮政网络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城域网建设,实现大中城市光纤到路边、进社区。抓好电信“村通工程”,推进普遍服务。全面推进各行业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搭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第六章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

第一节加快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步伐

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紧紧依托内地强大的制造业体系,以欧亚大陆桥和312、314国道为干线,以乌鲁木齐和各类园区为载体,主动吸引沿海内地企业和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沿海内地企业参与新疆出口加工区和边境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实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对接,培育发展以新疆为基地的“两头在外”的矿产品加工业,建设国家向西出口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东联西出,举全国之力,提高我国对中亚国家及俄罗斯的贸易地位。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加强与周边国家进行以资源互补为主的经济技术合作,西来东去,建立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积极推进境外投资、服务贸易和工程承包,扩大劳务输出。

坚持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加快贸易主体多元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和贸易手段现代化,提高贸易质量。

巩固中亚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大力培育和壮大出口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轻工、机电、纺织、建材、高科技、石化等产品扩大出口,带动出口较快增长。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逐步增加进口产品在区内加工的品种和数量,特别要加大进口原油、木材和其他矿产品的本地加工量,提高经济效益。

在乌昌经济区、博乐—阿拉山口、伊宁—霍尔果斯、喀什—阿图什、塔城—巴克图等地和有条件的口岸,建立若干个进出口加工区,强化其转口贸易、保税业务、进出口加工制造、物流、展示批发和商业服务等功能。加强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依托口岸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旅游购物和边民互市贸易。加快“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争取开放中塔卡拉苏口岸、中吉乌什口岸和中俄喀纳斯口岸。

第二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鼓励外商投资和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简化手续,提高透明度,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督促和监察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营造迎商、亲商、惠商、安商的招商引资环境。力争“十一五”期间引进区外资金和利用外资有大的突破。

围绕石油天然气化工、重化工、纺织、绿色食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扎扎实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工作,做到实施一批,备选一批,储备一批。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拿出最好的资源、最好的项目吸引国内外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借助他们在市场、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壮大新疆优势产业。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努力扩大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的规模,积极争取国外赠款,提高利用国外贷款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有步骤地推进银行、保险、证券、商业、电信、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努力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大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利用外资。

第七章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遵循“依托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构建特色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原则,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乌鲁木齐—克拉玛依—阿拉山口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发展集约化农业,推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和深度加工,提高工业的质量和效益,构筑新疆特色经济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使之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基础完善、开放度高、结构合理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经济区域,更好地带动和辐射全疆经济发展。

加快体制创新,全力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按照“规划统一、市场统一、财政统一”的原则,打破部门、行业、地区行政分割,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增强乌昌城市圈的整体实力。调整优化乌昌经济区产业结构,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石化、钢铁、机电、纺织、轻工、食品、医药、建材等工业为主的全疆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提升中心城市信息发布、交易结算、商品集散的贸易枢纽功能,建立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建成我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积极推动南疆石油天然气化工带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和西气东输工程全面运营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就地深加工成本低的优势,结合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泽普等现有的产业基础,以原油炼化为龙头,以天然气化工、轻烃和凝析油综合利用为重点,以石化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大化肥等大型工业项目为依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动形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加快泽普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和带动南疆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口支援南疆四地州的部署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南疆四地州扶贫开发力度,以干部支援为龙头,实行经济、科技、文化全方位支援,围绕“互利合作”和“无偿援助”项目的实施,将土地、矿产等资源优势同援助方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相结合,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资金投入,通过项目配置、财政转移支付、银行贷款、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等措施,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224万低收入农牧民收入水平,巩固扶贫成果。对于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稳步推进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工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光彩事业等形式参与社会扶贫。

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各地区要着力抓好有优势和发展主动权的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特色做文章,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以特色为基础,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交通、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优势,加速发展,形成带动和辐射本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

第二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为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统筹发展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

坚持走以大中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重点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城镇化发展道路。根据新疆绿洲经济的特点,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进一步强化城镇产业和服务功能,从城镇的产业、就业和资源环境容量出发,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和吸纳劳动力的龙头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构建以乌鲁木齐城市圈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重点培育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实力,提升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水平,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以县城和建制镇为基础,注重小城镇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使小城镇成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镇道路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努力改善城镇交通条件。大力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方便城镇居民出行。加强供水、供气、供热、供电、园林绿化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推进喀什等城市的老城区危旧住房改造。

鼓励利用非耕地建设新城区,在确保农民人均耕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通过广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者有能力在城市安家立业。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户籍挂钩的就业、工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第三节大力发展融合经济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进一步破除自我封闭、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联合为主要形式,建立规划、项目、资源利用、利益分配衔接协调的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共同发展。

协调地方与兵团合理利用好水土、草场、矿产等资源,避免在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工程项目上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实现共建共赢。正确处理与驻疆中央单位关系,大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央企业实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地方、兵团要在中央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下游产业。

第八章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

第一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优先发展应用于优势资源转换的科学技术,重点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科技兴贸和以科技为先导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优势。到2010年,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逐年提高全社会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和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坚持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扩大技术引进,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关键作用的领域,有重点地进行科技攻关和高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

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并重。大力推广各种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新品种选育、高效种养、农业节水、农产品加工、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领域的科技攻关,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研究、开发、引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加快高效节能、清洁生产等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

加强对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持。加大直接涉及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药卫生、计划生育、生态改善、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科技攻关力度。针对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矿产资源成矿机理、特殊环境生物资源和地区性特高发疾病病理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重视并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加强对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体系,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技术服务体系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中试基地、种质资源库、科技信息库,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科技要素流动和技术转移,充分利用各种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园区发展。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现代科技文明成果更好地造福于各族人民群众。

第二节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继续实行助学贷款,健全面向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体制。通过有效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等措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尽快形成体系完整、定位准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机会均等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集中力量推进“两基”攻坚,2007年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边境乡镇学校建设。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在城市和条件较好的县镇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实施职业教育振兴发展工程,广泛开展职业培训。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步推进县(市)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施“技能型短缺应用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农牧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大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力度,加强研究与实践环节,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部分重点学科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加大对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的扶持力度,努力改善普通高校办学条件。实施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新疆高校任教,在高校培养汇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推动成人高等学校的调整、转型,抓好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实施“双语”教学推进工程,坚持“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全面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重点建设好每县一所民汉合一完全中学。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的师德建设,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高等学校为依托,建设“双语”教师培训基地。

第三节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稳疆兴疆,强区富民,人才为本。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围绕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利用多种形式,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大力培养和选拔各民族优秀人才,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抓紧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妇女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交流力度,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流动。通过培养、培训和交流,坚持增加人才数量和注重人才质量相结合,基本形成总量比较充足、结构相对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健全机制,优化环境,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交流、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实行灵活的人才政策,大力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发现有人才的活力,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创造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条件,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把人才和智力的引进与新疆开发建设的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紧缺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

第九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积极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使用水资源,以农业节水为重点,推行现代节水灌溉新技术,大幅度降低灌溉定额,大力发展节水工业,加大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加强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设施及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广泛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重点加强钢铁、有色、电力、石油、化工、建材、印染等行业对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的消耗管理,大力推行节能省地型建筑牞建设大容量发电机组,提高电厂热效率,促进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采用无废、少废、节能、节材、节水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坚持合理利用土地,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占用,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鼓励使用戈壁、荒滩等非耕地开展各类工程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总量逐年增加。

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坚决制止滥采乱挖、大矿小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淘汰小煤矿,加快建设大型化、规模化煤矿,确保煤矿回采率65%以上。加快煤田灭火进度。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的采出率,推进低品位、难选矿、共伴生矿和尾矿、废石的利用。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加强冶金、石化、造纸、皮革、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废弃物的再利用。积极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第二节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积极发展绿洲人工生态,改善绿洲内部生态环境。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确保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快造林绿化,保护和建设好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实施“三北”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天然林和天然草场保护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塔城老风口治理三期等生态工程。完成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适时启动二期工程。实施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生态治理工程、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和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加大荒漠植被的封育保护,努力遏制沙漠化发展势头。加快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保护天然草地,使草地“三化”基本得到遏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保护和恢复山区森林,抓紧启动天山、阿尔泰山前山带原始森林恢复再造工程,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注重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以及重要水源保护地、重要湿地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区域,以生态防护与修复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整治。逐步建立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修复与改善功能区、艾比湖流域防治沙尘与湿地保护功能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防护功能区。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变被动末端治理为主动源头控制。强化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着力抓好重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稳步提高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95%的城市集中饮用水水质达标。重点抓好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力争1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着力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以及危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能力。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社会救助制度,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总体水平,强化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中心服务站计划生育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开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服务能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十章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从维护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着手,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困难群体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加强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

第一节积极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公益性事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大力推进实施素质就业工程,完善并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帮助弱势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就业。积极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逐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培育、发展、规范就业中介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保护、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

第二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安民所在。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逐步作实个人账户。对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鼓励企业建立年金。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重点将城郊失地农民纳入基本保险,开展农村村级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点。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服务对象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居民,将单一保险方式扩大到以保险为基本制度基础的多种保障方式。着力解决好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大病统筹范围。鼓励和促进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将失业保险扩大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建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扩大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分类实施。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和完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关心弱势群体。以社会化为方向,推进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的社会化进程。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经常性捐助、大灾集中捐赠和对口援助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设施建设。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为老龄人口提供良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推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城市政府要为进城务工子女提供与当地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

第三节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高度关注人民健康。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为重点,初步建立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体系及卫生监督体系。加快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主的农牧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加强符合国家标准的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健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大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症等地方病疫情监测防治力度,加强职业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完善县市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功能,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应急指挥系统。抓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整顿药品市场和流通秩序,规范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药品市场的监管。保护和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各级红十字会建设。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打造精品、活跃基层,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合理配置文化市场资源,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监管,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继续抓好共建“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创建“文化建设先进县(市)”、“文化兴边”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社会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加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县县有合格的文化馆、图书馆,力争乡乡有合格的文化站,积极推进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积极培育农牧区电影市场,初步解决农牧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加强专业艺术人才和基层群众文化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的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完成丝绸之路(新疆段)文物保护项目。

坚持新闻出版工作的正确导向,深化新闻出版改革,理顺新闻出版管理体制,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合新疆区情的新闻出版运行机制,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促进新闻出版事业繁荣发展。实施“东风工程”,构建以维护稳定为基本出发点的民族文字出版发行事业和新闻出版监管体系,满足各民族特别是广大农牧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建立健全新闻出版相关法规和责任制,加强新闻出版管理,提高全社会著作权保护意识,规范和净化出版物市场。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创作更多的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和影视剧,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的制作和译制,丰富节目内容,增加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和播出时间。抓紧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走出去工程”,加强边境地区、边远农牧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范围,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

依法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管理,抓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发展档案事业,加强档案馆库建设,保护开发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手筹建环天山万里体育长廊,建立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网络化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实施《奥运增光计划纲要》,大力发展竞技体育,重点抓好优势项目,健全三级训练网络,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企业兴办体育,形成国家与社会相结合兴办体育事业的新格局。大力培育发展以特种体育旅游、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为重点的体育产业。

第四节保障公共安全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科技管理水平。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以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高危行业和事故频发领域为重点,积极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关注公共环境安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敏感区(点)、城市空气质量、饮用水水质、噪声污染、重大污染事故、重点污染源和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监测,强化放射性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快危险废物收贮设施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强化质量建设和治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食品、药品和餐饮等质量安全,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发挥标准化、计量技术基础作用,加强检测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

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防灾救灾薄弱环节建设,落实国家防灾减灾各项预案。加强重点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灾害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全面提高抗御洪水、地震、火灾、重大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重大疫病等突发性灾害的综合能力,坚决防止工程建设等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建立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物资储备体系和灾民救助体系,形成“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救助”五位一体的社会化救助体系,做好灾后生活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

巩固、提高、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水平。

第五节注重社会公平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缩小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注重加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推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享有接受教育、进行劳动创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的正当权益。

第六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发扬民主,形成能够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能够全面表达、有效平衡、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围绕新疆稳定和经济发展,制定和完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加强执法队伍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普法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党风和政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扎实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诚信新疆”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增强信用意识,改善信用环境。

第七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保障国防安全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宗教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以民族团结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兵团与地方的团结,中央驻疆单位、内地省市区驻疆单位与地方的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国家宗教事务条例》,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继续保持对民族分裂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进行严打高压态势,有效遏制其活动空间。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继续加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教育,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坚持不懈地强化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狠抓各项治本措施的落实,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高度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畅通渠道,完善机制,加强责任,维持秩序,立足于疏导化解,坚持按政策办事、依法办事,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提高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与保障能力。

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交通战备、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基础建设,满足巩固边防的需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第十一章深化体制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改革措施,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第一节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和投资体制改革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合理界定政府职责,强化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初步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节能力,把工作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以及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上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严格控制编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和综合执法,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建立法制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及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区内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产权主体多元化。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政策环境,在政策、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上一视同仁,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有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其他垄断行业,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节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符合自治区实际的公共财政体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对下转移支付制度,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全面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和政府采购改革。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加强和规范税政管理,积极落实中央税制改革政策,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积极引导金融系统加大对新疆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重组和改造,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积极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政策性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开拓金融业务,培育资本市场,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范围,引导上市公司稳健经营。积极为金融业支持新疆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以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为重点,进一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发挥价格机制对稀缺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调节作用,完善土地、水、电、煤、服务业等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完善价格管理政策,加强价格监测预测。大力培育和规范产权、劳动力、土地、矿业、水资源等要素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行为。

第十二章发展壮大兵团经济

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好优势资源转换、开放带动、科教兴兵团和人才强兵团、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生态环境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步伐,提高维稳戍边实力和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为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兵团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高调优农业、做大做强工业、拓宽搞活服务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形成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精准农业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支撑,重点实施“6221”工程,着力做大棉业、糖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和种子业6大产业,培育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20个以上知名品牌,建设10大农产品基地。到2010年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畜牧业和特色果蔬业生产基地,以及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势资源转换,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一体化、矿业开发项目,集中力量发展食品及医药工业、纺织工业、农用装备制造业、化工及矿业、建材工业、能源工业等支柱产业,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转换两大基地,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工业科技含量、职工收入水平和就业能力显著提高。拓宽服务业领域,切实提高为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水平,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加大金融对兵团的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兵地融合型经济,促进各垦区协调发展。以石河子垦区为重点,通过发展优势产业、现代工业和做大优势企业,强化石河子市的辐射功能。南疆以阿拉尔市为重点,通过扩大垦区规模、建设大项目、共建石油化工基地,增强阿拉尔市的聚集功能。着力壮大南疆各师团实力,更好发挥稳定和建设南疆作用。加快石河子、阿拉尔、五家渠、图木舒克市及各师师部建设,做精做强一批中心团场城镇。

加强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两大沙漠周沿和边境一线及南疆团场基础条件,加强城镇和团场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把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和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把推进经济发展与增加职工收入更好结合起来,确保职工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稳定增长。加强面向团场的科技、市场、信息等服务,扩大职工群众服务消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十三章加强党的领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保障“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有效实施本规划对今后五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政策,确保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卫生政策、环境资源政策等重大公共政策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合理配置财政性资金,在保证行政事业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支出需要。

集中财力办大事,“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优先支持水利、交通、电力、生态等基础设施,农业“四大基地”及农业产业化项目,石油化工、煤炭、矿产等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公益设施和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及应急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兄弟省区的支持,大力引入区外投资,支持民间资本、外资参与新疆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建设,千方百计扩大社会投资和金融贷款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完成规划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第二节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等,编制相应的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地方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任务和目标,以及可操作的实施措施。完善规划衔接机制,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编制程序,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制。

完善规划的实施监督机制。规划纲要是“十一五”期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是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计划及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下,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集中全区财力、物力、人力,实现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时,要分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根据规划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各地政府在经济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贯彻好规划的精神。

1,2

下载新疆医药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医药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十二五规划关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描述范文合集

    新疆十二五规划关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描述一、 加快塔里木、准格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扩大开采规模,确 保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大力推进疆内企业参与石油天然......

    医药探讨

    摘要:目的介绍药学本科生在我院药房实习的流程;方法建立本科实习生药房实习流程,制订详细的培养规范;结果培养出能在医院药房担负药师职责的药学本科毕业生;结论本文建立的实习流......

    十二五规划与新疆跨越式发展(合集五篇)

    “十二五规划”、“新疆工作座谈会”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新疆本区“十二五”......

    新疆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重要试题及答案

    《“十三五”规划》重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A.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B. 第三产业增加......

    新疆十二五规划 形势与政策论文

    努力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 2010年春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举全国之力援疆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新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后发赶超的信心在天山南北激荡。......

    新疆教育学院_十二五_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分项工作小组及分工安排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嘉麒、赛依散·萨迪克 副组长:米吉提·艾拜甫、闫科培、多......

    新疆交通十二五规划(样例5)

    新疆交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新疆交通运输至少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构筑“五横七纵”高速、高等级公路网,建设七大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建成4条东联内地和8条西出国际共计12......

    医药考试

    ? 7? 8、镇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9、胃粘膜保护剂有(丽珠得乐、胃酶素、胃膜素)?10、对乙酰氨基酸的商品名(扑热息痛)? 11、发球抗心绞痛的药物有(心痛定、硝酸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