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模版]
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周荣
[摘要]受世界金融危机及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日语专业就业困境就业对策
[作者简介]周荣(1977-),女,江苏赣榆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教学与日语语言。(江苏镇江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1-0079-0
2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国内企业用人需求急剧下降。与此同时,多年来高校盲目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激增,我国高校大学本科生就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日语毕业生的就业难现象也日渐明显。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务工作能力,积极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高校大学生本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市场总需求减少,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联系,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回避。在金融危机下,各大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开支,不少公司明显减少招收甚至停招新员工。各类企事业单位对应届大学生的需求也锐减,转而将目光投向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在华诸多日企也不例外,需求的员工数量大规模缩减,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更为苛刻,大量的日语专业本科生被拒之门外。此外,自1999年我国高校推行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例降低,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总量也在减少。据统计,200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11万人,2010年需就业大学生可能超过千万人,可以预计今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将会更激烈,就业形势也会更严峻。由于前几年日语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一路看涨,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导致了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二、现阶段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交流逐渐加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庞大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日本跨国企业来华投资。除了知名大企业,如松下、东芝、索尼、NEC、TDK、富士通等企业之外,还有许多中小日本企业进军中国。同时,国内许多企业对日贸易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环境下,从2000年开始就业市场对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非常好,几乎每年都能达到100%。但2008年底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日趋缓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表现尤为明显。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增加,影响到中国,使我国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陡转直下,并日趋严峻。2009年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显然不如2008年,2010年形势将更加严峻。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将危机转
化为机遇是开设日语专业高校必须面对的课题。
三、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剖析
1.在高校持续扩招的制度性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性使得日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高校持续扩招的制度性背景下,我国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逐渐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4万,2006年为413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达到611万人之多,2010年将超千万,毕业生人数剧增。然而,每年国家和社会提供可就业的岗位却在逐年减少,这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与就业岗位减少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许多学校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调整滞后,导致学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许多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还有一些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有很大盲目性,专业课程趋同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有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人才培养无特色,学生无特长,致使日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在信息化时代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下,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高校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剧增,大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部分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增多而产生的实际需求。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有些高校日语专业的教师配备和多媒体资源等方面严重匮乏,导致培养出来的日语专业学生质量下滑。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有些学生上了大学后失去了奋斗目标,缺乏个人学习与发展动力。由于日语课程是崭新的学科,一切从零开始,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不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专业知识不扎实、不系统、不对路。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严重的障碍。
3.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金融危机之前,日语专业的就业形势非常乐观;但目前形势陡变,许多学生择业观跟不上现实环境变化的需要,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适应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不恰当的自我定位,致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象。日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相互攀比、追求名利的现象,就业心态浮躁。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然而很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本转变。很多日语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他们高估自己的能力,不顾自身条件,对工资、福利待遇等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还有一些学生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型企事业单位,不甘到小城市和农村基层工作,也很少有学生愿意到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就业。甚至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宁可待业在家甚至啃老,也不愿“屈就”不理想的就业岗位。
4.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人为地设置障碍,用人单位的门槛日渐提高,限制了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后,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放宽,这在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拔人才,同时也造成用人自主权过大,致使一些用人单位无节制地抬高门槛。例如只需日语专科生的岗位,却上升到要求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从而造成人才浪费和资源相对过剩。另外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和学校歧视现象严重,比如有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注明“只限男生”或仅限于某些211、985之类的名牌大学。用人单位对
学历、性别等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此外,还有一些单位过于注重学生的外表形象,外貌一般或个头不高的学生,即便在其他方面非常优秀,也难以通过面试。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注重人才的发展潜能,希望进一个人之后马上就能用。因此,很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只有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这也为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障碍。
四、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1.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要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日语专业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有特色的课程,明确学科方向,构建、优化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突出外语人才的个性。在日语专业相关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日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熟悉外经贸业务,掌握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等的理论,研究与日本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经济金融政策,了解国际经贸和金融惯例,能运用日语进行一般的商务活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和经济核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现代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与此同时,要提高日语专业教学的软硬件设施配备,提高日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各大高校最好能争取给学生和老师出国深造的机会,以便提高日语专业水平。另外,培养环节中要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利用学校和企业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的课内实践也需要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保证。总之,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等途径,培养出就业市场最需要的既掌握日语专业知识又有某一方面专门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高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珍惜工作机会,降低工作预期。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提供更为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就目前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全面了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调低就业预期。日语专业毕业生不能一味只想就职于国际著名企业和各大事业单位,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准确切入社会的起点。日语专业毕业生要树立服务基层的就业思想,比如面向中小企业、面向中小城镇寻找发展空间就是一种积极的就业观念。
3.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用人单位切忌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而要从长远考虑,从实际出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像日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能满足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必盲目追求硕士及博士的高学历。用人单位应提前做好用人规划,日语专业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要让他们发挥出最高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应该对其进行国内甚至国外培训,以便形成梯队。其次还要避免性别歧视,学校歧视。总之,用人单位要适当调整自己的人才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安排有意向的毕业生到本单位实习,将接受毕业生实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通过实习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和技能,并对其在实习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高校发现培养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分析意见反馈给学校。
4.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联合起来,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与交流,最大限度地为日语毕业生就业和企事业用人提供更多平台。为了提高金融危机下日语毕业生的就业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及社会中介组织都应该切实负起社会责任,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给广大毕业生。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广泛收集各方面的需求信息,重视建立与
重点省市级人事、劳动、组织、农业等部门和企业的联系网络,同时通过动员校友、教师、家长、外教、就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等多方力量,提供就业信息,经筛选整理后通过电子邮件、校园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方式提供给日语毕业生,增加其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洪磊.探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和就业观念[J].教育与职业,2006(21).[2]程玲.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10).[3]郑淑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4).[4]吴春丽,吴立龙,崔丽.浅析大学生不正确择业观对就业的影响[J].教书育人,2005(Z2).[5]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6]瞿嘉晨.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意识的变化[J].知识经济,2009
(17).职业指导80
第二篇: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探析 王金燕+
【摘要】教育学专业是高师院校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近年来其就业形势却异常严峻。本文从
就业去向的角度提出教育学本科毕业生面临的三大就业困境:去中师执教面临政策、学历障碍;去
中小学执教面临学科、技能障碍;多渠道就业面临意识、能力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教
育政策、教育学学科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对造成就业困境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j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困境
在本科教育中,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设置。
最近几年虽然一些高校对教育学专业设置进行了部分
调整,加设了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等专业,但足教育学仍然作为一个独上I的专业存在着.并月J一
直服务于为中等师范学校输送教育学师资的专、№定位。
笔者近期调查了国内卜所重点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本
科毕业牛的就业情况,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教
育学专业本科毕、№生进人中等师范学校的通道被前几
年m台的高校合并、地方院校升级等政策切断;另一
方面,他们去中小学执教也面临着学科慕础缺乏、教
学技能不扎实等重蓖州难。面对这样的局势,很多毕
业生选择读研以期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然而教育学
由对比情况可知,家人、朋友的支持与自我接纳
对大学生复原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独生子
女在此类项目上得分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而此类项
目直接影响到个人自信心的树立,阳J接作用于自我复
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凶而独生子女的复原力要好于
非独生子女。
三、大学生复原力的应对策略
1.注重心理动力因素,提高学生重视程度,培养
内在保护因子
(1)加大复原力宣传力度,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针对学牛对复原力的不甚r解的现状,学校应增设复
原力咨询部f J或开设相关课程,也可通过宣传海报、讲座等渠道,增加学生对复原力的认识,使学生了解
其重要性,从而自.意识地自觉加强复原力锻炼。
(2)协助学生树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乐观的生活情操。lE确的牛活态度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培养自信心,提高自我接纳能力。学
校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榜样作用,以先动带动后动,形成良好帮扶机制。针对学生特长
组织文娱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现A我的平台,提高学
生自我形象认识,增加自我效应感。同时,学校心理
辅导1:作要做纠培养学牛对自身积极肯定的态度,引
导他们用希单的眼光看待生活。
2.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发展外在保护因子
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得到支持、帮助、关怀和爱的基
础,足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处
在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经验生疏,家庭与朋
友的支持尤为蕈要。学校要与家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管理T作,增进学牛与家人的交
流,做学生发展的坚实后盾。鼓励全民运动,在活动
中增进学生之间感情,引导学生人际火系正向发展。
另外。加强学牛复原力提高建设还应注意针‘对不
同性别、生活区域对学生进行区别辅导,对独生子女
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就其劣势分别予以帮助等。
一、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一)去中师执教面临政策、学历障碍
教育学专业本科毕、眦生原来的主要去向是中等师
范学校。然而,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地方
院校或升格或合并,中等师范学校也急剧减少,对于
师资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要求学历一般要求在硕十以
上。另外。教育学专业硕十研究牛扩招产生了大量的高学历教师。这也严重挤压了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当前,很多毕业牛把学历问题当成去中师谋职的障碍,于是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然而读研只是暂时逃
离就业困境,根本的岗位短缺问题没有解决,研究生
依然走不出困扰本科生的择业怿圈。
(二)去中小学执教面临学科、技能障碍
当去中师就、Ip的路子被切断时,很多毕业生把择
业目标转向了中小学。然而南于教育学专、Ip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缺乏学科专业的支撑。很多招聘单位都以
“专业不对口”为由将他们拒之f J外。另外,当前基础
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这使教育学原本狭
小的生1竽空间受到r进一步,K缩。
也有幸运者挤进了中小学教师的队伍,但随之又
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教育学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
教学工作?”当前教育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是“学术理论
型”而非“实践应用型”,大学生在大学期问学到了宏
大的教育理论,却缺乏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随着社
会的发展,中小学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每一位中小学教师不仪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综
合运用多种教学艺术,还要有较多的才艺。面对这样的要求,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明显小符合。
(三)多渠道就业面临意识、能力障碍
目前,大多数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定位
没有跨越教育领域,没有走出“教师”“教书”的视
野,就、lk地域也郁足框定在东部地区的大都市。随着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牛在价格规律影
响下发生了相埘贬值”。【1I在当前毕业牛与用人单位
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牛没有及时从历史的优越感中解脱出来,就、Ip期望值过高,这严重影响
了他们择业的能动性和职业的适应性。
现阶段基础教育师资饱和是针对发达地区而言的,而落后的农村地区乃至西部地区仍然师资匮乏,但是
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去,到西部去。面对当前严
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牛需要靠自主创业来施展/d‘华。
然而,很多大学生却缺乏冒险、探究的意识,不敢轻
举妄动。一些新兴行业专业人才的缺u很大,待遇较
高,而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却囚能力不足对它们望而
却步。
二、形成就业困境的原因探析
·高等教育研究·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因素
1.计划性招生,市场化就业:难以突破的藩篱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学专业办学
与社会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教育学专业“产品”
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学专、№仍得以维持,丰要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过去,毕业生分配体制对教育学专业的发展能起到很
大的保护作用,但是在这一制度取消以后,毕业生纷
纷涌向市场,教育学专业发展也随之陷入尴尬的境地。
计划性招生与市场化就、№不仅体现在教育学专、眦
办学上,还体现在高校扩招上。自1999年以来,我国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学专业的规模在这一潮
流中呈现出非常规的增长态势,平均增长速度是扩招
前的近10倍。然而,教育学就、Ik的岗位并未随之增
加。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施行高校扩招政策,应
该根据学科、专业的件质及社会对不旧类型人才的需
求而有所侧重。教育学的基础性、长线性和理论性特
征突出,显然是不适合大规模扩招的。教育学“产6&”
大鼍复制后,被投入并不需要他们的市场,这导致就
业市场严重“缩水”共至“脱水”。
2.政策推行快,适应缓慢:挥之不去的阴霾
“中师曾经是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是中小学教师的‘母校⋯。12 J在历史上,中师伴随着中小学对教师的稳定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趋势。然而,受闰家
政策的影响,中师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稳步增长之后,命运倏然改变。1998年,教育部决定师范教育从三级
师范向两级过渡,以前的“中师一师专一高师”三级
教师培养模式,转变为两级的“师专一高师”模式,中小学教师从中师培养转化为师专和大学培养。国家的师资培养政策骤然转变,相关的配套措施却没有到
位,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对这一政策的适应义需要
漫长的过程。中师院校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为中师培
养师资的教育学专业却依然按照原来的培养模式大规
模运作。这不仪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教
育学专业毕业生“所学的不让教,想教的不能教,能
教的教不好”的尴尬以及“毕业即失业”“毕业即转
行”的就业窘境。
(二)教育学自身的因素
1.教育学的学科地位:缺失了反思,遗忘了尊严
在整个社会科学界,教育学遭到其他学科的普遍
漠视。冈为人们看不到教育学的学科特色,看不到它
对这个社会应有的价值。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
一位被其他学科所公认的教育学学者,教育学界也没
有做出享誉l址界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学术成就来。另
外,书本上的教育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不能给人们
提供一个独特的认识世界、洞悉人生的教育学视角。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育学的声誉。教育学是唯一以
“教育”作为思考对象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不仅最直接
地为人类教育活动服务,而月.最贴近于“人”本身。
它承担的不仅是埘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更多的是对人的生命和灵魂的感召。虽然人们对教育学的研究取 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真正意义卜.的反省却做得不够。
他们只意识到教育学应立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但是对它在人类精神领域的作用却关注甚少。当前,人们对教育学自身的反思是不够的。反思不足,就容
易遗忘尊严。当教育学没有了学科尊严.学习它研究
它的人又何来尊严?何来生存发展的空间?
2.教育学的培养日标:脱离于现实。落后于时代
1923年,北京师范大学舀‘设教育系并将培养目标
定为:以造就中等学校与师范学校师资为主,并以造
就教育行政人员及研究教育学术与实用于教育之专门
学术为辅。此后,教育学专业虽在发展规模、教学计
划等方面历经多次调整和变迁,但其培养目标一直没
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目标的确立是适应当时社会
发展需求的,在教育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
出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
学的需求发生了极大扭转。从当前形势来看,教育学
专、世只能为中等师范培养教育学科师资,其他两个目
标形同虚设。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
从有工作经验的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学校不可能将连
教学经验都缺乏的大学毕业生放到教育管理的岗位。
教育科研人员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仅受过
四年理论培养的教育学专‘、|k毕业生,无论是对于教育
科学体系的把握,还是对教育科研新成果、新课题的 把握和探索都表现出乏力和无奈”。⋯而中师院校的 淡出,又把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唯一出路切断,致使 教育学的发展步履维艰。
3.教育学的课程设置:偏莺于理论,疏远于实践 大多数高师院校的教育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偏重
理论课程而疏远实践课程的问题。一般来讲,课程设 置要以社会需要、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科的发展 逻辑为依据,其落实的程度主要受到教师能力素质的 影响。当前,大部分教育学专、lk教师的研究注重基本 理论的探讨和理性的思辩,对基础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却研究不够,这严重影响rr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 例。另外,由于实践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支撑,很多学校出于经费和管理的考虑并未 给予相应的支持。
教育学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内化。然而课程设置中缺乏实践类课程,这必然导致学生所 学的知识被束之高阁。一方面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 善,另一方面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 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然而受传统 培养方式的影响,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与教学 素养的训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者为此提出 开设教学技能训练课和增大教育实习比重的主张.然 而在现实中这一主张并没有得以充分落实。教学训练 课不训练、教育实习时fnJ短暂且流于形式的现象也屡 见不鲜。没有教学洲练的平台,学生们纵使有满腹教 ●2009年第12期(上半月刊)
育学知识也无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得以施展。由这样的课 程体系培养H{来的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既没有丰厚的 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又没有丰富的教 学实践经验,当涌入就业市场自然“百无一用”。
(三)大学生个人的因素
1.职业规划:或临阵磨枪,或一片空白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个
人职业规划显得必要而紧迫。一个人只有有』,明确的 目标才能为之伞力以赴。当一个人能明确自己未来想 并且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时,才会在口常的学习、生活 中不断积累,等待飞跃。然而,在现实中,面对教育 学迷茫的未来,很少有大学生拥彳r明确的职业理想,更多人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人会在求职前有意 识地分析就、Ip形势,学习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但 这仅仅是“临阵磨枪”。更多的人走在招聘现场时其职 业规划依然是一片空白。教育学专、眦的大学牛.在入学 之初就应该对就业的形势有明确的认识,并根据社会
和自身的实际对自己的未来出路和大学明年的牛活有 一个明确的规划。然而,现实中他们或盲日乐观或过 于悲观,致使自已错过了规划的良好时机。面对就业 的困境而孤立无援。
2.学习与求职:或眼高手低。或畏首畏尾
大学不仅能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能给
他们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基本素养的洲练。面对稀缺的就业岗位,大学生都从事专业对门的工作是/I==可能的,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从事其他职、Ik或者自主创、Ip的观念 意识和心理准备。很多大学牛在专业学习时总是眼高 手低,对未来有很高的期望,却不肯为了这个理想付 出努力。在择业时更是如此,总是想留在发达的大都 市,对事业单位、大型企、№趋之若鹜,对偏远的城镇 甚至农村的一】:作嗤之以鼻。对基层单位、小公司置之 不理。另外,他们羡慕那些自主创业的成功者们,自 己却缺乏足够的胆识和能力将“羡慕”付诸实践。这
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眦的共同J’nJ题,也是教育学专业 本科毕业生的突出问题。鉴于此,教育学专业毕业生 应该打开就业思路,开阔择业视野,扎扎实实锻炼自 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里扬帆起 航,打造美好人生。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摘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存在若干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因素,使城乡对高校毕业生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提高城乡就业水平是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2-0039-04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40%,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就业率在90%以上表示毕业生供不应求;70%~90%之间表示供求基本平衡;50%~7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压力;30%~5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困难;30%以下表示可能产生就业危机。按此标准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确出现一定困难。这是否说明,经过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连续数年出现就业难,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供过于求?对此,学界普遍持否定观点。郑功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61.1%的水平。以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劳动力5%的比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看,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过剩问题。王德文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仅相当于新增就业人数的1/4到1/8,与新增就业人群的总体相比,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又具有择业竞争优势,从总量上判断,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既然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总量过剩而是仍处于“求大于供”阶段,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却表现为供过于求?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文献的解释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存在于城市、发达地区等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农村、欠发达地区等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数量绝对不足。那么,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即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无业可就”也不愿意到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对此,学界有着不同解释。赖德胜把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看作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相对过剩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绝对不足并存的主要因素。曾湘泉认为,这种性质的就业难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郑功成认为,城乡之间的鸿沟使大学毕业生只能考虑城市,地区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又促使大学毕业生只能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如果对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视而不见而简单地责备大学毕业生缺乏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社会责任,显然不符合每个人在择业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利性的法则。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重分割的局面,本文从城乡劳动力市场视角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城市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企业管理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和技术辅助工作岗位,准入的学历“门槛”高。该市场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发展前景好。然而,现在的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存城市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供过于求,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异常迅猛。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的107万人陡然升至2009年的611万人,净增504万人,扩大了5.7倍。如果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已超过700万人。其中,打算到城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直占较大比重。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需求少。以温州大学为例,从2006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只有1.4%、2.4%、1.0%的毕业生如愿到三资企业、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就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岗位更加激烈。
另外,我国一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除存在工资福利水平低、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外,还缺乏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也得不到保护。对200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调查表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雇佣了34%的“211”院校毕业生、44%的非“211”院校毕业生、6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所有类型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然而,高校毕业生在这种类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似乎也越来越呈“供大于求”这种态势,那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使我国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幸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大多在艰难挣扎,这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很难找到合适岗位
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而且提供的工作缺乏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因而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到县以下乡镇和农村就业的比例一直极低,2003年为6.2%,2005年为7.4%,2007年为5.8%。即使他们愿意到农村就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据报道,在全国率先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的201名农村定向培养毕业生,真正回到农村的不足10%,原因在于回到农村后,即面临“做农业人多地少,干副业无从下手,想创业又受到种种限制”的困境。这说明目前农村对高校毕业生的潜在需求还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呈现“供大于求”态势,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存在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因素。
(一)产业结构扭曲与三次产业水平低制约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
产业结构扭曲能通过两种机制抑制劳动力需求增长:其一,产业结构的扭曲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其二,产业结构的扭曲还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不协调,从而削弱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劳动力投入比重非但没有降低,其绝对量反而不断增长;第二产业增长最快,但尚难以吸纳众多的毕业生;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增长却比较缓慢。产业结构扭曲特别是非农产业结构的扭曲,必将削弱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创造城镇就业需求的能力。以上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从“九五”时期到“十五”时期,我国平均就业弹性系数由0.13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量从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
另外,三次产业水平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和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的根本原因。我国第一产业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对人力资本要求很低,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吸纳众多高校毕业生。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岗位一般劳动力就能胜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制约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及待遇低对高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首先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76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78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高达3.31:1,绝对额相差11 020元。而由于农村比城市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更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与经济发展差距相比,城乡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也较大。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缺失、医疗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缺乏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设施和条件。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村对高校毕业生潜在的巨大就业需求难以通过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信号发送出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也倒逼高校毕业生挤进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意愿格外强烈。
(三)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收益行业就业
由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而是被户籍制度、人事编制及其他相关政策所分割。以上海为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199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的工资差是1.7倍,1997年扩大到2.3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6.4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的行业差异也非常大。高收益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比低收益行业高49%以上。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差异还体现在录用与解雇、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正是这种巨大落差导致高校毕业生更热衷于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收益行业就业。另外,近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趋于萎缩,供求严重失衡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就业的产业分布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变动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规律性现象。只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否则,只会抑制经济增长与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弱化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的引擎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度止降转升,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再度恶化。这是我国一般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和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城乡就业总量增长缓慢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首要任务,是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第三产业,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二)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首先,必须彻底摈弃没有城镇化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从产业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出发,科学规划和促进多层次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并在城市群与产业梯度联系中积极促进小城镇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其次,必须在政策理念与设计上从城市偏向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清除两种户口、两种身份、城乡分割、公民权利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保障公民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权利,构建城乡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机制,消除高校毕业生城乡工作转换成本。
(三)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最终来自三次产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形成就业需求不足的市场态势,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各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吸收一般劳动力为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因此,必须提高各个产业特别是第一、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具有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依法管理、失业时紧时缓和劳动力频繁流动等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缺乏高标准的劳动力市场设施和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问题仍较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劳动关系法制化建设任重道远。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劳动力流动极为困难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这些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需着力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
(责任编辑:李 琪)
第四篇: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摘 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校招生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如何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引导和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科研项目单位和骨干企业吸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困境;对策
引言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而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低,在就业方面结构性失衡,高校对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因此,健康有序的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公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我校历年的就业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汉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严峻,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语言、文字的障碍
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第一年都必须接受汉语预科的学习,各高校还对民族班学生实行汉语授课汉语考试,但由于大部分民族学生在其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和成长期更多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在家庭还受家庭语言氛围和习惯的影响,很少有机会练习汉语。
3.2 用人单位的偏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居住地域,民族心理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状况不理想,某些用人单位由此形成某种偏见,认为少数民族毕业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在招聘人才时不愿意要少数民族毕业生,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这种偏见会慢慢改变。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少数民族毕业生大都把目光聚集到社会职业认可度较高的行政单位,其次就是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有稳定工资或福利奖金保险等方面较有保障且承担的社会风险小的单位。如今在转型社会中,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端着“铁饭碗”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应有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却极为淡薄。
3.4 时下金融危机更是加大了民族学生的就业压力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下,将会显得更加地信心不足,就业将变得更加困难。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4.1 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要适应现实,战胜自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与汉族同学加强交流,积极参加能有助于提高自身汉语水平的活动和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2 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鼓励到基层工作
高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到南疆地区和国家急需人才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建功立业。
4.3 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并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并结合少数民族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4.4 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
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做好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总结研究工作,认真收集和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4.5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就业市场
目前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事实,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快速发展来解决,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引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建立共享、规范、高效的就业市场,发挥网络优势,扩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途径,调节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结论
新疆的特殊性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新疆高校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的合理配置,各民族的团结、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不仅要靠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努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身更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提高自己,适应就业市场,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45-46.[2]姚维.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35-40.[3]陈峦,马小洁,姜波,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2):10 9-111
[4]那苏如拉·阿不都热西提,孙秀玲.浅谈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S1):166-167.[5]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35.------------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对策》(xiexiebang推荐)
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对策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难题。本文分析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各项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作为学生培育主体的高校应长远规划,既要重视学生的“入口”,也要重视学生的“出口”,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办学育人。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每年数百万毕业生涌入社会,给本来已经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拟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这一群体入手,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路径。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全世界失业人口中一半是青年群体。在中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大学生以来,大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日益凸现。
2008年,加上历年未就业人数,大学生求职总人数超过了600万人。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是扩招前2001年的5倍,占全国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如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测算,将要达到700万人以上。为此,社会舆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罪于“扩招”。客观来说,大学毕业生总量的阶段性猛增,的确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自然增长形成了一定冲击,总量性的矛盾有所表现,但这并非是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教育、社会乃至大学生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点:
一是劳动力需求总量增长的趋缓。就业岗位的增加来源于经济发展,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大量的新增长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增长已经趋缓,据统计,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已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期间的80万人,“十一五”期间仍在继续走低(注2)。特别是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就业容量较大的制造业、贸易业等纷纷裁员或取消新招人计划,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更为狭窄。
二是高校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背离。目前,高等教育的体制僵化、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老化等老问题依然存在,高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很多企业在招用大学生后,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再教育、再培训,否则就无法有效上岗。
三是大学生的择业目标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落差。目前的大学毕业生,独生子女占有相当比例,这类群体倍受家长和社会的呵护,其教育成长也得到了家庭的倾力投资,可以说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巨大期望,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客观上也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难、择业难”的局面,为了进入心仪单位工作,不少大学生甚至提出愿从事“零工资就业”的苛刻条件。与此同时,大量大学生涌向政府、国企、外企择业,导致同质竞争过剩,大中城市“大专生的岗位博士生干”的现象不断出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难以吸引到足够的大学生。
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主要表征
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来说,既面临着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共性问题,也因其专业特质而具有一些特殊性。
一是就业取向及行业分布困境。就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就业取向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想留在大城市,至少是中等以上大城市。这一方面与主观上的传统就业观念有关,认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机遇好、工资待遇好等,但另一个方面也有客观上的因素制约,即几乎所有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都在中等以上城市,像较大的装潢、装饰公司、服装公司等都选择大城市建厂,要艺术类学生到基层、到乡镇就业显然没有说服力,也有悖于发挥人才最大价值的市场配置规律。
二是行业人才需求的困境。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面对的行业往往对人才的需求量小,即使是行业中的较大公司也仅仅是上百人的就业容量,这就意味着行业对人才的自我消化能力不足,人才需求相对较少。而且,这类公司机制和用人都十分灵活,今天刚创建公司,明天就可能改弦更张,企业寿命较短。这一切使毕业生就业心态存在盲目性、不稳定性。
三是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就业困境。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特别是对人的先天素质要求较高,可能大部分人并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资质,所以艺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精英化教育”。但近年来的高校扩招,特别是对艺术类报考和就业前景的误读,引导了大量学生涌入艺术类专业就读。而艺术类专业招生时的低门槛,导致招收学生的良莠不齐,也使得艺术类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从注重创新的个性化培养走向工厂式的批量生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艺术专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吃“艺术饭”,而艺术类市场和行业对人才容量和质量的要求,使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更加凸现。
最后,由于相当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对就业的憧憬较多,定位过高,往往遇挫即折,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深入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不够,也导致其出现就业困境。
三、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径和策略
解决艺术类专业就业困境,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目前,解决就业难已成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共识。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面对当前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七大举措。要解决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笔者认为首要的就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各项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在此基础上,作为学生培育主体的高校也应积极反思,长远规划,既要重视学生的“入口”,也要重视学生的“出口”,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办学育人,这是解决难题的根本之计。
一、强化专业教育,为就业打牢基础。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毕业生要想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必须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打牢专业基础是关键。而专业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以我院为例,在本学期举行了“首届学风活动月”,其初旨就是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将专业教育纳入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专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年年有提升。
二、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课堂,使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目前有种说法,大学生就业观念是造成“就业难”的关键,好像观念一转变,就业不难了。但是,观念是一个长久的意识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一次会议、一次谈话就能解决的。因此,首先要解决将就业
教育置于大学教育最后环节的弊端,把就业教育“前移”至大学一年级,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另外,对学生就业应该科学指导而不是行政命令,要让学生把积极就业变成自觉的心理诉求,而不是外在强制。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就业、如何就业,可以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领导来开设讲座,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前“把脉”,全程“问诊”,对症下药。
三、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工作经验和综合能力的重视,已远远超过对专业知识和学历的要求。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和职场阅历,因此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将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对此,我院建议把专业能力提升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校内社会实践平台。目前,艺术设计学院的社区建设正在抓紧进行,我们力求把它建成展示专业教育成果的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我们在此基础上将成立“天井·创意设计工作室”,作为在校学生参加社会赛事、承揽设计业务的学生机构,尽可能为学生在校内提供足够多的锻炼机会。此外,还可以探索逐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依托一些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选派相关专业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训”,既为企业提供了有潜质的人才,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也为大学生就业积累职业经验,从而取得企业、学校和个人“三赢”的效果。
四、发挥专业教师、广大校友的作用,广开就业信息渠道。专业教师与相关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教师本行业领域的优势,对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也比行政力量更有力量。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专业老师将就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使专业教学与未来的市场用人需求更贴近。另一方面,校友是学校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资源,据了解,本专业就业学生留在行业就业的比例大概在70%。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打拼,他们已经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所以,要高度重视校友工作,搭建校友网络,充分利用校友与母校的“亲情”关系,帮助应届毕业生实现就业。
五、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学生跨行就业。跨行业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正常现象,也是其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但应届毕业生的心态还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心生畏惧,有的不屑一顾。据了解,我院服装专业学生大部分是跨行业就业,能在服装行业就业的毕竟是少数。但在毕业前,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学校推荐的服务行业就业。分析其原因,既有专业不匹配带来的迷惑,也有自身实力不济的问题。因此,应该针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采取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譬如公关、文秘、客服等技能培训,为其实现跨行业就业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