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湄洲第二中心小学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福建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和《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的精神,全面推进我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普及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水平,着力构建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积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特制定此方案。
一、以人为本、遵循原则、制定目标,明确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和原则
2.我校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早期教育的社会责任,依据0-3岁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体制,构建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进程,努力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员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切实提高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水平,促进0—3岁婴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3.发展目标
我校提出了“全面提高0—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和“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区示范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3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到“十一五”,我区基本建立起以城市社区为依托、以示范园为骨干、灵活多样 1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多方协同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新格局。具体目标是:
到2012年,全区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为:中心区达85%以上,基层校达60%以上(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是指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至少接受3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
从事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人员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形成一支面向社区、指导家庭科学育儿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人员队伍。
二、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突出内容,充分认识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家庭的和谐发展与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权利、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建立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创造社会各方面、教育及相关机构共同合作的氛围和机制,发挥政府对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体现政府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服务方面的适度放权。
我区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湄洲、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和保障民生、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精心
规划部署、科学组织实施,加大推进力度,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逐步普及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知识,为每一个儿童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立机构、完善制度、组织实施,建立形成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工作机制
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区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城市乡镇政府和各自然村,逐步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妇联、计生等部门各司其职,以早教机构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早期教育工作网络,推进0—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其具体做法为:
第一阶段(2009.3-2009.8)
1、成立区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指导小组。
2、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经费,保障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基地园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及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制订早期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牵头并组织各部门做好早期教育的相关工作。
3、开展全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需求与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4、以各自然村为依托、以示范园为骨干,召开实验基地园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实验工作任务。
5、组织实验基地园早教教师参加省级早教师资培训活动,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区内二级早教师资培训活动。
第二阶段(2009.9-2010.8)
1、组织实验基地园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研究。
2、邀请专家到我区实验基地园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指导,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辐射,不断推进实验工作的有序开展。
3、召开全区现场观摩研讨会,探讨推进0-3岁儿童早教实验工作的有效模式,研究和解决实验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坚持上下联动、协调一致,向相关部门提出落实实验基地园收费标准;
5、建立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指导和评比制度;
6、要求各实验基地园做好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接受早教指导的建档工作。
7、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在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推广有益经验,以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建构具有我区特色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早期教育体系的发展机制,提升早期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促进湄洲的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湄洲第二中心小学20092010学工作总结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2009—2010学工作总结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时光的车轮载着我们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在2009—2010学里,我校在区社会事务办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规范办学为基础,以特色办学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绿色书香校园,健康礼仪智慧校园,进一步树立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成长搭台和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德育为首,安全第一;聚焦课堂,关注质量;张扬个性,凸显特色;规范管理,促进发展;厉行节约,勤俭治校。”工作重点,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全面实现学年初提出的各项目标,各项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计算机教室更换新的电脑,各处室、教研组建立了电子办公体系和电子备课室,添置了校园声讯系统,办公楼内设立了校长室、会议室、广播室、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之家;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建设,增添了宣传栏;校安工程按期启动,师生各级各类获奖捷报频频。
一、倾心于教师发展,打造优良师资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水平的根本保障。我校近年来倾心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师风正、师能强的优良教师队伍。
1.更新观念正师德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着永恒。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行成长的奠基人,更应首先具有高尚的师德。本学年学校精心组织安排全体教师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莆田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特别是在党员教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比业绩,教书育人争先锋”主题活动,使教师不但明白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使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即教师既要教学生学好功课,更教学生学会做人。学校也在会上多次对教师如何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强调。本学,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更为高大,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更加和谐。班主任工作更加细致到位,学校教师更加协作团结。学年末,我校表彰了六名“优秀班主任”和六名“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全学年共有5人次获得县级以上“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见成效
我校党支部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靠党组织带领体党员积极认真参加支部活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落实责任、组织上提供保障,正确把握深化认识与突出实践、解决当务之急与创新体制机制、抓住 重点与保证全员全程参加;把握好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党内与党外的关系,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三阶段六个环节的各项要求。
我校党支部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推动学校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把高质量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最重要标准。党员勇于承担繁难杂工作,成为圆满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执行力、创造力、先锋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学习宣传先进事迹,弘扬高尚师德;通过发展优秀教师加入党组织,树立党员形象,壮大党员队伍;通过志愿者服务、党员先锋活动,激发教师的光荣感、自豪感、使命感;通过慰问退休教工,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通过与全校教职工签订校园安全责任制,提高校园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开展“校本研训新模式”为主题的教学研讨展示活动,探索“集体备课、反复研磨、个人展示、共同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对学生准确定位,控制作业总量,控制补课,有效落实减负增效;通过开展大队、中队主题活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特别是通过组织教工参加湄洲岛党工委举办的庆祝建党七十九周年“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活动,我校代表队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示我校全体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后的风采。
3.拓广天地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还坚持每周三晚一次校内业务学习与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本学年学校安排全体教师学习了《人民教育》刊物中“立足校本教研,发展教师队伍”文章,各教研组开展了“观看优秀教学课例光盘”、“听专家名师讲座”等业务学习活动。本学年学校还先后组织了二十多人次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培训、听课、观摩活动,同时,暑假我校全体教师参加市师训部开展的第四轮继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的师资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与学习,拓宽了教师的学识,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
4.有效教研促成长
教研组建设是学科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研究的关键。我们向各教研组提出了关注课堂,结合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各教研组活动规范有序。各教研组能以“研修课”为主要内容,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同时各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研究,能采取“互助式教研”方式,商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办法。上研修课和参赛课的老师都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本学,全校共有教师15人次执教了中心校级以上的公开课、课堂竞赛课、示范课等,其中获得市级等次以上的有3人次;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市级以上等次的有16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文章发表的有15人次。有10名教师在中心校举办的“岗位技能大比拼”活动中获奖。
5.绩效考核建机制
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本学学校出台了《第二中心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2009-2010学)》,本考核办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们对每个教师的工作量、岗位职责重新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制定了《湄洲第二中心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分别召开了教师大会、各小学校长会议、班主任会议,宣传解读方案和细则,广泛征求意见,迅速形成了共识;分头召开了部分教工座谈会,听取意见,主动深入各个组室,了解第一手信息,沟通交流,解答疑惑;征求意见稿经过各个组室反复讨论修订完善后交各年级组全体教师审议,并有教师签名通过。
学年末,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学校考核小组首先依照《考核办法》的各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逐一给全体教师进行考核打分。然后依据教师一级指标的得分情况分别就班主任、校班子成员、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综合学科五大类进行分项确定优秀和合格等次。这种考核结果可以让教师在同一个岗位同一个标准下进行公开公平的考核,可以让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从而建立长效的竞争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二、倾情于学生成长,塑造良好思想品德 1.教育主题显品质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本学,我们在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每月教育主题,加强对学生纪律、礼仪、卫生、勤学、劳动等五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如第二学期三月份“文明守纪,快乐成长”教育主题,教育学生每日上学要三问“一日三问帮我养成好习惯,一问今天我踩踏花草树木、乱扔果皮纸屑了吗?二问今天我上下楼梯靠右行了吗?三问今天我过马路闯红灯了吗?”通过学校国旗下讲话反复提醒和班级周总结课的评比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大为改善。四月份开展了“学会感恩,快乐成长”教育主题。倡导全体学生“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天在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感谢教师的教育之恩,每天做到认真听讲每一节课;学会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回一个微笑,说一声谢谢。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本学年,我校组织了全体师生为青海玉树和甘肃舟曲捐款,少先队组织红领巾为云南旱灾捐一瓶水。一次次爱心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彰显养成教育成效。
2.争星达标促养成
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要落脚点是班主任老师,因此我们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抓手,在每次例会中要求班主任利用晨会、班队活动、黑板报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同时我们少先队这个层面上也开展了各种活动。首先真正发挥“红领巾文明监督岗”作用,由大队干部担任的文明督察,检查各班包干区的环境卫生,监督同学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红领巾佩戴等等,在我校的文明创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做好每周一次的“班级之星”和每月一次的“校园之星”学生评比。获得班级之星称号的同学周一参与学校升旗班,获得“校园之星”的同学,在橱窗里展示其照片和主要事迹。通过评比,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转变。全校真正形成了校园文明行,人人争星的局面。我们仍然坚持每月一次文明班级评比。将卫生、班级文化、两操、周一国旗下讲话、学生文明表现和教师评价都纳入考核范围,由德育处、总务处、教导处和少先大队协同开展检查评比,每项得分都张榜公布,每月都颁发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学年末将文明月评比结果作为优秀班主任考核的重要依据。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班级的管理工作,推进了我校的文明创建,提升了我校精神面貌。
3.经典书香润人生
学校开展了“亲近图书、感受经典”首届新经典朗诵比赛活动,来自本中心6所小学的6支代表队(每队50人)在湄洲第二中心小学的小戏台上展开了紧张而激烈的角逐。比赛现场高潮迭起、异彩纷呈,赢得了在场广大师生、学生家长、湄洲边防派出所部分干警的阵阵掌声。最后,后巷小学和北埭小学代表队以平均分95和94.8的成绩分获本次诵读比赛的冠、亚军。本次小学生美文诵读比赛,热情讴歌了我国60年来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盛宴,也是湄洲第二中心小学元旦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深化素质教育,展示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次活动推进了我校新经典诵读研究的开展,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师生的朗诵兴趣,培养了师生品读经典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活动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新经典”教育理念: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好的,适合孩子的成长需要才是最好的。
4.品牌活动增才干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本学年,我们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不但使学生学到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我校每年都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开展“迎元旦”小学生篮球赛和跳绳比赛、小学生书、画比赛,小学生作文选拔赛,语、数学学科竞赛等。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学生兰晓婷、曾一冰分别荣获第二届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特等奖和二等奖;在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比赛中,获一等奖的有两位学生,获二等奖的有六位学生,获三等奖的有五位学生; 在福建省青少年才艺大赛中获一等奖的两位学生,获二等奖的有四位学生,获三等奖的有七位学生;在市青少年诗歌征集活动中有一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市少年儿童书画比赛中有一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第25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一位学生的科幻画获得三等奖。
在教师中举办“岗位技能大比拼”活动及骨干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每一次活动以基层校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针对活动特点,有序进行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安排,活动后的总结,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教师在演绎着职业的幸福。每一 位学生有了活动的经历,形成技能,促进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5.关爱留守见真情
本学年我校有双亲留守儿童五十余名,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专项档案资料。每学期,学校都将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工作的一环,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落实工作方法。班主任都将这些儿童登记在册,牢记在心,对他们实行三优先政策。经常进行家访,找他们谈心,帮他们辅导。在节假日,安排他们活动。六一期间,给全校52名留守儿童赠送课外书,班主任代表学校致励志名言,鼓励他们在没有父母陪伴下,更要坚强生活,顽强学习。学年末,学校根据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评出了6位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工作者。
6.特色班级展特长
学校仍然坚持每学年开展一次特色班级创建活动,“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特色之花百花齐放”,一个特色班级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的熏陶、塑造,具有极大的美育功能,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人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使人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学年初,对第一批创建的特色班级进行了全校经验交流和班级特色板块展览;学年末,学校对一共申报创建的特色班级进行了评选,设立了特色班级创建奖。
7.家长学校共牵手
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让家长懂得育人,从而扩大育人外延,让全社会来培养学生。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我校特别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实践表明,家长能够配合学校促进子女全面健康成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学校素质教育得到横向发展。
我们还通过家校通这一平台和家长进行联系。其结果以及在社会上的反响非常好。班主任、任课老师登门家访。好多班主任都能做好这件事,家长也很感动。家校联系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好多家长提出的建议很中肯,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继续召开每年一届的毕业典礼,开展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家长表彰活动,通过评比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家长,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家校联合,共育未来。
三、倾力于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管理严落实
本学,学校继续执行《莆田市小学教师一日常规》,重新修订了“考勤请假制度”,对照学校“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师“个人小课表”进行巡查,发 现问题及时记录与当面指正,此举有效地保障我校能够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要求,开齐学科门类并上足学科课程。同时,我校实施的“校长室请假—教导处调课—代课人签字—调课人补上”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在有教师请假的情况下班级课程的落实。
2.业务检查重平时
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抽查,期中期末各一次普查,并能做到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四步走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求实创新,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捆绑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评课务实有效的办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不仅落到实处,还提升了教学能力。
3.规范常规做保障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教学常规最薄弱的几个环节:如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优差生的培养与辅导措施,试卷分析,教学反思、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等。学校教学部门分别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与规定。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教学部门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要效益。经过全体教师的协作努力,本学期我校在全市教育教学大检查中,学校在执行教学常规、落实课程计划方面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4.教学管理提质量
本学年我校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拟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一是学校教导处加强日常教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二是不断创新质量监控方式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质量;三是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交流反馈教学情况;搜集、整理、研究学情;四是加强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力度,避免大量重复性作业,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五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学科成绩;六是重点抓好六年级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毕业班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
5.学生评教促发展
学生评教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进行的一项常规测评工作。第一学期末学校开展了一次学生评教活动,教导处精心设计了问卷内容,围绕十个教学常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一共有178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我校教师教学常规整体较好,体现了较高的职业道德。但也存在某些学科和部分年级问题较多,集中表现在不能按时下课、部分学科作业负担重、作业批改不及时和教师课堂接手机坐着上课等现象。通过这次学生评教活动,进一步鼓励教师备好课、讲好课,不断提高讲课艺术,克服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使学习中双向的信息反馈更加活跃,师生同心提高学习质量的气氛浓厚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能力。
四、倾注于教育服务,工会后勤有力保障
一学年来,学校后勤、工会部门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学校财务与财产管理、校舍安全和卫生管理、教师工作与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1.校安工程有步骤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各项工作均按计划扎实推进。校安工程是又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各政府高度重视。为了加强领导,确保我校校安工程顺利实施,成立了我校校安工程领导组。校长、副校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领导组成员。并成立了校安工程办公室,人员、设备配备到位。建立了较详细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并召开了校安工程领导组会议,着重强调了校安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成员从大局出发,确保履行各自职责,同时要求各成员加强工作协调,积极配合,统一行动,确保完成任务。目前,校安工程已完成打桩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均也按计划有序扎实推进。
2.确保安全有举措
“生命无价,平安是金”。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当作重点,新聘两位保安人员,建立门卫制度,坚持导护师值班和坐班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平安校园实施细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特别是学校上课期间,更是把安全当作第一要务。同时学校有序地对学生开展了安全知识教育: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完善学校各类应急预案;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活动;“安全教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手足口病专题教育周活动;学校安全工作专项排查。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体卫工作有落实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围绕“健康第一”这个中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深化课余训练管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利用体育课教学主渠道,认真落实体育课和健康教育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学知、认知、用知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社区的密切联系,丰富和拓展了体育教育的内涵,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
加强晨检工作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针对本学年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严峻形势,加强和完善了我校“预防传染病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预案”,及甲型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严格晨检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做到每日 必报。
3、加强对师生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增强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发现和报告等能力;要各班把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第一课,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加强随访。对发热患病学生要求班主任必须一日两次随访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并认真填写发热学生情况追踪表,同时做好家长联系工作,不隐瞒病情,不放松任何环节。
5、重视消毒。各班在每天放学后消毒,并填写消毒记录表。
6、严格隔离。每天晨检期间查出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在校学习期间发现有流感样症状和发热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如不能及时了来带,暂时安排在校隔离间对学生进行隔离。我校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没有造成传染病在我校大规模的流行。
4.经费使用有规划
我校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坚持按计划行事,合理使用资金,坚持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为原则,用好学校每一分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时做好学校设施的维护工作。
5.民主和谐有氛围
我校不断完善了集中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加强了校内民主建设。大力推进校务公开。所有涉及学校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和学校建设发展的重大决策都要征求教职工的意见,落实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和监督权,畅通了民主管理的渠道,加强了学校民主建设。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无止境,做无最好。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学校教学教研氛围还不够浓厚,少数教师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扬长避短,不断努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学校一定会成为教师向往、学生喜爱、家长称赞、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日
第三篇:湄洲第二中心小学反邪教工作总结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反邪教工作总结
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推动预防青少年迷信邪教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根据预防青少年迷信邪教工作任务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对反邪教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迷信邪教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努力为我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维护我校秩序稳定做出贡献。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学校预防青少年迷信邪教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充实与完善:有校长宋大霆同志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教导处主任沈鸿祥任主任。各班主任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 1 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青少年远离邪教、遵守法纪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发挥法制校长作用,以报告会警示学生 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紧贴学生实际,定期举办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副校长丁林红同志(湄洲边防派出所干警)以《知法守法、远离危险、远离邪教》为题目的讲座,其主要内容是“远离危险、远离邪教”,并结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迷信邪教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说明目前青少年信邪教主要原因是对邪教性质的茫然和无知,重点讲解了什么是邪教、邪教的危害,同时采用互动形式就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邪教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认清邪教的真面目,提高了学生的反邪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学科学、用科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抵御不法侵害。同时,由派出所干警、管委会综治办的同志不定期向师生宣传近期本地与邪教有关的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并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举办法制报告会,向师生们介绍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反邪教法规》等相关的法制法规。使师生及时了解当前违法犯罪的状况,进一步敲响警钟。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及对邪教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发挥学校、教师、家长作用,编制预防网络 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礼讲法,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学习、生活问题;积极创建莆田市青少年维权岗活动,设立青少年维权岗服务承诺,2008年12月由市青少年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莆田市青少年维权岗”牌匾。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保障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教导处组织全校师生做一次“认清邪教的危害”的讲座并举行全体师生家长参加反邪教签名仪式;组织利用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教育课堂,努力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营造守法环境、构建和谐家庭。
五、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学校工作小组因地制宜的把握禁毒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成功举办了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几年来,我校没有出现一例违纪、违法、犯罪的案例。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日
第四篇:湄洲第二中心小学常规管理自查汇报材料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常规管理自查汇报材料
根据《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闽教基〔2003〕61号)、《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闽教基〔2007〕77号)、《关于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有关规定的通知》(闽教基〔2008〕60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重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禁止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通知》(闽教基〔2009〕54号)等规范性文件精神,在认真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切实把常管工作抓实、抓好,不断提高常规管理水平。下面把我校自查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校辖6个村小,其中村完小5所,中心小学1所。
1、中心小学,共有6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179人,在校教职工28人,其中教师26人,职工2人。教职工中学历结构方面:本科2人,专科15人,中师11人,学历合格率100%。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小学一级教师12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
2、共有小学6所,其中村完小5所,共36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856人,共有小学教师100人,职工3人。学历结构方面:本科5人,专科 74人,中师 24 人,学历合格率100%。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小学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52人,小学一级教师 48人,小学二级教师9人,二.自查情况
(一)课程开设
开齐课程,并按省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时。
(二)校园管理
1.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中心小学投资10万元左右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各村完小也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绿化、美化校园。
2.学校以“让每个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校训;以勤奋守纪、务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爱生、严谨和谐为教风;以教学善思、诚实上进为学风。各校校门端庄、校牌得体,教室内悬挂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黑板报内容新颖,半月一次,中心小学校园广播每天播音。
3.教室内课桌凳、清洁工具摆放整齐有序,每天打扫,窗明几净,图书室、实验室管理规范,制定健全。
4.每周进行卫生评比,奖惩分明。
(三)教职工管理
1.每周坚持1-2小时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3.制定《教师师德行为管理规定》依法执教、依法治教,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对后进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
4.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室内无教师吸烟现象,各校严格登记教师出勤,一月一上报,严格按方案兑现奖惩。
5.每个教师都严格按照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的各个环节上好课。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做到校长审批、教师组织、保证安全,学生有收获。
6.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和学生知识竞赛,定期对教职工“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并计入档案。
(四)学生管理(15分)
1.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分利用校会、班会、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远程教育设备、黑板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2.坚持升降国旗制度。结合时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少先队组织健全。少先队总辅导员1人,下辖6个大队,有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学校根据学生需求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葫芦丝培训班、舞蹈班、书法培训等;按照课程计划上好劳动技术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制定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坚持晨检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定期联系卫生部门对学生进行体检。
(五)教育教学管理
1.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不随意增减课时,不随意停课、调课。
2.严格作息时间,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3.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做到开学有布置、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考核,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等。附有活动方案和细则要求。
4.健全教研网络,以教研员牵头、教导主任负责、教师参与的形式,定期开展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的教学质量。
5.学校制定了常规管理工作检查办法和考核办法。
6.班级学生数一般30人以下,最多不超过40人,做到每个学校一个年级只开设一个班级,不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学籍管理档案健全。
7.加强实验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的管理。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为教学服务。
(六)后勤管理
1.后勤工作专人负责、制度健全、工作规范,切实树立服务育人思想。
2.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学校实行零收费制度,代收簿籍向学生收取费用,召开家长会说明原委。
3.固定资产列入清单,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人员变动必须按规定移交手续。
(七)安全管理
1.落实校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牢树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健全安全机制,落实安全措施,明确责任,完善安全保卫制度。
2.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防范工作。定期对学校校舍和教学、生活、体育设施等进行彻底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严格教学设备、化学药品、饮食饮水、用电等设施的管理,加强对文艺、体育、劳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等方面的管理。
3.加强安全教育:与交通安全部门配合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组织观看自救自护教育片,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4.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做到“一健全、两到位、两必须、两及时”,即:制度健全,思想认识到位、行动落实到位,每次开会必须强调、每次下乡必须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及时上报。
5.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做好广播体操,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6.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请求、报告制度。
7.学校注重校舍安全工程管理工作,拟拆除重建教学楼,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最安全的学校教学楼。
(八)行政管理
1.建立教师业务检查登记,作为评优、晋级和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
2.对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惩。上学年受区、市、省级表彰教师6人,受区、市表彰学生3人,受校表彰学生100多人。
3.我校实行零收费制度。
4.学籍管理规范。做到学籍卡有相片、有规范的学号、转学手续齐全。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周边小卖部、临时摊点向学生出售的食品,部分不符合卫生标准。
2.部分教师认识不足,备课不认真,存在马虎了事、应付检查的现象。
3.教师备课,重语、数,轻其它课程。精品教案、优质教案较少。
4.学校勤工俭学因场地、条件限制,途径单一。
5.校园文化建设已得到充实,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在认真贯彻《福建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定》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切实抓好常管工作是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将加倍努力工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009-12-7
第五篇: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附件1:
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福建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精神,推进我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促进我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与3-6岁幼儿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0-3岁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为依据,以提升我省0-3岁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水平,促进儿童早期身心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推动我省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进程。
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本着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试点先行,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滚动推进,逐步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与指导体系。
二、目标任务
1、制订《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纲要》,明确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原则、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方式,构建我省早期教育体系。
2、探讨以社区为依托,以示范性幼儿园为核心,多元化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模式,构建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各有关部门
相互配合,协调支持的0-3岁儿童早期教育管理机制。
3、建设符合0-3岁儿童早期教育需求的教育资源库,为我省0-3岁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4、培养和建设从事0-3岁儿童早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师资队伍,提高早教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我省早期教育与指导工作水平。
5、宣传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有效促进社会对0-3岁儿童早期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了解,全面提高实验区0-3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水平。
三、实验内容
1、研究我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现状。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我省早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施策略。以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为指导,吸收当前国内外0-3岁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索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研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适宜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组织与实施途径;探索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幼儿园为核心,以提高0-3岁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为重点,向家庭辐射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
3、研究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工作的管理模式。探索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卫生、民政、人口计生和妇联等部门统筹协调的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形成有益于推进0-3岁儿童早教实验工作的管理模式,为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业务管理与组织推广
提供依据。
4、研究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师资培养规格要求,培养、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方式。探索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师资准入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我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师资的专业素养和早期教育指导水平。
5、研究0-3岁儿童早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收集当前国内外0-3岁儿童早期教育优质资源,根据我省实际和需求,探讨早教资源的整合、优选、开发、利用和推广。
四、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2007—2008学年
1、开展省内外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需求与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2、研制颁发《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确定省级早期教育实验区、实验基地园,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实验工作任务。
4、省级实验区、实验基地园制定实验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8—2009学年
1、组织省级实验区、实验基地园早教师资培训活动。
2、省级实验区、实验基地园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研究。
3、组织专家到实验区、实验基地园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指导,推进实验工作的有序开展。
4、搜集0-3岁早期教育课程资源,为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课程资源库奠定基础。
5、召开实验区现场观摩研讨会,探讨推进0-3岁儿童早教实验工作的有效模式,研究和解决实验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阶段总结与推广阶段:2009—2012学年
1、开展阶段总结与交流,推广实验区、实验基地经验,逐步扩大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面。
2、修订《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初步建立我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资源库。
4、经过5年的实施与推动,至2012年,全省各县(市、区)全面推广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
五、实验工作的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开展。各实验区应成立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主动争取卫生、民政、计生、妇联等部门的协作与支持,将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在深入调研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实验工作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推动儿童早教实验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2、确保经费投入。省教育厅将安排专项经费,主要用于0-3岁儿童早教实验区实验基地园骨干教师的培训及省级专家组开展课题研究和下实验区的指导。设区市和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安排必需的经费投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保障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基地园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及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强化指导力量。省教育厅成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专家指导组,研究实验工作方案和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纲要,参与早教师资培训、重点课题研究和实验区工作调研与指导。设区市和实验区要成立儿童早期教育实验研究小组,制定儿童早期教育
研究与指导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的落实。
4、广泛宣传发动。要通过电台、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科学育儿知识的了解,形成社会共识与合力,为儿童早期教育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5、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在实验进程中,要及时总结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经验,推广早期教育优秀成果,对早期教育实验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我厅将组织评选并给予表彰。